海洋地理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二知识点归纳
地理选修二知识点归纳一、海洋地理。
1. 海洋和海岸带。
- 海洋概况。
-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海洋平均深度约3800米。
-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
- 海岸带。
- 定义: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包括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区域。
- 类型: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如我国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半岛等)、砂质海岸(海滩宽阔平坦,多沙堤、沙坝,如北戴河海滨)、淤泥质海岸(坡度平缓,海岸带宽阔,如江苏北部沿海)、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热带基岩海岸边缘)。
2. 海洋开发。
-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 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等。
蒸馏法是通过加热海水使之沸腾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反渗透法是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作用下使海水中的淡水通过半透膜而盐分被截留。
-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
- 盐类资源:海盐是重要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通过盐田法晒制。
我国盐场主要分布在北方沿海,如长芦盐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 其他化学资源:溴(从海水中提取,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镁(从海水中提取,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等。
-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 渔业资源:分布受大陆架(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上泛)、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等因素影响。
世界著名渔场有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退)、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秘鲁渔场(秘鲁寒流形成的上升流)。
-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传统的捕捞业和现代的海水增养殖业。
-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高一海洋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海洋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海洋地理是地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海洋环境、海洋资源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
在高一的学习中,海洋地理是一个必修的内容,下面将对高一海洋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海洋的定义与特点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全部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世界上的海洋、海湾、海峡和大型湖泊等。
海洋的特点是面积广阔、水深巨大、盐度较高、波浪起伏、潮汐变化等。
二、海洋地形与海底地貌1. 海底地形特点:海槽、海沟、海山是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其中海槽和海沟是洋底的相对低洼区域,而海山则是相对突出的高耸地形。
2. 海底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脊和海山是常见的海底地貌类型。
三、海洋环流与洋流1. 温度对流:因地球不同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
温度差异造成大气运动和水流的形成。
2. 洋流的分类:洋流根据不同的性质可分为热带洋流、温度洋流和深层洋流。
四、海洋中的海水与海洋生物1. 盐度:海洋中的水分含有丰富的盐类和溶解的矿物质,因此海水的盐度较高。
2. 海水中的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海水中重要的气体,它们对海洋中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影响。
3. 海洋生物:海洋是世界上生物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
五、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对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鱼类资源:海洋中的鱼类资源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但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对鱼类资源造成了威胁。
3. 海洋能源与矿产资源:潮汐能、波能和海洋热能是新兴的海洋能源资源;而锰结核、多金属结核和磷酸钙结核等矿产资源也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总结:通过以上对高一海洋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了解到海洋的定义与特点、海底地形与地貌、海洋环流与洋流、海水与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重要知识。
了解海洋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地理素养,还可以拓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高三海洋地理知识点
高三海洋地理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涵盖了地球表面的70%。
海洋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海洋的地理特征、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方面。
掌握海洋地理知识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三海洋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一、海洋分布与形成海洋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冰洋这四个大洋。
海洋的形成与地球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分为原始海洋、古代海洋和现代海洋三个阶段。
原始海洋形成于地壳演化早期,古代海洋形成于地壳演化中期,现代海洋则是地壳演化的最终产物。
二、海洋地貌海洋地貌是指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底山脊等地形。
主要的海洋地貌形成过程有构造抬升、海洋沉积和火山喷发等。
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常常造成海底的地形改变,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的分布。
三、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生物和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生态系统、沿岸生态系统和深海生态系统等。
浅海生态系统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沿岸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而深海生态系统则是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典型。
四、海洋资源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海底多金属结核、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海洋水资源主要用于淡化海水、供应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等;海洋生物资源则包括鱼类、贝类、海带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药物。
五、海洋环境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减少海洋污染、限制过度捕捞、保护珊瑚礁和湿地生态系统等。
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
六、海洋法与海洋权益海洋法是规范国家在海洋利用和保护方面行为的法律体系。
地理海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海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海域的分类海域根据其位置和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位置不同,海域可以分为大洋和海洋,大洋是全球范围内连通的水体,如太平洋、大西洋等,海洋则是位于陆地周围的较为封闭的水域,如地中海、爱琴海等。
按照特征不同,海域可以分为沿岸海域、大陆架海域、大洋中部海域等。
沿岸海域指的是距离海岸较近的海域,洋中的海域则是位于大洋中心的水域,大陆架海域则是位于大陆架上的水域。
二、海域的地理特征1. 地质特征海域中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海岸线、海床地形和海底地貌。
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边界线,其形态各异,有岬角、海湾、海角等不同的形态。
海床地形是指海洋中的地貌特征,包括海床山脉、海沟、海岭等,海底地貌则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往往与海床地形相呼应。
2. 生态环境海域中的生态环境非常丰富,包括各种不同的生物群落。
海洋中生活着众多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贝类、藻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海域中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气候环境海域中的气候环境与陆地上的气候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而陆地气候则受陆地的影响更大。
海域中的气候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 自然资源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
海域还是渔业资源的重要来源地,许多国家的渔业资源都依赖于海域。
三、海域的利用和保护利用海域资源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海域中进行捕鱼、开采石油、开发海水养殖等活动。
但是海域资源的利用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海域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比如设立海洋保护区、禁渔区、海洋环保法等。
四、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开采、海洋水产养殖、海洋旅游等多种形式。
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避免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高考地理海洋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海洋地理知识点地理是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门科目,其中海洋地理作为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掌握海洋地理知识对于高考生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海洋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盐水体系的总称,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沟、海底高原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理区域。
海洋地理研究的是海洋的形态、构造、流动、气候、生物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海洋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构造和气候变化。
二、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们之间通过海峡相连。
在地理位置上,大洋被陆地环绕,与陆地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海流:海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性质的海流,包括暖流和寒流。
暖流使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而寒流则对沿海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3.海盆:海洋中的地形包括海盆、海岸、海底山脊等。
海盆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也是海底扩张的产物,其中的海水通常更深更密集。
三、生态环境海洋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海洋生物、海底地形和海洋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
1.海洋生物: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分布有各种鱼类、海带、海藻、珊瑚和海洋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维持着海洋生态的平衡。
2.海洋污染: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废水排放、油污、塑料垃圾等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3.海洋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国际社会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禁止捕捞、建立海洋保护区等,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利用1.渔业资源:海洋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库,各种鱼类和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渔业是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2.能源开发: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洋风能等。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地理》知识点考点提纲(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地理》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节 海岸与海底地形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海岸线:(1)概念: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2)海岸线变化:冰期:海平面下降,导致海岸线向海洋退缩。
间冰期: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河流含沙量大:河口三角洲面积迅速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少,海岸线被侵蚀后退。
(向陆地退缩)2、海岸带: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型区域。
我国习惯上海岸带的划分:把从海岸线算起,向陆域延伸10千米,向海域延伸10-15米等深线的区域。
3、海岸类型:海岸带海岸线高潮水位 低潮水位狭义海岸带潮上带潮间带 水下岸坡海岸线 广义海岸带建港+观光旅游海滨浴场晒盐+海水养殖保护海岸4、影响因素:河流;风;风暴潮;海水(潮汐、洋流、波浪),地壳运动与海平面升降。
5、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
(物质条件))(2)泥沙沉积。
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
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
(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一、海底的地形。
1、海底地形的类型。
(1)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深度小于200米;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
(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的部分;200m-4000m;坡陡,水深。
(3)岛弧: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弧形分布。
(4)海沟:岛弧的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水深超过6000米;剖面呈“V”形;(5)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4000m-6000m ;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平坦。
(6)洋中脊:大洋中心;中轴为裂谷;生长边界;形成海岭。
2、海底地形的成因。
(1)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的形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在大洋板块的前沿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高一地理海洋性质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洋性质知识点地理中的海洋性质知识点主要包括海洋的定义与特征、海洋的成分与结构、海水的性质和海洋的运动特征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海洋的定义与特征海洋是指地球表面上覆盖面积最广、最深、最广阔的水域。
它由世界的五大洋所组成,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海洋对地球的气候、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有重要影响。
海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广阔性: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是地球最广阔的水体。
2. 深度性:海洋最深的部分为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00米。
3. 相对稳定性:与陆地相比,海洋更加稳定,波动和温度变化较小。
4. 盐度: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平均盐度约为3.5%。
5. 系统性:海洋被分为上层海洋、中层海洋和深层海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海洋的成分与结构海洋主要由海水和海盐组成。
海水是指海洋中的水,含有盐类、矿物质、溶解气体和有机物质。
海盐是指海水中的盐类,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海洋的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1. 上层海洋:位于海洋表面附近,温度较高、光照充足,含有较多的生物资源。
2. 中层海洋:位于上层海洋与深层海洋之间,温度逐渐下降,光线逐渐变弱。
3. 深层海洋:位于海洋最底层,光线无法到达,温度低且压力巨大。
三、海水的性质海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质:1. 盐度:海水的盐度约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盐35克左右。
2. 密度:由于盐度的存在,海水密度较淡水要大,平均密度约为1.025克/立方厘米。
3. 颜色:由于海水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使得海水呈现蓝色。
4. 透明度:海洋中的深层水域透明度较低,由于溶解的物质和悬浮物质的存在。
四、海洋的运动特征海洋的运动主要包括海流、波浪、潮汐和海水垂直运动等。
1. 海流:海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指从赤道或热带地区向极地流动的暖水流,寒流则相反,从极地流向赤道或热带地区的冷水流。
海流对气候的影响较大,如墨西哥湾暖流为北美东部提供了温暖的气候。
海洋地理与资源利用的知识点解析
海洋地理与资源利用的知识点解析一、海洋地理概述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巨大空间。
它不仅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从地理角度来看,海洋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
首先是浅海区域,通常指从海岸线到 200 米等深线之间的区域。
这一区域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是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再往深处是半深海区域,深度在 200 米至 2000 米之间。
这里的水压逐渐增大,光线变得微弱,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生物适应着这样的环境。
深海区域则是指深度超过2000 米的部分。
这里黑暗、寒冷、高压,环境极端恶劣,但却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结构。
海洋的地形也是多种多样的。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潜在储存区域。
海沟则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如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超过 11000 米。
海岭是海底的山脉,通常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
海洋的洋流系统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暖流能够带来温暖和湿润的气候,而寒流则会使经过的地区气候变得寒冷干燥。
二、海洋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贝类、藻类等。
这些生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工业用途。
例如,鱼肝油、海藻酸钠等都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
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但如果过度捕捞或破坏其生存环境,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
2、海洋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可燃冰等。
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海洋能源开发的重点,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采。
锰结核是一种富含多种金属元素的结核状物质,分布在深海底部。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储量巨大,但开采技术尚在研究和发展中。
3、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如钠、镁、钾、溴等。
海洋与海洋资源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梳理
海洋与海洋资源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梳理地球上70%的表面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在地理学中,海洋及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掌握海洋与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梳理高中地理中关于海洋与海洋资源的必备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海洋的形成与类型1. 海洋形成的原因:海洋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包括地壳构造运动、地质作用以及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等。
2. 高原海洋:位于地势较高的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孟加拉湾和东南亚周边海域。
3. 洋中脊:地球表面上海拔最高的山脉,造成了大洋的分布,如大西洋中脊、太平洋中脊等。
4. 大洋盆地:由洋中脊与大陆板块之间的裂谷形成的广阔地表区域。
5. 海峡:陆地与岛屿之间的狭长水道,是海洋交流的重要通道。
二、海洋生态系统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和海洋非生物组成。
2. 海洋中的生物群落: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中间生物群落等。
3. 海底地形的影响:海底地形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 海洋物种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多样性极高。
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海洋资源的分类: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海洋水资源等。
2. 渔业资源:海洋渔业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满足人类食品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合理保护。
3. 矿产资源:海洋中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油气资源、盐类资源和钻石等。
4. 海洋能源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流能等可再生能源。
5. 海洋水资源:海水是人们生活、工业和农业中重要的水源之一。
四、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污染的原因:包括油污染、塑料垃圾和化学品排放等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 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控制过度捕捞和加强污染防治等措施。
3. 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对气候变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工作。
4. 国际合作与海洋法律: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和执行相关海洋法律,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高中地理涉及到的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涉及到的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海洋地理(选修)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l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l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
l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
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l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是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l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形成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l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l 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洼的地方——海沟。
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l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如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l 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
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l 板块在进行碰撞挤压,板块边界处于消亡状态。
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一软一硬,在海上就会形成深海沟,;在海陆交界处会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4、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l 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5、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l 海洋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导热率又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只是在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地理海洋资源知识点
地理海洋资源知识点
1. 海洋资源概述:海洋资源包括鱼类、海藻、贝类、石油、天然气、钻石、磷酸盐、红树林等。
2. 鱼类资源:海洋中有很多种类的鱼类,如海鲜、鲑鱼、鲸鱼、鲨鱼等。
渔业是海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式。
3. 海藻资源:海洋中有很多种类的海藻,如巨型海藻、厚叶菜、石布、海带等。
海藻可以被用来作为食品、医药、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4.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海洋地质学研究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现代海洋油气勘探技术包括海底钻井和海洋测量。
5. 磷酸盐资源:磷酸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肥料、洗涤、食品、医药、能源等领域。
海洋中包含着丰富的磷酸盐资源,尤其是深海区域。
6. 钻石资源:海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钻石资源,尤其是在海岸沉积物中。
目前,海上钻探已成为采集钻石资源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7. 红树林资源: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海岸防护、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8. 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为此,包括海洋保护区划定、严格监管、环境评价等措施。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的概念-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 海洋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峡及大量的海洋岛屿。
- 海洋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海洋地理1. 海洋分布:-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洲洋是世界五大洋。
- 海洋的分布以及其中海岸线的形状,对气候、生态和地质过程有重要影响。
- 江浙和福建东部,是东亚季风气候的发源地,季风带来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和季风气候。
2. 海底地貌:- 海底多为大洋岭、海沟、海山、海台等地质形态。
- 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表面海洋地形的形成及演变。
3. 海洋气候:- 海洋对气候有巨大影响,海洋循环、海洋风和海洋气团均对气候起重要作用。
- 在世界气候体系中,海洋气候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洋生物1.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大气、地表水和陆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 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水、海盐、石油、天然气、有机物和矿产资源等。
- 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渔业对人类经济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四、海洋环境1.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包括油污、塑料污染、工业废物、农业污染、船舶排放等。
- 污染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2. 海洋保护:- 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工作。
- 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地理海洋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深入了解海洋的地理、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共同保护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海洋地理专题知识点
海洋地理专题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全球海洋面积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略呈“ 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
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可划分为内陆海、边缘海、陆间海。
边缘海临大陆,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
我国大陆东岸濒临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仅通过狭窄的海峡与大洋或其他海相沟通的水域。
如渤海、波罗的海、波斯湾、哈得孙湾等。
陆间海位于几个大陆之间,并有海峡与相邻海洋相连通,一般面积较大,平均深度较深,海底地貌比较复杂。
如地中海、红海。
4.海峡和海湾(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①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②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③世界主要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⑵海湾①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②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③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考点一:海底地形1. 海底主要地貌类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
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特点: 深度浅、坡度平缓。
油气资源、渔 业资源丰富。
大陆坡:水深大于200米特点: 坡度陡,宽度窄。
岛弧:水深在1500~~5000米 大洋盆地:水深在4000~~6000米,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 平坦;地壳活动稳定。
海沟:水深在6000米以上,是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深海洼地。
海洋与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海洋与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海洋地理1. 海洋的定义海洋是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一片辽阔区域,包括大洋和海。
2. 海洋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海洋覆盖,大部分海洋位于南半球。
3. 海洋的形成海洋是地壳构造活动和地球气候变化的结果,它们源于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地质变迁。
4. 海洋的特点海洋具有广阔、深邃、盐度高、含氧量低等特点。
5. 海洋的成因地球上的海洋是由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地质变迁形成的。
6. 海洋环流海洋环流是指大洋中的水流动,主要包括赤道洋流、温带洋流和极地洋流。
7. 海底地形地球上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包括海脊、海沟、海山、大洋中的岛屿等。
8. 海岸地形地球上的海岸地形多种多样,包括海滩、峡湾、礁湖、河口等。
9. 海洋与气候海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它可以调节气候,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
二、生物地理1. 生物地理的定义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表面上分布、演化和形成的学科。
2. 生物地理的分支生物地理学主要有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微生物地理学等分支。
3. 生物地理的研究内容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的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等。
4. 生物地理的分布规律生物地理学研究了生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包括群落组成、种群分布等。
5. 生物地理的影响因素生物地理受到气候、地形、地质、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 生物地理的意义生物地理研究对于了解生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7. 生物地理的应用生物地理学知识可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领域,对于人类生存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海洋地理和生物地理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们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海洋地理和生物地理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海洋水体一、海水温度:1.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影响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深度〔1〕水平方向:a〔纬度〕低纬度>高纬度〔NS方向〕;全球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太平洋280 N。
b〔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2〕垂直方向:1千米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水温差异不大〔3〕时间:同一海区,夏季>冬季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3.5%,盐度值最高的是红海4%,最低是波罗的海1%2.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水平方向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⑤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2〕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时间:夏半年盐度值低;冬半年盐度值高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区相对封闭;陆地没有淡水汇入。
达4.1%最低海区:波罗的海。
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小;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区相对封闭。
海洋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海洋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是蓝色的行星,大部分表面都被海洋覆盖。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来源。
海洋地理学是研究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的学科。
本文将总结海洋世界地理知识点,包括海洋的基本地理特征、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为大家对海洋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海洋的基本地理特征1. 海洋的分布地球表面的71%都是海洋,海洋贯穿了五大洲,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和北冰洋等。
在地球的陆地上,海洋被分成了不同的海域,如:近海海域、大陆架海域、大洋海域等。
2. 海洋的形成海洋是地球上形成最早的自然环境之一,其形成有多种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的地质构造。
地球上的洋脊、大陆架等地质构造对海洋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海洋的物理特征海洋的物理特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水的温度是受太阳能影响的,热带和赤道附近海水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海水温度较低。
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含量,一般海洋中的盐度平均值约为3.5%。
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影响。
密度大的海水往往下沉,密度小的海水则上浮。
4. 海洋的环流海洋中存在着多种环流,如:大洋环流、海洋季风环流等。
大洋环流主要是指大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大洋环流对全球气候具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名的是北大西洋环流和南大西洋环流。
5. 海洋的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形态特征,包括海床的形状、地形、地质构造等。
海底地形的特点是充满了各种火山火山、海底山脉和大洋深渊。
二、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了多样性的海洋生物,如:鱼类、鲸鱼、海洋植物、海藻、海洋微生物等。
海洋中生活着数不清的物种,其中有些是已知的,还有很多是未知的。
2. 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生物活跃的地方是水温较高、营养物质丰富的地方。
在热带和赤道附近,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
七年级上册海洋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海洋地理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水体,其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海洋之中拥有着各种生物和资源,是人们的珍贵财富。
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海洋。
一、海洋的划分海洋可以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五大洋。
此外,海洋还可以根据其所处的纬度、海底形态等进行划分,比如北极海、南极海等。
二、海底拓扑海底的拓扑可以分为大陆架、大洋中脊、深海平原和深海沟四种地形。
其中,大陆架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缓坡区,大洋中脊是指海底地壳裂缝中央的山脉,深海平原是指深海底部的平坦地形,深海沟则是指深海底部的陡峭沟谷。
三、海洋气候海洋气候主要受纬度、季节、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太平洋赤道地区一年四季气温相差不大,而极地地区气温则极为寒冷。
海洋中的洋流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北大西洋洋流会为欧洲带来温和的气候。
四、海洋生态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态可以分为浅海生态和深海生态两种。
浅海生态包括珊瑚礁、海草床等,而深海生态则包括了深海底部及深海沟的生物群落。
五、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丰富,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海产品,海底油气、矿产等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淡化、海洋能等新型资源。
其中,渔业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总之,海洋地理是一个十分广泛且有趣的学科,它为我们掌握自然规律和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学习海洋地理,希望读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洋,爱护海洋,推动海洋科学不断进步。
地球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的概念和分布1. 海洋的概念海洋是指地球上被水覆盖的广阔区域,包括大洋和海湾、海峡、海峡等附属水域。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面积的约70%,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海洋的分布地球上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洋。
除了大洋外,还有许多海湾、海峡和海峡等附属水域。
海洋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大洋中,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二、海洋的形成和特点1. 海洋的形成海洋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在38亿年前,地球上只有岩石和火山,没有水和海洋。
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质运动的影响,海洋在地球上逐渐形成。
2. 海洋的特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它具有较大的面积和深度。
海洋中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各种鱼类、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
海洋还具有调节气候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三、海洋的物理特征1. 海洋的深度海洋的深度是指从海平面到海底的距离。
海洋的深度不均匀,一般来说,海洋的深度超过1000米,被称为深海。
2. 海洋的温度和盐度海洋的温度和盐度是海洋的两个重要物理特征。
海洋的温度随深度变化,一般来说,海洋的表层水温度较高,深层水温度较低。
海洋的盐度也会随深度变化,一般来说,海洋的表层水盐度较低,深层水盐度较高。
3. 海洋的海流和洋流海洋中存在着各种海流和洋流,它们是海洋中水的运动形式。
海流是指沿海岸线或海洋中形成的水流,洋流是指在大洋中形成的水流。
海流和洋流会对海洋的温度、盐度等物理特征产生影响,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重要作用。
四、海洋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1. 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各种鱼类、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
这些生物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海洋的生态系统海洋中存在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
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五、海洋对地球的影响1.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对地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稳定地球气候。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海洋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海洋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约占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海洋环境。
下面将介绍地理学中海洋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指的是地球表面上连接或者包围大陆的广阔水域,由于地球表面约七成都是海洋,所以海洋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洋可以分为大洋和边缘海。
大洋是指面积巨大的无缝隙海洋,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边缘海是指位于大洋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域,如地中海、北海等。
2. 海洋的地貌特征海洋地貌是研究海洋底部地形和水面地形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海底山脊、海沟、海岸线等。
其中,海底山脊是海洋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构造现象。
海沟是指海底最深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约1.15万米。
海岸线则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交界面的线条,它的形状各异,有的是平缓的沙滩海岸,有的是多岛多湾的湾海岸。
3.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环境之一,其中包括了各类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
海洋动物包括鱼类、海豚、海龟、海鸟等,它们适应了海洋的环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
海洋植物主要指海藻和浮游植物,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物能源。
4. 海洋的运动和循环海洋中的运动包括海水的波浪、潮汐和洋流。
波浪是海水表面的周期性波动,它的形成主要受到风力、地震和潮汐等因素影响。
潮汐是海洋中涨落的现象,它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洋流是海洋中水的流动,它不仅对海洋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5.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海洋矿产、海水、海洋生物等,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海洋水体一、海水温度:1.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影响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深度(1)水平方向:a(纬度)低纬度>高纬度(NS方向);全球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太平洋280 N。
b(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2)垂直方向:1千米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3)时间:同一海区,夏季>冬季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3.5%,盐度值最高的是红海4%,最低是波罗的海1%2.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水平方向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⑤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2)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时间:夏半年盐度值低;冬半年盐度值高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区相对封闭;陆地没有淡水汇入。
达4.1%最低海区:波罗的海。
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小;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区相对封闭。
不超过1%。
三、海水运动: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成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四、洋流1.定义: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1)洋流的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2)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密度流大都发生在封闭海区和开阔海洋之间。
补偿流:海水是连续的流体,当某一区域风海流和密度流开始形成时,其出发区的海水就会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便来补充。
3.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例①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②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③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④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
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2)对航运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3)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世界四大渔场及其成因: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海水交汇)(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利),扩大污染范围(不利)五、“海—气”的相互作用(一)沃克环流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雨水多);东部温度低、海面低(雨水少)的状态下形成的。
(二)厄尔尼诺现象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1)大陆东岸:变得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大陆西岸:产生暴雨,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山区引发泥石流;抑制冷海水上泛,鱼类因缺乏饵料而大量死亡。
(3)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三)拉尼娜现象(沃克环流的加强)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四)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合的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且把其中的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
海洋再通过长波辐射、潜热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
海水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就越多。
3.与陆地相比,海洋增温慢,冷却也慢,从而调节的大气温度的变化。
a海洋的气温变化具有滞后性,北半球,二月为海洋最冷月;八月尾海洋最热月。
b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小c海—气的长期相互作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它们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
第二章海底地形与形态一、海底地形二、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地图册P112大西洋形成过程示意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之间则是比较活跃的构造带。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第三章海岸与海岸带一、海岸类型及其特点二、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大型海湾周围,已发展成以航运、交通为先导的经济发达的产业区和城市带。
较小的海湾由于具有某种资源优势,可以进行单项开发。
具有良好沙滩的海湾,可以开辟为海上浴场;滩涂资源丰富的海湾可发展海产养殖;海湾为港口提供天然保护,常建有优良港湾。
1.海港建设的区位条件:a水域条件:海阔水深,风平浪静。
b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陆地平坦开阔。
2.滩涂养殖的条件:充足的阳光;适当的温度;营养丰富3.开辟盐田的条件:平坦开阔的海滩;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晴天多<背风坡>或大风天气多)4.旅游资源开发三、海平面变化1. 海平面变化的原因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1)海平面上升会直接淹没一些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2)加剧风暴潮、洪涝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内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3)影响近海渔业资源,(4)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5)影响城市和港口功能的发挥3.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2)加固海岸防护堤,保护红树林和珊瑚礁海岸;(3)有计划的改变农作物的种类与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4)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削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
(5)寻求全球合作(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第四章海洋开发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1.直接利用:在农业利用上,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在生活利用上,用于洗刷、卫生、消防和游泳;在工业利用上,海水主要用作冷却、制冷、溶剂、还原剂、洗涤、净化。
2.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
中东国家普遍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提取海水。
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三类地区:一类是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二类是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三类是沿海城市。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碘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的原因:①春秋季晴天多,且春季风力大,蒸发旺盛②多淤泥质海岸③接近天津盐化工基地,市场广阔④技术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鱼类、海洋藻类、海洋哺乳类、海洋爬行类、海鸟1.渔场形成的条件:(1)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2)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处,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吸引鱼类;(3)附近有河流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不是所有渔场具备)例如: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形成条件分析(1)位于东海大陆架,海水较浅,光照强,生物的光合作用强(2)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水交汇,饵料丰富(3)位于长江钱塘江的入海处,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4)南北洄游的鱼群在此形成鱼讯,夏季有墨鱼讯,冬季有带鱼讯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1)存在问题:a由于过度捕捞,部分优质鱼类出现资源危机。
有的珍稀物种几乎绝迹;b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工填海造陆等,导致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滩涂和沼泽资源减少,引起海洋生物物种种群减少c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2)对策:a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环境;b合理捕捞,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措施,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海底矿产资源1.类型和分布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其中,世界上海底石油分布于:波斯湾、几内亚湾、北海、墨西哥湾四大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东海、南海等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太平洋。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
1.海洋能特点:①总量大、密度小;②可再生;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④时空分布不均;⑤开发困难2.开发利用的前景: 广阔但需要解决技术上很多难题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4)意义: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七.海洋旅游资源:我国岸线长,海岸类型多,滨海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