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合集下载

现代分子生物学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1、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载体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基因组:指某种生物单倍染色体中所含有的基因总数,也就是包含个体生长、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3、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1、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从狭义来讲: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或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当然其中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与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早期主要有那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主要是两个实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首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灭活性以后再侵染小鼠,发现这些死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再用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来侵染小鼠,也不能使之发病,因为粗糙型细菌天然无治病能力。

讲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在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都死了,解剖小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而不是R型)细菌,推测死细菌的中的某一成分转化源将无治病力的细菌转化成病原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带有S标记的氨基酸和P标记的核苷酸的细菌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自带噬菌体中就相应的含有S标记的蛋白质或P标记的核酸,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复制周期后发现,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有30%以上的P标记,这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1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我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很好的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实验。

期间,接触和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仪器的使用、技术,而且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习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这几天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1、预习不够充分。

只是浏览了实验报告上的原理、操作等内容,并没有深入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会对实验有什么的作用和影响。

实验失败了,不能自主找到原因。

2、实验操作过程不够细心。

实验要求十分细心,严谨和专注。

实验中很多细小的地方还是没有很好的注意到。

3、遇到不懂的没有及时发问。

实验就是一个让我们实操的过程,一边操作一边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问别人活着自己翻阅资料,力求把实验弄透彻。

但是我还是有很多收获的:1、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了了解。

例如实验的基本的流程和操作,常用的方法等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对以后的实验会有一定的帮助。

2、最基本的移液枪、离心机、涡旋器等的使用还有实验中的PCR 仪、电泳等有一定的认。

3、学会了严谨和细心。

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实验只要一步错了,就得重做。

所以需要非常严谨。

不仅仅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其他实验也要求,所以培养这个有点对以后的实验非常有好处。

4、学会了坚持。

很多次因为实验做的时间很长,大家都会很累,但是,还是要坚持,一点点累都受不了是不能把实验做好的。

开始慢慢了解到做科研的人员的辛酸,长时间整天呆在实验室做实验,这需要很大的毅力。

5、把握实验机会,让自己学得更多。

实验过程中,只要有实操的机会,我都会去操作。

因为说和做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操作中能加深巩固知识和学得更加深入。

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虽然很累,因为要天天去院楼,而却实验时间都比较长。

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学习到很到东西,收获了很多。

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和准备,实验才做得那么快和顺利,其实,实验室简化了很多了,而且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已经设计好的,按照操作做就行了。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调控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对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对于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学习,并实际操作了实验操作步骤。

现将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结果进行总结。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中的PCR技术、酶切与连接以及基因测序等实验技术。

首先,我们对PCR技术进行了学习和实验操作。

PCR技术是一种人工合成DNA的方法,通过此技术可以对DNA片段进行扩增,从而快速制备大量的特定DNA序列。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给定的DNA模板及引物,按照PCR反应的标准条件,使用热循环仪进行了PCR扩增。

通过观察PCR扩增体系中DNA条带的出现与扩增效果,我们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特定DNA片段。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酶切与连接实验。

酶切与连接是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实验技术,能够对DNA分子进行精确的酶切,并通过连接酶将不同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根据选定的酶切位点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取所需的DNA片段。

然后,我们使用连接酶对目标DNA片段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电泳检测,观察到目标片段已成功连接。

最后,我们进行了基因测序实验。

基因测序是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技术,可以获得DNA序列信息,从而揭示基因的变异,研究基因的功能等。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已揭示出的DNA序列设计引物,对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测序。

通过对测序结果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准确地获得了目标DNA片段的DNA序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还亲自操作了PCR、酶切与连接以及基因测序等实验步骤,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于分子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技术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培养了我们科学研究的能力。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包括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面。

在DNA和染色体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DNA的变性和复性过程,其中Tm是指DNA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此外,假基因是指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C值矛盾或C值悖论是指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

转座是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而转座子则是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DNA的二级结构特点包括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碱基排列在外侧,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C(碱基互补原则)。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具有庞大的结构和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Histon(组蛋白)具有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等特点。

核小体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转座机制是一种基因组重排的方式。

在转座时,插入的转座子会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而受体分子中的靶序列会被复制。

根据复制方式的不同,转座可以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转座。

DNA生物合成时,采用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这种方式下,母链DNA会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合成与之互补的子链。

其中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而另一股则是全新合成的。

这样,两个子细胞的DNA都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

复制子是生物体内能够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

在DNA复制中,有前导链和滞后链两种链。

前导链是以3'→5'方向为标准的模板链,而滞后链则是以5'→3'方向为标准的模板链。

分子生物学总结(一)2024

分子生物学总结(一)2024

分子生物学总结(一)引言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问题,揭示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

本文将对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总结,包括DNA、RNA、蛋白质、基因调控以及分子遗传学等五个方面。

正文:一、DNA1.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磷酸二酯桥、五碱基2.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DNA聚合酶、起始子、复制泡3. DNA修复:直接修复、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4. DNA重组: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错配修复5. DNA技术:PCR、DNA测序、基因工程二、RNA1. RNA的功能:信息传递、信息储存、酶催化、调控基因表达2. mRNA的合成:转录、RNA聚合酶、启动子、转录因子3. rRNA和tRNA: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翻译、启动子、终止子4. RNA修饰:剪接、剪切体、甲基化、翻译后修饰5. RNA干扰:siRNA、miRNA、RNA干涉三、蛋白质1. 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序列、一级、二级、三级结构、蛋白质域2. 蛋白质的合成:翻译、核糖体、启动子、终止子3. 蛋白质的修饰: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4. 蛋白质的折叠:分子伴侣、伽马泡沫5. 蛋白质的功能:结构蛋白、酶、激素、抗体四、基因调控1. 转录的调控:启动子、转录因子、转录抑制因子2. 转录后调控:剪接、RNA降解、RNA干涉、翻译调控3. 染色质的结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构象4. 染色质的调控:修饰酶、组蛋白翻译因子、染色质重塑5. 表观遗传调控: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DNA甲基化五、分子遗传学1. 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2. 突变:点突变、重组、演化3. 基因家族:同源基因、家族扩张、功能分化4. 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因子、miRNA、表观遗传调控5. 分子进化:基因演化、分子钟、系统发育总结:通过对分子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总结,我们了解到DNA、RNA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和调控作用,而基因调控和分子遗传学则是揭示生物体内分子基础和发展演化的重要研究领域。

分子生物学 总结

分子生物学 总结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C值反常现象(C value paradox):也称C值谬误,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类物种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2、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版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的复制是连续的,而另一条链,即后随链的复制是中断的、不连续的。

4、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技术:把大量已知或未知序列的DNA 片段点在尼龙膜或玻璃片上,再经过物理吸附作用达到固定化。

也可以直接在玻璃或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合成,得到寡核苷酸芯片。

将芯片与待研究的cDNA或其他样品杂交,经过计算机扫描和数据处理,便可以观察到成千上万个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生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

5、DNA重组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又称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指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6、RNA编辑(RNA editing):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它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7、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分子基础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它以计算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为工具,研究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功能和调控,涉及到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

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干细胞研究、蛋白质研究、基因修饰、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为重点,是生物技术、新医药研究等领域的基础。

分子基础分子是生命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生物现象。

参与生命过程的物质主要分为两类: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等;小分子包括氨基酸、核苷酸、糖和脂类等。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由核苷酸组成。

一个核苷酸分子一般由一个五碳糖、一个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构成。

核酸通过氢键等作用力使互补氮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其中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承载体,RNA(核糖核酸)参与到生物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蛋白质是功能最多、最广泛的生物大分子。

它们是由氨基酸以特定序列组成的线性聚合物,通过特殊结构的折叠和化学反应展示出各种特殊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信号传导、运输、酶催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糖是由单糖或多种糖基单元以化学键逐级形成的大分子多聚体,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壳聚糖等。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的遗传机制。

20世纪60年代,蛋白质的研究方兴未艾,克隆技术的发明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进入到了高峰期,分子克隆研究和核酸杂交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生物学进一步振兴。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篇一:分子生物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细胞学说1847年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中心法则1958年由克里克提出4、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b:基因的表达调控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RNA复制逆转录蛋白质【名词解释】:1、同功tRNA:多个tRNA携带一种氨基酸,这些tRNA称为同功tRNA。

2、iRNA:即起始RNA,DNA合成的引物3、核酶:即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RNA分子。

4、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RNA的逆转录酶,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内3’端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包含两个活性位点,即逆转录酶活性和核酸内切酶活性。

5、反义核酸: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自身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段(或其化学修饰的衍生物),能够与目的序列结合,通过空间位阻效应或诱导RNase活性,在复制、转录、剪接、mRNA转运及翻译等水平,抑制或封闭目的基因的表达。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染色质的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处于伸展状态,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异染色质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着色较深。

2、染色质蛋白质分为两类: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分子生物学总结

分子生物学总结

分⼦⽣物学总结分⼦⽣物学总结第⼀章绪论⼀. DNA重组技术和基因⼯程技术.DNA重组技术⼜称基因⼯程,⽬的是将不同的DNA⽚段按照⼈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基因⼯程技术还包括其他可能使⽣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第⼆章染⾊体与DNA⼀. DNA的⼀、⼆、三级结构特征.DNA⼀级结构特征1. 双链反向平⾏配对⽽成2.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架,碱基排在内侧3. 内侧碱基通过氢键互补形成碱基对DNA⼆级结构特征绕DNA双螺旋表⾯上出现的螺旋沟,宽的沟称为⼤沟,窄沟称为⼩沟。

⼤沟,⼩沟都、是由于碱基对堆积和糖-磷酸⾻架扭转造成的。

DNA三级结构特征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负超螺旋松弛DNA 正超螺旋溴已啶溴已啶⼆. 原核⽣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物DNA的特征.1. 结构简练2. 存在转录单元3. 有重叠基因三. DNA复制通常采取哪些⽅式.1. 线性DNA双链的复制.2. 环状DNA双链的复制分为θ型、滚环型和D-环型等.四. 原核⽣物DNA的复制特点.1. DNA双螺旋的解旋2. DNA复制的引发3. 冈崎⽚段与半不连续复制4. 复制的终⽌5. DNA聚合酶五. 细胞通过哪⼏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修复?1. 错配修复2. 碱基切除修复3. 核苷酸切除修复4. DNA直接修复六. 什么是转座⼦?可分为哪些种类?转座⼦是存在与染⾊体DNA上可⾃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原核⽣物转座⼦的类型: 1. 插⼊序列 2. 复合转座⼦ 3. TnA家族第三章⽣物信息的传递(上)⼀. 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将另⼀条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DNA链称为模板链。

三. 简述σ因⼦的作⽤.σ因⼦的作⽤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四. 什么是Pribnow box?它的保守序列是什么?RNA聚合酶全酶与模板DNA结合后,⽤DNase I⽔解DNA,然后⽤酚抽提,沉淀纯化DNA后得到⼀个被RNA聚合酶保护的DNA⽚段,约有41-44个核苷酸对.在被保护区内有⼀个由5个核苷酸组成的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点,称为Pribnow box. Pribnow区的保守序列是: TTGACA五. 简述原核⽣物和真核⽣物mRNA的区别.(⼀)原核⽣物mRNA的特征1、半衰期短2、多以多顺反⼦的形式存在3、5’ 端⽆“帽⼦”结构, 3’ 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A 结构。

现代分子生物学 考点整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 考点整理

绪论1.分子生物学概念(广义):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三条基本原理:#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它的属性。

&3.理论上的三大发现:①40年代,发现了生物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DNA②50年代,提出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③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法则。

&4.技术上的四大发明:#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车子——载体#逆转录酶。

染色体与DNA1.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由于细胞内DNA主要在染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染色体特征: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3.组蛋白特征:①进化上极端保守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4.非组蛋白特征:①种类多,含量少②具组织特异性。

5.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均含大量赖氨酸和精氨酸。

6.真核细胞DNA序列可分:①不重复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7.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结构简练②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结构)③由重叠基因(基因重叠)④基因组很小,且大小相差较大⑤染色体(一般仅有一条)⑥单倍体(逆转录病毒除外)⑦基因多是连续的(真核细胞病毒除外)8.多顺反子结构: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即形成多顺反子结构。

9.多顺反子mRNA:可编码两条或两条以上蛋白质分子的mRNA的分子。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①基因组大,含有多种序列组分(远大于原核)②大量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④转录产物——单顺反子⑤断裂基因(有内含子)⑥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⑧具端粒结构⑨染色体(多个)⑩多为双倍体&#11.遗传物质必须具有的特性:①贮存并表达遗传信息②能把信息传递给子代③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④具有遗传变化的能力12.DNA的特征:①各异的碱基序列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②碱基互补是其复制、转录表达遗传信息的基础;③生理状态下物理、化学性质稳定;④有突变和修复能力,可稳定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现代分子生物学要点总结(朱玉贤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要点总结(朱玉贤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要点总结(朱玉贤版)一、绪论两个经典实验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活性以后、以及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当他们将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

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

实验表明,死细菌DNA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当细菌培养基中分别带有35S或32P标记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或32P标记的核酸。

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复制周期后进行检测,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35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30%以上的32P标记。

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染色体与DNA嘌呤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染色体性质: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组蛋白一般特性:1、进化上极端保守,特别是H3、H4;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非组蛋白:HMG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蛋白质所隔开。

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动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之;5、真核基因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简介现代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级别的组成和功能的学科。

它集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20世纪中叶出现并迅猛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其目标是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是遗传信息的存储介质。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以双螺旋结构存在。

DNA 的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其中一个链以5’-3’方向排列,另一个链以3’-5’方向排列。

DNA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也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

与DNA类似,RNA 也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组成。

RNA的基本结构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等。

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tRNA参与蛋白质合成,rRNA则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分子,它们参与几乎所有生命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线性排列,二级结构是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的空间排布,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相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催化反应、结构支持、信号传导等。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合理利用基因资源的重要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其中包括转录因子、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

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决定了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创造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体的技术。

分子生物学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其中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导和基因编辑等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

分子生物学整理名词解释1.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方式在体外选择性地将DNA某个特定区域扩增出来的技术。

2.c-DNA文库:把一个细胞中某以时刻所有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它们的互补DNA(cDNA)。

然后所有的cDNA克隆至大量载体上导入大量细菌,而得到的一个cDNA集合体,就称为cDNA文库。

3.基因文库: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核苷酸且出现频率大于1%的现象,并起始特定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5.RACE技术:快速分离基因的方法,在已知cDNA序列的基础上克隆出5‘端或3'端缺失序列的技术。

6.DNA印记法Southern blotting:Southern印迹杂交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

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7.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ting):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DNA印迹技术由Southern于1975年创建,称为Southern印迹技术,RNA印迹技术正好与DNA相对应,故被称为Northern印迹杂交,与此原理相似的蛋白质印迹技术则被称为Western blot。

8.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2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西南大学版

2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西南大学版

翻译:指将mRNA上的核苷酸从一个特定的起始位点开始,按每3个核苷酸代表一个氨基酸的原则,依次合成一条多肽链的过程。

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相结合的特异性酶,由它决定氨基酸能否与对应的tRNA结合,既能识别tRNA,又能识别氨基酸,对两者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 S 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由二氢尿嘧啶环(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胸苷、假尿苷、胞苷环和氨基酸臂组成。

tRNA的倒L型结构:目前发现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型折叠式,该结构与氨酰-tRNA合成酶对tRNA的识别有关。

肽基转移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酶,它催化正在延伸的多肽链与下一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

遗传密码mRNA上每3个核苷酸翻译成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3个核苷酸就称为个密码子(三联子密码)。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

反密码子: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子核苷酸残基序列。

在翻译期间,反密码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

摆动假说Cie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2个以上密码子的问题而提出的假说。

处于密码子3端的碱基与之互补的反密码子5'端的碱基(也称为摆动位置),例如i可以与密码子上3′端的U,C和A配对。

由于存在摆动现象,所以使得一个tRNA反密码子可以和一个以上的mRAN密码子结合。

氨基酸臂:也称为接纳茎。

tRNA分子中靠近3'端的核苷酸序列和5端的序列碱基配对,形成的可接收氨基酸的臂(茎)。

同工tRNA:指几个代表相同氨基酸,能够被一个特殊的氨酰一RNA合成酶识别的TRNA翻译起始复合物由核糖体亚基、一个mRNA模板、一个起始的tRNA分子和起始因子组成并组装在蛋白质合成起始点的复合物起始因子(原核中if真核中elf)在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特异性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蛋白质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引起完整的多肽链和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的蛋白质。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实体及基因组1、基因定义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

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

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

3、DNA损伤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

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

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

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

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

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

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是致死性事件。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的发展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核酸,尤其是 DNA 的研究。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DNA 能够稳定地储存遗传信息,同时又能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进行复制,从而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

DNA 的复制过程是一个高度精确和复杂的机制,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基因是 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为 RNA,然后再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是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而翻译则是在核糖体上,以 mRNA 为模板,按照密码子的规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tRNA 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识别密码子并携带相应的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则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蛋白质的三维空间构象,四级结构是指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的整体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例如酶通过其特定的结构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够快速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在基因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因克隆技术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特定的基因,为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DNA 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 DNA 的序列,为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例如,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许多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如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发现DNA的两个实验:①:具有光滑表面的S型肺炎链球菌因为带有荚膜多糖而使小鼠发病,具有粗糙外表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荚膜多糖而失去致病力②: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关关系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理:①:够成生物体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②: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构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③: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组蛋白的特性:①:进化上极端保守性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C值谬误:实验发现某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的还大,在两栖动物中C值的变化也很大,可能相差100倍,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的DNA序列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①:不重复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的DNA组成的。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个阶段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

原核细胞DNA的特点:①:结构简练②:存在转录单元③:有重叠基因不同螺旋DNA分子主要参数比较DNA分子的变化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L=T+W L为连接数,是指环形DNA分子两条链交叉的次数,只要不发生链的断裂,L是一个常量。

T为双螺旋的盘绕数,W为超螺旋数,它们是变量。

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复制子: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DNA双螺旋的解旋其中重要酶与蛋白质:①:DNA解链酶②:单链结合蛋白③:DNA 拓扑异构酶前导链和后随链如何合成: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DNA聚合酶分为:DNA聚合酶Ⅰ、Ⅱ、Ⅲ、Ⅳ和Ⅴ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特性比较大肠杆菌中DNA的修复系统(DNA的修复类型)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转座作用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实体及基因组1、基因定义基因(遗传因子)就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就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DNA修复(DNA repairing)就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就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

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 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

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

3、DNA损伤DNA损伤就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

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

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

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

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

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就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

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 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就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

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

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与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与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基因敲除(geneknockout),就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

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

既可以就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就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

位点特异性重组就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与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

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与高度保守性。

5、碱基错配对修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MMR的过程需要区分母链与子链,做到只切除子链上错误的核苷酸,而不会切除母链上本来就正常的核苷酸。

修复的过程就是:识别出正确的链,切除掉不正确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III与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6、基因组学基因组学(英文genomics),研究生物基因组与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

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与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

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与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与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又被称为后基因组(postgenome)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基因组学的主要工具与方法包括: 生物信息学,遗传分析,基因表达测量与基因功能鉴定。

第二章、基因的结构实体1、核酸分子核酸(Nucleic Acids)就是一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充当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与传递。

DNA分子含有生物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为双链分子,其中大多数就是链状结构大分子,也有少部分呈环状结构,分子量一般都很大。

RNA主要就是负责DNA遗传信息的翻译与表达,为单链分子,分子量要比DNA小得多。

核酸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与病毒、噬菌体内,就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对生物的生长、遗传、变异等现象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核酸大分子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的复制与合成中起着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核酸不仅就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2、DNA的结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苷酸,就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就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就是相对稳定的。

这就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内侧,通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稳固地并联起来。

另外,碱基对之间纵向的相互作用力也进一步加固了DNA分子的稳定性。

各个碱基对之间的这种纵向的相互作用力叫做碱基堆集力,它就是芳香族碱基π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现在普遍认为碱基堆集力就是稳定DNA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再有,双螺旋外侧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可以减少双链间的静电斥力,因而对DNA双螺旋结构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DNA分子由于碱基对的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例如,一个具有4 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是4种,即10种。

不同的DNA分子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存在着差异,因此,每一个DNA分子的碱基对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排列顺序包含着特定的遗传信息,从而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3、DNA的拓扑学首先以一260 bp双链线形B-DNA为例,此DNA在松弛时,螺旋数为25(260/10、4),首尾连接成环形后,为一松弛环形DNA,并处于最稳定状态。

若将此线形DNA先拧松2个连环再连成环形,则可以形成两种环形DNA,一种称为松弛解链环形DNA;另一种环形DNA称为超螺旋DNA,其螺旋周数为25,有2个负超螺旋。

由此引入拓扑学参数: 1、连环数(Linking number):在双螺旋DNA中,一条链以右手螺旋绕另一条链缠绕的次数,以L 表示(或以α表示),其计数方法为处于松弛环形DNA时的螺旋周数,肯定为整数,右手螺旋为正、左手螺旋为负。

2、缠绕数(Twisting number):即DNA分子中的Watson-Crick螺旋周数,以T 表示(或以β表示),其数值可直接在处于最稳定状态下的双链环形(或超螺旋形式)DNA中的实际螺旋周数计数得到,不一定就是整数,右手螺旋为正,左手螺旋为负。

但必须注意T仅针对于形成双螺旋区域而言,解链部分的bp数就不涉及T的计算。

对于一定长度的DNA双链,一旦出现解链T 值就减少。

如260bp B-DNA双链自然状态下T=25,解链20%时的T=20 。

3、超螺旋数或纽数(Writhing number):其数值有公式L=T+W 计算得到,以W表示(或以τ表示),不一定为整数。

左手超螺旋为正,右手超螺旋为负(此点解释见后)。

4、比连环差:为双链DNA的超螺旋密度。

用σ表示,由公式σ = L - T / T得到,或以σ = α - β /β 表示。

4、染色体与核小体染色体(Chromosome ),就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又叫染色质。

其本质就是脱氧核甘酸,就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就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称为二倍体。

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就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就是体细胞的一半。

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

鸟类与蚕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就是ZZ,雌性个体为ZW。

染色体就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圆柱状或杆状,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期容易被碱性染料(例如龙胆紫与醋酸洋红)着色,因此而得名。

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称为二倍体。

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就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就是体细胞的一半。

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

鸟类与蚕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就是ZZ,雌性个体为ZW。

核小体(英语:Nucleosome,也译作核体或核仁小体等)就是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除精子染色质外)的基本单位。

核小体就是由DNA与四对组织蛋白(共8个)的复合物,其中有H2A与H2B 的二聚体两组以及H3与H4的二聚体两组。

另外还有一种H1负责连结两个核小体之间的DNA。

核小体假说就是在1974年,由Don Olins、Ada Olins与罗杰·科恩伯格等人首次提出的。

核小体就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与组蛋白(histone)构成,就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与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