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倍体的诱导

合集下载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诱导多倍体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工程技术,可以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从而形成多倍体。

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优点,如较大的细胞和器官、更高的产量和更强的抗逆能力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一、化学诱导化学诱导是一种常用的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如植物生长调节剂柞蚕素(colchicine)、乙醇(ethanol)和二倍体素(doubling agent),可以抑制有丝分裂的发生,从而使细胞或组织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例如,将种子浸泡在柞蚕素溶液中,可以使种子发芽后的幼苗形成多倍体。

二、温度诱导温度诱导也是一种常见的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通过将植物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引起细胞核的异常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增加。

温度诱导多倍体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敏感的植物,如蔬菜和花卉等。

例如,将幼苗置于高温(通常在30-40摄氏度)环境中一段时间,可以诱导出多倍体。

三、电脉冲诱导电脉冲诱导是一种利用电场脉冲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通过在细胞或组织中施加高强度的电场脉冲,可以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核的异常分裂,从而形成多倍体。

电脉冲诱导多倍体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如小麦、玉米和葡萄等。

例如,将植物组织置于电脉冲装置中,施加适当的电场脉冲,可以诱导出多倍体。

四、基因工程诱导基因工程诱导是一种通过转基因技术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或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多倍体的形成。

基因工程诱导多倍体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植物,如水稻、大豆和棉花等。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植物细胞中敲除染色体分离相关基因,可以诱导多倍体。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化学诱导、温度诱导、电脉冲诱导和基因工程诱导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植物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诱导多倍体技术的发展为植物育种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有助于改良植物品种和深入了解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植物获得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

简述植物获得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

简述植物获得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
植物多倍体的获得是近代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植物多倍体的获得主要依
靠以下三种方法:①放射突变;②药物诱导;③配子体多倍化。

1.放射性突变法
放射性突变法是植物多倍体获得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放射性粒子的破坏作用,可达到突变的目的。

植物染色体结构在放射线照射下受到不良影响,使基因多倍化,从而产生出一些优异的多倍体品种。

2.药物诱导法
药物诱导法是通过把植物浸渍在含有某种药物的溶液中,使植物细胞中的各种
基因受到随机突变,从而获得多倍体品种的方法。

经常使用的药物有colchicines、6-BA、kinetin等,通过药物诱导法获得的多倍体品种有丰产彩叶菊、拟向量多无
性变稻等。

3.配子体多倍化法
配子体多倍化法利用植物非异染色体染色体的性质,通过核种植物或培养植物
的胚种子或活细胞,使植物从单倍体变成多倍体。

多倍体的产生主要依靠非共一片段的复制或不完全分裂的过程,产生的多倍体品种除了具有植物的一些优良性状,也极易受到某些病害的侵害。

综上所述,植物获得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放射性突变法、药物诱导法和
配子体多倍化法,这些方法对于植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可以满足人类需求。

实验五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实验五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五.作业
1.分别绘出2n=16和2n=32洋葱中期分裂相细胞。
2.阐述秋水仙素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 制。
四.步骤方法
4.保存液中取根尖,纯水漂洗2次,1mol/L盐酸60℃水解根
尖10分钟,再纯水漂洗2次
5.将两种根尖分别置于干净载玻片上,
均切下分生区,加一滴染液,用镊 子捣碎根尖染色3-5分钟
四.步骤方法
6.加盖玻片,进行压片
7.显微观察
四.步骤方法
1.剥去洋葱干茎片,整理干净根盘,泡水3-4天 2.不定根长出约2cm,部分洋葱转入0.05%秋水仙素溶液 处理2天 3.分别取经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膨大的根尖和不处理 的根尖进行固定4-6h,95%酒精冲洗及70%酒精保存 4.保存液中取根尖,纯水漂洗2次,1mol/L盐酸60℃水解 根尖10分钟,再纯水漂洗2次 5.将两种根尖分别置于干净载玻片上,均切下分生区, 加一滴染液,用镊子捣碎根尖染色3-5分钟 6.加盖玻片,进行压片 7.显微观察
人工诱导多倍体也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主要 途径之一。
4nx2n 3仙
郁金香
小麦
三.供试材料 洋葱鳞茎
四.步骤方法
1.剥去洋葱干茎片,整理干净根盘,泡水3-4天 2.不定根长出约2cm,部分洋葱转入0.05%秋水仙素溶液处
理2 天
3.分别取经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膨大的根尖和不处理的 根尖进行固定4-6h,95%酒精冲洗及70%酒精保存
实验五
一.目的要求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原理;学习使用秋 水仙素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掌握鉴别植物多倍 体的实验操作。
二.预备知识 具有3个或以上基本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多
倍体植物。多倍体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药剂处 理的方法进行操作。

植物多倍体诱导

植物多倍体诱导

四、人工诱导多倍体难点
1.不易结实,因为在四倍体形成配子时 容易发生交联,导致不能正常的分开,形 成种子少,生长素含量低,发育不良。 2.大多数植物是二倍体比较稳定的,通 过秋水仙素诱导成四倍体后容易回复为二 倍体,导致四倍体个体减少。 3.多倍体大多晚熟是地理气候影响,不 易被推广。
五、多倍体育种发展
一、多倍体的特点
• 1、巨大性
• 在体形和细胞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巨大性:叶
片变宽增厚、茎粗壮;花、果实、种子增大;气
孔与花粉增大等。

多倍体形态上的巨大性还表现在气孔与花粉
的增大,并且这种增大可用作鉴定多倍体的初步 指标。
• 2、生理特性发生变化
• 许多多倍体植物具有生长缓慢、发育延迟、 呼吸和蒸藤作用减弱、水分增加、输导作用 较差
植物多倍体诱导
杨扬 陈静芳
多倍体的各种果蔬, 粮食已经融入了我们 生活,像西瓜、八倍 体黑小麦、洋葱、草 莓等。这些新品种给 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口 感更多的滋味,当然 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 效益。右图为八倍体 黑小麦。
右图为加倍了的 草莓,以及加倍与未 加倍对比的水稻。 根据这两幅图, 我们大家可以猜到, 这染色体加倍后有什 么养的好处呢 ? 我们如何人来加 倍植物的染色体呢? 多倍体的在自然 中能不能形成呢?
西瓜幼苗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
四倍体自然发生的频率很低, 人工诱导 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 体数加倍, 主要有以下途径:①利用物理方法 诱导, 利用各种射线、异常温度、超速离心 力、高电压等诱导变异。②生物方法, 如多 次摘心、嫁接后在愈伤组织处出现四倍体。 ③利用化学方法诱导, 利用化学试剂如秋水 仙素、苯乙烷、吲哚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有机砷制剂、有机汞制剂、磺胺剂及其他 植物碱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摘要多倍体即细胞中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多倍体在生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其诱发突变在农业育种上有重要应用,本次实验利用大蒜作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染色制片技术,最终成功观察到了大蒜根尖多倍体。

1.引言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染色体组指的是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总和,也叫基因组,用n表示。

如本次实验所用的材料大蒜的染色体即可表示为2n=16。

在自然界中,多倍体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温度骤变,紫外线辐射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在生物学研究中中,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则有很多,如物理方法: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化学方法: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

其中,秋水仙素[处理是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秋水仙素(colehicine)是一种生物碱,昧苦,有毒。

在农业领域,秋水仙素常用于多倍体诱变育种。

[1]多倍体植株具有许多特性:如巨大性,随着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和细胞变大,组织器官也变大;可孕性低,多倍体特别是三倍体是高度不孕的,可用于培养无籽蔬菜;适应性强,植物多倍化不仅使植株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增强,而且还增强了植株的生态适应性、对逆境的抗耐性,可用于开发易于种植的品种;有机合成速率增加,多倍体有多套基因,新陈代谢旺盛,酶活性加倍,提高了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客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问题。

使得多倍体在农业育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

另外,随着科学的发展,动物多倍体诱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最显著的应用便是鲍的诱变。

鲍的多倍体个体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等优点,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极具推广价值,而利用咖啡因加热休克法诱导鲍多倍体也取得了许多成效。

[2]本次实验选择大蒜根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再经过一系列的染色制片过程,最后利用直接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染色体数目确定其是否形成了多倍体。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以及方法,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利用一些化学因素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因此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的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因此,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物。

将秋水仙素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确定是否形成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1、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2、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培养皿、烧杯。

3、实验试剂:秋水仙素: 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1mol/l盐酸,45%醋酸,改良苯酚品红,70%酒精。

四、实验步骤1、取材:将种子消毒,并于无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蚕豆种子(2n=16)培养在培养皿内的湿滤纸上,室温或28℃发芽,待胚根长达1~2cm时,取出萌发的种子,用自来水洗2~3次,备用。

2、预处理:将胚根长到1~2cm的蚕豆种子移到盛有0.1%秋水仙素的润湿的的吸水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处理48h,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进行培养的蚕豆种子(一般植物生长周期为17~18h)做对照。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李腾飞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李腾飞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中荷1001 李腾飞一、多倍体的诱导:物理方法温度骤变、机械创伤、辐射处理等都有可能诱发多倍体的产生。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生物方法:有性杂交获得多倍体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剧毒的植物碱。

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5℃,有苦味,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

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秋水仙素与正在分裂的细胞接触后,可抑制微管的聚合过程,不能形成纺锤丝,使染色体无法分向两极,从而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结构无明显影响。

处理的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正常,重新进行分裂。

诱导方法:①浸渍法:可用溶液浸渍幼苗、新梢、插条、接穗、种子及球根类蔬菜、花卉等材料。

为避免蒸发,宜加盖,避光。

一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3d或多至10d左右。

秋水仙碱能阻碍根系的发育,处理后要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

发芽种子的胚根,处理后往往受到抑制,发根较慢,为利于根的生长,可在药液中添加适当生长素。

处理插条、接穗一般1-2d。

处理幼苗时,为避免根系受害,可将盆钵架起来倒置,使茎端生长点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中。

②涂抹法把秋水仙碱按一定浓度配成乳剂,涂抹在幼苗或枝条的顶端,处理部位要适当遮盖,以减少蒸发和避免雨水冲洗。

③滴液法对较大植株的顶芽、腋芽处理时可采用此法。

常用的水溶液浓度为0.1%~0.4%,每日滴一至数次,反复处理数日,使溶液透过表皮渗入组织内部。

如溶液在上面停不住时,可将小片脱脂棉包裹幼芽,再滴加溶液,浸湿棉花。

④套罩法保留新梢的顶芽,除去顶芽下面的几片叶,套上一个防水的胶囊,内盛有含1%秋水仙碱的0.65%的琼脂,经24h即可去掉胶囊。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加甘油,可避免甘油引起药害。

⑤毛细管法将植株的顶芽、腋芽用脱脂棉或纱布包裹后,将脱脂棉与纱布的另一端浸在盛有秋水仙碱溶液的小瓶中,小瓶置于植株旁,利用毛细管吸水作用逐渐把芽浸透,此法一般多用于大植株上芽的处理。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实验时间:4月6日摘要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利用大蒜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使生长出多倍体根尖。

然后通过制作大蒜根尖压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以鉴定大蒜根尖细胞是否为多陪细胞。

(本实验报告主要从多倍体的鉴定方面展开,而多倍体培育方面,将在下次报告中给出。

)1.引言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学中,将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总和称为染色体组,也叫基因组,用n表示。

以下是几种常见模式生物的染色体组数目:玉米,2n=20;拟南芥,2n=10;果蝇,2n=8;小鼠,2n=40;水稻,2n=24。

又如,小麦染色体组可表示为2n=6x=42。

其中x表示每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基数,它是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染色体倍数性的关系。

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而多倍体可以分为:同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且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AAA,AAAA))、异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且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通常由不相同的种杂交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来(AABB,AABBDD))。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是多倍体,大约有30%~35%的被子植物,其中70%的禾本科植物属于多倍体,它们在植物进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植物发生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

多倍体植物,一般被认为是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结果,如我国西南部地区,温度变化激烈,紫外线辐射强,许多植物产生了多倍体类型。

在自然界中,大多是因为温度骤变,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形成了多倍体。

植物多倍体有许多特性,其中一些特性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设计

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设计

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诱发和鉴定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实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材料、诱发多倍体、鉴定多倍体。

一、准备材料1. 植物种子或试管苗:选择需要研究的植物种子或试管苗作为实验材料。

2. 培养基:根据植物的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通常包括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等。

3. 生长室: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

二、诱发多倍体多倍体的诱导通常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

1. 无菌处理:将植物种子或试管苗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以去除外源菌。

2. 初代培养:将消毒后的种子或试管苗分别接种到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上,培养至生长健壮的愈伤组织形成。

3. 诱导多倍体:将愈伤组织转移到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和抗生素),促使植物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异常或无丝分裂,从而诱导多倍体形成。

4. 多倍体分化:将诱导成功的多倍体组织进行分化培养,使其分化为正常形态的植株。

三、鉴定多倍体鉴定多倍体可以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分析等方法进行。

1. 形态学观察:对诱导得到的植株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如株高、叶片大小和形状等与对照(二倍体)进行比较,多倍体往往具有较大的特征。

2. 流式细胞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植物细胞进行染色体数量的测定,多倍体的染色体数量通常是对照的两倍或多倍。

3. 染色体分析:通过染色体制备和染色,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量和形状,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量来判定多倍体。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计算出多倍体的诱导率和鉴定率,并与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估实验的效果和可靠性。

总结:诱发和鉴定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准备材料、诱发多倍体和鉴定多倍体三个步骤。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和环境条件,包括植物种子、培养基和生长室等。

实验过程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并使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分析等方法对多倍体进行鉴定。

植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21, 10(3), 313-318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brhttps:///10.12677/br.2021.103042植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汤迪霏1,2*,袁晓伟1,2#,郭仰东2#,李兴盛11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州2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21年3月15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24日摘要植物染色体多倍化在育种、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了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主要方法,有物理诱导法、化学诱导法以及其他方法。

有望为今后多倍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Advances in Plant Polyploid InductionDifei Tang1,2*, Xiaowei Yuan1,2#, Yangdong Guo2#, Xingsheng Li11Shandong Huasheng Agriculture Co., Ltd., Qingzhou Shandong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Received: Mar. 15th, 2021; accepted: May 13th, 2021; published: May 24th, 2021AbstractPlant polyploi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me-thods of inducing plant polyploid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physical induction, chemical induction and other method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olyploid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KeywordsPlant Polyploidy, Induction, Research Progress*第一作者。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报告: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多倍体的诱发方法。

实验八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

实验八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
2.秋水仙素处理:
将搪瓷盘内的清水换成0.1%的秋水仙素水溶液,培 养36-48小时,当根尖明显膨大时,上午10-11点将根尖取 下,长度大约在1.5cm 左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24h。于 70%乙醇中保存。
3.酸解:
从70%乙醇中取出固定好的根尖→流水冲 洗3min→吸水纸吸干→放入盛有适量1 mol/L HCl,60±0.5℃水浴保温的青霉素瓶中→解离 10min。
经显微镜观察,找到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 形倍的原理是什么?
2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加倍了的中期染色 体形态图。
搓动的后果
实验八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学 时综合性设计性实
多倍体是在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 体组的生物体。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是多倍体 的,是变异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倍体植物 在形态上较二倍体的植物个体大,叶片上的气 孔也很大,因此很容易辨认。多倍体的研究在 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因为利用多倍体可以改 良作物的某些经济性状,同时还可利用多倍体 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三、实验器具、药品试剂 大蒜(Allium sativum, 2n=16)
搪瓷盘、镊子、剪刀、烧杯、培养皿、恒温水浴 锅、纱布、试管、2.0~4.0g/L 秋水仙素水溶液、改 良苯酚品红染液、Carnoy 固定液。
四、操作步骤
1.生根: 将搪瓷盘的盘口用线绳编织成许多网格,在盘内注
人清水。把洋葱的鳞茎洗干净,用刀片将鳞茎上的老根 削除,再把其放在搪瓷盘的网格上,使其生根部位恰好 接触到水面,在25℃下培养几日至根尖长1.5-2cm。
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因素,如温度的剧变、射线处理 等,还有化学因素,如植物碱、植物生长激素等。在 众多的化学药品中,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为 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的作 用下,它既可以有效地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 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因此,当细胞继续分裂后, 可以使细胞的染色体数加倍。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植 物的根尖,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检测到大量染色体加 倍的细胞,若处理植物幼苗的芽,则可以得到染色体 加倍的植株。

植物多倍体产生的原因

植物多倍体产生的原因

植物多倍体产生的原因植物多倍体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它们的产生主要有四种原因:自然界的自然染色体重复、无性生殖、人工诱导和杂交。

自然界中存在染色体重复现象,这是植物多倍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染色体重复现象很常见,尤其是在植物界。

染色体重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生,例如染色体复制错误、非整倍体细胞的合并和有丝分裂异常等。

这些重复导致了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增加,从而形成多倍体植物。

无性生殖也是植物多倍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植物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时,染色体数量没有减半的过程,导致新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比亲本细胞多。

无性生殖包括植物的根茎出芽、块茎分蘖、分根繁殖等方式,这些无性繁殖方式都可能导致多倍体植物的产生。

第三,人工诱导也是产生植物多倍体的一种途径。

人们通过人工手段干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利用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处理植物组织或细胞,可以引发细胞的染色体复制或核的融合,从而产生多倍体植物。

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化学诱导、温度处理、辐射处理等。

杂交也是植物多倍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植物的杂交可以导致染色体数量的加倍,从而产生多倍体植物。

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不同的物种或亚种进行交配,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数量。

如果这些后代能够繁殖,它们就可以形成多倍体植物。

植物多倍体的产生主要有自然染色体重复、无性生殖、人工诱导和杂交等原因。

这些原因可以单独或同时作用,导致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增加,从而形成多倍体植物。

对于多倍体植物的研究对于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植物改良和育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

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

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频率极低。

在进行植物多倍体育种时必须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多倍体。

基本原理是在细胞分裂时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增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人类自20世纪初即开始进行多倍体的诱发。

开始时主要使用的是物理的方法,1937年秋水仙碱染色体加倍的作用被发现后便逐渐成为诱发植物多倍体的主要手段。

(一)物理因素诱导物理因素包括利用温度激变、机械创伤、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离心力等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早期多倍体育种主要采用这种诱导技术。

Marchal等(1909)在藓类中采用切段法和利用愈伤组织的再生作用获得多倍体。

Winkler(1916)进行龙葵与番茄的嫁接试验,切口部分的愈伤组织再生产生不定芽,由不定芽长出的枝条中发现存在番茄四倍体及龙葵四倍体的枝条。

这是高等植物中获得多倍体的第一个成功的例子,这种方法称为“切断一愈伤组织法”。

后来,有人采用番茄作试验材料,用反复摘心(去掉顶端)法,使断口处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形成新芽,得到了稳定遗传的四倍体。

Greenleaf等切除烟草的顶端生长点,用生长素处理切口表面,刺激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新芽中发现多倍体。

类似的方法在油菜、甘蔗、马铃薯、白菜等多种植物中取得了成功。

温度的变化能够诱发多倍体的产生。

Randolph用43~45℃高温处理玉米合子,获四倍体植株。

利用高温和变温处理合子,也诱导出了普通小麦、黑麦及硬粒小麦等的多倍体植株。

(二)化学因素诱导多倍体化学因素包括秋水仙碱、富民隆等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诱导染色体加倍产生多倍体,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现在用来诱导多倍体的化学试剂主要是秋水仙碱,它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ntumnale)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的一种成分。

分子式是C2H25N06•12H20。

秋水仙碱一般是淡黄色粉末,纯净物为针状结晶体,性极毒,熔点155℃,易溶于水、酒精、氯仿和甲醛,不溶于乙醚、苯。

实验三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实验三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实验三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实验三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意义。

2、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方法。

3.观察植物多倍体的特点,鉴别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引起植物其他器官的变异情况。

二、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被阻止,而停留在分裂中期的分布,这样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

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由多倍性组织分化产生的性细胞,可通过有性繁殖方法把多倍体繁殖下去。

如果将种子用秋水仙素浸渍,也可诱导多倍体植株产生。

三、实验材料大蒜根尖(2n=16)四、实验器具和药品l.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

2.药品:0.1%秋水仙素溶液、卡诺固定液、1mol/L HCl溶液、改良石炭酸品红溶液。

五、实验步骤1 诱导:先剪去大蒜的老根,然后置于盛满水的烧瓷盘中,等新长出的不定根长约1.5-2cm 左右时,移到盛有0.1%秋水仙素中,直到根尖膨大为止。

诱导后细胞为多倍体细胞;(根长2-3cm时,剪下根尖约1cm,用水洗净。

吸干水,浸入0.02%的秋水仙素中,25℃处理24h。

)2 固定:切下已膨大的根尖,水洗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12h;3 冲洗:用70%酒精冲洗三次,保存在70%酒精中备用;4 解离:取保存的根尖用1mol/L HCl 60℃解离8min;5 捣碎:将解离好的捣碎;6 染色:用改良石炭酸品红溶液染色10min;7 压片;8 镜检:显微镜下观察。

六、作业绘制显微镜下观察的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图像。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诱导多倍体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育种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使其产生多倍体。

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优点,如增加植物的体型和产量,提高抗逆性和耐病性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一、化学诱导法化学诱导法是通过处理植物组织或胚胎培养基中的化学物质来诱导多倍体。

最常用的化学物质是染色体稳定剂,如染色体稳定剂乙醚、染色体稳定剂樟脑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化学诱导法简单易行,但对植物的伤害较大,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

二、生物诱导法生物诱导法是利用特定的生物体来诱导多倍体。

常用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生物体能够通过染色体亲和作用或基因重组等方式改变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生物诱导法的优点是对植物的伤害较小,但操作复杂且难以控制。

三、物理诱导法物理诱导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来诱导多倍体。

常用的物理因素包括辐射、电击和超声波等。

这些物理因素能够破坏细胞核的结构,导致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物理诱导法对植物的伤害较大,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监测。

四、植物激素诱导法植物激素诱导法是利用植物激素来诱导多倍体。

常用的植物激素包括乙烯、生长素和赤霉素等。

这些植物激素能够调控细胞的分裂和扩增,进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植物激素诱导法操作简单,但对植物的伤害较大,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

五、遗传诱导法遗传诱导法是通过杂交或基因工程等方式来诱导多倍体。

可以选择具有多倍体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或通过导入特定的基因来改变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遗传诱导法操作较为复杂,但对植物的伤害较小,效果较为稳定。

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以提高诱导多倍体的效果。

诱导多倍体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逆性,还可以为植物育种和基因改良提供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多倍体_实验报告

多倍体_实验报告

1. 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

3. 了解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4. 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

5. 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并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秋水仙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导剂,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2. 秋水仙素溶液3. 氯化钠溶液4. 碘液5. 显微镜实验仪器:1. 烧杯2. 移液器3. 显微镜4. 显微摄影仪1. 预处理:将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用蒸馏水清洗,并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以促进根尖生长。

2. 诱导处理:将处理过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浸泡在秋水仙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48小时。

3. 漂洗:将处理过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用蒸馏水清洗,去除多余的秋水仙素。

4. 固定:将漂洗过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用95%乙醇固定,时间为24小时。

5. 染色:将固定过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用碘液染色,时间为15分钟。

6. 制片:将染色过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用蒸馏水漂洗,并制成临时装片。

7. 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制片,观察大蒜根尖分生组织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即每个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 多倍体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即每个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表明秋水仙素成功地诱导了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秋水仙素成功地诱导了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
用蒸馏水冲洗根尖2次,切取根尖末端0.5cm投 入卡 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试管中,固定 4~24h。 3.洗涤:
取出固定完毕的根尖先用50%的乙醇浸泡5min, 用 蒸馏水浸洗2次,每次5~10min。 4.解离
先将1%盐酸放在试可编管辑ppt中置60 ℃水浴锅中预热,5
10min(以根尖伸长区透明、分生区呈乳白色时停止 解离为宜),然后加水浸洗2次每次5min。 5.染色
可编辑ppt
2
三、诱发多倍体植物意义
• 在某些农作物中,随着染色体组数的增加可使经济性状发 生有利的变化。 例如:番茄2n=4x维生素C含量比2n=2x的 多一倍;2n=3x的西瓜,香蕉、菠萝无籽;2n=3x的杜鹃因 不育而花期特长。现代月季中2n=2x花朵直径约5cm, 2n=4x花朵直径约10cm,2n=6x花朵直径约15cm;2n=6x, 2n=8x的小黑麦在高寒地区仍能获高产,并且蛋白质含量
可编辑ppt

6
正常洋葱根尖细胞染色 体: 秋水仙素处理后洋
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2n=16
2n=8x=64
2n=4x=32
可编辑ppt
7
六、注意事项
1、秋水仙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乙醇、甲醛中,有 剧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切勿使药物进入眼内或口中
2、由于秋水仙素是剧毒,使用时,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不能 过大,否则会杀死细胞,0.1%左右的浓度诱导效果最好。
在载片上切取根尖膨大处的前部(呈乳白色的 区域),用镊子(或另一载片)将其挤碎,在载片上有 材料之处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8~10 min。 6.压片
覆一盖片,酒精灯火焰上微烤,用铅笔硬头敲击 压片,然后隔吸水纸用拇指展平,吸去多余染液。 7.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洋葱根尖细胞染色 体: 秋水仙素处理后洋 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2n=16
2n=8x=64 2n=4x=32
六、注意事项
1、秋水仙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乙醇、甲醛中,有 剧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切勿使药物进入眼内或口中 2、由于秋水仙素是剧毒,使用时,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不能 过大,否则会杀死细胞,0.1%左右的浓度诱导效果最好。 3、最重要的是浓度的控制 不同植物多倍体育种所需秋水仙 素是不同的
三、诱发多倍体植物意义
• 在某些农作物中,随着染色体组数的增加可使经济性状发 生有利的变化。 例如:番茄2n=4x维生素C含量比2n=2x的 多一倍;2n=3x的西瓜,香蕉、菠萝无籽;2n=3x的杜鹃因 不育而花期特长。现代月季中2n=2x花朵直径约5cm, 2n=4x花朵直径约10cm,2n=6x花朵直径约15cm;2n=6x, 2n=8x的小黑麦在高寒地区仍能获高产,并且蛋白质含量 较高。 但是多倍性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结实率 和分蘖率下降等。 相对于植物,动物的多倍体利用比较 少,原因大概是倍性的变化影响着性决定。但是,2n=3x 的银鲫,可由近缘物种的精子激活营孤雌生殖。异育方正 银鲫就是2n=3x的孤雌生殖系。 • 多倍体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多倍体, 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长、穗 长、抗病性强等.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绘制你所看到的洋葱根尖处理与对照的细胞分裂中期染 色体图像 2.根尖经秋水仙素处理之后为什么会发生膨大?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技术及多倍体鉴 定方法。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 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作用;观察多倍 体植物,鉴别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引 起植物其他器官的变异情况
二、实验原理
• 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具有3套或更多套 数的植物。随着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加,有可能使一些作物 的经济性状发生有利的变化。因此,植物多倍体的研究和 利用是育种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途径之一。 •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分为物理的(温度剧变、机 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和化学方法的(各种植物碱、 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诱导方法。其中,秋水仙素是 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秋 水仙素属的一个种,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 L.)的 器官和种子内提炼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的化学分子式为 C22H25O6N。因有剧毒,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切勿使药液 进入眼内或口中。 • 秋水仙素的作用在于阻止分裂细胞形成纺锤丝,而对染色 体的结构和复制无显著影响。若浓度适合,药物在细胞中 扩散后,不致发生严重的毒害,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 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物。
四、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实验材料 洋葱(2n=16) 2.器具 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剪刀、 镊子、解剖针、小试管、刀片、载玻片、 盖片等 3.试剂 0.1%秋水仙素,0.5%的乙醇
五、实验步骤
1.培养材料 剪去洋葱的老根,置于清水中发根,然后转移到 0.1%秋水仙素中培养,一部分留在清水中,25℃培 养,直到根尖膨大并长长 2. 固定 用蒸馏水冲洗根尖2次,切取根尖末端0.5cm投入卡 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试管中,固定4~24h。 3.洗涤: 取出固定完毕的根尖先用50%的乙醇浸泡5min,用 蒸馏水浸洗2次,每次5~10min。 4.解离 先将1%盐酸放在试管中置60 ℃水浴锅中预热,然 后把洗涤干净的根尖转移至预热的试管中进行解离
10min(以根尖伸长区透明、分生区呈乳白色时停止 解离为宜),然后加水浸洗2次每次5min。 5.染色 在载片上切取根尖膨大处的前部(呈乳白色的 区域),用镊子(或另一载片)将其挤碎,在载片上有 材料之处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8~10 min。 6.压片 覆一盖片,酒精灯火焰上微烤,用铅笔硬头敲击 压片,然后隔吸水纸用拇指展平,吸去多余染液。 7.观察 低倍镜下寻找染色体分散良好的分裂相,换高倍 镜观察染色体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