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合集下载

电子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电子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电子制造工艺作业指导书序章一、作业指导书的作用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电子制造工艺作业而编写的一种文件。

它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工艺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确保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达标。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原则1. 简明扼要:作业指导书应该清晰明了,条理分明。

重点突出,避免冗长繁杂的描述。

2. 准确无误:作业指导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应该准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

3. 适用性强:作业指导书应该具备一定的适用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子制造工艺。

4. 可操作性强:作业指导书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直接指导现场作业,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一章工艺准备1. 作业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电子制造工艺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1.1 确定作业任务:明确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和目标。

1.2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根据作业任务和目标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1.3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作业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1.4 安全检查:检查所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并且符合安全要求。

2. 工艺流程的了解在进行电子制造工艺作业之前,了解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请参考下面的工艺流程图:(略去工艺流程图)第二章作业步骤1. 步骤一:准备电子元器件1.1 按照工艺要求从仓库或库房中取出所需的电子元器件。

1.2 检查元器件的外观和质量,确保无明显损坏和瑕疵。

1.3 将元器件放置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处理。

2. 步骤二:元器件的组装2.1 根据工艺要求,将电子元器件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组装。

2.2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组装的准确性和质量。

3. 步骤三:焊接3.1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焊接区域和准备焊接材料。

3.2 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进行焊接,注意控制温度和焊接时间,确保焊点牢固。

4. 步骤四:测试与校准4.1 完成组装和焊接后,进行测试和校准工作,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标。

产品作业指导书

产品作业指导书

产品作业指导书[公司名称]产品作业指导书1. 产品介绍在本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我们公司的产品及其主要特点。

产品名称:1.1 产品概述产品概述部分应提供关于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功能、用途、优势及适用领域。

1.2 产品特点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产品的主要特点,例如技术规格、性能参数、外观设计、功能特性等。

在每个特点下,请提供相应的详细描述和相关图示,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产品。

2. 安装和配置指南本部分将提供安装和配置产品所需的详细步骤。

请按照以下步骤逐一介绍:2.1 环境要求列出安装和配置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求,例如操作系统版本、服务器要求、网络要求等。

2.2 安装步骤逐步介绍产品安装的具体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解压缩文件、运行安装程序、选择安装位置等。

请注意,每个步骤都应配以说明和相应的屏幕截图以便用户参考。

2.3 配置指南说明产品配置过程中的关键设置和参数配置。

请提供详尽的说明和示例,使用户能够按照指南正确地进行配置。

3. 使用手册本节将提供产品的详细使用说明,目的是帮助用户充分了解和利用产品的功能。

3.1 启动和登录详细描述产品的启动过程和登录界面,包括但不限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择用户界面等。

3.2 主要功能逐一介绍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

请提供用户友好的图形示例、步骤说明和操作指南,以便用户快速上手。

3.3 数据输入和输出详细说明产品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文件导入和导出、数据库连接等。

3.4 高级功能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产品的一些高级功能和定制设置,以便用户更好地利用其功能。

4. 故障排除本节将提供常见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法。

请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4.1 常见问题列出一些常见问题和错误提示,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4.2 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支持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以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

5. 软件更新和升级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产品的升级方法和步骤。

电子产品设计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设计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设计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简介本次电子产品设计作业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生们需要设计并实现一款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产品原型,并撰写相应的设计报告。

二、作业要求1. 选择一个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并明确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2. 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了解目标用户需求和市场现状。

3. 设计产品的硬件结构和电路连接,确定所需元器件和传感器。

4. 利用相应的设计软件绘制产品的外观和尺寸,并输出产品的三维模型。

5. 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对产品进行编程,实现功能设计。

6. 制作产品的物理模型或原型,确保其外观和功能的一致性。

7. 针对产品的设计过程和实现结果撰写设计报告,包括市场调研、设计思路、技术选型和展示效果等部分。

三、作业流程1. 确定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

2. 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收集所需信息。

3. 绘制产品的概念草图,确定产品的外观尺寸和连接方式。

4. 设计产品的电路结构,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传感器。

5. 使用设计软件绘制产品外观和尺寸,生成三维模型。

6. 编写产品的控制程序,实现功能设计。

7. 制作产品的物理模型或原型。

8. 撰写设计报告,包括市场调研、设计思路、技术选型和展示效果等内容。

四、作业评分标准1. 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2. 设计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考虑到产品的外观、电路和编程等方面。

3. 产品的硬件结构是否合理可行,所选元器件和传感器是否适用。

4. 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美观大方,与概念草图和三维模型一致。

5. 产品的功能是否完整,编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6. 实物模型或原型是否精心制作,外观和功能是否与设计一致。

7. 设计报告是否详尽全面,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结构是否合理。

8.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注意事项1. 确保作业的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第1章产品开发概述 (4)1.1 产品开发流程 (4)1.1.1 市场调研 (4)1.1.2 概念设计 (4)1.1.3 详细设计 (4)1.1.4 样机制造与测试 (4)1.1.5 优化改进 (4)1.1.6 批量生产 (4)1.1.7 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 (4)1.2 电子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5)1.2.1 智能化 (5)1.2.2 互联网化 (5)1.2.3 节能环保 (5)1.2.4 轻薄化 (5)1.2.5 高功能 (5)1.3 产品开发策略 (5)1.3.1 技术创新 (5)1.3.2 市场导向 (5)1.3.3 合作共赢 (5)1.3.4 品牌建设 (5)1.3.5 人才培养 (5)第2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5)2.1 市场调研方法 (5)2.1.1 文献调研 (6)2.1.2 问卷调查 (6)2.1.3 访谈调研 (6)2.1.4 网络数据分析 (6)2.1.5 实地考察 (6)2.2 竞品分析 (6)2.2.1 确定竞品范围 (6)2.2.2 收集竞品信息 (6)2.2.3 分析竞品优劣势 (6)2.2.4 竞品策略借鉴 (6)2.3 用户需求挖掘 (6)2.3.1 用户画像构建 (7)2.3.2 用户访谈与观察 (7)2.3.3 用户行为分析 (7)2.3.4 用户反馈收集 (7)第3章产品规划 (7)3.1 产品定位 (7)3.1.1 市场定位 (7)3.1.3 应用场景 (7)3.1.4 产品优势 (8)3.2 产品功能设计 (8)3.2.1 基本功能 (8)3.2.2 高级功能 (8)3.3 产品形态与类别 (8)3.3.1 形态 (8)3.3.2 类别 (8)第4章硬件开发 (9)4.1 电路设计基础 (9)4.1.1 电路设计原则 (9)4.1.2 电路设计流程 (9)4.1.3 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9)4.2 元器件选型 (9)4.2.1 元器件选型原则 (9)4.2.2 元器件选型流程 (9)4.3 硬件调试与验证 (10)4.3.1 硬件调试方法 (10)4.3.2 硬件验证方法 (10)4.3.3 调试与验证注意事项 (10)第5章软件开发 (10)5.1 软件架构设计 (10)5.1.1 架构概述 (10)5.1.2 架构设计原则 (10)5.1.3 架构设计方法 (10)5.2 编程语言与工具 (11)5.2.1 编程语言选择 (11)5.2.2 开发工具与环境 (11)5.2.3 编码规范 (11)5.3 软件测试与优化 (11)5.3.1 测试策略 (11)5.3.2 测试工具与方法 (11)5.3.3 优化策略 (12)第6章用户体验设计 (12)6.1 设计原则与方法 (12)6.1.1 设计原则 (12)6.1.2 设计方法 (12)6.2 界面设计 (13)6.2.1 视觉设计 (13)6.2.2 布局设计 (13)6.2.3 内容设计 (13)6.3 人机交互 (13)6.3.1 交互逻辑 (13)第7章结构设计 (14)7.1 结构设计基础 (14)7.1.1 设计原则 (14)7.1.2 设计流程 (14)7.1.3 设计规范 (14)7.2 材料选择与应用 (14)7.2.1 材料选择原则 (14)7.2.2 常用材料 (15)7.2.3 材料应用实例 (15)7.3 结构仿真与优化 (15)7.3.1 结构仿真分析 (15)7.3.2 结构优化设计 (15)7.3.3 仿真与优化软件 (15)第8章生产工艺与制造 (16)8.1 电子制造工艺 (16)8.1.1 工艺流程规划 (16)8.1.2 印刷电路板制造 (16)8.1.3 元器件焊接工艺 (16)8.1.4 组装与调试 (16)8.2 质量控制与管理 (16)8.2.1 质量管理体系 (16)8.2.2 质量检验与控制 (16)8.2.3 不良品处理 (16)8.2.4 持续改进 (16)8.3 供应链管理 (17)8.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17)8.3.2 物料采购管理 (17)8.3.3 库存管理 (17)8.3.4 物流配送 (17)8.3.5 合同管理 (17)第9章产品测试与认证 (17)9.1 测试方法与工具 (17)9.1.1 测试方法 (17)9.1.2 测试工具 (17)9.2 产品可靠性测试 (18)9.2.1 测试内容 (18)9.2.2 测试要求 (18)9.3 认证与标准 (18)9.3.1 认证 (18)9.3.2 标准 (18)第10章产品发布与市场推广 (19)10.1 产品发布策略 (19)10.1.1 发布时间选择 (19)10.1.3 发布形式与内容 (19)10.2 市场推广渠道 (19)10.2.1 线上推广 (19)10.2.2 线下推广 (19)10.2.3 媒体合作 (19)10.3 售后服务与用户反馈 (19)10.3.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9)10.3.2 用户反馈收集与处理 (20)10.3.3 用户满意度调查 (20)第1章产品开发概述1.1 产品开发流程1.1.1 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是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用户需求挖掘等,为产品开发提供明确的方向。

电子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电子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 Final test – 产品测试(功能性)
A BOARD (TOP)
INST.
W/S
POST SOLDER
PRE B/I TEST
• Packing – 产品包装作业
HANDLING
B BOARD (BOTTOM)
INST.
W/S
POST SOLDER
PRE B/I TEST
B/I (ESS)
Speed: 1.65 ~ 2.00 sec/pcs
SMT 生产程序
Jobname: 18193r3/18193r3
Side: TOP Units: 10 Micro-meters
Date: Fri Aug 8
CD PN OR
X
Y
BX
BY
SD
MT
------------------------------------------------------------------------------------------------------------------------------------------------------
•允收(Acceptable) (1) 零件接着面在焊垫范围内,且50%以上
脚宽位于锡垫范围内。
•拒收(Rejected) (1) 焊锡未全部充满于零件接着面与焊垫上,
且零件50%以上脚宽超出焊垫范围。
SMT 检验标准
PreferredFra bibliotekAcceptable
SMT制程控制流程
表面黏着制造流程
•制程变异监控 •修正措施施行
电子产品与制程趋势
电子产品
PCB 基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第1章产品与设备基础知识 (4)1.1 电子产品概述 (4)1.2 设备制造基本工艺 (4)1.3 电子信息产品分类及特点 (4)第2章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验 (5)2.1 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 (5)2.1.1 电阻器 (5)2.1.2 电容器 (5)2.1.3 电感器 (5)2.1.4 晶体管 (5)2.1.5 集成电路 (5)2.2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 (5)2.2.1 功能指标 (6)2.2.2 可靠性 (6)2.2.3 质量等级 (6)2.2.4 成本效益 (6)2.2.5 供应商信誉 (6)2.3 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方法 (6)2.3.1 外观检查 (6)2.3.2 参数测试 (6)2.3.3 功能测试 (6)2.3.4 环境适应性测试 (6)2.3.5 老化测试 (6)第3章电路设计及PCB制作 (7)3.1 电路设计基本流程 (7)3.1.1 需求分析 (7)3.1.2 搭建原理图 (7)3.1.3 仿真分析 (7)3.1.4 设计评审 (7)3.1.5 设计迭代 (7)3.2 电子元器件布局与布线 (7)3.2.1 元器件布局 (7)3.2.2 布线 (7)3.3 PCB设计规范与审查 (8)3.3.1 设计规范 (8)3.3.2 审查要点 (8)第4章电子装配与焊接工艺 (8)4.1 电子装配工艺流程 (8)4.1.1 元器件准备 (8)4.1.2 元器件插装 (8)4.1.3 焊接前的检查 (9)4.1.4 焊接 (9)4.1.5 焊后检查 (9)4.1.6 功能测试 (9)4.1.7 装配 (9)4.2 焊接技术与操作要点 (9)4.2.1 焊接方法 (9)4.2.2 焊接材料 (9)4.2.3 焊接设备 (9)4.2.4 焊接操作要点 (9)4.3 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 (9)4.3.1 质量控制 (10)4.3.2 缺陷处理 (10)第5章整机装配与调试 (10)5.1 整机装配工艺 (10)5.1.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0)5.1.2 装配顺序与方法 (10)5.1.3 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5.1.4 装配后的检查 (10)5.2 调试工艺及方法 (10)5.2.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0)5.2.2 调试流程与方法 (10)5.2.3 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11)5.3 故障分析与排除 (11)5.3.1 故障诊断 (11)5.3.2 故障分析 (11)5.3.3 故障排除 (11)5.3.4 故障记录与分析 (11)第6章产品结构与外观设计 (11)6.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11)6.1.1 结构设计概述 (11)6.1.2 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11)6.1.3 结构设计流程 (12)6.2 外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12)6.2.1 外观设计概述 (12)6.2.2 外观设计原则 (12)6.2.3 外观设计方法 (12)6.3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 (13)6.3.1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重要性 (13)6.3.2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主要内容 (13)6.3.3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注意事项 (13)第7章产品可靠性测试与评价 (13)7.1 可靠性测试方法 (13)7.1.1 概述 (13)7.1.2 测试方法 (13)7.2 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 (14)7.2.1 概述 (14)7.2.2 测试内容 (14)7.3 产品寿命评估与改进 (14)7.3.1 概述 (14)7.3.2 评估方法 (14)7.3.3 改进措施 (14)第8章产品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 (15)8.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5)8.1.1 质量政策与目标 (15)8.1.2 质量组织结构 (15)8.1.3 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15)8.1.4 质量策划 (15)8.1.5 质量改进 (15)8.2 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 (15)8.2.1 生产流程规划 (15)8.2.2 工艺控制 (15)8.2.3 在线检测与监控 (15)8.2.4 生产数据分析 (15)8.2.5 持续改进 (16)8.3 供应链管理 (16)8.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16)8.3.2 供应链协同 (16)8.3.3 物流管理 (16)8.3.4 质量追溯与召回 (16)8.3.5 供应链风险管理 (16)第9章产品安全与环保要求 (16)9.1 安全标准与认证 (16)9.1.1 安全标准概述 (16)9.1.2 安全认证 (16)9.2 环保法规与材料选用 (16)9.2.1 环保法规概述 (17)9.2.2 材料选用原则 (17)9.3 电子产品回收与处理 (17)9.3.1 回收体系建立 (17)9.3.2 回收处理方法 (17)9.3.3 环保处理要求 (17)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7)10.1 成功案例分析 (17)10.2 行业趋势与发展方向 (18)10.3 创新技术与设备制造应用展望 (18)第1章产品与设备基础知识1.1 电子产品概述电子产品是指运用电子技术,将电子元器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设备。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QB/H.JS.05.03-2015技术标准质星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2015-01-01 发布2015-01-01 实施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QB/H. JS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2015年1月1日发布2015 年1月1日实施目录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2插件作业指导书 (5)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5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6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STM 贴装工艺流程*检验 ---------- *修板、STM 贴装工艺要求一、 工位操作内容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活洁,确保无误后开机 -设备归零-选择生产程序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 核对上料位谿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 规格以元件活单为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工作负责4. 贴片机操作遵循操作说明书5. 换料时以元件活单为准,上料后要由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开机生产, 上料后做好记 录6. 每30分钟查看一次用料情况,对快用完的料提前准备7.贴片时按印刷之先后顺序,采用先印先贴的原则8. 换料后贴出的第一块 PCB 要检查所换料元件,是否有反向,有则改程序贴装角 度 9. 时刻观察贴片位谿,连续发现同一位谿有偏移的,重新调整取料位谿和贴装位置二、 注意事项:1.使用时第一步就是核对站台位,检查上料情况2. 每1小进确认一次抛料率,对某一站位经常性抛料后要查找原因, 及时调整,并 做好记录,找工艺解决3. 所有真空包装零件皆为潮湿敏感零件,注意零件保存;上料时并确认IC 标签有无 过期,上料时要注意方向,IC 管料要检查方向,二极管,三极管注意跟前批是 否一致,做好换料记录4. 定位板子时要注意调整宽度及定位针高度,避免损坏设备、 PCBgt 现任何异常马版 号:A作业指导书版 号:A文件编号:QB/H.JS.05.03.01标题:SMTB 装作业指导书 共2页第1页SMT!占装作业指导书锡膏印刷*设备贴装 贴装检验 ■再流焊文件编号:标题:SMT?工贴装作业指导书共2页第2页QB/H.JS.05.03.01上通知工艺或主管插件作业指导书、作业要求及步骤先取PCBK 按丝印面朝上平放丁平台上。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原材料准备 (4)1.1 原材料的选择与采购 (4)1.1.1 选择原则 (4)1.1.2 采购流程 (4)1.2 原材料的检验与储存 (5)1.2.1 检验标准 (5)1.2.2 检验流程 (5)1.2.3 储存要求 (5)1.3 原材料的管理与配送 (5)1.3.1 管理制度 (5)1.3.2 配送流程 (5)1.3.3 库存控制 (6)第2章设计与研发 (6)2.1 产品设计规范 (6)2.1.1 设计原则 (6)2.1.2 设计要求 (6)2.2 硬件设计流程 (6)2.2.1 需求分析 (6)2.2.2 电路设计 (6)2.2.3 元器件选型 (6)2.2.4 硬件调试 (6)2.3 软件开发与调试 (6)2.3.1 软件架构设计 (6)2.3.2 编码与实现 (7)2.3.3 软件调试 (7)2.3.4 驱动程序开发 (7)2.4 产品样品试制 (7)2.4.1 样品试制计划 (7)2.4.2 样品制作 (7)2.4.3 样品测试 (7)2.4.4 问题反馈与改进 (7)第3章工艺流程规划 (7)3.1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7)3.2 关键工序确定 (8)3.3 工艺参数优化 (8)3.4 生产设备选型 (8)第4章 SMT贴片工艺 (8)4.1 SMT生产线布局 (8)4.1.1 设备选型与布局 (9)4.1.2 生产线流程设计 (9)4.1.3 生产环境要求 (9)4.2.1 元器件选用 (9)4.2.2 元器件包装及存储 (9)4.2.3 元器件贴装 (9)4.3 SMT贴片程序编写 (9)4.3.1 程序设计 (9)4.3.2 程序调试 (10)4.4 SMT焊接质量检测 (10)4.4.1 检测方法 (10)4.4.2 检测标准 (10)4.4.3 检测结果处理 (10)第5章焊接工艺 (10)5.1 焊接方法选择 (10)5.1.1 手工焊接:适用于小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具有操作灵活、成本较低的优点。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产品生产准备 (4)1.1 生产线的规划与布局 (4)1.1.1 生产线的规划 (4)1.1.2 生产线的布局 (4)1.2 员工培训与技术指导 (4)1.2.1 员工培训 (5)1.2.2 技术指导 (5)1.3 设备调试与维护 (5)1.3.1 设备调试 (5)1.3.2 设备维护 (5)1.4 物料采购与质量控制 (5)1.4.1 物料采购 (6)1.4.2 质量控制 (6)第2章印制电路板(PCB)生产 (6)2.1 PCB设计规范 (6)2.1.1 设计原则 (6)2.1.2 设计要求 (6)2.2 制版工艺流程 (6)2.2.1 制版准备 (7)2.2.2 制版过程 (7)2.3 PCB钻孔与层压 (7)2.3.1 钻孔 (7)2.3.2 层压 (7)2.4 PCB镀覆与焊接 (7)2.4.1 镀覆 (7)2.4.2 焊接 (7)第3章电子组件安装 (8)3.1 组件选型与检验 (8)3.2 自动插件机操作 (8)3.3 手工焊接技术 (8)3.4 组件固定与防震处理 (9)第4章线束与连接器加工 (9)4.1 线束加工工艺 (9)4.1.1 线束加工概述 (9)4.1.2 线束加工流程 (9)4.1.3 操作要点 (10)4.2 连接器选型与安装 (10)4.2.1 连接器选型 (10)4.2.2 连接器安装 (10)4.3 线缆剥皮与端子压接 (10)4.3.1 线缆剥皮 (10)4.4 线束测试与防护 (11)4.4.1 线束测试 (11)4.4.2 线束防护 (11)第5章散热器与风扇安装 (11)5.1 散热器选型与安装 (11)5.1.1 散热器选型 (11)5.1.2 散热器安装 (11)5.2 风扇固定与接线 (11)5.2.1 风扇固定 (12)5.2.2 风扇接线 (12)5.3 散热功能测试与优化 (12)5.3.1 散热功能测试 (12)5.3.2 散热功能优化 (12)5.4 静音设计与应用 (12)5.4.1 静音设计 (12)5.4.2 静音应用 (13)第6章电源适配器生产 (13)6.1 电源适配器设计规范 (13)6.1.1 设计要求 (13)6.1.2 设计原则 (13)6.2 线路板组装与元器件焊接 (13)6.2.1 线路板组装 (13)6.2.2 元器件焊接 (13)6.3 电源测试与老化试验 (14)6.3.1 电源测试 (14)6.3.2 老化试验 (14)6.4 安全认证与防护措施 (14)6.4.1 安全认证 (14)6.4.2 防护措施 (14)第7章产品装配与调试 (14)7.1 装配工艺流程 (14)7.1.1 总体要求 (14)7.1.2 装配流程 (15)7.2 关键部件安装与调试 (15)7.2.1 关键部件安装 (15)7.2.2 关键部件调试 (15)7.3 整机功能测试 (15)7.3.1 测试项目 (15)7.3.2 测试方法与步骤 (16)7.4 故障分析与排除 (16)7.4.1 故障分析 (16)7.4.2 故障排除 (16)第8章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6)8.1.1 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16)8.1.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6)8.1.3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16)8.1.4 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16)8.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6)8.2.1 制定过程控制计划 (17)8.2.2 生产过程监控 (17)8.2.3 巡检与抽检 (17)8.2.4 供应商管理 (17)8.3 成品检验与测试 (17)8.3.1 成品检验标准 (17)8.3.2 成品检验流程 (17)8.3.3 成品测试 (17)8.3.4 检验记录与报告 (17)8.4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 (17)8.4.1 不良品判定 (17)8.4.2 不良品隔离与标识 (17)8.4.3 不良品原因分析 (17)8.4.4 不良品追溯与处理 (17)第9章产品包装与物流 (18)9.1 包装设计规范 (18)9.1.1 包装设计原则 (18)9.1.2 包装设计要求 (18)9.2 包装材料选用与工艺 (18)9.2.1 包装材料选用原则 (18)9.2.2 常用包装材料 (18)9.2.3 包装工艺 (18)9.3 产品防护与防震包装 (19)9.3.1 防护包装 (19)9.3.2 防震包装设计 (19)9.4 物流运输与交付 (19)9.4.1 物流运输 (19)9.4.2 交付 (19)第10章售后服务与维修 (19)10.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9)10.1.1 确立售后服务目标 (19)10.1.2 售后服务网络布局 (19)10.1.3 售后服务团队建设 (19)10.1.4 售后服务流程优化 (20)10.2 产品维修与技术支持 (20)10.2.1 维修服务标准 (20)10.2.2 技术支持与培训 (20)10.2.3 维修设备与工具 (20)10.3 维修备件管理 (20)10.3.1 备件库存管理 (20)10.3.2 备件质量控制 (20)10.3.3 备件物流配送 (20)10.3.4 备件信息管理 (20)10.4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持续改进 (20)10.4.1 客户满意度调查 (20)10.4.2 数据分析与改进措施 (20)10.4.3 持续改进 (20)10.4.4 售后服务监督与考核 (20)第1章电子产品生产准备1.1 生产线的规划与布局生产线规划与布局是电子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海红技术股份标准
QB/H.JS.05.03-2015
技术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2015-01-01发布2015-01-01实施
海红技术股份发布
海红技术股份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
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
目录
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
2插件作业指导书 (5)
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
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
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
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一、STM贴装工艺流程
二、STM贴装工艺要求
一、工位操作容
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清洁,确保无误后开机-设备
归零-选择生产程序
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
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核对上料位臵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

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1. 介绍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产品生产过程提供全面详细的指导,以确保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产品的生产,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食品饮料行业、电子产品行业等。

2. 生产前准备2.1 确定生产目标和要求在进入生产作业之前,需要明确产品的生产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数量、质量要求、生产周期等。

建议制定SMART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与相关方一致以及有时限。

2.2 设计生产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生产流程。

该流程需要清晰地描述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所需材料和工具、质量控制点等。

确保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3 确保生产资源可用在生产作业开始之前,确保所需的生产资源可用。

这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设备、工具、劳动力等。

同时,应对每个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配,以确保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

3. 生产作业3.1 准备工作在开始生产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流程,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验。

•检查和准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并确保生产场地的环境和安全设施符合要求。

3.2 操作指导根据生产流程中的操作步骤,为每个环节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

指导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操作步骤:清晰地描述每个操作步骤,包括动作、顺序和持续时间等。

•材料和工具:列出每个操作步骤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控制点:确定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并明确检查方法和标准。

•安全事项:提醒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范,包括个人防护、操作注意事项等。

•故障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和处理流程。

3.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作业中重要的一环。

在每个质量控制点,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定期进行工艺参数的检测和调整。

•对成品进行质量抽检,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优质文档】电子厂作业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3页)

【优质文档】电子厂作业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子厂作业指导书篇一:电子厂作业指导书样板)锦洋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标准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WI4134000-1307篇二:电子厂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启德电子厂篇三:电子作业指导书模板电子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S-WI-20 版本: A/0 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X-4-25 实施日期:201X-5-1目录变压器工艺流程注:★为关键工序篇四:电子厂补焊作业指导书一、补焊作业员职责1. 补焊作业员要有良好的品质意识,良好的焊点才会有良好的品质。

所补焊点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源的工作性能。

2. 补焊作业员品质要求,对所补焊点要焊接良好,不能有虚焊漏焊现象,焊点要牢固光亮圆滑,看起来美观。

3. 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提高焊接技术水平不但可以节省焊锡丝和提高焊接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4. 应保证焊接完毕后之半成品无制程不良。

二.正确的焊接方法1. 准备施焊: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握电烙铁进入备焊状态,同时认准位置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锡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 加热焊件:烙铁头同时接触两个被焊接物,使元器件与电路板焊盘要同时均匀受热。

3. 送入焊锡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

4. 移开焊锡丝:当焊锡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度角方向移开焊锡丝。

5. 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度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从第3步开始送入焊锡丝到第5步移开烙铁结束,时间大约1~2秒。

三、补焊操作步骤1. 目视法查看电路板正面电路板元器件平整度,有无漏插、错插及损伤情况。

2. 用斜口钳将切脚时未切好,高度超过1~1.2mm的管脚剪平。

3. 检查电路板用烙铁头将虚焊、短路、断路、连焊等不良焊点焊好,用锥子将需要开孔的孔位打开。

最新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最新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QB/H.JS.05.03-2015技术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2015-01-01发布2015-01-01实施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目录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2插件作业指导书 (5)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SMT贴装作业指导书一、STM贴装工艺流程锡膏印刷设备贴装贴装检验再流焊检验修板二、STM贴装工艺要求一、工位操作内容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清洁,确保无误后开机-设备归零-选择生产程序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核对上料位臵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规格以元件清单为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工作负责4. 贴片机操作遵循操作说明书5. 换料时以元件清单为准,上料后要由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开机生产,上料后做好记录6. 每30分钟查看一次用料情况,对快用完的料提前准备7. 贴片时按印刷之先后顺序,采用先印先贴的原则8. 换料后贴出的第一块PCB要检查所换料元件,是否有反向,有则改程序贴装角度9. 时刻观察贴片位臵,连续发现同一位臵有偏移的,重新调整取料位臵和贴装位置二、注意事项:1. 使用时第一步就是核对站台位,检查上料情况2. 每1小进确认一次抛料率,对某一站位经常性抛料后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找工艺解决3. 所有真空包装零件皆为潮湿敏感零件,注意零件保存;上料时并确认IC标签有无过期,上料时要注意方向,IC管料要检查方向,二极管,三极管注意跟前批是否一致,做好换料记录4. 定位板子时要注意调整宽度及定位针高度,避免损坏设备、PCB发现任何异常马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数学(理科)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i 是虚数单位,复数ii+12的实部为 A .2 B .2- C .1 D .1-2. 设全集R U =,集合{}2|lg(1)M x y x ==-,{}|02N x x =<<,则()U NM =A .{}|21x x -≤<B .{}|01x x <≤C .{}|11x x -≤≤D .{}|1x x < 3. 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且为偶函数的是 A .)22sin(π-=x y B. )22cos(π-=x y C. )2sin(π+=x y D .)2cos(π+=x y4.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532,3a a a ==,则9S = A .90 B .54C .54-D .72-5. 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m ⊥,l n ⊥,且,m n α⊂,则l α⊥B .若平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βα//C .若n m m ⊥⊥,α,则α//nD .若α⊥n n m ,//,则α⊥m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与左视图均为半径是2的圆,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16πB .14πC .12πD .8π 7. 已知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l PA ⊥,垂足为A ,4PF =,则直线AF 的倾斜角等于正视图 俯视图左视图。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一、引言产品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详细说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文档,旨在提供给生产人员参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产品生产的标准格式的产品作业指导书。

二、产品信息1. 产品名称:XYZ电子产品2. 产品型号:ABC1233. 产品描述:XYZ电子产品是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设备,具有XXX功能和YYY特点。

三、生产流程1. 原材料准备a. 原材料清单:列出所需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原材料检验:描述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 组件组装a. 组件清单:列出所需组件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组件组装步骤:详细描述组装过程,包括零部件的安装顺序、紧固力度、焊接要求等。

3. 装配过程a. 装配工序:按照工艺流程,描述装配过程的各个环节。

b. 装配要点:提供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4. 调试与测试a. 调试步骤:详细描述调试过程,包括电路连接、参数设置、功能测试等。

b. 测试标准:列出各项测试指标和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 防静电措施a. 防静电要求:描述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防静电措施,包括穿戴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工具等。

b. 防静电检测:说明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和检测方法,确保产品不受静电伤害。

6. 终检与包装a. 终检步骤:描述终检过程,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质量评估等。

b. 包装要求:说明产品的包装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四、质量控制1. 检验标准:列出产品各项检验指标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检验方法:描述各项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3. 不良品处理:说明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电气安全:描述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电气安全规范,包括使用绝缘手套、避免电击等。

2. 化学品安全:说明使用化学品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储存、防止泄漏等。

电子电器厂生产部作业指导书文档

电子电器厂生产部作业指导书文档
3、焗板操作:
3.1、作业前准备:
3.1.1、每班生产前先用酒精做好炉内清洁工作。
3.1.2、开机升温(先打开烤箱总电源开关,后再开电热开关)。
3.1.3、检查各控制键和控制仪表是否正常。
3.1.4、检查进风及排风效果,保持良好。
3.1.5、打开焗炉房内总抽风开关。
3.2、作业步骤:
3.2.1、焗炉焗板范围:每层3-4架,保持炉内运风通畅,关好炉门。
35min
第一面18分钟,第二面25分钟
固化干绿油
150℃±5℃
35min
第一面10分钟,第二面35分钟
固化字符
150℃±5℃
50min
印第一面字符焗10min,印第二面字符后焗50min
固化感光油墨
150℃±5℃
电金板40min
高碳板20min
喷锡板60min
电金板电二铜前或电锡前焗板
100℃
10min
6.2、生产过程出现品质异常时,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7、附表:《开油记录表》
编写:
审核:
核准:
XXX电子电路板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焗板作业指导书
版本
F
文件编号
PD-III-41
生效日期
2007-12-1
页数:P1
共1页
1、目的:明确焗炉焗板操作,并确保良好品质。
2、适用范围:曝光房焗板工序、单面丝印部焗板工序。
3.6.9、所有显影出来的板必须依最宽工艺边插架或插猪笼架,减少擦花绿油等。
编写:
审核:
核准:
XXX电子电路板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曝光房显影作业指导书
版本
D
文件编号

电子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电子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电子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电子产品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各种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满足人们日常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稳定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电子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在进行电子产品生产之前,需要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设备的电源接线、连接电源之前的设备检查、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等。

2. 材料准备检查所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根据所需要的电子产品的特性,合理选择和配比不同的原材料。

3. 工作场所准备准备整洁、安全、宽敞的工作场所,并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以减少化学物质对员工的危害。

三、生产操作指南1. 工作流程根据电子产品的不同类型和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并确保每个步骤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2. 操作规程根据电子产品的生产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标准。

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的称量和混合、设备的操作方法、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等。

3. 规范操作所有参与电子产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在操作设备和处理原材料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的操作正确无误。

四、质量控制1. 质量检验设立质量检验部门,对电子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测和抽样检测。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质量问题。

2. 错误处理当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质量问题时,需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寻找错误的原因。

根据错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3.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电子产品生产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五、安全与环境保护1. 安全防护为了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作,需要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锂电池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模板

锂电池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模板
正极粉球磨作业指导书
操作步骤: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检查球磨机能否正常运行,球磨机内是否有杂质,电子称能否归”零”,若不能,及时向上级反映。
2.准备好要球磨的正极材料及钢珠和干净干燥的空桶、 勺子、 劳保用品。
3.根据物料清单及配方核算好当日正极活性材料( 锰酸锂、 三元材料、 钴酸锂) 、 正极导电剂用量。
3.箔卷放置、收带位置等要注意平行且置中,以防极片打折;
4.拉浆过程中,每隔10min左右必须测量极片两边的厚度,如果有波动,应快速调整,并做好相应标识,必要时应停机调整,直到极片敷料量符合工艺要求;
5.作业过程中,使用刀表时,用力要适当,使用气胀轴时,应轻拿轻放,收带胶轮上如有粘附物,不可用刀片去刮,只能用碎布蘸取少量酒精擦除,并严禁用硬物敲击拉浆机的任何部位;
操作步骤: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检查拉浆机、烘箱、风机、抽风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检查刀表(百分表)读数是否准确,清洁拉浆机料槽、刀口、滚轴、槽道等,准备作业时需用的塞尺、玻璃棒(不锈钢棒)、胶纸、碎布、酒精、丙酮等,作业人员戴上口罩、手套等;
2.温度设置:分段设定烘箱温度(靠近刀口为第一段、其次为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 ,第一段: 120±5℃, 第二、 三、 四段: 130±5℃, 第五段:: 120±5℃( 所有温度参数以烘箱内置温度计读数为准, 外置温度以此做依据) ;
4.作业完毕, 清洁保养设备, 做好工作记录和周围环境的”5S”。
三.注意事项:
1.铝箔的宽度厚度应经确认后,才可开始进行试拉,拉浆时,应作好首件三检,极片两边厚度必须一致,敷料量必须符合工艺标准,手感无脱料现象,裁片、试压片一切情况正常,方可正式拉浆; (敷料量为工艺标准,厚度为参考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1
2020年4月19日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
QB/H.JS.05.03-
技术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01-01发布 -01-01实施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2 2020年4月19日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
1月1日发布 1月1日实施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
2插件作业指导书 (5)
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
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
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
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
2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