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伶官传序》同步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4)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
②列出结构提纲
三、总结(边讨论边归总。)
1.文旨:文章总结了的历史教训,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讽谏北来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论证方法:①,②。
.3.语言特色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③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四、作业。
以谈“《六国论》和《伶官传序》的讽谏艺术”为题旨,写一篇评论短文。
课内巩固
1、判断下列对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是否正确
A以三矢(shĭ弓箭)赐庄宗而告之曰()
B在遣从事以一少牢(shàoláo指祭品)告庙()
C请其矢,盛(shèng丰盛)以锦囊()
D方其系(jì捆缚)燕父子以组()
E及仇雠(cóu仇人)已灭,天下已定()
F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jīn衣襟)()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唐是李存勖(庄宗)建立的,其父李克用因出兵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所以,依史家惯例,李存勖继位死后应被谥为“庄宗”。
3.庄宗大事年表
908年,24岁,袭晋王之位于太原。
912年,攻燕。
913年,破幽州,“系燕父子(刘仁恭、刘守光)以组”。
(5)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报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庄宗把父亲交给的三支箭“藏之于袖”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D、作者认为,祸患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智用之人,会被自己溺爱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验。
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竟:直至……终了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9.作业。思考课后练习二,背诵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全班齐背。
2.提问单人背诵。
二、分析全文论证
1.教师分析列出第一段提纲(参考):
论点:盛衰之理,虽回天命,岂非人事
(依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论证: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对下文论证结构的分析。
①抓动词
庄宗: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系、函、入、还、成功。
我们初中以来学过欧阳修的哪些诗文?
二、自主研讨:结合课下注释,小组讨论
1.解释加点字:
(1)盛衰之理(2)岂非人事哉(3)而皆背晋以归梁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5)尔其无志
(6)负而前驱(7)及凯旋而纳之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函梁君臣之首
(10)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11)仓皇东出
(12)抑本其成败之迹(13)举天下豪杰
人教新课标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同步学案
学习目的
一、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二、学习掌握下列字词:
1.理解“原、恨、其、乃、纳、贼、泣、何其、本、逸豫、忽微”等11个常用文言词;
2.归纳“与、归、遗”三个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活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三、背诵第三、四段,共192字。
学法指津
从诵读切人,摘出名句,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针对北宋现实所总结的历史教训,结合课后练习第一、三、四题,以自学为主,解决基础字词。
结合课文后花边内附录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书选内容,了解五代兴亡过程和庄宗李存勖其人其事。
学习时数:二课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过“唐宋八大家”的许多散文,如果说,韩愈是后来散文人大家之首,那么宋代六个作家中首屈一指的是谁呢?
B.①及项梁之薛②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①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①度吾所能行为之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⑤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于洛阳即帝位。
926年,皇甫晖、李嗣源叛乱,传人亦作乱,庄宗中流矢而亡,年42岁。
4.《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为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称《新五代史》
5.《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顾
A君臣相顾,不知所归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二人在也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E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与(4)以
A与其所以失之者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子房以盖世之才
C无乃尔是过与C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④、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三、内容梳理
1.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宇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文作家。如“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皆出其门下。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一代文风。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指一般属官。
B、岂非人事哉!人事:人的原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偏激的情绪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
3、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负而前驱B、一夫夜呼C、仓皇东出D、函梁君臣之首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D而皆背晋以归梁
E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E请其矢,盛以锦囊
(5)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E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
(1)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2)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5)数十伶人困之
(1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2.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5)盛以锦囊
3.一词多义
(1)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
D.以尊卑次起上寿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
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6.组织朗读课文,①齐读,②分人分段读,③分组(左右排,男、女生组)读,
7.教师范读,思考:名句有哪些?观点是什么?
8.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研究了课文的词句,把握了作者的观点。宋代散文的风格特点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比之唐代散文,其叙事、说理、抒情结合更加有机,更适应政治斗争和实际生活各方面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