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案中的知识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2)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培养对教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案结构与要素(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4)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2.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1)明确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特点;(2)学会编写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教案结构与要素的内容;(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与学习。

4. 教师讲解:(1)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的方法和技巧;(2)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教案结构与要素的关系。

5. 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编写的教学目标,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2)学生总结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1)同伴对彼此的展示进行评价;(2)同伴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进步。

(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2)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总结1. 学生总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感悟和收获。

2. 教师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表现;(2)教师强调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5.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1.仿写:请学生仿写一首以《无题》为题的诗歌,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4.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学会通过课文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2.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8.评价反馈,关注成长: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画像和简介,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商隐的诗作,如《锦瑟》、《夜雨寄北》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比喻,描绘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古诗教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古诗教案

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与他的代表作品;2.理解《无题》的主旨思想及艺术特色;3.感知古典诗歌中的音韵美与意境美。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李商隐的诗集以及介绍李商隐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李商隐和他的作品的兴趣。

2.讲解与分析:(1)首先,让学生朗读《无题》,并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整体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情感变化。

(2)接着,让学生思考“无题”两字的含义,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探讨的主题。

(3)分析诗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进行适当深入的讲解,如音韵、修辞手法等。

3.感悟与领会:(1)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谈一谈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诗中情感的理解。

(2)分组讨论,就李商隐的写作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梳理整首诗歌的结构与内涵。

4.课堂延伸:(1)通过对比其他李商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特色。

(2)在欣赏古典诗歌中培养学生音韵美与意境美,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古诗进行朗读及解析。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2.问答法3.讨论法4.朗读法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的认知程度; 2.听取学生对《无题》理解与领会的反馈;3.检查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把握能力。

无题教学设计(共8篇)

无题教学设计(共8篇)

无题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无题》教学设计《无题》教学设计李商隐沾益县花山中学郭荣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

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

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题目《无题》)2、作家、作品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3、赏析全诗师:请全班同学朗读诗歌一遍师:好,下面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一首什么诗。

从内容上形式上说都可以。

生:离别诗、律诗。

师: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离别诗。

师:好。

还有同学能说的更具体么?或者从形式上说说。

生:律诗。

师:刚才同学们从形式上来说是律诗。

那么是几言律诗?(生纷纷:七言。

)既然是律诗,我们就要注意对仗,注意第三四联表现的内容。

师,那么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春末)。

师:你怎么知道?生: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无力是指春天,春末的风无力。

百花残,春末百花凋零。

师:有理有据。

好。

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分析么?生:同意。

师:同学说这是一首写于春末的离别诗(板书),能不能看出来诗人是和什么人分别呢?生5:朋友。

生6:女朋友。

(其他学生笑)师:既然是女朋友,那么这首诗就是一首写男女分别的恋情诗了。

(众生笑)师:再请同学读两遍这首诗,深入分析诗歌。

诗的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无题-李商隐作业设计方案》

《无题-李商隐作业设计方案》

《无题-李商隐》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讲述李商隐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诗歌赏析:解读《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3.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宁代表作品,引入《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的背景。

2. 阅读诗歌:让学生朗读《无题/李商隐》,并进行诗歌赏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和意境,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4.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或情感表达方式。

5. 分享与展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展示不同的文学才华和理解能力。

四、作业要求1. 阅读《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理解并掌握其主题和意境。

2. 创作一首与《无题/李商隐》类似的诗歌,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或情感表达方式。

3. 在作业本上写出自己的创作,并注明标题和作者。

4. 准备好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口头朗读或以其他形式展示。

五、评判标准1. 对《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创作诗歌的奇特性和情感表达力。

3. 展示作业的方式和表现。

六、延伸活动1. 请学生选择其他古典诗歌进行赏析和创作。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

3. 指挥学生参观文学馆或图书馆,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可以在欣赏和理解《无题/李商隐》这首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练习,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展示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的美好,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进行实际教学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教学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兴趣,提高其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教学设计流程(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

(4)制定教学计划。

(5)实施教学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2)教学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

2.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学习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2)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制定教学计划。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教学设计相关书籍、案例。

2. 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原理和流程的PPT。

3. 视频资料:收集一些教学设计实践案例视频。

4. 小组讨论工具:划分小组,准备讨论所需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无题》 教学设计

《无题》 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的词汇和语句。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启示,将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语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3、引导启发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段与文本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或者讲述一个与文本相关的小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初读文本(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标注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语句。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生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3、精读文本(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要内容、结构和主题。

例如: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4、研读文本(1)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探讨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

例如: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2)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无题》林徽因 教学方案设计

《无题》林徽因 教学方案设计

《无题》林徽因教学方案设计《<无题>林徽因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林徽因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无题》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分析《无题》的诗歌结构和语言特色。

(2)解读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难点(1)理解林徽因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2)引导学生将个人体验与诗歌情感相融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林徽因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理解《无题》奠定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无题》的主题、意象等,激发学生的思维。

3、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情感。

4、分析法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意象进行细致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展示林徽因的照片,简单介绍她的生平事迹和在文学领域的成就。

(2)提问学生对林徽因的初步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介绍(10 分钟)(1)详细讲述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历程,包括她的诗歌、散文等作品。

(2)强调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3、诗歌朗读(10 分钟)(1)教师范读《无题》,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正读音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3)请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歌解读(20 分钟)(1)逐句分析诗歌的语言,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

(2)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如“风”“月”“花”等,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5、主题探讨(15 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无题》的主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6、情感体会(15 分钟)(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情感体验。

7、诗歌创作(15 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模仿林徽因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无题诗。

(2)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情境,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李商隐无题教案

李商隐无题教案

李商隐无题教案教案主题:李商隐《无题》解析与写作实践教学目标:1. 理解李商隐的《无题》的主题和意义。

2. 能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李商隐的《无题》的主题和意义。

2. 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1. 能够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抒情意境和情感表达。

2. 能够运用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诗歌原文《无题》。

2. 相关材料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李商隐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了解他对诗歌的追求和表现手法。

二、分析诗歌《无题》(15分钟)1. 学生朗读诗歌《无题》。

2. 导读诗歌中的主题和意境,并让学生尝试解读。

3.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如词语选择、修辞手法等。

三、写作实践(30分钟)1. 让学生仿写《无题》的诗歌作品,要求学生借鉴李商隐的抒情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选择自己真实的经历或感受作为创作的素材。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课堂学习的要点,回顾学生的写作实践,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对《无题》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并完成一篇关于诗歌的写作练习。

教学拓展:1. 分析李商隐其他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学习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对比研究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学生能够理解李商隐的创作追求和艺术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学们反应积极,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写作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创作的方式和表达还有些困难,有待在之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无题》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无题》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诗歌《无题》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适用对象:中学高年级学生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 引导学生回想起他们对现代诗歌的经验和了解。

- 提问学生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如何欣赏诗歌。

2. 分析《无题》(15分钟)- 分发《无题》的副本,并要求学生静读诗歌。

-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然后提取他们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分享他们的分析和理解。

- 每个小组应该选择一个发言人,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4. 教师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和理解,确保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 解释诗人可能想要传达的信息。

5. 创作活动(20分钟)-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创作一首类似于《无题》的现代诗。

- 学生可以选择写自己的情感或者描写一种特定的主题。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一些现代诗歌的手法和技巧,如自由诗或断行。

6. 诗歌分享(15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分享他们创作的诗歌。

-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品给予评论和欣赏。

7. 总结和评估(10分钟)- 提问学生对今天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诗人来讲解现代诗歌,并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创作活动。

- 组织一个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 探索其他现代诗歌作品,让学生学习和欣赏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

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并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通过分析和创作《无题》,学生将能够深入探索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通过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来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无题》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

《无题》教学设计《无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无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无题》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1、能用诗的语言译读全诗。

2、能理解诗中的美句;能理解诗中的难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朗读作者介绍,诗的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学生读)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

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教师介绍)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学生读)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教师介绍)批注:朦胧婉曲、深情无限(二)一读解其意: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学生齐读,点评教师范读,学生再读体会学生个别朗读,点评2、要求:用现代语言说说诗的各句的含义,句式要整齐,最好押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教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重点难点1.重点:爱情诗的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难点:李商隐无题诗的“寄托”。

二、背景材料1.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9岁亡父,幼年随堂叔学经书文章,18岁入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幕府,颇受器重。

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王茂元之女。

因其恩师令狐楚属牛党,而岳父则接近李党。

李商隐从此卷入晚唐政坛风云变幻的党争旋涡,致使他仕途多蒙坎坷。

初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等职。

唐宣宗即位后,令狐楚为宰相,李商隐只能随人作幕僚,漂泊于广西桂林、江苏、徐州、四川、梓州等地,心情抑郁,顶礼佛教。

数年后返回长安,任盐铁推官,两年后罢职回郑州闲居,不久病逝,终年45岁。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

感时、咏史、抒怀、咏物、言情之作均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借助环境描写、景物烘托、象征暗示,将生活中的真情实事转化为一组组扑朔迷离、异彩纷呈的情境和矇眬缥缈、神奇空灵的意象,使读者体会到雾里看花的特殊魅力。

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无题诗,往往令人难以尽解而仍极其爱读,具有异常的魅力。

情调的哀婉,辞采的绮丽,格律的精工,音韵的和谐,都是使他的作品名章锦句迭出,脍炙人口的重要因素。

2.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一部分诗以“无题”命篇,后世称其为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前人的无题诗的不同在于:他不是无意给诗歌命题,而是有意不加题目,这些无题诗或描写男女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另有寄托,写得曲折隐晦,历来的研究者对这些无题诗看法不一。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资料,而且这类无题诗诗意矇眬,所以很难确证它的所指.一般都把它看作是写男女恋情之作。

这首诗《无题》写于何时已难于考证,写作背景也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阅读。

三、作品串讲无题[1]相见时难别亦难[2],东风无力百花残[3]。

八年级语文下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无题》教案、教学设计
4.创新实践,提升能力:
-设计创意写作任务,让学生借鉴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开展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5.情感渗透,培养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美好品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
2.学生在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课文的部分内容产生疑问,需要培养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5.能够独立分析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提炼中心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参与一次家庭或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选择《无题》或其他李商隐的诗作进行朗诵,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6.深入了解古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研究性报告。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诵、表演、绘画等,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诗歌无题教案(精选19篇)

诗歌无题教案(精选19篇)

诗歌无题教案(精选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歌无题教案(精选19篇)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份重要文件。

李商隐《无题》二首教学设计

李商隐《无题》二首教学设计

李商隐《无题》二首教学设计李商隐《无题》二首教学设计欣赏李商隐无题诗含蓄朦胧的主题,意象朦胧的艺术风格。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教学目标、教法说明了解李商隐的身世经历,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产生心灵解读。

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即解读诗的内容,领会诗的意境,感悟李商隐“隐晦曲折,朦胧含蓄”的诗风。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诵读法、情境创设法、探究互动法。

为锻炼学生的师范技能,选取一名同学辅助教师教学。

二.教学过程说明(一)激趣导入教师声情并茂简要介绍李商隐的诗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在PPT的辅助下,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家世背景,仕途经历,爱情悲剧,使学生对李商隐其人有一个大致轮廓。

(二)无题二首赏析过程1.读诗文。

PPT显示《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

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配乐朗读,教师点评,师生和乐齐读。

这一环节主要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诵读中让诗文凭着自己的语言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诗意。

2.赏文意。

为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李商隐诗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请一名同学走上讲台,担任教师的角色,辅助教师教学,为大家疏通诗意。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

尽管学生在讲台上只讲解了几分钟,但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搜集资料、做教案、做幻灯片、备课等。

这首诗涉及到两个历史典故,即“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怎么将这两个历史典故简明、清晰又生动地介绍给同学们,并自然融入到诗意的疏通中,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编辑工作,并形成一段短小精悍有文采的教案。

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备课、讲课等师范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在台前不怯场的心理素质。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个学期下来,一班的每名同学都会轮到五次左右这样的机会,这为他们将来参加见习、实习或找工作参加面试、试讲都会有所助益。

《无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无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无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无题》篇1一、教材分析:《无题》是七年级上半学期的一篇古诗,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及“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熟练背诵全诗。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无题》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无题》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无题》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无题》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1《无题》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诗歌之美无垠”。

而在这美的世界里,“《无题》”这首诗更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

因此,我在教授《无题》这首诗的时候,也将这种思考感受融入到了我的教学中。

一、课程背景此次教学的对象是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该课程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后,继续深入探讨了初中阶段语言与媒体以及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无题》作为本单元内容中的重要阅读课文,是对学生人生哲理课的探讨与理解的必修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本诗的背景、诗歌风格特点以及作者思想;2.能够熟悉本文的主题,并通过思考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3.能够初步掌握“紧扣主题,感性思考”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1)介绍人生哲理探讨的意义和目的。

(2)播放《无花果》MV,呼应大部分初中学生爱听歌的心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人生哲理的热爱与思考。

2.阅读环节(1)前置知识讲解:通过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让学生了解到诗赋的区别与联系。

(2)语句解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理解,理解诗中的语句,进行诗文学习。

(3)组织小组讨论:将不同小组的学生安排到一起,让他们合作思考、交流、分析和感悟《无题》所表达的奋斗精神,以及人生哲理与意义。

3.思考环节(1)征求学生意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诗中的内容以及对作者理念的理解。

(2)思考题:提出“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与你的成长有何关联?如果给你一个类似的主题,你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等问题,给予学生时间进行思考、交流,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4.写作环节(1)分组赛事:把班级划分为若干组,给予每组一张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提示的相应主题,理解并运用本次教学所提供的课文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主题包括考试失败、加入社团、结伴游园、成为志愿者等;)(2)评估环节:老师对每位学生的作文逐个评阅,评估学生的文字组织、表达能力及思想水平,并对各组的作文进行点评、展示、评比。

《无题》教学设计方案

《无题》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无题》,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阅读方法、诗歌的基本特点。

2. 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能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提问:这首诗歌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欣赏这首诗歌的?(二)新课导入1. 介绍《无题》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

2. 让学生阅读诗歌,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的语言特点有哪些?c.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哪些?d. 诗歌的意象有哪些?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诗歌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几首与《无题》风格相似的诗歌,让学生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具有诗意的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歌的阅读方法、诗歌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诗歌作品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课时
《无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题目《无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过多,意旨隐晦。

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

他写的《无题》共十多首。

这首是爱情诗,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3、录音范读,指名仿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
(一)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惨”的意境。

明确: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

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

明确:颔联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巧妙。

2.概括颔联内容:爱情忠贞。

3.“丝”与“思”谐音双关,深切而自然。

(三)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明确:虚写。

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

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发散乱也懒得去梳,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

“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四)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


2.表意作用。

明确:尾联是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诗开头照应。

四、合作探究:
赏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讨论后明确:“丝”与“思”谐音,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深、之长。

“蜡烛”一句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之中,却又相会无期,前途无望。

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相随。

“春蚕”句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但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

“蜡炬”句用蜡烛作比喻,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泪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相随。

这两句的联想深微复杂,形象的底蕴更加丰富。

五、教师小结:
《无题》首先写惜别是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达,而不平铺直叙。

其次,写别后相思,运用了谐音双关、比喻的手法;写对方思念自己,通过细节来表达。

写对方相思,乃是由己及人的设想。

末联是利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渴思。

全诗表达出深沉的情思。

六、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七、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八、板书设计:
无题
首联:惜别之苦抒情写景
颔联:爱情忠贞谐音对偶忠贞爱情,至死不渝
颈联:思念之苦借物言愁
尾联:表达愿望托鸟传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