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生入园常规培养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新生入园常规培养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摘要】新生入园常规培养应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教师应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以点带面,为今后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沟通情感秩序自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66-01

小班幼儿刚入园,存在着年龄小,对环境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等多种情况,教师在面对一群刚三岁的陌生孩子时,也难免会紧张忙碌,摸不着头绪,在几经磨合与努力中,我们难免会感叹,接新生难,新生常规培养更难。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刚进入小班时,我们就应开始新生入园常规培养。在若干次的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体会。

一、语言沟通问题

有的教师会说,都说普通话,孩子还能听不懂吗?是的,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幼儿说话的节奏,用语的形式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代表了家庭教养环境给孩子的影响,例如:我们会喊“起立”,这是什么?就是父母会说的“站起来、过来……”这是孩子们常用的名词,而教师们通常会注意到用语的文明,我们会说“上厕所、去卫生间”,如果教师没有细心的提示,就会有一部分孩子茫然的看着你,不知该干什么,所以教师应关注到语言细节问题,多做示范。也可以和家长沟通,讲解幼儿园活动流程,引导家长使

用语言更规范,让幼儿逐步的理解老师的语言要求,从而融入集体生活中。同样,教师也应把规范用语广泛应用到常规培养中。

二、情感互动问题

刚入园幼儿的哭闹,往往在于安全感极度的缺乏,能够看到老师亲切的笑容无疑能让孩子感到宽慰,我在实践工作中尝试使用情绪转移法,教幼儿表演儿歌,听节奏欢快的歌曲,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分享玩具、糖果,只要停止哭闹,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幼情感的互动。

个别幼儿哭闹可能成为教师的主要关注点,而忽视了其他的孩子,容易让这一部分孩子由于情感的需求成为哭泣者。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定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老师喜欢你,每天一定要按时来幼儿园。”另外,拉拉孩子的小手,摸摸可爱的小脸蛋,帮他整理衣服,提好裤子,轻轻的拥抱一下……身体的抚触也会让孩子得到情感的慰籍。

此外,在接送幼儿时,教师往往重视与家长的沟通,而忽略孩子的需求,与老师交流时,建议家长抱起幼儿,或教师面向幼儿蹲下,使幼儿能不费力地看到教师的笑容,听到老师关于自己的谈话,有利于幼儿尽快的熟悉环境,喜欢老师。

三、秩序建立问题

要建立良好的常规秩序,首先,以分组为基础,我班尝试先分男孩、女孩,例如:女孩站在女孩线上,男孩去找男孩线。让孩子根据性别先建立区别的概念,接下来,在此基础上,将男女生各分成

两组,建立四路纵队。我们将幼儿排队顺序记录在家园联系墙中,让家长参与帮助孩子自己记住自己属于哪组,并进行分组“集合、解散”练习。其次,学习一个跟一个走,小班新生最大的问题往往在于不会排队,站在一起很随意,没有固定的位置,在带领外出时总会显得拥挤不堪,教师难以管理,安全更无法保证,所以学会一个跟一个走很必要,通过观察,我注意到,走廊地砖的一条条连接缝隙,正好是一条条直线,于是应地制宜,孩子们在班里排好队后,我们逐个走上直线,沿着线我们可以整齐又安全地走遍幼儿园。入厕时,孩子们以组为单位站在线上等候,一次四个孩子进卫生间,陪班教师全程陪护,管理入厕幼儿安全,教幼儿入厕后洗手。不论哪个环节,都要求幼儿有序的完成,有效的保证幼儿安全,避免幼儿较长的等待时间。再次,告诉孩子安全是什么?针对刚入园幼儿生活经验,我们将安全定义为:不摔跤,不磕碰、不打人、不被热水烫、不乱跑……我们为什么要注意安全?会受伤、会流血、会痛、老师和妈妈会伤心。怎样能保证安全?在教室走廊里不跑、不打架、不离开老师和小朋友、不爬高……在发现个别孩子存在的安全问题时,就一定要即时抓住时机教育引导让它成为所有孩子的安全防护经验。

四、一致要求问题

(一)常规养成要一致,持之以恒。常规的运用,在班级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可以看到常规养成好的班级,不论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中都会井然有序,便于组织,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所以,同一种要求,换一种方式更容易帮助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的养成。常规养成要注重“第一性”,“不更改性”,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显示他们往往对教师的第一次示范、第一种要求记得最牢,且不容易更改,所以教师要把常规要求思路理清再运用,觉得不行再换,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模棱两可的心态。

(二)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一致,不偏不倚。在工作中,教师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但个别老师喜欢的、容易哭闹的、身体较弱、年龄较小、愿意挨在老师身边的孩子往往会格外的要求老师抱抱、和老师坐在一起、不论走到哪里,都老师牵着手,有意的脱离集体之外,寻找安全感、特殊感,这一部分孩子的情绪是最容易出现波动的,也是最容易养成散漫性格、不遵守班级秩序的。保教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一致的态度,根据情况逐步给这样的孩子“断奶”,在集体活动时坚决“送回”他,鼓励他学习小榜样,逐渐脱离对教师的依赖。

(三)教师行为要一致,以身作则。班内的事务要先研究沟通,尽量取得一致,对孩子要高标准,轻要求,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很多家长都会反映,孩子回家学老师说话、学老师做操、学老师讲课、管理小朋友,把老师当作学习和崇拜的偶像。所以不论教具的摆放、生活用品的归位,工作的条理都应做到井井有条,言行有理,不能出现破坏常规的现象,不忽视自身的展示作用,给孩子做好表率。

五、自理培养问题

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幼儿常规的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也为班级常规的完善打下基础。例如:小班幼儿大多不会穿衣,每天离园前,老师忙着给宝贝们一个一个穿衣戴帽,由于总有等待的孩子,教室里就会有一阵忙乱。后来,我们将学会穿衣放到课程中学习,教幼儿自己学穿衣,将原来的幼儿衣物放在一起,教师发放,改为幼儿自取自放,冬天到了,衣服很厚,孩子们就尝试互相帮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能够节约出更多时间做离园总结,此外,逐步将一日生活流程完善,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总之,幼儿的常规培养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教师应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以点带面,为今后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