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的经济活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和影响因素,并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3. 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了解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形成机制;4. 分析国际经济政策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影响;5. 培养科学的国际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 主要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解释;- 因素禀赋理论和要素流动理论;-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与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
3.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汇率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资本流动与跨国投资。
4. 国际收支和汇率- 国际收支的计算与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影响。
5. 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金融政策与汇率管理;-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通过讲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文献阅读:推荐相关学术论文和书籍,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批判性思考。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40%):包括课堂参与、课堂小测验等;2. 作业(20%):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等;3. 期中考试(2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4. 期末论文(2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际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在该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国际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重要性,并概述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理论2.1 比较优势理论2.1.1 理论基础与假设2.1.2 比较优势的原理及其应用2.2 绝对优势理论2.2.1 理论基础与假设2.2.2 绝对优势的原理及其应用2.3 移动要素理论2.3.1 理论基础与假设2.3.2 移动要素的原理及其应用2.4 公司国际化理论2.4.1 理论基础与假设2.4.2 公司国际化的原理及其应用第三部分:国际贸易政策3.1 关税政策3.1.1 关税的分类和作用3.1.2 双边贸易协定和关税的影响3.1.3 关税配额及其限制3.2 非关税壁垒3.2.1 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3.2.2 技术壁垒和标准3.2.3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3.3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3.3.1 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3.3.2 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3.3.3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政策的实践第四部分:国际金融理论4.1 汇率理论4.1.1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4.1.2 汇率变动的原因和影响4.1.3 汇率预测和汇率政策4.2 贸易与资本流动4.2.1 资本流动的类型和影响因素4.2.2 资本流动限制和自由化4.2.3 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4.3 国际金融体系4.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3.2 世界银行4.3.3 世界贸易组织第五部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5.1 区域经济一体化5.1.1 区域贸易协定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5.1.2 区域一体化的优势和挑战5.1.3 欧洲联盟的案例分析5.2 发展经济学理论5.2.1 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5.2.2 经济增长和减贫5.2.3 发展援助和可持续发展5.3 新兴市场经济5.3.1 新兴市场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5.3.2 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 5.3.3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第六部分:国际经济政策6.1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6.1.1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影响6.1.2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策略6.1.3 利率、通脱胀和汇率政策6.2 财政政策与资源配置6.2.1 财政政策的类型和工具6.2.2 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6.2.3 财政平衡和结果评估6.3 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6.3.1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6.3.2 劳动力市场的政策调整6.3.3 社会保障和福利改革结语通过全面学习以上内容,学生将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应用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要学科。
本课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讨国家之间经济活动的原理、政策和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国际经济体系的基本规则、国际市场运作机制、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实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福利。
二、课程目标1、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内涵与外延。
2、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与实践,包括自由贸易、保护贸易、贸易政策的影响等。
3、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的原理、政策与实践,包括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投资、国际债务等。
4、理解并掌握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谈判、发展援助与合作等。
5、能够运用国际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国际经济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发展与合作、国际经济热点问题。
1、国际贸易(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2)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政策工具(3)要素流动性与贸易模式(4)贸易与环境、劳动标准等问题2、国际金融(1)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理论(2)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储备管理(3)国际投资与国际债务管理(4)货币政策协调与国际金融合作3、经济发展与合作(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2)全球贸易谈判的历史与现状(3)发展援助与合作的实践与理论(4)国际技术与产业转移4、国际经济热点问题(1)全球化及其挑战(2)国际移民与劳动力流动(3)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4)新兴经济体的角色与挑战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政策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讲授:由教师讲解课程大纲中的基本理论、政策和现实问题。
2、案例分析:针对具体国家或行业,分析其贸易、金融和发展合作实践,探讨其经验与问题。
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代码:01D00613学时分配:54赋予学分:3现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后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是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理解并能初步分析有关的国际经济现象,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国际经济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绪 论[教学目的]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特征与发展过程[教学内容]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2、国际经济学的两特征3、国际经济学的发展[重点难点]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理论基础[教学目的]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 [教学内容]1、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2、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3、国际贸易的起因4、贸易提供曲线[重点难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课时安排]4课时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教学目的]了解绝对优势理论,理解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内容]1、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2、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3、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重点难点]比较优势理论[课时安排]4课时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教学目的]理解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2、H—O理论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4、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5、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重点难点]H—O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课时安排]4课时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理解短期内国际贸易与要素收入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短期中的生产要素2、特定要素模型3、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重点难点]特定要素模型[课时安排]4课时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理解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203[教学内容]1、重叠需求理论2、产品周期理论[重点难点]产品周期理论[课时安排]4课时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理解外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如何导致国际贸易[教学内容]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重点难点]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时安排]4课时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教学目的]理解关税和主要非关税壁垒对贸易的影响,掌握其分析方法[教学内容]1、关税2、配额3、出口补贴4、倾斜与反倾斜5、其他非关税壁垒[重点难点]关税、配额与倾销[课时安排]6课时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教学目的]理解各种贸易保护理论的原理,正确认识其作用[教学内容]1、最佳关税论2、幼稚产业论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4、战略性贸易政策5、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和战略性贸易政策[课时安排]6课时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教学目的]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作用[教学内容]1、经济一体化的形式2、关税同盟理论[重点难点]关税同盟理论[课时安排]6课时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教学目的]了解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正确认识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关系[教学内容]1、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3、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重点难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课时安排]4课时第十一章 国际要素流动[教学目的]理解国际要素流动的原因和作用[教学内容]1、国际资本流动2、国际劳动力流动3、生产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的关系[重点难点]国际劳动力流动[课时安排]4课时第十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教学目的]理解交易成本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关系[教学内容]1、企业优势、交易成本及内部化2、国际生产的方式选择3、国际生产与国际分工的深化[重点难点]企业优势、交易成本及内部化[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设备与设施无特殊要求。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 济关系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 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转移 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和挑战。
南南合作与南北对 话的挑战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贸易 保护主义、技术转移壁垒、国 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等问题。
未来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将继续加强,跨国公司的 全球布局和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深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将继续 推动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随着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 位和作用将不断提升,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也将持续增大。
绿色低碳经济成为发展主流
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目标,绿色低碳 经济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全球经济 增长和繁荣。
中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ຫໍສະໝຸດ 06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及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国际贸易结构
指国际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资本 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丰裕的国 家则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强调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能够降低平均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在 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 某些产业会集中在某些国家,以及为什么这 些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一、编写说明《国际经济学》授课对象主要为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属必修课;也可作为产业经济学等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51学时,每周3学时,3学分。
《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选择比较重要的现实国际经济问题,采取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理论动态。
2、提高观察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学习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开阔学术视野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领域,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帮助。
(二)本课程的教学方式1、结合国际贸易学的学科特点和授课教师的研究专长,选择重要专题作系列研讨。
2、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鼓励提出问题,相互切磋,教学相长。
3、主讲教师为张友仁教授和钟惠中教授。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二、国际经济学的组织结构:贸易与金融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国际经济学的考核方法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的概念二、单一要素模型三、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四、比较优势的谬误五、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六、对李嘉图模型的验证第三章特定要素模型与收入分配一、特定要素模型二、特定要素模型中的贸易三、收入分配与贸易所得四、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分析第四章 H-O模型一、两要素经济模型二、H-O模型三、H-O模型的验证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一、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二、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三、国际收入转移与贸易条件四、关税和出口补贴与贸易条件第六章新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概述二、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三、不完全竞争理论四、垄断竞争与贸易五、外部经济理论六、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七章国际贸易工具一、关税的基本分析二、关税的成本与收益三、贸易政策的其他工具四、贸易政策效应的总结第八章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一、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二、反对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依据三、收入分配和贸易政策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一、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二、二元经济问题三、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第十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界定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三、国际收支差额分析第十一章汇率与外汇市场一、汇率二、外汇市场三、外汇资产需求四、外汇市场均衡五、利率、预期与均衡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考核方式:书面考试2、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提问、发言、讨论成绩与学期论文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代码:ZB10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学专业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分为微观(国际贸易)和宏观(国际金融)两大部分。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着重介绍商品和要素贸易的起因、贸易格局的决定、贸易利益及分配,以及贸易政策等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讨论国际经济关系与一国宏观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国际收支、汇率决定与制度、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
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系统介绍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注重讲解规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熟悉一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技巧和工具,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能够运用基础经济学理论分析开放条件下的相关内容;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4.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国际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纲《国际经济学》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英⽂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s课程编号:10503101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融学、财政、经济学本科⽣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学时:36学分:2.0⼆、课程性质、⽬的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课和专业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掌握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有效分配的理论,以及各国由此发⽣的经济关系中应采取的政策,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法和基本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较系统的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法。
让学员能够对国际经济中的⼀些主要现象、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有⼀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
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调整理论。
需要掌握的基本政策主要有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福利效应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平衡政策等。
在此过程中还要求学⽣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分析和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能够应⽤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某些国际经济现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学⽣的理论基础和应⽤能⼒,培养学⽣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特别是对那些⽇后将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不同程度地提⾼他们的实际⼯作能⼒,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进⼀步发展服务。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五、课程教学内容:第⼀章绪论(2学时)教学⽬的与要求:认识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的研究对象、特点及其⼀般经济学的关系,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框架,同时还要了解国际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和分析⼯具。
国际经济学 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方面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个方面讨论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纲。
一、国际贸易1.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益处,介绍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都受益。
- 规模经济理论:解释规模经济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介绍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
2.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介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类型和作用,讨论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争议。
- 贸易协定和组织: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
3. 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讨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如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优化。
- 贸易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国际贸易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讨论贸易的输赢者和贸易调整的问题。
二、国际金融1. 汇率和汇率制度- 汇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汇率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
-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讨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各国的汇率政策。
2. 国际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介绍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定义和区别,讨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 资本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讨论资本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的类型和作用,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的争议。
3. 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和传播机制,讨论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和政策应对。
- 国际金融监管: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
三、国际投资1. 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的定义和形式: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念和形式,讨论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贸易进程及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贸易保护的原因和形式、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
掌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
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熟悉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了解国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掌握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国际贸易均衡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
能力:能够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划分国际贸易利益。
3.本章教学重点(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3)一般均衡分析。
4.本章教学难点(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2)一般均衡分析。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一)生产可能性曲线(二)社会无差异曲线第二节: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和分解(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二)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学会用图形说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能够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能力:能够深入了解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能够对现实中两个国家的交易通过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分析。
素质:分小组讨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3.本章教学重点(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2)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4.本章教学难点(1)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2)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的含义第二节:李嘉图模型(一)模型基本结构(二)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三)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第三节: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第三章:相互需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掌握用图形推导提供曲线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掌握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
能力:通过学习能够用所学理论对相互需求理论做出评价。
3.本章教学重点(1)相互需求理论;(2)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
4.本章教学难点(1)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2)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相互需求方程式第二节:提供曲线(一)提供曲线的含义(二)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三)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第三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一)贸易均衡的相对产品价格(二)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第四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学时数:6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克歇尔-俄林模型,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掌握要素禀赋的含义及哪种要素被称为特定要素,理解这两个模型所得出的一般结论,具备分析在这两个模型中国际贸易带给要素所有者利益再分配问题-自由贸易开展存在阻力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里昂剔夫之谜,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掌握H—O定理。
能力:能不能解释清楚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禀赋理论是如何解释的,以及了解特定要素是如何界定的。
素质:小组讨论分析现在的国际贸易中要素禀赋理论是如何运用的。
3.本章教学重点(1)H—O定理;(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本章教学难点(1)H—O定理;(2)里昂剔夫之谜。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一)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二)模型的基本假设第二节: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一)H-O定理(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第三节: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一)列昂惕夫之迷及其解释(二)需求逆转与要素密集度逆转第四节: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一)特定要素模型(二)相对价格与特定要素模型(三)特定要素模型与国际贸易第五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学时数:2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代表性需求、潜在出口、潜在进口动态比较优势的含义,了解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掌握用重叠需求理论分析发达国家之间为何开展贸易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潜在出口、潜在进口,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掌握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思想。
能力:能够根据重叠需求理论分析两个发展相近的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贸易的。
素质:小组讨论,找到一种商品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一下这种商品处于哪个周期。
3.本章教学重点(1)重叠需求理论;(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
4.本章教学难点(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2)用重叠需求理论分析发达国家之间如何开展贸易。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重叠需求理论(一)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二)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思想(三)重叠需求理论的意义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检验(四)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公司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行业规模经济的含义,了解在外部规模经济中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同形式,具备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贸易利益分配不均等时的情形、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理解产业内贸易的模拟案例掌握,掌握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能力:能够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区别,并且能够用现实国家间贸易的例子分析贸易开展的过程。
素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特点来分析、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现象。
3.本章教学重点(1)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4.本章教学难点(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产业内贸易。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规模经济理论(一)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二)静态规模经济与动态规模经济第二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均衡(二)开放下两国消费点重合时的情形(三)贸易利益分配不均等时的情形第四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一)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二)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第五节: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的一个模拟案例(二)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三)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第七章: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学时数:4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贸易保护主义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主要结论;了解最佳关税、幼稚产业的概念;了解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全面把握最佳关税论的适用条件、最佳关税的来源;重点掌握判定幼稚产业的三种标准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指定的影响,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解释现实中的一些贸易保护现象。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了解贸易保护主义各种观点的出发点、主要结论;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理解最佳关税,掌握最佳关税、幼稚产业论判定标准。
能力:能够用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分析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并运用最佳关税理论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
素质:分小组讨论中美贸易战。
3.本章教学重点(1)最佳关税论;(2)幼稚产业论判定标准。
4.本章教学难点(1)出口供给弹性;(2)进口需求弹性与关税的分析。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最优关税理论(一)最优关税(二)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三)最优关税与抽取垄断资金第二节:幼稚产业理论(一)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二)幼稚产业保护的经济分析(一)动态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二)幼稚产业保护的成本分析第三节:战略性贸易政策(一)战略性出口补贴(二)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三)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的有效性第四节: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第五节: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一)发展中国家的界定(二)进口替代战略(三)出口导向战略(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第八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学时数:8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国际贸易壁垒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含义,商品倾销的含义,掌握关税负担转移的局部均衡分析,各种壁垒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商品倾销的经济分析,理解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具备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现象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知识:理解国际贸易壁垒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含义,商品倾销的含义,掌握关税负担转移的局部均衡分析,各种壁垒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商品倾销的经济分析。
能力:能够用商品倾销的定义和构成要件分析国际上的倾销案件,为了促进企业的出口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素质:查找一下中国的哪些产品被西方国家界定为倾销,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应该采取什么帮扶措施。
3.本章教学重点(1)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2)进口配额的经济效益;(3)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
4.本章教学难点(1)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2)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进口关税(一)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二)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三)关税结构理论第二节:进口配额(一)进口配额的经济效益(二)进口配额的分配(三)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第三节:出口补贴(一)出口补贴的概念(二)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分析第十四章:汇率决定理论学时数:6学时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汇率决定理论中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一些理论如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及其简要的评价,了解货币模型理论,使学生掌握用利率理论分析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