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人物分析
人性的探索:《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
![人性的探索:《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48c6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c.png)
人性的探索:《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1. 引言在文学作品中,人性是一个常被探索和揭示的主题。
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也不例外。
这本经典小说通过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特点的角色,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角色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他们所代表的不同人性。
2. 主要角色分析2.1. 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伊丽莎白作为故事的主角,展现了坚定、独立和机智的一面。
她拒绝受到社会习俗束缚,在追求真爱时坚守自我,并以才智和反叛精神寻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她也体现出人类情感脆弱性,最终认识到自己过于偏见和冲动的问题。
2.2. 男主角达西先生达西先生一开始给人留下傲慢自大的印象,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逐渐发现他内心的复杂性。
他实际上是一个善良、正直且关怀他人的人。
通过与伊丽莎白相处,达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并表达了对她的真挚爱意。
2.3. 班内特家族其他成员(包括珍、玛丽、琼和莉迪亚)班内特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各有其独特性格特点。
珍是温和而善良的姐姐,玛丽是害羞而文静的妹妹,琼则身世较为平凡但聪明睿智。
莉迪亚则是个非常冲动和容易受迷惑的女孩,她经历了很多困难才最终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
3. 角色间关系探讨3.1. 伊丽莎白和达西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存在着一种令人着迷的爱情故事。
他们一开始因为偏见互相对立,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通过相互理解和原谅逐渐走到一起。
这种关系展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成长,同时也传递了宽容与爱的重要意义。
3.2. 班内特家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班内特家族成员虽然各有不同的性格,但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他们始终保持着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们给予了伊丽莎白力量与支持,并通过各自的经历帮助她看清现实和自我。
4. 文本分析与人性主题《傲慢与偏见》通过描写角色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故事来探讨人性。
小说中充满了刻画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们在现实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和冲突。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37a40f76c66137ee0619c1.png)
性格分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赏析篇: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
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
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名著赏析】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
![【名著赏析】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f41f73b8f67c1cfad6b8bf.png)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物形象分析《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早期代表作 ,也是她具有写作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 ,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幽默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 ,特别是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并分析作者对伊丽莎白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本书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女性的生活状况,在当时的社会里 , 女性被认为是低男性一等的“第二性”,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文化习俗上受到男性的全面压制,因此女性在多个方面都依附于男性。
另外,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和伊丽莎白一样的中产阶级出身但又财产微薄的知识女性,要想获得一种体面的生活和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嫁给一个好男人。
因此,婚姻成了女性寻求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
但是伊丽莎白在这样的现实的社会背景下,却没有因世俗的压力而妥协。
她坚定的鄙视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拒绝只以金钱为基础的结合,她追求的是自己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书中以伊丽莎白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她的爱情故事。
她很明确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她拒绝无爱婚姻,因此她拒绝了经济殷实但庸俗不堪的表哥柯林斯的求婚。
她真正的爱情是从在麦里屯碰到民兵自卫团的军官韦翰开始的,伊丽莎白见到韦翰第一眼之后立刻被韦翰一副“讨人喜欢”的外表迷住了。
而韦翰也表现得跟她一见如故 ,滔滔不绝地表白自己的悲伤,同时更中伤达西先生。
伊丽莎白相信了韦翰对达西的谗言 ,再加上之后她得知促使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分离的主使人就是达西时,对达西的愤恨和对吉英幸福不可得的心痛完全控制了伊丽莎白的头脑,因此她断定是达西的门户偏见和想把自己妹妹许配给彬格莱的自私想法导致了吉英和彬格莱的分手。
她深恶痛绝地指责达西毁了自己姐姐一生的幸福 ,剥夺了韦翰幸福生活的权利。
男女主人公的误会和矛盾由此展开,达西的傲慢基于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由于他出言伤害伊丽莎白,引起她的偏见;也正由于伊丽莎白的自爱才产生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傲慢与偏见都达到了最高峰。
傲慢与偏见人物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271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png)
傲慢与偏见人物分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以描写英国上层社会家庭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下面将对该小说中几个关键人物进行分析。
首先,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位聪明、调皮且有主见的年轻女子。
她对传统的社会规范不屑一顾,对追求财富和地位的婚姻观持怀疑态度。
伊丽莎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坚定的个性,她对绅士达西的傲慢和偏见深感不满,因此产生了对他的负面印象。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伊丽莎白逐渐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最终认识到自己原先的判断是片面和偏见的。
伊丽莎白的成长过程既是对自身偏见的克服,也是对社会偏见的审视,展示了奥斯汀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倡导。
其次,费茨威廉大人和班纳特夫人是伊丽莎白的父母,在小说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费茨威廉大人是一位乐观豁达而有责任心的父亲,倾尽所能满足女儿们的需求,尤其是在面对财务困难的时候。
班纳特夫人则是一位爱施展的善良母亲,常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在育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爱。
他们的角色象征了英国上层社会家庭中的一种典型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家庭关系对个人性格养成的影响。
再来,达西是小说中最为复杂和有趣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富有的绅士,拥有高超的品味和卓越的才能。
然而,他却因为经济地位和与班纳特家庭背景的差异而被人认为是傲慢和冷漠的人。
尽管达西起初对伊丽莎白的印象不好,但他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正直和善良的人。
通过与伊丽莎白的相处和相互理解,达西逐渐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人的偏见,并向伊丽莎白表达了真挚的爱意。
达西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人们在外貌、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的偏见是多么容易导致误解和判断错误。
最后,班纳特家庭的姐妹们也是小说中重要的角色。
简是伊丽莎白最亲近的姐姐,她温柔善良却有些害羞,她对人的理解和宽容多次给了伊丽莎白宝贵的意见。
而丽迪雅则是一位轻浮而急躁的女孩,经常冒犯传统的社会规范,因此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不和谐的角色。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4f48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f.png)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
《傲慢与偏见》出自经典小说家钱罗拉·勃朗特,通过演示不同的角色来诠释
代际间的观点,引发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给了观众一种非常开阔的观念。
首先,主人公伊丽莎白·巴里,活泼开朗,口才出众。
她坚持真理,勇敢自信,善于发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努力向外表认识之上拓展出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在种族、阶级与性别间促成统一。
同时,她知道机会就在自己身边,正是这种明确的表达生活价值与观念,使她彰显出自己的力量与独特个性。
其次,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巴里,在性格及处世方式上更加审慎,她坚持代际
传统的维护,又深知思想更为重要,相比伊丽莎白更加深谋远虑。
但简·巴里并不认为理性应该完全超越经典及传统,像她一样,许多青年人更倾向于结合古典精神和当代思想。
再者,伊丽莎白的未婚夫,多姆西·费雪,他展示出一个勇敢,朴实,踏实的
形象,它以克服困难,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担当义务,且对他所爱的人关怀周到的情感表达为特征。
他愿意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勇气来改变命运及掌控未来,这种精神实在可以给予当今社会人群最重要的商量体会。
最后,古怪的宠物狗,飞利,却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比所有人更加能够理
解和欣赏伊丽莎白,它反映出一个未来生活,是一种对令人渴望连通及欢乐的生活。
当我们发展出更深层次、超越以往思想视野的时候,它就能代表着一种无畏及尊重的精神,这是一家之言,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具备的精神素质。
《傲慢与偏见》中众多角色均以其独特深刻的性格及处世方式彰显着自身的精神,不仅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也对当今的社会及人类的发展延伸出更广阔的视野与展望。
《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ea30a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1.png)
《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里,有善良的简,活泼的伊丽莎白,温柔的班内特先生,见识短浅的班内特太太等人物,这部作品是由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写的,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里五个女儿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班内特,排行第二,二十岁,她是一位活泼、聪明、机敏的少女,崇尚爱情,和班内特太太不一样,她对钱没有什么很大的追求,认为未来的另一半不一定要家财万贯。
但她容易被第一印象所影响,觉得达西先生十分傲慢,但后来在接触中慢慢改变看法,最终和达西相互爱慕。
简·班内特,排行老大,是五姐妹中最美丽的那个,性格也十分温柔,善解人意,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在一次宴会上与宾利先生一见钟情,他们在一起的过程十分艰辛,但好在最后结为夫妻,生活幸福美满。
班内特先生,住在英国德福郡,性格温柔绅士,是位绅士,在他与与班内特太太结婚,并生下了五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简·班内特,二女儿伊丽莎白·班内特,三女儿玛丽·班内特,四女儿凯瑟琳·班内特,小女儿莉迪亚·班内特。
班内特太太,是班内特先生的太太,是个十足的长舌妇,性格十分平庸,见识短浅。
由于家里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财产只能被柯林斯先生继承,所以她极度希望女儿嫁个有钱人,钓到金龟婿,过上富足的生活。
英美文学选读:《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
![英美文学选读:《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37cf2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3.png)
英美文学选读:《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引言:为什么《傲慢与偏见》如此经典?当谈到英美文学中最受欢迎和广为传播的小说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无疑名列前茅。
这不仅因为它是一部细腻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作品,更因为它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重点探讨《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对整个故事的推动和主题的贡献。
1. 伊丽莎白·班内特:独立自主的女性伊丽莎白·班内特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要女主角,她是一位聪明、机智和独立自主的年轻女性。
她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受传统和社会观念的束缚。
伊丽莎白对爱情持有独立的态度,她拒绝嫁给富有但自大的绅士达西,因为她认为他对其他人的傲慢是不可原谅的。
通过伊丽莎白的形象,奥斯丁探讨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以及理性与感性在爱情中的平衡。
2. 弗里茨·威廉·班内特:父爱与责任弗里茨·威廉·班内特是伊丽莎白的父亲,他是一个懒散而不负责任的人。
他对家庭的经营和子女的教育都缺乏热情和责任心。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绅士,他没有确保家族的财务稳定,也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女儿,导致她们的婚姻选择受到限制。
通过弗里茨的形象,奥斯丁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男性对家庭责任的漠视,同时强调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3. 富有的达西家族:封建社会的权利和傲慢达西家族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一个重要家庭。
达西先生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的绅士,他被描述为傲慢和自负。
他的傲慢源于他来自富裕家庭和身份的自豪感。
达西家族对封建社会的权利和特权感到自豪,他们拒绝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交往,因此,他们与班内特家族的女儿们的姻缘终被拒绝。
通过达西家族的形象,奥斯丁探讨了封建社会中的权力和地位,以及随之而来的傲慢和偏见。
4. 班内特家族:社交文化与婚姻观念班内特家族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与达西家族存在一定的社交差距。
他们注重举止和社交礼仪,但经济状况不佳,无法满足达西家族的要求。
傲慢与偏见角色分析
![傲慢与偏见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b8787327284b73f242509a.png)
傲慢与偏见角色分析伊丽莎白·班內特(英文:Elizabeth Bennet,女主角)班内特家二小姐,二十岁,故事的主角。
活泼,聪明,机智,对许多事都极有主见而不屈从于世俗的通念,喜爱以嘲讽的角度看待自己不喜爱的人事物。
达西先生(英文:Mr. Darcy,全名:Fitzwilliam Darcy,男主角)一位富有的绅士,英格兰德比郡的大地主。
故事主角。
他是宾利先生的好友,外表英俊,个性内敛但不善与人相处,因此往往引起陌生人的误会,认定其生性高傲冷酷,引来不少的批评。
班內特先生(Mr. Bennet)一个住在英国哈特福郡乡间的绅士,已婚,育有五名女儿。
但他的财产需要由男性继承,所以在他死后,他的遗产将会由和他有着差劲关系的柯林斯先生(Mr Collins)继承。
班內特先生是一个温柔而体贴的人,对他的两位大女儿,珍和伊丽莎白宠爱有加。
不过,他不喜欢他的妻子和三位小女儿的愚昧和不理性,经常说她们愚蠢以及嘲笑她们。
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已绝望,是个沉默而善变、幽默却善讽的人。
对于妻子的愚昧,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班內特太太(Mrs. Bennet)班內特先生的太太。
她人生中最关注的事,是她的五个女儿能嫁得好,因为班內特先生将来遗产中的主要部份将会由男性继承人柯林斯先生继承。
是个非常平庸、见识浅薄而又长舌的女人。
她的生活重心在于女儿的终生大事。
珍·班內特(Jane Bennet)伊丽莎白的姊姊,班內特五姐妹中最年长的,也是公认最美丽最漂亮的,而且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性格矜持内敛,她相信人性本善,凡事都往好处想,认为世界上没有坏人。
和宾利先生一见钟情,最后排除万难结为夫妻。
玛莉·班內特(Mary Bennet)排行第三,自认在外貌上逊于其他姐妹,因此经常强调自己的学问及音乐方面的素养。
凯瑟林(凯蒂)·班內特(Catherine "Kitty" Bennet)排行第四,十七岁,经常跟随妹妹丽迪亚。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整理]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b05198453610661fd9f44c.png)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整理] 性格分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赏析篇: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
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
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ddb07931126edb6e1a1025.png)
性格分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赏析篇: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
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
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6a02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3.png)
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分析
1、《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是这个家中最富智慧和最机智的人,她可爱、聪颖、能和任何人优雅的交谈。
她的诚实、优雅、富有智慧让她能够从她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低俗、无聊中脱颖而出。
然而,她犀利的语言和过早的对别人定论也导致了她的迷茫。
2、《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达西
他的出身高贵、物质财富丰富,但过于的骄傲和过于的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
他的傲慢使得他在开始的时候给伊丽莎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伊丽莎白的拒绝使得他谦逊了起来。
尽管伊丽莎白对他很冷漠,但是达西还是表达了他对伊丽莎白不懈的倾慕,证明了他对伊丽莎白的爱。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人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人](https://img.taocdn.com/s3/m/b3048cf7e009581b6bd9eb64.png)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通过班纳特一家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故事,展示了十八世纪英国乡村乡居士绅以及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画面。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运用了讽刺、幽默、夸张化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情节跌宕起伏,令观众回味无穷,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在人物性格的表现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展示不同人物的人物性格,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心态以及当时许多人的恋爱、婚姻观。
一、达西人物形象分析达西的傲慢和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傲慢还有所不同,达西的傲慢是伊丽莎自眼中的偏见导致的。
达西虽然傲慢,但是,却有恻隐之心,因此,他的管家才会发自内心的敬重他,并肯定达西的为人处世。
其实,在他傲慢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与敢于面对自己的勇气,也正是因为他能够知错能改,他才与伊丽莎白最终走到最后。
另外,达西还具有不加修饰的性格,达西第一次遇见伊丽莎白时,对自己的言行并没有刻意的修饰,在评价伊丽莎白的候,仅说是“相貌一般,无法叫他动心”。
所以,伊丽莎白就觉得达西是个比较傲慢的人。
也正因为达西性格上的封闭性,导致达西身边的许多人都误认为他不可亲近,比较高傲。
但是,在熟人的眼里,达西并不是清高冷漠之人,宾利就倾心于他,认为他诚恳而富有智慧。
达西的管家也觉得达西待人和善,是个难得的好东家。
达西之所以给人以傲慢的印象,主要因为他性格内向所致,可以这样说,达西并非礼貌缺失,达西拥有“贵族精神”,也就是拥有绅士风度。
达西注重尊严和荣誉,言行得体,学识丰富,在那个时候,达西完全是一个理想男子形象,是上流社会的合格一员。
在表面上看,达西被认为傲慢,而实际上他体恤下层人民,品行高雅,为人慷慨。
达西不但品行高雅,他的素养也很好,虽然达西知道威克姆为人狡诈,但是,为了挽救贝内特家族的名誉,维护大局,达西对威克姆宽容大量,促进其改过错误,最后挽救了家族声望。
达西性格真诚,不愿假面做人,所以他缩减了交往范围,这就给人造成了目中无人,缺乏热情之感。
探索人性的善恶:《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
![探索人性的善恶:《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809e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9.png)
探索人性的善恶:《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分析引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经典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通过描述不同社会背景和性格特点的角色,小说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社会阶级和婚姻观念等主题。
本文将对其中几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以揭示他们在故事中所代表的善恶。
1. 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伊丽莎白·班纳特是《傲慢与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她勇敢、聪明而独立。
她拒绝了社会上对女性的束缚,在面对傲慢与偏见时显现出自己坚定而公正的品质。
尽管她认识到自己也有局限和错误判断,但她总能从中吸取经验,并勇于改变自己。
2. 男主角菲茨威廉·达西菲茨威廉·达西是一个充满骄傲和偏见的角色。
起初,他对伊丽莎白和她的家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不配与自己交往。
然而,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菲茨威廉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向伊丽莎白表达了内心的改变。
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所经历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善恶在人性中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3. 班纳特夫人班纳特夫人是伊丽莎白和她姐姐们的母亲,她具有非常焦虑和功利的特点。
她追求女儿们能找到富有又好看的丈夫,并将之视作社会地位提升以及自身幸福感受增加的方式。
然而,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使得她疏忽了孩子们真正的情感需求,并导致了一系列不幸事件。
班纳特夫人所代表的善恶在于无视他人真实需求和以外貌、财富评价一个人。
4. 温斯顿先生温斯顿先生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之一,他代表了傲慢与虚伪。
作为一个出身高贵、富有的绅士,温斯顿常常鄙视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并对自身过高地评价。
然而,在与班纳特夫人结婚后不久,他展现出内心的真实面目:虚荣、轻薄、自私。
通过温斯顿,小说揭示了傲慢和虚伪在人性中隐藏的危险。
结论《傲慢与偏见》通过众多不同性格和社会背景的角色,深入探讨了人性中善恶两面的复杂性。
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代表了勇敢和公正,男主角菲茨威廉·达西则展示了自我认知和成长。
傲慢与偏见人物特点
![傲慢与偏见人物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78473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79.png)
傲慢与偏见人物特点1.伊丽莎白·班内特(Elizab eth Bennet):班内特家二小姐,二十岁,故事的主角。
活泼,聪明,机智,经常由第一印象来判断别人。
她对于婚姻有着和当时社会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只有爱情才能带来幸福,不肯为钱随便找个有钱人结婚。
她也看不起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做作。
因为达西先生的高傲脾气,加上韦汉先生散播的谣言,对达西先生产生种种误会,对他的人格打了极低的分数。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事件的发生,伊莉莎白对达西先生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
从原来的鄙视转为满心的钦佩和感激。
2.达西先生(Mr. Darcy),全名费兹威廉·达西(Fitzwi lliam Darcy):一位富有的年轻人,故事主角。
他是宾利先生的好友,外表英俊且风度翩翩的绅士,个性内敛和高傲,对宾利先生打算跟不适合的女子结婚一事十分不满,同时也看不起其他人的趋炎附势。
因不习惯和人打交道,所以经常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引来不少的毁谤声。
但被伊莉莎白拒绝求婚后,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改掉了高傲的脾气。
在莉蒂亚一事上,给予不少的帮助,使莉蒂亚的名声没有败坏。
3.班内特先生(Mr. Bennet):一个住在英国德福郡的绅士.他已婚并育有五名女儿。
但他的财产需要由男性继承,所以在他死后,他的遗产将会由和他有着差劲关系的柯林斯先生(Mr Collin s)继承。
班内特先生是一个温柔而体贴的人,对他的两位大女儿,珍和伊丽莎白宠爱有加。
不过,他不喜欢他的妻子和三位小女儿的愚昧和不理性,经常说她们愚蠢以及嘲笑她们。
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已绝望,是个沉默而善变、幽默却善讽的人。
对于妻子的愚昧,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4.班内特太太(Mrs. Bennet):班内特先生的太太。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7fa6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d.png)
性格分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赏析篇: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
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
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傲慢与偏见》人物关系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ec7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e.png)
《傲慢与偏见》人物关系分析《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经典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习俗与特点。
本文将从人物关系出发,对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分析,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1. 伊丽莎白·班内特与弗兰西斯·达西之间的爱恨情仇,彰显出两种性格的冲突。
伊丽莎白聪慧机智,崇尚自由思想,对达西的傲慢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而达西初次见到伊丽莎白时,对她的贫寒出身心生偏见,因而对她态度冷淡。
然而,在经历一系列误解和试炼后,两人逐渐了解对方的真实内心,最终彼此相爱并结为夫妻,克服了各自傲慢与偏见的局限。
2. 珍·班内特与查尔斯·宾利之间的爱情纠葛,揭示了社会阶层对爱情的影响。
珍是伊丽莎白的姐姐,宾利是贵族,两人一见钟情。
然而,珍的贫寒出身令她的母亲和姐姐们反对这段爱情。
最终,珍为了爱情冒险,不顾母亲的反对,选择了宾利,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于爱情的限制与束缚。
3. 班内特家族与傅雷德里克·威克汉姆之间的经济纠葛,突显了利益与人情的冲突。
威克汉姆是伊丽莎白的表妹,为了追求珍的财产,他有意接近并追求珍。
然而,班内特家族的阶级地位与财富并不足以满足威克汉姆的欲望,最终导致了他对珍放弃追求。
这一关系体现了19世纪社会中阶级与经济因素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4. 班内特家族与卢卡斯夫妇之间的友谊关系,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真诚与利用。
卢卡斯夫妇是班内特家族的邻居,与他们保持着友好的来往,原本是真诚的邻里关系。
然而,在伊丽莎白遇到感情困惑时,夫妇之间的行为逐渐暴露出他们对班内特家族财产的觊觎之心,以及他们利用关系寻求私利的一面。
这一关系映射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现实性。
以上所述,是对《傲慢与偏见》中不同人物关系的简要分析。
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展示了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伦理问题、社会阶层与经济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品味传统价值的同时,作者也对个人追求与价值观进行了挑战和反思,为后世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7fa6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d.png)
性格分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赏析篇: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
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
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
![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16d1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6.png)
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分析引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通过描绘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对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伊丽莎白·班内特、达西先生、简·班内特和柯林斯先生。
伊丽莎白·班内特伊丽莎白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聪明、机智并有主见的年轻女子。
她拒绝了几位追求者,其中就包括达西先生。
起初,伊丽莎白流于表面之见,对他产生了偏见和傲慢态度。
然而,在后续发展中,伊丽莎白通过各种事件和成长经历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并最终认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
达西先生达西是一位富有、高傲并带有神秘感的男士。
在开始时,他因为令人讨厌的傲慢态度而被伊丽莎白所鄙视。
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逐渐了解到达西实际上是一个聪明、正直和有责任感的人。
他在忍受了很多误解和批评后,通过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改变,并最终获得了伊丽莎白的尊重。
简·班内特简是伊丽莎白的姐姐,她是个温柔、善良和体贴的女性形象。
简对每个人都抱有信任和好意,因此容易受到伤害。
她对人性保持乐观,并尝试从积极角度看待每个人。
然而,在与柯林斯先生相识后,简被他荒唐可笑的求爱方式困惑不已。
尽管如此,她还是保持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强大的个性。
柯林斯先生柯林斯是一位拜金主义者,他将社会地位和财富看作最重要的事物。
虽然他并不具备吸引力或令人敬佩的品质,但他却盲目追求名利。
柯林斯的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偏见问题,他在与班内特家姐妹们接触时显得虚伪且无趣。
结论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成长经历,他们的动机、态度和行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性多面性的描绘,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迪,并让我们更加深入探索自己和他人之间互动的纷繁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她对婚姻的态度在上面摘抄的和咖苔琳夫 人的对话中已经很明了,她是这铁屋中实 实在在醒着的人,毋庸置疑。
简单说说达西
• 下面我再谈谈达西先生,我考虑了很久 才把他分在清醒着一栏,因为他最初在处 理简和宾利先生的感情一事上提到了简的 出身背景,但我认为只要原因还是他认为 简不够爱宾利,好吧他就是这样一个傲慢 的人,全书的男主角说的话还没配角多, 感觉特别像到,盗墓笔记里的闷油瓶,让 读者都快憋死了的闷骚。但我不得不说女 主就是征服了这样的男主才能体现出她的 威武!
一开始就醒着的人
(伊丽莎白,达西,伊丽莎白的父亲)
• 伊丽莎白,作为故事中的女主角,我最喜欢的人, 不得不说她完全担得起这个称号。 • 从“你真的没想到吗?我倒替你想到了。不过, 这正是我和你大不相同的地方。你遇到人家抬举 你,总是受宠若惊,我就不是这样。他第二次再 来请你跳舞,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你比起 舞场里任何一位小姐都要漂亮十倍,他长了眼睛 自然会看得出。他向你献殷勤你又何必感激。说 起来,他的确很可爱,我也不反对你喜欢他。不 过你以前可也喜欢过很多蠢货啊。” 可以看出她 有着直爽的的性格,不似姐姐简过分内敛。
面对傲慢者
•
她的聪颖引来了傲慢的达西先生的注目,这位傲慢的先 生鼓足勇气向她求婚,她却严厉的拒绝了,不光是由于两 个误会,还是因为她对达西先生的偏见,他太傲慢了。 “从开头认识你的时候起,几乎可以说,从认识你的那一 刹那起,你的举止行动,就使我觉得你十足狂妄自大、自 私自利、看不起别人,我对你不满的原因就在这里,以后 又有了许许多多事情,使我对你深恶痛绝;我还没有认识 你一个月,就觉得象你这样一个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 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可见她全没有高帅富爱上她 的那种虚荣,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和谁的财产 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本书第一富达西先生就这么被 冷冷拒绝了。看到这里我既吃惊有惋惜,吃惊她的果断, 惋惜她的拒绝,事态会怎么发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俩 又得别扭好多页了。此外,伊丽莎白对姐姐婚姻的关心几 乎超过了对自己感情,可见她的善良。
莉迪娅
凯蒂
伊丽莎白
简 玛丽
达西 宾利
达西姑妈
经典段落
伊丽莎白Βιβλιοθήκη 人物比情节更有意思• 我不得不说这是我所有看过名著里最有意思的 一本,没有宏大的背景,没有过多的人物,简直就 像一本言情小说。这故事的剧情实际上很简单,没 有《基督山伯爵》的波澜起伏,我想着重谈谈小说 里的人物。 •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 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 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 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 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故事里的英国太过 注重家庭背景,金钱与地位几乎就是婚姻的基础, 这就是那间铁屋子。
面对NC求婚者
• 还有他拒绝科林斯先生的那段话完全不顾这位先 生的情面,严厉的拒绝了他,从未因为他的财产 而动心,只是看自己的心意和那人的品格。伊丽 莎白嚷道:“不瞒你说,先生,我既然话已经说 出了口,你还要存着指望,那真太奇怪了。老实 跟你说,如果世上真有那么胆大的年轻小姐,拿 自己的幸福去冒险,让人家提出第二次请求,那 我也不是这种人。我的谢绝完全是严肃的。你不 能使我幸福,而且我,相信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 福。唔,要是你的朋友咖苔琳夫人认识我的话, 我相信她一定会发觉,我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 配做你的太太。”
熟睡的人们
• 我觉得除了上述人物没有不睡的,作者描 写这些人用的笔墨远超主人公。而且很多 描写都特逗。
•
“我虽然并不主张自私,可是事实上却自私了一辈子。 从小时候起,大人就教我,为人处世应该如此这般,却 不教我要把脾气改好。他们教我要学这个规矩那个规矩, 又让我学会了他们的傲慢自大。不幸我是一个独生子 (有好几年,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从小给父母亲宠 坏了。虽然父母本身都是善良人(特别是父亲,完全是 一片慈善心肠,和蔼可亲),却纵容我自私自利,傲慢 自大,甚至还鼓励我如此,教我如此。他们教我,除了 自己家里人以外,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教我看不起 天下人,至少希望我去鄙薄别人的见识,鄙薄别人的长 处,把天下人都看得不如我。从八岁到二十八岁,我都 是受的这种教养,好伊丽莎白,亲伊丽莎白,要不是亏 了你,我可能到现在还是如此!我哪一点不都是亏了你! 你给了我一顿教训,开头我当然受不了,可是我实在受 益非浅。你羞辱得我好有道理。当初我向你求婚,以为 你一定会答应。多亏你使我明白过来,我既然认定一位 小姐值得我去博她欢心,我又一味对她自命不凡,那是 万万办不到的。” 写出了他骄傲的原因,他不是为了 骄傲而骄傲,而是从小没有人去教它。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宾利,简,加德纳夫妇)
谈恋爱谈得这么窝囊的第一次见
• • 我不得不说这一对同样是主线,感情却像支线,断断续续。 宾利我不得不说他太懦弱了, “的确如此。彬格莱为人极其诚恳谦虚。 他因为胆怯,所以遇到这种迫切问题,自己便拿不定主张,总是相信我的话, 因此这次一切都做得很顺利。我不得不向他招认了一件事,我估计他在短时 期里当然难免要为这件事生气。我老实对他说,去年冬天你姐姐进城去待了 三个月,当时我知道这件事,却故意瞒住了他。他果然很生气。可是我相信, 他只要明白了你姐姐对他有情感,他的气愤自然会消除。他现在已经真心诚 意地宽恕了我。” • 简,我就不说什么了,挺好一姑娘,非整的像台剧女主角,该强硬的地 方不强硬。如宾利姐姐的干涉,对自己和宾利的感情,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追 求,自己却站在原地不动,尤其是这段话“伊丽莎白,请你千万不要笑,千 万不要疑心我。这会使我难受。告诉你吧,我只不过很欣赏这样一位聪明和 蔼的年轻人的谈吐,并没有存别的非份之想。他的整个举止作风中间,有一 点我完全感到满意,那就是他绝对没有想要博得我的欢心。只不过他的谈吐 实在比别人美妙,而且他也比别人随和。” 我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简有如此 态度,太莫名其妙了,特别是下章宾利可就求婚了,他俩的感情是隐形的吗!
• 达西先生最令我触动的是第二次求婚。他 对伊丽莎白小妹妹的帮助巨大,但却没有 告诉伊丽莎白,。“你是个爽快人,决不 会开我的玩笑。请你老实告诉我,你的心 情是否还是和四月里一样。我的心愿和情 感依然如旧,只要你说一句话,我便再也 不提起这桩事。”这句话我特别喜欢,一 针见血,直接问伊丽莎白对于感情的态度, 并不失尊严 。
傲慢与偏见
成为简· 奥斯汀
• 简· 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 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 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 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 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 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个人特色) •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 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 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 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 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 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 光。(背景) • 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 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 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 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 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 坐”的作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