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答方法3篇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答方法3篇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答方法高考物理选择题解答方法精选3篇(一)高考物理选择题解答方法高考物理选择题是考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因此解答选择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一、阅读题目在解答选择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

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问题和所给的条件,特别是需要特别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数字。

仔细阅读题目有助于弄清题目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选择答案。

二、排除错选项在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到两个明显的错选项,我们可以通过排除这些错误选项来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几率。

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常识:将所给选项与自己的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相比较,一般来说,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法则和现象是符合常识和实际情况的。

2. 观察选项中的量纲:观察选项中的物理量是否与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相符,例如如果题目要求计算速度,而选项中给出的是单位为时间或位移的选项,则可以将这些选项排除。

3. 排除显然错误选项:在选项中,有些选项可能与题目中的关键字或条件相矛盾,或者根本不符合物理原理。

这些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通过逐步排除错误选项,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概率。

三、运用解题技巧在选择题中,有些题目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解题技巧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1. 判断方向:在涉及到矢量的选择题中,可以通过判断矢量的方向来选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当题目要求选择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时,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2. 利用图像:很多选择题题目会配有相应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推断物理原理或解决问题。

例如,在光学方面的选择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位置和光线的传播方向,选择正确答案。

3. 利用公式: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根据物理公式快速计算答案。

例如,在动力学的选择题中,可以利用力的公式计算加速度或速度来选择答案。

四、反复检查在做完选择题后,应该反复检查答案。

高考物理选择题九大实用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九大实用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九大技巧【典例精析】一、直接判断法适用情境:直接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

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对每一选项的正误判断必须有明确的依据或典型的反例。

例1:把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平均分为4段,已知下落通过最后一段位移的时间为2秒,则下落第一段位移的时间为: ()A.0.5秒;B.1.7秒;C.8秒;D.7.4秒;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越落越快的特点,立即断定A、B不能选,再根据自由落体经历相等位移的时间不是整数比的结论,其第四段的位移历时2秒,第一段历时就一定不是整数秒,可断定D正确。

解答:D正确二、综合分析法适用情境:有些选择题是比较复杂、比较综合的问题,要求较高,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计算题。

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仔细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恰当地应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结果,然后加以判断。

这是所谓“正规”的解选择题的方法。

例2:一条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3米/秒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如在左端轻轻放上一个没有初速度的工件,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3,工件放上后传送带的速度不变,则工件释放后1.5秒内工件对地面发生的位移为: ()A、4.5米;B、3.375米;C、3米;D、7.785米;分析:答案A中是诱导“传送带的速度不变”和“3米/秒”的条件,认为工件的速度也是3米/秒,从而得出S=Vt=4.5米;答案B中诱导工件的初速为零,相对加速度a=μg=3米/秒2,由S=½at2=½×3×1.52=3.375米;答案D中是上述综合诱导S=V0t+½at2=7.785米,而正确的解答是:V0=0,Vt=at,a=μg=3米/秒2,所以1秒钟工件即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S= Vtt+½at2=3×(1.5-1)+½×3×12=3米。

三、排除法:适用情境:根据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生活经验先排除选项中明显不合理选项,这是解选择题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选择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题目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层次分明、难度易控制、能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等优势.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不仅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还要掌握以下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技巧.方法1排除法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选项中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或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的说法,可根据题设条件和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此法不仅可解答单选题,也可用于多选题,如果多选题能排除两个错误的选项,那毫无疑问剩下的两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例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和虚线框的对角线共线.从t=0时刻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像中大致正确的是()方法2逆向思维法正向思维法在解题中运用较多,而有时利用正向思维法解题比较繁琐,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逆向思维法解题,如刹车问题、斜抛运动.应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能用逆向思维法解决;(2)确定逆向思维法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研究对象、过程倒推等);(3)通过转换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例2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5 m/s B.10 m/sC.15 m/s D.20 m/s方法3图像法物理图像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像解题时一定要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像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B.甲一定先由A到达CC.乙一定先由A到达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方法4二级结论法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等.例4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度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方法5 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恒力作用下电场与重力场叠加中的类平抛问题、斜抛问题,可直接类比使用平抛、斜抛相关结论.例5 两质量均为M 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从O 点沿着OM 方向运动,则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方法6 对称法对称法就是利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常见的应用:(1)运动的对称性,如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向上、向下运动的两过程中同位置处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相等;(2)结构的对称性,如均匀带电的圆环,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3)几何关系的对称性,如粒子从某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再从同一边界射出磁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4)场的对称性,等量同种、异种电荷形成的场具有对称性;电流周围的磁场,条形磁体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等都具有对称性.例6 (2022·河北张家口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金属圆环的圆心为O ,在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且过圆心O 的轴线上有A 、B 、C 三点,AO =OB =BC =L ,当B 点放置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时,A 点的电场强度为0.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3kQ 4L 2B.5kQ 4L 2C.7kQ 4L 2D.9kQ 4L 2 方法7 特殊值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此时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代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不是正确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一般情况下选项中以字母形式表示,且字母表达式较为繁琐,直接运算较为麻烦,此时便可以考虑特殊值法了.例7 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1和F 2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F 12B .2F 2 C.F 1-F 22D.F 1+F 22方法8 极限法极限法是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的情况.极限思维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8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小车内固定一个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一端固定在车上,另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小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1,则小球也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2,则小球仍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 1和a 2的大小之比为( )A.3∶1B .1∶3C .3∶1D .1∶3方法9 转换法—些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等,变成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达到巧解、速解的目的.例9 (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某元件X 的U -I 图像,将其与一定值电阻R 0串联后连接在电动势E =5 V 、内阻r =1.0 Ω的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 0=4 Ω,则闭合开关S 后( )A .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B .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C .X 消耗的功率约为1.8 WD .电源的输出功率约为1.84 W方法10 量纲法量纲法就是用物理量的单位来鉴别答案,主要判断等式两边的单位是否一致,或所选列式的单位与题干是否统一.例10 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 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 、气体密度ρ及外界大气压强p 0有关,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速度的倒数1v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1v =2ρp +p 0 B.1v =ρ2(p -p 0) C.1v =2(p -p 0)ρD.1v =2ρ(p -p 0)参考答案例1 D [导线框进磁场和出磁场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变化,产生的电流不恒定,排除C 选项;导线框完全在磁场中时,磁通量保持不变,没有感应电流,排除A 、B 选项,故选D.]例2 B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逆向思维法,把汽车的运动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 m 、15 m ,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 m -15 m =340 m 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 s 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 s ,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故B 正确.]例3 A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若a 1>a 3,如图(a)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若a 3>a 1,如图(b)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也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A 正确,B 、C 、D 错误.]例4 C [以O 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竖直直径Od 作等时圆,交Ob 于e 点,如图所示,显然O 到a 、e 两点才是等时的,比较图示位移可知Ob >Oe ,故推得t 1<t 2,故C 正确.] 例5 C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 选项正确.]例6 C [由题可知,A 点的电场强度为0,则圆环上的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与B 点的负点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即E =k Q (2L )2=k Q 4L 2,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的电荷在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k Q 4L2,方向水平向右;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B =k 2Q L 2-E =7kQ 4L2,故选C.]例7 C [取F 1=F 2≠0,若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C 满足.]例8 D [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细绳无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1=33g ;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2=3g ,则a 1与a 2的大小之比为a 1∶a 2=1∶3,故选项D 正确.]例9 BD [将定值电阻R 0看作等效电源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 (R 0+r ),代入数据解得U =5 V -I ·5 Ω,在U -I 图像中画出该图线,如图所示,两图线交点坐标为(0.4 A,3.0 V),因此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 ,B 项正确;R 0两端的电压U 0=IR 0=1.6 V ,因此电压表的示数约为1.6 V ,A 项错误;元件X 的电功率P X =3.0×0.4 W =1.2 W ,C 项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 =P 0+P X =U 0I +P X =1.84 W ,D 项正确.]例10 B [物理表达式两侧单位要相同,A 、B 选项右侧单位为kg/m 3N/m 2=s/m ,C 选项右侧单位是m/s ,D 选项右侧单位也不是s/m ,故C 、D 错误;结合实际情况,内、外压强差越大,喷气速度越大,显然A 不符合,故B 正确,A 错误.]。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方法1:直接判断法根据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识性试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赋值法试题选项有不同的计算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有些试题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计算的方法会发现计算过程烦琐,甚至有些试题超出运算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时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

方法3:特例反驳法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教材中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4:选项分组法有一类选择题,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巧妙分组进行解答。

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强调顺序的词语出现。

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项,并把它们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这种解法既可避免多选、漏选,又能提高答题速度。

方法5:巧用推论法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题中一般不可直接应用,但运用其解答选择题时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可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6:筛选法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7:比较分析法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

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方法8: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9:信息特征法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及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及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及物理学习方法1.结论法直接应用推导出的公式或结论解题的方法。

例 1: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运动的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 2t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线 2 表示竖直分运动的 v - t 图线B.t 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0C. t1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1/2D.2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02.分析法不需要进行定量计算,直接通过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就能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 2:如图 2 所示,小车 M 在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 F,再分析弹力,由于 F 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则 A 错;F 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则一定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存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作用,B 错;若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和 F 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 F、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则 C 对;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 F 作用或受重力、力 F、地面摩擦力作用,选项 D 正确。

总结:此题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是一道理论分析题。

在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在几种常见的力中,重力是主动力,而弹力、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中弹力存在又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

3.计算法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的方法4.整体法和隔离法选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物理规律求解的方法叫做整体法。

选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中的某个物理,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物理规律求解的方法叫做隔离法。

高中物理题解答技巧及常用方法

高中物理题解答技巧及常用方法

高中物理题解答技巧及常用方法关键词: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技巧方法一、如何解答选择题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1.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2)解选择题时应仔细阅读题干和备选择项,抓住关键字、词、句(题眼),寻找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处理,切忌凭直觉、生活经验等想当然,或带有猜测性做答.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作出判断的题目,要作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作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2.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1)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

最后逼近正确答案.(2)特值(或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人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排除的选择题.(3)解析法对于计算型的选择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规律和数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方法是:依据题意以及给定的条件,列出有关方程,然后进行计算推导,得出结果,与题目给出的选项进行对照便可得出正确答案.(4)图象法此类选择题要求我们会看、会用、会画图象,会看懂图象的物理意义,会用图象所反映的信息处理问题;会将物理问;题通过图象反映出来,以便更巧妙更灵活地解决物理问题.(5)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推向极端,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计算(如摩擦系数取零或无穷大或电源内阻取零或无穷大等)(6)几何图解法该法常用于处理动态力平衡问题,优点是巧妙、直观而准确地将各作用力大小、方向等变化趋势形象地用图象形式反映,大大降低了思维强度和计算分析强度.(7)模型类比法如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某一物理问题的研究对象与某一常见的简单的物理模型在某方面是等效的,则在求解这方面的有关问题时,可通过对比处理,直接利用那些原有模型的已知结论,以简化求解.二、如何解答实验题1.填空作图题作为填空题,数值、指数、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象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用铅笔(有利于修改).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实验的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要在细、实、全上下功夫..3.设计性买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三、如何解综合计算题1.综合计算题的特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高考综合计算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信息、鉴别、选择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物理学科综合题是一种含有多个物理过程、多个研究对象、运用到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难度较大的题目,它的特点就在于知识的综合与能力的综合上.要能够正确、熟练求解物理学科综合题,首先应是对力学综合题及电学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及途径要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事实上很多的物理综合计算题往往是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或力、电综合题的有机组合.2.力学综合题求解要领(1)包含的规律:力学的知识总的来说是力和运动问题,因而它包含了两大方面的规律:一是物体的受力规律,二是物体的运动规律.(2)解题途径:在认真审题、做好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解题途径.①题目中如果要求的是始、末状态的量,而它们又满足守恒条件,这时应优先运用守恒定律解题.②如问题涉及的除始、末状态外,还有力和受力者的位移,可优先选用动能定理.③若题目要求加速度或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则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④若过程中的力是变力(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了),而且始末动量不齐全(又不能用动量定理),则惟一的解题途径就是应用动能定理,此时变力的功可用“P·t”求得(P为功率).3.电学综合题求解要领(1)包含的规律: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磁现象规律的分支学科,高中阶段电磁学的内容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等方面的知识,概括起来,一是“场”,二是“路”.所谓“场”是指研究电场、磁场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电荷的作用;所谓“路”,研究的是直流电路及交流电路的有关规律.(2)解题途径:电磁学中的“场”与“路”知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表现为“荷与场”、“场与场”间的关系,全部电磁学知识以“场”为基础,进而研究“场与路”关系.在学习中要“以场带路”、“场、路结合”.4.求解物理综合题的常规步骤(1)审题①看懂题目的文句;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③选定研究对象,涉及到力学问题的,要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作受力图);④依次分清要研究的对象所经历的前后物理过程或状态(即力学方面的运动分析,电学方面的电路分析与场况分析等).可同时画出示意图;⑤明确每个过程或状态所对应的物理模型,所联系的物理知识,物理量和物理规律;⑥注意寻找出隐含条件,明确已知量和所求量;⑦找出各个物理过程或状态之间的联系.(2)寻求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明确每个过程或状态所对应的物理模型,所联系的物理知识、物理量和物理规律;明确已知量、待求量,注意寻找隐含条件;分析物理过程或状态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和类比,建立起问题的物理模型,进一步思考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从而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力求表述得当:要有物理模型建立的准确表述;要有对所使用的物理量符号的意义说明;要对物理模型的状态或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列出正确的方程(组);要对物理方程(组)做出正确的推导、运算(单纯的数字计算和推导可省略);要对运算所得到结果的物理意义作讨论.四、物理解答题一定要规范1.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简要的说明(1)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使字母、符号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明确.(2)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3)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过程”的.阅卷时常见有考生只列几个干巴巴的式子,把“对号入座”的工作留给阅卷人.(4)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这是展示学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比如,先求出甲受乙物体施的某力F,一定要用“牛顿第三定律”才能得出此处甲给乙施的力大小为F.(5)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有时画图作辅助,说明某矢量方向如图所示.(6)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结论或者结果的说明.2.高考阅卷多采用“见式给分”的方法,因此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为叙述方便,以下面一题为例:例题:如图1所示,物质质量m=3.0kg,置于水平地面上,在F=4.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 t=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0,求t=5.0s时的速度和它离出发点的距离.( 1)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例如,要“F-Ff =ma”,不要“4.0-Ff=3.0a”.(2)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例如,要“F-Ff =ma”,“Ff=µFN”,“FN=mg”,“v2=2as”;为要“v2=2s”.(3)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例如,本题若写出“F=ma”就是错的.(4)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东西.例如,本题的解答中,不要“vt=”(5)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例如写了“F-Ff =ma”“Ff=µFN”,而漏写了“FN-mg=0”.(6)一些例题、习题中推出的结论解题过程中不要直接应用,如R=,y=(L+)tanθ.要先推导,再应用.3.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1)“代人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2)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不必证明:例如,指出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即可,不必说明为什么相似.指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即可,,不必说出为什么全等.(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4)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该舍去的舍去.(5)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要用“×”;不要“·lO·32”而要“×10×32”.(6)卷面上不能“约分”.例如不能在G上打“/”或者“×”相约,写出(7)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应是已知量.(8)解题过程中常数的取值与课本一致,如没有特别说明g=9.8m/s2,在估算或题目有说明时,可取g=10m/s2.4.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①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再另立符号,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②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t1表示,第二阶段的时间在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用多个符号,以免混乱;③注意延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用误解。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物理选择题技法一、比较排除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祛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挑反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物理选择题技法二、假设推理法
所谓假设推理法,就是假设题目中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对比,进行合理性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假设条件的设置与合理性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容易突破的'点来设置假设条件,根据结论是否合理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物理选择题技法三、逆向思维法
如果问题涉及可逆物理过程,当按正常思路判断遇到困难时,则可考虑运用逆向思维法来分析、判断。

有些可逆物理过程还具有对称性,则利用对称规律是逆向思维解题的另一条捷径。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的一种类型,由于覆盖知识面广,评分客观,而且可用计算机来阅卷,因而在高考中被广泛采用。

要准确、迅速地解答物理选择题,前提是熟练理解和应用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择题不同于填空题和计算题等其它题型的特点,可采用一些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使解答选择题更为迅速、准确。

一.分析判断法1.直接判断法根据题意,应用有关的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直接判断的方法,一般用于“定性”判断且要求较低的选择题。

【例1】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 )单位单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 )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20XX 年全国高考题江苏卷)〖解析〗此题直接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光的频率不变,仍然可发生光电效应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光强减弱,单位单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选A 、C 。

2.综合分析法有些选择题是比较复杂、比较综合的问题,要求较高,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计算题。

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仔细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恰当地应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结果,然后加以判断。

这是“正规”的解选择题的方法。

【例2】质量为1.0千克的小球从高20米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0米,小球与软垫接触时间为1.0秒,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空气阻力不计,g 取9.8米/秒2)(A )10N ·S (B )20N ·S (C )30N ·S (D )40N ·S(1996年全国高考题)〖解析〗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与软接触时速度为20m/s 。

接着小球与软垫接触,最后小球离开软垫做竖直上抛运动,由竖直上抛运动可求出小球离开软垫时的速度为10 m/s 。

再对小球与软垫接触过程用动量定理,得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30N ·S 。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策略和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策略和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策略和技巧2)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仔细审题,排除干扰项。

3)利用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准确。

4)如果有多种方法,选择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

2.不会做的:1)先排除干扰项,缩小答案范围。

2)利用常识和物理概念,尝试推理和猜测。

3)如果实在不行,可以选择猜测答案,但要注意选项中的关键词和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四.解题技巧1.运动情景图和受力示意图的画法要准确、简洁。

2.利用单位换算,将物理量转化为同一单位,方便计算。

3.利用对称性和几何图形,简化计算。

4.利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推导出未知量。

5.利用数量关系,将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求解未知量。

6.利用逻辑关系,推理出正确答案。

7.注意单位和精度,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

总之,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解题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审题和选项分类,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才能做到既快又准。

观体现。

情景建模法就是将选择题中的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找出实质,排除干扰,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2】一个小球从高度为h自由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它的速度为v,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A.√(2h/g)。

B.√(h/2g)。

C.√(2h/g)+v/g。

D.√(2h/g)-v/g解析】本题可采用情景建模法,将小球自由落下的过程转化为竖直上抛运动,上抛点的速度为v,上抛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设上抛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则:v=gth=1/2gt^2解得:t=√(2h/g),选A。

点评】情景建模法适用于需要进行推理和计算的选择题,通过将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分析模型的特征和规律,找出实质,排除干扰,得出正确答案。

训练2】(2012江苏)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当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F的向上的力f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A。

a。

B。

a+f/m。

C。

a-f/m。

D。

a+f/(2m)3.逻辑推理法——善于分析,灵活运用逻辑推理法是指通过对选择题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高考题解题技巧一、选择题巧做1、训练方向一是小题快做。

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

在应试时,对选择题要把握两个主要原则:第一,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选择题的难度一般也是由简至难,一道题的用时一般不超过3分钟,没有思路的尽快跳过,以保证做题速度;第二,多选题没把握的选项不选,宁可没选全扣些分,也不要因选错而全扣。

二是小题巧做。

高考物理选择题平均每道题的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

选择题解答要做到既快又准,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方法。

解题陷困受阻时更要切记不可一味蛮做,要针对题目的特性“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达到快捷解题的目的。

2、规范步骤解答好选择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对基本物理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

解答时要根据题意准确、熟练地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审题,抓住题干正确理解选项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物理含义,找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临界条件。

还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2)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正确答案,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3)检査答案是否合理,与题意是否相符。

3、突破技法(1)结论法“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

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

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l)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折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萬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

(2)筛选排除法筛选排除法就是通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或计算, 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的方法。

完整版)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完整版)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完整版)高中物理解题技巧物体在重力场中的状态分为三种:超重、失重和重力平衡状态。

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情况,确定物体所处的状态,再根据物理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本例中,利用超重状态下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D。

技巧一:合成法解题典例1】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

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或沿水平方向时,求上述两种情况下木块下滑的加速度。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

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木块加速度的目的。

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相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

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

技巧二:超、失重解题典例2】如图2-2-4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 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满足:A。

F=MgB。

Mg<F<(M+m)gC。

F=(M+m)gD。

F>(M+m)g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它部分都无加速度),所以系统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轻绳对系统的拉力F与系统的重力(M+m)g满足关系式:F>(M+m)g,正确答案为D。

对于超、失重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物体在重力场中的状态分为三种:超重、失重和重力平衡状态。

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情况,确定物体所处的状态,再根据物理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参考答案)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参考答案)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想看答案)一、比较排除法二、特殊值代入法三、极限思维法四、逆向思维法五、对称思维法六、等效转换法七、图象分析法八、类比分析法边长为 d 的等边三角形金属框的 AB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金属选择题在高考中属于保分题目,只有“选择题多拿分,高考才能得高分”,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选择题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练准度:高考中遗憾的不是难题做不出来,而是简单题和中档题做错;平时会做的题目没做对,平时训练一定要重视选择题的正答率.二是练速度: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解答选择题时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妙招,针对题目特性“不择手段”,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一、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 1] 如图 1 所示,宽度均为 d 且足够长的两相邻条形区域内,分别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总电阻为 R ,4 33框从图示位置沿垂直于 AB 边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逆时E Φ -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 q =It = t =t 针方向电流为正,从金属框 C 端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下列关于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图 1【解析】 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荷量,其中第一象限面积取正,第四象限面积取负.金属框R R=0,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也应该为零,B 、C 选项显然不符合.金属框在最后离开磁场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越来越大,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来越大,排除 D.【答案】 A【点评】 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尝试应用]如图2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图2B[0~1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A、C项;2~4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0~1s内的一半,排除D项,所以B项正确.]2D. F +F二、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 选项进行判断.[例 2] 如图 3 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F 和 F (F 和 F 的方向 1 212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图 3A. F 12B .2F2C. F -F 1 2 1 22【解析】 取 F =F ≠0,则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 1 2代入后只有 C 满足.【答案】 CB【点评】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尝试应用]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 a 以大小为 v 的速度向右运动,物块 b 以大小为 u 的速度向左运动,a 、b 发生弹性正碰.已知 a的质量远小于 b 的质量,则碰后物块 a 的速度大小是()A .vC .v +2uB .v +uD .2u -vC [给物块 a 的速度 v 赋值 0,即 v =0,物块 a 与物块 b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物块一定分离,否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项v +u =u ,故排除 B ;碰后两物块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A 项 v=0,排除 A ;给物块 b 的速度 u 赋值 0,即 u =0,物块 a 与物块 b 发生弹性正碰,物块 a 肯定反弹,但其速度大小肯定是正值,D 项 2u -v =-v ,故排除 D.]三、极限思维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例3](多选)如图4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理想边界,用力将矩形线圈从有边界的磁场中匀速拉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B.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1C.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2D.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解析】假设线圈的速度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安培力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A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B正确;假设线圈边长1L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功的定义式知W=FL,拉力做功趋近22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C正2确;假设线圈电阻非常大,趋近于无限大,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趋近于零,线圈所受安培力趋近于零,匀速拉线圈的拉力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少,选项D 错误.【答案】ABC【点评】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尝试应用]如图5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和m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12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T,已知下列四个关1于T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1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图5B .T =D .T =m +mm +m A .T = m +2m m + m +mm + m +mC .T =m + m +mm + m +mm g21 1 12m +2m m g1 1 1 12m +4m m g2 1 1 12m +4m m g1 2 1 1 2C [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 B 的质量较大,m -m由整体法可得加速度 a = 2 1g ,隔离物体 A ,据牛顿第二定律1 22m m可得 T = 1 2g .应用“极限推理法”,将 m =0 代入四个选项1 12分别对照,可得选项 C 是正确的.]四、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例4]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图6A.5m/s B.10m/s C.15m/s D.20m/s【解析】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把汽车的运动看作逆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m、15m,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m-15m=340m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s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s,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B【点评】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往往逆向等同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法的O A.3 3gR 2= 3 y ,因为 tan θ= ,则竖直位移 y = 4 3v y = gR ,所以 tan 30°= ,v =2物理情境还有斜上抛运动,利用最高点的速度特征,将其逆向等同为平抛运动.[尝试应用]如图 7 所示,半圆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斜向左上方抛出,到达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 R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 A 点正上方的水平速度为()图72B.3gR 2C.3gR 2D.3gR 3A [小球虽说是做斜抛运动,由于到达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所以逆向看是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这样就可以用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因小球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tan 30°角为 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则 tan θ=y 3R6 x =3 ,而 v 2y =2gyR 23gR2 v 02 3 = 3 3gR,故选3项 A 正确.]五、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5]如图8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8A.P、Q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CD上电场线沿DC方向向上,所以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A、C错误;若在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P、Q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P点与在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微粒,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答案】B【点评】非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一般可用微元法求解(很烦琐),在高中阶段,非点电荷的电场往往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常常用对称法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求解.[尝试应用](多选)如图9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B、C、D四点,A、D两点与B、C两点均关于O点对称.A、B、C、D四点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EB、EC、ED,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9A.EA=ED,φA>φBB.一定有EA>EB、φB>φAC.一定有φA=φD、φB=φCD.可能有ED>EC,一定有φB>φDCD[由对称性可知,A、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O点,电场强度为零;在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为零.可见从O点沿中垂线向两端,电场强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一定存在电场强度最大的点P,从O到P,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P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于题中没有给出A、B(或C、D)到O点的距离,不能判断A、B(或C、D)两点哪点电场强度大,可能有EA>EB,ED>EC.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B>φA,根据对称性,一定有φ=φD、φB=φC,选项C、D正确,A、B错误.]A因数均为 μ ,重力加速度为 g ,若鸡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 就能运动可转换为经典的滑块—滑板模型,所以对鸡蛋有 = a t 2,μ mg =ma ,对纸板有 d + = a t 2、F -3μ mg -μ mg =ma ,六、等效转换法等效转换法是指在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求解那些有新颖情境的物理问题时,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采用等效转换法将陌生的情境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情境,进而快速求解的方法.等效转换法在高中物理中是很常用的解题方法,常常有物理模型等效转换、参照系等效转换、研究对象等效转换、物理过程等效转换、受力情况等效转换等.[例 6] 如图 10 所示,一只杯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纸板盖在杯口上并在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快速抽出,鸡蛋(水平移动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到)落入杯中,这就是惯性演示实验.已知鸡蛋(可视为质点)中心离纸板左端的距离为 d ,鸡蛋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d10保证实验成功,则所需拉力的最小值为()A .3μ mgC .12μ mg图 10B .6μ mgD .15μ mg【解析】 本题物理情境较新,但仔细分析发现鸡蛋和纸板的d 110 2 1d 11 102 2 min 2联立解得 F =15μ mg ,D 对. min【答案】 DA. tB. tC. tD. t属杆的加速度为 a ,经时间 t ,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 x =1Δ BΔ tR 2r【点评】 对于物理过程与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相似的题目,可尝试使用转换分析法,如本题中将鸡蛋和纸板转换为滑块—滑板模型即可快速求解.[尝试应用] 如图 11 所示,间距为 L 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 ,导轨的端点 P 、Q 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相连,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 t 均匀变化(B =kt ),一电阻也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在 t =0 时刻,金属杆紧靠在 P 、Q 端,在外力作用下,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t 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图 11k 2L 2 k 2L 2 3k 2L 2 2k 2L 2 2rr2rr0 0C [初看本题不陌生,但细看与我们平时所做试题有区别,既有棒切割又有磁场变化,为此可实现模型转换,转换为磁场不变的单棒切割磁感线与面积不变的磁场变化的叠加,为此令金2at 2,此时杆的速度 v =at ,所以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E =BLv +S =ktLv +kLx ,而回路的总电阻 R =2xr ,所以金属杆所受E 3k 2L 2安培力为 F =BIL =BL = t ,C 正确.]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 h =v t - gt 2,可知小七、图象分析法物理图象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象解题时一定要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象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 7] 每隔 0.2 s 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 6 m/s的小球,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g 取 10 m/s 2,则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 3 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A .6C .8B .7D .9【解析】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10 2球位移—时间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 t =1.2 s ,每隔 0.2 s 抛出一个小球,故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线的交点表示两小球位移相等,可数得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 3 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 7,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B[以向B板运动为正方向,分别作出从0、、时刻释放的粒子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看出,若0<t<或<t<T或T<t<,粒子在一个周期内正向位移大,即最终打到B板;若<t<,粒子在一个周期内负向位移大,最00000【点评】v t图象隐含信息较多,我们经常借助v t图象解决有关运动学或动力学问题,而忽视对x t图象的利用,实际上x t图象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有其独特的作用,解题时要会灵活运用各种图象.[尝试应用]如图12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图12T T3T3T9T A.0<t< B.<t< C.<t<T D.T<t<042448T T42T04 3T9T48T3T24终打到A板,故B正确.]八、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例8](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 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图14B.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C[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各种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此外,还有一些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等之类的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的辨析和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判断等,而题中的计算量有减少的趋势。

求解选择题与求解其它题型一样,审题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仍需通过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以求较快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1.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得出正确结果。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于基础题。

例1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B.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C.当r = r0时,分子势能最小D.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其分子势能越来越大解析:答案A、C;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需克服分子间斥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正确;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选项B不对;当时r = r0,分子势能最小,选项C正确;物体上升增加的是重力势能,与分子势能无关,故选项D错误。

2.逐步淘汰法:经过分析和计算,将不符合题干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留下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采用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的两种叙述,则两者中至多有一个正确。

例2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并以该方向为正方向。

已知m A = 1kg、m B= 2kg,v A = 6m/s、v B = 2m/s,此后,A追上B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 两物体速度的可能值为A.v A = 2m/s、v B = 2.5m/s B.v A = 2m/s、v B = 4m/sC.v A =–4 m/s、v B = 7m/s D.v A = 4.5m/s、v B = 2.75m/s解析:答案B 用动量守恒定律可排除选项A;A、B两物体碰撞后总动能不可能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所以排除选项C;A追上B发生碰撞,且碰后同向时,碰后A的速度不可能大于B的速度,排除选项D。

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生用)

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生用)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之道与术李会第一部分:理论指导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高考物理中选择题分数占物理总分的40%,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16%.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1.选择题的特点(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2.选择题的功能(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8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24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二、选择题的解题战略找到“Topic words ,Topic sentence ”,并配合战略与战术。

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方法

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方法

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方法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方法一:题目中找答案高考试题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其实,有的时候作者已经将答案高高悬挂在题干上了,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抬头看一下。

例如,去年高考的选择题最后一题(第8 题)询问的是劈尖干涉的干涉条纹变化情况,由于平时上课时老师提到过劈尖干涉,看到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就开始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由于考试紧张,再说,劈尖干涉也不是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很多同学想来想去却想不出来,反而越想越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这道题目的题干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劈尖干涉的有关性质,我们只要仔细阅读一下,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这道题目考的是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对已有知识的反馈能力。

二:掌握出题规律从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选择题,考生应该慎之又慎,“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

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物理选择题中不太可能有ABCD同时选中的 (整个高三的题目做下来,我一共也只碰到过两三次这种情况);所以,当我们以为四个选择支都对的时候,要三思而行。

对于题干的含义,应当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揣摩,而不应该主观臆断。

对于选择支的安排,我们应当了然于胸,什么样的选择支可能有对称的两个答案,什么样的可能只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有三个……这对于我们的解答不无参考。

三:做好考前练习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水平,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专项练习。

如买一套模拟卷,把里面的选择题挑出来单独做(同样的方法也适用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计算时间与正确率,及时纠正错误。

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略微看一下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如动量等,对于解某些题目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四:学会逆向思维高考题目一般是不超纲的,当考生对于一道题目毫无头绪时,不妨先静下心来,看看平时所学的定理、性质、公式,有哪些可“套”到这道题目上。

一般说来,我们是看到题目,再联想到选用解题方法,而此时,我们可以选择逆向思维,一道“面目狰狞”的题目也许会变得可亲可爱起来。

高中物理的选择题解析与备考技巧总结

高中物理的选择题解析与备考技巧总结

高中物理的选择题解析与备考技巧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

掌握解题技巧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的选择题解析与备考技巧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梳理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考选择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复习。

通过课本、笔记等资料,将各个章节的核心内容整理出来,形成一份知识点清单。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根据知识点清单快速定位所需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二、理解题目,注意关键词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会帮助我们确定解题思路和答案选项。

例如,题目中出现“最小”、“最大”等词汇时,通常需要利用数学推导或逻辑推理进行解答;而出现“可能”、“不可能”等词汇时,则需要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判断。

三、排除错误选项,缩小答案范围在解答选择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正确率。

通过分析选项与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出哪些选项明显与题目不相符,从而排除它们。

另外,一些常见的错误选项包括:过于绝对的选项、与事实相悖的选项、与题目要求无关的选项等。

对于这些选项,我们要有意识地加以排除。

四、善用图表,理解并解答题目在物理学习中,图表往往是理解问题和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图表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找出正确答案。

例如,当遇到电路图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图中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的走向等信息,结合相关的电路定律进行分析。

通过对图表的仔细观察与理解,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选择正确答案。

五、多做练习,提高解题技巧熟能生巧,在备考选择题时,多做练习是提高解题技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悉各类常见题型的解答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并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难题。

建议同学们可以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系统的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想看答案)一、比较排除法二、特殊值代入法三、极限思维法四、逆向思维法五、对称思维法六、等效转换法七、图象分析法八、类比分析法选择题在高考中属于保分题目,只有“选择题多拿分,高考才能得高分”,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选择题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练准度:高考中遗憾的不是难题做不出来,而是简单题和中档题做错;平时会做的题目没做对,平时训练一定要重视选择题的正答率.二是练速度: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解答选择题时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妙招,针对题目特性“不择手段”,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一、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1] 如图1所示,宽度均为d 且足够长的两相邻条形区域内,分别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总电阻为R ,边长为433d 的等边三角形金属框的AB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金属框从图示位置沿垂直于AB 边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从金属框C 端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下列关于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图1【解析】 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荷量,其中第一象限面积取正,第四象限面积取负.金属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q =It =E R t =Φt -Φ0R=0,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也应该为零,B 、C 选项显然不符合.金属框在最后离开磁场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越来越大,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来越大,排除D. 【答案】 A【点评】 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尝试应用]如图2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 )图2B[0~1 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A、C项;2~4 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0~1 s内的一半,排除D项,所以B项正确.]二、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例2] 如图3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1和F 2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图3A.F 12 B .2F 2C.F 1-F 22D.F 1+F 22【解析】 取F 1=F 2≠0,则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C 满足. 【答案】 C【点评】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尝试应用]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以大小为u的速度向左运动,a、b发生弹性正碰.已知a 的质量远小于b的质量,则碰后物块a的速度大小是( )A.v B.v+uC.v+2u D.2u-vC[给物块a的速度v赋值0,即v=0,物块a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物块一定分离,否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B项v+u=u,故排除B;碰后两物块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A项v=0,排除A;给物块b的速度u赋值0,即u=0,物块a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物块a肯定反弹,但其速度大小肯定是正值,D项2u-v=-v,故排除D.]三、极限思维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例3] (多选)如图4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理想边界,用力将矩形线圈从有边界的磁场中匀速拉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B.线圈边长L1越大,拉力做功越多C.线圈边长L2越大,拉力做功越多D.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解析】假设线圈的速度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安培力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A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1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1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B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2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功的定义式知W=FL2,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2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C正确;假设线圈电阻非常大,趋近于无限大,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趋近于零,线圈所受安培力趋近于零,匀速拉线圈的拉力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少,选项D 错误.【答案】ABC【点评】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尝试应用] 如图5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T1,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图5A .T 1=m +2m 2m 1gm +2m 1+m 2B .T 1=m +2m 1m 1gm +4m 1+m 2C .T 1=m +4m 2m 1gm +2m 1+m 2D .T 1=m +4m 1m 2gm +4m 1+m 2C [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B 的质量较大,由整体法可得加速度a =m 2-m 1m 1+m 2g ,隔离物体A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1=2m 1m 2m 1+m 2g .应用“极限推理法”,将m =0代入四个选项分别对照,可得选项C 是正确的.]四、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例4] 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6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解析】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把汽车的运动看作逆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 m、15 m,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 m-15 m=340 m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 s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 s,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答案】 B 【点评】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往往逆向等同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法的物理情境还有斜上抛运动,利用最高点的速度特征,将其逆向等同为平抛运动.[尝试应用] 如图7所示,半圆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斜向左上方抛出,到达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 点正上方的水平速度为( )图7 A.33gR 2 B.3gR 2 C.3gR 2 D.3gR 3A [小球虽说是做斜抛运动,由于到达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所以逆向看是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这样就可以用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因小球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tan 30°2=36,因为tan θ=y x =y 32R ,则竖直位移y =3R 4,而v 2y =2gy =32gR ,所以tan 30°=v y v 0,v 0=3gR233=33gR 2,故选项A 正确.]五、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5]如图8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8A.P、Q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CD上电场线沿DC方向向上,所以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A、C错误;若在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P、Q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P点与在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微粒,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答案】 B【点评】非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一般可用微元法求解(很烦琐),在高中阶段,非点电荷的电场往往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常常用对称法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求解.[尝试应用](多选)如图9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B、C、D四点,A、D两点与B、C两点均关于O点对称.A、B、C、D四点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E B、E C、E D,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A.E A=E D,φA>φBB.一定有E A>E B、φB>φAC.一定有φA=φD、φB=φCD.可能有E D>E C,一定有φB>φDCD[由对称性可知,A、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O点,电场强度为零;在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为零.可见从O点沿中垂线向两端,电场强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一定存在电场强度最大的点P,从O 到P,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P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于题中没有给出A、B(或C、D)到O点的距离,不能判断A、B(或C、D)两点哪点电场强度大,可能有E A>E B,E D>E C.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B>φA,根据对称性,一定有φA=φD、φB=φC,选项C、D正确,A、B错误.]六、等效转换法等效转换法是指在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求解那些有新颖情境的物理问题时,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采用等效转换法将陌生的情境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情境,进而快速求解的方法.等效转换法在高中物理中是很常用的解题方法,常常有物理模型等效转换、参照系等效转换、研究对象等效转换、物理过程等效转换、受力情况等效转换等.[例6] 如图10所示,一只杯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纸板盖在杯口上并在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快速抽出,鸡蛋(水平移动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到)落入杯中,这就是惯性演示实验.已知鸡蛋(可视为质点)中心离纸板左端的距离为d ,鸡蛋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若鸡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d10就能保证实验成功,则所需拉力的最小值为( )图10A .3μmgB .6μmgC .12μmgD .15μmg【解析】 本题物理情境较新,但仔细分析发现鸡蛋和纸板的运动可转换为经典的滑块—滑板模型,所以对鸡蛋有d 10=12a 1t 2,μmg =ma 1,对纸板有d +d10=12a 2t 2、F min -3μmg -μmg =ma 2,联立解得F min =15μmg ,D 对.【答案】 D【点评】 对于物理过程与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相似的题目,可尝试使用转换分析法,如本题中将鸡蛋和纸板转换为滑块—滑板模型即可快速求解.[尝试应用] 如图11所示,间距为L 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导轨的端点P 、Q 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相连,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均匀变化(B =kt ),一电阻也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 =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 、Q 端,在外力作用下,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 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 )图11A.k 2L 22r 0tB.k 2L 2r 0tC.3k 2L 22r 0tD.2k 2L 2r 0t C [初看本题不陌生,但细看与我们平时所做试题有区别,既有棒切割又有磁场变化,为此可实现模型转换,转换为磁场不变的单棒切割磁感线与面积不变的磁场变化的叠加,为此令金属杆的加速度为a ,经时间t ,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 =12at 2,此时杆的速度v =at ,所以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 =BLv +ΔB ΔtS =ktLv +kLx ,而回路的总电阻R =2xr 0,所以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F =BIL =BL E R =3k 2L 22r 0t ,C 正确.]七、图象分析法物理图象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象解题时一定要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象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7] 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6 m/s 的小球,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g 取10 m/s 2,则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 )A .6B .7C .8D .9【解析】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h =v 0t -12gt 2,可知小球位移—时间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t =1.2 s ,每隔0.2 s 抛出一个小球,故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线的交点表示两小球位移相等,可数得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7,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点评】 v ­t 图象隐含信息较多,我们经常借助v ­t 图象解决有关运动学或动力学问题,而忽视对x ­t 图象的利用,实际上x ­t 图象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有其独特的作用,解题时要会灵活运用各种图象.[尝试应用] 如图12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图12A .0<t 0<T 4 B.T 2<t 0<3T 4 C.3T 4<t 0<T D .T <t 0<9T 8B [以向B 板运动为正方向,分别作出从0、T 4、T 2时刻释放的粒子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看出,若0<t 0<T 4或3T 4<t 0<T 或T <t 0<9T 8,粒子在一个周期内正向位移大,即最终打到B 板;若T2<t 0<3T 4,粒子在一个周期内负向位移大,最终打到A 板,故B 正确.]八、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例8] (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 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小,在Q 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图14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C[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