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魏娟设计教案。
课堂上我先以一段视频展示美丽的大草原的景色和生活。
在视觉觉的刺激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课文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现草原的美丽,再通过深入阅读理解找出草原的特点,使学生切实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进行表达,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野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通过抓住“满眼绿色”想到草很多,想象铺向远方的场景,再以课件展示。
让学生体会到草原的广阔。
而在教“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这句话时,我让学生站起来,用手比一比,想象一下,草原上的草到底有多高,在里面捉迷藏是不是很有趣。
指导学生读出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湖水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是难点。
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了湖水的清透干净,湖水很多,但并没有感受到湖水的神奇。
于是,我引导学生想象那清亮的湖水还能映出什么呢?学生们说:“映出了圆圆的蒙古包”、“映出了青青的野草”、“映出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丽,又突破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静下心来慢慢回顾这一堂课,感觉到整堂课气氛比较活跃充满着探究的意境,但没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我让学生先找到描写人和动物动作的词,边填空边表演,接着,我再让学生全体起立,配乐表演朗读这一段,让学生都跟着感受草原上骑马的快乐。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充分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后,我问学生:“我们走进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学生说到:““我想说草原太美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这样美的草原我们要保护那里的环境。
”……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道出了孩子们对草原美景的真挚感受。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我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找出做桥梁作用的过渡段,认识过渡段的作用。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这篇写景短文是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色,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的草原图画。
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
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象、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去品味文中的语言。
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如:“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去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湖水”还能映出什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读出草原的广阔与美丽,运用课件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展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让学生在美美的诵读中,感受美景,感受美的语言。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和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草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锡林郭勒草原》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锡林郭勒草原》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直铺向远⽅。
⼭岭上、深⾕⾥、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可以没过⼗来岁的孩⼦,能让他们在⾥⾯捉迷藏。
⾼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洼洼清亮的湖⽔,⽔⾯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的宝镜⼀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丹丹花,粉红的牵⽜花,宝⽯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
草原不仅美丽,⽽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安闲地嚼着青草,⼩马驹蹦蹦跳跳地撒着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阵风。
⼀碧千⾥的草原上,散落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民骑在⾼⾼的马背上,神⽓地挥舞着鞭⼦,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云飘,⽩云下⾯马⼉跑……” 【篇⼆】⼩学三年级语⽂《锡林郭勒草原》教案 教材简析 《锡林郭勒草原》是“快乐读书屋”中的⼀篇写景⽂章,语⾔优美、⽣动,描写的是居于中国北⽅内蒙古⾃治区中部的驰名中外的天然牧场——锡林郭勒⼤草原。
课⽂向我们展现了⼀幅美丽⼴阔⼜欢腾的草原⽣活图。
课⽂脉络清晰,结构整齐,层次分明,修辞⼿法多样,抓住典型景物进⾏描写,画⾯⽣动,情感真切。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个性化的⾏为,应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的⾝⼼特点,⽤课件创设草原美景的情境,使学⽣们置⾝于其中,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提⾼学⽣理解和运⽤祖国语⾔⽂字的能⼒,发展思维。
2021年《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2021年《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2021年《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1这次小百花课我选择的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在课的设计、试教的过程中非常感谢师傅和同事们帮助和指导,课后,我对本课的反思如下:本节课的合理、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1、课的设计思路清晰流畅,紧紧围绕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两个特点展开教学。
2、把思考的表达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朗读的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欢腾,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某处景物,找到哪些词语能够表现出草原的'欢腾景象,提升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教师的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能够具体地指出学生的优点,用鼓励的语言指正学生缺点,让学生得到肯定,比如“你读出了你对话多的喜爱之情,咬字清楚、朗读有感情且流畅”“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等等,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能够得到肯定,激发学习兴趣。
4、课外拓展能够和课文的写作手法相统一起来,尝试运用“过渡段”写一写校园的特点,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5、过渡语衔接流畅,使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自然清晰。
上完课后,我对本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由于时间安排不得当,在讲第二段时时间有些长,导致将“欢腾”这一特点时,时间不足,朗读较少,再找哪些词语体现草原欢腾时过于仓促,给学生的回答机会也少了,没有将透彻,感受不够深刻。
2、在讲解“过渡段”的含义和作用时,没有讲太透彻,由于是初次接触,应该再将详细一些。
3、在拓展写作之前,应该给一篇简短的运用“过渡段”写作手法的范文,领着学生再分析一下,感受怎样运用,然后在写之前再多找几个学生说说香怎样写,然后再动笔,效果会更好。
2021年《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2《锡林郭勒大草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锡林郭勒大草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
河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向往草原的情
感。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锡林郭勒大草
原的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
想感情。
2 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锡
教学目标 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和神奇。
3、能力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锡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锡林郭勒大草原》
称
《锡林郭勒大草原》选自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锡林郭勒大草原》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
画。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通过对草原静态美、动
态美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的 教材分析
大草原广阔美丽而又独特的欢腾景象,作者将草原特有
3、品读“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 的野草”,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草原上没有一处不覆盖着 野草,体会草多。
4、创设情境,品析“没过”。(你是十来岁的孩子, 如果让你站在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草会长到你的什 么地方草比你高还是比你矮)体会野草多、高、趣。
5、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受(野草的 多、高、趣)。[设计意图:“品词、品句、品读”是体 现阅读教学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词眼让学生比较、 揣摩、体会,突现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 讲”。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随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 训练,突出了阅读教学“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的 要求。]
教学策略选 词析句中感悟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与欢腾;掌握联系 择与设计 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进而读 懂课文内容的方法;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 习运用。 我们先来学习第二段,感悟草原的美丽与广阔。 (一)品读探究,感悟野草美。 1、哪些句子是描写野草的谁来读一读(相机感悟句 教学过程 子) 2、在评价过程中,品析“满眼”“一直”,品读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感悟野草的 绿、多,以及草原的广阔。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锡林郭勒大草原》优秀教案及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锡林郭勒大草原》优秀教案及反思《锡林郭勒大草原》课文原文内蒙[měng]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kuò)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fù)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mò]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qiàn)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g)花,散(sàn)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jǐn)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jiǎo)健的雄鹰(xióngyīng)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xián)地嚼(jiáo)着青草。
小马驹(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ǒu ěr)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sǎ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mù)民骑(qí)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huī)舞着鞭(biān)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锡林郭勒大草原》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叫什么呀?(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在锡林郭勒下画一条线):请你们再读的时候,把这四个字读连贯。
锡林郭勒的大草原教学反思
S版三年级下册《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执教教师——覃玲姣《锡林郭勒大草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是一篇写景散文。
每每读到此文,我都会被草原的美景深深吸引,怎样让我的学生也产生这样的感受呢?为此,我精心备课,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引领着我的这些从未见过草原的学生通过读课文,感悟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走进辽阔、绿草茵茵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一些比较成功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
学生自读自悟,介绍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
孩子们抓住“清亮、一洼洼”感受湖水的清透、通过“开满”“各种各样”“清香”等词感受野花的多、美、香。
一个学生说:“草原不仅美丽,还是清香的大草原。
”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加深了孩子们对草原美景的感悟。
但学生光有感受还不行,还得发挥学生的想象,我又问学生:“欣赏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现了同学们对大草原的热爱。
二、放飞想像,感受美景。
在学习野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通过抓住“满眼绿色”想到草很多,我问“假如此时你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昵?”学生说野草很多,很多,到处都是绿绿的青草,真漂亮!我又继续引发学生想像那绿绿的青草一直铺向远方,都铺到了哪里?学生答:“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很远很远的地方,望不到边”。
在充分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后,我问学生:“欣赏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说到:“草原的景色那么美,小牧民怎能不骄傲,不自豪呢?”“小牧民的家乡实在太美了,我如果生长在那里,也会向小牧民一样高兴自豪,尽情歌唱自己家乡的美景。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道出了孩子们对草原美景的真挚感受,这样的方法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是美丽、广阔的,更是充满生机的。
三、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的,充满了新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体现,1、整堂课上学生认识到了先概括描述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方式,学会了如何运用过渡段过渡句,学会了描写一个优美的事物要用上一些优美的词语,用上比喻句等形象的修辞手法。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欢腾,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呢?课堂上我首先用课件播放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欣赏美丽的草原风景图,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美丽的大草原的景色和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课件展现草原的美丽,再通过深入学习理解,找重点句,品重点词语,体会草原的特点,使学生切实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进行表达,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2023年《草原》教学反思15篇_1
2023年《草原》教学反思15篇《草原》教学反思1《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描写了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草原上欢腾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我国草原的热爱,同时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过听王老师的课使我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草原的美丽不仅仅表现在它的广阔,还体现在其自然景观的无雕琢,蓝天白云,大大小小清亮的湖水,湖水中闪烁的太阳的七彩光芒,绿色草原上盛开的各色野花,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由远及近,层层展示了草原的广阔美丽。
其次,草原上欢腾的场面是由动物无拘无束的活动,牧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构成的。
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进行着各自的活动互不干扰,小牧民神气活现的歌唱着自己美好的生活。
草原从静态的广阔美丽到动态的欢腾,展现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使我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
在教学中,我按照王老师的思路,在我们班上了一节。
但是我又加入了更多的相关资料充实课文的内容,如:课题“锡林郭勒”的意思;内蒙古的地图;草原上各种湖水、野花、动物活动的图片等,我把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上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依据,并在学习野草时复习学习过的古诗《草》,在体会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时介绍蒙古族的民情生活,这些资料的融入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草原、对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由于有了这些资料的铺垫,学生在编写歌词时变得轻松、自如,不觉得没话可写。
结尾和小牧民一起歌唱,在歌声中结束教学,使学生觉得意犹未尽。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充满了新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体现,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个例子:在总结草原广阔美丽时,毕云瀚说:草原是美丽的,有一碧千里的野草,有清亮的湖水,有各种各样的野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反思参考3)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反思参考3) 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成功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美景《锡林郭勒大草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
草原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让学生感悟草原之美是有困难的。
为此,我精心备课,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引领从未见过草原的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感悟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一步步走进一碧千里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感受美景。
在学习野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通过抓住“满眼绿色”想到草很多,我问“假如此时你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说“野草很多,很多,到处都是绿绿的青草。
”我又继续引发学生想象那绿绿的青草一直铺向远方,都铺到了哪里?学生答:“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很远很远的地方,望不到边”。
此时,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说“那青青的野草一直铺向远方,仿佛与蓝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多美啊!”这张图片及教师的语言给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在学习湖水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是难点。
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了湖水的清透干净,湖水很多,但并没有感受到湖水的神奇。
于是,引导学生想象那清亮的湖水还能映出什么呢?学生们说:“映出了圆圆的蒙古包”“映出了青青的野草”“映出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紧接着,我又让他们将想象的画面用下面的句式说出来“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映出了(),映出了(),还映出了(),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丽,又突破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在充分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后,为学生播放录像。
“欣赏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说到:“草原的景色真美,我想住在那儿。
”“小牧民的家乡实在太美了,我如果生长在那里多好啊!”……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道出了孩子们对草原美景的真挚感受,这样的方法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是美丽、广阔的,更是充满生机的。
锡林郭勒大草原语文教学反思
锡林郭勒大草原语文教学反思<<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本课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蓝天白云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文章内容对大草原的热爱。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开阔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欢腾,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通过讲课使我对课文有真切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草原更重要的美丽不仅仅表现出色在它的广阔,的确体现在大自然的自然无穷魅力,蓝天白云,清亮的湖水,湖水中闪烁的七彩光芒,草原上盛开的各色野花,组成了一幅艳丽的图画,给读者以美感。
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由远及多出,层层展示了草原由上而下的广阔美丽。
其次,草原上欢腾的场面是由动物无拘无束活动,产生牧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相态构成的。
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作出着各自的活动提出互不干扰,小牧民神气活现的歌唱着自己美好的生活。
草原从快照的广阔美丽到动态的欢腾,展现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如何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呢?我先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使学生对大草原以致有一种向往。
学生有了兴趣,课上起来就顺了。
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自己谈体会,让学生说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就着本课的主要文本,学生分段感悟本课优美韵文的词句,体会赤峰大草原的美丽。
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对大草原说些什么?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充满了新意,在每个教学流程中都有体现。
学生自读自悟,介绍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
孩子们抓住“清亮、一洼洼”感受湖水的清透、通过“开满”“各种各样”“清香”等词感觉野花的多、美、香。
学生只有感受不但不行,还得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问学生:“欣赏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物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积极发言,喊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现了同学们对大草原的挚爱热爱。
本科的教学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改进:1.学生语言的感染力不够,导致有少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
2023年《草原》教学反思15篇_1
2023年《草原》教学反思15篇《草原》教学反思1《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描写了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草原上欢腾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我国草原的热爱,同时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过教学这一课使我对阅读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明确了阅读课文教学的每一课目标。
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使我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
在教学中,我加入了更多的相关资料充实课文的内容,如:课题“锡林郭勒”的意思;内蒙古的地图;草原上各种湖水、野花、动物活动的图片等,我把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上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依据,在体会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时介绍蒙古族的民情生活,这些资料的融入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草原、对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受益匪浅。
我的体会是: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契机,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比如教学时,就应抓住以情感人的特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情感培育。
同时,借助有效的电教手段,展现__表现的意境,并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展开想象,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对自然产生喜爱之情并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自觉加以抵制。
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有所提高,在段的教学和训练学生表达方面还有欠缺,教学细节上还不够精益求精,尤其是教学语言,如: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在备课中没有重视,而恰恰是这些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语文老师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用语言创设学习的场景、氛围,第一次试讲后组内老师就提出了我在语言上的问题,不精、不准、不美,辞不达意,我也深感由于在备课中没有好好设计使自己的话多、乱,在第二次的备课中我把自己的课堂语言都写了下来,效果果然就不一样了。
2023草原教学反思
2023草原教学反思2023草原教学反思1《锡林郭勒大草原》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草原画卷。
也许是因了对大草原那种自由情怀的向往,每当读到这篇__时,总是被草原的美景深深吸引,那如何让那一群可爱的孩子也能产生这样的感受呢?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孩子们听,在舒缓的朗读声中,孩子们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用笔画出优美的`句子。
听完之后,我问:“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样初步的印象,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一双双小手齐刷刷的举起来,“美丽、广阔、欢腾、无边无际、满眼绿色、生机勃勃”,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欣喜,看来他们是被__的美景所感染了。
随后我让同学们齐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了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他们读的是那么认真,那么动情。
在第二课时,我设置了两个学习目标,其中一个是“读第二自然段,我能找出课文是怎么描写草原是美丽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孩子们读完学习目标,说出了自己从目标中得到的讯息,然后开始自学、互学。
群学,我就进入各小组看他们的学习进展。
讨论热烈的进展着,15分钟后,他们各自派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第一组上台的同学,分工很明确,有报幕的,有表演背诵的,我原以为他们只会拿着书上来读课文,没想到他们用流利的背诵完成了小组展示,真令人刮目相看;第二组、第三组上台,有的同学负责介绍描述草原美丽的三方面内容,有的则负责用绘画的形式展现野草、湖水、野花,看着他们那稚嫩的简笔画,阵阵暖流涌入心底,真的被这一群孩子们感动了他们自己学会了课文内容,还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他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愿今后的课堂上常闪耀着孩子们的智慧之光。
2023草原教学反思2也许是因为我很喜欢大草原,一直都很向往大草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在设计这课教学时比较投入,花了比较多的心思去备课,设计教案,锡林郭勒大2023草原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首先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美丽的大草原的景色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
也许是因为我很喜欢大草原,一直都很向往大草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在设计这课教学时比较投入,花了比较多的心思去备课,设计教案。
课堂上我首先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美丽的大草原的景色和生活。
在听觉的刺激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课文学习。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图展现草原的美丽,再通过深入阅读理解找出草原的特点,使学生切实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进行表达,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习野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们通过抓住“满眼绿色”想到草很多,让学生体会到草原的广阔。
而在教“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这句话时,我让学生站起来,用手比一比,想象一下,草原上的草到底有多高,在里面捉迷藏是不是很有趣。
指导学生读出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湖水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感受到湖水的神奇是难点。
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了湖水的清透干净,湖水很多,但并没有感受到湖水的神奇。
于是,我引导学生想象那清亮的湖水还能映出什么呢?学生们说:“映出了圆圆的蒙古包”、“映出了青青的野草”、“映出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丽,又突破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静下心来慢慢回顾这一堂课,感觉到整堂课很成功,课堂气氛活跃而井然有序,充满着探究的意境,尤其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我让学生先找到描写人和动物动作的词,并问孩子们,你们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接着,我再让学生全体起立,在一曲《赛马》中让学生都跟这感受草原上骑马的快乐,然后一边背诵第四自然段一边把人和动物的动作表演出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本位”。
在充分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与欢腾后,我问学生:“我们即将要离开草原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学生说到:“我想用《敕勒歌》这首诗表达我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我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
”“我想用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照下来。
”……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道出了孩子们对草原美景的真挚感受,这样的方法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是美丽、广阔的,更是充满生机的。
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课文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得比较到位。
但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对我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陷入了思考,比如:我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感受草原的广阔时,我问:“此时我们已来到美丽的大草原上,草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兴奋地向前奔跑着,向前,向前,再向前。
你的眼前是什么?”很多学生都回答看到了野花、牧民、百灵鸟等,并没有感觉到草原的广阔,之后,我只有再启发学生,那你们在草原上跑着,看到了草原的边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无边无际。
现在再来回顾这一教学环节,我觉得,我是不是换一种方式来启发学生更好。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作为老师并不能事先一一预设好,一切都要以学生为本,但我真的很期待有机会的话再给学生们上这一堂课,通过课堂来验证我的想法。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我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找出做桥梁作用的过渡段,认识过渡段的作用,这一步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