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合集下载

什么是生态农业

什么是生态农业

4、劣势: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6、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7、推广力度不够
谢谢观赏
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2、界定:
生态农业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
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
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植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 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 养采用天然饲料; 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3、优势: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 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 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 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 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 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势,各产业都根 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
1、概念: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 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 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 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 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 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 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又该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呢?生态农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它的特点十分显著。

首先,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不再是单一地追求农作物的产量,而是将农业生产视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水源、空气、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各个要素,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其次,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农作物的秸秆可以用作饲料、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或者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可以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再者,生态农业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

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生态农业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通过种植多种农作物、养殖多种畜禽,形成复杂的生态链和食物网,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那么,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呢?科学规划是关键的第一步。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产业布局等,避免盲目跟风和无序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必不可少。

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培育优良的品种,研发高效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降低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也不容忽视。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推广生态农业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推广生态农业

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推广生态农业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呢?又该如何有效地推广生态农业呢?生态农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它不是单一的种植或养殖,而是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要素,如土壤、水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各个要素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比如,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可以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来实现土地的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还可以将养殖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

生态农业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它提倡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生态措施,如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森林保护等,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那么,如何推广生态农业呢?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要让广大农民和社会公众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向农民传授生态农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成功案例和效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示范项目的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

再者,要加强科技支撑。

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出更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和 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农业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意义
1
环境保护
2
生态农业保护了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
减少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
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 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可以提供长期和可持续的农业 收入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应用
生态农业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 推动。
技术创新
科技的进步可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但也需 要面对技术转化和推广的挑战。
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业的发展至 关重要。
生态农业的案例分析
2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打造健康的农业生 态系统。
3 抗病虫害
通过生态措施和合理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 低病虫害发生。
4 资源保护
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的特点
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品质的农产品
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拥 有更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有机蔬菜园
农田林业种植
基于生态农业原则的有机蔬菜园, 通过有机肥料和自然防治方法, 生产高品质健康的蔬菜。
农田林业种植结合了农业和林业 的特点,实现了农田的多功能利 用。
水产农业系统
水产农业系统集合了水产养殖和 植物种植,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 利用。
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生态农业的内容

生态农业的内容

生态农业的内容生态农业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1. 生态友好型: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依照生态学原理,开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农业。

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为目的。

2. 生态适应型: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采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效益型:生态农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业的实现途径1. 农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达到农业生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益的最优化。

2. 农业生态技术:农业生态技术是实现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

它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农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3. 生态农业政策:生态农业政策是实现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推广,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三、生态农业的实践案例1. 甘肃省武威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甘肃省武威市生态农业示范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打造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还实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 湖南省岳阳市生态农业基地:湖南省岳阳市生态农业基地是以生态农业为核心,集种植、养殖、旅游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基地。

通过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

生态农业的认识讲解

生态农业的认识讲解
生物与环境是生态环境的两类组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只有 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生物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得最佳 生产力及效益。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作用与环境,对生态环境有 一定的改造能力, 体种植与立体养殖技术 这种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协调作物与作物之间,作物与动物之间,以及生 物 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利用互补机制并最大限度避免竞争,使 各种作物、 动物能适得其所,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这类模 式在我国农区相当 普遍,尤其是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 高的地区更是类型多样, 成为解决人多地少、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主要内容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2、生态农业技术 3、生态农业典型模式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人们经常提到,必须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资源。生态农业 建设依据 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效应原理 这是根据系统论观点,即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原理,对整个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反馈机制进 行调控,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及环境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由许许多多不同层 次的子系统构成,系统的 层次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物质 循环、能量转换、价值转移和信 息传递来实现的,合理的结构将能提高 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农业生态系统包 括农、林、牧、副、渔等若干系 统,种植业系统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等。
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运行图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五) 生物与环境相协调原理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而 形成的统一整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系 统内生物与 环境相和谐,生物亚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 关系相辅相成,使 系统内有机体或子系统大大节约物质和能量,以减小 风险,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效益。

生态农业基本情况总结9篇

生态农业基本情况总结9篇

生态农业基本情况总结9篇第1篇示例: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通过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农业领域的热点议题,各国纷纷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和措施推行。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1. 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农业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保持农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循环利用原则:生态农业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

3. 多样性原则:生态农业要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促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协调发展。

4. 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农业要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避免使用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害的化学农药和化肥。

二、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1. 有机栽培:生态农业主张有机栽培,尽量减少对农田的化学污染和对农产品的残留物质。

2. 生态种植:生态农业强调种植方式的生态化,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对水资源的污染。

3. 农业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倡导农业的循环利用,提倡农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和自然循环。

4. 综合管理:生态农业要求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1. 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政策,推广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

2. 国际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国际上生态农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各国纷纷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和推广力度。

3. 生态农业的前景展望: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成为全球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在如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实现农业产出的农业方式。

本文将对生态农业的概念、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指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

它跳出了传统农业以生物产量为核心的思维框架,将生态环境和农业产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实现高效农业生产。

二、生态农业的原则生态农业的实践有一系列的原则,以确保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的首要原则。

农业生产应该尽量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提高农田环境的质量。

其次,生态农业需要保护和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这可以通过增加农作物的品种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生态农业要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即要确保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保证未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破坏资源,不威胁生态平衡。

三、生态农业的实践生态农业的实践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农业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首先,种植有机农产品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实践之一。

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制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注重土壤养分的有机堆肥,以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其次,生态农业倡导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防治。

通过合理施肥,种植绿色植被,建设生物防治系统等手段,减少土壤流失,防止水资源污染。

同时,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也是生态农业的核心实践之一。

通过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生物防治手段运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四、生态农业的意义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替代农业的概念
• 从总体上看,替代农业是一种低工业输入、 高生物输出的农业系统,具有整体性、有 机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等特点。发展 替代农业的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替代农业的主要模式
• (一)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 质的替代农业模式。
• (二)注重生态、经济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 替代农业模式。
• 4.生态农业
• 它的内涵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 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它主张不使用或 尽量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或 长效肥,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更 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目前在美 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展得较好。
• 上述几种替代农业模式都注重农业生态 系统的循环再生和整体效应,反对滥用化 肥、农药等化学品,这些模式有利于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 质量,但他们都绝对排斥现代化工业品, 只强调资源环境的维护,忽视了农业的产 出效率与收益,对农民很难产生利益驱动, 大面积推广比较困难。
• 2.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 程中,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投 入来增加产出率,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 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 品化的现代农业。
• 3.设施农业
• 设施农业指利用人工建造的农业设施,为 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等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 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获得速生、 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的农业形式
• 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 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 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 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倡议书
• 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土地板结,农产品 的污染,生产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愈 来愈引起了人门的重视。 因为过多使用化肥容易使土地板结,因此 我们应该应该配合使用农家肥。 生态农业必须回归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养蚯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根本的措施, 而且蚯蚓浑身是宝,蚯蚓体是极为优品质 的蛋白质,可作为养殖业的精饲料。同时 还是生化制药的原料,可配合提炼高单价 生化药品——溶栓剂、氨基酸、三鞭丸。
四、保护自然资源。
生态农业园的突出种类
1.精品畜牧业 1.精品畜牧业 2.无公害蔬菜农业 2.无公害蔬菜农业 3.旅游观光农业 3.旅游观光农业 4.农业科技示范业 4.农业科技示范业 5.农副产品加工业 5.农副产品加工业 6.花卉苗木产业 6.花卉苗木产业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 生产面临着病虫害日趋 加重,空气污染, 加重,空气污染,大气 变异,土壤侵蚀, 变异,土壤侵蚀,良田 被占, 被占,农用物质价格上 涨等难题。 涨等难题。
据内 加
根据内容加分ຫໍສະໝຸດ /p rograms/view/kLqA7h5 hRMw/
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 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 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 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 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
一.降低生产成本
二、改善环境质量。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
五、 经济 效益 高。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引言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它强调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生态规律,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强,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在于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化学 fertilizers 和农药的使用,重视生物多样性,强化土壤健康,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的优势1. 环境保护:生态农业通过减少化学输入,降低了水体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风险。

它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自然敌害昆虫等,维护生态平衡,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 提高土壤肥力:生态农业强调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同时,健康的土壤还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3. 促发经济效益:虽然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长远来看,生态农业可以通过提高作物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生态品牌效应明显。

4. 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物种植和轮作等方式,增强了农田的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政府制定了系列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

许多地区积极探索生态农场、生态基地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农业的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生态种植技术仍需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相关的产业链尚不完善。

此外,受市场波动影响,生态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限制其推广。

未来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动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

生态农业的名词解释生态农业是指一种以尊重并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理念和方法。

它致力于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力求在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障农民收入方面取得平衡。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的环境保护意义生态农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环境的保护。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而生态农业则强调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循环利用农业资源、生物防治等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物质,使农产品更加健康、安全,无需担忧食品安全问题。

生态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农业提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传统农业往往采用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使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而生态农业鼓励多样化种植农作物,进行轮作和间作,保证土地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

此外,生态农业还注重保护特定地域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推动当地的农产品特色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思维生态农业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和循环,试图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协同发展。

它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倡导农业与自然生态保持平衡。

生态农业不仅关注农产品产出,还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重视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农业不仅关注环境和农业经济效益,还着眼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生态农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生态农业鼓励农民参与决策,增加农民的收入和话语权。

通过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并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结语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在理念上具备了独特的价值,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还可有效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概念很多时候,人们把生态农业当成一种技术,但实际上,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下面将详细介绍其概念、特点和模式。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方法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现代农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生态技术只是手段之一。

从广义上讲,生态农业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二、生态农业的特征生态–改善并保持系统内的动态生态平衡;发展–以不改变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循环–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肥料、饲料和其他物质的输入,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利用;经济–高品质、高数量的各类农产品的输出,获取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入,以进一步加强生态生产系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生态农业的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名词解释生态农业

名词解释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背景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过程,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

生态农业旨在保护和改善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并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贫瘠、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也对传统农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可持续的农业模式,这就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原则生态农业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土壤:采用有机肥料、绿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质量,并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对土壤造成污染。

2.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雨水收集、灌溉技术等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3.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种植多样化的作物和采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来保护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4.循环利用资源:通过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残渣,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

5.促进生态平衡:通过合理调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如土壤微生物、昆虫等,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6.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业活动。

生态农业的实践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原则,生态农业采用了许多实践方法:1.有机耕作:使用有机肥料和有机种子进行耕作,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

还可以利用绿肥来改善土壤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灌溉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3.多样化种植:种植多样化的作物,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和绿肥作物等。

这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田的害虫和病虫害的侵袭。

4.生态防控:采用生态防控方法来管理农田中的害虫和病虫害。

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或使用生物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

5.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将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残渣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
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
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 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饮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 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持续时间约为7000年)

特点:刀耕火种、熟荒、撂荒,基本只有
种和收两个环节。

问题:只取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
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
第2阶段: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持续时间:近3000年来)
特点: 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以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采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注意 到了保持地力常新; 注意天时地利来进行农业生产,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问题: 由于以人畜力为主,劳动生产低效; 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 难以在较大规模上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林、牧、农、渔的综合 生产。
二、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即刀耕火种农业; 传统农业: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有机 肥为主要肥源,其核心是自给自足。 现代农业:又称石油农业。是通过大量高能耗 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的输 入来维持高产出的农业。

第1阶段: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 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 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 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绿色革命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等 发展中国家,开展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耐肥、抗倒 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利用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提 高生产力,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这场改革活动对世界农业 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犹如18世纪蒸汽机在欧洲所引起的产业革命 一样,故称之为“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成就巨大。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80年代 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展生态农业意义:
1.有利于巨额农产品数量增长,品质改善,满足 人口衣食需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有利于解决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灾害频繁,农 业资源短缺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农业实践
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
以农村沼气为纽带,以山地、水面、庭院为依托,以综 合利用为技术手段,构成“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 联动多产业发展的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体系。其中养殖 业包括生猪、牛、鸡、鱼等,种植业包括果业、粮食、蔬 菜及其他各类经济作物。
留民营种养加复合生态农业工程
粮食加工后的麸皮和米糠及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加工为饲料送至饲养场,牲畜粪 便和部分作物秸秆进入沼气池,沼气供居民及工副业使用,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 至鱼塘、蔬菜大棚或藕塘,一部分送至菇房及饲料加工厂。鱼塘的污泥送至农田、 果园和菜地。磨菇渣和菜叶、菜茎又是动物饲料。豆制品厂除生产豆制品外,部 分豆浆送至奶牛场,豆渣则喂猪、牛和鸡。藕塘荷叶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塘泥又 是大田的肥料。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传统农业所引起的环境破坏越来越引人关注,人们对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那么,什么是生态农业呢?如何实践生态农业呢?一、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指在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生态为导向,以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自然资源,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关注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以生态理念引导农业生产,通过科学管理土壤、控制害虫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手段,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应用,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农业的实践1. 科学管理土壤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生态农业的实践需要科学管理土壤,在肥力管理方面突出“土润而不泥、土松而不散、土肥而不腐、土气而不单”的特点,适度施用高效有机肥料及微量元素,充分利用牛粪、鸡粪等农牧业废弃物提高农田肥力,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同时也可以降低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

2. 控制害虫传统农业为了保证产量,经常要广泛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生态农业的实践需要通过生物防治、有机防治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生态农业的实践要求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的利用农业的生态优势,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尽力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

4. 推广科技成果生态农业既需要借力自然,同时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培养技术人才、创新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式,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生产能力。

五、结语生态农业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它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传统农业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和环保。

下面整理了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水稻种植生态水稻种植是在稻田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同时,利用稻田的食物链,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森林农业森林农业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森林可以提供土壤肥力、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等,同时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4.蚕桑生态养殖蚕桑生态养殖是一种在桑树环境中养殖蚕桑的农业模式。

桑叶提供蚕的食物,而蚕又可以为桑树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链条。

同时,蚕桑生态养殖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了害虫的发生。

5.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一种在水域中养殖水生动物的农业模式。

它利用水的循环系统,通过生态浮渣、水草等方式来处理废弃物,同时也会净化水体。

水产养殖对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小。

6.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是通过增加农田的生态多样性,规划不同功能的农田,包括农作物区、果树区、竹林区等,利用生态链条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使用和土地退化。

7.路边草莓路边草莓是一种在农田路边种植草莓的生态农业模式。

草莓的茎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草莓种植也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景观。

8.大闸蟹稻田养殖大闸蟹稻田养殖是一种将大闸蟹放养在稻田中共生的农业模式。

大闸蟹可以吃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也会排泄大量的蟹粪,提高稻田的肥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9.农耕林农耕林是将农田和林地结合起来进行种植的农业模式。

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将农田和林地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的生态本质 它要求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尊重生态经 济规律,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2、生态农业是可持续经营系统 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 统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 3、生态农业是技术集成型产业 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 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 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 济的高效良性循环。 • 4、生态农业是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 生态农业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 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建 立高效有序、多层次循环的生产经营系统。
菲律宾玛雅农场 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 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 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 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 的发展,他们又找到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 场。到了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2.5万头猪、 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 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 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 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 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 循环。像这样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 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生产 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 用。
生 态 农 业
组员:卢征强 卢亚凯 陈力 艾楠楠
目录
• • • • • • • • • 1、生态农业产生的背景 2、生态农业概念综述 3、生态农业与生态第一产业的关系 4、生态农业的特点 5、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 6、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 7、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新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9、案例-新疆沙雅县的生态农业防虫
生态农业与生态第一产业的关系
生态第一产业是以光合作用和矿产资源生产 为目的的自然资源业,包括生态农业、有 机农业、生态林业、资源开采等。总体来 说,就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农 业初级生产有关的大农业概念。由此可以 得知,生态第一产业内容较为广泛,而生 态农业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农业的特点
以色列生态农业 以色列相当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它被称为农工一体化社 会制度,实际上就是生态农场。著名的基布兹共同农场, 就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节水喷、滴灌)为宗旨,达 到农牧业综合发展,努力寻求低成本的蛋白质生产。在 1970-1979年的10年中,以色列的农业总产值每年以 15%的速度递增,农产品在5年内增产两倍,而参加农业 的生产者同期却减少20%。以色列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条 件并不好,而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以色列农业人才的进入, 从而加强了农业技术研究。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纵观人类一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 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 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 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 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 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 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 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
1984年杰克逊(W.Jacks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 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持土 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 花费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 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 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 作物、绿肥、场外有机肥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充养 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生产体系。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借鉴了国外替代农业的各种形式,有 着深厚的传统有机农业的背景和基础,并具有自己独特的 概念和发展过程。概括而言,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大 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3年以前)。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第 一阶段,主要工作时知识积累、宣传发动、局部试点,即 生态农业由理论探讨、宣传引导逐步转入实践阶段。使生 态农业建设从传统经验技术、农户经营规模为主的初级阶 段转向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偏重于现代农业技术,以村、 乡(镇)经营规模为主的试点阶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县,开始了
瑞典生态农业 其做法有使用天然肥料(牛、羊、猪粪便)、人工除草等。为保持土壤 肥力,减少病虫害,瑞典还采用了4年轮作的种植方法,即轮种小麦、 豆类、牧草、燕麦等。瑞典生态饲养禽畜主要采用室外放养、喂养生 态饲料等方法。对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用药,用过抗菌类 药的禽畜要满1年后才能出售,以保证禽畜体内不残留对人不利的成 分。在瑞典,生态农作物产量比普通农作物产量稍低一些,但其售价 要比普通农作物高出1倍。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瑞典政府也作出了 相关规定,要把国内10%的耕地转为生态农业种植。为了生产高质量 食品,保持土地持久肥力,限制对非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使用,瑞典政 府还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确保经营生态农业农民的合理收入。
国内学者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教授骆 世明在《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一文中指出: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 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农业专家边疆认为,所谓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学 原理,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良性循环(生态 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久发展(环 境不断改善、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永盛不衰),低耗高效 (适度投入、低投入高产出),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体系,或者叫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丁举贵教授等主编的《农业生态经济》一书 中说:“生态农业是利用人、生物与环境 之间能量转化和生物间其他相养规律,合 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 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的 系统,达到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物质产出 最大,资源保持最好,经济效益最佳的目 的。”
我们组倾向于这个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 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 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 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 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 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资源和劳动力,保护资源。德国的生态农户企业 始于70年代,80年代以后生态农业进入了迅速成 长期。据德国农业部统计,到2001年已经有生态 农业企业14702家,占全国生态农业企业的3.3%, 其经营面积的总规模超过了634998 hm2,占全 国农用地的3.7%。 在发展中国家中,生态农业发展较快的有东南亚 的菲律宾、泰国、印尼、印度等国。1988年,发 展中国家在生态农场中工作的农民超过300万人, 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
1969年北约 北约组织各国专门成立了现代社会挑战委 北约 员会,处理有关部门环境问题的多变实验项目, 生态农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美国 美国著名 美国 的罗代尔研究中心以及许多大学生态研究所,也 开展了生态农业研究和实验示范;英国 英国在1975年 英国 成立了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专门研究生态农业 和生物农业;德国、荷兰、瑞士等国也先后建立 起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场,并且发 展很快。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对生态农业的研究 主要围绕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这两大 方面。
• 5、生态农业是产业化经营体系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 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经营系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有 效模式。 • 6、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生态农业是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其设计 模式应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多层次性、区域性的特点, 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西欧各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与美国相似。从事生 态农业生产者不到农民总数的1%,规模一般较小,以家 庭农场为主。依靠生物学方法维持土壤肥力,加入适量化 肥获取高产,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化学农业只有在病虫害高发等关键时刻才使用,逐步使高 能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英国是最早进行生态农业试验和 生产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试验生态农 业。经过多年实践后,为实现沃什顿所定义的生态农业的 目标,英国实行养地和用地结合,实行作物轮作,增施粪 肥,采用生物防治,牧地混种牧草并混合放牧,同时利用 多种资源发展多种小型畜、禽养殖,尽量利用各种再生
生态农业的探索起步。山西省闻喜县、辽宁省大洼县、湖南南县等地, 出现了一批“生态农业户”、“沼气生态户”、“生态示范户”等。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建立了生态农业试点,成为中国第一个生态农业 户。 (2)发展阶段(1984-1992年)。1985年以后,农业、科研、教学、 水利、水产、畜牧、农经等部门各自设立了研究重点,形成了多部门、 多区域、多学科的多点试验和示范局面。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政府部门发布文件要求发展生态农业,使生态农业 建设试点的数量由少到多,试点的规模由小到大,试点的地域分布由 一省一市到多个省市。这一时期,中国生态农业理论的探索也取得了 很大成绩,我国学者从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 验,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 体系。
在发展中国家中,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生态农业发展较早、 较快的地区之一,于1982年成立了地区性的研究机构— —东南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网,其研究重点在于提高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率、稳定性、持久性和均衡性,如何 合理地开发农村资源和建立多学科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方 法。 在实践实验方面,到目前为止,美国和西欧大约1%的农 民在从事生态农业的实践。美国在1988年已有2万多个生 态农场,目前已发展到近5万个。这些农场按照经营方式 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完全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生 长激素,仅依靠生物能源及利用物种的多样性和相竞相克、 互利共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种是主要以有机方式从事生 产,但并不排除合理的、少量的化学药品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