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

“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

住翼鬻紀遽堂教学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丁翼飞(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江苏南京)一、课标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属于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模块的内容,该模块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关注不同区域背景下,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原因、过程。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人类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对学生养成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突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观念。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区域概念,认识了区域间客观存在的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知道了研究区域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确定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处理好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综合开发。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1)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某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点,推测造成的危害,并针对危害提出治理对策。

(2)搭建解决生态脆弱区问题的思路框架并设计解决方案,能解决现实中其他同类问题。

(3)能够有针对性地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脆弱区产生问题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搭建解决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框架并设计解决方案,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四、教学思路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其中极度生态脆弱区有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等。

这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系统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进而影响本区域乃至其关联区域的人类生存条件。

生态脆弱区不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尤为突出,科学发展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探讨生态脆弱区的发展问题,本节教学从中国极度生态脆弱区中挑选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一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通过对典型区域的案例探究,积极引导学生归纳生态脆弱区普遍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搭建解决生态脆弱区问题的思路框架,并设计解决方案。

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原则及目标

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原则及目标
(2)中远期(2016~2020 年)目标
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趋势已得到基本遏止,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减,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健康、稳定发展状态。到2020 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退化生态系统已得到基本恢复,可更新资源不断增值,生态产业已基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呈现持续、强劲的发展态势,区域生态环境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条 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3、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构建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在全国生态脆弱典型区建立长期定位生态监测站,全面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网络体系;同时,研究制定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监测和合理评估脆弱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动态演变规律,建立脆弱区生态背景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并利用网络视频和模型预测技术,实现脆弱区生态系统健康网络诊断与安全预警服务,为国家环境决策与管理
提供技术支撑。
4、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加强资源开发监管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严格禁止超采、过牧、乱垦、滥挖以及非法采矿、无序修路等资源破坏行为发生;以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线为基础,通过科学规划,确立适宜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强度、可持续利用途径、资源开发监管办法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监管条例,编制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积极推进脆弱区生
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总体任务和具体任务

如何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

如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摒弃过去那种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认知,深刻认识到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以及稳定的气候条件,从而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又能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科学规划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关键。

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和资源禀赋。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进入,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同时,要合理布局城市和产业,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扩张,保护好生态廊道和生态敏感区。

例如,在一些山区,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林下经济,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

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协调两者关系至关重要。

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必须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转变。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研发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以制造业为例,可以通过推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降低能耗和环境压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形成有效的震慑,促使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生态保护的要求。

推动公众参与也是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环境脆弱的地球上,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需求。

它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先进的科技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我们享受着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房、丰富的商品和多样的服务。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比如,过度的资源开发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粗放的生产方式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规模的城市化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些不仅是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如果我们现在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那么未来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困境。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呢?首先,需要转变发展理念。

过去,我们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了环境成本。

现在,我们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

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我们应该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农业等。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

再者,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必不可少。

建立健全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其遵守环保标准,落实环保措施。

另外,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也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增加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支出,用于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环保技术研发等。

鲁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1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鲁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1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落到实处
调用 知识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 人为 原因,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要 原因。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要以_小__流__域___ 为单位,运用工程措施、 生物 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信息:崩岗是我国南方山坡岩土体 解读:福建降水多,崩岗分布区地形
(1)福建省某地在崩岗分布区推广杨梅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崩岗分布
思 区地形破碎,植被少,福建降水较多,必然会发生较明显的水土流失,由此可知,
维 该地推广杨梅种植的首要目的是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修复当地生态环境。
过 (2)图示崩壁坡度大,沟道和洪积扇面积小,都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杨梅。集水坡
程 面坡度相对较小,面积较大,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杨梅,且集水坡面分布在崩
(2)黄土土质疏松
土质 疏松 ,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节理形成的两个断面一般没有或很少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3)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千沟万壑 ,更容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 (4)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水土流失后,使地表支离破碎,严重降低土壤的 肥力 干燥,植被难以恢复,进一步 加剧 了水土流失。
A.降低地表坡度 B.控制降雨强度 C.提高植被覆盖度 D.改善土壤结构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相对距离与不同降水强度下累积产流量并不呈正相 关,A错误;相同距离下,累积产流量与降水强度呈正相关,B错误;对比两幅 图可知,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不同降水强度下的累积产沙量的影响较明显,C 错误;对比两幅图中60毫米/时降水强度下累积产沙量,可知植被覆盖度提 高对累积产沙量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D。第2题,根据两种植被覆盖度下 的累积产流量、累积产沙量可以看出,高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地表累积产流 量呈现小幅度下降,累积产沙量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这说明水土流失严重区 域的治理应当注重植被覆盖度的提升,C正确;该实验不能反映出地表坡度、 土壤结构,A、D错误;降雨强度是无法控制的,B错误。故选C。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重在阐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还必须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内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更好地实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不断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践和创新,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得以持续向好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言日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大多数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或面临资源枯竭。

该类型区域应开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传统产业提质,探寻转型发展的新道路,同时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综合实力全面提高。

1协调发展模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在物质层面上,城市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环境资源的损耗,然而区域内环境资源量和质的承载能力有限,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能支撑和保障经济发展。

同时,经济效益的增强会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尤其使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升,有利于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方向发展且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引领下,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技术进步,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使得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减少。

第二,在意识层面上,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相关的就业岗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已由低层次的吃饱穿暖转向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需求,公众逐渐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环境诉求会倒逼经济发展兼顾数量与质量,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第三,在制度层面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指标体系设置原则(1)覆盖范围的全面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经济社会某个方面的突飞猛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着眼于此,需要全面而广泛地体现现阶段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内蒙古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以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面 防沙 治沙 , 树 造林 , 植 绿化 国土 的意 识进 一 步增 强 , 社 会 各 界 踊跃 投 资 、 力 进 行 造 林 绿 化 、 树 造 林 防 投 植 沙 治 沙 活 动 , 后 建 起 了军 民共 建 林 、 年 林 、 融 先 青 金
风 力 的作 用下 . 兰布 和沙 漠 以每 年8 l 米 的速 度 乌 米一 0 1
专 题分 析 . 以期 为 “ 十二五 ” 间西 部生 态脆 弱地 区生 期 态综合 治理 提供 一些 新 的思路 。


阿 拉 善 盟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阿拉 善 盟处 于 我 国西 北 干旱 区东 端 , 内9 %的 境 3
度 收缩 、 相对 集 中” 为核 心的 “ 移发 展 战 略 ” 即将 生 转 , 产 力要 素 向发 展条件 相 对较 好 的地 区集 中 ; 口 向城 人 镇集中, 农业 向绿洲 集 中 , 业 向 园 区集 中 , 动力 向 工 劳
大部 分 地 区极端 干 旱 , 乏 地表 径 流 。该 区域 年 均 降 缺 水 量 只有4 ~ O 毫米 ,而 蒸散 量 高达6 5 15 毫 米 。 020 5~ 4 9 水 资 源不 足 、 水 资源 的过 度 开采 与不 合 理利 用 导 致 对 绿 洲 面积 萎 缩 、 下 水 位 下 降 , 个 绿渺. 地 整 f I 生态 系 统 受
带 等 阿拉 善 地 区三 大生 态 屏 障 近几 十 年 出现 了严 重 退化 。2 世 纪5 年代 长达 8 0 里 、 0 0 0公 面积 达 1 3 0 方 13平 公 里 的 梭 梭 林 目前 仅 剩 3 6 余 平 方 公 里 , 减 少 80
6 . %: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 由5 0 53 9 0 平方公里减少到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
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1.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包
括森林、湿地、水域等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项目等,保护物种多样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2.可持续农业与林业: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实践,鼓励农
民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倡导有机农业。

促进可持续林业经营方式,推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完善水资源
的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控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4.气候变化适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开展气
候变化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适应性政策和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技术,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工作。

5.社会公平与贫困减轻:关注生态脆弱区的社会问题,加大
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提供适当的教育、卫生、就业等基础服务,鼓励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促进社会公平和贫困减轻。

6.教育和意识提升: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培养人们的
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公众对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认
知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参与和环保组织的
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落实。

这些综合治理措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携手合作,形成共同的治理机制和合作模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以上级领导同志为核心的党内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

在这一背景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科学划分功能区,实现对重要生态空间的特殊保护。

二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制限过度开发,避免生态破坏。

三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四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生态保护。

为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工作,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并于2022年发布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

《办法》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督机制、责任主体、监管措施等,对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办法》的发布背景是党内、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要求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

《办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防止生态退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本文拟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阐述《办法》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概述《办法》的总体思路。

第三部分介绍《办法》的具体监管措施。

第四部分分析《办法》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

第五部分阐述《办法》关于划定标准、方法的规定。

完后一部分讨论《办法》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梳理,可全面认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重要内容,为贯彻《办法》提供参考。

一、《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的发布有以下背景和目的:背景:中国政府多次就生态保护红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党内、国务院也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印发了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形成一整套管控和激励措施。

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

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

2014年02期总第741期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姻赵兴军潍坊科技学院摘要:当今社会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环境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生态脆弱区,顾名思义,其生态环境易受到破坏。

所以,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共赢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这两个方面却做不到相辅相成。

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以及相关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双赢一、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生态脆弱区从生态学方面的解释是从一种生态景观到另一种生态景观的过渡区,然而这些地方常常面临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片区域的生态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并且一旦被破坏,其想要恢复到正常水平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种过渡区域是演替发生的重要部位,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人类长时间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这种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越发严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脆弱性所在,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西北地区是生态脆弱区的集中区域,其占地面积广,可以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30%以上。

近些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其很强的脆弱性。

1.荒漠化范围逐年增加。

导致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的首要原因就是用水量的增加。

众所周知,西北内陆地区属于缺水环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河流的上中游所在区域,盲目利用水资源,这就直接致使流域下游发生断流,进而影响一些湖泊水域的存在。

这里举一个例子,石羊河流域是人口分布的一个集中区,其中游受到居民的大量无节制用水,致使下游出现用水危机。

近似这样的原因,罗布泊消亡,艾比湖濒临消亡。

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使荒漠化范围扩大,影响更多人民的生产生活。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一、前言生态脆弱区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干扰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

针对生态脆弱区的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方法,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背景分析1. 生态脆弱区的定义及特点生态脆弱区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干扰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

其特点包括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沙化严重等。

2. 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必要性生态脆弱区治理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必要措施。

首先,它能够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其次,它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最后,它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脆弱区治理的现状1. 生态脆弱区治理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对生态脆弱区进行了大力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草畜平衡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在西藏等地区,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土地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 生态脆弱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尽管生态脆弱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在某些地区,由于政策制定不够科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治理工作难以推进。

四、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建议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生态脆弱区治理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等。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收益。

2. 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是针对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措施。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他们提供经济收益。

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对策有哪些

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对策有哪些

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对策有哪些生态脆弱区域是指那些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的地区。

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往往很难恢复,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

因此,加强对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态脆弱区域通常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比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生态功能相对单一。

而且,其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弱,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外界干扰十分敏感。

同时,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平衡容易被打破,一旦遭受破坏,可能会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针对这些生态脆弱区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保护对策呢?首先,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对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和潜在的生态风险。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地面传感器网络等,获取全面、准确的生态数据。

同时,依据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其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关键之举。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脆弱区域,要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

比如,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以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可以采取封禁保护、人工种草、沙障固沙等措施,遏制荒漠化的蔓延。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区域,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技术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水平。

再者,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也是重要的保护手段。

在生态脆弱区域,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扩张。

根据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

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与生态恢复研究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与生态恢复研究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与生态恢复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越发凸显。

尤其在一些脆弱区域,环境破坏更加严重,治理与恢复工作变得刻不容缓。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课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困境在中国境内,西南地区的水土流失、北方草原的退化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污染都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典型代表。

这些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如人为开发、气候变化等,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减少等。

这些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破坏。

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的挑战治理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这些区域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治理的效果。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紧密相连,需要综合治理,协调各方面利益。

再次,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问题,治理策略需要差异化。

最后,由于治理需要时间和长期的投入,政府和各方力量的持续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三、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的路径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治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形成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科学完备的监测系统,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掌握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治理和恢复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研发出适合脆弱区域的治理技术和工程方案。

四是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方,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什么是生态经济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发展

什么是生态经济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发展

什么是生态经济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经济?又该如何实现生态经济的发展呢?生态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只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可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最终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生态经济则不同,它将生态系统视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在生态经济体系中,各种资源都被视为宝贵的财富,而不是随意浪费和丢弃的废弃物。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通过先进的技术处理和回收利用,可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再次投入到生产中,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领域也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实践场所。

生态农业强调生态平衡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发展沼气池,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既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又为农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的发展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念,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只有思想上的转变,才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 禁樵禁采 生态移民 合理用水
工矿交通建设
建草沙障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 北大部分地区。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 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 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同:都是土地荒漠化; 异:自然:前者在湿润环境下,流水侵蚀形成;后者在干旱环境下,风力侵蚀形成。
人为:前者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上游过度用水。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 失巨大。(经济)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
土地荒漠化
(二)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1.说一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二)荒漠化的成因
1.说一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植被稀少, 土壤裸露
冬春季 多大风
动力条件
气候 基本条件
干旱
多沙质性土壤ຫໍສະໝຸດ 物质基础(二)荒漠化的成因
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
风能开发:削减风力,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 太阳能开发:遮挡阳光,减少地表水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植被。 提供新能源,减少樵采,利于保护当地植被。
(1)在地图上找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坝上地区。 地形:当地以高原和波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气候:当地气候属于半 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水文水系:河流稀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浅谈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

浅谈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

浅谈我国西部的⽣态脆弱区及其治理措施⽣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

该交界过渡区的⽣态环境条件与跟它交界的两个不同⽣态系统的核⼼区域有着⼗分明显的区别。

我国西部绝⼤部分省区位于⽣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西藏、青海、⽢肃和贵州是全国⽣态最脆弱的五个省区。

我国是世界上⽣态交错区分布⾯积最⼴、脆弱⽣态类型最多、⽣态脆弱性表现也最为明显的国家之⼀。

我国的⽣态交错区⼤多位于⽣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这些地区⼤多是我国⽬前⽣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民⽣活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较为薄弱的地区。

作为⽣态环境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态交错区⽬前已成为我国⽣态保护的重点。

⼀、⽣态脆弱区的特点⽣态脆弱区具有以下特点:⼀是其损失不可弥补;⼆是对于⼈类引起的变化特别脆弱;三是如果这⼀损失或退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和⽣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将可能产⽣⼴泛的不良连锁反应。

在⽣态交错区⾥,⽣态系统稳定性较差,环境的变化对其中要素的影响也⽐较⼤,所以交错区中容易发⽣环境退化现象;另⼀⽅⾯,由于⽣态交错区的⾃我修复能⼒弱,⼀旦受到影响,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我国⽣态脆弱区的成因1.⾃然条件恶劣、⽣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的⾃然⽣态环境状况表现为: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流失、⽯漠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及沙尘暴频繁发⽣等,表明⽣态环境恶化已经⾮常严重。

西部⽔⼟流失⾯积占全国的80%,沙化⾯积占全国的99%,草原“三化”⾯积(退化、沙化、盐碱化)占全国的93.2%。

坡度⼤于25°的坡耕地占全国的70%,⽯漠化⾯积占全国绝⼤部分。

2.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西部地区包括各省区,虽然总⾯积约占全国总⾯积的71.7%;总⼈⼝却占全国⼈⼝总数的28.5%。

但整个西部地区的GDP、农业总产值和⼯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9%、25%和6%。

西部处于⼯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传统的基础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为主体,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量的初级能源、原材料进⼊市场,主导功能不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较弱。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它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

当经济繁荣时,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

然而,如果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的利益。

以一些传统的工业发展为例,为了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大量的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河流被污染,鱼类死亡,土地变得贫瘠,空气质量下降,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沉重的负担。

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而且,生态旅游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产业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当我们保护好生态环境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呢?首先,政策的引导和规范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当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

对于那些违反环保规定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的绿色升级。

其次,科技创新是实现平衡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发和应用新的环保技术,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使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利用生物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与保护。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脆弱起来。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探索如何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脆弱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面临一些压力和干扰时容易损失其功能与稳定性的能力。

这种脆弱性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另外,生态环境脆弱性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态环境受损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因此,了解和评估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程度不同于地区和国家。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其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破坏。

例如,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就特别脆弱,由于缺乏水资源和极端气候条件,生态系统容易崩溃。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挑战。

这些国家往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程度高,生态系统遭受的压力也较大。

因此,不同地区和国家要针对自身的生态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生态环境脆弱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只有了解环境现状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其次,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此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治理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控制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可以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地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通过有效的对策选择,使得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来说,可以选择发展资源型经济,如石油、矿产等。

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开采和利用自身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对于缺乏资源的地区,则需要选择其他的经济发展方式,如发展服务业、制造业等。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还应该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到各个产业的发展。

例如,对于山区地区来说,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等初级产业。

而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由于地势平坦、水域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海洋产业。

因此,在选择产业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的特点,使得产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

此外,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相互关系的作用。

地理环境可以影响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可以改变地理环境。

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重保护环境,避免对地理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例如,对于生态脆弱地区来说,要加强环境保护,限制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防止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同时,也应该通过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选择对策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尊重每个地区的独特性,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例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拥有特色农产品的地区来说,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通过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既要追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又要确保我们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但又必须面对的任务。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需求。

它带来了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先进的科技、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们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物质产品、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环境保护,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为了快速发展工业,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

森林被大量砍伐,不仅使得许多珍稀物种失去了栖息地,还引发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和土壤,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呢?首先,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树立起绿色发展的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阻碍,而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决策和行动的考量之中。

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而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企业要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社会公众则要增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重要保障。

通过严格的法律和政策,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同时对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支持。

比如,可以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罚款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对环保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其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手段。

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2006-12-26生态脆弱区也就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联合国《濒危物种公约》认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损失不可弥补;二是对于人类引起的变化特别脆弱;三是如果这一损失或退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将可能产生广泛的不良连锁反应。

北京大学学者刘燕华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一种对环境因素变化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著名学者申元村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性较大,对人类活动及突发性灾害反应敏感,自然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方向演替的一类生态环境。

生态学家杨勤业总结了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三种理解和认识。

第一种是纯自然的理解,即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阈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第二种是自然~人文理解,即认为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第三种是人文理解,即认为环境退化超过了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发展的现有经济社会技术水平。

他认为,第一种理解回避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忽略了来自地区以外的可能投入、技术上的变化、经济活动的替代性以及环境退化对区域以外的影响。

这与任何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认识相矛盾;第三种理解把区域环境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区域乃至区际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找到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和资源枯竭的真正原因,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制定区域开发决策服务。

因此第三种理解更具有实际和理论意义。

本成果采用第三种理解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判断青海生态脆弱区的主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主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测算出,青海的生态环境脆弱度高达1.2344,在大陆30个省市区中名列第2位,而脆弱度越大,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越脆弱。

其结论是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和新疆等西北5省区的生态环境最脆弱。

该书还同时指出,如果以北京和上海区域发展的相对成本为1.00时,青海的区域发展成本就高达1.84,也位列各省市区第2位。

所以从整体看,青海高寒缺氧、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物自育繁殖能力极低,全省都属于生态脆弱区。

但是青海地域辽阔,面积广大,情况复杂,各地生态脆弱的表现和原因不尽一致。

这里根据形成的原因(如是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等自然因素引起,或过垦、过牧、过樵和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环境结构类型(如生态景观、地貌形态等)、脆弱表现形式及脆弱程度差异,将全省分为4个生态脆弱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三江源区和环湖地区。

我们不难发现,在4个区域中,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植被覆盖率也较好,基本属轻微生态脆弱区,而其他3个区域都属于重度生态脆弱区。

本成果接受有关部门的意见~主要研究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和三江源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并分区制定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对环湖地区基本不给予考虑。

按理,本成果应对3个生态脆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但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这里再没有单独列章给以重复,而是把其内容穿插在有关章节中,并另辟溪径,从土地利用现状方面进行了阐释。

实际上与经济社会活动相比,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

一、青海海东部地区、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一)青海东部地区指青海省东北部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龙羊峡至寺沟峡区间的黄河流域及湟水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地貌分布,即冷龙岭~大通河~达板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海拔1,650~4,636米,平均海拔2,000余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200~3,000米之间。

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6%,是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

土地结构主要呈对称阶梯式,即以河流流水线为对称轴,两侧土地类型从河谷到山顶依次为河漫滩低湿地、河谷平地、低山丘陵地、中山地和高山地,呈阶梯状。

总土地面积为4.6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43%,包括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两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和平安县,以及西宁市4区和市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县等17个县(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0~5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9月。

2003年年末有耕地647万亩,占全省的78%,其中川水地140万亩,脑山地150万亩,浅山地和半脑山地357万亩;年末总人口约366.40万,占全省的69%,人口密度为78.97人每平方千米,人均占有耕地1.77亩。

就主要组成部分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来说,2003年末土地总面积为3070.22万亩(约合2.0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40.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59%;园地面积为8.43万亩,占0.28%;林地面积为552.52万亩,占18.11%;牧草地面积为1262.10万亩,占41.38%;居民点和工矿业用地面积为75.31万亩,占2.47%;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7.98万亩,占0.26%;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5.48万亩,占0.18%;不能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为426.91万亩,占13.90%。

当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29.19万人,户籍人口密度为160.58人每平方公里。

青海东部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是:(1)水土流失严重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7.7%,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11.6%,平均年侵蚀模数为4000吨/平方公里。

湟水、黄河干流两侧面积约为1.24万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区,是全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每年因此而减少耕地近万亩,流失的氮、磷和钾肥高达23万吨左右,耕地有机质含量比 20 年前下降了 1/3。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粮食和燃料的双压力下,人们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大多数农民群众由于无钱买粮买菜,为了填饱肚子,必须自给自足,所以不少地区毁林开荒,滥垦草场,种“大字报”田;由于没钱买煤买电,老百姓只好烧柴取暖做饭,于是不得不挖草根、剥树皮、折树枝甚至砍树,致使植被、特别是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研究表明,农耕地比非农耕地的侵蚀强度至少要高1~3倍,且会随着耕地坡度的增加而增强。

毁林毁草开荒,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水资源越来越紧张以湟水流域为例,水资源量只有20.7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3.3%,却养育着全省60%多的人口,使用着全省80%的耕地,生产着全省70%的生产总值,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

目前该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62.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安全界限许多。

2003年人均占有水量仅803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469立方米,都处于较低水平。

(3)环境污染加剧,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区内湟水河水质呈有机型污染,2003年排入该流域的污水总量约8100万吨,其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达21750吨,氨氮排放量为2441吨,工业废水处理率只有72%。

西宁的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只有50%,远远低于全国95%的平均值。

据青海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2003年数据显示,当年1~3份月湟水流域各水文站来水较小,湟水干支流径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少,水质污染严重,多数河段污染物超标,56.2%的评价河段水体为超Ⅴ类。

在一次监测选取的16个重点干支流河段评价中,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河段只有4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25%;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河段有12个,占评价河段总数的75%,其中Ⅳ类标准河段2个,Ⅴ类标准河段1个,超Ⅴ类标准河段9个。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六价铬等。

在同时评价的2个水库中,南门峡水库水质较好,水质级别为Ⅱ类;东大滩水库水质级别为超Ⅴ类,主要是六价铬污染十分严重。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年报,按单位(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算,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西宁市的工业烟尘污染位居城市首位,工业粉尘污染和工业二氧化硫污染处在第二位,其他工业废水污染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位列第5和第17位。

总悬浮颗粒物是影响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西宁市区空气污染指数日平均为1.66、属中度污染,大通县城空气污染指数日平均为2.36、属重度污染区,民和县城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属重灾区。

与百姓日常生活较为密切的交通干线噪声也在47个城市中最为严重,达到了70.6分贝。

(二)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典型的内陆盆地。

区内盐湖资源丰富,土地结构呈同心圆型,即以盐湖为中心向盆地边缘呈圈层型扩展状,土地类型依次为沼泽盐土低湿地圈层、草甸盐土低湿地圈层、沙地圈层、戈壁圈层和高山圈层等。

总土地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4.5%;盆地底部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盐沼、水域1.36万平方公里,细土带2.47万平方公里,低山丘陵、戈壁、沙漠为8.19万平方公里。

全区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以及乌兰、都兰两县和大柴旦、冷湖、芒崖镇等。

耕地多为绿洲地,位于淡水河洪积扇与湖积平原的过渡带上,面积0.56平方千米,占区内总土地面积的2.19%。

由于接近欧亚大陆腹地中心,很少受到来自海洋水汽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远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自然植被十分稀疏,形成荒漠戈壁草原。

柴达木盆地是海西州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3年末区域土地总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7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1%;园地面积0.63万亩,占十万分之一;林地面积为926.60万亩,占1.88%;牧草地面积为15655.17万亩,占31.8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为100.49万亩,占0.2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3.40万亩,占0.03%;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0.94万亩,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不能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为30175.08万亩,占61.35%。

当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4.02万人,户籍人口密度为1.04每平方千米。

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是:1、沙化加剧目前柴达木盆地沙区总面积为1096.6万公顷,其中盆地西北部的芒崖、牛鼻子梁一带为流动沙地和戈壁的集中分布区;北部的努乎图、冷湖镇、俄博梁一带主要分布着戈壁、风蚀劣地及少部分流动沙丘;中部的格尔木、大柴旦等地区断续分布着戈壁、风蚀残丘、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等;西南部祁曼塔格山和沙松乌拉山北麓的流动沙地呈西北~东南辐射状走向;东部怀头他拉、郭里木、希里沟、察汉乌苏、夏日哈、宗加、巴隆、大格勒等地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呈环状分布,内有不连续的块状垦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