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2006-12-26
生态脆弱区也就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联合国《濒危物种公约》认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损失不可弥补;二是对于人类引起的变化特别脆弱;三是如果这一损失或退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将可能产生广泛的不良连锁反应。北京大学学者刘燕华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一种对环境因素变化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著名学者申元村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性较大,对人类活动及突发性灾害反应敏感,自然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方向演替的一类生态环境。生态学家杨勤业总结了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三种理解和认识。第一种是纯自然的理解,即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阈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第二种是自然~人文理解,即认为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第三种是人文理解,即认为环境退化超过了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发展的现有经济社会技术水平。他认为,第一种理解回避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忽略了来自地区以外的可能投入、技术上的变化、经济活动的替代性以及环境退化对区域以外的影响。这与任何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认识相矛盾;第三种理解把区域环境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区域乃至区际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找到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和资源枯竭的真正原因,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制定区域开发决策服务。因此第三种理解更具有实际和理论意义。本成果采用第三种理解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判断青海生态脆弱区的主要标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主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测算出,青海的生态环境脆弱度高达1.2344,在大陆30个省市区中名列第2位,而脆弱度越大,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越脆弱。其结论是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和新疆等西北5省区的生态环境最脆弱。该书还同时指出,如果以北京和上海区域发展的相对成本为1.00时,青海的区域发展成本就高达1.84,也位列各省市区第2位。所以从整体看,青海高寒缺氧、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物自育繁殖能力极低,全省都属于生态脆弱区。但是青海地域辽阔,面积广大,情况复杂,各地生态脆弱的表现和原因不尽一致。这里根据形成的原因(如是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等自然因素引起,或过垦、过牧、过樵和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环境结构类型(如生态景观、地貌形态等)、脆弱表现形式及脆弱程度差异,将全省分为4个生态脆弱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三江源区和环湖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在4个区域中,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植被覆盖率也较好,基本属轻微生态脆弱区,而其他3个区域都属于重度生态脆弱区。本成果接受有关部门的意见~主要研究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和三江源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并分区制定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对环湖地区基本不给予考虑。按理,本成果应对3个生态脆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但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这里再没有单独列章给以重复,而是把其内容
穿插在有关章节中,并另辟溪径,从土地利用现状方面进行了阐释。实际上与经济社会活动相比,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
一、青海海东部地区、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一)青海东部地区
指青海省东北部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龙羊峡至寺沟峡区间的黄河流域及湟水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地貌分布,即冷龙岭~大通河~达板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海拔1,650~4,636米,平均海拔2,000余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200~3,000米之间。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6%,是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土地结构主要呈对称阶梯式,即以河流流水线为对称轴,两侧土地类型从河谷到山顶依次为河漫滩低湿地、河谷平地、低山丘陵地、中山地和高山地,呈阶梯状。总土地面积为4.6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43%,包括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两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和平安县,以及西宁市4区和市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县等17个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0~5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9月。2003年年末有耕地647万亩,占全省的78%,其中川水地140万亩,脑山地150万亩,浅山地和半脑山地357万亩;年末总人口约366.40万,占全省的69%,人口密度为78.97人每平方千米,人均占有耕地1.77亩。
就主要组成部分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来说,2003年末土地总面积为3070.22万亩(约合2.0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40.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59%;园地面积为8.43万亩,占0.28%;林地面积为552.52万亩,占18.11%;牧草地面积为1262.10万亩,占41.38%;居民点和工矿业用地面积为75.31万亩,占2.47%;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7.98万亩,占0.26%;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5.48万亩,占0.18%;不能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为426.91万亩,占13.90%。当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29.19万人,户籍人口密度为160.58人每平方公里。
青海东部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是:
(1)水土流失严重
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7.7%,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
11.6%,平均年侵蚀模数为4000吨/平方公里。湟水、黄河干流两侧面积约为1.24万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区,是全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每年因此而减少耕地近万亩,流失的氮、磷和钾肥高达23万吨左右,耕地有机质含量比 20 年前下降了 1/3。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粮食和燃料的双压力下,人们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农民群众由于无钱买粮买菜,为了填饱肚子,必须自给自足,所以不少地区毁林开荒,滥垦草场,种“大字报”田;由于没钱买煤买电,老百姓只好烧柴取暖做饭,于是不得不挖草根、剥树皮、折树枝甚至砍树,致使植被、特别是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研究表明,农耕地比非农耕地的侵蚀强度至少要高1~3倍,且会随着耕地坡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