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青阳县丁桥镇金鑫
2011年 6月
根据县委党校 2011年干部任职培训班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前段时间赴苏州考察学习所获得经验, 本人认真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内容主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 。经过改革开放 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从县域这一层面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什么是有悖科学的发展, 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 我认为, 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表现一:“工业至上论” 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 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 、“兴县” 、“强县”的战略。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如果我国 2000多个县都来集中搞工业建设, 那么谁来解决 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县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若不发展工业, 如何保证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
收入?对于农民增收,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但持续增收仍难有保证。由于免除农业税, 工业薄弱的县级财政普遍困难,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公共支出需求的巨大缺口。解决这一难题的总体思路应当是, 在保持县域承担的主体功能的条件下,不断增大上级财政对县域的转移支付规模(“省县直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同时,鼓励县域因地制宜,适当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加工业及城市配套服务型产业。表现二:“重大轻小、重外轻内”从发展主体上,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
的关注和政策扶持。一般来讲,由于县域产业配套环境和能力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必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积极发展有专业化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 有利于较快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 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有赖于大力吸引外来投资, 但必须注意处理好培育本地企业和引进外来投资的关系。本土企业的成长较慢,却容易形成地方网络,产业的根植性较强;引进企业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外来企业比重过大, 也会带来“蜂群”式迁出的风险。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外向型经济出现的问题,应当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表现三:滥占耕地,滥设开发区在工业用地上,大量占用良田耕地,对招商项目用地控制不严, 不注意集约使用, 很多县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百强县” ,已过早出现土地资源的短缺,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 ,良田比例不断萎缩。同时,县域范围
内设立多个各类开发区(甚至各镇都有 ,经过清理后仍有不少违规建设的开发区 (或产业园区, 也有的叫“工业集中区” , 而且规划面积少则几十平方公里, 多则上百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土地集约使用, 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这是县域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 这可以通过人均耕地指标的变化、单位用地投资强度、单位土地产出率等指标进行控制和检验。不仅要严格限制占用耕地,还要通过清理或整合,减少开发区数量,同时,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空间。
表现四:全民招商,竞相让利。在招商引资上,动员全民招商,从政府到企业,从主管招商部门到其他党政部门,分解招商指标, 提出奖惩要求; 为争取投资商落户, 在地价、税收、水电气供应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竞相开展“让利”优惠。这种在招商引资中竞相出让利益或好处给投资商,以争取外资的“让利竞争”的行为,不仅会损害国家和地区利益,而且与企业的削价竞争相似,它是一种初级的、低层次的竞争模式。新的历史时期,不能再继续延续这种“让利竞争”模式,应当向“服务竞争” 模式转型, 即通过县域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的县应成为率先转型的典范,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提升引资质量, 更多地在服务水平上、在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由“让利竞争”向改善综合环境的“服务竞争” 转
变, 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层次、走向成熟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县域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
表现五:不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县域发展中的不科学表现, 还在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资源和投资驱动, 而非创新驱动。也就是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取得经济高增长, 依靠低廉劳力、低价格和多数量的加工贸易获取出口外汇收益, 不重视科技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 甚至纵容制假、贩假。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驱动要由资源、资本驱动,转向包括观念、技术、制度在内的创新驱动,尤其要增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表现六:不重视“两型社会” 建设县域经济发展背后所忽略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问题, 既是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形成的, 也是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所造成的, 还有工业化推进阶段认识局限性等原因。国外早期形成的一些发展误区迄今仍然存留在我们社会中, 比如, 过于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 把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及其修复看作是独立于经济增长之外的活动,而不是应扣除的成本。这种发展观导致的后果是,经济资本大量增加,而自然资本大量损失;经济发展长期循着“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模式运行。国内外经验均已表明, 这种发展是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
表现七: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在政府职能上, 主要体现在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县域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市场或企业主体来做的事,如招什么商、选什么项目、如何营销,都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而对政府最需要关注的如何为本地居民提供优
质的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问题, 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以致县域范围内出现许多的群体性社会事件,社会冲突问题加剧。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明确政府的职能配臵,摆正县域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中, 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应当是, 着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不断提升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重视提高政府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健全法规制度, 规范市场行为,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