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常见经典问题20问答-答题思路(答题模式)

合集下载

专家解惑: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常见的25个典型问题

专家解惑: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常见的25个典型问题

专家解惑: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常见的25个典型问题问题1:对字音的考查,高考命题有何规律?问题2:病句类题目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得高分?问题3:压缩语段主要有哪几种考查形式?问题4:扩展语句有哪些种类?问题5:仿用句式题极具开放性,命题极为灵活,命题形式都有哪几种?问题6:考纲中规定的常见修辞方法共有8种(新课标地区9种,江苏省7种),其命题特点是什么?问题7: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问题8:文言实词在高考试卷中一般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考查?问题9:复习文言虚词这一知识点时应该采用哪些方法?问题10:高考对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的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问题11:高考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有哪些具体要求?问题12:在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问题1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问题14: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呢?问题15: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问题16:文中哪些句子是重要句子?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问题17: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问题18:推断和想象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问题19: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题的命题有何规律?怎样解答探究题?问题20:实用类文本阅读常从哪些方面设题?我们应该怎样解答这些题目?问题21:高考作文命题一般都有哪些题型?问题22: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会突出哪些方面?问题23:写作时总觉得腹中空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问题24:高考作文命题对文体的限制明显加强,那么,应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问题25:一篇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都有哪些要求?。

20个高考语文答习题技巧分享

20个高考语文答习题技巧分享

20个高考语文答习题技巧分享问习题4:扩展语句有哪些种类?答:扩展语句可分为以下几种:单句的扩展;复句的扩展;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也可以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句子生动形象、丰满具体起来;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习题或提供一个情境,让考生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话习题或情境明确、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问习题5:仿用句式习题极具开放性,命习题极为灵活,命习题形式都有哪几种?答: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

从近几年高考命习题来看,所考查的习题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嵌入式。

要求仿写的内容镶嵌在语段当中,既有上文的语境,又有下文的语境。

(2)续写式。

要求仿写的句子是在给定了上文语境的基础上,承接上文语句的续写,在内容上具有连贯性。

(3)话习题式。

除给定例句外,还给定几个话习题。

(4)限定式。

给定例句,并附加其他限定,譬如以××为开头等。

(5)自由式。

给定例句,在选材和立意上充分自由。

(6)对联式。

给定上联或下联,要求写出下联或上联。

问习题6:考纲中手册的常见修辞方法共有8种(新课标地区9种,江苏省7种),非常具体,我们没有疑问,可是对于其命习题特点却不清楚。

答:命习题主要有3个特点:(1)考查运用能力。

不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认,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手册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2)选材具有时代气息。

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往往涉及社会热点问习题。

(3)考查具有综合性。

高考考修辞,往往与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等结合起来考查,即使是单纯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习题中考查。

问习题7: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习题?答: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予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制造,语言力求美丽。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舒适美丽、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留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安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省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秀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安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拘束)(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高考语文各类型题目万能答题模板与技巧

高考语文各类型题目万能答题模板与技巧

高考语文各类型题目万能答题模板与技巧1.2023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④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2、2023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模板1.先观点后理由2.先总后分式3. 分点作答式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202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知人:就是要掌握2023高考语文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2023高考语文阅读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高考干货]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高考干货]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规范答题模式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2)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4、问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二、理解、品味词句题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4、品味词语: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A、能否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三、理解、品味句段题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1.(要从三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 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排比:增强了气势.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⑤象征的作用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3. 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4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五、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C、总结你的观点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五个答题步骤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出现在试卷的第Ⅱ卷,是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学生对这道题普遍存在着畏难心理,历年高考这道题的得分率也都偏低.于是一些语文老师认为在这一考点上投入太多时间得不偿失,不如把精力转向那些更能见效的考点上去.诚然,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无所作为,但从应试的角度看,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该拿的分拿到,应该是有可能的.如何让学生把该拿的分拿到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环节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是不容忽的.1、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如果是记叙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抓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抓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抓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抓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抓特殊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抓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如1997年高考题现代文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能画出这些句子,那么在回答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就能快速确定答题方向了.2、审题时要一字不漏.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①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1999年高考题第23题设置了两个问题:“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考场上的紧张,就有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将第一问题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结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为一的也至多得到一个问题的分.②看要求.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如2003年高考题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其中的“结合乡士情结”就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而高考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也正是紧紧围绕“乡士情结”这四个字来组织的.③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只能是1个,2个或4个,不可能是3个.如2003年高考题第19题分值4分,答案要点刚好4点,第20题分值4分,答案要点两点,第21题6分,答案要点是3点.④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3、确定答案所在区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2003年高考题第20题的题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在这一题目中就明确指定了答案所在区域是“第三段”.②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③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如2002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是:“愈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我们先找出“万分的兴奋和感激”在文中的相应位置,这样答案区域大体确定在第二节.这句话的原句是:“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从句中的“这”这个指代词可以看出,答案应在此句的上文找.在这里,指找词帮了我们的大忙.再如2002年高考题第21题,题目是:“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我们首先找出“唐突地劝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节,我们再看第四节的首句是“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句中的“何况”这一关联词是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是要更进一步说明“劝”的原因,因此第四节也应在答题范围之内.如果不注意“何况”这个关联词就很可能遗漏答案要点了.4、精心组织答案.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以下三点值得注意:①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②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却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如2002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要求回答伯牙“万分兴奋感激”的原因,那么答案和问题之间应是因果关系.有的同学答:因为他遇到了知音,所以万分的兴奋和感激.答案本身确实是因果关系,但与题干问题对照,就会发现这个答案等于没有回答,或者说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同学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个答案确实与题干问题有了因果关系,但试想一下,一个弹奏者弹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思能被别人领悟和熟稔的现象多了,为什么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呢?其实是因为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一般人是听不懂的.所以答案中还应把这一点归纳进去才能和题干问题形成完整的因果关系.③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词?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词还是用动宾短词?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决定.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如2003年高考题第19题题目是:“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内容,仔细研究一下“童年的烙印”的语法形式,发现它是名词性短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答案的语法形式也应是名词性短语.而高考命题组所提供的答案也确实是几个名词性的短语.5、复查验证答案.这个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最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耀眼,那岂不可惜?我相信,只要我们克服畏难心理,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训练,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在高考中的得分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考语文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考试是一个系统性的考试,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答题思路:
1. 阅读理解题:先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然后逐段分析细节。

同时,注意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

2. 语言表达题:审题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句子的作用和含义,注意结合语境。

同时,注意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3. 作文:审题立意之后,构思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思路,然后开始写作。

写作时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注意文体规范、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等方面。

4. 古诗文阅读: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然后逐句分析细节。

同时,注意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

高考语文答题思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类型进行调整和变化。

同时,考生需要注意保持冷静冷静,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单个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完成。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高考语文阅读题出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阅读题出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阅读题出题思路和答题模式一、概括题:(一)、归纳中心意思题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

(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

插叙: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4。

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A、以写事为主的文章:a.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b.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c.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B、以写人为主的文章:a.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b.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c.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d.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C、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a.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b.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高考语文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答题模式一、命题答题方式1.阅读理解题在阅读理解题中,一定要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到问题的依据。

要仔细研究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词,然后去寻找文章中与之相关的信息,将其提取出来。

(2)学会排除干扰项。

有些选项可能会与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相似,但并不是正确答案。

要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推理能力来排除这些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3)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进行推理,将表面上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深层的意义。

这种类型的问题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

2.完形填空题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逻辑关系,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在解决空格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理解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推理出空格处应填的单词或短语。

(2)注意上下文的提示。

在解答空格处应填的单词或短语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理出正确答案。

上下文的提示有时会包括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的重复或反义以及常识推理等。

(3)排除错误选项。

有些选项可能会与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相似,但并不是正确答案。

要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提示,来排除这些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写作解题1.记叙文写作在记叙文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写作的主题和目的。

要明确自己写作的主题和目的,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和目的进行构思和写作。

要注意抓住人物和事件的特点,以及时代和社会等背景信息,使文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

(2)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开篇、过渡、事件呈现、冲突发展和结局等部分。

要合理安排这些部分的内容和结构,使文章流畅、连贯、层次分明。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2.议论文写作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及套路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答题模板及套路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小说)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

一、选择题1.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3)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4)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2.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选出最佳答案。

3.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

(3)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关键信息。

(4)翻译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

4. 名著阅读题答题步骤:(1)回顾名著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3)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4)选择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1. 语言文字运用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词。

(3)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4)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仿写或补写。

2. 古诗文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5)按要求进行解答。

3.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文章,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2)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3)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4)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4. 作文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构思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主题。

(3)结合自身经历或知识储备,选取合适素材。

(4)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确保逻辑清晰。

(5)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展示文章风采。

三、注意事项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 针对题目要求,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

3. 逐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4. 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5. 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

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高考语文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高考语文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高考语文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1、语言的考查。

(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

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

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

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

“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3)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

(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4)诗中的某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

(属比较异同类题,同上,稍有区别,一定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一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如开头则统领全诗,结尾则总括全诗,贯穿全诗则是全诗情线物线。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020-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备考常见经典问题20问答一、高考语文中复习的面太广,应如何用一条合理的线把它连接起来?高考试题经过几十年的锤炼,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很明朗,也非常合理的态势。

就以文学学习来说,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无非是吸纳和释放,吸纳就是读和听,释放就是说和写。

高考只能就读来考你的吸纳,就写来考你的释放。

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的这种选择题,考的是纯粹的吸纳。

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的大题,是以吸纳为主,但是若要答出主观的题目,就适当的需要你的释放的能力。

第五大题,需要你想好再写,依赖于一种吸纳的释放,以释放为主。

第六大题作文,基本上考查释放能力。

这几大题就呈现了一个由吸纳到释放的合理线索。

尽管题目的类型不一样,但是要求的考试能力无非是四个字:确认、整合,确认就是语言单位的认识,整合就是对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牢牢把握住确认和整合这两点,无论做语言知识、语言表达的题目,还有文言文、现代文的题目,都应该能够取得很好的收效。

二、复习时只做卷子而没有仔细的讲解,效果好吗?这种效果当然不好。

因为老师如果大量地做题,而没有自己的甄别,很多题目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例如现代文阅读,有些题和高考题的信息阅读的思路、能力的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

但是相当数量的题目并不是这种思路,要求的能力也很不清楚。

同学们如果做那种题目,你刚做一些好的题目,形成了一种意识和思路,你再做差的题目就给冲淡了,甚至消失殆尽。

因此我觉得,做题关键在于领会高考题目的一种思路和能力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题目必须经过老师的斟酌。

另外,做大量的题目,如果不经过消化也是没有用的。

要经过三个环节,一个是听老师讲,一个是写,就是大量做题,一个是想,三个环节想是最核心的,如果不想,听和做题都没有用处。

大量地做题,往往冲淡了你想的时间,因此作用不大。

争取在老师的甄别之下做题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老师的讲评至关重要。

三、高考复习中语文课本究竟有没有作用?高考尽管脱离课本考,但是实际上课本有很大的作用。

语文考试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的专项知识,尽管考题里不涉及术语,但是在理解题目和回答题目中必不可少地需要运用语文的专项知识,这些是语文课本上非常重要的内容。

再有,同学们不爱听老师的课,认为老师讲得比较陈旧,例如老师讲文章的字词、段落、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样讲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帮助同学积累你的背景知识,例如你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

你不读鲁迅的小说,就和读过鲁迅的小说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也是为写作服务,因为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本的范文理解清楚,对于写作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课堂上利用课本同样可以做信息阅读的训练,这方面需要老师很好地把握和驾驭。

同学们其实自己也可以和高考题进行比较,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进行信息阅读的训练,毕竟课本在文章的规范性上与高考用的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非常接近的,这方面,它实际上比很多那种不太好的模拟试题的意义更大。

四、语文水平不错,怎么进一步提高?想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平时语文成绩很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力很高,同时也已经把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充分发挥出来了,可能这样很难真正再提高了。

如果只是说语文能力很强,解题意识和解题思路还是有很大的余地可以提高的,那可以从高考题目的思路,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解题意识方面多下手。

比如诗歌鉴赏题,既然我们知道,它只是从某种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只是错误的选项,只是对词句理解上的错误,而不是真正的鉴赏,那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从这个意识上提高自己。

五、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怎么解析?平时学习中读名言名篇,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应该读到确实理解了,尤其要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在写作中发挥作用。

另外,背一些名言名篇,背就是记得很清楚,理解得很透彻,才能背得下来。

解答现代文的题目,背景知识的积累比较丰富,也是有益的。

文言文考试的范围很明确,一个是世界上或者中国的一流作家的作品,再有就是客观的一种扩展。

有些考题中出现的一些二流作家或者作品,多数是干扰性的,多数是正确的,用这个干扰你,看你对一流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准确地把握了。

六、解答文学鉴赏题有什么技巧?鉴赏题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前高考经常考的诗歌鉴赏题,名义上是考鉴赏,但是实际上鉴赏是没法考的,因为所谓鉴赏是阅读者的主观和作品的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是无法控制的。

以前考的诗歌鉴赏题,名义上是鉴赏题,实质上只是对那首诗歌中的某些字句或者所用的表达方式的一种正误的判断。

另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中的文学鉴赏。

这方面,应该把握几个要点:第一是用什么手法,第二是这个手法的基本作用,第三就是它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意义,达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当然,对阅读文章略作分析,在手法和表现的中心之间要搭一个桥梁,这样大概就能够在现代文阅读的文学鉴赏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七、社会科学文章的阅读技巧是什么?以前的社科文强调的是文化性和文学性,现在和今后的社会科学的文章强调的是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类似于新闻的题材。

社科文考察的也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的积累上,准确获取新鲜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阅读中做题的时候,如果陷入一种纯技巧的思考,效果是不好的。

考生应该随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建立联系,这样通过现场的解读,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八、做现代文阅读,特别是主观题,答题时要注意什么?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因为它是这么一种阅读,根据它的这种特点,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例如它需要依托我们的知识积累,我们就应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

例如2000年春季招生北京和安徽的试题,是考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这对多数阅读者来说是新鲜信息,*什么来解读它呢?文章的第一段里列举了细菌、葡萄、草莓是怎么繁殖的,这在阅读者的知识里是懂的,借助这个知识积累,我们就懂了无性繁殖,象细菌、草莓、葡萄的繁殖,就是克隆。

第二段和有性繁殖的对比再次解释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又是我们知道的,两次知识的积累,使我们准确地获得信息,克隆是无性繁殖。

我们读懂了克隆羊是无性繁殖,这是信息阅读的一种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个是立足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准确地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

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一个是需要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把握,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提取,另外一定要注意准确二字。

九、怎样才能总结现代文问题中的主观题的答案?主要是吸纳和释放的结合,吸纳是需要你读懂文章,怎么样读懂文章,还要依*你的背景知识的积累,根据文章的思路和要点的把握来准确获取新鲜信息。

另一方面,要把题答好,首先要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因为人家要求你筛选的信息,是在题中做了限制,是限定你按照题目的要求筛选。

对于鉴赏性的题目,首先要答出要点,另外要结合文章做分析。

十、提高阅读练习水平是否就是多读一些文章?平时读了一些文章,但是读的目的未必和高考做题的目的是一样的,平时读可能是娱乐性的阅读,或者是专业性的阅读,和高考的阅读不是一种阅读,因此需要的能力、方法,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你应该在复习的时候,利用已经有的阅读的背景知识,转化为在信息阅读中使用,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在考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大量地读其他的文章,因为所能考察同学的,无论是社会科学文章、自然科学文章,或者是文学作品,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的面是相当有限的,因为需要有时代感,符合中学生的特征,需要积极、健康、向上,在这个范围内,大概你所面对的十几套模拟题,就足够了,因为它所使用的知识积累的背景是一致的。

所以你做一些模拟题,一方面是提高你的答题技巧,同时也应该当做背景知识进行积累。

十一、文言文应该怎样复习?文言文做题经常出错,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你认为懂了,但是实际没有懂。

另外一种情况,是你懂的是一个大略,题目总是在很具体,或者很细微的地方考察你,可能你粗枝大略,在做题上很难获得很高的正确率。

还有一种可能,你对题本身的要求没有懂。

利用文言文筛选信息的题目,你对范围认识不够,也答不好。

最后一道题,往往是对文意的把握,出的错误往往是具体的,很明确的硬伤,这个意识不好,也答不好。

高考能考的文言文,明确地定位是浅译文言文,近十年考的都是纪传体的文章,在高考考同学们的纪传体的文章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明确的,无非是破除迷信,廉洁奉公,维护祖国统一,或者某种高尚的道德等等,这方面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对很狭窄的,也很具体很明确。

当然同学熟悉这方面的文言文的语言模式是很主要的。

因此,复习时要有目的地选择相关的文言文,去熟悉人家那个文言文的文句是怎么说这句话的。

当然,也需要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只有真正读懂了文言文,再注意题目的特点,才能答好。

十二、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是什么?怎么才能尽快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学好文言文,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词的积累,因为文言文要素里包括虚词、实词,包括语法,实词是最常见的。

有对实词比较好的积累和扎实的掌握,理解文言文就有了基础。

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积累,另一方面要有推断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

高考好的文言文,也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推断。

另外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对现代文很容易读懂,是因为我们熟悉它的语言模式,文言文读不懂,主要是不熟悉语言模式。

如果这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读文言文就比较容易。

三个方面,实词的积累,根据上下文的推断,还有对于语言的熟知,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十三、作文题是否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的能力?任何时候的作文题都是在考同学们的能力,因为只有作文这一块是和其他学科、其他任何领域都不一样的,确实是学生能力的创造。

只是近几年的高考题和以前要求的题目的题型不同,对同学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

以前材料作文,审题是第一要素,题目如果没审对,再好的语言也是没用的,所以当时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第一评价就是审题。

现在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对于体裁、选材、利益取向的限制可以说是非常宽泛的。

当然,第一评价标准很自然地变为语言。

这些语言应该是一种思想认识的语言,而不是唯美主义的,言之无物的语言。

如果这方面能够做到你的思想通过很好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就能够在作文得分中占到主动的地位。

十四、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老师?毕竟写高考这篇作文目的就是获得高分,而你的唯一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因此打动老师应该说是这篇作文最关键的地方。

这里首先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个是你写的文章应该是关注时代的,要写有时代感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当然这个社会热点的问题,不见得都是政治口号,但是必须有时代感,因为文章为时而作。

有些同学不能打开思路,他顶多想的就是中考、高考,分数排队等等,眼界很狭小,老师不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