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夜

《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

文章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没有直说“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分成四个短句,后两个短句还有重复之嫌。在语调上,这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他出门来到后园,第一眼看到了一株枣树,接着扫视,又看到了一株枣树——这也是作家的视野所及,为文字的一种客观表现。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心境,枣树是孤独的,而且带着"皮伤"。另外,鲁迅的语气和文字,在这里显示为一个徐缓的情态,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作家心中愁闷,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寻找一份暂时的安宁!而后院则成了鲁迅的精神园地。

在《秋夜》中, “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一个孤独而愤懑的形象,时隐时现、贯穿全篇。“我”的外在形象,于开篇即已出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有两株

树”,“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在这里

隐隐现出一个怀着沉重而愤懑的心情的孤独者形象。“我”的形象再次出现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到自己的房。”这段描写集中的体现出了“我”的彷

徨,“我”内心的矛盾,“把握到了…我?内部所隐藏着的激烈冲动。到最后,“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已经

不再讳言“敬奠”,表明态度。在昏暗的灯光的背景中,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形象跃然纸上。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既孤独又悲壮、既彷徨又执着、既虚幻又清醒的复杂心绪,也许这就是《秋夜》一文鲁迅先生的心灵独语。

《秋夜》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天空象征一种压迫,是诗人内心无形的压迫,同时是一种骨感的象征;枣树,是诗人性格尖锐的象征,也是自我性格突破自我压抑的象征;小粉红花是诗人无意识当中被压抑的残梦,是诗人意念破碎的象征;小青虫,自伤自悼自己的意志等。这些意象都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具体可感的象征体形式体现出来。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秋夜》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适应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需要。为了使语言更加符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鲁迅特意选择了许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shan着冷眼、洒满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瑟缩着作梦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

丁咚作响的小青虫……都还在眼前活动着,仿佛触手可得。

总的来说,《秋夜》是一篇具有象征性写景的文章,也是诗人自我内心世界的象征性文章,描绘了许多奇异的景致,存在许多神秘的形象,如夜游的恶鸟、夜半的笑声等,具有强烈的梦幻色彩,同时作品还具有奇绝的语言,而且作者的思考也给我们带来了理解的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