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刑法知识复习题四.doc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刑法知识复习题四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刑法知识复习题四1.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
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2.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3.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4.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5.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参考答案1.【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常识练习题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常识练习题
1.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特点是()。
A. 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
B. 案件事实、情节清楚
C. 不需要采用专门的侦察手段即可查明
D. 对社会的危害性小
答案:ABCD
2.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
A. 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B. 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尽的职责的行为,并给社会造成了损失
C.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D. 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BD
3.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A.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 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C.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答案:ABCD
4. 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A. 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 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 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D. 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答案:ABCD
5. 关于刑罚与犯罪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必要条件
B. 没有犯罪也就无所谓刑罚
C. 刑罚是由于犯罪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D. 刑罚并不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答案:ABCD。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一、刑法知识1.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利益,以及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刑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2)惩罚犯罪行为,让犯罪者得到法律制裁;(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4)促进犯罪的预防和治安的维护。
3.什么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危害,但仍然故意为之。
4.刑法中的最低刑和最高刑是什么?最低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低刑期;最高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高刑期。
5.什么是累犯?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犯罪间隔期满后的犯罪行为即为累犯。
6.什么是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实施具有危害他人身体健康或者身体完整性的行为。
7.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人以非法情势,故意实施行为致人死亡;过失杀人罪是指由于犯罪人没有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发生了可预料的致人死亡的后果。
二、合同法知识1.什么是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互相表达意思达成的,建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合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愿性:合同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2)平等性:合同当事人在协商中应平等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3)有偿性:合同一般要求当事人以金钱或其他财产形式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4)法定性:合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3.合同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合同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同要由具有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订立;(2)合同要有明确的合同内容;(3)合同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4.合同的种类有哪些?合同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买卖合同;(2)租赁合同;(3)劳动合同;(4)建设工程合同;(5)借款合同;(6)保险合同;(7)婚姻合同。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 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刑法)练习题(一)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犯罪的直接客体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是()。
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D.行为差误6.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异种数罪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
A.没有故意犯罪B.遵守监规C.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参考答案1.D 2.A 3.B 4.D 5.C 6.B 7.B 8.C 9.B 10.C(二)1.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3.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该女子。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4.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
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挪用特定款物罪b.挪用公款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5.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之刑法知识四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之刑法知识四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宪法也是常考考点,但是大多数考生对宪法可谓望而却步。
中公教育团队针对宪法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易考考点,并对宪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十一、特別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所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根据基本法规定,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主要权力有: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冲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冲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其他主要官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人紧急状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解释权;全国人大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享有修改权。
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行政管理权等。
(一)特别行政区设立的法律依据及特点《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同等级而又享有高度自治的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区域。
(2)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制度与内地不同,它可以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3)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人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
(二)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允许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首先是“一国”,这是解决国家的主权和统一问题的前提;其次是“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甲欠乙10万元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参考答案:A2.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A、邪教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参考答案:A3.李某(17周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审判阶段,李某有悔罪表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对李某宣告缓刑B、人民法院应当对李某宣告缓刑C、如果宣告缓刑,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考验期2日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农民涂某在秋季某日午夜,拿着锯子到离村三里远的队有林中偷锯松树。
涂某在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同队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
因月色暗淡,看不见锯树人,李某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
当走到距离锯树处两丈远时,树正好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的头部,致李某重伤。
本案中,涂某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5.关于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罚。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对丙可以假释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对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参考答案.doc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了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所以,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之外,均适用我国刑法。
八选项止确。
2.【答案】Bo解析:题中甲为逃避检查,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重伤,甲明知其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并口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
根据题中条件,甲只为摆脱乙,并不具有杀人的克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
山以上分析可知甲也不构成过失。
故止确答案为Bo3.【答案】C。
解析:不作为是指在能够履行自C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成立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客观要件:(1)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的义务。
义务的來源通當包括:①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③法律地位或者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④先行行为造成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据此A项中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虽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对阻止犯罪行为并不具有法律或职务上的义务,不成立犯罪。
同理D项中路人也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B中甲携6 岁的侄子乙外出,山于这一先行行为,甲対乙便负有救助的义务。
甲构成不作为。
故ABD 三项农述均有误。
4.【答案】B。
解析:《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因此本题选B。
5.【答案】Bo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练习题
章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A)。
A.罪刑法定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D.人人平等原则C.罪行自负原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的概念、特征。
A 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故“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B、C 项错误,为混淆项。
D项错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此条体现的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故本题选A。
2.小张今年15 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他对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B)A.抢劫C.放火B.故意伤害致人轻伤D.贩卖毒品[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刑事责任。
B 项正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C、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3.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B)。
A.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 克B.十五周岁的李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C.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D.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刑事责任年龄。
B 项正确,根据刑法理论知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八种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十五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过失伤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A、C、D 项错误,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毒品,属于刑法规定的八种罪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3.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该女子。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4.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
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挪用特定款物罪B.挪用公款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5.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刑法知识复习题四
1•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A罪, 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
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2•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口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3•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丁•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耍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4•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刼、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不得适用假霽
C•对于累犯,只耍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習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5.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乂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乂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 个月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乂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乂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参考答案
1.【答案】D。
中公解析:根据题意,对犯A罪的判决:一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同时对被告人判处刑罚时还需要考虑其具有的法定情节或酌定情节。
选项A、13的错误在
于“身无分文”不属于酌定从轻判处刑罚的情节。
选项C适用刑罚错误,应判处有期徒刑而不是拘
役。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看清题干,在正确理解题意Z后方能准确作答。
应注意题干中的“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等关键词。
2.【答案】A。
中公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習》第1 条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
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口动投案。
” A选项正确。
该解释第1条还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 13选项中未供述同案犯乙,C选项中未供述本人罪行,均不成立自首。
依据该解释第1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乂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D选项屮甲出走不知所踪,属于自动投案后乂逃跑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3.【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所以A项正确。
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 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CD 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只有累犯不适用缓刑,所以B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应当选氏
4.【答案】D。
中公解析: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丿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被假霽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剥夺政治权利,而A项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不是假释的规定。
所以A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本条的解读应当分两部分,一是对累犯不得假释;二是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霽。
因此13、C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ZH起计算。
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
所以D项正确。
5-【答案】A。
中公解析:由于累犯的成立以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年内再犯罪为条件,故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骗期内再犯新罪的,以及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都不成立累犯。
故选A。
D属丁•特殊累犯不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