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
流行感冒监测实施方案
流行感冒监测实施方案流行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流感疫情,制定并实施流行感冒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流行感冒监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监测目标。
流行感冒监测的目标是及时了解流感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为政府和卫生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监测的重点包括疫情的发生地点、人群感染情况、病毒株的变异情况等。
二、监测内容。
1. 流感病毒监测,采集患者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了解病毒株的种类和变异情况,为疫苗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2. 疫情监测,通过医疗机构报告和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了解流感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地域分布情况。
3. 人群监测,对高发人群进行监测,包括学校、医院、养老院等人群,及时发现疫情聚集和变异情况。
4. 医疗资源监测,监测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情况,包括病床、急救药品、呼吸机等,确保医疗救治能力。
三、监测方法。
1. 实时监测,建立流感监测网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疫情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
2. 定点监测,确定监测点位,包括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建立定点监测机制,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监测。
3. 采样监测,建立标本采集、运输和检测流程,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四、监测措施。
1. 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完善流感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监测点位的密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提高监测能力,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监测设备的使用效率。
3.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流感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和医疗机构的流感监测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流感监测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五、监测评估。
建立流感监测评估体系,对监测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监测工作。
流感监测方案
流感监测方案1. 背景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都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健康负担。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流感监测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流感监测方案,旨在及时发现并追踪流感病毒的传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流感监测方案的目标•及时发现并报告流感病例;•追踪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和趋势;•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以便制定流感预防和控制策略;•促进流感疫苗的研发和使用。
3. 流感监测方案的具体步骤3.1. 设置监测站点在不同地理区域建立流感监测站点,包括医院、学校、社区卫生中心等,确保能够尽早发现流感病例。
监测站点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包括流感病毒检测设备、医务人员和流感数据分析人员。
3.2. 流感病例报告一旦发现可能的流感病例,监测站点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报告应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流感症状、病毒检测结果等。
3.3. 流感病毒样本采集和检测监测站点的医务人员应定期采集患者的咽拭子或呼吸道标本,并将标本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检测。
流感病毒检测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以确定是否感染流感病毒以及病毒的亚型。
3.4. 数据收集和分析流感病例和病毒检测结果应及时上传到流感监测系统中进行统计和分析。
数据分析人员应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流感趋势分析、地理分布分析等,并生成相关报告和可视化图表。
3.5. 流感疫苗监测和推广基于流感监测数据分析,卫生部门可以制定针对不同流感病毒亚型的疫苗推广计划。
同时,监测站点可以协助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和接受度。
4. 流感监测方案的优势•提供及时的流感病例报告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能够追踪流感病毒的传播路径和趋势;•通过数据分析,为制定流感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流感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提高流感的预防效果。
5. 总结流感监测方案是预防和控制流感传播的重要手段。
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计划
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计划,我们将实施以下措施:
1. 建立流感监测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流感疫情数据,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2. 加强医院内部的流感监测和预警工作,对患有流感症状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向公共卫生部门报告疑似病例;
3. 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针对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进行重点保护;
4. 在医院内部加强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醒员工和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流感防护;
5.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医疗设施和器材的清洁卫生;
6. 组织开展流感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医院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我们将积极应对流感疫情,最大程度地保障医院内部和社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7年版)、流感诊疗方案(2018年版)
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7 年版)为进一步规范、有序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全面提高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省级流感参比中心能力建设,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趋势;(二)实时追踪流感病毒变异,及时发现新型流感病毒,并做出预警;(三)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株的推荐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四)为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1 .监测对象。
流感样病例,即发热(体温》38C),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均全年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
3.监测诊室的设置。
(1 )综合医院在所有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2 )儿童医院在所有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4.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1)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汇总后,于每周一24 时前将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2 )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每个监测科室的产生来源必须一致。
5.流感样病例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每家哨点医院根据病人就诊情况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南方省份每周10 份至40 份,全年平均达到每周20 份;北方省份4至9月每月20份,10月至次年3月每周平均20份。
(1)采样对象:发病3 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2 )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种类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
标本采集后放入含3-4ml 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3)标本的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运送至对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保存温度为2-8 C;如未能48h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70 C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 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流感监测工作技术环节,科学指导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感监测工作,依据《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2010年版)》,特制定本指南。
一、监测目的(—)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二)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三)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二、流感样病例监测(一)监测病例定义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C),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二)监测时间所有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均全年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
每年4月1日所在周至次年4月1日所在周前一周为一个流感监测年度。
流感监测周历编排标准参照ISO8601 ,按照公历的每周一到每周日编排(注释:如1月1日为周一至周四,该周属于新年第一周;如1月1日为周五至周日,该周则属于上一年最后—周;周一为每周第一天)(附件1 )。
(三)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设置1 •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其中,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内科门诊应包括所有内科诊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2•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如哨点医院儿内科门诊有细分的科室,则所有儿内科诊室均应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
3・所有国家级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医院都应按要求规范设置监测诊室,不能仅将发热门诊设为监测诊室。
1・报告内容和程序(1)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对每天在所有监测诊室就诊的病例进行诊断,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填写”—医院_科门(急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原始登记表气附表1), 报医院主管科室。
原始登记表中"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可分科室、诊室,由各科室确定专人每日进行登记。
(2 )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周一负责将本院各监测诊室上周的“—医院—科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原始登记表〃(附表1 ),分诊室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流感病毒防治工作方案
流感病毒防治工作方案背景流感病毒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易引发群体性传染和爆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进程。
尤其在冬春季节,流感病毒更加容易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流感病毒防治工作方案,通过加强流感病毒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减少群体性流感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方案1. 流感病毒的监测和预测(1)建立流感病毒监测网络,开展流感病毒的系统监测和整合信息。
具体可以利用疾控中心、医院和科研机构等现有机制,进行流感病毒病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同时根据流感病毒演变规律和流感流行病学,建立流感季节的提前预警机制,及早制定防治措施。
(2)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流感病毒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预测和研究流感病毒的传播规律、范围和趋势,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流感病毒的防护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培训,普及流感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增强人民群众的流感病毒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确保室内外卫生清洁,减少污染源,利用紫外线灯、臭氧机等设备对空气和物体进行消毒和杀菌。
(3)加强个人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外出戴口罩等。
3. 流感病毒的诊断和治疗(1)建立流感病毒的诊断标准和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流感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2)加强药品监管和使用管理,确保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避免流感病毒的抗药性和耐药性的出现。
4. 流感病毒的应急管理(1)建立流感病毒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各级政府、医院、学校等单位在流感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
(2)加强流感疫苗的生产和研发,提高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水平,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结论以上为流感病毒防治工作方案,该方案结合了现代科技和预防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流感病毒防治工作措施,科学、系统、有效,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
八、加强人群密集场所防控,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重点场所及密闭交通工具 的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 和倡导,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 去人群密集场所,鼓励群众外出时规范配戴口罩,减 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降低感染或传播风险。
九、有效应对,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
十三、弘扬中医理念,做好中医药防治流 感工作
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与技术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防控流感策 略和重要措施,加大中医药防治流感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利用中 医药预防流感。要优化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加强中医医疗机构 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力量,优化医疗 资源调配,满足就医需求。要充分利用流感中医药防治临床科研 一体化平台,参与中医药预防、治疗有关药物的研发。
前言
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将陆续进入冬春季流行季。为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 防控背景下的流感防控工作,切实指导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动员 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协同、依法科学、 联防联控的防控策略,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推进多病共防、规范 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举措,全面开展流感防控,减少重症 和死亡,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统筹安排部署,密切部门协作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流感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 筹安排部署冬春季流感防控工作。要组织宣传、教育、工业和信息化、 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中医药、药监等部门,定期会商研判疫 情形势,共享防控信息,完善防控对策,共同依法科学做好流感防控工 作。要结合新冠肺炎督导检查工作计划,统筹做好流感防控工作督导检 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
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篇一: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其传播速度极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故每年流感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
上一世纪以来已先后发生四次全球流感大流行,仅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就导致至少XX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
流感流行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据XX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估计全球每年流感病例达6亿—12亿。
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地,每年流感发病数估计可达上千万人。
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
1997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群中发现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
1988年以来,WHO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约一半来自中国。
中国已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
流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1957年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NIC),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感监测和防治指导工作。
近年来分别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及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在流感监测工作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从XX年起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合作,在23个省份建立了监测网络,开展流感监测工作,使部分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流感监测的技术能力和专业队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XX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流感预防与控制的全球议程”的要求,以及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完善和加强我国流感监测网络已成为一项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为加强全国流感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指导各地开展流感监测工作,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目标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覆盖全国的流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我国流感疫情动态,发现流感流行株、新毒株或变异毒株,做出预警预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流感大流行,减少超额死亡率,为我国流感防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全球流感疫苗的推荐和生产做出贡献。
三、监测网络(一)原有已开展流感监测的23个监测省份在省会城市增加2-4所监测医院,并增选2-3个重点城市的各2所医院监测点,以形成本地区的流感监测网络。
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流感监测实施方案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流感疫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流感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流感监测网络1.建立流感监测机制,包括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场所,建立流感监测点,及时收集流感病例信息。
2.加强流感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流感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二、加强流感监测能力1.提高医务人员对流感的识别和报告能力,加强流感诊断技术培训,提高流感病例的诊断准确率。
2.加强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病毒株的鉴定,及时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为疫苗研发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完善流感监测指标体系1.建立完善的流感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病原学监测等指标,为流感疫情的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包括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及时发现并控制高危人群的流感疫情。
四、加强流感监测信息发布1.建立健全的流感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流感监测信息,引导公众科学防控流感。
2.加强对流感监测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提高公众对流感疫情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加强流感监测与防控的一体化1.流感监测与防控工作要紧密结合,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流感疫情的蔓延。
2.加强流感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流感疫情的预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六、加强流感监测技术支持1.加强流感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流感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流感疫情的及时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流感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流感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流感监测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七、加强流感监测队伍建设1.加强流感监测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流感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2.建立健全的流感监测队伍管理机制,确保流感监测队伍的稳定和持续性,为流感监测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全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全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控制流感疫情,制定全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监测目标。
1. 及时了解全国范围内流感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2. 发现并及时报告流感疫情暴发的地区和规模;3. 提供流感疫情的监测数据,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范围。
全国流感监测范围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覆盖全国各地。
四、监测内容。
1. 流感病毒的监测,对流感病毒进行分型和亚型鉴定,了解不同流感病毒的传播情况;2. 流感病例监测,对流感患者的发病情况、就诊情况、病毒分型等进行监测;3. 流感疫情监测,对流感疫情的暴发、传播范围、严重程度进行监测;4. 流感相关病原微生物监测,对与流感相关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了解其传播途径和病原学特征。
五、监测方法。
1. 流感病毒监测,采集患者呼吸道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2. 流感病例监测,建立流感患者登记制度,对患者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3. 流感疫情监测,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实时监测;4. 流感相关病原微生物监测,采集环境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六、监测措施。
1.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流感监测系统;2.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对流感监测的重视和参与度;3. 加强流感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4. 完善流感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告机制。
七、监测评估。
对全国流感监测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八、总结。
全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及时掌握流感疫情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有效应对流感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流感监测方案范文
流感监测方案范文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全球每年都有大量的流感病例和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
为了及时了解并应对流感的传播趋势,监测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流感监测方案的例子,该方案包括监测的目的、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使用。
第一部分:监测目的流感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流感传播趋势和疫情动态的信息,并为制订和实施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了解流感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2.监测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的流感活动水平。
3.监测不同流感毒株和其变异的传播特征。
4.分析流感传播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监测指标流感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项:1.流感发病率:通过监测每个时期内新报告的流感患者数量来计算。
2.流感病情严重程度:通过监测重症流感病例、住院和死亡病例的比例来评估流感的病情严重程度。
3.流感活动水平:通过监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的流感活动水平来评估流感的流行程度。
4.流感毒株和变异情况:通过监测流感病毒的毒株和其变异情况来了解疫情的变化。
第三部分:监测方法流感监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病例监测:通过监测新报告的流感患者来计算流感的发病率,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医院监测:监测住院流感患者的比例和病情严重程度,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流感信息。
3.实验室监测:通过监测流感病毒的毒株和变异情况来了解疫情的变化,并提供流感疫苗配制的依据。
4.疾病监测网络:建立流感监测的电子网络系统,方便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发布,更好地监测和预警。
第四部分:监测结果的使用流感监测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流感预警:通过及时监测流感病例和活动水平,提前发现流感的流行趋势和高发地区,并发出预警。
2.流感疫苗计划:监测流感病毒的毒株和变异情况,为制订流感疫苗配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3.流感防控策略: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制定流感防控策略,包括明确的控制措施和干预措施。
2024年流感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精选篇)
2024年流感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精选篇)流感防控工作实施方案1根据《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xx〕28号)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各地规范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变异监测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等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并将根据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时更新。
二、病例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国卫办医发〔20xx〕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版)》6号)。
2、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
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
(二)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
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一)流行病学调查。
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对于单例病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对病例可能暴露的禽类饲养或交易等场所,应当采集禽类粪便、笼具涂拭标本等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
流感监测方案
流感监测方案第1篇流感监测方案一、背景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较强的致病性。
为了及时掌握流感疫情动态,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流感监测方案。
二、目标1. 了解我国流感流行趋势,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评估病毒传播风险,为调整疫苗株提供参考。
3. 监测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和免疫效果,为优化疫苗接种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范围1. 监测对象: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学校、托幼机构等。
2. 监测时间:全年开展流感监测,重点加强秋冬季和春季流感高发期的监测工作。
四、监测内容1. 流感样病例监测: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诊的流感样病例,收集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2. 病原学监测: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了解流感病毒流行株和变异情况。
3. 免疫学监测:开展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监测接种人群的抗体水平,评估疫苗免疫效果。
五、监测方法1. 流感样病例监测: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各级医疗机构发现流感样病例,应及时报告并采集相关标本。
2. 病原学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分离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定期将检测结果报送至上级疾控中心。
3. 免疫学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定期对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
六、数据收集与管理1. 数据收集:各级监测单位应按照规定格式及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并逐级上报至上级疾控中心。
2. 数据管理:建立流感监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定期撰写流感监测报告。
七、质量控制1. 各级监测单位应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
2. 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抽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八、预警与响应1. 当监测发现流感疫情异常波动、病毒变异或其他重要情况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启动预警响应机制。
流感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阿克苏地域流感监测工作督导方案依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2年版)》要求,地域疾控中心要组织对本辖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特制定本督导方案:一、督导目的(一)督导哨点医院监测工作质量。
(二)发觉流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良建议。
二、督导时刻流感监测工作督导每一个月对地域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三、督导内容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开展情形一、医院对流感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治理情形;二、对监测方案的明白得、把握和执行情形;3、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情形;4、流感样病例标本的搜集和输送情形。
附件:表1 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督导与质控工作表表2 阿克苏地域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督导表表1 阿克苏地域流感监测督导与质控工作表(哨点医院)一、流感监测治理情形1是不是成立流感监测领导小组或工作组(□是□否),如是,查看文件。
2.是不是指定牵头科室或和谐科室(□是□否),如是,科室名称:3医院是不是制定监测治理制度(□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信息交流及反馈、□标本保留、标本交接及送检治理制度、□其他:)4是不是收到监测经费(□是:万元;□否,未收到缘故:)五、是不是制定经费利用治理等相关方法:(□有经费利用方法;□有经费奖励机制或补助方法;□无经费治理及利用方法;□未利用过经费;□其他:)6是不是对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归档治理(□监测治理制度;□流感样病例记录报告数据;□采样记录表;□监测经费治理;□其他:)二、流感监测执行情形1.流感样病例数据网络直报及时性(随机抽3周数据核实)(□及时□不及时)2.是不是有专人负责网络直报(□有□无)3. 网络直报时刻(□天天上报前一天数据□每周一报上周数据)4.网络上报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时限要求(□明白□不明白)5.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把握程度(□分类录入、□缺报查询、□检测结果查询)6.网报数据与汇总数据是不是一致(随机抽3周数据核实)(□是□否)7.汇总数据与各监测门诊记录数据是不是一致(随机抽3周核实)(□是□否)8.对流感监测科室门、急诊医护人员流感监测内容知晓情形进行抽查(3-5人)9.监测门诊数据记录与就医情形是不是一致(□是□否)10.流感样病例记录情形(抽查流感样病例记录表)11. 是不是在固定门诊搜集流感样病例(是否)12. 是不是达到搜集标本数量要求(随机抽取3周核实)(周搜集份;周搜集份;周搜集份;)13.流感样病例采样情形注:标本交接情形:1=院内交接2=与CDC交接标本送检情形:1=当即送检2=当天(24小时内)送检3=3个工作日内送检4=一周内送检5=其他三流感监测培训情形注:培训方式:讲课、现场操作示范、会议交流。
流感监测方案(2017版)
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流感样病例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3)国家流感中心的实验室工作
1.负责非省级流感参比中心辖区内的网络实验室报送毒株的复核 鉴定,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反馈。
2.选择网络实验室报送的部分毒株开展抗原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 ,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周报》向监测网络反馈。
数,填写登记表,报医院主管科室,主管科室汇总后每周一24时前分诊室录 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HIS系统上备注流感样病例或写出流感样病例的症状
注意事项: 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每个监测诊室的产生来源必须一致。 举例:ILI%=(内科诊室ILI数)/(所有内科诊室就诊患者数)。
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网络信息安全
培训、考核和督导
(一)培训 形式 国家定期培训、省级疾控中心每年培训
各网络实验室派专业技术人员至省疾控或国家流感中心进 修。
国家流感中心和省疾控可派专家至现场进行培训和指导。
培训、考核和督导
(二)考核和评估 1盲样考核 国家——每年一次(所有省疾控、各省级参比中心辖区 内的1-2家网络实验室、非省级参比中心辖区内的所有网 络实验室) 省疾控——每年一次(辖区内所有网络实验室)
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监测诊室的设置 1.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 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2.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 监测。
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各监测诊室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
信息系统管理与建设
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管理 国家流感中心——管理和维护 各网络实验室——账号由本级系统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权限由本级业 务管理员设置 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账号由所在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系统管 理员建立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篇一: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其传播速度极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故每年流感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
上一世纪以来已先后发生四次全球流感大流行,仅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就导致至少XX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
流感流行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据XX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估计全球每年流感病例达6亿—12亿。
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地,每年流感发病数估计可达上千万人。
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
1997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群中发现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
1988年以来,WHO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约一半来自中国。
中国已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
流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1957年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NIC),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感监测和防治指导工作。
近年来分别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及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在流感监测工作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从XX年起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合作,在23个省份建立了监测网络,开展流感监测工作,使部分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流感监测的技术能力和专业队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XX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流感预防与控制的全球议程”的要求,以及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完善和加强我国流感监测网络已成为一项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为加强全国流感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指导各地开展流感监测工作,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目标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覆盖全国的流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我国流感疫情动态,发现流感流行株、新毒株或变异毒株,做出预警预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流感大流行,减少超额死亡率,为我国流感防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全球流感疫苗的推荐和生产做出贡献。
三、监测网络(一)原有已开展流感监测的23个监测省份在省会城市增加2-4所监测医院,并增选2-3个重点城市的各2所医院监测点,以形成本地区的流感监测网络。
(二)其余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山西、江西、海南、重庆、西藏、陕西、青海、宁夏),首先在省会城市选择2所监测医院开展流感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城市。
(三)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城市至少选择一所具有较高呼吸道疾病病人就诊量的儿童医院和一所综合性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如无儿童医院应另选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为监测点。
每个监测医院内,应选在内科(儿内科)或呼吸内科门诊、急诊室,若监测医院设有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要增设流感样病例监测点。
(四)没有条件开展流感病毒分离且运送标本到设流感实验室城市有困难的监测城市,可以先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一)监测对象:监测点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
标本采集的对象为发病三天之内的流感样病例。
流感样病例定义为: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疼痛、全身疼痛等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二)监测时间:北方省份实行半年监测(每年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南方省份实行整年监测。
(三)流行病学监测1、流感样病例监测:主要通过长期连续地监测流感样病例就诊数及占监测点就诊总人数百分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并综合流感病毒分离的情况,分析判断本地区流感流行的趋势。
各监测医院内科门诊(或内儿科、呼吸内科、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的医生负责诊断流感样病例,并每天统计该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以及就诊病例的总数,以计算流感样病例的就诊百分比(率)。
各监测医院每周一将上周的监测数据表通过电子网络或传真方式报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5日前收集汇总(以每个监测医院为单位进行汇总),并通过网络方式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将汇总信息反馈各省份及有关部门。
2、流感暴发疫情监测: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集体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发现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流感样病例,并明显超出往常的就诊量或发病数量时,应作为疑似流感暴发疫情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尽量收集典型病例的鼻、咽拭子、含漱液或血清等标本,妥善保存运送至流感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或流感抗体检测,并将流调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重大疑似流感暴发疫情在调查核实的同时应首先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及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新毒株或异常毒株时,应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4、超额死亡的统计分析: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结合流感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额死亡,以估计流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
(四)病毒学监测1、标本的采集在监测医院对发病3天以内的流感样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或含漱液、抽吸液等标本,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
标本采集数量的基本要求为流行期每周至少采集10-15份、非流行期每周至少5-10份。
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各流感实验室对收到的标本最好在24-28小时内进行接种,采用鸡胚和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并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病毒进行初步鉴定,阳性的标本按规定在10日内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鉴定。
对只有红细胞凝集而国家提供的4种鉴定血流皆无血凝抑制的标本要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鉴定。
国家流感中心负责对各省送来的标本作进一步鉴定复核,一般在14个工作日内反馈鉴定结果。
流感实验室监测资料的报告程序和方式为:各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计汇总每月毒株分离情况,于每月5日前将数据通过网络或传真报告国家流感中心。
3、毒株变异性分析:国家流感中心负责定期对国内流行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掌握毒株变异程度,以及变异毒株的分布特征。
4、血清学检测:发现新毒株或异常毒株时,应收集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等血清送国家流感中心。
5、流感的快速检测技术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流感快速诊断方法在日常监测工作中不要求作为常规方法使用。
当发生较大规模流感暴发等,急于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时,各地可对一部分典型流感样病例的标本使用流感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便尽快得出初步诊断结果,同时还要用流感病毒常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
各省将流感快速检测结果每月5日前汇总报国家流感中心。
五、监测资料的收集利用及时收集和分析流感信息对指导流感防治起重要作用。
承担流感监测的医院应每周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监测数据,省级疾控机构及时汇总后,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资料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编制一期《流感信息》,每季度编写一期《流感监测工作简报》,并发送至有关单位,其中包括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点医院等有关单位,更好地发挥流感监测信息的作用。
六、各有关单位的职责与分工(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的流感监测工作,落实开展监测工作所需的实验条件、经费和技术力量等,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监测方案,建立当地流感监测的医疗机构网络,及时解决监测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目标和责任考评机制,对有关责任单位定期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负责流感监测工作方案的修订、组织实施和技术协调;2、对省级监测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实验室质控;3、协助卫生部开展对监测网络中各单位的督导和考核工作;4、汇总分析全国流感监测资料,每月编写一期《流感信息》,每季度发布《流感监测工作简报》;5、为省级监测单位提供参照血清、抗原、MDCK细胞等;6、负责毒株最后鉴定、分析和研究,及时反馈鉴定结果;7、选择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毒株进行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8、负责全国分离病毒株的整理和保藏;9、组织流感防制技术指导组论证、确定每年国内流感病毒代表性毒株,提出相应的防制策略的建议。
(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组织省内地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感监测工作,负责确定辖区内监测点设置并进行流感监测技术指导、质控和考评;2、负责标本的采集或收集、毒株的分离、鉴定和上送,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对毒株进行进一步分析。
所检测出红细胞凝集阳性的标本,10天内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进行最后鉴定;并将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反馈至有关监测医院;3、负责流感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每月5日前按时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组织开展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四)监测医院:1、负责内科门诊以及儿内科、急诊、发热门诊等监测点内流感样病例就诊数和该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统计和报告工作;2、负责监测标本的采集,并填写完整的采样登记表,将标本妥善保存;3、负责做好本医院流感监测资料的收集、保存;4、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病人或负责治疗该病人的医生;5、医院发现流感样病例明显增多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七、考核与评估(一)对国家级单位流感监测工作的考核与评估1、人员配备情况;2、仪器设备配备及运转情况;3、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
包括下列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保存及汇总情况、省级监测点的毒株送检单、病毒传代记录、病毒鉴定原始记录、国家流感中心毒株鉴定统计表、国家流感中心毒株保存记录、及时向省级监测单位反馈监测信息;4、为各个省级监测单位提供检测试剂;5、为省级监测单位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的情况;6、各省对国家流感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标准物质保障情况的满意程度。
(二)对省级单位流感监测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卫生部组织专家对各省流感监测工作进行考核,详细内容见附表。
篇二:全国流感监测方案(XX年版)附件:全国流感监测方案(XX年版)为进一步完善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全面提高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一)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二)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三)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1.监测对象。
流感样病例,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均全年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
3.监测诊室的设臵。
(1)城市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当包括所有内科诊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2)城市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如哨点医院儿内科门诊有细分的科室,儿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当包括所有儿内科诊室。
4.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1)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汇总后,于每周一将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