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正式版
课程实施调研报告
课程实施调研报告.课程实施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实施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调研课程实施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教育机构对课程实施的状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以满足不同的调研需求。
问卷发放对象为各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学生,以获取多角度的数据。
三、调研结果1. 参与调研的教师和学生数量分别为300人和500人。
其中,教师占比60%,学生占比40%。
2. 关于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调研结果显示,40%的教师认为准备充分,60%的教师认为准备不足。
学生方面,50%的学生认为准备充分,50%的学生认为准备不足。
3. 关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师认为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述法(40%),其次是讨论法(30%)和实践法(20%)。
学生认为他们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40%),其次是实践法(30%)和讲述法(20%)。
4. 关于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评估,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有一定差异。
有60%的教师认为课程实施效果良好,40%的学生认为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生活脱节。
5. 调研结果还显示,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30%的教师认为现有教材不够完善,30%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过于简单重复。
四、结论通过本次课程实施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教师在课程实施准备工作上需要加强,保证充分准备。
2. 教学方法应更加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监督和评估机制应完善,以确保课程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教材的选择应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生活情境。
五、改进建议鉴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教育机构应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实施能力。
2. 教育机构应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课程实施的多样性。
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5篇材料]
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5篇材料]第一篇: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始于20XX年9月,迄今已整整三个年头了。
三年中,我们经历了目标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初步尝试、阶段总结、改进提高的过程,全体教师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更加坚定了实施校本课程的决心,锁定了校本课程--“少年中华唐诗行”。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诗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现代文化潮流中,如何使这些艺术瑰宝重新被青少年们解读,使它绽放出崭新的光彩呢?是我们驻操营小学全体教师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许多唐诗历经时间的考验,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在这里,我要谈的是,用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与方式去解读那个朝代的古人心境,去领略唐诗的境界,使学生取得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审美效果,在品味中感悟出古今文化碰撞的火花,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使小学生更好的走进唐诗,感受唐诗的光彩,避免“新版唐诗”(“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
拿出敌敌畏,蚊子哪里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
)的再次出现,我校实行了校本课程《少年中华唐诗行》的研究活动,我们的做法如下:一、用小学生所喜欢的优美散文笔法重新解构唐诗诗歌的美,美在意境。
许多唐诗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简洁凝练的五言或者七言在平平仄仄中传达出了丰富的意蕴,营造了如画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
如果单纯地用现代文字去兑换古代词句,就不能扣住诗歌的灵魂,抓住其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意象,保持原诗的风格和韵味,营造出意境美,使人们在品味诗歌时感受到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
这时就需要我们用较优美的散文笔法去尝试营造原诗的意境美了。
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原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唐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诗意深重,意境空灵,这种风格在散文中能够很好的保留下来,如果使用了现代句法和词汇,会变得更活泼鲜亮:“就这样,夜轻轻地跌入了山林。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小学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实际需要,自主设计的适合本校师生的课程。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实践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以提供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小学校本课程的有效落实。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小学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现状。
然后,结合具体学校的实践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实证数据,对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分析和评估。
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教师理念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导致课程实施不一致。
2. 学校资源不平衡,影响了课程提供的质量和多样性。
3. 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多样化,需要进一步个性化课程设计。
4. 家长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和参与程度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设计能力。
2. 积极争取校本课程的资源支持,平衡学校各个课程的发展。
3. 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4.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参与度。
结论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以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研究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为提高小学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一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的一门课程。
为了解我校校本课程的情况,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特进行校本课程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1. 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目标;2. 校本课程的设置情况;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84%。
三、调研结果1. 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在调查中,有72.5%的教师表示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0.5%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2. 校本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开设了12门校本课程,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受欢迎的校本课程是创新实践课程,有56%的学生选择了参与该课程;其次是社会实践课程,有30%的学生选择了参与该课程。
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学生对校本课程有一定的认知,了解校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37%的学生对校本课程不太了解,不清楚校本课程的设置和意义。
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有80%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17%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帮助;3%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对于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有帮助。
四、调研结论及建议1. 校本课程设计理念方面,应加强对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2.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方面,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方面,应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了解程度。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校本课程的调研,我们对我校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目标、设置情况以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进行了全面了解。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现状和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和适应性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针对学校师生和家长进行调查。
3. 调研结果(1)学校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有较高的评价,认为校本课程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对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太满意,认为部分校本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脱节,难以理解和应用。
大部分老师对校本课程持积极态度,认为校本课程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培养。
但也有一部分老师表示对校本课程的开设缺乏指导和培训,感到无从下手。
(2)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支持力度较大,给予了充足的资源和课程时间。
但部分学校在校本课程的教材选择上存在困惑,缺乏统一的教材标准,导致教学进度不一致。
(3)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价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价较为积极。
学生认为校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同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长认为校本课程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4. 调研分析(1)校本课程的优势校本课程能够重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它能够打破学科边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太满意,表示难以理解和应用,这可能与教材选择不当、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等因素有关。
同时,部分老师对校本课程的开设也存在困惑和无从下手的问题,这可能与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有关。
5. 改进建议(1)建立统一的校本课程教材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致。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开展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4)加强家校合作,提供家长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和参与机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调研报告
课程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课程调研报告课程调研报告十篇课程调研报告篇1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根据教育局科研兴校的战略决策及我校的整体思路,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契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说、听、评”三位一体教研活动模式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不断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探索我校教学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教学教研新路子。
学校校本课程发展调研报告
学校校本课程发展调研报告引言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由学校自行制定的课程。
它旨在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为了深入研究学校校本课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报告对某市某小学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校本课程的运行情况和效果,以及相关参与主体的满意度。
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并分析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1. 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立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小学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制定了详细的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校本课程囊括了学科知识的拓展、特色活动的开展以及社会实践的组织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2. 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另外,学校还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的机会。
这些举措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3. 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校本课程的设置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习动力。
校本课程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能力的提升。
4. 老师和家长对校本课程的看法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持有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家长们也对校本课程表示赞赏,认为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全面素质。
三、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校本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的衔接部分学生和家长反映,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学科知识之间缺乏明确的关联,导致学习的连贯性不足。
因此,建议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提高学习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主导的课程改革策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探讨其实施的方式、意义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与特点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本地区学生的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自主开发的课程。
其特点包括灵活性、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等。
相较于传统课程,校本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能满足学校特色的塑造。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1)需求调研:学校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及社会的需求,为校本课程的拟制提供依据。
(2)课程规划:学校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出具详细的课程构思和目标。
(3)资源配置:学校需动员各项资源,并适时调整师资和设施,以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
(4)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应有各种教学环节,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风格等进行灵活调整。
(5)课程评估:学校需要在课程实施后进行评估,以了解校本课程的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四、校本课程的意义(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校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个别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推动学校特色的发展:校本课程允许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推动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五、校本课程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校本课程能够更加精确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校本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各种职业,培养他们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和认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实施调研报告
课程实施调研报告课程实施调研报告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实施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
一、调研目的1. 了解学校课程设置的情况。
2. 考察课程实施的效果和问题。
3. 分析课程实施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4. 提出改善课程实施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包括评价课程质量、了解教学方法等内容。
2. 实地观察:参观课堂实际教学情况,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 个别访谈:与校领导和教师代表进行深入交谈,探讨他们对课程实施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课程设置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校课程种类较为丰富,但科学和艺术类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这导致学生在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2. 教学方法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3. 学生评价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清晰、易理解,但缺乏足够的激励和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
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4. 教师评价教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普遍表示满意,但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更倾向于注重成绩而非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部分教师缺乏对新教育理念的认知和应用。
四、调研分析1. 课程设置问题学校课程设置比较传统,缺乏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考虑。
学校应加强科学和艺术类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问题教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合作机会。
3. 学生评价问题学生对课程实施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
学校应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拓展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报告一、引言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学校校本课程的定义、意义、实施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学校校本课程的定义学校校本课程是指基于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行研发的课程。
它与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相辅相成,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特殊教育目标。
三、学校校本课程的意义1. 强调个性化教学: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培养创新能力:学校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并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3.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校本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思维方法、社会适应能力等,为其未来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1. 确定课程目标: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方向,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2.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保证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衔接。
3. 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应该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 优化课程资源:学校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五、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校本课程的个性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投入程度。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校本课程要求学生从设计到实施过程中都要主动参与,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学校校本课程对教师的要求1.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政治教育学院08级四班2008150431施芬一、调查概况我于2011年6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萍乡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校本教材的实施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加强以后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2、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问题3、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和建议(二)调查方法参加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调查访问教师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以及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的反馈情况。
三、调查结果(一)、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1、校本课程开发要不要编教材。
到目前为止,有些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是一本本很精致的教材读本,也有许多学校把这些读本当作课程改革的成果加以宣扬,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加重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显然存在着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
把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仅看成是学校、教师自编教材,在实践上容易误导教师们盲目仿效专家编教材的方式,造成不好的效果。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正处在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都有待完善,适宜向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性课程指南,但不适宜编写教材,待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开发能力逐步成熟之后,通过年级组的形式可以考虑编写,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完善。
此次实习中,汤玉萍老师带领年级组其他老师2、校本课程是不是以前的活动课。
过去一些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为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生长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
然而,许多学校“拍脑袋决定”把课外活动、活动课、选修课当作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和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以及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涵盖了学校各个年级的课程实施情况,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1.课程目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学校的课程目标设计较为明确,基本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需求。
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老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太匹配。
2.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按照教材的指导要求进行教学,范围比较全面。
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教学方法关于教学方法,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教师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培训和交流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不匹配;2.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学生参与度不高。
五、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与学生水平相匹配。
2.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对教材的解读和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度和广度。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学校能根据调研结果和建议,积极改进课程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根据学校发起的校本课程调研活动,我们小组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对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和分析。
下面是我们调研的结果及建议:一、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调研显示,学校普遍推行了校本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校本课程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艺术体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绝大多数学校每周一至两节课程进行开设,课程内容多样且充实。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问卷调查结果和观察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部分教师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互动性教学方法,但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等问题。
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持有积极态度,认为这些课程能够开拓视野、培养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课程内容不够感兴趣,有些问题无法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四、实施效果分析通过观察课堂和采集学生成绩等数据,我们得出结论:部分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显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但也有一些课程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表现出的能力提升有限。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教师培训:组织校本课程的专题培训,引导教师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课程内容优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校本课程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学生参与度提升:开设校本课程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4. 效果评估与调整:建立定期的课程评估制度,通过调查问卷、学生成绩等方式对校本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校本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一、引言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校决定进行校本课程调研,以改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调研目的1.了解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态度;2.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和意见;3.了解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针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制定问卷,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完成情况、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2.访谈:与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看法。
四、调研结果1.教师方面:(1)大部分教师了解校本课程,但对其理解程度参差不齐;(2)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3)教师普遍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但还需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2.学生方面:(1)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知晓程度较低,只有部分学生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学习;(2)学生普遍认为校本课程更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但还需更多的宣传和推广;(3)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能够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
五、调研分析1.教师方面:(1)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宣传;(2)教师的支持是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需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2.学生方面:(1)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2)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期望较高,需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六、调研建议1.教师方面:(1)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理解;(2)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2.学生方面:(1)加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增加知晓度和参与度;(2)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满足学生对挑战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七、总结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我们了解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和问题。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1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转变课程治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治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进展的详细状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由此,明确了学校在根底教育课程建立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根本原则与方法。
现将我校根底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状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分析我校地处农村,有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把了解外乡风景名胜、人文历史、环境爱护(课程名称:喜爱家乡欢乐成长)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目的是既对学生进展了民风民俗的教育,也对学生进展了爱国教育。
同时我校还在1——6年级开设了讨论性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校本课程,每门课程每周各一节。
由班主任或专职教师授课。
二、困难问题我校校本课程虽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但在详细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师资力气的缺乏,没有肯定的课程标准,不了解教学的深度、方向和范围。
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知道该如何授课。
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
三、对策建议为了使我校的校本课程落到实处,为了确保我校的校本课程定时开展,学校在编排课表时,便编排好三到六年级上校本课程的详细时间,确保了一周六课时的校本课程。
同时盼望上级部门给安排专业教师,对教师进展培训,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四、今后努力方向1、要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肯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详细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特点及学生的需求进展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农村和学校自身的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指的是学校依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气的合作,采纳选择、改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3.外出听课学习,实行教学研讨。
经验和体会
1.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活动,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理论
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加速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缩短了成长的周期。
2.通过大量校内的培训活动,活动目标有针对性,
增强了各种活动的指导性。
3.聘请校内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实行专家点评,提升
个人成长袋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本学期研修内容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2.“班主任工作”魏书生著
3.“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4.“课程与教学”上相关文章。
5.“新课程”上相关文章。
6.“教学与研究”上相关文章。
主要活动
1.将“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工作”、“共同应
对”等书籍发到每一位教师。人手一份,利用业余时间实行学习。
了骨干教师的水平,为学校培养县、市、区级骨干教师奠定了基础。
调研组意见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构
工作制度
1.学校规定每学期初实行三天教科研培训,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实行新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
2.每学期规定每位教师读一本教学专著和5篇教学论
文,写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
3.青年教师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其他教师写一篇
教学论文或总结。
4.每学期对教师的学习情况实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为了了解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首先,我们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包含了关于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以及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看法等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校本课程表示满意,并认为这些课程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某些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不太满意,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机会。
其次,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观察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等方面。
观察结果显示,学校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
教师们在课堂上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课外调研和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观察还发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开展了对外交流和研讨活动,邀请了其他学校的教育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了解到其他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我们也分享了我们学校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通过交流和研讨,我们的校本课程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肯定,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学生和教师对其评价较高。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某些课程的实施方式仍待改进,学生对课程评价的个体差异较大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我们建议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意见和需求,用心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
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校本课程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校本课程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发的课程,是对一般课程改革的一种延伸和深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
三、调研方法本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实施效果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等方面;访谈则深入了解了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发了校本课程,其中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以教师团队的合作和研究为主,也有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总体上得到了肯定,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知和评价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校本课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例如给予教师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加强校本课程的评估和监督等。
五、结论与建议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
然而,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教师培训和支持、评估监督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同时,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学校今后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学校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
正式版
实施校本课程的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始于XX年9月,迄今已整整三个年头了。
三年中,我们经历了目标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初步尝试、阶段总结、改进提高的过程,全体教师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更加坚定了实施校本课程的决心,锁定了校本课程--“少年中华唐诗行”。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诗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现代文化潮流中,如何使
这些艺术瑰宝重新被青少年们解读,使它绽放出崭新的光彩呢?是我们驻操营小学全体教师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许多唐诗历经时间的考验,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在这里,我要谈的是,用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与方式去解读那个朝代的古人心境,去领略唐诗的境界,使学生取得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审美效果,在品味中感悟出古今文化碰撞的火花,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使小学生更好的走进唐诗,感受唐诗的光彩,避免“新版唐诗”(“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
拿出敌敌畏,蚊子哪里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
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
)的再次出现,我校实行了校本课程《少年中华唐诗行》的研究活动,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用小学生所喜欢的优美散文笔法重新解构唐诗
诗歌的美,美在意境。
许多唐诗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简洁凝练的五言或者七言在平平仄仄中传达出了丰富的意蕴,营造了如画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
如果单纯地用现代文字去兑换古代词句,就不能扣住诗歌的灵魂,抓住其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意象,保持原诗的风格和韵味,营造出意境美,使人们在品味诗歌时感受到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
这时就
需要我们用较优美的散文笔法去尝试营造原诗的意境美了。
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
原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这首唐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诗意深重,意境空灵,这种风格在散文中能够很好的保留下来,如果使用了现代句法和词汇,会变得更活泼鲜亮:“就这样,夜轻轻地跌入了山林。
春桂把一些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间,一些花开了,一些花又悄悄地谢去。
黑暗被花朵击破,又很快归于清寂。
今夜,谁会在空灵的春日里忘却来路?谁会洗净一身尘世的喧哗,谛听生命
的真实?诗人瘦瘦的手支着腮,凭栏远眺,深思的目光穿过了千年的驿道。
朦胧中,露水不知不觉打湿了往事。
而月亮像个顽皮的孩子,躲进云层躺了一会儿,又迅速钻出了圆圆的头。
莹莹月光涌进树巢,惊醒了一群睡熟了的小鸟。
它们扇动着薄薄的羽翼,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
这是梦,还是现实呢?
一只鸟叫了,又一只鸟叫了;一些鸟叫了,又一些鸟叫了。
在溪边,在树上,在空旷幽远的山谷里,这群小小的精灵,又在深夜弹奏起春天充满希望的序曲。
”
本散文描绘出了一幅恬淡而不失鲜活的水墨花鸟图,想必王维“诗中有画”就是如此吧!学生由此也体味出了原诗的风
格和韵味,感受到了意境美和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
试问:读此优美、清新而又富于创意的散文,感受古今情感如此完美的结合,又有哪个学生不愿再回归原诗去领略古人的心境呢?
我们今天所解读的许多经典唐诗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其艺术造诣的结晶。
认真解读一首诗,可以看出山水,可以读出爱恨。
用散文笔法解构唐诗,不失为一种将古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方式相结合使其重放光华的一个好办法。
二、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曲调唱出唐诗
唱,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开展儿童唱唐诗活动对于抵御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且试想,如果给唐诗配上合适的曲调并由学生唱出来,岂不是比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去记唐诗更好吗?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此方法的确有效。
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听到孩子们唱唐诗的声音。
《塞下曲》、《出塞》、《忆江南》、《风》这些都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孩子们就是天生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他们能用《世上只有妈妈好》、《学习雷锋好榜样》、《童年》等多首儿童歌曲、流行歌曲或京剧来演绎唐诗,而且融合的是那样完美,诗中古人的心境表达的也是淋漓尽致。
此外唱唐诗这种形式还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1.以“唱诗”的形式来学习唐诗,既可以提升音乐听赏和歌唱学习的文化内涵,又可以深化、美化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学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儿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儿童唱唐诗”既追求古风古韵、又追求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并适合于广大少年儿童歌唱。
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简单易行,容易为孩子所模仿和接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唱唐诗”既古色古香又现代时尚。
3.以学校教育来说,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科综合,“唱诗课”正好是融合了“语文”和“音乐”的
一门综合学科。
是语文课或音乐课的补充和延伸。
4.在配乐朗诵和歌唱的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并逐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唱诗”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能力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孩子获得独立吟唱古诗词的能力。
三、抓爱好画画契机,画、诗相融
小学生天性爱动手,乐实践。
画画是学生表现自我最好的形式之一,动手画画,小学生特别喜欢。
学生通过涂涂抹抹,用以表现自己感受体验和心理需要,实验中,我们充分尊重这一特点,优化方法,唐诗和画画活动相结合,极大的激发
了学生的兴趣。
此为学生兴趣的迁移。
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抓住“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这几个词,进行理解,想象,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画画,在画的形象再现和对比中,学生加深了对诗的理解,根据画面读出了诗歌的高低起伏,达到了技能的迁移。
现在,我校学生除了喜欢唱唐诗,还迷上了唐诗配画,一幅幅神奇的唐诗配画从他们手中飞出,令我们教育者也为之震动。
唐诗——这一艺术瑰宝在校园中的确绽放出了新的生命力。
《少年中华唐诗行》,蕴华夏儿女情。
用一种文化去解读另一种文明,这种古今的碰撞,情感的融合是我们在孩子们
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的一颗最好的种子,只要这颗种子发芽、成长,他们潜藏于心底的中华之魂就会喷薄而出!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