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合集下载

浅析宋词鉴赏漫谈之诗庄词媚

浅析宋词鉴赏漫谈之诗庄词媚

浅析宋词鉴赏漫谈之诗庄词媚论文摘要:作为新诗体的词比诗虽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美学追求上却截然不同——诗庄词媚。

词之媚不仅由于它体系于燕乐,更重要的是在表现的内容上它以言情为主,风花雪月之情成为了它重要的言说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它也以婉约柔媚为正宗,词之媚不言而喻。

同时,词中存在大量的女性形象,她们妩媚多姿,她们的存在构成了宋词之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并称,诗歌到了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名篇佳句数不胜数,诗人文豪如群星灿烂;词在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词人作家熠熠生辉。

可以说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高峰,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作家。

今天我们把诗词并举,但是在词产生的初期及随后的发展岁月里,词一直被视为小技,末道、诗余,被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淫滥郑声,宋初的钱惟演宣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①并提出了所谓的诗庄词媚之说。

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

在今时看来这一“媚”字似有贬义,但却是对词这一文体的较为贴切的言说。

词源于燕乐新声,初起时属通俗文学一派,它取悦大众的审美趣味,它表现世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它依靠那些歌喉婉转,舞姿曼妙,姿容艳丽的女子传播,所以它属阴性,所以它媚。

可以说没有了这个媚字,词也就不是词了。

且看,同样是送别,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岑参却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同样是游子思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周邦彦却说“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同样写愁,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李清照说“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写月,张若虚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苏轼却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词的媚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就从这个媚字出发,来漫谈一次词。

“媚”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的六朝就已经定型,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对“媚”的美学内涵进行了自觉的探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以姚贾诗风为核心,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有清丽、质朴的风韵。

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脱离现实、生硬槎桠的弊病,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中将黄庭坚和在他诗风影响下的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特点是讲究用典,重视句法,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因字均有“灵”而得名。

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等,因书刊刻《江湖集》而得名。

它们的内容反应底层生活,风格较为多样。

易安体: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特点是善于用景真实袒露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

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

他“以文为词”,善于塑造英雄形象,风格多样。

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

这种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代表作家有王禹偁,他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

西昆体:北宋初年由杨亿、钱惟演等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艺术上师法李商隐,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但往往堆砌辞藻而内容空泛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故创作的诗被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但摆脱了它的弊病,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想象奇特但语言通俗浅近、风格活泼自然,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

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第三次讲课之诗分南北、情韵和理趣、诗庄词媚、曲尚谐俗

第三次讲课之诗分南北、情韵和理趣、诗庄词媚、曲尚谐俗

诗词曲的趣味
之曲尚谐俗 ——诗人吟唱的民谣
无论是“诗庄”还是“词媚”,虽然显 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但都注重韵味、 意境,讲究“温柔敦厚”,含蓄蕴藉, 追求“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隐 微曲折之美,显现出上层雅文学的色彩。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32
扣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19/5/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28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 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可见,诗词都是崇雅鄙俗的。
2019/5/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35
与“诗词贵雅”不同,曲尚谐俗, 内容上既多出世放达、大胆情爱,不 受礼教束缚,风格上率直通俗、诙谐 风趣,保留着民间俗文学本色。
2019/5/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36
明·王骥德:
“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 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 也。”(《曲律》卷四)
解读:这是两首写男女约会的诗,但一豪爽泼辣,一缠绵
婉转。这两首先秦的民歌,已鲜明显现出南北风格的差异。
2019/5/7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P5
5
南北诗风的差异,在南北朝乐府诗中也甚为明显。 南朝乐府今存四百多首,绝大多数是情歌。北朝 乐府数量少得多,但内容却广泛些。即使都是情 歌,南北间也存在柔与刚、艳丽与质朴、缠绵蕴 藉与率直明朗的区别。如: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阅读复习(实战篇)阅读综合演练:(1)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阅读复习(实战篇)阅读综合演练:(1)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阅读综合演练(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小议“诗庄词媚”

小议“诗庄词媚”

小议“诗庄词媚”作者:晏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诗庄词媚”的说法古已有之,诗和词在产生之初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随着两种文学体裁的不断发展,其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不同的突破和融合,朝着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诗词风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学自身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不同文学体裁的发展都会受到经济、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考察一种文学体裁的风格特色不能拘于一时,以偏概全,由此观之,“诗庄词媚”的说法也变得复杂起来了。

一.“诗庄词媚”的由来从起源上看,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对现实生活进行朴素真实的反映,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

而词,起初是一种音乐文学,是合乐的歌词,原来整齐的格律诗体已不再适应多变的曲调形式,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吟唱风花雪月以娱人娱己,故有“词为小道、艳科”之说,这也与整个社会的享乐习气有关。

从题材上看,诗多表达政治主题,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

有表达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有表达胸怀抱负、宦海沉浮的,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诗句。

总的来说,唐诗中除了刘禹锡等采取了民歌的内容外,都比较庄正严肃。

反观词在题材内容上则常常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

如柳永的《雨霖铃》就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更加关注词人自身的感情投射。

因此,古人认为诗是庄正肃穆,质朴厚重的,而词是柔媚清丽,纤细轻佻的。

诗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是言志倾向,而词则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不如诗歌那般大气,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輕灵细巧。

诗庄词媚

诗庄词媚

古人云:“诗庄词媚曲俗”庄,就是庄严、庄重;媚,就是艳丽、优美;俗,就是通俗、俚俗。

这也就是说诗、词、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

大体而言,因为诗多属应制而作,因而要求风格庄重严肃;词多写闺中韵事,适于婉媚;曲由于近乎民歌,则多诙谐幽默。

原因:诗言志,词写情,曲谐趣诗言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它既可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可以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亦可是对君主、对师友的忠诚敬仰之情,当然它也可以抒发个人的一己之情,但是它必须是庄重雅正的。

因为它承担着“兴观群怨”之职,肩负着“经夫妻,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任,它必须“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可以说诗关乎着治国安邦之大事,它必须要“庄”。

而词则不然,从它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这些宏大叙事不沾边。

词就是公子佳人酒边樽前“助妖娆之态”的,酒席宴饮中,珠翠绮罗,才子佳人,轻歌曼舞,儿女情长、风花雪月自然成为了主要吟咏的对象,那么词的“媚”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可以说从词诞生的那天起,它和言志的诗就泾渭分明,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伤春感怀、佳人殊容就成为了词言说不尽的主题。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较多地保留着民间俗曲的某些特色,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诗庄,庄重庄严的端庄之美。

有严谨的句式与结构,平仄字数押韵,绝句、律诗都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词媚,妩媚清丽的美好之姿。

有固定的词牌名,平仄字数同样有一定要求,小令,慢词也各不尽相同。

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1. 诗庄,那就是高雅的艺术殿堂啊!就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豪迈!诗是那么庄重、严谨,用词都得反复斟酌,这不就像一个精心打扮要去参加盛宴的贵族嘛!
2. 词媚呢,哎呀,就像是柳永词中那千娇百媚的女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般柔情似水,可不就是媚的体现嘛!
3. 曲俗,可不是贬低它哦!想想那些民间的戏曲,多接地气呀!就如同那街头巷尾老百姓们热热闹闹的生活,“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多通俗有趣!
4. 诗庄就好比是那巍峨的高山,让人仰望,心生敬畏。

像杜甫的诗,总是那么有深度,有内涵,这不是庄是什么!
5. 词媚呀,就像那美丽的花朵,娇艳欲滴,惹人怜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妩媚劲儿谁能抵挡!
6. 曲俗呀,简直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亲切无比。

听那“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多熟悉的感觉!
7. 诗庄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境界,一般人可不好达到呢!
8. 词媚如同那温柔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多俏皮妩媚的画面啊!
9. 曲俗恰似那热热闹闹的集市,充满了烟火气。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多生动鲜活!
10. 诗庄词媚曲俗,各有各的魅力呀!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不同色彩,共同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

诗庄让人敬仰,词媚让人沉醉,曲俗让人欢乐,它们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我的观点结论:诗庄词媚曲俗确实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魅力,都在文学的天地里绽放着光彩。

浅析柳永词之“俗”

浅析柳永词之“俗”

浅析柳永词之“俗”宋词与唐诗并肩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园林,大抵可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两种风格韵味各异,有含蓄婉转、高雅典丽,有通俗明白、音律晓畅、有的气势磅礴、恢弘大气。

词之大家比比皆是,提及婉约派,柳永可谓是名副其实。

他是北宋词坛第一位对次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小令一枝独秀的格局。

柳永之“俗”改变了文人“尚雅”的风格,结构与内容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现存《乐章集》中约有作品200首,以俗词居多,可分为艳情词、爱情词、都市节庆词等,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可以说是“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柳永不仅改变了词的声腔体式,并且从词内容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上加以改变,将普通生活写入词中,写百姓的真情实感,即“变俗为雅”。

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推进了词语言上的“俚俗化”,同时也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王灼在《碧鸡漫志》说其“浅近卑俗,自成一体”。

《四库全书总目》也曾如此评价柳永词作:“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

”认为柳永把词从贵族士大夫手中又引入坊市之中,词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高攀之物,变得“接地气儿”。

柳永以前,即晚唐五代时期,词无论是创作环境、创作内容还是创作者皆为贵族服务,供他们消遣,割裂了与民间艺术的关系。

如以温庭钧为代表的花间词派,所作词大多是宫廷骄奢淫逸生活背景,是达官贵人娱乐闲暇时的听唱曲物。

柳永的词却不与之同流,作为一名失意的下层文人,他更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长期受助于歌妓的他也了解风尘女子的情仇离恨。

因此,他更愿意为这些人“发声”,表现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情感境界,既满足了市民阶级的精神需求,也为奢靡已久的文坛带来淡雅之风。

柳永“变旧声为新声”,纵观其词,俗语化遍布众多作品:《忆帝京》:“乍觉别离滋味……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迎春乐》:“为别后、相思煞。

古诗基本常识

古诗基本常识
2.选择一首诗歌,针对诗中作者对某个历史 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发表你的见解。
背诵篇目
《登幽州台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贾生》《咏怀古迹》《乌衣巷》 《桂枝香金陵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
台风各20分 5.班委组织,确定主持人,打印评分纸,准
备奖品 6.时间:随机
第二节 咏史怀古
一.咏史和怀古的同异 同:都与历史题材有关,体裁、表达方式不
限 异:咏史直接由古人古事的有关材料发端来
歌咏;怀古诗则通过历史遗址、地域等间 接歌咏与之有关的古人古事,所以一般免 不了写景
二、咏史怀古诗的不同类型 1.以历史事实作为吟咏对象,抒发作者自己
泊秦淮 杜牧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 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 千 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 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落日楼头,断鸿声 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liǎo),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 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四、古诗发展简史 1.诗体的发展 2.古诗发展过程 3.诗词曲在古代背景下的同异
诗庄词媚曲俗 诗余-词余
§词区别于诗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内容 以抒写日常生活的情感为主,意境比较 细巧,表现手法比较委婉,语言比较凝 练精致;诗歌特别是歌行体、排律等诗 体中大开大合的结构,粗放、质朴的语 言,在词中是少见的。

语言风格的鉴赏

语言风格的鉴赏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二首之一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 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 “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1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 霸》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 三)》
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清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居易:
诗歌基本风格是平易浅切,明 畅通俗.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 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 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 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 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诗庄词媚、曲尚谐俗

诗庄词媚、曲尚谐俗

整理ppt
13
❖ 白朴〔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 来,美脸风流杀。叵耐挥毫李白,觑着娇 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 后来此曲被元诗人郑允端改为诗《佳人脸 斑》:
制词李白御前来,解使真妃捧砚台。
醉后不知天在上,笑将香墨溅红腮。
整理ppt
14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整理ppt
4
比较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Hale Waihona Puke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整理ppt
5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整理ppt
9
扣题与谐俗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整理ppt
10
❖ “词取香丽,既下于诗矣,若再佻薄,则流于曲, 故不可也”(姚华《菉猗室曲话》引《词统》评 语)。
❖ 五代词人顾夐《诉衷情》结尾云:“换我心,为 你心,始知相忆深。”质朴直率,写情深刻,沁 人肺腑,真切动人。但被批评为“末三语嫌近 曲”(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甚至被斥为 “直是伧父唇舌”(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
诗词曲的趣味
之诗庄词媚 ——诗如壮士,词如美人

词之“抒情”特质的确立:温词的簸风弄月到韦庄、李煜的陶写性情

词之“抒情”特质的确立:温词的簸风弄月到韦庄、李煜的陶写性情

词之“抒情”特质的确立:温词的簸风弄月到韦庄、李煜的陶写性情前言词起于隋唐而与燕乐伴生,这大约是谈“词体滥觞”的共识。

单从体裁上来看,彼时词虽然已经具备了“长短句”、“和音律”等与诗体相迥异的特点,但仍算不得是“独立的文体”-,因为从内容题材上来讲,词并没有完成其独特的表达意义---------即词有别与诗的“长于抒情”之功能并没有开足殆尽。

古人谈诗、词的区别多以‘’诗庄词媚”来分野,这种说法其实就是立足在词的“抒情功能”之上,词体因为要谙合音律,故而其随旋律变化而衍生的复杂句式便比整齐划一的“诗体”更多了几分弹性与曲折。

这种格式上的特点,便赋词以自带的情绪波动,如《满庭芳》多四六句而谐婉,《满江红》因参差句式与入声韵而激越云云,个中锱铢不累胜举。

但在隋唐五代之间的词,多以“遣兴娱宾”为主,只将内容圈在姿态描摹、女爱男欢之类,鲜有词人是“当行本色”,能陶写自我性情的。

这种“不真实”的创作态度,直到韦庄时才有所改变,在李煜词中方得到充分的体现。

王国维称李煜完成了“伶工词到士大夫”的转变,这是不精当的。

更确切的讲,词自韦庄、李煜时,才完成了“词婉于诗”的艺术独立。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隐去面目的“簸风弄月”南宋词坛曾掀起过一阵对《花间集》的批判,谓之“流宕无聊”,即陆游跋《花间集》所言的“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可叹也哉””当然,南宋批判花间集一定程度上是因文学受到了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花间集》确实缺乏了内容上的积极意义---------这种意义也就是表达的意义,“词本抒情”,而非是“词本艳情”。

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以温庭筠词为开卷,这很显然是将其定为西蜀词风的代表。

但我们看温庭筠的词,温庭筠现存词66首,其中十之八九的主题是写“思妇”,《望江南》(梳洗罢)、《菩萨蛮》(双双金鹧鸪)、《遐方怨》(凭绣槛,解罗帏)等如是,剩下的十之一二是写女子闲愁、体态:《归国谣》(双脸),《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如是。

诗与词

诗与词

诗与词中国自古就有诗词,它们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人经常把诗词放在一起,但是诗与词之间既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各自有鲜明的特色。

从诗词的起源来说,诗起源于《诗经》和《离骚》,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而在唐宋时期诗歌创作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达到一个巅峰级高潮。

而词则不同,词最早是文人文士为歌女填写的流行歌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中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的序言中写道“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意思就是在饮宴、娱乐的场合,有很美丽很漂亮的美女,然后这些少年的这些才子,这些公子,这些才士,他们就给这个歌女写歌词。

所以歌词是给歌女写的歌唱的歌词,表面上写的都是美女跟爱情,不代表诗人自己的真正的感情。

从诗词的语言特色,诗地语言偏于自然清新,多用硬语,词的语言却讲究精工华美、精美浏览、典雅脱俗、轻灵精巧,带有女性化。

而诗词的风格入手的话,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

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媚。

从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来说,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小词则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词,是诗、乐结合的新创造。

从诗词的题材上看,诗言志,要求具有对社会的伦理道德有规范作用,对风俗民情有教化作用,在题材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关系到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词言情,将女子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在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主要抒写的是女子的相思离别。

从诗词的形式方面来说,诗词的差异表现在题目、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题目上小词诗有题目,而每首有一个词牌名,;句式上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字数是整齐的,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不尽同;从句法上来说诗的句法相对固定,而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押韵规则上诗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对仗上,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宋元文学答案(第4次修正)

宋元文学答案(第4次修正)

一、名词解释1.西昆体:宋初馆阁文士杨亿、钱惟演、刘筠大倡吟和风习,所吟编为《西昆酬唱集》,因得名。

风格师法李商隐,词采华丽而少实质内容。

因是高官文人,故多影响。

4.江西诗派:指北宋晚期以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

有“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7.中兴四大诗人:是进入南宋以后,从江西诗派得氛围中冲决而起,取得重大创作成就得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以陆游为代表。

8.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字成斋。

写诗自出机杼,独具风格。

有活脱通透的特点。

10.江湖诗人:南宋后期由江湖游士,因刊印《江湖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内容反应底层生活,风格较为多样。

1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

又名“套曲”、“散套”。

15.话本:说话人的底本。

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

“话”:故事。

是白话小说的源头。

1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

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

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

后发展为明清传奇。

22.《董西厢》:指的是金代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取材唐元稹《莺莺传》,而结果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主题人物均有变化,反封建意义更为积极,篇幅亦甚宏大,是演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的重大关节。

董解元生平不详。

30.易安体:宋朝词人李清照,字易安。

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31.稼轩体:宋朝词人辛弃疾,号稼轩。

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诗庄词媚曲俗的理解

古人云:“诗庄词媚曲谐。

”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谐者,诙谐(幽默)也。

这是说诗、词、曲有着不同的风格。

大体而言,确实如此。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媚;曲,更接近民歌,宜于用诙谐的手法来表现。

但诗、词、曲皆各有多种功能,风格自然并非仅为一种。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

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

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

再次体现在诗词的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诗庄词媚”一词最早是宋初人提出的。

原本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那时词正在发展,风格初步定型,文人能够体会到诗词风格的区别,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不过它的原句没有这么简明,而它的意思倒是一样。

后来便成了文人的一种观念,并逐渐演化,变得简约明确。

诗庄,庄重庄严的端庄之美。

有严谨的句式与结构,平仄字数押韵,绝句、律诗都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词媚,妩媚清丽的美好之姿。

有固定的词牌名,平仄字数同样有一定要求,小令,慢词也各不尽相同。

曲俗,通俗易懂的简单之韵,词更为灵活,其韵多用口语,受民间歌曲影响众多,可单唱也可合成套。

古人多认为,诗是正统的用来抒发胸臆或者叙写故事的方式,历史也最久,故而较为庄重。

而词本来也是从诗演变而来,用来弥补诗娱乐性的不足,就像流行歌曲,从歌女口中唱出的,较为柔媚,也可称媚俗。

但其实词到了苏东坡辛弃疾等人手中已经和诗的功能相差无几,也许更加抒情一点。

而曲时常用于戏剧中,就像对白,总是口语化一点。

虽然有单曲,又有张养浩马致远等大家,但总的来讲总是偏世俗化。

1、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说诗是入世的,词是恋世的,曲是了古典诗歌的终结体裁,而且由青壮而中年而老年,古代诗人的心灵历程,也随时代的演变,经历了青春的勃发激动,中年的冷静沉思,到达老年的看透一切,冷漠一切了,虽然内心还蓄蕴着愤激。

不及诗之雅,不似“曲”之俗:词的五个层面

不及诗之雅,不似“曲”之俗:词的五个层面

不及诗之雅,不似“曲”之俗:词的五个层面从整体上看,词的构成有以下几个层面:境象、情性、意蕴、神韵、风采。

1,这里说的“境象”,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在讲解近体诗时说的“意象”。

构成词境的材料,有景、物、事、理。

按唐人的说法是“景、心、风、色”。

这“境”不能单纯看做是仅指风景或外物,它也包括“事”在其中的,事件、故事、细节、景物等等。

对于境象者,人常说它是文学的“最外层”,实际上也不完全正确,有时候,一“事”本身可能就是“词眼”所在,所以,境之展现不仅是词之外貌,也可以能是词之要点,这是要灵活看待的。

2,情者,可以理解为情趣、情感、情致、情味等等。

诗词的本质就是咏情之体,那么这个“情”字理所当然就是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前人言说“缘情而绮靡”,谓之情也。

“吐纳精华,莫非性情”,也是情论。

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情之于词,乃神之于体,无情之句,难以为词也。

3,意蕴,包括意旨、意图,旨趣等等,它接近于“理”,这里说的“意”就相当于词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吧。

其实说这三样“境”“情”“意”,是没法严格的分开的,它们应该属于一体的,或者说是词之神体的不同方面。

这些要素的构成体现了一定的词的境界、风度、文采以及气格,也就是说形成了词的意境所在。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起篇就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赏析前人词作时,我们可以认真揣摩其中的风味和意境,品味其带来的美之享受,进而可熏染我们的美学细胞。

培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自己下笔写作也会自然地神采流露。

那么同此理,对倚声填词的基本要求,也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的。

我们主张:填词者,填写时当胸襟鼓荡,淋漓尽情。

当意蕴内涵,心境空明。

当写照传神,事语奇妙。

重要的,是要雅俗共赏,不装深沉,不落俗套,方为好词是也。

下面分条说明一下,以求与同道者商榷交流:1,词气堂正,腔调介于雅俗之间。

怎么理解这里说的“雅”和“俗”呢?自古来,诗为风雅之体,尤以“雅”为诗之正格。

艳情_闲情_性情_唐宋词文人化的一条情感线索

艳情_闲情_性情_唐宋词文人化的一条情感线索

2004年8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 ug,2004 第26卷第4期Jou rnal of Yanan U n 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 l126N o14・文学研究・艳情・闲情・性情——唐宋词文人化的一条情感线索金国正(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062)摘 要:唐宋词的文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就情感表现而言,花间词以艳情为主旋律,南唐君臣创作始露闲情、性情之消息,经两宋之发展,词应写性情之真成为广泛的共识。

艳情与闲情、性情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词的文人化之作用,三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前后贯属,也有密切的意义互联。

关键词:艳情;闲情;性情;文人化中图分类号:I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4)04—0077—05 文学是情感的艺术,诗歌艺术尤其如此。

词体产生于民间而最终走向文人学士案头,其过程应是相当复杂的。

从情感角度考察,词的文人化应与作家情感表达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词这种体裁,它诞生的初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声色之好,因此其情感的递嬗变化不可不察。

艳情、闲情、性情三步曲,或能从情感的角度说明词的文人化进程。

文人词类型风格的建立,可以说是建筑在艳情的基础之上,婉转、柔媚、清新等特色便是由此而来;闲情出,词更趋轻灵、雅致、空澹;到了词写性情的全面发展时代,清超、浑厚等特色才有可能形成。

然而事物皆有其反面,用情不当便足贻笑。

有人云:义非宋玉,而独赋蓬发。

谏谢淳于,而唯陈履 。

揣摩床第,污秽中 ,是谓淫词,其蔽一也。

猛起奋末,分言析字。

诙嘲则俳优之末流,叫啸则市侩之盛气。

此犹巴人振喉以和阳春,蜮怒嗌以调疏越,是谓鄙词,其蔽二也。

规模物类,依托歌舞。

哀乐不衷其性,虑叹无与乎情。

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酬应。

虽既雅而不艳,斯有句而无章,是谓游词,其蔽三也。

[1](P3933)所谓词之三蔽--淫词、鄙词、游词恰可与艳情、闲情、性情反照。

应运而生的元散曲

应运而生的元散曲

应运而生的元散曲要真正读懂元曲,就不能不理解元曲的“俗”,就不能不了解元曲的产生。

这是平时阅读元曲时积累下的笔记,在给学生讲元散曲的时候,恰好能够用上。

“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由来已久。

早在元代,罗宗信就在《中原音韵序》中写道:“世之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大元乐府”就是后人所习称的“元曲”。

可见,在元人心目中,已拥有了元曲成就足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一份自豪。

“元曲”一词,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一种是杂剧,有曲有白,是代言体的综合艺术,属于戏剧的范畴;另一种是散曲,这是元代出现的新体诗歌,每一首都有独立的存在意义与鉴赏价值。

散曲在元代的兴起不是偶然的,用得上“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八个字,因为它是宋词与民歌俗曲互相渗透结合的产物。

问世于唐而在宋代高度发展的词,到南宋末期,已成为一种“不可被之弦管”的纯吟咏体裁,且由于文人渐离社会现实、片面追求形式美,以致失去了诗体解放的原始意义,不复有当年的蓬勃朝气。

另一方面,民间小曲自金灭北宋之后,融汇了南北民歌、曲艺说唱,以及北方兄弟民族的乐曲,以其清新活泼的风调与贴近生活的表现内容而一新耳目。

而弦索乐器上宫调的约定俗成与规范化,又使原先“唱曲有地所”的地域化格局得以冲破。

“元曲”中的“曲”字,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它与生俱来的合乐的特征。

利用民间的小调、新曲,依宋词的创作性倚声填词,而被之管弦,发之歌咏,供人歌唱而非单供吟诵,这就是最初的散曲。

散曲初时带有明显的自娱倾向,文人不过是乘兴消遣,当筵一曲,只需轻松适意即可。

歌曲是长着翅膀的,颇容易风靡城乡;这是文人才发现于诗词之外还开垦出这么一片抒情的处女地,于是齐力共赴,又唯恐“言而不文,行之不远”,不辞以全力搏兔,追求新奇、尖巧、工丽、豪放、谐趣等特色,散曲的格调便在实践中形成了。

然而元散曲之所以能在诗歌史上劲起,成为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座艺术高峰,却与音乐的因素无干,而在于它自身的特长。

《西平乐·稚柳苏晴》赏析《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鉴赏

《西平乐·稚柳苏晴》赏析《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鉴赏

《西平乐·稚柳苏晴》赏析《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鉴赏《西平乐·稚柳苏晴》是由周邦彦所创作的,该词写尽距写词时四十余年前故地的风光景色及当时又重游时的不胜感慨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平乐·稚柳苏晴》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西平乐·稚柳苏晴》宋代:周邦彦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

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

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

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

稚柳刚披上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自然还带着雪袭霜欺的痕迹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令人爱怜的初春的太阳,刚刚洒放出一些温暖,便被浅浅的树荫拚死遮挡。

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追忆四十年前还是朱颜乌发的翩翩少年的时候,曾经游过的地方,这次重来令人思绪万千。

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途的时候,却是心境很不平静,时间变迁,重游故地,但人的心境迥然不同。

追求和向往又在心底翻腾,羡慕像东陵侯召平与彭泽令陶渊明一样韬影晦迹、鄙视功名归隐林下的生活;以琴、书自娱,闲时依松赏菊,何况自己精力尚沛、两鬓尚无白发。

由衷感谢当年的故交好友,他们亲来我下榻处,为我接风,邀我宴饮,执壶把盏,热情留我共同度过百花即将吐艳争芳的春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云:“诗庄词媚曲谐。

”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谐者,诙谐(幽默)也。

这是说诗、词、曲有着不同的风格。

大体而言,确实如此。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媚;曲,更接近民歌,宜于用诙谐的手法来表现。

但诗、词、曲皆各有多种功能,风格自然并非仅为一种。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

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

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

再次体现在诗词的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诗庄词媚”一词最早是宋初人提出的。

原本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那时词正在发展,风格初步定型,文人能够体会到诗词风格的区别,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不过它的原句没有这么简明,而它的意思倒是一样。

后来便成了文人的一种观念,并逐渐演化,变得简约明确。

诗庄,庄重庄严的端庄之美。

有严谨的句式与结构,平仄字数押韵,绝句、律诗都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词媚,妩媚清丽的美好之姿。

有固定的词牌名,平仄字数同样有一定要求,小令,慢词也各不尽相同。

曲俗,通俗易懂的简单之韵,词更为灵活,其韵多用口语,受民间歌曲影响众多,可单唱也可合成套。

古人多认为,诗是正统的用来抒发胸臆或者叙写故事的方式,历史也最久,故而较为庄重。

而词本来也是从诗演变而来,用来弥补诗娱乐性的不足,就像流行歌曲,从歌女口中唱出的,较为柔媚,也可称媚俗。

但其实词到了苏东坡辛弃疾等人手中已经和诗的功能相差无几,也许更加抒情一点。

而曲时常用于戏剧中,就像对白,总是口语化一点。

虽然有单曲,又有张养浩马致远等大家,但总的来讲总是
偏世俗化。

1、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说诗是入世的,词是恋世的,曲是
了古典诗歌的终结体裁,而且由青壮而中年而老年,古代诗人的心灵历程,也随时代的演变,经历了青春的勃发激动,中年的冷静沉思,到达老年的看透一切,冷漠一切了,虽然内心还蓄蕴着愤激。

3、从艺术风格说,诗庄词媚,曲尚谐俗,美学风貌各不相同,在中国诗歌史上,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