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养老情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调查报告封面
2012级本科大学生
2015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调查题目当地养老情况调查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专业
学号、姓名 2012213041 罗岚
学号、姓名 2012213034 李琴
学号、姓名 2012213002 朱一凡
学号、姓名 2012213004 王蒙蒙
学号、姓名 2012213045 王娟
2015 年 3 月 10 日
附件二:
合作完成调查报告的人员分工表
当地养老情况调查
导语:
本小组一共有五个成员组成,都是人力资源121班的同学。内设一名小组长罗岚,负责组织安排大家的工作,并且收集资料,同时参与实地调查,最后撰写报告。成员朱一凡,负责实地调查和在网络收集资料;成员李琴设计调查问卷以便进行访问,最后统计大家的数据;成员王蒙蒙在最后审阅编写的调查报告,加以完善修改;成员王娟,辅助各个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比较灵活。
因为本小组的主题是“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因为城市养老系统相对较为完善,所以此次调查重点针对农村。
我们组调查的对象是:自己家乡的周边农村里的老人,包括他们的年龄、生活收入及来源、娱乐活动、倾向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幸福感、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以及对当地养老制度的满意程度及建议等。
时间是:大三的寒假期间。
地点则是:四川省乐至县高寺镇。
调查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但是,由调查者提问,被调查者口述,调查者负责填写。因为考虑到许多老年人不会写字);访谈法。
主体:
调查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根据党的18大和18届4中全会重要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顺利开展的指示精神,各试点县市在研究各自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我小组对高寺镇养老情况调查进行了总结,得出调查统计如下:
1.目前高寺镇老人经济的来源及倾向的养老方式:
图1 经济来源图2 倾向的养老方式
由图可知,大多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供养,其次是退休金,与之对应,由子女照顾日常生活仍然是他们的期望。当前,家庭养老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普遍的养老方式。虽然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开始为老年农民发放一定数量的退休金,但为数极少,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家庭养老在中国城市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家庭的养老功能将逐渐被社会所取代。但家庭养老的方式不可能完全消失。只要家庭还存在,它就仍然会保留有某些养老的功能,并继续发挥其作用。
2.高寺镇经济状况与老人当前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表明老人的经济状况一般,大多数在1000元左右,对生活的质量满意度大多数觉得还可以,基本满意,但有近38%的老人对现在的生活质量不满意。经济状况对老人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那么严重。
3.高寺镇养老的现状分析
4.老年人的幸福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和谐,身体健康是他们幸福度的主要指标。身体健康是老年人幸福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生活质量就下降,生命质量就打折扣,也就无幸福而言。家庭和谐,子女稳定,老不分居,这“三者合一”也是老年人幸福的基础。
5.有关年龄多大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老年人的年龄在70到79之间占了一半以上,而60到69的占30%,80以上的占12%,70到79是较高的年龄了,而在这年龄的老人又这么多,要是没有外来帮助她们很难生活了
6.空巢老人问题
是空巢老人占45%,不是空巢老人的占55%,虽说不是空巢老人的占多,可是空巢老人也有不少啊,都占了45%了,那样的话,我们不帮助她们,她们能否生活下去?
7.镇里是否有老年娱乐中心
有的并且设施全的只占12%,没有的占到了32%,有但是设施不全或不经常开的占56%,这样的话,老人们没有了活动场所对身体健康并不好,也体现出了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给予的关心帮助并不是很理想。
总之,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占92%,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高寺镇养老状况存在的问题
(1)村民对于养老保险概念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楚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然而当我们向村民们提及“您是否有办理养老保险?”时,他们大都面带疑色,并不了解究竟何谓养老保险。有的以为农村医疗保险就是养老保险,有的以为是一般的商业保险。由此可见,当地居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概念还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楚。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宣传力度不够。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而现在农村的老人其文化水平也并不高,多数是小学都没有毕业,既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也无法阅读相关文献,电视上的新闻有时也是一知半解,没有专人的讲解,使得他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事知之甚少。大大的减少他们应有的福利。
(2)村民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行工程不信任
但当我们试图使村民了解何谓农村养老保险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则表示如果有养老保险,他们也不愿意购买。有的人是认为自己无法负担参保的资金,有的人却说要儿子养或者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而更多是的对这个政策实行的不信任。村民担心自己交了钱到时候自己反而拿不到一分钱养老。
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项十分惠民的政策,村民并不十分给面子。这也主要还是率先实现该政策的地方在资金筹集和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村民感到害怕。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而有些地方筹集的养老保险金不能专款专用,少数地方以种种借口,擅自挪作他用,引起风险,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基金的管理级别太低,不能使基金有效地保值增值。
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关于此类问题,国家并没有具体的独立的法律规范,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立法的力度不够,也给许多人有空子可钻,致使我们对此推行的困难又增加了。而面对村民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保险并不保险。
(3)村民对自己的养老并没有规划
在调查过程中也对四十岁以下,比较年轻的村民的询问了他们有关养老的看法,但当提到对自己养老的看法时,他们基本都表示没有什么规划,或者直接说让子女养。反观城市地区,各种商业保险相当活跃。有些养老保险甚至专门针对十几岁的小孩子的。虽然小孩购买养老保险不能够算得上很明智,但起码在养老方面村民还没有很强的意识,对自己的未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