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12篇(优秀版)
![淮海战役观后感12篇(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3b58eb33d4b14e852468e9.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观后感(一):最近观看了纪录片《淮海战役》,给人以极大的思维冲击,都说商场如战场,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中让我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棋在局外,胜利的趋势不可阻挡淮海战役的过程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无论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还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
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能够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潜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实力比较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就应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由此想到我们的项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握,行业的大环境、地块的发展趋势、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品牌口碑积累,种种局外因素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成功绝不是依靠几次开盘活动、几个创意广告就能够的。
二、人改变不了结果却能够影响进程共产党军队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在商场上学习的,虽然胜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能够取得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成果,是我们在项目营运中要用心运用学习的。
战役部署=项目计划从首先打黄伯韬兵团,再打黄维兵团以及最后围歼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每一步都是共产党主动选取的结果,而国民党则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动。
能够说取得战役成功的完美计划是经过周密思考,反复推敲,精心组织的。
情报=市场调研情报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地下党渗透到国民党内部高层,把情报做到准确详尽,无疑为共产党夺取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情报数据的全面、正确、及时,才能够制定出完美的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战时宣传=广告共产党军队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老百姓宣传共产党的理想,采取一些政策和口号诸如打土豪、分田地等来取得中国广大穷苦大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
从此刻的营销角度来看,无论是宣传的手法还是资料都是贴合当时老百姓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心灵渴求的,这种成功的宣传为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9f51182f60ddccdb38a00c.png)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对比,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能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ee8f296aaea998fcc220eed.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导读】第一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革命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本文《淮海战役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新中国,了解了中国***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了解钢铁战士是怎么练成的。
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解放军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而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
充分表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敌,指挥官的聪明才智,以摧枯拉朽之势,追迁敌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
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
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须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描绘去捍卫。
第二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同学们,当你喝完一杯牛奶,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的时候,当你和爸爸妈妈悠闲地在西湖边散步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看过淮海战役以后,我才觉得这种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爱凭着小米加*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派。
《淮海战役》电影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淮海战役》电影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f16a3169dc5022aaea0089.png)
《淮海战役》电影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观看过电影淮海战役,那么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淮海战役的观后感?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一)这天,我和爸爸观看了《淮海战役》这部电影。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解放军在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解放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解放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解放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陈官庄,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解放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
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宏伟壮大的战争场面所震撼,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在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
我们仅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先辈们!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二)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淮海战 役观后感
![淮海战 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dae6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8.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观后感》前段时间,我观看了淮海战役的相关影片和资料,内心深受触动。
淮海战役,那可不是一般的战斗,那是一场规模巨大、战况激烈、影响深远的大战役。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他们的身影坚定而无畏。
每一个冲锋,每一次射击,都饱含着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祖国的忠诚。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年轻的小战士。
他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负责冲锋夺取敌人的一个重要据点。
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
小战士毫不畏惧,紧紧握着手中的枪,跟着战友们一起向前冲。
一颗炮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
他的脸上沾满了尘土,胳膊也被擦伤,鲜血渗了出来。
可他迅速爬起来,继续冲锋,嘴里还喊着:“冲啊!为了胜利!”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他或许也想念家中的父母,或许也有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挺身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
还有一幕让我难以忘怀。
战场上的物资极度匮乏,战士们的粮食供应不足。
很多时候,他们只能靠啃干粮、喝凉水充饥。
但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
有一位炊事班的老兵,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一口热饭,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穿梭,给前线的战士们送饭。
他的背上背着沉重的锅碗瓢盆,艰难地在战场上前行。
有几次,子弹就从他的耳边飞过,他却全然不顾,心里只想着能让战士们补充点体力,多打几个敌人。
当他终于把热饭送到战士们手中时,大家的眼中都闪烁着感动和喜悦的光芒。
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种精神的支撑,让战士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方有无数的战友在关心着他们,支持着他们。
在这场战役中,还有无数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
有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指挥官,有在后方默默救治伤员的医护人员,有负责运输物资的民工……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那就是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解放。
淮海战役观后感高中作文
![淮海战役观后感高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24d776bd64783e09122be0.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高中作文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ming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淮海战役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淮海战役观后感1昨天晚上没有写东西,拖到今天中午来写,淮海战役又看了三遍,总觉得还是不大明白怎么回事,大决战系列电影观后感想淮海战役。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次很有代表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太多的后人正想对这次在中国的中原战场上的逐鹿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
影片安排的很紧凑,却又花了大的笔墨来描写一些小的人物,小的细节,来突出战斗的惨烈,指挥员的紧张。
相对于胜利的结果来说,战役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
中原战场是如此大规模的局势调动对双方的指挥官来说,都是及其严峻的考验。
战机稍纵即逝,黄伯韬的被围完全就在于他两天"种种原因"的磨蹭,没有架浮桥,让十万人马成了粟裕的盘中美味。
这是他做为指挥官的失职。
可对于杜聿明来说,失败的结果是他早就预见到的。
他拿着蒋介石措辞严厉的亲笔手术,无奈,愤恨。
蒋介石给他过四十四岁生日,让蒋经国带着10万银元给杜聿明的母亲过生日,软硬兼施,逼杜聿明带兵撤出徐州,却又在中途来了这样一纸手谕。
三条作战路线,粟裕赌准了杜聿明不会愚蠢到走两淮,虽然我军都已经在截获的国ming党电报里面得到所谓国防部的建议,让杜聿明走两淮,。
毕竟,杜聿明被蒋介石从徐州调葫芦岛,又从葫芦岛调徐州,他在国ming党的军官里面,还是有军事才能的。
但是应了巴达维的.那句话"您为什么不让那些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年轻将军们在战场上作出军事部署,而要每逢战事,亲自督战,做做站部署呢?"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在电影里面是屡屡被败仗所羞辱,也不知道老蒋其人身为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校长,到底会不会打仗,这个,没有研究过蒋介石的生平,也无从说起,不过,撤出徐州之后的杜聿明收到的蒋介石的一纸措辞严厉的手书,就已经预感到他杜聿明的后路就掐断在了这淮海战场上了。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1164a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e.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
大家看完淮海战役相关影片,有何心得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淮海战役观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淮海战役观后感篇一从任何角度来讲,大决战三部曲都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巅峰。
虽然风格上市延续苏联式的领导开会+大场面战争。
但是大决战系列确实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最好。
从全景表现战役的角度来看,这种形式远远超过珍珠港式的小人物折射大历史那种效果。
淮海战役作为第二部,也是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实力最接近的一次战役,精彩程度那是不用多说的。
大决战系列中最大的几个长镜头基本上都是本片的,一个是黄维的18军行军,一个是双堆集围歼18兵团,两个长镜头都气势十足,波澜壮阔。
从细节上说,国公双方的将领都描写的非常出色。
粟裕那种大将风范,黄百韬那种忠诚,杜聿明那种无奈,邱清泉那种跋扈,都非常出色。
对于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对于支前民工的描写也不错。
缺点也有,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表现总攻双堆集伤亡过大,陈毅视察丧葬点一场,煽情有些用力过度,现在看起来有些矫揉造作之感。
毕竟双方都是中国人,普通士兵的死其实都是挺无奈的。
另一个就是在道具使用单个,不知为什么,这一集中数次出现了56冲锋枪的镜头,特别是王学圻扮演的三营长还有个手持56冲锋枪射击的特写镜头。
淮海战役观后感篇二前几天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淮海战役》,给人以极大的思维冲击,都说商场如战场,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中让我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棋在局外,胜利的趋势不可阻挡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
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实力对比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应该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由此想到我们的项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握,行业的大环境、地块的发展趋势、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品牌口碑积累,种种局外因素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成功绝不是依靠几次开盘活动、几个创意广告就可以的。
大决战淮海战 役观后感
![大决战淮海战 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2c326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3.png)
大决战淮海战役观后感《大决战淮海战役观后感》最近看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心里那叫一个震撼!淮海战役,那可是一场规模巨大、战况激烈的大战役。
看着荧幕上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场景,我仿佛被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
战场上,炮声轰鸣,子弹呼啸。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他们的身影坚定而无畏。
每一个冲锋的瞬间,每一次呐喊,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坚定和对胜利的渴望。
我看到一位年轻的战士,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决绝。
他在冲锋的时候,不小心被炮弹掀起的泥土埋了大半截身子,可他硬是挣扎着爬了出来,继续向前冲。
他的军装已经破烂不堪,身上满是尘土和血迹,但他的步伐却没有丝毫的犹豫。
还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一片废墟之中,一位排长带着他的战士们坚守着阵地。
敌人的进攻一轮接着一轮,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排长的嗓子都喊哑了,可他依然不停地指挥着战斗。
战士们有的受了伤,但只要还能动,就坚决不离开阵地。
其中有个小战士,胳膊被弹片划伤了,鲜血直流,他就随便扯下一块布条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投入战斗。
这场战役中,后勤保障的同志们也让我特别感动。
那些乡亲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冒着炮火给前线的战士们送粮食、送弹药。
有一位老大娘,自己家里都没多少粮食了,还把省下来的粮食全都送到了前线。
她一边走一边说:“孩子们在前面拼命,咱可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仗。
”看着这些画面,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那些战士们,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他们也有父母亲人,也渴望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
每天可以安安稳稳地工作、学习,不用担心炮火的威胁,不用担心吃不上饭。
这一切,都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的英雄们。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工作,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e04e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d.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作为一部重要的抗日题材电影,《淮海战役》通过高超的制作和演出,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抗日战争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共鸣。
整部电影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为线索,对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做了一系列的回顾和总结。
电影的开头,通过一段回忆性的画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接下来,电影通过一系列战争场面及相关人物的展现,通过艰苦卓绝的艰战,揭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胜淮海战役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在战争决策制定、策略升级、政治研究、装备制造与升级等各方面,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智慧。
同时,也能看到战斗中发生的众多英雄事迹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血与火之中体现出的爱国志向和革命信念。
特别是当人民解放军夺得胜利的那一刻,电影让我不仅感受到一种心潮澎湃的情绪,更加生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觉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最强大的军队,也让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保持团结和自信心,才能真正赢得战争胜利。
从电影所展现的叙事来看,制作组主要是尝试将淮海战役的历史故事作为一个主线,部分展示了当时人物的经历和对历史的处理与反思。
透过演员的演绎和对况押地的描绘,我们能够看到这些人物在重要历史事件中展现出的困惑、矛盾、坚毅、不屈不挠等促使历史不断发展的力量,这样精彩的叙事让观众更容易入戏,并更清晰地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复杂关系。
同时,制作过程中运用的的台词、画面以及配乐等元素也都是非常到位,特别是音乐配乐方面,诉人肺腑,配合电影剧情,令人既心动澎湃又感动悄然。
电影所传递的也不仅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也是一个相当新颖与前卫的观念文化,即让人们不断进行思考,弘扬烈士精神与自我强化能力。
任何时刻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不仅仅在骨肉之亲或国家面临困境的时候保持精神状态。
可以看到,制作组极大地追求了事实真相和思想宣传上的艺术表现,用电影这种视觉观感互动的演绎方式,生动展现出中国军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力量。
淮海战役观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淮海战役观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cce43e90c69ec3d5bb75a9.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淮海战役观后感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相差悬殊。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
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
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f6a8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6.png)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最近重温了一遍《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那叫一个震撼!说起来,这部电影我小时候就看过,现在再看,感觉完全不一样。
小时候只觉得场面宏大,现在却能体会到更多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战争的残酷。
这部电影,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淮海战役。
导演是李俊、杨光远和蔡继渭,主演阵容更是强大,古月、苏林、卢奇等等,老戏骨云集。
它属于历史战争片,场面恢弘,气势磅礴,绝对是国产战争片的巅峰之作之一。
剧情方面,电影展现了从战役酝酿到最后胜利的全过程。
国共双方斗智斗勇,战略战术的交锋看得人紧张刺激。
我就不剧透具体情节了,各种经典场景,比如碾庄围歼战、双堆集阻击战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里的人物塑造也很成功。
毛主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粟裕将军的指挥若定,用兵如神;还有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为了信仰,浴血奋战,真的让人感动。
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让人过目不忘。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展现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它告诉我们,胜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说起来,现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就电影本身来说,画面、音效、剪辑都非常出色。
战争场面拍得相当真实,爆炸、枪声、喊杀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有些地方的节奏略显缓慢,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拖沓。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和平真好!战争太残酷了!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想想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不仅是一部战争史诗,更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佳作。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去了解这段历史,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你想啊,如果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大决战淮海战 役观后感
![大决战淮海战 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a6deb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0.png)
大决战淮海战役观后感《大决战淮海战役观后感》前段时间,我看了《大决战》中的淮海战役部分,真的是感触颇深啊!这场战役那可真是惊心动魄,规模巨大。
以前对于淮海战役,我只是在历史书上有过一些简单的了解,知道它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但真正通过影视作品深入去感受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种种细节是如此震撼人心。
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我看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坚定地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那一刻,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身后的人民,为了新中国的未来。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些普通战士们的故事。
有一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脸的稚嫩,但在战场上却表现得异常英勇。
他叫小李子,来自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
参加革命队伍就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一次冲锋中,他的班长倒下了,他毫不犹豫地扛起了班长的枪,继续向前冲。
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可他一点儿也不害怕,嘴里还喊着:“为了班长,为了胜利,冲啊!”最后,他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
还有一位老兵,姓张,大家都叫他老张。
老张参加过很多次战斗,身上伤痕累累。
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乐呵呵的。
在淮海战役中,他负责给前线的战士们送弹药。
那可是个危险的活儿,敌人的炮火不停地轰炸着运输路线。
老张就带着几个年轻的战士,一次次地穿梭在炮火中。
有一次,一颗炮弹在他们附近爆炸,老张为了保护身边的小战士,扑过去把他压在了身下。
小战士没事,老张的胳膊却被弹片划伤了,鲜血直流。
可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扛起弹药箱往前走。
他说:“这点伤算啥,只要能打赢这场仗,流再多的血也值!”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苦。
战士们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有时候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丝毫的退缩。
记得有一次,战士们已经连续作战好几天了,粮食早就吃光了。
后方的补给一时又送不上来,大家只能挖野菜充饥。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3e6cb6b3169a4517723a3ff.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观后感前几天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淮海战役》,给人以极大的思维冲击,都说商场如战场,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中让我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棋在局外,胜利的趋势不可阻挡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
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实力对比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应该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由此想到我们的项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握,行业的大环境、地块的发展趋势、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品牌口碑积累,种种局外因素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成功绝不是依靠几次开盘活动、几个创意广告就可以的。
二、人改变不了结果却可以影响进程共产党军队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在商场上学习的,虽然胜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可以取得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成果,是我们在项目营运中要积极运用学习的。
情报=市场调研情报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地下党渗透到国民党内部高层,把情报做到准确详尽,无疑为共产党夺取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情报数据的全面、正确、及时,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战役部署=项目计划从首先打黄伯韬兵团,再打黄维兵团以及最后围歼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每一步都是共产党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国民党则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动。
可以说取得战役成功的完美计划是经过周密思考,反复推敲,精心组织的。
团队作战协作=项目人力+行政+财务淮海战役过程中最明显的对比就在于团队作战协作,人事调配上,共产党军队可以做到临阵换帅而军心不动,国民党军队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相互诬陷争宠;后勤保障上面,共产党军队统一调配、自力更生而毫无怨言,国民党军却是为争抢补给大打出手、战争中还私藏物资兵力;战斗管理上,共产党军队纪律严明、前仆后继不顾生死,国民党军却不听指挥、见死不救。
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
![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a572a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a.png)
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关于淮海战役的电影,此次观影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这一场重要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影片通过生动的影像、紧凑的剧情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来之不易,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顽强斗志和英勇豪情。
首先,影片让我对淮海战役的背景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重要的一场战役。
这一战役的背景是国共内战白热化的时期,国共双方各自派出大军在淮河以南展开了殊死搏斗。
而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国共内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影片中,我看到了战役筹划的艰辛和缜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为了能够取得对国民党军的胜利,精心部署了战术和战略。
他们明确了目标、划定了阵地、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确保部队在战役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
整个战役过程中,指挥员们经过层层考虑和周密计划,最终决定采取完全包围的战略,其目的是使国民党军无法有逃脱的余地,最终争取战役的胜利。
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与此同时,影片中也展现了淮海战役中士兵的英勇表现。
淮海战役是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剧中士兵们以他们的顽强斗志和牺牲精神,展现了他们对于胜利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战场上,他们时刻面对生死,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还是面对敌军的刁难和阻挠,他们都毫不气馁,勇敢地与国民党军进行战斗。
他们像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责任感,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保障。
更加令人感动的是,影片还展现了淮海战役中对于民众的关怀与帮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保护当地的百姓,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安全。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解放区百姓们的笑容和对解放军的感激之情,这种关怀与帮助让淮海战役有了更加人性化的色彩。
而这也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衷,即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愿意付出牺牲和奉献。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7ab8b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b.png)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观后感要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篇1】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就连我们伟大的领导人都说这是一锅“夹生饭”。
就是这么一锅“夹生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央、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把他吃到肚里,并且连“骨头”都没给剩下,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是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心境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自我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生活、工作中埋怨这埋怨那,好像整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
我们仅有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日而牺牲先辈们!淮海战役的观后感【篇2】我最爱看的影视作品是一部电影——《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的领导下,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切断正向徐州的敌人的退。
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兵团云集徐州,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兵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
淮海战役观后感400字(通用范文7篇)
![淮海战役观后感400字(通用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cf8b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d.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400字(通用范文7篇)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1我们这几天观看了中国史片《淮海战役》。
这部电影,不管是战火连天,还是敌方,都像一面面大旗,永远在我们心里高高飘扬。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中国时期,日寇占领中国,杀害了无数无辜的中华儿女,最后在八达岭战斗中,中华儿女奋力抵抗,最后终于在八达岭战役中胜利的胜利,赢得了战争胜利。
中国战争,这是一个艰难的战役,我们现在的幸运就是和先烈们一起,一起解放我们的国家。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2淮海战役结束之后,我们来到淮海战役结束,在淮海战役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淮海战役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一个士兵在广场上庄严的宣布:“中华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消息在淮海战役结束结束之后让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中国解放军的士兵是多么的勇敢、坚强、不怕死,他们在这次战役中不畏惧死亡,不怕死亡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次的军训让我们更深地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3看了《淮海战役》这部电影,给我了很深的感触。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淮海战役结束后的几年里,中国的们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战略胜利。
而那些战争中有的人,因为战斗牺牲,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有的人因为战争,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他们是多么的可爱,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
我们要珍惜他们,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感到十分悲哀。
战争,给我们生存带来了许多灾难,而我们却幸福地生活。
我们不仅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还要更加努力学习。
为了我们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智慧建设我们的祖国。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了战争,我们的祖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有用,建设祖国。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4《淮海战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5eaf4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2.png)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最近看了这部影片,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影片里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喊杀震天的气势,那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都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
说起淮海战役,那真的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役。
在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生死存亡,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战争的走向。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画面,那是解放军战士们在冲锋的时候。
炮弹在身边不断地爆炸,掀起阵阵尘土和碎石。
战士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无畏。
有个小战士,看样子也就十七八岁,瘦瘦小小的,可跑起来那速度,一点也不含糊。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枪,嘴里喊着“冲啊!为了新中国!”那声音带着一丝稚嫩,但更多的是坚决。
他的衣服被划破了好几个口子,鞋子也磨破了,但他好像完全没感觉到,一心就想着往前冲。
还有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在一个战壕里,几个战士正在讨论着战术。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战士,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他抽着一根烟,皱着眉头说:“这仗不好打,但咱们不怕!”旁边一个年轻的战士,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他一边擦拭着手中的枪,一边说道:“对,咱们一定能赢!”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尘土飞扬。
可他们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又继续投入到战斗准备中。
战场上的医疗兵们也让我感动不已。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抢救着一个个受伤的战士。
有一个女医疗兵,她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也沾着血迹。
她背着一个受伤很重的战士,艰难地往后方走去。
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她的吃力,但她咬着牙,一步也不停。
她一边走,一边安慰着背上的战士:“别怕,你会没事的,咱们马上就到后方了。
”淮海战役中的指挥官们,他们的智慧和果敢也令人钦佩。
在指挥所里,灯火通明,指挥官们围在地图前,激烈地讨论着作战方案。
一个将军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大声说道:“这里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我们要集中兵力突破!”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场战役中,老百姓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大决战2淮海战役观后感
![大决战2淮海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33073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0.png)
大决战2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解放战争的一部分。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期间,地点位于中国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交界处的淮河流域。
这场战役不仅是一次军事较量,更是一次政治斗争的转折点,了解淮海战役观后感,可以反思战争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启示。
首先,淮海战役的胜利彰显了解放军的强大实力。
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以超强的动员能力和优势兵力,成功地将国民党军队困在淮河以南地区,并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一胜利表明,解放军已经具备了与国民党正面决战的实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素质。
淮海战役的背后是解放军长期以来的艰苦奋斗和持续努力,他们的训练、装备以及思想作风的改进,使他们能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其次,淮海战役的胜利揭示了解放战争的政治方面。
随着战争的进行,解放军充分利用农村根据地的资源,建立了统一的军事体系和政权,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相对地,国民党则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困境,内部的腐败和对人民的不信任,让他们无法赢得人心,与此同时还受到外界的压力。
可以说,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在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发展的成功体现。
另外,淮海战役中的战术和战略变化也值得关注。
解放军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且有效的战术,如运动战、游击战和地下战等,使国民党军队陷入被动局面。
特别是在战术层面,解放军通过地道战的使用和火箭炮的发射等,成功地突破了国民党的防线。
这些战术创新不仅体现了解放军的军事才华,更为今后的战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还包括对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战争是一场无情的杀戮,带来的是痛苦和损失。
淮海战役中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家庭被撕裂,悲痛弥漫在整个战场上。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不存在真正的胜利者,只有牺牲和痛苦。
作为一个和平的世界公民,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平,努力避免和遏制战争的发生。
小学五年级上册平时单元习作范例:《淮海战役》观后感_革命电影观后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平时单元习作范例:《淮海战役》观后感_革命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cb5eb1dbcd126fff7050b7c.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平时单元习作范例:
《淮海战役》观后感
——革命电影观后感
我最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是一部电影——《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切断正向徐州退缩的敌人的退路。
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徐州,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兵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
蒋介石虽多方设计救援杜聿明兵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没,淮海战役终于大获全胜。
淮海战役主要讲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人指挥战争的故事。
看完了《淮海战役》,我印象最深的几个情景是:一、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全体新兵战士都要剃光头发,但有一名小战士嫌光头难看,不愿意剃,邓小平政委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为了让这名战士剃头,他自己带头剃光头。
这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的领袖风范。
二、国民党军没有吃的,竟然将战马杀了作为食物,太残忍了!战马在打战的时候,忠心耿耿,为国民党军队做脚力,却被屠杀,真是太没人性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对战争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感。
战争和死亡是一对兄弟,它使人变得残忍,失去人性。
毛主席虽然打赢了这场战争,可仍然死伤无数。
愿和平之花开遍世界各地!。
淮海战 役观后感
![淮海战 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53201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3.png)
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战役,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淮海战役无疑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
当我深入了解这场战役,心中的震撼与感慨如汹涌的波涛,久久无法平息。
淮海战役,那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役。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仿佛能听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每一个身影都写满了坚定与无畏。
我看到了那些年轻的战士们,他们的脸庞或许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他们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寒风刺骨,可他们的步伐从未停歇。
有个小战士,看样子也就十七八岁,瘦瘦小小的,他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满是泥土和血迹,但他的眼神却格外明亮。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枪,仿佛那是他生命的全部。
在激烈的战斗中,物资的匮乏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打仗,能吃上一口干粮都成了奢望。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充满斗志,没有丝毫的退缩。
有一次,好不容易送来了一点粮食,大家都互相推让,想让战友们多吃一点。
那个场景,真的让人忍不住落泪。
战场上的医疗条件也是极其艰苦。
医护人员在炮火中不停地忙碌着,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全力抢救着每一个伤员。
我记得有一位女护士,她的头发被汗水湿透,贴在脸上,可她的双手却一刻不停地为伤员包扎伤口。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焦急,仿佛伤员就是她的亲人。
在这场战役中,指挥将领们的智慧和果敢也令人钦佩不已。
他们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迅速做出决策,每一个指令都关乎着无数战士的生命和战役的胜负。
将领们在指挥所里,面对着地图,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步的战略。
他们的压力巨大,但他们的肩膀却扛起了整个战役的希望。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老百姓们纷纷自发地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帮助。
他们用自己的小推车,推出了一条坚实的后勤保障线。
那一辆辆小推车,载满了粮食和物资,也载满了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有一位老大爷,已经年逾花甲,他推着自己的小推车,一步一步地向着前线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
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对比,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能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搞好团队建设是成功的保障
淮海战役蒋介石集团为什么会溃败呢?这要归因于蒋介石领导的团队问题。
影片中蒋介石集团的众多将领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削弱他人的力量而见死不救,等到被自己视为“眼中钉”的同伙兵团被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后,当然自己也摆脱不了被我军消灭的命运。
正如蒋介石所说:“我是被国民党打败的,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这句话说得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对于军队中的派系之争、见死不救、一盘散沙的局面,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另外,蒋介石推行独裁统治,凡事自己说了算,部下迫于他的淫威,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同时他提拔亲信、打击异己,弄得整个团队涣散无力。
相反,我方领导有方,思想团结,决策民主,执行坚决,行动迅速,军民团结,士气高昂,因此胜利也就顺理成章。
我看这部电影次数越多,我的感慨就越升华,思想境界就更能提高一个档次。
现在出现了两部分的觉悟。
一、棋在局外,胜利的趋势不可阻挡
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
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
不论是实力对比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应该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由此想到我们的项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握,行业的大环境、地块的发展趋势、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品牌口碑积累,种种局外因素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成功绝不是依靠几次开盘活动、几个创意广告就可以的。
二、人改变不了结果却可以影响进程
共产党军队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在商场上学习的,虽然胜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可以取得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成果,是我们在项目营运中要积极运用学习的。
情报=市场调研
情报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地下党渗透到国民党内部高层,把情报做到准确详尽,无疑为共产党夺取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情报数据的全面、正确、及时,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战役部署=项目计划
从首先打黄伯韬兵团,再打黄维兵团以及最后围歼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每一步都是共产党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国民党则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动。
可以说取得战役成功的完美计划是经过周密思考,反复推敲,精心组织的。
团队作战协作=项目人力+行政+财务
淮海战役过程中最明显的对比就在于团队作战协作,人事调配上,共产党军队可以做到临阵换帅而军心不动,国民党军队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相互诬陷争宠;后勤保障上面,共产党军队统一调配、自力更生而毫无怨言,国民党军却是为争抢补给大打出手、战争中还私藏物资兵力;战斗管理上,共产党军队纪律严明、前仆后继不顾生死,国民党军却不听指挥、见死不救。
正是这一系列的对比才使淮海战役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悬殊的胜负差距。
共产党军队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老百姓宣传共产党的理想,采取一些政策和口号诸如“打土豪、分田地”等来取得中国广大穷苦大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
从现在的营销角度来看,无论是宣传的手法还是内容都是符合当时老百姓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心灵渴求的,这种成功的宣传为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客户者得天下。
军队政治思想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共产党的军人为了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正是由于军队思想的巨大差异,导致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
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给了我们必胜的信念!集团公司对于徐泾项目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我们要迎接挑战和压力,用整个项目团队的力量去影响进程,取得徐泾项目的成功。
可见,搞好团队建设,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是多么重要。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同时要抓好员工的技能
培训,使我们的员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的员工团队;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们更要抓好干部队伍的建设,让干部队伍起好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作风建设,形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机制和风气,广开言路,不断改进;同时要积极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加强沟通交流,为完成公司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团结协作、全力以赴!
肖智卓 2012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