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合集下载

微博传播的利弊

微博传播的利弊

微博传播的利弊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传播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以其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很多人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首选平台。

然而,微博传播也存在一些利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一、利1. 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优势。

用户可以实时发布信息,关注者可以随时接收到最新的消息。

这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及灾难救援等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迅速传递信息,让大家及时了解和采取行动。

2. 信息获取便利:微博平台上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媒体人等各类意见领袖,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这些人获取到精准的信息。

而且,微博上还有专门的话题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迅速找到相关的内容,方便了信息的获取。

3. 传播范围广:微博的用户数量庞大,信息传播范围广泛。

一条热门微博可以通过转发迅速扩散,使更多人接触到信息。

这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曝光以及公益活动的宣传有着积极的影响。

4. 互动交流强:微博是一个互动性强的平台,用户可以评论、转发和@其他用户。

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多种视角的讨论,促进信息更立体、全面地传播。

二、弊1. 虚假信息泛滥:由于微博上的信息发布速度快,部分人为了追求热点和吸引点击量,故意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这些虚假信息往往容易引起恐慌和社会不稳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2. 滋生谣言和传闻:微博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导致谣言和传闻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扩散。

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未经证实的信息常常被不明真相的用户转发,导致谣言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困扰。

3. 隐私泄露风险:微博作为一种公开的社交平台,用户很难完全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的流动。

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可能通过用户的微博信息获取用户的隐私,威胁到用户的安全。

4. 热点事件引发舆论风波:在微博上,一些热点事件容易引发激烈的舆论争议。

用户相互之间的观点往往分化对立,甚至可能产生恶言相向、人身攻击等不良行为,对社会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本质、微博给社会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微博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增强微博舆论传播引导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微博/微博舆论/问题/对策/建议互联网传播的自由性与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能力,使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处于争议状态。

在传播规范的缺位、信息传播失控的情况下,会使网络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的社会效应。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开放、自由、虚拟与广泛等便利,为进行更有效、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动员创造了方便的技术平台与空间。

在享受到微博便利的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微博是可以为不同的用户使用,基于用户的使用目的而发挥作用的。

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一、理解微博的本质理解微博,是认识微博各种社会影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1.一些微博舆论易引发现实行动微博最大的特征是涵盖了现实社会的各种组织结构与行为方式,实现了舆论传播者、行动发起者与响应者的统一。

微博提供了实时信息交流平台,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快速的信息传播需求,客观地帮助协调了跨地区、跨国界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集体行动。

当这些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产生负面影响时,微博的现实社会动员能力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2.微博不仅仅局限于媒体,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以第二次互联网影响力调查结果为例,网民对于“网络围观、签名等互动可以改变事态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与“相信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曝光得到解决”这三项的认可程度如下图所示。

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对策分析

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对策分析

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对策分析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网络平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网络平台的涌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微博就是这样一种新兴互联网交流平台。

作为一个具有很强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微博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群体的广泛追捧,青少年也逐渐成为这一交流沟通平台的重要用户群体。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微博对他们的影响是双重的,为此,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探讨其对青少年群体的实质性影响,并通过有效策略的应用,让微博的积极性作用获得更强的发挥。

一、微博概述微博客的英文名称为Microblog,简称微博,它是一个用户获取、传播和分享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

基于微博平台,用户可以进行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发布和获取,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进行信息资源分享。

在这一过程中,单个用户既是微博的传播者,也是微博平台的分享者和创造者。

自埃文威廉姆斯于2006年创建Twitter社交网站以来,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微博获得了非常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纷纷退出了具有自身特征的微博网络平台。

中国新浪网在2009年也顺势发布了中国第一款网络微博平台----新浪微博。

随后,微博成为2010年中国最具热度的关键词。

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8月,我国微博用户已达3.4亿,同比增长超过34%,单就新浪一家的微博用户就已超1.4亿,是当年中国最具活跃度的网络社交媒体。

二、微博客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2.1改变了广大青少年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微博的产生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了更强的即时性,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及时的获取各种实时动态信息,并进行自我观点和意见发表;低门槛的信息发表方式使得微博用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排创作和拥有较高能力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可以随意进行信息发表,打破了传统博客文字表达、版面设计和传播工具方面的限制。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政治风向的重要因素。

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角度进行探讨。

一、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1.消息传播速度快微博的快速更新和用户众多的特点,使得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一条热点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用户转发,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2.信息真实性参差不齐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参差不齐,有些信息是经过核实的真实性消息,而有些则是谣言、不实信息。

用户在信息发布和转发时往往会受到主观情感、个人观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信息的不真实性。

3.用户参与度高1.多元化舆情表达微博上的用户群体庞大,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地区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观点。

这种多元化的用户群体使得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表达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有机会被听到和传播。

这种多元化的舆情表达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实时性舆情反馈微博的实时更新和用户互动的特点,使得舆情反馈变得更加即时。

政府、企业和公众组织等可以通过微博及时了解社会舆情的动向,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

这种实时性舆情反馈有助于提高政府和组织的处理效率,避免舆情危机的发生。

3.新媒体舆情治理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推动新媒体舆情治理。

政府、企业和公众组织等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信息、回应舆情,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舆情引导和管理。

这种新媒体舆情治理对于提升舆情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真实性问题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问题一直是网络舆情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

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下,用户很容易受到误导,舆情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增强对信息的核实和管理,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和处理。

2.舆情引导与管理难度大微博上的舆情引导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浅析微博的利与弊

浅析微博的利与弊

浅析微博的利与弊摘要:微博作为近几年网络世界中的一个新兴产物,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给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条件,而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

但是,微博在给用户提供更加开放的信息渠道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挑战。

如何正确面对微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微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用户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利与弊发展社会影响1、微博的产生与发展微博自2007年在我国开始兴起,主要以手机终端将用户网联在一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传播和分享信息。

到2011年,我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三亿,作为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微博热”。

无论草根与明星,所有人都开始“围脖”生活,无意间建造了一个受众平等的虚拟空间,为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微博的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交流方式与交流技术的又一次革新。

微博是web2.0时代基于用户关系搭建的网络社交平台。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只充当使用者的角色,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信息,让别人来浏览。

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140字的限制,当然了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等。

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假如你有1000个粉丝,你发布的信息会在瞬间传播给1000人,这1000个人可能再次转发,让你发布的信息传播的更快。

2、微博在社会生活中的正面影响2.1 微博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微博上有最新的实时新闻,有最搞笑的图片、视频,最新发布的产品等等,通过浏览微博上的新闻,人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同时人们也能够通过微博进行个人的推广,有不少明星、知名人士,甚至政坛风云人物纷纷开通微博,使普通大众有了了解和他们沟通的机会。

并且目前,很多的社会事件揭露都来自于微博这一强有力的平台,因为若是有有突发或者恶性及不道德等社会现象发生时,在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通过微博来讲述发生的事件。

网络舆情处理思考

网络舆情处理思考

网络舆情处理思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一条热门的微博、一个爆款的短视频,都可能在瞬间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对于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来说,如何有效地处理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一旦负面舆情爆发,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相关主体带来严重的声誉损害,甚至影响到其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例如,某知名企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和处理,消费者的信任可能会瞬间崩塌,导致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首先,要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

这就如同在战场上提前布置好侦察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的“风吹草动”。

通过使用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和平台,对各大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捕捉与自身相关的舆情信息。

同时,要设定合理的关键词和监测范围,确保不会遗漏重要的舆情线索。

其次,在发现舆情后,需要迅速进行分析和评估。

判断舆情的性质、严重程度、传播趋势等。

这需要专业的舆情分析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

比如,对于一些情绪化的言论,要分辨其是个别用户的一时冲动,还是代表了广大公众的普遍看法;对于涉及到法律法规的舆情,要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然后,根据舆情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如果是不实信息或谣言,要及时进行澄清和辟谣,通过权威渠道发布准确的信息,以正视听。

如果是确实存在的问题,要诚恳地承认错误,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向公众承诺改进。

在回应舆情时,态度至关重要。

要保持诚恳、透明、负责任的态度,避免推诿、敷衍、逃避等行为。

在处理舆情的过程中,与公众的沟通是关键环节。

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例如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新闻发布会等,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

同时,要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诉求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决。

浅析微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浅析微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传 媒e 时 代I N E W S W O R L D
① 因为互联 网技术 的实现需要 发达的经济 绍 的情况下 , 想要 阐述一个逻辑严谨 的论 响微博信息 的沟通 与交 流。 就我 国当前 的 社会发展状况而言 , 加强全 国的信息基础 设施建设 , 实施 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的政 府扶持政策是一种必要 的手段 。 包括为低 收人家庭免费接入互联 网、 低价提供二手
3 48 7 .ht m
①【 加拿 大] 马歇 尔・ 麦克卢汉 著 , 何
道宽 译 :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北京 :
商 务 印 书馆 , 2 0 0 0 ②刘振 声源自 《 社 交媒 体依赖 与媒 介需
责编: 姚 少宝
2 0 2 o l 3 年 第 8 期
知 闱 啦謦
h l w f z y j / h l w x z b g / h l w t j b g / 2 0 1 3 0 1 / t 2 O 1
3 0 1 1 5 — 3 8 5 0 8 . h t m
⑧[ 美】 尼尔・ 波兹曼 : 娱 乐至死 》,
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0 0 4
求 研 究 —— 以 大 学 生 微 博 依 赖 为 例 》
[ J ] . 新 闻大学 , 2 0 1 3 ( 1 ) ③ 第 3 1次 中国互联 网络发 展状况
统 计 报 告 》, h t t p : / / w w w . C r l n i c . n e t . c n /
s W O R L D I 传 媒e 时 代
浅析微 博 的负面影 响及对策
。李 嘉欢 弭璐
【 摘 要】 2 0 0 9 年“ 新 浪微 博”正式进入人们 的视 野, 备受 网民的青睐。 作为一个新 生的社 交平 台, 微 博交流 中产生的认可和信 任, 使人们对其寄予厚望。 但在微 博的成 长中, 其软肋也开始为人们认知 , 这种 1 4 0个字的刷屏信 息, 在带给我们 海量消息的同时也使

网络舆情中的舆情危机案例分析

网络舆情中的舆情危机案例分析

网络舆情中的舆情危机案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随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舆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而当舆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发舆情危机,对相关个人、组织或公司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网络舆情中的舆情危机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危机。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起诉消费者的事件今年的某个时间点,某电商平台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起诉一名消费者,称其恶意、故意损坏商品,并进行了赔偿。

这一事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关注,很快成为了网络热议话题。

由于该平台使用了过于激烈的措辞,消费者受到了极大的侵害,造成了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针对此案例,电商平台的公关部门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妥善处理舆情危机。

首先,他们应公开道歉,并删除涉及该消费者的相关信息。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与消费者私下沟通解决纠纷,并进行适当的经济赔偿。

最后,他们还可以通过发布一份说明公告,澄清事实,并解释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以一个更温和和理性的声音重新塑造公众对其的认知。

案例二:某名人涉嫌丑闻引发的网络舆情风暴某位影视明星突然被爆出涉嫌丑闻,引发了网络舆情风暴。

舆论立即燃起,大量的关于该名人的负面信息和对她的指责在网络上迅速蔓延。

这严重影响了该名人的声誉和粉丝群体,并对她的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该名人及其所属的经纪公司需要迅速作出回应。

首先,他们应该立即发布一份公开声明,澄清该名人涉嫌丑闻的真相。

同时,他们可以通过与媒体进行沟通,提供相关监控录像或其他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辩解。

此外,他们还可以积极与粉丝互动,表明对他们的支持和感激之情。

案例三:某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网络声讨某公司的产品由于质量问题,在网络上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声讨。

消费者纷纷发表了对该公司产品的抱怨和不满,进而导致了舆情危机的爆发。

对于这个公司来说,他们需要尽快改进产品质量并且与消费者进行积极沟通。

首先,该公司应该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意见和投诉,并及时回应。

微博舆情的热点话题与事件分析

微博舆情的热点话题与事件分析

微博舆情的热点话题与事件分析微博作为中国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扩散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数字时代,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已经越来越快了。

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中,微博有时候甚至比官方媒体走得更快,舆情的反应也更加直接和热烈。

对于政府,企业,媒体等各种利益相关方,如何掌握微博舆情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微博热点话题的分析,我们需要从掌握“热搜”(hot search)榜单入手。

热搜榜单是微博系统根据用户关注度和话题热度对公开的话题进行筛选和排序,包括更多当前时事新闻和热门话题。

每个话题都有大量的微博转发和评论,这些都是舆情信息的重要数据来源。

例如,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期间,热搜排名一直是新冠病毒和各地疫情情况,同时各类信息和谣言充斥着网络,对于把握疫情形势和舆情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利用关键词搜索和语义分析技术,可以追踪并分析微博中特定话题或事件的热度和表达情况。

例如,过去五年中,在某个领域里最热门的问题和评论是什么,已经有哪些事件和话题引发了公众尤其网络用户的强烈关注和讨论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公众的热点话题,促进企业和政府的信息传播和品牌建设。

此外,微博用户的信息互动与影响也需要作为舆情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微博用户、他们间的转发和评论等交互方式,可以为我们分析用户对话题和事件的态度、情感以及认知的变化提供重要线索。

同时,微博用户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对舆情场景的形成和走向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影视剧的热播,不仅激发了人们对于故事情节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博主和网友们分享相关内容,进一步拉动了该剧的动态和话题探讨。

综上所述,微博的舆情分析已经成为了衡量社会和生产环境影响力和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考虑舆情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的价值和对事件和话题的理解深度。

浅析网络舆情事件引发围观的影响因素

浅析网络舆情事件引发围观的影响因素

浅析网络舆情事件引发围观的影响因素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网络舆论模式,网络舆论开始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进入社会层面,其影响十分深远。

网络舆论的兴起主要是以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而产生的,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类型、主体及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客观分析、冷静处理以及积极应对,实现为社会减压的功能。

一、舆情事件类型分析正所谓网络舆情分析,即根据具体而特定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个问题的网络舆情,通过对事件主体、内容及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研究,从而得到相应的解决策略的过程。

既然称之为网络舆情事件,必然引发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度,甚至是引发全社会的围观。

所以,首先应明确网络舆情事的类型。

网络舆情事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中央部委形象、地方政府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网络舆情事件基于这种类型的特定主体,且这类特定主体又有其特定的职能和作用,一旦出现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引发群体性的围观,将会严重影响其功能的运转。

具体情况可分为:1、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2、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城管队伍3、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被门、央企4、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5、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事件近年来,网络舆论事件的诉求对象集中于这种类型的情况越来越多,此类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聚集网络舆情的焦点,主要是该事件刺激了民众乃至社会公众的“最紧张的那根神经”。

民众顺理成章的成为诉求方,为了满足自身及群体内部人员的诉求,站在政府及企业的对立面,产生仇视政府的负面情绪,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扩大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负面影响。

这对于政府及企业形象十分不利,同时扭曲了政府作为服务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宗旨的基本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

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导致诉求方希望越级解决问题的心态,在网络舆情事件中非常明显,虽然越级进行干涉的效果很明显,但是这并不能作为解决网络舆情事件的根本途径。

浅析网络谣言的危害与应对

浅析网络谣言的危害与应对

浅析网络谣言的危害与应对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们话在网上说、钱在网上花、事在网上办,已成为一种习惯。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传播的受众者也越来越多。

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特点,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方式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很多信息难辨真假,一些人不负责任地渲染事实,夸大细节,随意编造,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误导、欺骗大众,造成了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网络谣言越演越烈,逐渐成为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如何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有利于有效遏制网络谣言传播,适应时代特征与要求的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已成为各级党政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和起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同时缺乏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给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言论空间,网络匿名性与易于向公众传播的特性大大助长了网络谣言的传播与影响力。

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传播速度快。

网络文档复制的低成本、无成本和高度的便利性,使网络谣言传播快的特点最为突出,与口相传、书信传、电话传更为廉价,传播速度要比人际口头传播快千倍万倍。

二是传播范围广。

因以网络为媒介,减少了地域的限制,互联网信息是数字化的、超时空的、全球性的,尤其是在微时代来临后,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微信以及QQ交流群,每一个线上网民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反馈者和传播者,使得网络谣言一旦发布,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各地浏览、转发,可以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即可传遍至全国各地。

三是传播方式多,除了常见的各类新闻网站、社区、论坛、贴吧、微博、微信、QQ聊天软件等等之外,还有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传播方式,都是可以借助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同时传播。

因此,网络谣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远比传统口头传播的谣言更具有危害性。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网络谣言制造了可乘之机。

微博的利弊

微博的利弊

微博利大于弊?正方:利大于弊1微博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交流平台2微博打破传统的交往界限,使学习博主不断结识志趣相投的人,不断发现有意义的微博内容。

3微博的交互方式有利于头脑风暴.4微博作为一种信息源,支持有目标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5微博符合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也符合现代人学习的方式.6. 从学习者角度讲,微博的平民化、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便捷的发布方式、即时的传播、多样化的操作等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受益者.反方:弊大于利第一、微博影响系统的学习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这就等于倡导你上课的时候工作的时候也随时拿手机出来上上微博,现在使用微博的人当中有很多学生,这会影响了他们系统的学习。

由于微博的娱乐性的存在和现在学生自制力的普遍缺失,使一拿出手机上微博就很难再把手机收回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此对系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微博的内容具有随意性由于微博倡导随时分享,故很可能导致所发微博的缺乏思考性和缺乏逻辑性,正是所谓的说话不经大脑.因此产生负面消息的可能大大增大。

又由于微博具有传播快捷、使用人群广的特点,因此极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微博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任何媒体。

第三、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炒作平台不像电视有严格的层层筛选,在微博上你想红几乎没什么阻碍。

你所要做的只是增加粉丝,然后发一些恶搞的微博,你的粉丝会层层转发这类微博,成千上万的转发之后,你就会成为新的网络红人。

当代有很多人想出名,而且不在乎是以什么途径.而事实证明,走低俗路线出名往往比走传统路线出名要快捷得多也要有效得多。

这就导致了微博上低俗信息横流。

另外,走低俗路线出名毕竟不值得倡导。

微博盛行走低俗路线出名,这算怎么样呢?第四、微博助长了浮躁的风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总有人在微博上发牢骚,假设:有一个人发微博大骂房价高,骂相关部门,骂相关政府。

这引起很多人共鸣,于是有无数的转发,无数的助骂,越骂越凶,越骂越气愤.现在总是有很多被冲热了头脑的人,总是有很多缺乏理智的人.结果就是:这一个人的牢骚,使得千万人心底的怒火被唤醒,结果整个社会都在头脑发热。

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论文)

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论文)

1微博和网络舆情概述1.1 微博的概念、功能和特点博客是微博的前生,发展之后成为了微博,微博是由社会个体相互之间进行关注之后能够看到对方发表的言论和分享、转播等等信息,进而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受到了广大草根阶级的亲睐,同时因为其使用人群的广泛性和使用平台的多样化,让其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每个人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心情等等信息通过这种即时发送的形式放到网络上,供自己的听众和好友进行查阅和分享,形成大家一种网络交互的交流形式.而且现在的微博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模式了,虽然其模式改变了,但是其用户性以及传播快速性和影响广泛性仍然不变.(1)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选择性很强.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来选择收听或关注的用户,而且将其进行归类管理;(2)微博宣传的影响力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具有很大弹性.微博的影响力是通过对其进行关注的人群数量决定的.越多的人关注某一个人,那么他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条微博都会被这些人所看见,影响力自然就越大越广.并且这是一个循环效应,通常收听人群越多的人,他所发布的微博信息肯定是越多人所希望了解和获取的,那么人数就会越来越大,影响力也随之增加.而且系统本身也会对一些微博进行推荐,这也是关注度来源之一;(3)微博内容短而精.微博内容字数有所限制,所以不需要长篇大论,门槛低,发的人就多;(4)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网络将天南海北的各类人群都连接起来了,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表和立即接收的效果,所以其传播速度快、广还方便.1.2 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网络舆情其实是借助网络平台来围绕事件进行网民们各种情绪、意见、看法、情感的表达、传播和互动,这些活动背后所产生的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获得的方式非常便利而且时效性非常强,能够最真实的获取,其影响面非常广.这些信息都是网民的主观看法,以最真实最直接的形成发布在互联网上面的.专业人士主要将网络舆情信息分为思想反映类、问题倾向类、工作动态类和对策建议类.2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和传播特点的影响2.1 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影响以往生成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我们对原有的方案可以一再利用.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根据现实的宣传需要,可以进行由下而上的舆论反映,或是由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核心,舆论是相对集中的,主流舆论的生成模式也较为简Vol. 29 No.3Mar. 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9卷第3期(下)2013年3月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罗美淑1,刘世勇2,陈丽敏1(1.牡丹江师范学院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2.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现代人都喜欢通过微博来交流和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已经是一种潮流,这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挖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微博上面的发言是自由的,能够各自抒发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其他人共同参与评论和交流,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对社会和舆论来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从微博和网络舆论出发,来探讨微博对于舆论传播以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传播特点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03-0015-03基金项目:基于演化的微博舆情划分方法研究(12521578)15--单.现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平台,因此舆论生成模式有了不同,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在论坛、群、圈等等一系列的即时通信工具为网民带来了便利,能够让他们随时随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网民的话语权被充分的放大了,政府和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群众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加强自身的工作,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微博的出现对于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产生了改变,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新的舆情影响方式.这种新兴的方式和运作机制,是传播环境的改变,同样也是舆情生产模式的改变.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它的即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移动性为微博增加用户量提供了基本条件,因为移动性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发微博、看微博、点评微博,加强了用户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便利性,这是微博的特点,也是和过去的网络传播方式所不一样的地方.微博成为了传统媒体中报道者的角色,每个人都是报道员,将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通过网络来进行报道,在网络中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力足以对政府和媒体的决策起到影响作用.微博面对的虽然是广大网民,但是真正流行的还是年轻群体,他们接收新事物快,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欲望强烈,互动比较频繁,而且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活跃,这也推动了微博的发展,加上手机也能发微博,这让微博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了.2.2 微博对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影响2008年以后,微博在我国开始加速发展,大量微博网站出现,如新浪微博、嘀咕微博等.在微博出现之前网络上有许多的网络交流途径,像是聊天室、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即时聊天工具等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人群,但是微博的出现似乎是集众家之所长,这些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它都具备了,像是文字发表、相互评论、加好友、跟帖排列等等都具备,而且即时通讯使用的终端也是各种各样,大至电脑小至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的收发微博.所以它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1)发布和接收信息简便.微博发布和接受都非常的便利,像是新闻中的一些人物都能够通过一键关注来加关注;而新闻和内容都能够一键发布;而且手机是现代人群普遍使用的,通过手机进行收发便利.(2)传播信息快捷.微博的发送时即时的,也就是说新闻发布人一发出去就能马上接收到,这样信息的传播非常的快捷,那些掌握信息第一手资料的人,通过微博能马上传播出去,无需等待.(3)裂变式信息传播模式.信息的传播不是直线传播而是呈现指数形式上涨,所有粉丝通过转发和分享能够将一条微博进行传播开来,这样的传播范围是巨大的.(4)意见领袖具有强大话语权.意见领袖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产生、发酵、传播等环节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他们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潜意识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3微博对网络舆情舆论场的影响3.1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形成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让民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发出自己的“心声”,舆论的发生机制、环境都有了改变.目前的信息传播途径总的来说是分成两类的:一类是政府机构通过纸质媒体、电视、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来向公众发布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我们称之为“传统官方舆论场”;另一类则是民众通过网络、手机这些新兴的媒介来进行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抒发途径,称之为“网络民间舆论场”.现在微博的发展速度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所以其传播的优势不能够被忽略.有相关的统计报告表明,2010年10月我国的微博服务端访问用户就超过了1亿两千万人,活跃账户也超过了6千万.而且微博的短小和便捷让其拥有了发展的潜力,这样一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加上科技进步,其使用终端非常的简单,这也是降低了使用微博的入门条件.微博的兴起让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新闻的报道者,公民的话语权开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一些弱势群体也拥有了更多的寻求帮助渠道.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所说,“微博以秒计算发布信息,也以秒计算获得反馈,能迅速形成一个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这令论坛和博客等媒介远远无法企及”.另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调查显示,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16 --微博已成为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同时也成为网民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碎片化信息汇聚成话语权,成为持之有据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力量,通过传统媒体传播放大后,浸入行政议程,源源不断地释放动能.3.2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辐射式影响微博效应不是简单的1+1大于2的效应,其增长是指数形式的裂变增长,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使用互联网,而微博的低门槛让更多的人群能够方便的使用,其在关注和转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力也在以裂变的方式增长.3.2.1 “意见领袖”激发舆论能量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意见领袖通常在信息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微博的巨大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社会名人、学者、专家开始聚集在这里,他们的微博通常都是被许多的人所关注,粉丝数量众多,他们写微博的同时也会通过微博产生巨大的话题舆论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力成为了民间“舆论场”的重要角色.其实微博的出现让群众有了话语权的抒发地,但是在信息传播的同时,信息的传播集中也正在进行着,正如“意见领袖”他们对于信息的掌控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发表微博来改变公共舆论的走向,他们借助微博的高转发、关注人群的便利,让其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有力工具.3.2.2 各领域的“微力量”渗透在网络媒体兴起后,几乎所有的社会热点都能通过排行榜进行监测,其中,微博话题榜以其敏锐性和开放性,已成为反映社会热点的重要晴雨表.微博信息的传播从最初的个人心情和生活琐事逐渐发展为社会事件和民生百态,其包含了政治、法律、民生等等事件,微博也开始成为了处理公共事务的另一个媒介,虽然是“微力量”但是却能改变网民们的生活不同层面的内容.世博、亚运、汶川地震、“李刚门”以及各种事件都有微博的身影,微博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件的发展.政府、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微博这一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纷纷入驻微博,用微博来发布信息,这其实是对他们的公众形象的建立.企业通过微博向网民发布其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新动向,这是对企业的一种宣传营销手段,也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渠道.媒体也纷纷加入微博的行列,利用其广发的传播性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并且从微博中挖掘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以此来拓展其媒体形象.4结束语微博在国外最早开始流行,进入我国才短短几年,但是其发展程度令人咋舌,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几年之间就拥有了上亿人使用,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难以相信.微博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发表内心看法和意见的“口舌”,对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传播特点和生成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已成为人们的网络舆论场,且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都是巨大的.微博的精彩程度也是难以想象的丰富,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发生的不同事情通过微博进行传播,所以说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舆论如何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效应,所以对于微博的使用,我们应该更加的谨慎、负责.———————————————————参考文献:〔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1(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4).17--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者:罗美淑, 刘世勇, 陈丽敏作者单位:罗美淑,陈丽敏(牡丹江师范学院 工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刘世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刊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年,卷(期):2013(6)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 2013(0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 2011(0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 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 2011(0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2012(04)引用本文格式:罗美淑.刘世勇.陈丽敏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

网络舆情传播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传播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传播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为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网络舆情传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网络舆情传播一方面可以促进公众意见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以下将从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快、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等方面。

首先,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些热点事件或社会话题在网络上刚刚出现时,就会被用户迅速传播和转发。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网络舆情传播的快速转化周期和传播渠道的广泛性。

其次,网络舆情传播的覆盖面广泛。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网络舆情传播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

无论身处何地,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和参与网络舆论交流。

这种广泛的覆盖面也让网络舆情传播成为了公众畅所欲言的重要渠道。

再次,网络舆情传播的形式多样。

网络舆情传播可以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这种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也有助于增强信息表达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和关注。

最后,网络舆情传播的互动性较强。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网络舆情传播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不仅有助于对话和交流,也有助于公众理解和倾听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二、网络舆情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网络舆情传播的快速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传播对促进民主和舆论监督有着积极的影响。

网络舆论可以让公众更加方便地了解社会事件的实时信息和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让公众表达自己的声音和看法。

这也为民主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更强大的声音。

浅谈“微舆论”的形成与影响

浅谈“微舆论”的形成与影响
众 ,是 公 众 的意 见 或 者 是 大 家 的 意见 。 此 处 将 “ 闻舆 论 ”和 “ 众 舆 论 ” 个 概 新 公 两
二、 微博兴起与 “ 微舆论 ”
在 互 联 网 诞 生 之 后 , 其 是 当 下迅 猛 尤
于用户关系 的信 息分享 、 传播以及交流 的 平台迅速 吸纳了 2 用户 ,其发 展之快 、 亿
强 了公众 的参 与度 , 使得 公众不再仅 仅关 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 提供 的信息 , 他们 能
够 自己充 当记者 ,挖掘更有价值 的信息 ,
格 局
实环境并不等 同于现实的客观环境 本身 。 此时 的新 闻舆论也 就是公众舆论 。 媒体通
过 选 择 性 报 道 , 过 赋予 不 同 话 题 不 同 的 通
件、 杭州飙车案 、 邓玉娇案等等 , 人们无不惊
叹网络 的强大 、惊 叹一个个隐藏在 网络背
后 的 网 民力 量 的 强 大 。学 界 也兴 起 了 网络
影响之 大 、 社 会生 活参 与之深 , 可小 对 不
发展 的微博 ,使 得一 个热 点事件 发生 之 后, 传统 的大众 传播媒介不再是单 一的信
息 源 ,在 网 络 上 能 够 听 到 各 方 的观 点 , 此 时 的新 闻 舆 论 与 大 众 舆 论 不 相 符 合 , 至 甚 很 多 情 况 下 , 出 现 两 种 舆 论 相 背 离 的 现 还 象 。 些 年 , 多 网络 事 件 已经 证 明 , 博 近 很 微 利 用 其 优 势 , 经 成 为 众 多 热 点 事 件 的首 已
体 的 议 程 设 置 功 能被 削 弱 , 至 有 时 候 网 甚
活 的环境 中 ,一共存在着三 层社 会现实 ,

浅析微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浅析微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浅析微博的负面影响及对策作者:李嘉欢弭璐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网民的青睐。

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交平台,微博交流中产生的认可和信任,使人们对其寄予厚望。

但在微博的成长中,其软肋也开始为人们认知,这种140个字的刷屏信息,在带给我们海量消息的同时也使受众在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与参与过程中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人们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并有逐渐娱乐化的趋势。

【关键词】微博社会环境社会参与在QQ、MSN、人人网、开心网、twitter等社交网络平台风生水起的时候,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至此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而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成为了社交网络,乃至新闻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传播平台。

一、微博对受众信息量的影响随着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时刻更新及关注新闻事件、随时随地表达内心情感似乎已经成为上网人群的一种消遣,而伴随着网站一起飞腾起来的就是这个新兴的交流工具——微博。

现阶段,人们寻求着自己言语表达的自由,人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一种归属与认同感,微博上的自我表达正是给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一个联系机会。

再加上其篇幅短小,书写简单,发布容易,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新闻人和作者,所以备受网民的青睐。

另一方面,“小悦悦事件”、“7·23”动车事故、“表哥”杨达才等官员被揭贪污腐败进而走红网络的新闻事件都是缘微博而起,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舆论的施压强化了新闻的快速传播与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虽然短小精悍但却全面的信息使人们可以获得大量快餐式的消息,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大量的信息则引发了另一种担忧,即任何最初令人备感刺激的事实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再也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一种微妙的麻木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其道理就像是“温水里煮青蛙”。

论微博的利与弊

论微博的利与弊

论微博的利与弊论微博的利与弊当今社会,一个网络全球化的社会,网络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人类社会的进步。

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游戏娱乐,便捷工具,但是网络的安全性值得考量。

我们要谨慎的对待这个严肃的问题。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访问和破坏。

网络安全值得我们高度的重视,下面我们通过对微博的讨论来探究这个问题。

微博,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新名词,往前推几十年估计没有人听说过微博,不知道微博的存在,更不知道微博的用途。

我们来了解一下微博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处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期,我们对微博还是比较熟悉的,我们生活中也缺少了不了它的存在,它是我们交流、娱乐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实用价值,但是我们也要谨慎的使用这个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工具。

微博的主要的优点及表现如下,首先微博的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随心所欲,让人们感觉到舒服。

第一时间享受资讯与自我参与,方便快捷,不需要长篇大论。

另外微博还有便捷性,背对脸,原创性,新闻发生地等诸多特点,而且微博不仅仅可以用在微博交流方面,还可以用在微博营销和聚焦关注的方面。

如人们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摘要]:我国有2.81亿的网民都使用微博,微博凭借信息发散状流动,形成“蒲公英式”传播,以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

本文分析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传播方式的解析已经针对不良影响的诊断。

[关键词]:微博信息流动特点;传播机制;不良影响一、微博的定义2013年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而同时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①二、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相对于传统舆论监督,有着自己基于互联网之上的独特特点。

(一)微博信息发布的即时性随着新媒体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意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已达到任何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与手机媒体相结合。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

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从7.23动车事件中,有两条最快的现场微博在事故中被无数博友转发,第一条微博发出时间是20时27分,这个时间节点是在动车事故发生之前的20分钟,网友“Smm_苗”发出第一条现场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此条微博转发2.4万次,跟帖评论7600多条。

随后在事故发生后的20时47分钟的节点上,正在出事列车上的博友“羊圈圈羊”发出一条求救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此条微博被转发10余万次,跟帖评论两万余条。

微博被转发的同时,大量网友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毫无疑问,这两条最初的微博求助信息为医疗部门争取“黄金1小时”的救援时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这个就是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把微博的信息发布的即时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二)微博信息的自主性微博作为一个草根媒体。

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而且微博字数要求少,使用门槛低。

中国大多数微博网站最多只能发布140个字,所以它也被网民成为“一句话博客”。

这就迎合了大多数普通人想使用博客却并不具有太高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要求,因此所以微博短小精悍的形式让更多人有机会表达自我。

同时微博的信息获取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微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选择关注自己需要关注的人,并且对关注的加以分类。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三)微博信息流动的互动性互动性是微博的最大的特点。

在微博平台上,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两种角色交错,极大地提高了多方交流的互动性。

微博链式传播模式,使用户的意见在微博上广泛迅速地被大家分享讨论,因此,微博的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参与性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说:“微博可以产‘核裂变’效应,形成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它可以让每个人都发挥过去只有媒体才能发挥的作用。

”○3微博低成本、低门槛的准入方式与高效率、高到达率的传播效应为民意的汇聚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互动平台。

(四)微博信息流动的开放性微博舆论的多元交往。

容易形成舆论环境,制造新闻热点。

微博的开放性决定了从个人发布信息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公共媒体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存在于复杂人际网络中的信息源,每个微博在信息发布、接受、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传播内容的建设和传播。

当大多数人关注某一事件,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微博能够起到建立讯息警报,搜集、整理的作用。

根据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公共舆论理论,个体意见与公共意见的互为转化是个始终存在的动态过程,当越多的人关注这一事件时,时间的重要性就会渐渐浮现。

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环境正在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是有参与公共领域生活的意识和热情的活跃分子,而网络能让公民有条件表达意见,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从轰动一时的“周正龙伪造华南虎照片事件”到再到“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引发出的公共事务的讨论,意味着微博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必然会加快推动公民报道的进程,由于在信息传播上的便捷与网状传播,得以在多次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传播与讨论中表现出了其巨大的聚合能量,微博客对涉及公众利益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

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有助于及时掌握对外传播的舆论话语权,形成引导合力。

(五)微博信息的碎片化虽然微博的文本被控制在140个字符,只能展现一些琐碎的信息。

但相对那些结构完整、写作规范、内容较长的信息而言,这种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在很多时候却有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

由于内容生产简单、传播和再次传播快捷,使微博能很快成为同一信息不同渠道、不同用户、不同载体发布、互动的平台。

而当大量的碎片化信息都是关于同一主题之时,相同的新闻关键词就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某一事件的意见流,进而生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显然,这就是微博的力量所在——信息虽然高度碎片化,但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

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对大部分受众来微博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求远大于对内容解读的需求。

微博短小、快捷、互动,能有效确保信息快速发布、快速汇集,不仅数量上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能时时更新。

如能充分运用微博——“新媒体CNN”的这种直播形式,配合其他传统媒体的适时介入,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就容易在第一时间里掌控突发事件的话语权。

三、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微博与手机的结合,再利用无处不在的无线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机的融合,让微博可以通过手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意事都可以传播,链式反应存在于微博的信息传播中,一个用户发表的内容可以即时被跟随者或好友看到并转发,而每个转发者的好友或跟随者又可以看到被转发的内容,因此,信息的扩散不再是一对一的传递或一对多的广播,而成为一种几何级的链式反应,这种即时快速膨胀的信息传播,具有难以比拟的扩散优势。

传播方式裂变化:在某知名大V微博中,“转发”功能使得信息快速流动。

例如,大V微博有许多“粉丝”,当其发布信息之后,粉丝“甲”认为该信息有价值,可以将其一键“转发”,“甲”的粉丝同样会接受到这种方式并且进行信息传播。

微博中大V与其“粉丝”构成了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构成了“小世界网络”,“对于信息起到增强和过滤的作用”。

①传播依此循环,直至无限。

微博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 )”。

②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快捷、传播密度之深、传播范围之广、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

从微博传播的技术特性上来看,具备了4A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成为一种极其有活力的传播模式。

四、微博的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舆论载体,所带来影响是巨大的,当然,当中也有各种利与弊,就突出重点说明一下区别于传统媒体以及本身特质所带来的影响。

(一)微博不实信息的影响微博的传受机制相对于传统媒体,突出的是把关机制的变化。

传统媒体作为一种专业机构,在发布新闻前均有编辑把关程序。

职业编辑保证了新闻的品质,他们不仅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全力保障其客观、公正,同时还把握信息的格调,防止包含诸如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信息被不加区别地传递给公众。

这是传统新闻业确立公信力的另一有效机制。

经由微博的信息传播在这一点上也与传统新闻活动不同,即没有一个可对微博上传播的内容具有总体把握能力,并对其负责的编辑人员。

微博用户自己还要充当编辑的角色,自觉地核实信息,通过选择关注的对象来筛选信息,通过转发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传统媒体上,纠错、撤销或删除已刊出的信息是不可能的,网络上则可以由机构来纠错、撤删,而微博上每个用户自己就可以随意删除已经发出的信息。

因此,用户本人就是全面的把关人。

Web2.0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一体化。

在传统新闻活动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两种角色泾渭分明,只有前者才具有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报道的权力。

而微博打破了这一新闻生产流程。

微博言论的更加自由、话语权向微众的转让,都在客观上使任何人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可以在微博上得到表达;同时,微博平台上信息是以裂变方式传播从而形成塔式结构,这与“一贴多回复”的论坛辐辏式结构不同,一旦虚假信息得到传播,只靠删除原帖并不能起到多少效果,再加上微博用户数量巨大、传播速度极快等原因,运营方的管理团队通常是有余心而力不足。

新浪总编辑陈彤也表示“除非真的是有极端危害的谣言,其他的删了没用。

”而解决微博不实信息的影响:①主要集中在继续加深实名制的认证,让每一条不实信息都可以确定其来源并对造谣者进行惩处。

②微博对辟谣联盟加强对微博不实信息的监控以及反应。

○3提升教育文化水平,对于不实信息,知识水平高者自行将其屏蔽,知识水平低者则不辨真伪予以传播,微博谣言的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将会扩大原本就存在的知识鸿沟。

(二)微博信息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1961年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的讨论后,决策就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向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4通过暗示和感染使得群体的意志传递给个人,使得个人服从群体的意志。

当群体本身就存在偏见的时候,这种表现更加明显。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如此突出的原因,许多学者进行研究认为: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个体身份模糊的状态下迷失本身,沉浸于一种“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对网络事件的推波助澜,甚至控制网络事件使之朝着某个预定的轨道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以网络推手和网络打手为职业的群体后。

除此之外,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网民害怕被孤立或者被疏远的社会心理,所以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派的时候,便不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