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捣衣砧

合集下载

2018-1-20诗歌意象-捣衣

2018-1-20诗歌意象-捣衣

周六
诗歌意象-捣衣
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子夜吴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

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南乡子·捣衣
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

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

月到西南更断肠。

全词平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

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

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

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捣衣
唐代:吴大江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

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捣衣砧声唐人诗句

捣衣砧声唐人诗句

捣衣砧声唐人诗句
唐代诗人多以生活为题材,捣衣砧声是唐诗中常见的日常场景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捣衣砧声的唐人诗句,以及它们的翻译。

1. 水声山色里,捣衣砧杵声。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裴休的《山行》。

作者通过描绘环境中的水、山、捣衣砧声等细节来表达出对原野自然的喜爱和热爱。

2. 捣衣砧声远,戍角传寒近。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作者通过对寒冷气息和捣衣砧声的描绘,直观地表现了回乡时的感受。

3. 捣衣砧声道人家,晚来水过卧龙沙。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日东篱》。

通过“捣衣砧声”和“水过卧龙沙”等场景的描述来表现出秋日的清幽与静谧。

4. 远听梨花深院落,捣衣砧杵共徘徊。

这句出自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作者以梨花院落和捣衣砧声为背景,写出一段深情旋律,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思索。

5. 外物垂年丧,独语捣衣砧。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作者用“外物垂年丧”来揭示自己的心情,而“独语捣衣砧”则是表现出他孤独寂寞、心事重重的状态。

6.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灯火阑珊处,捣衣砧声碎。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后送裴秀才之浙东》。

作者通过捣衣砧声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人们的感情,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出离别之情。

7. 短艾偶题,闲来点缀捣衣砧。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短艾偶题》。

作者把自己闲暇时的思绪与捣衣砧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平淡的生活态度。

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分析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捣衣”为意象名篇佳作为数不少,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忆之情,抒发妇女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感。

唐诗捣衣意象主要着眼于表达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缠绵悱恻的思乡念亲之感和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

关键词:捣衣民俗;捣衣内涵;捣衣意象一、“捣衣”概况㈠“捣衣”民俗起源诗经《周南·葛覃》有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①葛,即古人制衣原料苎麻,砍来苎麻煮后再捣而成葛布然后再制衣。

《荆州记》中亦云:“秭归县今,有屈原宅,女嬃庙,捣衣石犹存。

”②从李白《黄葛篇》诗中知,直到唐时,民间的衣料依然是沿用苎麻。

③《诗经》多采春秋诸国之风,而屈原、女嬃则为战国时期人物,由此可以推断“捣衣”之俗则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㈡捣衣民俗入诗最早将捣衣民俗带进文学创作的是西汉班婕妤的《捣衣赋》:“投香柞,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描绘④。

赋中描写班婕妤被谗打入冷宫,秋寒仍不忘皇恩旧情,月夜捣帛,亲手缝制。

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描写的典雅端庄,折射出宫怨思妇的现实生活感受。

捣衣意象直接启迪了后人创作,六朝时期,描写捣衣民俗的诗歌开始盛行起来。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捣衣诗当属东晋诗人曹毗的《夜听捣衣》:“寒兴御执素,佳人理衣拎。

冬夜清且水,皓月照堂阴。

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捣衣诗歌的题材范围从狭隘的宫怨发展为范畴较为宽泛的闺怨诗。

南朝宋之谢惠连的《捣衣》、齐之谢朓的《秋夜》、梁之柳恽的《捣衣》、惠侃的《咏独杵捣衣诗》、王僧孺的《捣衣》、费昶的《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萧衍的《捣衣》、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等等。

六朝人的民歌里,亦多有“捣衣”的记录,如吴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里:“佳人理塞①《诗经》②李昉:《太平御览》(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页。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捣衣诗》原文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捣衣诗》赏析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

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

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与体贴。

“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

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

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

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捣衣诗》是由柳恽所创作的,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

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捣衣诗》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捣衣诗》南北朝:柳恽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捣衣诗》鉴赏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

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

”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清砧与“捣衣声”

清砧与“捣衣声”

清砧与“捣衣声”清砧与“捣衣声”文汇报2016-11-06第8版朱朱“捣衣”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文学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可见写“捣衣”的句子:如“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庾信《夜听捣衣》);“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贾至《答严大夫》);“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贺铸《捣练子》) ……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李白与杜甫的两首诗。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穿着才会舒适。

妇女将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 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词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写“砧声”的词句有:“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王安石《千秋岁引》);“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姜夔《法曲献仙音》);“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清照《行香子》) ……读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与之密切相关的“砧声”,成为一种令人难忘的特殊音响。

可是,“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呢?许多人不明就里。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车锡伦也曾为此感到困惑。

上世纪六十年代,车锡伦在内蒙古乡村长住过,在深秋乡村一个夜晚的所见多闻,让他茅塞顿开———那一晚,“半轮寒月高悬在空中,清冷的月光如霜似水洒在地上,一片惨白。

千年捣衣声——唐代诗歌中的“捣衣”“砧声”意象探微

千年捣衣声——唐代诗歌中的“捣衣”“砧声”意象探微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这种离愁与悲苦更见杜甫秋行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
语数外 学 习
No . 04. 2 01 3
Y u S h u W X u e X j
2 0 1 3年第 4期
千 年 捣 衣声
唐 代诗 歌 中的 “ 捣 衣” “ 砧声” 意 象探 微
王海 荣
( 石 河子第一 中学 , 新疆
石河子 8 3 2 0 0 0 )
摘 要: 现 行人 教版 高 中语 文必修 三选 用杜 甫 《 秋行 八 首》 ( 其一) “ 玉露 凋伤 枫 树林 ” 篇, 编者 对 诗 中“ 白帝 城 高 急暮 砧 ” 一句 中 “ 急暮砧 ” 作 了如 下注释 : 黄 昏时急促 的捣 衣声。每每 授 课 于此 , 心 中不 清不 楚 , 甚 至有 照本 宣科 之 嫌 , 学 生更 是 一 头 雾水 , 不 甚 了解 。 师惶惶 然 , 生默 默焉 , 不 了了之 。其 实, “ 捣 衣” “ 砧声 ” 是古 典诗歌 中常见 的意 象 , 唐诗 尤为 突 出。如 , 王 勃《 秋夜 长》 “ 鸣 环曳履 出长廊 ,
为君秋夜捣衣裳” ;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李白《 秋歌》 “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 岑参《 杨固店》
“ 客 舍 梨叶赤 , 邻 家闻捣 衣” 等等 。这 两个意 象几乎 已成 为游 子思 妇 言写 离情 别意 的 专属 品 , 所以, 全面、 正确 、 深入 的诠 释 此类 诗歌 之 内涵 , 绕不 开“ 捣 衣” “ 砧声 ” 两意 象 , 这不是 夸 张。而这 两 个意 象其 实也如 一纸 两面 , 不 可 分 离。 关 键词 : 唐代诗 歌 ; 捣衣 ; 砧声 ; 意 象

诗歌意象——捣衣砧

诗歌意象——捣衣砧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一)①白云: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②“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③扁舟:漂泊。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④捣衣砧: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⑤小楼:相思、怀远、离愁。

(如“月满西楼”,“小楼昨夜又东风”。

)⑥妆镜台: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

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7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

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

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摘要: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的重要角度,本文针对“捣衣”这一特殊意象,阐述“捣衣”的含义、探讨诗人常借秋夜捣衣寄托思念的文化原因与归纳捣衣诗常见的三类主旨感情。

本文例举多首古诗,意图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共同对这一意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捣衣古诗词中有许多典型意象,如写月时常让人想到见月怀人,写玉关、胡虏点明良人远征边塞,写秋风常能营造萧瑟之感,撩人愁绪。

但是除了这些经典意象外,纵观古典诗歌,许多诗中都出现了“捣衣”或“砧声”这一意象。

那么究竟“捣衣”是什么?“捣衣”有着怎样的文化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值得我们从文化的角度一探。

一、“捣衣”是什么?捣衣,又称作捣练子,捣流黄,捣帛等。

有人把捣衣理解为洗衣裳时用木棒捶打脏衣裳的动作,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捣衣不是洗衣,捣衣的对象是布匹而不是成衣。

具体来说捣衣是指人们把已经织好的布帛放置在砧上,砧一般为平滑的石制,用杵,即木棒捣敲,目的是使布料服帖变软,便于缝制,且“缕紧则坚”,使布料更加结实,制成的衣物不易破损,常用于制作冬衣。

在古代“捣衣”根据阶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两种含义,对于宫廷贵族来说,“捣衣”也可以是捣未织之丝,以制作丝绸衣物。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布匹通常是由麻制成,捣衣可以使麻布更加结实、柔软,十分适合制作冬衣。

古代画作中对“捣衣”的描摹通常都是宫廷画作,但大部分古诗都是描写普通百姓捣衣以制作冬衣,本文也选择后者进行研究。

二、秋夜“捣衣”为何能寄托思念?在古诗词中诗人写“捣衣”绝大多数都是写秋夜捣衣,为何“捣衣”总爱在秋夜进行?而秋夜捣衣又因何能引发相思、寄托思念呢?(一)写秋夜捣衣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捣衣通常用于制作冬衣,将要制作成冬衣的布匹进行捣敲,以便衣物更加厚实耐穿,以供冬季御寒。

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应在秋季捣衣,再进制成成衣,冬季才能穿上。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也有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捣衣砧在古诗中通常有以下象征意义:
1.表达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例如,杜甫的《捣衣》中写道:“亦知戍不返,
秋至拭清砧。

”描述了妻子在秋天为丈夫擦拭捣衣砧的情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玉户帘
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捣衣砧成为了游子思乡的象征,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3.渲染秋夜凄凉的气氛。

许多诗人用捣衣砧来描绘秋夜的寒冷和凄凉,如李
颀的《送魏万之京》中的“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寄托对战争的厌恶和和平的向往。

捣衣常在秋夜出现,而秋天又是战争爆
发的季节,因此捣衣砧也常被用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中写道:“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里的捣衣砧成为了战争和和平的象征。

总的来说,捣衣砧在古诗中常常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人们在不同情感和心境下的感受和思考。

捣衣诗意象

捣衣诗意象

唐代诗词中的捣衣意象探析阮嘉雯【摘要】自六朝以来,捣衣的意象在文人的笔下广泛运用,而这一意象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上,尤其兴盛。

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捣衣;思妇;怀乡;厌战;悲秋捣衣作为一种服饰民俗,自六朝以来,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意象。

特定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捣衣不一样的审美意蕴。

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六朝还是唐朝,夫妻分隔两地是在所难免的,妻子独守家中,丈夫游离在外。

因此,捣衣的动作,成为了家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固定模式;捣衣的声音,也深深触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的思乡情怀,表达着他们对于家中妻子乡人的眷恋及常年战乱的厌恶与痛恨。

而捣衣又多与秋夜相生,在秋夜的渲染之下,其中的悲伤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李颀《送钱子入京》)”、“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唐代的诗人总能以一种文人的敏感,把捣衣这个社会意象背后潜在的痛与惆怅写得如此的撕心裂肺,扣人心弦。

同时,在冷寂的秋天,声声捣衣砧响,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的悲秋之感,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一、捣衣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的来源捣衣是一种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一书里,曾有这样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柞,如春米然。

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可以知道,捣衣是两个女子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

显然,捣衣不同于洗衣,洗衣并不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同时洗衣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把衣服捶松平整,而在于把衣服漂洗干净而已。

因为捣衣不同于洗衣,所以捣衣不须到河边进行,只须在家中便能完成,且一般在夜晚进行。

《杜甫诗选捣衣》(杜甫)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杜甫诗选捣衣》(杜甫)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杜甫诗选捣衣》(杜甫)全文翻译注释赏析杜甫诗选捣衣杜甫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杜甫诗选捣衣【原文】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1。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2。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3。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4。

【注释】1这两句极深刻沉痛,这是积攒太多痛苦才说出来的话。

诗人借助思妇之口,开口就说「亦知戍不返」,悲凉之意毕现。

因为安史之乱,官兵死亡的非常多,家人也知道征戍的人几乎不能生还。

一落笔就关乎时事,让人读来就觉得全篇字字都是深情,字字都是苦情。

砧,指捣衣石。

2这两句说明思妇捣衣的心情。

一是因为天气寒冷,二就是分别时间比较长。

3这两句承上面而来,说明思妇不辞辛苦地做棉衣是为了送给那征戍的丈夫。

熨:指用火斗把布帛烫平。

倦:疲劳。

塞垣:指思妇丈夫征戍的地方。

4这句表面写捣衣的声音,响彻云外,表明思妇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实际上这正是思妇爱情和苦心的传达。

君:指所有欣赏这首诗的人而言。

【译文】卫戍边疆,知道你不会回到家门。

秋天到了,轻轻拂拭平平的捣衣砧。

此时的季节,已是苦寒的月份。

我们已经长期久别,时刻怀念在心!我不辞捣衣的劳苦,要把它寄向遥远的边城。

我在家中用力捶打,你能听到响彻天外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诗人借助一个捣衣戍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此诗前六句是托为戍妇之语,末二句则是诗人直接走出来表述的,是杜甫闻砧有感时事而作。

杨慎《丹铅录》:「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

」按王建《捣衣曲》:「月明庭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衣。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则唐时捣衣仍为二人对立,但不必拘于二人。

此诗选取的画面虽小,但是背后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却是发人深省的,非常深刻。

试述宋词中“捣衣”意象的渊源与变化

试述宋词中“捣衣”意象的渊源与变化

向日葵作文向日葵作文200字(精选19篇)向日葵作文篇1夏天到了,向日葵开花了。

我们来到停车场看向日葵,向日葵金灿灿的真好看,啊!它得个子真高呀!向日葵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蒲扇一样,花瓣挨挨挤挤像一家人一样,真亲密。

有的向日葵像一盏金黄金黄的灯,这样的向日葵已经是成熟了的,有的向日葵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花蕊像一张张软软的大床,蜜蜂在大床上采蜜,还有各式各样的向日葵。

我看见有一朵向日葵已经有许许多多的瓜子,瓜子黑黑的像一只只小蚂蚁在爬来爬去。

我好想采一朵种在我们家的阳台上,多好看呀!向日葵作文篇2我喜欢的植物是向日葵。

每天早晨,向日葵都张开笑脸,微笑着迎接太阳,好像在向太阳问好;不管太阳走到哪里,向日葵总是扬起它那金色的脸庞对着太阳微笑,它们好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傍晚,太阳徐徐落山,向日葵面向西方,依依不舍的和太阳告别。

暴风雨中的向日葵依然坚韧挺拔,绝不低头,它时时刻刻都在向天空微笑,好现在和风雨挑战。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向日葵默默地奉献它的一切。

我最喜欢向日葵坚韧不拔的精神。

向日葵作文篇3公园里,有很多向日葵。

向日葵已经开了不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向日葵圆圆的脸,像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

向日葵都是一个姿势,总是向着太阳。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向日葵就慢慢张开笑脸;向日葵在强烈的阳光下昂首挺胸。

太阳下山时,它们跟太阳说再见。

身穿金色衣裳的向日葵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它们就翩翩起舞,一片向日葵都在舞蹈,小蜜蜂也快乐地在采花粉呢!向日葵真美丽啊!我被它迷住了。

向日葵作文篇4今日,我在书上发现向日葵的花盘一向对着太阳,月亮出来向日葵不动。

我明白它为什么叫“向日葵”了。

因为它每一天都向着太阳。

太阳的名字叫“日”,它的名字就出现了两个字叫“向日”,它又是一种葵花,所以它的名字叫“向日葵”。

我想象着,它每一天对着太阳,好像在和太阳说悄悄话。

他们在说什么呢是太阳在给向日葵讲故事吗向日葵不对着月亮,可能是月亮不会讲故事吧。

诗歌意象——捣衣砧

诗歌意象——捣衣砧

诗歌意象——捣衣砧成的布料放在砧板上,用捣衣砧敲打,使其柔软,然后再进行缝制。

这种重复机械的劳作,让妇女有足够的时间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也因此,“捣衣”和“砧声”成为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这些意象表现了思乡、离愁和相思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

古代诗人常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白云、青枫浦、小楼等。

这些景物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还可以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比如___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青枫浦可以用来表达离别的感伤。

这些意象让古典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扁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用来表达漂泊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古代的扁舟小巧轻便,漂泊在天水茫茫之中,更加凸显出人的渺小和无助。

古代诗人___在他的诗中经常使用“船”这个意象,表现漂泊之感。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的无助。

妆镜台”是古代女子的必备之物,用来梳妆打扮。

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妻子会天天开镜梳妆打扮,但当丈夫离去后,妆镜台就一直闲置不用。

月光照在妆镜台上,让人不由得想起过去相聚的欢乐和离别后的悲苦。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鱼龙、鸿雁”是古代用来互传音讯的载体,但在古典诗歌中,这些意象更多地被用来表达相思无着落之感。

当鱼龙不能传音讯时,就暗示着两个人之间的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

总的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地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在清幽的月夜里,捣衣的砧声响起,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劳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

她们用尽闺中力,维系家庭,渴望美好生活,执著坚韧,但也有痛苦与忧伤。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因为它剪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相符合,因此常用来喻愁。

然而,这一意象不仅仅是表达愁绪的载体,更饱含着文人哲理性的思考,是文人永恒与无限的悲情。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捣衣诗》是由柳恽所创作的,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

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捣衣诗》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捣衣诗》南北朝:柳恽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捣衣诗》鉴赏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

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

”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之答禄夫天创作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海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元,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年夜都是生料,必需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华穿戴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妇女白天一般忙于规画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凉风冷月下继续不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暗示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难过情绪.“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抵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位置.“衣”不单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隐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缱绻深淳的人文音乐.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禁不住思念远行之人,担心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举措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罕见的意象之一: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乔知之《参军行》)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贺铸《捣练子》)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哀思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分歧的时代,分歧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举措,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恋爱,悲苦与离愁.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光笼罩着整个长安城,家家户户捣衣的砧声如同多声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视觉意象的空明辽阔,听觉意象的恢弘共鸣,无人能够逃出这支缱绻悱恻、弥天塞地的乐章.更有那吹不尽的秋风从远古吹向未来,千百年间风中传送着同一种情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所有思妇共同的心声.李白仿作的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挚,意象纯真鲜明,语言平易流畅,是从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乐,宛如天籁之音.无需多条理的描写,无需增饰情节与细节,捣衣砧前无数美丽的容颜是它的布景,绵延的时间深化了它的内涵.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单思妇伤情,也最易震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前面提到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可以举出很多: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王安石《千秋岁引》)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陆游《感秋》)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缘.(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姜夔《法曲献仙音》)所谓“出门万事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涛?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与思妇诗有所分歧的是,它从游子的视角着眼,更多关注的是砧声意象,而不是捣衣的举措.游子是听者,而不是举措的执行者.捣衣可以在他人家的院子里进行,围墙阻隔了视线,声音却具有穿透力,可以越过障碍,萦绕在远方听者的耳际.相比之下,声音意象比举措意象更具诗意,砧声与月色、寒霜、秋风、鸣雁等更具组合能力,更宜于表达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古典诗歌发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培养了中国人对这种意象的欣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诗化音响.它不单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堂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的诗歌的布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长箪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李清照《行香子》)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清幽月夜,捣衣砧声,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一代又一代庖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几多美丽的生命,在捣衣的砧声中衰老凋零,“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砧声表达着她们对家庭的奉献与维系,对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也诉说着她们的痛苦与忧伤,执著与坚韧.。

《捣衣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捣衣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捣⾐诗》原⽂及翻译赏析《捣⾐诗》原⽂及翻译赏析1 捣⾐诗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门⽩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役滞风波,游⼈淹不归。

亭皋⽊叶下,陇⾸秋云飞。

寒园⼣鸟集,思牖草⾍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

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

念君⽅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悬⾼树。

佳⼈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

轩⾼⼣杵散,⽓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

踟蹰理⾦翠,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

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分。

垂泣送⾏李,倾⾸迟归云。

赏析/鉴赏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苹,⽇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

他的这⾸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诗》中“亭皋⽊叶下,陇⾸秋云飞”⼀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古⼈在裁制寒⾐前,要将纨素⼀类⾐料放在砧⽯上,⽤⽊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

”可见古代捣⾐的具体情景。

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开头便从感叹⾏⼈淹留不归写起:“⾏役滞风波,游⼈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滞留不归的⼀个重要原因。

⼥主⼈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彩。

两句中⼀“滞”⼀“淹”,透出游⼦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

上句是思妇捣⾐时眼中所见之景。

亭皋,⽔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叶下”化⽤《楚辞·九歌·湘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归来⽽“⽬眇眇兮愁予”的情景。

南乡子·捣衣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捣衣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捣衣原文翻译及赏析南乡子·捣衣原文翻译及赏析南乡子·捣衣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南乡子·捣衣清代:顾贞观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

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译文:受惊的鸿雁的在凄清夜晚哀鸣,落叶飘满整个台阶,此时已快到夜半二更时分。

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听着这秋天特有的声音,闺中人还在不停的捣衣,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

夜深了,冰冷的片石、湿水的衣袖像要结霜凝固。

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在那归乡的梦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梦里妻子呵手出迎,迎接他的归来。

注释:嘹唳:响亮凄清之声,陶弘景《寒夜怨》有谓“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

阶除:台阶。

赏析:捣衣,即将衣服置于石上,以木杵捶击,使之松软,乃是古人缝制衣裳的一道卫序。

故而,古代诗人常常以此为题,通过思妇捣衣的'描述,来表达征夫思妇之相思、怨苦。

这首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

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

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

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

但是当时是个动辄得咎的年代,江南形势十分险恶,所以只得借这“捣衣”旧题,从吴氏之妻万采真的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

“嘹唳”,响亮凄清之声,陶弘景《寒夜怨》有谓“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

“阶除”二字,均为台阶之意。

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

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

这一切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

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岂不是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

刘禹锡捣衣曲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捣衣曲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捣衣曲译文及注释原文:捣衣曲[唐代]刘禹锡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

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译文:愉快的砧杵响应着秋天的律动,精巧的槌击中含有凉爽风意。

节拍一个接着一个,远远相继,家家户户的敲击声各不相同。

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露水凝结得清清楚楚,伴侣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共度美好时光。

长长的衣裳垂下,褶皱叠在一起,轻盈的佩饰随之摇曳。

总结:这首古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在凉爽的秋风中,愉快的砧杵发出悦耳的声音。

每家每户的敲击声不尽相同,但节拍却远远相继。

月光明亮,伴侣们在户庭凝露的清夜里相伴,长衣袍垂下,轻盈的佩饰摇曳。

整首诗意境优美,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温馨之美。

注释:1、捣衣曲:《乐府诗集》卷九四《新乐府辞》云:“盖言捣素裁衣。

缄封寄远也。

2、爽砧(zhēn):指凄清的捣衣声。

秋律:古时以十二乐律配十二月,秋季与乐律中的夷则、南吕、无射相配。

3、繁杵:繁密的捣衣声。

杵(chǔ),捣衣的木槌。

4、伴侣:捣衣女伴。

5、襞(bì)积:衣服上的褶子。

6、璁珑(cōng lóng):明洁貌。

7、麝半空:香气弥漫半空。

8、思:悲。

候虫:随节候出没的虫类。

9、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

正芒角:谓兵起。

《史记·天官书》:“狼角变色多盗贼。

”正义:“(天狼)色黄白而明吉,赤角兵起。

”10、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

此指营垒城堡。

11、盈箧:谓将衣服装满衣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一)①白云: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②“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③扁舟:漂泊。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④捣衣砧: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⑤小楼:相思、怀远、离愁。

(如“月满西楼”,“小楼昨夜又东风”。

)⑥妆镜台: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

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7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乔知之《从军行》)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晏几道《少年游》)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贺铸《捣练子》)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

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光笼罩着整个长安城,家家户户捣衣的砧声如同多声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

视觉意象的空明辽阔,听觉意象的恢弘共鸣,无人能够逃出这支缠绵悱恻、弥天塞地的乐章。

更有那吹不尽的秋风从远古吹向未来,千百年间风中传送着同一种情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所有思妇共同的心声。

李白仿作的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挚,意象单纯鲜明,语言平易流畅,是从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乐,宛如天籁之音。

无需多层次的描写,无需增饰情节与细节,捣衣砧前无数美丽的容颜是它的背景,绵延的时间深化了它的内涵。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可以举出很多: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王安石《千秋岁引》)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陆游《感秋》)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

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姜夔《法曲献仙音》)所谓“出门万事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

与思妇诗有所不同的是,它从游子的视角着眼,更多关注的是砧声意象,而不是捣衣的动作。

游子是听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捣衣可以在别人家的院子里进行,围墙阻隔了视线,声音却具有穿透力,可以越过障碍,萦绕在远方听者的耳际。

相比之下,声音意象比动作意象更具诗意,砧声与月色、寒霜、秋风、鸣雁等更具组合能力,更宜于表达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古典诗歌发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培养了中国人对这种意象的欣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诗化音响。

长箪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清照《行香子》)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林景熙《夜意》)清幽月夜,捣衣砧声,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一代又一代劳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

多少美丽的生命,在捣衣的砧声中苍老凋谢,“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

砧声表达着她们对家庭的奉献与维系,对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也诉说着她们的痛苦与忧伤,执著与坚韧。

浅析古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

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流水”只是古诗文中众多意象中常见的一个,但如果我们将包含“流水”这一意象的诗词拿出来作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一意象饱含着文人哲理性的思考,是文人绵绵无尽愁绪的载体,是文人永恒与无限的悲情。

古代文人在其诗词中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愁绪:离别之愁、思乡之愁、不得志之愁、失意之愁、亡国离恨之愁等。

“流水”这一意象也代表这些愁绪。

诸如辛弃疾的“青山庶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代表失去家园的人们无限痛苦的愁绪,而他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爱国词人的无尽之愁。

从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可以得知,文人的性格、理想与社会现实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愁绪的根源,也是“江水”或“流水”这一意象的内涵。

诗人们无不企盼于有限的岁月里在人群中确立自我的价值,以完成人生对社会的责任。

但实际是:文人的这种责任只能使他们的理想在岁月蹉跎中幻化作一道道绚丽多姿的憧憬,成为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即使是再豪迈旷达的苏轼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西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叹。

因此,当文人们发现生活中的自我无法被社会认定之时,他们的生命指针便会偏离在心灵之上,成为一个个心灵上无所皈依的天涯倦客,永远伫立于江水之畔,对灵魂作彻骨之痛的拷问。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与金陵朋友离别。

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来送行,酒店侍女殷勤劝酒。

面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诗人深受感动,内心充满离别的惆怅,尾联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尽离愁,流露出了对朋友的恋恋不舍。

欧阳修的《踏莎行》写道“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的上片写征人在驿馆与情人离别。

征人面对春红柳绿,草秀风暖的美景,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浓。

“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春水喻离愁,借春水之绵长,状离愁之无尽,自然而真实地刻画了征人与情人别后离情别绪萌生渐长渐多的过程。

全词借春景写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堪称写离愁之佳作。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这样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愁伙伴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人愁秋的肃杀,愁家远万里,愁常年为客,愁年老多病,愁孤独苦恨,愁借酒消愁而不得不因病停饮。

这种愁情是百年易逝、壮志成空的苦恨。

我们从饱含痛若的诗句中仿佛看到了在无边落叶之中、滚滚长江之边,伫立着一位身心交瘁、忧愁深重的老人,正在思考着天地人生,似乎想寻求某种平衡或超越,但秋之深衬托出诗人思而不得的愁,如江水的绵长而深厚,令人潸然泪下。

在诗人们成为心灵游子,或者说成为一个心灵无所皈依的天涯倦客之时,他们思想感情与现实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他们只能将审视现实的眼光转向了对灵魂的审视。

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超越永恒自然的追求,反而削弱了诗人们苟且、生存的能力。

在现实与心灵的困境之中,他们不能摆脱世俗的压抑,无法回避理想追求不能实现的痛苦,无法逃脱内心追求亲和圆满的强烈动机,因而只得无奈地审视自己的生命真相,在自己的生命真相与流水(江水)的交点之上,诗人们发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诗人们心理的失衡和感情的痛苦,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就这样言道:“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