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表环境的特征 达标检测(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表环境的特征达标检测(含答案)
髙中地理:地表环境的特征达标检测(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岀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乂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下图为屮、乙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海拔(米)1.与乙山脉相比,屮山脉自然带谱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纬度较低③南北走向④相对高度较大A.©®B. ®®C. ®®D. @®2•乙山脉相同的自然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A.阳坡,热量较多B.阴坡,热量较少C•迎风坡,降水较多D•迎风坡,降水较多3.判断图中两座山脉纬度高低的依据有()①基带类型差异②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③同一自然带海拔差异④同一自然带的相对高度差异A •①® B・®@ C.@® D •③®下图示意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物或植物叶片。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枫叶①4.图示该山地的四类植物所在海拔山高到低依次是()A.®@®®B. ®®@®C. ®@@® 5•③是樟树叶,樟树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考察队员在屮、乙、丙、丁四地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硕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7.考察队员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A.主要是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B.主要是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C.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D. 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现象8. 图中()A. 西部因板块张裂形成高大山系B. 中部地形阻挡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C. 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到姻风影响D. 东北部海区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下图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A. 流水侵蚀B. 风力堆积C. 风力侵蚀D. 流水堆积【答案】C【解析】雅丹地貌是典型的外力侵蚀地貌读图可以看到图片中是干旱地区的沙地可以判断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故选C2.峡湾形成的自然地理过程是()A. 气温降低—冰川广布—冰川侵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B. 冰川广布—气温降低—气温升高—冰川侵蚀—海平面上升C. 气温降低—冰川广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侵蚀D.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气温降温—冰川广布—冰川侵蚀【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使得冰川广布山脉上发育的冰川向下滑动对山体岩石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成冰川槽谷后来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深入海洋的槽谷形成了峡湾地貌故选A3.(1)图示地区盛行风向是()3.(2)沿图中箭头方向该沙丘颗粒物大小变化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南风D. 东北风【答案】D【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元旦日出为东南方盛行风从新月形沙丘坡度较缓的一侧吹向坡度较陡的一侧因此图中东北侧为缓坡西南侧为陡坡该地常年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选D【答案】C【解析】(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迎风坡颗粒物逐渐变小背风坡颗粒物逐渐变大故选C4.(1)据图判断此地主导风向可能为()4.(2)形成岩石蘑菇状的地质作用()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答案】C【解析】(1)盛行风从新月形沙丘坡度较缓的一侧吹向坡度较陡的一侧缓坡一侧为迎风坡结合方向标可知图中缓坡朝向西北据此判断此地主导风向可能为西北风故选C【答案】B【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岩石蘑菇状的作用是风力侵蚀故选B5.(1)图中景观属于()5.(2)形成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5.(3)图示景观中的地貌()A. 风沙地貌B. 河流地貌C. 喀斯特地貌D. 海岸地貌【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地貌景观为沙丘属于风沙地貌故选A【答案】D【解析】(2)读图可知该景观为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故选D【答案】B【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丘地貌脊线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相反海岸地区也会出现海岸沙丘地貌沙丘地貌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且位置不固定会移动故选B6.(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6.(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A. 1月B. 3月C. 8月D. 10月【答案】C【解析】(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故选B7.(1)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7.(2)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海浪侵蚀【答案】D【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送别角属于典型基岩海岸主要是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故选D【答案】A【解析】(2)经过长期的海浪侵蚀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故选A8.(1)关于该地貌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8.(2)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8.(3)该地最可能位于()A. 岩石坚硬B. 地表植被覆盖少C. 季节变化明显D. 形态独特【答案】C【解析】(1)据图分析该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 A正确不符合题意植被覆盖差 B正确不符合题意季节变化不明显 C错误符合题意风蚀地貌形态独特 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D【解析】(2)据图分析该地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故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因素故选D【答案】C【解析】(3)据图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差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气候相对湿润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 ABD错误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图示地点最可能位于柴达木盆地 C正确故选C9.(1)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9.(2)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A. 流水B. 冰川C. 海浪D. 风力【答案】D【解析】(1)读“地理景观图”可知图中的景观为沙丘可知图示区域为沙漠地带沙漠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乎其微沙漠地带的风力比较大图中的沙丘地貌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地带几乎没有海浪和冰川活动故选D【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的左上角标有指北针即图中的左上角方向为正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形沙丘的凸面是迎着风的即月形沙丘的凸面的指向就是风的来向读图可知图中的月牙形的沙丘的凸出面是指向西北的可知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10.(1)黄土高原的风力沉积物主要来自()10.(2)兰州东侧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主要原因是()A. 盛行西风B. 东北信风C. 西北季风D. 东南季风【答案】C【解析】(1)图中的黄土厚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厚且遇到山地的阻挡厚度更大黄土高原的风力沉积物主要来自西北季风 C对故选C【答案】B【解析】(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兰州东侧有山脉阻挡风力搬运的沙土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巨厚黄土沉积故选B11.(1)图中①地貌为()11.(2)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 海蚀柱B. 海蚀平台C. 海蚀崖D. 沙滩【答案】C【解析】(1)由图可知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崖②地貌为海浪沉积形成的沙滩故选C【答案】A【解析】(2)由图可知①海蚀崖为海浪侵蚀形成②沙滩为海浪沉积形成的故选A12.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题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 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A.B.C.D.【答案】B【解析】野柳的标志女王头是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其成因与海蚀桥一致故B正确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故A错误喀斯特溶蚀桥为流水溶蚀地貌故C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故D错误故选B13.(1)该沙丘位于()13.(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答案】D【解析】(1)图中是河流的中游地区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故A不符合题意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图中是河流的中游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图中是河流的中游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河漫滩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较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故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C【解析】(2)根据题干“爬升”关键词说明沙丘前行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相一致再结合景观图的沙丘分布特征沿河岸一侧的沙丘更缓另一侧坡度更陡故③正确故选C14.(1)蓝窗景观属于()14.(2)造成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动力是()A. 海蚀地貌B. 海积地貌C. 喀斯特地貌D. 冰川地貌【答案】A【解析】(1)由材料分析可知景点“蓝窗”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据此分析蓝窗位于海岸边海蚀崖的附近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判断“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为海水侵蚀故选A【答案】B【解析】(2)“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据此判断导致其坍塌的主要动力为波浪 B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5.(1)左图地貌名称是________ 形成原因是由于________作用15.(2)右图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____作用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干旱或湿润)地区15.(3)左图地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麓冲积扇, 流水沉积【解析】(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答案】(2)风蚀, 干旱【解析】(2)右图为风蚀蘑菇是风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答案】(3)平面上呈扇形, 扇顶伸向谷口, 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解析】(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16.(1)指出影响图中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的因素16.(2)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16.(3)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起伏较小河段以及较平坦的冲积扇上河道较多经多次分叉和汇聚在数不清的大小沙洲间来回摇摆分分合合最终形成相互交织的状态试描述图中辫状河流的形成过程【答案】(1)河流含沙量山麓地形地貌沿岸风浪大小等【解析】(1)山脚地形地貌对三角洲形态影响较大河流含沙量多少直接会影响到三角洲地貌形成沿岸风浪会影响到泥沙沉积方位【答案】(2)特点先进积后退积理由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为退积【解析】(2)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为退积故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是先进积后退积【答案】(3)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解析】(3)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底部此部位地势较低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25 小题 , 每题 2 分, 共 50 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域, 包含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域。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表示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表示图, 达成第 1~3 题。
1. 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 对冲积扇、三角洲散布地点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①冲积扇散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域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邻近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邻近④三角洲只散布在润湿、半润湿地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以下地貌中 , 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由同样的是()A.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 台湾岛C.华北平原D. 喀斯专门貌3.最近几年来 , 因为入海泥沙减少 , 黄河三角洲增加速度显然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由不包含()A. 黄土高原增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 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地点不确立分析第 1 题 ,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邻近; 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邻近, 故 C 项切合题意。
第作用 , 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由同样的是华北平原, 故 C 项切合题意。
第 3 题 ,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由是黄土高原增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等, 但黄河入海口的地点变化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 故 D项切合题意。
答案 1.C 2.C 3.D以下图表示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挨次散布着海拔不一样的四个平展面T0、T1、T2、T3, 平展面上均聚积着河流堆积砾石。
砾石的均匀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吞没T0。
据此达成第4~5 题。
4.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展面是()A.T 0B.T 1C.T 2D.T 35.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期间为()A.T 3形成期间B.T 2形成期间C.T1形成期间D.T0形成期间分析本组题主要考察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新教材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地表环境的特征培优练习含答案
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D.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强
一般情况下,树轮宽度指数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气候越温暖,降水量越少,树轮宽度指数与温度的负相关关系越强;反之,气候越寒冷,降水量越多,树轮宽度指数与温度的负相关关系越弱。树轮宽度指数与降水的正相关关系则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温度的降低而减弱,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有学者对美国各区域的花旗松、西黄松树轮宽度指数进行了分析,读美国分区域的树轮宽度指数与月温度、月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即正、负相关)图。
(1)推测乌兰布和沙漠中古湖发育和存在的条件。
(2)描述贺日木西尼沙嘴的形成过程。
(3)分析乌兰布和地区由古湖到沙漠的过程。
2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圣地亚哥岛位于北大西洋东南部,面积992km2,2017年人口约27万,人口密度为272人/km2。为西非岛国佛得角共和国农业最发达的岛屿,但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圣地亚哥岛是火山岛,岛内山地沟深谷曲,部分沟谷有常流水源,最高峰海拔1392m。圣地亚哥岛居民生存受制于岛屿面积和地理隔离带来的风险,因此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逐渐成了对生态破坏最大的冲击。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岛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和改善对圣地亚哥岛生态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
A.等于冻土层的上限深度B.等于冻土层的下限深度
C.高于冻土层的上限深度D.低于冻土层的下限深度
距今大约560万年前,陆地彻底将地中海与大西洋分开,随着海水不断蒸发,地中海海平面急剧下降,大量盐类物质沉积形成各种盐岩,对地中海周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事件被称为“墨西拿盐度危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完成下面小题。
17.由材料可推断,美国西南沿海地区树轮宽度指数基本上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4地球表面形态练习含答案
训练4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项选择题(2020·浙江学考)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在我国某山区的谷地河床上有一处长约6千米、裸露的特殊地貌景观(下图),其主要由溶沟、溶槽等多种地貌类型组成。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四幅景观图中,与该地貌景观成因相同的是()3.该地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B.全年降水多,河流众多C.岩石透水性差,千沟万壑D.地势起伏小,土壤肥沃(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23年4月,甘肃省张掖市发现大面积土林地貌,该地貌是黏土、砂、砾石的松散堆积物,在干燥气候环境中,受季节性雨水的淋蚀、冲刷而成。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幅景观图中,最有可能是土林地貌景观的是()5.从类型上看,土林地貌属于()A.风蚀地貌B.风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
下图为橘子洲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6题。
6.下列地貌与橘子洲成因相似的是()A.黄土高原B.冲积扇C.雅丹地貌D.V形谷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地中落成启用。
该射电望远镜主要通过捕捉和分析太空中的无线电波来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喀斯特洼地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溶蚀D.流水堆积8.射电望远镜在捕捉地外文明时通信会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其影响主要来自()A.天气B.太阳光C.极光D.太阳风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主体为鄱阳湖平原,该平原沿湖分布着南北绵延数百里、高约10米的沙丘,目前都昌县营造了沿湖防护林。
下图为都昌县位置示意图(图1)及都昌县风频图(图2)。
据此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地形的特征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地理地形的特征练习题及答案(1)练题
1. 请列举地球表面上的四大洲。
答案: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2. 什么是地球的第三极?
答案:地球的第三极是指南极,也称为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端
的洲际陆地。
3. 解释大陆漂移理论。
答案:大陆漂移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会随
时间的推移而移动,这是由于地球外层岩石层在地幔上运动导致的。
4. 请解释地壳的特征。
答案: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地壳非常薄,相对于地球来说只占很小的比例;第二,地壳由岩石
和土壤组成;第三,地壳的厚度在大陆和海洋地壳之间存在差异。
5. 请解释地球的脊线系统。
答案:地球的脊线系统是指地壳中的脊线,也称为脊梁,它们
是地球表面上的长而窄的地形隆起。
脊线系统通常位于海洋地壳中,是地球的地壳构造之一。
答案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2. 地球的第三极是指南极,也称为南极。
3. 大陆漂移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会随时间
的推移而移动。
4.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具有地壳非常薄、地壳由岩
石和土壤组成、地壳的厚度在大陆和海洋地壳之间存在差异等特征。
5. 地球的脊线系统是指地壳中的脊线,它们是地球表面上的长
而窄的地形隆起,通常位于海洋地壳中。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3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张兴良、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公布了该团队在湖北省宜昌长阳地区的地下岩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
该重大发现对解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其中甲为岩浆,丁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富含大量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的应为A.甲B.乙C.丙D. T2.下列地质作用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印尼火山喷发B.②一岩浆岩的形成C.③一煤炭的形成D.④一华山的形成小明一家署假去青海旅游,在柴达木盆地吉乃尔湖附近发现了著名的“水上雅丹”地貌群,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盐湖中,其形态与北侧陆地上的雅丹群一致,水中部分雅丹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下图)。
小明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因为吉乃尔湖水面抬升,逐渐淹没北侧的雅丹群,才形成了目前这片“水上雅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发现雅丹垄脊两端高度差异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上覆岩石物质组成差异大B.向阳端植被护坡作用明显C.迎风端风力侵蚀强度较大D.当地风向风力年际变化大4.推测水上雅丹出现坍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湖水侵蚀C.雨水冲刷D.游客攀爬下图示意滨海某花岗岩景观。
2023高考地理专题---地球环境大题训练(附答案)
2023高考地理专题---地球环境大题训练(附答案)第一部分:地球环境综述问题一:请简述关于地球环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地球环境是指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包括了大气、水和陆地三个部分。
其中大气和水的分布特征更具有全球性,而陆地的生物和人类主要存在于一定的区域中。
地球环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密度、温度和压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地球各个圈层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地球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其中一些变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健康构成了威胁。
问题二:请简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近百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源消耗严重,特别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过度;②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剧,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受到威胁;③土地生态环境下降,影响农田生产和人类生产生活;④生物多样性流失严重,人类面临着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瓦解的情况。
问题三: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可逆转的吗?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有一部分负面影响是可逆转的,但有一部分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例如,人类的车辆和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其影响是不可逆转的;而早期的生态破坏和荒漠化等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逆转的。
第二部分:全球变化问题四: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从而引起地球气候的变化。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等,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
此外,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等天然因素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问题五: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形成的主要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主要包括:①海平面上升;②全球平均气温升高;③极端天气增多,灾害频发;④农作物歉收,土地规模深圳减少;⑤极地珊瑚礁不断减少;⑥水源减少,供水难度加大。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1.(2)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流水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A.B.C.D.【答案】C【解析】(1)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为风蚀地貌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③(风蚀蘑菇)故选C【答案】C【解析】(2)读图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湖泊沉积地层和风力侵蚀故选C2.(1)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是()2.(2)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答案】A【解析】(1)图示地貌是溶洞地貌洞内为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所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奇峰林立地表崎岖的特征 A 正确喀斯特地貌一般出现在比较暖湿气候环境不具有冰川广布的特征 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是黄土分布区流水侵蚀的结果不是喀斯特地貌特征 C 错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往往地形崎岖土层较薄不具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特征 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图示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石灰岩集中分布地区在云贵高原其中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云贵高原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因此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南方地区 D正确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典型 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大多地势低平多沉积作用石灰岩分布面积较小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以沉积地貌为主因此不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 错误故选D3.(1)形成图中峡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3.(2)在下列南半球国家也能观赏到峡湾景观的是()A. 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风力侵蚀D. 海浪侵蚀【答案】B【解析】(1)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过的槽谷被海水淹没后而形成的陡峻海岸故选项B 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2)中高纬度沿海地区如挪威、新西兰厚重的冰川能从陆地伸入海洋在海岸上侵蚀形成峡湾故C正确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纬度较低没有峡湾故A、B、D错误故选C4.(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4.(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A. 1月B. 3月C. 8月D. 10月【答案】C【解析】(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解析】(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故选B5.(1)“V”字形河谷是()①河流流经山区时而形成②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而形成③河流流出山区时而形成④水流变缓而形成宽而浅的槽形5.(2)“V”字形河谷的主要特点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1)由所学可知“V”字形河谷是一种河流侵蚀地貌由河流流经山区时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而形成①②正确河流流出山区时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③错误水流变缓而形成宽而浅的槽形是流水的侧蚀作用形成的“U”形谷④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V”字形河谷受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河水流速度快细小颗粒物易被搬走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C对故选C6.(1)图中所示地区()6.(2)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环节特点为()6.(3)下列与武隆天坑成因类似的景观为()A. 主要岩石为石灰岩B. 箐口天坑深度可达500米以上C. 二王洞长约300米D. 岩层受内力断裂下陷形成天坑【答案】A【解析】(1)由材料“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经典”可知该地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A正确图中纵坐标为海拔从图中可读出箐口天坑顶部海拔为1200m 底部海拔为800m 深度为400米左右 B错误图中横坐标表示距离从图中可读出二王洞长约3000米 C错误天坑形成的原因是流水侵蚀 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2)图中所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地表径流形成明显的夏汛 A、B错误该地以石灰岩为主下渗速度快 C错误该地存在地下暗河地下水丰富与地表水相互补给 D正确【解析】(3)武隆天坑成因是流水侵蚀云南石林与此类似 A正确黄山怪石主要成因为内力作用 B错误庐山飞来石主要成因为冰川作用 C错误新疆蘑菇石成因是风力侵蚀作用 D错误故选A7.(1)下列有关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7.(2)乙景观属于()A. 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B. 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C. 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D. 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答案】A【解析】(1)甲是流水侵蚀地貌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A正确乙为牛轭湖没有茂密雨林也不会千沟万壑 B错误丙为山麓冲积扇多位于山地向平原的转换地带地形起伏大 C错误丁是海岸侵蚀地貌没有雪山连绵地表崎岖 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乙地是牛轭湖属于流水地貌 B正确故选B8.(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8.(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 流水侵蚀B. 流水搬运C. 流水沉积D. 地壳下陷【答案】A【解析】(1)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答案】B【解析】(2)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水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 B对排除A 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排除C河流截弯取直后流水速度增加河道不易淤积排除D故选B9.(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9.(2)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堆积作用D. 化学溶蚀作用【答案】B【解析】(1)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 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故选B【答案】C【解析】(2)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故选C10.(1)判断该地貌最可能是()10.(2)这种地貌多分布于()10.(3)这种地貌的形态形成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大()A. 冲积扇B. 沙丘C. 风蚀城堡D. 溶蚀洼地【答案】B【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地貌迎风坡坡度缓等高线稀疏背风坡坡度陡等高线密集符合图示地貌等高线分布特征故选B【答案】B【解析】(2)图中所示地形是风积地貌该地形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该图中所示的风积地貌应多分布在西北地区故选B【答案】B【解析】(3)沙丘地貌迎风坡坡度缓等高线稀疏背风坡坡度陡等高线密集与盛行风向的关联性最大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11.(2)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此时盛行风向是________风11.(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11.(4)乙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 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________(砂石、砾石、黏土)【答案】(1)西北, 风力侵蚀【解析】(1)读甲图可知图中A地貌为风蚀蘑菇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2)风力沉积(堆积), 东北【解析】(2)读甲图可知图中F为流动沙丘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故由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东北风【答案】(3)喀斯特(岩溶)【解析】(3)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所以D石灰岩岩层的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答案】(4)冲积扇, 流水沉积, 砾石、砂石、黏土【解析】(4)读乙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砾石、砂石、黏土12.(1)简述图中河漫滩的空间分布特征12.(2)人们常选择阶地作为耕作场所请说明理由【答案】(1)位于谷底大致对称分布于河床两侧【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河漫滩主要位于谷底大致对称分布于河床两侧【答案】(2)(阶地)地形较为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河流用水方便【解析】(2)人们常选择阶地作为耕作场所的理由可以从地形、土质、水源等方面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地地形较为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河流用水方便13.(1)指出影响图中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的因素13.(2)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13.(3)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起伏较小河段以及较平坦的冲积扇上河道较多经多次分叉和汇聚在数不清的大小沙洲间来回摇摆分分合合最终形成相互交织的状态试描述图中辫状河流的形成过程【答案】(1)河流含沙量山麓地形地貌沿岸风浪大小等【解析】(1)山脚地形地貌对三角洲形态影响较大河流含沙量多少直接会影响到三角洲地貌形成沿岸风浪会影响到泥沙沉积方位【答案】(2)特点先进积后退积理由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为退积【解析】(2)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说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河流的搬运能力不断增强为进积后期沉积物粒径自下而上由大变小说明三角洲不断后退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为退积故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是先进积后退积【答案】(3)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解析】(3)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底部此部位地势较低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床平坦开阔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洲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沙洲凸显沙洲将河流水道阻挡致其分叉形成辫状河流14.(1)图中箭头所指地区属于流水地貌中的________ 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其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地势、昼夜长短(日照时数)、气候和天气(大气透明度)、下垫面(地表状况)等宁夏是我国光伏发电的集中产业区试分析该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14.(3)毛乌素沙地是我们常见的________地貌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西北人民常用草方格沙障来治理流动沙丘请你说一说这方法治理流沙的原理【答案】(1)冲积扇, 扇顶到扇缘由大到小(沿流向由大到小、扇心到扇尾由大到小)【解析】(1)图中箭头所指的地貌位于山前开阔地区位于河流的山前出山口属于流水的堆积地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其沉积物颗粒大小沿着河流的方向由大到小【答案】(2)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夏季白昼较长日照时数多【解析】(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天气、昼夜长短等宁夏位于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加上该地纬度较高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等因此太阳辐射资源丰富【答案】(3)风积(风成)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摩擦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截留(凝结)空气中的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解析】(3)毛乌素沙地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治沙工程中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摩擦力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草方格中的草类物质可以凝结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水汽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有利于恢复地表的植被。
新教材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地表环境的特征单元检测含答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地表环境的特征单元检测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4~11月不同坡向0~5m土层深度土壤贮水量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可推断A.阴坡温度低,植被稀疏B.阳坡光热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C.阳坡降水量少,土壤水分少D.阴坡蒸发量相对少,土壤水分较好2.在阳坡土壤形成过程中,土壤与成土因素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地形直接影响土壤水热状况B.成土母质的粒度决定了土壤质地C.暖湿的气候决定了土壤层的厚度D.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玛格丽塔峰是一座头顶烈日的“赤道雪山”。
下图示意玛格丽塔峰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玛格丽塔峰的形成原因是()A.火山活动B.板块水平张裂C.板块挤压抬升D.冰川侵蚀4.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正确的是()A.B.C.D.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图为汉江上游2001—2017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推测图中为夏季的是()A.①B.②C.③D.④6.汉江上游地区的植被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最可能是()A.云杉林B.落叶阔叶林C.梭梭林D.沙拐枣林7.2001—2017年汉江上游NDVI指数的变化,反映了()A.地形抬升B.耕地增加C.修造别墅D.气候变暖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A.G和H 常绿阔叶林带B.E和F 温带草原带C.A和B 冰原带D.C和H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9.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的陆地自然带字母和名称为A.G 热带草原带B.E 热带荒漠带C.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分)土林是一种特殊地貌景观,西藏阿里地区的土林发育最为典型。
该地土林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物质组成。
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 A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天气寒冷,暴雨多 C .空气干燥,降水少D .大气稀薄,光照强沉积地层遵循原始连续性定律,即沉积过程中如果没有干扰因素,则原始的沉积地层一定是不间断的。
下图为“某区域沉积地层平面地质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四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图中沉积间断缺失的地层属于( )A .白垩纪B .侏罗纪C .三叠纪D .二叠纪 5.图中沉积间断发生时期甲区域( )A .物种发生大量灭绝B .出现数次冷暖交替C .地势先升高后降低D .蕨类植物高度繁盛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
图1为岛屿位置,图2为岛屿照片。
据此完成6-8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下图表示地表中某一沙尘在一定时期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代表了该地最为常见的外力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易形成沟谷B .乙地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易形成戈壁、冲积平原C .丙地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易形成沙丘D .三地都以风力侵蚀为主,易形成风蚀蘑菇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这种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 .图中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常见C .图中这种运动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类似D .图中这种运动不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3.左图为云南石林,右图为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云南石林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B .云南石林和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C .云南石林所在地地形崎岖,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缺乏D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属于喀斯特地貌4.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
翠玉白菜属于(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花岗岩。
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达标检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下图为甲、乙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与乙山脉相比,甲山脉自然带谱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纬度较低③南北走向④相对高度较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乙山脉相同的自然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 )A.阳坡,热量较多B.阴坡,热量较少C.迎风坡,降水较多D.迎风坡,降水较多3.判断图中两座山脉纬度高低的依据有( )①基带类型差异②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③同一自然带海拔差异④同一自然带的相对高度差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示意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物或植物叶片。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示该山地的四类植物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5.③是樟树叶,樟树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地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7.考察队员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 )A.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B.主要是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C.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D.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现象8.图中( )A.西部因板块张裂形成高大山系B.中部地形阻挡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C.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到飓风影响D.东北部海区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其次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旁边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旁边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潮湿、半潮湿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缘由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削减,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黄河入海泥沙量削减的缘由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削减,输沙实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题,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旁边;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旁边,故C项符合题意。
第2题,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的形成缘由是流水积累作用,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缘由相同的是华北平原,故C项符合题意。
第3题,黄河入海泥沙量削减的缘由是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建设水利枢纽、黄河入海水量削减等,但黄河入海口的位置改变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故D项符合题意。
2.C3.D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积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沉没T0。
据此完成第4~5题。
4.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C.T2D.T35.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4题,由材料“平坦面上均积累着河流沉积砾石”可知,平坦面是流水积累作用形成的。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沉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的,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 )A.泥沙大量积累B.地壳下降C.河流流量减小D.冰碛物积累2.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
“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深度解析)A.河流瀑布处B.河流V形谷处C.河流中游河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某些特征经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变更而变更。
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更图,箭头表示变更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深度解析)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4.乙河段河床特征变更的最可能缘由是(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D.流水积累导致河床变高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人们大量采伐本区域林木,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难有(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若发生地质灾难,则受灾最严峻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下图为四地自然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景观主要由风力积累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8.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④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别地貌不相关的是( )A.降水量大小B.风力大小和风向C.地表松散碎屑物的多少D.岩性的软硬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关于该地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C.季节变更明显D.形态独特10.推想该地貌分布区 ( )①风力大②气候干旱③风力小④气候潮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与图示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 )A.峰林B.沙丘C.石林D.风蚀柱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检测卷-中图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检测卷-中图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
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
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202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石灰岩因良好的沉积分选性更利于造像。
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是一处砂岩造像,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造像。
两处石窟岩体均裂隙广布,因“水祸”破坏严重。
据勘测,云冈石窟断崖上部覆盖较厚的黄土层,覆盖的黄土改变了局地水循环,加速了石窟破坏。
据此完成第3~4题。
3.龙门石窟雕凿于石灰岩体,因为(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佛像精美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龙门石窟被破坏时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风沙侵蚀B.物理风化C.生物风化D.流水侵蚀【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一定的分选性,质地均匀,制作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体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A项正确。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我国两区域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1.塑造甲、乙两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流水搬运C.流水堆积、流水搬运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2.乙所示区域一般多分布在河流( )A.下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上游河段D.河流源地【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图甲中河流水流平缓,河运繁忙,应是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图乙中谷深流急,位于上游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乙所示区域一般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河段。
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
图2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①②③④图23.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4.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浅且窄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D.下游—宽且深【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在河谷发育初期,河谷呈现出V字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谷逐渐加深;随着堆积、侵蚀的加剧,河谷逐渐呈现槽状,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②①④③,D项正确。
第4题,上游地区河床深且窄,下游地区河床宽且浅。
图3(2021年广东汕头市模拟)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拆除了一些大坝。
读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图3),完成第5~6题。
5.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 )A.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温年际变化大C.流水侧蚀能力强D.河床沉积颗粒细6.大坝拆除后,水库原有库区将会( )A.蒸发下渗增强B.土层深度变厚C.水体污染加剧D.植被覆盖提高【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因为拆除大坝后,大坝的调节径流作用消失,大坝下游的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故拆除大坝前,M处河段径流季节变化小,A项正确;拆除前多为大坝深层水,M处河段水温季节变化小,水温年际变化拆除前和拆除后变化幅度不大,B项错误;拆除大坝前,由于大坝的阻拦,M处河段流水侧蚀能力较弱,由于水流速度慢,流水搬运能力弱,河床沉积颗粒粗,C、D项错误。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检测题一、单选题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
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A.增强①过程B.增强②过程C.减弱③过程D.增强④过程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4.阴天时,气温比晴天低是由于()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
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
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沙物质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
下图示意柽柳灌丛沙丘剖面。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A.沙漠内部B.沙漠边缘C.绿洲内部D.泥沙淤积的河床6.柽柳的生长发育能够形成灌丛沙丘的主要原因是()A.根系发达B.抗风沙C.耐旱D.耐盐碱7.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A.沙丘活化B.土壤水分条件改善C.气候趋于干旱D.植被覆盖率降低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监测时段该城市区域气温的表述()A.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B.最高温多云天高于晴天C.气温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8日22时市中心气温可能是15℃9.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18时左右C.9日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左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城等深线分布图”,右图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质量达标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石林由黄色砂砾岩构成。
这里奇峰耸立,绝壁凌空,石柱、石笋大多高度为80~100米,最高的超过200米。
该石林是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
下面图甲为黄河石林景观图,图乙为云南路南石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D )A.固结成岩—风化水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水蚀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2.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高度一般在几米到40多米,与黄河石林石柱高度相比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厚度不同B.所受地质作用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人类保护程度不同[解析]第1题,由材料“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并结合图甲可判断黄河石林为沉积岩,由此推知其先经历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砾岩,然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再加上风蚀、流水冲蚀、重力崩塌等地质作用,之后经流水侵蚀、搬运作用,最终形成了景泰黄河石林。
综上可知,景泰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水蚀—侵蚀搬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柱较矮,景泰黄河石林中的石柱较高,主要是因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厚度没有黄色砂砾岩厚度大,石柱更易被侵蚀,导致形成的石柱较矮,A正确;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都是通过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搬运等地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植被覆盖率和人类保护程度不同不是云南路南石林和黄河景泰石林石柱高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C、D错误。
故选A。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表环境的特征达标检测(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下图为甲、乙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与乙山脉相比,甲山脉自然带谱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纬度较低③南北走向④相对高度较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乙山脉相同的自然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 )A.阳坡,热量较多B.阴坡,热量较少C.迎风坡,降水较多D.迎风坡,降水较多3.判断图中两座山脉纬度高低的依据有( )①基带类型差异②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③同一自然带海拔差异④同一自然带的相对高度差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示意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物或植物叶片。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示该山地的四类植物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5.③是樟树叶,樟树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6.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地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7.考察队员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 )A.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B.主要是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C.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D.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现象8.图中( )A.西部因板块张裂形成高大山系B.中部地形阻挡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C.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到飓风影响D.东北部海区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山脉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0.垂直方向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深度解析)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中数字表示距今时间(单位:万年),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图甲图乙11.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B.贺兰山C.天山D.秦岭12.距今0.2万年至今,该地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B.冷干转为暖湿C.暖干转为冷湿D.冷湿转为暖干13.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B.荒漠面积扩大C.林带界限下移D.草原面积缩小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活动的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4.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为Ⅰ时,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5.黄山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B.马尾松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矮林图1中岛屿南北部气候差异巨大,图2为该岛屿北部地区传统民居——草皮屋。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16.推测该岛屿南部的气候特征为(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暖热干旱17.人们最初在屋顶上种植草皮的主要目的是( )A.美化居住环境B.削弱太阳辐射C.减轻屋顶压力D.御寒保暖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年到1971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且当地政府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
1976年开始了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
下图为基西米河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8.基西米河渠化河道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B.土壤盐碱化严重C.泥沙沉积增多D.生物种类减少19.基西米河河道恢复自然面貌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发电能力增强B.下渗水量增多C.通航能力增强D.水流速度加快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据此回答下题。
20.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出现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带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山地垂直自然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某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3分)(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3分)\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以为基础;图中⑤⑧两地的自然带均是。
(3分)(2)图中⑨⑩两地位于南美大陆南端的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却出现了不规律的分布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分)( )A.②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⑥地的自然带只能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⑥⑦⑧三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D.当北京盛行西北风时,图中④地草木枯黄(4)描述⑦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4分)23.某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地球环境整体演变过程,对湖泊系统进行了模拟,下图为模拟过程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图示湖泊系统包括的自然环境要素有等。
(4分)(2)图示a—b阶段的湖泊系统演变,发生的变化是,试分析主要原因。
(4分)(3)到d阶段后,湖泊周围大气环境特征是什么?(4分)24.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庚地所在区域为安第斯山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请归纳甲、乙、丙、丁四地自然带形状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4分)(2)请分析图示地区西岸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4分)(3)有旅行者在庚地观察到安第斯山脉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说明其成因。
(5分)答案全解全析1.C2.A3.B4.D5.D6.D7.D8.C9.C 10.C 11.C 12.D 13.C 14.D 15.A 16.A17.D 18.D 19.B 20.C一、选择题1.C 根据图示可知,甲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乙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因此甲山脉纬度较低,②对;甲山脉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大,④对。
因此甲山脉自然带谱比乙山脉更丰富,C正确。
2.A 乙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光照充足,热量较多;北坡为阴坡,光照不足,热量较少,故相同的自然带南坡比北坡海拔高。
3.B 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主要受光照、降水影响,据此无法判断山脉纬度高低;同一自然带的相对高度差异主要受不同坡向上光热差异影响,据此无法判断山脉纬度高低,因此②④错误,选B。
4.D 枫树属于落叶阔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樟树属于常绿阔叶树种。
又因在垂直方向上草地所在海拔比森林高,所以图示该山地的四类植物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选D。
5.D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选项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故D正确。
6.D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40°N~60°N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排除A、B。
图中显示,乙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形成热带荒漠景观,排除C。
丁地位于10°N~20°N大陆西岸,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形成热带草原景观,选项D符合题意。
7.D 戊地和丁地均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显著,戊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丁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两地大气环流是相似的,A错误。
两地均靠近海洋,因此不是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的降水不同,B错误。
两地海拔相似,两地的差异不是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C错误。
戊、丁两地降水不同,气候类型不同,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现象,D正确。
8.C 北美洲西部因板块挤压而形成高大山系,A错误。
北美洲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对南下的北冰洋寒冷气流阻挡能力弱,B错误。
北美洲东南沿海地区纬度低,且邻近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是世界上飓风的主要源地,因此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到飓风影响,C正确。
北美洲东北部海区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而形成大型渔场,而不是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D错误。
9.C 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发生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植被类型发生变化,而不同纬度自然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项正确。
10.C 图示甲地位于30°S~40°S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较高海拔处,安第斯山脉东侧山麓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
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变好,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地形成了森林。
故C项正确。
解题技巧中低纬度内陆或山地背风坡处,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地带性植被多为草原或荒漠。
在这样的地区,对植被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水分条件。
在山地地区更易形成降水,因此在山体的某一高度,往往会形成森林植被。
11.C 山地垂直带谱基带反映了当地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
由图甲可知,该山脉现今山麓自然带为荒漠带,代表当地的气候非常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