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欢乐颂》教案
《欢乐颂》教案
《欢乐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背景和作者贝多芬的生平。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理解《欢乐颂》的旋律和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欢乐颂》的内涵和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贝多芬《欢乐颂》交响乐CD3.学生分组讨论准备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他还有哪些著名的作品?2.讲解贝多芬生平(1)介绍贝多芬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和音乐成就。
(2)讲解贝多芬创作《欢乐颂》的背景和意义。
3.分析《欢乐颂》(1)播放《欢乐颂》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讲解《欢乐颂》的旋律、节奏和结构。
(3)引导学生理解《欢乐颂》的内涵和情感。
4.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2)讨论:《欢乐颂》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1)邀请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拓展活动(1)让学生自主创作一段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2.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交响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好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继续深入探讨贝多芬的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重难点补充:1.理解《欢乐颂》的内涵和情感T(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听《欢乐颂》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音乐中传达出一种特别的情感?S(学生):我感觉到了一种欢乐和希望。
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
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音乐欢乐颂》这一经典曲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名曲欣赏》中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对《音乐欢乐颂》的作曲家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曲目的主题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及其创作《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培养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2. 学会分析《音乐欢乐颂》的主题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音乐欢乐颂》主题旋律、节奏、和声的分析。
教学重点: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以及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音乐欢乐颂》,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曲目的初步印象。
2. 贝多芬及《音乐欢乐颂》背景介绍(10分钟)(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讲解《音乐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3. 曲目分析(15分钟)(1)分析《音乐欢乐颂》的主题旋律。
(2)分析《音乐欢乐颂》的节奏与和声。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曲目的音乐特点。
4.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唱《音乐欢乐颂》的主题旋律。
(2)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给出例题,分析《音乐欢乐颂》中的某一乐段。
(2)学生自主练习,分析曲目的某一乐段。
(2)推荐相关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板书设计1. 《音乐欢乐颂》2. 内容:(1)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2)曲目分析(主题旋律、节奏、和声)(3)实践环节(教唱、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音乐欢乐颂》中你最喜欢的乐段,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音乐欢乐颂》的第三乐段,因为这一段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欢乐气氛,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音乐才华。
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
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音乐《欢乐颂》,教材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经典曲目。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热烈的节奏,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欢乐颂》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欢乐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欢乐颂》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跃和节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乐谱、歌词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欢乐颂》,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乐理知识讲解:简要讲解歌曲中的音阶、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片段进行练习。
5. 全体合唱: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欢乐颂》。
6. 歌词讲解:讲解歌曲中的歌词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欢乐颂》的曲谱,标注出重点和难点部分,以便学生随时查看和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欢乐颂》,并尝试分析歌曲中的音阶和节奏。
2. 答案:能够熟练地演唱《欢乐颂》,对歌曲中的音阶和节奏有一定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欢乐颂》,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了演唱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歌曲《欢乐颂》的旋律和节奏是教学的重点。
这首歌曲具有欢快的旋律和热烈的节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掌握。
音乐欢乐颂教案
音乐欢乐颂教案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出《音乐欢乐颂》的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演奏《音乐欢乐颂》的曲调。
教学准备:1. 音乐欢乐颂的音频2. 乐器(如木琴、钢琴等)教学过程:1. 引入- 教师用音乐欢乐颂的音频引入课程。
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旋律并放松身心。
-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这首音乐有什么特点?2. 听歌学词- 学生跟着音乐欢乐颂的音频,认真聆听歌曲。
教师逐句读出歌词,让学生重复后进一步巩固。
- 教师逐句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意思。
- 学生集体唱一遍音乐欢乐颂,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把握节奏。
3. 学乐器演奏- 教师向学生介绍乐器(如木琴或钢琴),并给学生演示如何演奏音乐欢乐颂的曲调。
-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台乐器。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按照指定的节奏演奏音乐欢乐颂的曲调。
-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边跟着节奏鼓掌,边欣赏表演。
4.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演奏《音乐欢乐颂》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你们觉得演奏音乐欢乐颂有什么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5. 作业-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欢乐颂的喜爱。
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舞蹈或其他形式来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音乐欢乐颂的歌词和曲调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欢乐颂教案
音乐欢乐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欢乐颂》的歌词,并能了解歌曲的意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歌唱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情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地唱出《欢乐颂》的歌词,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歌曲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播放器、音乐CD、投影仪;
2. 《欢乐颂》的歌词和音乐发声器材。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欢乐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整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音乐,鼓励学生把音乐的特点说出来,如快乐、欢快、节奏鲜明等。
3. 学习歌曲的歌词
教师给学生发放歌词,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然后用手指指出歌词中的关键词。
4. 合唱练习
教师分段教唱,学生一起跟读,不断反复,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5.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唱词的不同部分,然后让每个小组依次合唱。
6. 全班合唱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全班同学一起合唱。
7. 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出学习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音乐表达的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小组合作和合唱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欢乐颂》教案
《欢乐颂》教案《欢乐颂》教案1【教学内容】1.视唱《金蛇狂舞》2.学习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1、视唱《金蛇狂舞》第一部分,感受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热闹”以及力度的变化,欢乐颂音乐教案。
2、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3、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4、《欢乐颂》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一起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欢乐的生活。
【教学重点】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欢乐颂》的多声部和声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金蛇狂舞》1、教师弹奏《金蛇狂舞》,学生视唱第一部分旋律,知道终止符号。
了解该曲是介绍端午节划龙舟的情景。
2、教师弹奏第二乐段旋律,学生思考: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仿佛龙舟比赛时的你追我赶)3、学生和老师视唱第二部分旋律或是男生女生配合视唱。
认识反复记号D.C.4、学生完整视唱《金蛇狂舞》。
二、歌曲《欢乐颂》(一)、介绍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教案《欢乐颂音乐教案》。
爷爷是宫迁乐团的团乐,父亲是宫迁乐团的男高音歌手,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四岁即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希望把他培养成“莫扎特第二”。
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二)、欣赏歌曲:《欢乐颂》,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感情。
1、学生欣赏分析歌曲音乐特点:学生归纳:歌曲采用4/4拍子,旋律进行中较多地运用四分音符;歌曲中表现出平稳、自然、饱满的音乐形象。
2、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创作思想的总结创作背景: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这位前辈。
本课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
贝多芬22岁时就有把席勒的欢乐颂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他仅挑选了诗的一部分作为末乐章的歌词。
欢乐颂音乐教案初中苏教版
欢乐颂音乐教案初中苏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感受其音乐风格。
2. 学习并演唱《欢乐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欣赏和演唱《欢乐颂》,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欢乐颂》的创作背景。
2. 学习并演唱《欢乐颂》。
教学难点:1. 理解《欢乐颂》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
2. 准确演唱《欢乐颂》中的音符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音乐设备。
2. 学生准备音乐教材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欢乐颂》的创作背景。
2. 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成就。
二、学习《欢乐颂》(15分钟)1. 教师播放《欢乐颂》的音乐,学生欣赏并感受其音乐风格。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欢乐颂》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欢乐颂》,注意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性。
三、演唱练习(10分钟)1. 教师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欢乐颂》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教师推荐相关古典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贝多芬及其作品《欢乐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其音乐结构和旋律特点。
在演唱练习中,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欢乐颂》,并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掌握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欢乐颂》教学设计6篇
《欢乐颂》教学设计6篇《欢乐颂》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主题,增强鉴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辨别音乐的发展过程三、教学用具PPT、欢乐颂曲谱四、教学设计(一)音乐导入,引入课题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示意学生在听到熟悉的旋律时举手示意,从而引入教学内容《第九交响曲》。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这个动机是一闪而过的,所以刚才很多同学手举起来,然后又放下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走进这段欢乐颂。
(二)初听音乐,感知结构1、教师提问学生那么大家对《欢乐颂》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内容,并带领同学循着寻找欢乐,确认欢乐,发展欢乐,升华欢乐的思路开始了解贝多芬的交响曲。
(三)师生合作,探究欢乐1、欣赏第一乐章“寻找欢乐”学生聆听第一乐章主题,思考从这段主题中感受到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最初的构思是在这里加入人声,但后来又觉得还不是时候,于是他把场次乐段向后推移,不过这些原稿中留下来的唱词,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多芬的构思,教师出示ppt展示原稿中的场次“不,这会使我们想到过去的苦难,今天是胜利的日子,应该用歌舞来庆祝。
”2、确认欢乐学生聆听第二乐章主题,思考音乐中贝多芬是如何确认欢乐,同时完成演奏乐器以及力度变化的表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四遍重复,力度-由弱到强,音区由低到高,第一次在很低的音区,像一颗种子;第二次中提琴,旋律的重心起来了;第三次歌唱性的旋律;第四遍—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我将欢乐找到了,并运用合唱、乐队共同将欢乐推到高潮,采用的是主题重复的手法。
欢乐颂教案含反思
欢乐颂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欢乐颂》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为音乐理论知识、合唱技巧以及乐曲赏析。
我们将使用教材《音乐鉴赏与合唱》第十五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基本旋律,了解其创作背景及作者贝多芬的生平。
2.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技巧的掌握,乐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欢乐颂》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乐谱、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欢乐颂》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氛围,引导学生谈论对乐曲的初步印象。
2. 理论知识学习(10分钟)介绍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讲解《欢乐颂》的基本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理论知识。
3. 合唱技巧教学(10分钟)示范合唱《欢乐颂》片段,指导学生练习合唱技巧,如呼吸、发声、音准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乐曲中的典型乐句,讲解合唱技巧及音乐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6. 乐曲赏析(15分钟)播放《欢乐颂》全曲,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受。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欢乐颂》2. 内容: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欢乐颂》基本旋律、节奏、和声合唱技巧乐曲赏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欢乐颂》全曲,注意音准、节奏、情感表达。
分析《欢乐颂》的音乐特点,不少于300字。
2. 答案:演唱部分:自行练习,注意合唱技巧的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合唱技巧有所提高。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课后观看贝多芬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提高音乐素养。
欢乐颂-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欢乐颂-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红色经典歌曲《欢乐颂》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掌握《欢乐颂》的歌词和曲调。
3.通过唱歌学习声乐表现力。
4.通过合唱学习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通过舞蹈表演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二、课前准备1.教材: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2.教具:CD、投影仪、PPT。
3.学生准备:听歌、预习课程内容。
三、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老师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入该节课程:《欢乐颂》,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它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步骤2:了解《欢乐颂》的历史背景老师介绍《欢乐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让学生了解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并引导学生听CD,感受《欢乐颂》的旋律和歌词。
步骤3:学唱《欢乐颂》老师放歌,由老师带唱并让学生跟唱。
通过唱歌,让学生学习声乐表现力,并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步骤4:合唱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唱队,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音域分别唱出歌曲中的不同部分。
学生通过合唱学习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步骤5:舞蹈表演老师准备PPT,并与学生一起跳舞。
学生能够在跳舞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并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含义。
步骤6:总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总结收获,并鼓励学生将这首经典歌曲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
四、作业1.记录心情:让学生在家里填写《欢乐颂》的心情日记,记录学习《欢乐颂》后的心情变化。
2.制作PPT:让学生制作PPT,将自己理解的《欢乐颂》内容用图片和文字展示出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欢乐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学习到声乐、合唱、舞蹈表演的技能和合作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以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音乐欢乐颂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
音乐欢乐颂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经典作品鉴赏》中的《欢乐颂》。
详细内容包括:对《欢乐颂》的作者贝多芬及其背景介绍,作品的结构分析,旋律特点讲解,以及歌词内涵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及其创作《欢乐颂》的背景,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2. 通过对《欢乐颂》的旋律、节奏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欢乐颂》旋律、节奏的分析,理解其音乐内涵。
教学重点:贝多芬及其《欢乐颂》的背景介绍,以及作品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欢乐颂》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
邀请学生分享对这首曲子的第一印象。
2. 作者及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创作《欢乐颂》的背景。
分析《欢乐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3. 作品结构分析(15分钟)分析《欢乐颂》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
通过钢琴演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曲子旋律。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欢乐颂》为例,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
分析曲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欢乐颂》的旋律特点。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6. 歌词内涵解读(10分钟)逐句解读《欢乐颂》歌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分析歌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提醒学生关注古典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作者及背景介绍2. 《欢乐颂》曲式结构3. 旋律特点4. 歌词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欢乐颂》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并结合歌词谈谈你对这首曲子的理解。
2. 答案要点:节奏:明快、激昂旋律:优美、悠扬歌词内涵:赞美自由、平等、博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作品结构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歌词内涵解读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音乐情境。
欢乐颂教案
欢乐颂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欢乐颂教案•授课对象:初中生•授课时间:90分钟二、课程目标1.通过欢乐颂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困境;2.学习并掌握现代职场中常见的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授课流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带领学生回顾欢乐颂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观看片段(20分钟)播放欢乐颂的片段,引导学生集中观察人物关系和情节,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现代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困境。
3.分析情节(20分钟)通过展示欢乐颂中的场景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人物在职场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境?4.互动讨论(30分钟)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潜在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总结和归纳(15分钟)总结并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给予学生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总结性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情节并通过观察演员的表现和场景来发展学生对情节的理解与想象力。
2.课堂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是在课堂上进行的,通过导入、观看、分析、讨论、总结等步骤的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片段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情节、人物和职场遭遇。
3.讨论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和潜在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他人的想法和看法,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互动交流的平台。
五、师生互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观点和回答,随时进行解答和互动交流,同时也能够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六、小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欢乐颂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现代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困境,学习并掌握现代职场中常见的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也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音乐欢乐颂教案图文并茂
音乐欢乐颂教案图文并茂教案标题:音乐欢乐颂教案(图文并茂)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特点;2. 学习音乐欢乐颂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 培养学生对音乐欢乐颂的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欢乐颂的录音或视频;2. 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3. 音乐欢乐颂的乐谱;4.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音乐欢乐颂的演出场景和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音乐欢乐颂的演出场景和乐器演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音乐欢乐颂有初步了解。
主体:1. 听音乐:播放音乐欢乐颂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2.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欢乐颂的特点,如快节奏、欢快的旋律等;3. 学习乐谱:向学生展示音乐欢乐颂的乐谱,解释乐谱中的符号和标记;4. 合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指导学生按照乐谱合奏音乐欢乐颂;5. 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欢乐颂的表演,鼓励学生展示个人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1.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音乐欢乐颂的特点和学习收获;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表演中的感受和体会;3. 对学生的表演和合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欢乐颂;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增加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音乐,如交响乐、民族音乐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对音乐欢乐颂的理解和感受的反馈;3. 评估学生对乐谱符号和标记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音乐欢乐颂的录音或视频;2. 音乐欢乐颂的乐谱;3.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4. 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学生参与的程度。
同时,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材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欢乐颂》教案13篇
《欢乐颂》教案《欢乐颂》教案1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乐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欢乐颂》教案篇1教学案例《欢乐颂》【课型】综合欣赏课【教学课时】一课时(50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用具】钢琴、音响、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
(2)激发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唱和自身协调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教材分析】《欢乐颂》选自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
作品以宏伟的构思,气壮山河的力量,颂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和欢乐、神圣的理想世界。
《欢乐颂》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领唱、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
【教学重点】欣赏与学唱欢乐颂【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导入聆听两个音乐的片断,思考这两首作品的曲作者是谁。
同学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命运》交响曲主题、《献给爱丽丝》片段)三.作曲家、作品介绍1.说说这位音乐家是谁。
以及对他的了解。
(贝多芬,他被称为“乐圣”,他在青年时期耳朵失聪。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的名字跟莎士比亚、达?芬奇一样家户喻晓。
贝多芬的交响音乐有着英雄史诗般的气质和不揭的动力,三、五、七、九交响曲与辉煌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如大江大河般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
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
(出示贝多芬的图片),有没有听过他的《第九交响曲》?对它有多少了解?给你印象最深的旋律又是什么呢?(它带有些宗教色彩。
欢乐颂教案含反思
欢乐颂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欢乐颂”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歌曲的学唱、曲式分析、音乐欣赏及创造性活动。
教材以著名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主题,旨在通过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旋律,能准确地唱出歌曲。
2. 通过对曲式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音乐结构,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欢乐颂曲式的分析和旋律的学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欢乐颂》,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他们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欢乐颂》,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曲式分析(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歌曲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音乐欣赏(5分钟)欣赏其他版本的《欢乐颂》,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奏风格。
7. 创造性活动(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欢乐颂》相关的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欢乐颂曲式结构图。
2. 黑板右侧:《欢乐颂》歌词及旋律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欢乐颂》,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2. 答案:(1)学唱《欢乐颂》。
(2)曲式分析:歌曲为ABAB型结构,A段为主题部分,B段为副歌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欢乐颂》的旋律和曲式结构。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进一步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欢乐颂》优秀教案(精选
《欢乐颂》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音乐鉴赏》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古典音乐名作《欢乐颂》的欣赏与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欢乐颂》的作曲家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旋律、和声、结构与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基本旋律、和声、结构与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对《欢乐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欢乐颂》和声、结构的理解。
教学重点:《欢乐颂》的旋律、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乐谱、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欢乐颂》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2. 作曲家及创作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创作《欢乐颂》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地位。
3. 作品分析(10分钟)(1)播放《欢乐颂》,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声、结构等元素。
(2)教师结合乐谱,详细讲解作品的基本旋律、和声、结构。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分析《欢乐颂》中的主题及其变化。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乐段,讲解其和声、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模仿《欢乐颂》的主题旋律,提高音乐记忆力。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欢乐颂》的重要性和音乐价值。
(2)拓展延伸:介绍其他古典音乐名作,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欢乐颂》2. 内容:(1)作曲家:贝多芬(2)创作背景:欧洲古典音乐时期(3)作品结构:奏鸣曲式(4)旋律特点:明快、激昂(5)和声特点:丰富、和谐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欢乐颂》的欣赏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和声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
2024年音乐欢乐颂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欢乐颂》教材第四章“和声之美”,详细内容包括:和声的基础概念、和声的分类、和声的功能、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以及和声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声的基础概念,掌握和声的分类及其功能。
2. 学会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并能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和声效果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声的基础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和声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和声丰富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声部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魅力。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和声的基础概念、分类及其功能,通过举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3. 和声进行原则(10分钟)教师介绍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如:正格进行、变格进行等,并通过钢琴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分析其和声结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和声进行原则。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旋律,自行编写和声,教师现场指导。
6. 和声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应用,让学生了解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和声基础概念2. 和声分类与功能3. 和声进行原则4. 和声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部分,阐述其和声结构和特点。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详细描述和声部分的类别、进行原则以及在作品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多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深入了解和声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八年级音乐欢乐颂教案
八年级音乐欢乐颂教案【篇一:歌曲《欢乐颂》的教案设计】歌曲《欢乐颂》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和谐美,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
2、引导小学生学会控制音量,能用自然声唱出歌曲的欢乐、轻巧、连贯等不同的变化。
活动重点:引导小学生感受歌曲的和谐美。
二、活动准备:教学图片、欢乐颂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片,我们来观看一下(放图片)〈二〉基本部分:1、提问小学生图片内容:图片上有什么?(同时让小学学习小鱼游,花开放、白云飘、小鸟飞的动作)。
2、老师根据图片的内容编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欣赏一遍,(放录音,同时放图片)。
3、你们听完了歌曲,心里感觉怎样?(幼答高兴、欢快、好听)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欢乐颂》。
4、现在我们听着歌曲,让小手跳舞好吗?请小朋友到老师身边来。
(让小学起立,拍手听歌曲,并跟着老师随时走动或转圈),你们听歌曲时听到了什么?(蓝天、白云、太阳、小鸟、小鱼),请小朋友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听歌曲,把听到的做出来好不好?(好)5、请同学们做动作把我们高兴、欢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6、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们到座位上休息休息。
7、我们来做游戏好不好?(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唱”我们先听歌曲是怎样对唱的。
(放图片、录音)歌曲中用一个什么字对唱的?(啦)现在老师唱歌,请小朋友对唱。
(弹琴伴奏)8、现在我们分成两组对唱。
(轮流)9、同学们喜欢唱歌,小动物也喜欢唱歌,你们看是谁来了?谁来告诉老师,小青蛙怎样唱歌、跳舞?(提问个别小学)请小朋友听一听小青蛙怎样唱歌、跳舞?你们想学小青蛙吗?(想)我们戴上小青蛙的头饰一起来唱歌、跳舞。
10、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感觉?(很高兴)谁想把高兴的样子表现出来。
〈三〉结束部分:带领小学生到操场里观看蓝天、白云。
【篇二:音乐教案-欢乐颂-教学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12册第三课第三课时《欢乐颂》。
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
音乐欢乐颂教案
音乐欢乐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历史。
2.学习音乐欢乐颂的曲调和歌词。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历史音乐欢乐颂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也是他最后一部交响乐作品。
这首乐曲于1824年在维也纳首演,当时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但他仍然能够通过挥舞指挥棒来指挥乐队演奏。
音乐欢乐颂的名字来源于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描述了人类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贝多芬将这种追求的精神融入到了他的音乐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欢乐和豪迈的交响乐。
2. 音乐欢乐颂的曲调和歌词音乐欢乐颂的曲调非常优美,旋律流畅,充满了欢乐和豪迈的气息。
这首乐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是:•第一乐章:快板,表现了欢乐和豪迈的情感。
•第二乐章:缓板,表现了温柔和优美的情感。
•第三乐章:舞曲,表现了欢快和轻松的情感。
•第四乐章:快板,表现了豪迈和庄严的情感。
音乐欢乐颂的歌词则是根据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诗歌改编而来的,歌词中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3. 学生表演在学习了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历史以及曲调和歌词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表演。
表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 合唱学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唱一部分歌词。
在合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和统一,保证整个合唱的效果。
2. 乐器演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进行演奏。
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和和谐,保证整个演奏的效果。
4. 团队合作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合作。
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够完成一次成功的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在教学音乐欢乐颂的背景和历史、曲调和歌词的时候,可以采用讲解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欢乐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
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