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进步主义思潮

合集下载

第5讲进步主义思潮

第5讲进步主义思潮
❖ 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 服务,主张儿童而非科目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四、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观
❖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上,持 综合课程观的立场。
❖ 综合课程观,就是将课程的科目、体系、内容纳入 学术科目与职业科目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 相统一、儿童自由个性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的轨道, 使单一的传统课程转变为综合课程。
❖ 3.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振和顶峰时期
❖ 标志是“社会改良主义”这一进步主义教育 思潮的灵魂得到了确认。
❖ 4.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分裂和衰退时期
❖ 标志是1938年由博德发表的《进步教育在十 字路口》和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的停办。
❖ 根本分歧:教育是以民主社会的建设还是以 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
❖ (2)“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 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 (3)“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 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 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 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 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 (4)“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 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 念并无目的。”
一、美国精神的核心: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源脉
❖ 实用主义是真正地道的“美国精神”和美国哲学的代表。 ❖ “有用即真理”。 ❖ 实用主义之于美国,犹如理性主义之于德国,经验功利主义
之于英国,佛教之于印度,儒学之于古代中国。
❖ 实用主义哲学的领袖是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他 们是实用主义神圣家族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
(四)教学方法论:从做中学
❖ 学校教育的一切教学方法都应以儿童的能 力和兴趣发展为旨趣,都应立足于儿童的亲 自活动得以实施。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三新突破讲义:第1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三新突破讲义:第1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地位及影响。

3.从中外关联角度认识明清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差异。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4)不少士人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要波澜。

2.思想(1)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认为人皆有私,要顺“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王夫之(1)特点: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思想①本体论: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认识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③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1)特点: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2)思想①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②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③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3.顾炎武(1)特点:倡导“经世致用”。

(2)思想①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②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第5课_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上课

第5课_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上课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李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两(阴阳二气) ; 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气(理在气中) ;
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材料一:“君主以天下利皆归于己,以天下之 害尽归于人” ——《原君》 材料二: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 奉我一人之淫乐。 ——《原君》 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原君》
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 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 不得为人乎?”李贽其核心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二)明末清初思想家
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指出君主是 “天下之大害”。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 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认为“工商皆本”的思想
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1)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2)认为君臣是平等的“师友”关 系,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
春秋,产生 →战国,发展 →秦,遭到打击
→汉武帝时,成为正统 →宋明,新的发展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1)明清进步思潮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 家思想的范畴。 (2)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 批判传统,倡导 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 个性解放、平等、 (3)他们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使儒 学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发展儒学。 民主的务实精神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 经世致用
• 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 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 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思考:“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 的什么特点? (敬鬼神而远之)积极入世,关注现实

•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思想有何影响?(课本)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解读: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 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 儒学思想的发展;认同明清时期儒学 思想中的“提倡个性” 这一价值观念。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请阅读教材P19序言及课本第一段 ,从 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历史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民族矛盾 尖锐,制统治日趋腐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并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判 程朱理学的,完成下列表格。 程朱理学 王夫之
世界本原 方法论
道在气先
理在气中
格物致知 考察客观事物 唯心主义先验论 得到正确认识 私欲之中, 天理与人 存天理, 天理所寓 欲的关系 灭人欲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 (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黄宗羲(1610 – 1695),浙 黄宗羲 江余姚人。曾参加抗清斗争。后长 期隐居。他的著作有《明夷待访 录》、《明儒学案》等。 《明夷 待访录》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 想,长期列为禁书。他的思想对垂 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 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 过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17世纪中后期,有人称它为
宋明 明清
“理”“天 理”
危机
复兴、重新确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 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立正统 受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 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

5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5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对点演练】 1.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 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 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李贽的思想主张
史料一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①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 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 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贽《焚书》 史料二 余自幼读圣教,②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 可尊。所谓矮子观场,③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李贽《续焚书》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史料一表明李贽提出了对“理”的新认识。①说明李贽认为 “人伦物理”寓于日常生活之中。 (2)史料二是李贽对儒学的新认识。②③说明李贽认为儒家思想 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根据史料一分析李贽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反映了什么实质 问题? 提示 主张: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理”就在人们日常 生活中。问题: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增强。 (2)史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认识:儒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对儒学进行批判。说 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概括史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 什么? 提示 观点:抨击君主专制。职责: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 下为主,君为客”。 (2)针对史料二中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其理 由是什么? 提示 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 (3) 史 料 三 中 王 夫 之 实 际 上 是 否 定 了 当 时 政 治 制 度 的 哪 些 方 面? 提示 家天下、世袭制。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
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 的社会历史背景。 2、识记并理解概括明清时期四 个进步思想家的进步主张。 3、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 的四个思想家的思想。
高考导航
高考对本课的要求多从儒家思想 发展演变的角度切入。学习时应 准确记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理解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并 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
结论:___________ 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思 _____ 考标准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思想主张 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 说的权威。
李 贽
材料三: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 人伦物理”(人之常情),追求物质 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天赋)。 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 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顺应 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特长)。 结论:_____________ 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 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 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并不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 是学来了孔子的教诲后才本事。如果 尝有是非耳”。 ------《焚书 》 (每个人要有本领)都必须从孔子那里 学习,那么在很古老的时代并没有孔子, 都是以孔子认为的对错为对错,所 那个时代的人难道不是人吗? 以从来没有对不对的。

Hale Waihona Puke 夫之黄宗

顾 炎 武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历史背景 明末社会危机此起彼伏,明王朝内 外交困、危机四伏,一些士大夫努力寻 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猛烈抨击君主 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 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培养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应该激发自己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代表人物难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的原因【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式一:利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经典的名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和孙悟空的自封的“齐天大圣”的称号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后提示:《西游记》是明朝时写的,反映了作者借孙悟空之口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不满,对旧的儒学进行的批判。

方式二:位于成武县张楼乡徐老家村申氏节孝坊,此牌坊是怎样获得的?从一而终,夫亡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生孤苦,直到坟墓【讲授新课】一、探究学习:中国自古以来说是一个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的社会,为何明清时期却出现了“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的叛逆之言?这是为什么呢?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3、思想——明清时期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小试牛刀:(一)、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展示材料,进行探究)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乎?”材料二:“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亦无定论”。

材料三: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这些反映的是什么思想?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 之旨、当世之务者,一 切不为”,(《亭林文 集》卷四) 顾炎武曾经写过的论文 : 《钱粮论》、《郡县论》 、《生员论》、《军制论 》、《形势论》、《田功 论》、《钱法论》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思想
经世致用:一种治学方法,宋代后逐渐形 成。提倡研究学问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 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影响:p21
——《焚书· 何心隐论》
除却穿衣吃饭,无(人)伦物(理)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 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 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 答邓石阳》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 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明代宋应 星《天工 开物》中 所绘的大 型织机
明末李自成起义
1380年2月17日(明洪武十三 年正月十一日),朱元璋借 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机,废除 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将中书 省和丞相的权力分属给六部 ,相对提高了六部的职权和 地位,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 帝负责。相权、君权合一, 加强了中共集权。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 • •
过程与方法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在批判中发展,内容较深奥,理解的难度系数较高。本节课主要采用 情境设计、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和自主性。

• • •
情感态度价值
1、教育学生要克服教条主义,学会独立思考。 2、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 3、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含解析)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2)政治:封建王朝统治更加腐败,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

(5)个人:不少士人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

2.主张(1)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

3.评价(1)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表现了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

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1.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和特点(1)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三、评价1.体现了时代要求,即反思批判理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的需要。

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局限性(1)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2)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3)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

(4)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明清之际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缺乏群众基础。

[史料探究]材料一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一、背景 1.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 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 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 四书五经 ” 的 束 缚 , 他 们 冲 破 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 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二、主张 1.大加鞭挞 程朱理学 ,认为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 一的思考标准。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以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 存天理,灭人欲 ” 的理论基础。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 精讲: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 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 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其哲 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 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 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 君贤相”(或“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 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答案: D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 蒙色彩( )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山东省一中2016级高二历史翻转课堂课时学案班级_____小组____姓名_______ 使用时间:2017年月日编号:05 审批:课题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编制人吴海彬黄金霞审核人张东升目标导学知道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代表,掌握明清之际思想批判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进步之处。

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培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培养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自学质疑学案问题记录学案内容在自学期间,请记录你的疑惑点和自主生成的问题。

异端:中文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

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常将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统称为异端;而在基督教语境下,异端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相违背的各种宗教信仰派别。

【自学教材】要求: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写上提示语,注意构建知识体系。

一、阅读教材第19页导言部分、课文第1段和21页【知识链接】理解并识记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1.政治:(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加剧。

(2) 市民工商阶层兴起。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3.思想:(1)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2)进步分子要求摆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自由。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1.阅读必修三课本P19正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李贽生活的时代。

2.阅读必修三课本P19(含小字),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李贽具有突出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

他蔑视儒学经典,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

就算出自圣人之口,也只是一时的对病发药,绝非“万世之至论”。

第5课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第5课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第5课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儒学的发展历程:创立()----初步发展()-----重创()-----成为正统()-----遭遇危机()------三教合一()-------重新振兴()------ (明清之际)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1、政治:2、经济(根源):3、、思想:二、李贽的思想主张:⑴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________大加鞭挞,否认“________”是万世至论,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不应以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⑵认为,追求是禀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应使得到自由发展。

⑶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______”,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并非生自天理。

从根本上否定了__的存在,摇撼了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主张:(1)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

代表作A:从哲学的根本问题入手,强调“”即B: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即通过,由此颠覆了程朱理学“”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C:提出了“”,充分肯定(2)黄宗羲:反对,鼓吹。

代表作A:宣称皇帝是,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应该是平等的无需,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B: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设想:最主要的观点是(3)顾炎武:A:针对读书人只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学风,发出的呼唤。

B:主张为学应该,应关乎,致力于社会变革,“”“”C:身体力行,写出《》《》等著作。

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①②四、明清思想批判的影响:①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地位。

②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根植于的发展和的兴起,为。

③这股带有的进步思潮,对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深刻的启迪。

【课堂学习案】一、李贽的思想: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 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三、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 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 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 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 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决心,要拿 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
知识重点诠释
一、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1.同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2.异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 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 的集大成者。
3.评价 (1)经世致用思潮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 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 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进步思想家对 理学 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 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 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
发出呼唤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岳麓版文化史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岳麓版文化史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 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
预习识记目标:1、李贽的思想主张?2、明末清初进 步思潮的主要内容?3、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主要 思想主张? 理解应用目标:明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如 何评价这股思潮?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理解应用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 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上述材料反映了顾炎武的什么思想?
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启清代考据之风;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重要 的思想源泉
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 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 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 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思想源泉。 3、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的思想体系, 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批判,没有上升到批判制度的 层次,所提出的为君、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李贽所谓“异端”思 想
“人人皆可以为圣” “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 不曾低。”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 丑妇之贱态。”
挑战正统教条,反对绝对权威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 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赞扬卓文君私奔 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 为?” 抨击传统道德,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 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初无所 谓一与理也。

文化史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文化史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顾炎武 共同 思想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主张“应 《天下郡 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 《日知录》
反对君主 “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专制制度
经世致用
含义:“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 要有远大理想抱负;“致用”的内涵是“学 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 注重实效。 思考:“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 的什么特点? (敬鬼神而远之)积极入世,关注现实
课堂练习
1、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 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二、明末: “异端” 李贽——离经叛 道
(1)思想主张: 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正统性,鞭挞程朱 理学的虚伪性 ②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和男女平等。 李 贽 ③ “万物皆生于两:”提出世界源于阴 阳二气。(否定“天理”存在) (2)代表作:《焚书》《藏书》 (3)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权威的战斗 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的要求,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2、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3、李贽提出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追求 个 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念? A、发明本心 B、存天理、灭人欲 C、格物致知 D、,后来 隐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
A、经世致用 C、心是万物的本原 B、民贵君轻 D、仁者爱人
9、(双项)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推断其思想的影响 在于 A、抨击了君主专制集权 作用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制制度
B、对后世有启蒙和启迪的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Word版含解析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消灭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夫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4)不少士人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共性进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波澜。

2.李贽的思想(1)政治思想: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确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提倡共性的自由进展;提出男女公平的观点。

(2)哲学思想: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王夫之(1)特点: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思想:①本体论: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生疏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生疏。

③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确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1)特点: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2)思想:①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②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公平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③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提倡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3.顾炎武(1)特点:提倡“经世致用”。

(2)思想:①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召唤。

②主见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3)影响:①其重视调查争辩、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②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供应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4.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1)其思想植根于商品经济的进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进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明清社会背景 二、进步思想的内容 三、影响
1、批判传统儒家思想,为儒学发展注入动力 2、经世致用的学风影响后代学术发展
3、冲击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作用,推动近代资产阶级改良 和革命运动
4、未能推动社会成功转型
春秋
兴起
战国
蔚然大宗 宋明
秦朝
遭到打击 明清
西汉汉武帝
(一)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①批判理学②朴素唯物主义③肯定私欲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阅读材料,理解黄宗羲的思想。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原君》 (1)批判君主专制;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2)工商皆本的思想。
A 理学发展为心学
C 西学东渐 A 抗清斗争的高涨 B 对文字狱的抗争
B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D 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
B

2、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D)
C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突出反 映是 A 一些传统学科的总结性的著作问世 (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明清社会背景 二、进步思想的内容
(一)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①批判理学②朴素唯物主义③肯定私欲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农工商皆本
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 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材料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 宰,一命之官,莫不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上述材料反映了顾炎武的什么思想? 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区别“亡国”与“亡天下” “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众治”取代“独治”

高中历史丨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中历史丨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A 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不反对君主制,不反对封建制度
5. 《明夷待访录》:“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B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课堂小结
1.4位思想家 2.3个重要思想 反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3.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4.思想批判的内容(政治、经济、思想)
巩固练习:
1、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 2. (2010.江苏)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王朝腐败、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批重农抑商, 重视发展工商业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拜金逐利风气、市民工商阶层壮大
批程朱理学,
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思想文化专制严重
理学束缚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
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 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 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达 到顶峰.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 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 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P22解析与探究:民本VS民主
儒学发展历程
• 产生:春秋 孔子 • 发展:战国 未受重视(成为显学) 孟子与荀子 • 重创:秦朝 焚书坑儒 • 正统:汉朝 主流地位、统治思想 董仲舒 • 危机:魏晋南北朝 三教并立 • 融合:唐宋 三教合一 • 新发展:宋明 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朱熹)、陆王心学 • 批判继承: 明清 李王黄顾进步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振和顶峰时期
❖ 标志是“社会改良主义”这一进步主义教育 思潮的灵魂得到了确认。
❖ 4.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分裂和衰退时期
❖ 标志是1938年由博德发表的《进步教育在十 字路口》和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的停办。
❖ 根本分歧:教育是以民主社会的建设还是以 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
第五讲 追求现实反思;世纪性、世界性教育 运动;似曾相识,熟视无睹;系统化,时代 承换;全世界共同的教育公共知识。
❖ 美国教育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 远的一种教育思潮;世界性教育思想。
❖ 在理论建树上,它以反对旧教育、倡导新教 育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系列系统而新颖的教 育观念;
❖ 詹姆斯哲学的起点是他的“彻底的经验主义”。
❖ 主张:不应当从抽象的认识论出发来认识对象,而应从具体 的存在论出发来考究人的生存实践与活动经验;经验是不可 以抽象或切割的行为,而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活动方式;经验 首先不是一个认识过程,而是一个生活过程,经验是人与世 界相遇的最佳方式。判断经验的标准不是别的,只能是行为 的实际效果;真理不在于创设一套先验理性或先天理由的原 则体系,而在于观念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是否有用。
❖ 经验不是抽象的理性经验,而是具体的生活智慧, 是儿童的亲历亲为,这就是“从做中学”的原则。
❖ 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做事”和“遭受”。
(二)教育的目的观:社会改造
❖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是其全部教育理论中最晦 涩、也最富争议的部分——“教育无目的”。
❖ (1)“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 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适应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整个美国社会改革运动的 一部分,实用主义、改造主义思潮也莫不是紧紧围 绕社会改造的大局而运思的。这是理解进步主义教 育思潮之实质的关键。
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历史际遇
❖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 欧洲殖民文化向美国独立的本土文化的转
❖ 进步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使其走向了分裂的 境地。
第二节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核心观点
❖ 儿童中心是进步主义教育原则的核心,共同的或核 心的观点。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改良主义观
❖ 进步主义将教育视作社会改良的工具。 ❖ 以社会改良为目的的进步主义教育,必然把社会合作、共享、
社区精神、国家意识作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把民主意识、 民主能力、主观能动性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从而使教育成 为社会诸因素中最温和、最有效的改良手段。
化。 ❖ 教育改革是实现社会改良的重要手段。 ❖ 进步教育是摆脱欧洲文化的控制、创建美
国独立的民族文化的最现实的途径。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帕克、约翰逊、梅里安、柏克赫斯特、华 虚朋、沃特、杜威、克伯屈、康茨、拉格、 布拉梅尔德等,阵营豪华,人才济济。
❖ 与其他教育思潮热衷于思想的玄辨、理论 的预设和体系的建构相比,进步主义教育 思潮更注重实实在在的教育实验或实践探 索,因而其思想更具实践价值、实用理性。
❖ 实用主义方法的意义不过是:真理必须具有实际的效果。
❖ 杜威(John Dewey)堪称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使 这一美国本土哲学走向实践、走向世界的头号功臣,美国人 念念不忘的“顾问、导师和良心”;《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今译为《道德教育原理》)、《明 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今日 之教育》、《人的问题》等。
❖ “道德意味着行为意义的增长,至少它意味着这样 一种意义的扩展:这种意义是对诸种观察的结果, 也是行为的结果。它的全部是不断增长着的。…… 在道德这个词最宽泛的意义上说,道德即是教育。”
❖ 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道德教化——通过儿童的 活动和经验不断重构、发展其道德品质。
❖ 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道德目的普遍 存在于一切教学中并处于主导地位。要不是这种可 能性,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品格的形成这一耳 熟能详的句子,恐怕是虚装门面而已。”
(三)教育的课程观:以主动作业为旨趣的活 动课程与经验课程
❖ 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是其“教育即经验的 改造”这一信条的逻辑展开。
❖ 课程应当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兴趣、能力, 方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新课程观必须:(1)以主动作业为旨趣的活 动课程代替机械、死板的学科课程;
❖ (2)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结, 以使儿童的经验得以充分发展。
❖ (2)“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 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 (3)“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 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 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 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 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 (4)“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 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 念并无目的。”
❖ 分别分析进步主义、实用主义、改造主义教育思潮 的核心观点。
第一节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脉络
❖ 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教育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洲大陆的新教育运动在美国的翻版、延续与发展。
❖ 旨趣:强调儿童个性发展的儿童中心思想和注重实 际知识的运用。
❖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几乎全盘承袭了欧洲新教育运动的 思想成果,只不过对其作了美国式的改造。
一、美国精神的核心: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源脉
❖ 实用主义是真正地道的“美国精神”和美国哲学的代表。 ❖ “有用即真理”。 ❖ 实用主义之于美国,犹如理性主义之于德国,经验功利主义
之于英国,佛教之于印度,儒学之于古代中国。
❖ 实用主义哲学的领袖是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他 们是实用主义神圣家族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
❖ 杜威非常注重公民训练(国家认同)的道德教育意 义,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在培育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 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个人从自身生活中 寻求积极乐趣的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四节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
❖ 改造主义(Reconstructionism)教育思潮与进步主义、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是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派别, 是从进步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中分化出 来的一个分支。
❖ 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堪称实用主义的创始人 和美国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
❖ “可错论”——即一切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可错的、 有赖于经验证实的;终极真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 能接近而不能达到真理;探究是验证知识确定与否 的唯一途径,而效果则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实用主义阵营中具有 承前启后地位的中心人物;因宣传实用主义而被人 视为浅薄的“市侩哲学家”。
第三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概观
❖ 实用主义(pragmatism)教育思潮是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乃 至西方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思想与教 育实践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在整个20世纪,至少在美国,确乎还没有哪一种教育思潮能 与实用主义相比肩、相翘楚。
❖ 在现代美国教育家中,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的影响。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一)教育的本质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 育即经验的改造
❖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归结为三个命 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 1.教育就是生活 ❖ 内涵:(1)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2)教育
要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 “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启迪:教育永远不能脱离生
❖ (5)“技能的获得,知识的占有,教养的成就, 都不是目的:它们是生长的标志和继续生长的手 段。”
❖ (6)“我认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 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目的,乃是突出其 教育即生长的宗旨,而按照其“学校即社会”的见 解,个人的生长又必须与民主社会的目标相一致, 因而可以说,杜威是承认教育目的的,这一目的就 是——社会改造。
❖ (3)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即以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 的创造为鹄的,不以一般、普遍、抽象、权威、依附为旨趣;
❖ (4)行动主义的实践观,即以个人的行动(acting)、创 造(making)和做(doing)为达臻目标的有效手段,强调行 为的过程和动态的实践,所谓“行动就是一切”;
❖ (5)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即以民主、平等、公正为社会的 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生活的指南。
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 (1)求实主义(practicalism)的哲学观,即以经验范畴为 核心来考察个人的具体行为及其结果,以实利、可行、效用 为旨归,是一种工具主义的“权宜哲学”;
❖ (2)多元主义或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即以“有用”与否作 为衡量真理的标准,而非寻找超验的、虚幻的某种确定性;
三、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阶段
❖ 1.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确立和形成时期 ❖ 标志是1875年帕克以昆西市督学的名义进行的
昆西教学法实验和1919年进步教育协会的创办。 昆西教学法确立了“儿童中心”这一进步主义 思潮的核心理念以及重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活动课程与学术课程的联系、注重个别教 学等进步教育观念观念。 ❖ 2.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挫折与拓展时期 ❖ 标志是1932年康茨发表的著名的《学校敢于建 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的文章,主张教育 应该担负起彻底的社会改造的重任,在建立一 个新的社会秩序方面有所作为。
❖ 其最大的特点是它对“社会一致”、“社会 改造”、“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
❖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核心观点——
(四)教学方法论:从做中学
❖ 学校教育的一切教学方法都应以儿童的能 力和兴趣发展为旨趣,都应立足于儿童的亲 自活动得以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