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言行篇心得体会【班主任心得体会,用言行去引导】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心得体会开头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读国学《论语》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一大家都知道《论语》这本千古名书是孔圣人孔老夫子所写的。
但是不要以为,《论语》是千古名书,就高不可攀了。
其实,《论语》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像《论语》的最前几句话,“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它正适合我们。
第一句是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这正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只要你用心了,复习了,自己的心里是很高兴的。
后面一句是在讲“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我们的心里是很快乐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慧眼找出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会有一个能和自己说说心里话的伙伴陪伴自己,人生才会快乐。
最后一句也就是讲“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就是君子。
”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断结交新的朋友。
新朋友有时可能因不太了解你而误会你。
你没有生气,也没有怨恨,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作风。
在人们眼里如圣书一般的《论语》,其实在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记住,《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二《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亲身去品味《论语》那些古老的文字,还得亲身去体味孔子的箴言,亲自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27篇)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27篇)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1孔子是非常重视友情的,朋友在他心目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他关于“友情”、“朋友”的言论,在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不是志同道合,根本就不会在一起策划,就更谈不上交友了。
因此,有着相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志趣,才有可能成为朋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曾经说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他认为,朋友之间交往,还应当有利于培养提高彼此的道德素质。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交友不慎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何其多啊!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静下心来思索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带来情绪上的浮躁,情感上的淡漠。
真正的友情、朋友,才显得如此珍贵。
我非常赞赏刘心武先生的说法:友不过三。
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的朋友不会超过三位。
检视自己,在芸芸众生中走过了几十年,其实真正能够称得上“朋友”二字的尚不足三位,人来人往,常不过是泛泛之交,过眼烟云。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
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属不易,一定要认真交往,用心呵护这份友情。
如果缺少机缘,无缘相逢,也不必过于急躁,拥有一份宁静的心情不被打扰,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世间事大多是不能够强求的。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寻觅,真正的友情一定在不远处微笑着等待我们。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篇2《论语》是一部古代教育学,中心思想是教育广大学子达到“仁、义、礼、智、信”。
其中有些论述对怎样做好教师也有很大的教义。
比如:一、教师的形象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我们可以理解为:作为教师要庄重严肃,否则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严,学生学东西也不牢固。
有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注意保持距离,和学生没大没小,无话不说,虽然一时受到学生的亲近,时间一长,学生就对他失去应有的敬畏,把他的话也视为儿戏,其教育力度就打打折折扣。
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认真的教态,学生就不敢轻视,老师对于自己的每项指令都说一不二,要求一丝不苟。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3篇_教师心得体会_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3篇《论语》在学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研究者对《论语》中的名物却历来关注不多。
下面是带来的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篇一: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
《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容易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教出合格的学生,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知识的积累。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
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人无完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要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免再次范错误,这样就会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生活中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关键是看对待错误的态度,你及时发现错误或者别人给你指出错误,你能悬崖勒马,知错就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通用15篇)
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通用15篇)教师读论语学习心得篇1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对于我,就像是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于丹教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亲切而温暖的孔夫子,让本以为莫测高深的《论语》变得通俗易懂。
每读一遍,总会有不同的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受益匪浅。
一、教师的“仁恕”“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论中最精髓的东西。
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恕,就是宽容的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对于教师,就是要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爱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业上的进步,知识的积累,身体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关心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爱学生就要本着平等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他们足够的宽容与理解,体谅他们的烦恼与苦闷,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尊重,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爱心,尊重他人的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天接触各种性格鲜明的学生。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分的苛责或训斥,只会让学生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它远不及宽恕的力量那么恒久伟大。
学会了宽恕,我们才能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同时,宽恕别人才能让我们享受心灵的安宁。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训斥,多一些赞扬和鼓励;少一些歧视和误解,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二、寻找“快乐”于丹教授写到,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能力的。
一个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心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
孔夫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于内心相连,对此我深有同感。
优秀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3篇)
优秀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里面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对话,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认真学习《论语》,深感其教育智慧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对《论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论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孔子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
不论是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对学生的品质培养,孔子都体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入的关怀之情。
例如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句话鼓励学生要勤奋好学,不要羞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勇于发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和成长。
此外,《论语》还教会我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性和个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盲目模仿他人,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发展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我相信,只有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另外,我也从《论语》中学到了为人师者的坚守与担当。
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表明了教师应该做到廉洁正直,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只有坚守教育道德,言传身教,才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孔子还告诫我们要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智商和成绩如何。
教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要时刻怀着责任和使命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最后,《论语》告诉我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重复巩固,才能够得到乐趣和成绩。
换言之,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才能够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仔细阅读、仔细品尝。
孔子的培训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贵重的遗产。
读后受益无穷。
下面是第一带来的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在读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独到的见解,在学习上,南怀瑾先生对人民关于《论语》以往的见解进行了论述,并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论述,墨守成规。
就例如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就匠心独运,很直接的披露了学习其实是“不亦苦乎”,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重点在于“时习”,讲求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违心的高呼“学习万岁”。
对于我们所学的,南怀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谓的“圣贤书”,而是讲求书的实际效益,身处在当下,只有那些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才会奋力于古典的著作,我们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够生活的一种技艺,一项本事。
因此学习不在于书籍,而在于生活。
培训应当是传授真本事,而不是传授应试技巧,南怀瑾先生对于这点也有很深刻的见解。
他在论述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时,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实的问题,当一个同学必要老师的帮忙时,如写论文,便毕恭毕敬,夸张一点可谓是点头哈腰,结果毕业时,连影子也找不到,当然,这也可以看呈现在高校培训的一个失败,同学与老师之间不再是中学时的亲热,彼此互无交流,你可曾试想高校毕业后你能记住几个老师,乃至又有几个老师能知道你。
孔子培训门人是依据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今的培训也应当符合当前的国情。
读《论语》,学习的是有用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融会贯穿方能学有所成。
《论语别裁》就是期望我们能走出圣贤经典的误区,看到当下,把握将来。
老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二: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宏大的培训家,在肯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宏大的培训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读《论语》心得体会感悟(精选5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感悟(精选5篇)读《论语》心得体会感悟(精选5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读《论语》心得体会感悟,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读《论语》心得体会感悟篇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现在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考虑清楚。
反反复复,举棋不定。
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可以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
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
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
季文子是鲁国大夫,非常计较个人得失。
这人考虑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
孔子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考虑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
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
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考虑后果地草草了事。
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
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应该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
由此看来,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多余了。
这种情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
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
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不过还应该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
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
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别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
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教师学习论语心得体会(通用10篇)教师学习论语篇1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
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孔子说:“天人合一”。
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论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经典著作,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和对话集合。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读《论语》对于我们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许多关于教育、品德和人生的真理和智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身篇《论语》把修身放在首位,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诫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更要有深入思考的智慧。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教育篇《论语》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说:“教学相长。
”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与学习,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同时,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公民。
三、学习篇《论语》中反复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作为教师,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另外,《论语》也强调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提醒我们要不断自我反省和完善,不断学习他人之长,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四、人际关系篇《论语》中还涉及到了人际关系的问题。
孔子强调了友情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告诉我们要珍惜和维护好自己的友情和亲情,要以真诚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成长。
五、人生篇《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人生的真理和智慧。
2024年教师读论语心得感想(3篇)
2024年教师读论语心得感想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读了论语后,对其中的智慧、道德和教育思想深思熟虑。
下面是我对论语的心得感想。
首先,论语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在《学而》篇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对于教育者来说意义重大。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坚持诚信原则。
只有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才能真正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在论语中,我还看到了孔子对于教育方式的思考。
《为政》篇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巩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此外,论语中的“勤奋”、“恒心”、“谦逊”等词语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为政》篇中,孔子说:“三思而后行。
”这告诉我在教学中需要多角度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而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它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言行一致,力求言传身教。
另外,《学而》篇中的许多箴言也使我感慨良多。
其中有一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有启发。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而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论语还对于家庭教育有很多的阐述。
在《弟子规》篇中,孔子说:“父母有过,及时纠之。
”这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孩子。
只有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教育。
通过阅读论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教育的智慧,也受到了很多教育的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我会坚持以德为先,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思想的人。
论语教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深入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论语》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仁爱之心,关爱学生《论语》中提到:“仁者爱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下是我对仁爱之心的几点体会:1.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爱。
2. 关心学生,关爱成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倾听,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 激发潜能,培养自信。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严谨治学,以身作则《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严谨治学、以身作则的几点体会:1.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要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2. 严谨教学,注重实效。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效,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诚信为本,坚守道德《论语》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诚信为本、坚守道德的几点体会:1. 诚信教学,树立良好师德。
我们要诚实守信,遵守教育法规,坚守教育道德底线。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5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
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
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2)通过晨会我们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学习《论语》,特别是“学而之道”,我对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对己。
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用什么来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就是检讨过去,检讨走过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地方;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凡是往前看。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
我们经常忘记了在前进中停下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弥足可贵的。
“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像过电影一样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远远不够的。
这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对于我们将来以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
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呢?《论语》中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君子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务”则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本”就是根本,在这里指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态度或根本立场。
也就是说,“君子务本”是指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
只有这样,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会随之定性。
反之,如果一个人连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尚未确定,其行为也就不可琢磨,摇摆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难成大事。
我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处事立场,找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应该怎样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在《易经》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精选5篇)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篇1《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教师的论语读书心得篇2《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论语〉心得》是一本以孔子言行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名教师,读完《〈论语〉心得》,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教诲。
下面,我将从道德修身、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我对《〈论语〉心得》的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重视道德修身教育。
在《〈论语〉心得》中,孔子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
他讲究个人修行,认为只有做到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修身养性,才能做到行为端正、为人正直。
孔子还强调了家庭观念,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只有家庭和睦、儿孙尊敬父母,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我们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修养和家庭教育,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其次,《〈论语〉心得》中的教育思想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教育应“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他还强调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让他们从内心里热爱学习。
这与现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论语〉心得》中的教学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注重实践教学,他说:“听训不能如闻其声”,强调学生应该亲身实践、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听和看。
这启示我们教师要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实践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此外,《〈论语〉心得》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学生。
孔子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孔子对于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与己有差距而埋怨他们,而应该引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孔子还提到“察言观色”,强调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经验,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1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
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申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
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
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尊重,是一缕清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
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
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没有原则的廉价奉迎,更不是没有自尊的低三下四。
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并不等于如何尊重别人。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8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8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1我利用假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
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
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
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
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
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需要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观察身边有经验的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而“谨言”和“慎行”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重要。
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
在整个团队中,我们更需要研究、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
这样才能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
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研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在于___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
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关爱学生。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
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其次,在课下,教师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地去了解、爱护学生。
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言行篇心得体会【班主任心得体会,用
言行去引导】
班主任心得体会用言行去引导
摘要:班主任老师要让自己象一面旗帜那样,去言传身教班里的孩子。
要能够包容孩子的一切,对待孩子要有一颗爱心,对工作要
诚心。
要努力使班级成为一个家。
关键词:责任、爱心、包容。
班主任工作,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教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辛劳,但也有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
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
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历程后,我认为做班主任
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
一个班有着良
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
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
因此用民主
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
要努力营建一个民
主和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
时时都想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班主任应端正自己
的位置。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
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个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
班级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体作决定,切
不可专制独裁。
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
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执行者。
这样一来,谁也不
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
慢
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第二,班主
任要一碗水端平。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
生心理脆弱,有自卑感,易犯错,在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
班主任平时要多走进他们,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
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
他们的的心灵。
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
聚力。
第三,班主任身教言传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
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
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
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
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
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
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
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第四、班主任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
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能够包容孩子的不足,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
有打持久战心理准备。
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
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
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359
2.鞠林.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J].科技咨询导报,2007
3.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