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风俗习惯作文【精选】
重庆民风民俗作文
![重庆民风民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5f4a6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3.png)
重庆民风民俗作文每个省市都有其独特的民风民俗,那重庆的民风民俗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重庆民风民俗,仅供参考。
重庆民风民俗作文一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重庆民风民俗作文二在重庆。
到了重庆,不吃地道的重庆火锅可太遗憾了!重庆的火锅店星罗棋布,味道各具特色,随便走进一家,你都能大饱口福。
我也很喜欢吃火锅。
瞧,那锅里鲜红的汤中漂着密密麻麻的花椒、辣椒……看着都令人生畏,可终究忍不住尝一口,夹上一块毛肚,放进锅里,大约几十秒钟,再从锅里夹起,毛肚已经沾满了油水,还滴着汤水,看起来仿佛还发着光,放到油碟里拌一拌,再吃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又麻又辣。
这一尝,让你深深地爱上重庆火锅,爱上重庆这座火辣的城市。
重庆火锅集麻、辣、鲜、香于一体,也许你被辣得张不开嘴,但是你会觉得辣得痛快,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会感受到重庆人的豪放,感受到重庆人的爽快,感受到重庆人的“霸道”,感受到重庆人的热情,还想再尝一口,越吃越香,慢慢地就会对重庆火锅爱不释手。
禁不住感慨:重庆火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重庆盛夏高温三、四十度,店里热得像烘房,而火锅生意依然红火,火锅仍然大行其道。
重庆风俗作文初二
![重庆风俗作文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77303b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6.png)
重庆风俗作文初二《重庆风俗》重庆,这座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城市,拥有着独特而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巴渝大地的魅力与风情。
重庆的饮食风俗堪称一绝。
火锅,无疑是重庆美食的代表。
那翻滚着的红汤,漂浮着的辣椒和花椒,散发出的阵阵诱人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火锅的麻辣鲜香,一边畅谈着生活的点滴,热闹非凡。
除了火锅,小面也是重庆人的心头爱。
清晨,街头巷尾的面馆里坐满了食客,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下肚,开启了活力满满的一天。
在重庆,茶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重庆人喜欢泡在茶馆里,要上一碗盖碗茶,听着评书,与朋友摆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茶馆里的氛围轻松而惬意,人们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重庆的民俗节日更是丰富多彩。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人们走街串巷,互道新年祝福。
到了元宵节,花灯璀璨,人们猜灯谜、吃汤圆,喜气洋洋。
而在端午节,嘉陵江和长江边上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向前,岸边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重庆还有独特的婚嫁风俗。
迎亲时,男方要带着彩礼和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一路上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新娘出门时,脚不能沾地,通常由兄长或新郎背出门,寓意着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重庆人的性格豪爽热情,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重情重义,真诚待人。
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朋友之间坦诚相待。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人情味。
重庆的风俗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现着重庆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这些独特的风俗,让重庆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感受它的独特韵味。
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精选11篇)
![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9695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a.png)
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精选11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篇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下重庆的端午吧!过端午,首先要吃粽子,再重庆包粽子,要准备棕叶,糯米,绿豆,蜜枣,排骨,花生米……左手托着棕叶,右手轻轻勺起糯米,然后放入各种食品,再把棕叶包成三角形,最后拿绳子捆紧,。
这还没结束,还要把棕叶放进热水沸腾的锅里,煮上几小时。
掀开锅盖时,那香味估计整条大街都闻到了。
一剥开,白白的粽上镶着两颗蜜枣,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吃完粽子,大家都来到河堤上看龙舟赛。
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飞一般的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加油,加油……”在人们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鼓啰,龙舟选手们斗志高昂冲向终点。
好一幅龙舟竞渡,百船争流的景象。
除此以外,重庆过端午时,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陪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及丝布,在以五色丝线成索。
做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故乡的端午节呀,你给了我多少欢乐与笑声?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香囊香又香,可惜我已经好久没回家过端午了,不知道这风俗还依旧吗?重庆端午的习俗作文400字篇2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端午节。
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飘着浓郁粽香,共同纪念这个节日。
虽然各地都过端午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就非常的与众不同。
一提到端午节,我首先想到的,是那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有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自己的国家灭亡,悲愤不已,含恨跳江自尽。
重庆风俗作文
![重庆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e05c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6.png)
重庆风俗作文重庆风俗作文(通用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庆风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风俗作文篇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重庆一项特别的风俗。
重庆,简称“巴、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因为重庆包含了汉族,回族,苗族等民族,为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在重庆,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给祖先备“钱”买年货。
你知道吗?这种祭拜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
所谓祭祖就是上坟祭拜先祖,这是一种感恩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活着的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先辈的追思。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长辈们早早把我们叫起来,带上提前准备好的供品,纸钱,鞭炮之类的东西进山祭祖。
到了林地,老辈人总是先指着几个坟头告诉我们,这是哪位先祖,那是哪位爷爷。
认清了,再把饭菜,烟酒,水果点心,筷子,香炉等摆放整齐请先祖们享用,然后是烧纸钱,燃放爆竹,给先祖们磕头叩拜,感谢祖宗仳佑。
我问舅公:为什么要把纸钱烧掉?舅公说:纸钱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被先祖们拿去用。
舅公的礼数也最为周全,祭拜的时候有很多讲究,他还总是嘴里念念有词说许多祝福的话。
在祭拜结束回去的路上,舅公还会在附近的山上折几枝树枝,他告诉我们说那是黄金树,拿回家可以招财的。
在重庆,拜年叫“走人户”。
还有很多长辈教给我们的习俗比如: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定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这一天,可不能睡懒觉,睡午觉,睡了来年会倒霉;这天,大人小孩都要说吉利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这天家里是不以扫地倒垃圾的,否则会被认为扫走了来年的财运。
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过年习俗,有机会你们也要来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年俗。
不论在什么地方过年,有怎样不同的风俗,都充满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只要是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每一个节日都会意义非凡。
重庆家乡习俗作文
![重庆家乡习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1bb9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5.png)
篇一:家乡的风俗重庆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在鲁西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农村没有电也没有暖气,现在看来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对儿时的我来说,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每年腊月二十三,母亲照例就会全副武装,穿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拿起扫帚,动员全家开始扫房子。
全家扫房子是快乐的,扫帚荡起的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弟弟扮成戏中人物上下跳跃,那时的我们是不怕脏的。
扫房子时,我们可以找到平时掉落在床底下、桌子底下的稀罕物。
过了二十三,印象最深的就属腊月二十八,我们当地有二十八集,这一天是年前最后一次大集,规模最大,物品最全。
农民们忙了一年,这是最有仪式感的采购。
而我们姐弟5人也可以每人分得2毛、5毛不等的零钱,购买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孩子就是图个热闹。
腊月二十八这天,不仅有热闹的集市,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种油炸的香味,在那个物资并不富裕的年代各家各户平时是没有人舍得做油炸食品的,只有过年时才开炸锅,邻里间还会为做油炸食品相互帮忙。
这些油炸食品有炸藕盒、炸丸子、炸鱼、炸鲜肉。
每家每年必炸的就是炸藕盒,富裕人家会做成肉馅,一般人家当然就是做成素白菜馅。
我们当地盛产大白菜,大白菜当然会陪伴我们整个冬天。
我家过年是要吃素的,当然我家每年都会做成素馅。
这些炸品会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炸藕盒是深受当地喜爱的一种食品,刚出锅时,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此时被切成薄薄一层的藕片已变得软糯,夹杂着当地白菜特有的甘甜,让你欲罢不能,即使是现在减肥的人士也忍不住要吃上几个。
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被蒸汽热过的藕盒,这时藕盒已经没有了刚出锅的酥脆,剩下的是软、糯、香。
这些藕盒一般会吃到正月十五。
年三十一大早,母亲就早早在干净院子里摆案焚香祭祀,送灶王爷上天。
接着在天地之神位,摆上香炉和祭祀食品,这里祭祀用食品一般会用炸藕盒、炸丸子之类的。
天地之神位,有时是买来的现成的年画,有时是在一张对联横联大小的红纸上由我执笔来写“天地之神位”。
年三十这天我们一家是可以吃荤的。
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
![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https://img.taocdn.com/s3/m/cf9527b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b.png)
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4篇除夕晚上,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的相处,即使有再大的矛盾也要收起来,尽量不要起冲突,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是当年的最后一天。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篇1大年三十时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春节的热闹气氛。
爸爸、妈妈、大伯、大妈还有姐姐和我,我们在一起过年。
全家人高高兴兴的吃过年夜饭后,妈妈和大妈准备包大年初一吃的饺子,而我们这几个孩子便开始看着爸爸放鞭炮、烟花,我们其实也很想放,但为了安全起见,就让爸爸代替我们吧!那起伏的鞭炮声像是告别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争奇斗艳的烟花,像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这时,爸爸从屋里拿出100响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了导火线,不一会儿,就开出非常漂亮的花,直飞天琼,非常的壮观。
一会儿是红的,一会儿是绿色的,像许多可爱的蜻蜓在空中飞舞。
接着,爸爸又点燃了“菊花”,那“菊花”向“火星”一样直冲上三四米高的地方,又洒落下来,即像美丽喷泉,又像一朵朵正在开放的白菊花。
紧接着又放了一串红鞭炮,能把人的耳朵给震聋了。
烟花在天空中越来越多,鞭炮响成一片,望着夜空中洒下的滴滴金雨,地上的朵朵银花,天空中五光十色,使我们眼花缭乱。
五彩缤纷的烟花,满面春风的人们,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难忘的一年又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们欢呼,我们跳跃着,共同祝愿着美好的明天……重庆的风俗作文除夕篇2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天空换上了黑色的晚礼服,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人们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透过窗户上的一层雾气,有几点朦胧的灯光,露出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和谐景象。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在耳边,透彻云霄。
不断升起的焰火,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此时,我们一家人正在忙着包饺子,当然包饺子这种热闹事肯定少不了我,我一手托着饺子皮,一手拿着一小勺肉馅,学着大人把馅填到饺子皮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们捏起来,形状虽然怪怪的,但还说得过去。
重庆风俗作文五百字
![重庆风俗作文五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588ef7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2.png)
重庆风俗作文五百字一、火锅文化重庆火锅可以说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
重庆火锅以其麻、辣、鲜、香的口味而闻名全国。
无论是夏天的炎热还是冬天的严寒,重庆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吃火锅。
在重庆,有许多种类的火锅,有毛肚火锅、鸳鸯火锅、麻辣火锅、清汤火锅等等。
不仅如此,重庆火锅的调料也是精致的,包括火锅底料、蘸料、配菜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在重庆,和朋友一起聚餐吃火锅几乎成了一种传统风俗,这也是重庆人喜欢热情、喜欢团结的体现。
二、长桌文化重庆也有着长桌文化,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餐馆,重庆人都喜欢坐长桌。
长桌文化代表了重庆人的喜欢热闹的性格,重庆人认为,一起吃饭就是一种团聚,长桌更能适合更多人团聚的场合。
在重庆,长桌聚餐也成了一种习俗,不仅是家庭聚会,朋友聚餐也常常坐长桌,真正体现了重庆人的求大同存小异的风格。
三、茶馆文化重庆是一个热爱茶的城市,茶馆文化是重庆的一大特色。
重庆茶馆不仅是供人们休闲的场所,更是一种重庆人的生活方式。
在重庆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茶馆的身影,无论老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到茶馆里喝茶、聊天、下棋。
重庆的茶馆也因此成为了交友的场所,也成为了重庆人的一种休闲方式。
四、扇舞文化重庆的扇舞文化也是重庆的一大特色,重庆人热爱扇舞,每到傍晚的时候,许多广场就会聚集了一群扇舞的人,他们手持扇子,随着音乐节拍起舞。
扇舞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重庆人民喜欢生活的一种体现。
在重庆,扇舞成了一种社交方式,也成了重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重庆家乡风俗分段作文
![重庆家乡风俗分段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47a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f.png)
重庆家乡风俗分段作文
《重庆家乡风俗》
哎呀,说起咱重庆的风俗,那可真是有趣极啦!
重庆人特别热情,嘿呀,走在路上要是遇到熟人,那肯定得大声打招呼,然后聊上几句。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就会互相串门拜年,一见面
就笑嘻嘻地说“新年好呀”“恭喜发财”,哈哈,特别热闹。
还有那火锅呀,哎呀呀,这可是重庆的一大特色呢!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那场面可壮观啦。
看着锅里翻滚的红汤,闻着
那香香的味道,嘿嘿,口水都要流出来啦。
大家一边烫着毛肚、鸭肠这
些好吃的,一边谈天说地,可开心啦。
重庆还有个风俗就是划拳,嘿呀,大人们在酒桌上经常会划拳,那声音可响亮啦,“五魁首呀”“六六顺呀”,哈哈,感觉好有意思呢。
到了夏天,哎呀,重庆的夜晚可热闹啦。
大街小巷都摆满了桌子椅子,大家坐在那里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吹着夜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嘿嘿,特别惬意。
还有那赶场,也是很有意思的呢。
到了赶场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卖,哎呀,我特别喜欢去逛呢,能看到
好多好玩的小玩意儿,哈哈。
咱重庆的风俗呀,真是丰富多彩,嘿嘿,我爱我的家乡重庆!。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重庆市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重庆市](https://img.taocdn.com/s3/m/a2d820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e.png)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重庆市
我的家乡在重庆,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开洋节”和“大足石刻”了。
开洋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就是我们重庆人过“开洋节”的时候。
这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和弟弟叫起来,给我们穿上新衣服,梳洗一番后,我们就急急忙忙地去买菜了。
到了菜场,我一看,哇!有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这时妈妈说:“快去挑几个娃娃来帮帮忙。
”“好嘞!”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答应着,不一会儿就挑了一大袋蔬菜、水果和一些娃娃回家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开饭了!”我们就把买回来的菜摆在桌子上,妈妈又说:“开洋节要吃鱼,要吃鸡……”这时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讶地说:“哇!开洋节要吃这么多东西啊!”
大足石刻
这一天,我们重庆人都会去那里看石窟。
我和妈妈先去了“大足石刻博物馆”参观了几个石窟后,就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石窟——千手观音像。
—— 1 —1 —。
关于重庆家乡习俗作文第一自然段
![关于重庆家乡习俗作文第一自然段](https://img.taocdn.com/s3/m/a9e0c6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c.png)
关于重庆家乡习俗作文第一自然段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重庆家乡习俗作文第一自然段1我的老家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老家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被老家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
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
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
生活和和美美。
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关于重庆家乡习俗作文第一自然段2说到家乡习俗,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过年包饺子时里面包硬币的习俗。
就是因为这枚硬币的存在,我们几乎都忽略了饺子的味道了。
大家小心翼翼,细嚼慢咽地吃着,生怕一个不小心,硬币就滑进肚子里了。
可是在心里,谁又都希望做那个“嘎嘣”一声被咯到牙的“倒霉鬼”。
晚上八点,春晚开始了,妈妈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也忙碌地准备起包饺子。
我站在桌边,紧紧地盯着妈妈包上硬币的饺子,悄悄地数一数它有几个褶,努力分辨它和别的饺子有什么不一样,可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所有的饺子就像多胞胎似的长一个样儿。
我有些泄气,但还是不想放弃,拿牙签在饺子的边上扎了个小洞。
做完这一切,我便得意地专心看春晚了。
重庆独特的民俗作文
![重庆独特的民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51fc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a.png)
重庆独特的民俗作文
在我的家乡重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风俗——舞龙。
舞龙,是我们重庆人最喜爱的一种风俗,是我们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
每逢佳节,大家都会相互庆贺,以示喜庆。
舞龙的场面十分热闹,你瞧!舞龙的人在龙头前排成一列,舞龙的人手里拿着一个龙头,嘴里叼着一根“龙须”,舞起“龙头”来,威武极了!那“龙须”在龙头的带动下上下颤动着,那龙身似乎在舞动着。
我看得眼花缭乱。
有时舞着舞着,就会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那里没有人打扰他们,他们便自顾自地表演起来。
那龙身时而蜿蜒、时而舒展、时而跳跃……活灵活现。
当你看到它要腾空而起时,你会以为它要飞上天去;当你看到它要飞下来时,你会以为它会“啪”地一下摔到地上。
我看得入了迷。
这时,龙的主人会大声说:“拜祭完毕!”大家齐声欢呼。
接着大家便开始品尝美味佳肴:油炸糕、蛋卷、红烧肉、红烧鱼……但最受欢迎的还是那油炸糕了:金黄酥脆的外皮里包着香软可口的糯米和甜而不腻的肉馅。
—— 1 —1 —。
重庆民俗作文初中
![重庆民俗作文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0fc26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a.png)
重庆民俗作文初中
在我的家乡重庆,有一种特殊的过年习俗——舞狮子。
这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它又称“耍狮子”、“打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
我非常喜欢看,所以每年一到过年,我都会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舞狮子。
正月初三晚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会早早起床,在家门口、院子里摆好桌子和椅子,然后放上一些吃的东西:瓜子、花生、糖果、水果等。
桌子上摆满了用竹篾扎成的狮子和各种糕点,供人享用。
我们全家也早早地来到院子里,坐在椅子上等待舞狮的到来。
当夜幕降临时,舞狮队便开始在大街上游行了。
只见两头狮子各执长棍一端,另一端由人举着。
它们昂着头,迈着有力的步伐在大街上来回走动,就像两位威武的勇士在巡逻。
舞狮队来到街道中间时,它们就停下来,然后用长棍子敲敲地面表示欢迎。
这时人们便围上来,和它们打招呼:“新年好!”“新年好!”舞狮队的人们一边用长棍子敲打地面欢迎,一边不断地说着吉祥的话。
—— 1 —1 —。
家乡重庆的风俗作文
![家乡重庆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426d0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9.png)
家乡重庆的风俗作文篇一《重庆的过年风俗在重庆,过年那可是相当热闹且有着独特风俗趣味的。
一进腊月,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三这天,家里就要送灶神爷上天。
奶奶会把灶台擦得干干净净,摆上糖果、水果啥的,说是要让灶神爷吃点甜的,好到天上美言几句。
而且糖果必须得是那种麻糖,因为麻糖黏嘴,这意思就是让灶神爷嘴巴黏住,只说好事,不说坏事呢。
到了除夕,那才是真正的热闹。
一大早爸妈就开始忙活年夜饭,饭桌上必须要有鱼。
重庆人讲究这个鱼有个好寓意,年年有余嘛。
这鱼还不能吃完,得剩一点,寓意着来年有余。
下午开始贴春联,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是买那种印刷的春联,我们家以前都是爷爷亲自写。
爷爷的毛笔字可是一绝,我就负责在旁边帮忙递墨汁裁纸。
我拿着裁纸刀的时候总是特别小心,有一次差点把手指划破了,爷爷还笑我说笨手笨脚的。
吃年夜饭的时候可热闹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奶奶会先给每人夹一块排骨,说吃了骨头硬朗。
然后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聊天,电视里放着春节联欢晚会。
吃完年夜饭,小孩们就开始等压岁钱了。
那时候大人们都是把钱用红纸包着,交给我们的时候还会说一两句祝福的话。
我拿到压岁钱的第一件事就是数钱,心里美美的盘算着可以买多少好吃的好玩的呢。
接着就是守岁,可我每次总是没等到十二点就困得不行了,然后被爸妈抱到床上睡觉。
重庆的过年风俗啊,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篇二《重庆的婚礼风俗》重庆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
我朋友结婚那次让我印象超级深刻。
首先,在结婚前一天,女方家里要办出阁宴。
我早早就到了朋友家帮忙。
她家里到处张灯结彩的,红彤彤的一片特喜庆。
女方家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其中有个习俗就是女方家要藏新郎的鞋子,等新郎来接亲的时候,如果找不到鞋子就接不走新娘。
这可把新郎急得啊,满屋子转。
新郎一边找一边给女方的亲戚朋友说好话,那场景可搞笑了。
后面到了婚礼正日,接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地到了酒店。
在酒店门口,就有小孩拿着彩色的丝带拦住路,新郎得给小孩红包才放行。
习俗作文重庆
![习俗作文重庆](https://img.taocdn.com/s3/m/9a1925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9.png)
习俗作文重庆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了解了许多的习俗。
在重庆,有很多人喜欢吃火锅,我也不例外。
在重庆有一道名菜,名叫“麻辣香锅”,就是以麻辣为主,搭配其他食材做成的一道菜。
在重庆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打连厢”。
打连厢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至今仍流行于渝东南一带。
这一天,大家都要去参加“打连厢”活动。
早上一起床,大人们便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有的去买菜、有的去买面条和米粉……就这样,大人们便开始了今天的活动。
到了中午时分,大人们带着小孩子们去参加“打连厢”活动。
到了活动地点后,大人们就会先让孩子们排队等着轮到自己。
轮到自己时,大人们会让孩子吃一些自己准备的零食和水。
小孩子们可以跟在大人后面玩游戏,而大人则要坐在一边看着孩子。
如果是两个孩子一起玩的话,则可以让两个人轮流玩游戏;如果是一男一女一起玩的话,那就不能让他们分开了。
—— 1 —1 —。
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精选12篇)
![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aa010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0.png)
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精选12篇)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精选1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篇1赶了两天的车程,终于回到了我的故乡——重庆。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不同地域过年有不同的风俗,但那团圆的气氛是亘古不变的。
南方的春节风俗和北方差异甚大,就说重庆,刚进腊月的时候就已贴好了红对联儿。
走在大街上,街道两侧也已是张灯结彩,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大年三十,家家都忙着熏腊肉,庆祝腊月结束,户户的烟囱往外冒着滚滚的黑烟,与此同时还要去祭祖坟。
在族里老人的带领下,带上十几株香,十几根蜡烛,三五盘鞭炮,几队人就这样去了山坟。
先是烧长钱,把厚厚的黄纸钱交错撕开放入火堆,再点上两支蜡,三炷香,然后放鞭炮,只希望先人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健康,学业有成。
三十下午大人们开始包饺子,孩子们这时最开心,要么在一旁玩耍,吃糖果;要么走街串巷看哪家吃席就去“扫荡”一番;要么去空旷的场地上放鞭炮。
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守岁,期望明年万象更新,吉星高照。
正月初一这天,无论开饭馆儿的还是住家的都在烹制一种食材——兔肉。
把兔肉切成丁,加上水、辣椒、花椒、酱油、香油等各种佐料放进锅里炖,而且每家做的量都非常大。
做好后菜的颜色显现出一种深红色,一段一段的干辣椒浮在上面,翻白的兔丁像一粒粒大米堆在一起,入口便是一种深厚的辣,一直在口腔内回荡,接着是花椒的麻,味道甚是浓厚,吃一口,嘴里回味无穷。
正月初三女儿女婿回门。
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慢慢淡了,可合家团圆的气氛却更浓了。
我虽然成长在异地,可总觉得南北两地过年的氛围是一样的,都是那么喜气洋洋。
我希望这气氛永远继续下去,永不间断。
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篇2“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燕归巢》这个冬天,非常非常地想念重庆。
重庆的节日风情说明文七年级作文5篇
![重庆的节日风情说明文七年级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bc45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4.png)
重庆的节日风情说明文七年级作文5篇重庆的节日风情说明文1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过年: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
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
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
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
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
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
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
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赶年: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
“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
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
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
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
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
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
饭后,全家出门游玩。
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
“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重庆独特的风俗作文
![重庆独特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2764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8.png)
重庆独特的风俗作文
重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山城,以其独特的地貌、美食和文化而著称。
其中,重庆独特的风俗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它们既体现了重庆人民的生活智慧,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重庆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赶年场”。
每年农历新年之际,重庆的各大乡镇都会举行盛大的赶年场活动。
人们穿着新衣,手持年货,相互拜年,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此外,重庆的民间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如川剧变脸、龙舞、狮舞等,这些都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在重庆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比如,重庆人喜欢吃辣椒,这与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有关。
重庆的火锅、串串香等美食更是闻名遐迩,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此外,重庆人还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如使用大量的方言词汇和俚语,使得重庆话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重庆的传统节日中,也有很多独特的风俗。
比如,端午节时,重庆人会举行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传统活动。
中秋节时,人们则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重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重庆独特的风俗不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生活智慧,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风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重庆独特的风俗也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文重庆节日风俗
![作文重庆节日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ab99e2a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d.png)
作文重庆节日风俗篇一《重庆的春节,热辣又喜庆》在重庆,春节那可是相当热闹的。
春节还没到呢,家里人就开始忙活着各种准备。
香肠腊肉是过年必备,这可不是随便做做的。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外婆去菜市场买肉做香肠,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菜市场里人挤人,肉摊前围满了大妈大叔,都在精挑细选着猪肉。
外婆那眼睛可厉了,一眼就看中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那油乎乎的肉块一看就很适合做香肠。
肉老板熟练地割下肉上秤,外婆还跟老板讨价还价了半天,那你来我往的,就像一场小型“谈判”,最后以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成交。
回到家,洗肉、切肉、调味,每一个步骤都大有讲究。
盐和各种调料的比例都像是家族秘密一样,可不能随便改。
外婆带着老花镜,一边量调料一边嘴里念叨着“少了没味,多了咸嘞”。
肉调好味后,就用那特制的肠衣开始灌香肠,我在旁边看得跃跃欲试,上手试了试,可那肉就是不听话,不是灌不进去就是挤太大力把肠衣撑破了。
最后还是外婆这老手出马,一排排香肠就整整齐齐地挂在院子里晾晒。
到了除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火锅肯定是少不了的。
热辣辣的锅底,里面涮着毛肚、鸭肠、牛肉片啥的,那香味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大家一边吃一边打趣说,要是哪个外地朋友这时候来重庆,闻到这味,保准不想走了。
放鞭炮的时候,那响声震耳欲聋,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把整个重庆城都映照得喜庆洋洋的。
从初一到十五,走亲访友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每家每户都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这就是重庆的春节,充满了热辣而又喜庆的味道。
篇二《重庆端午,江上龙舟与热粽》重庆的端午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龙舟竞渡,这可是端午的重头大戏。
我家就住在江边附近,端午节的时候江边那是人山人海。
有一次我早早地就跑过去占位了,就想好好看一场激烈的龙舟赛。
江边那一个个龙舟队早就严阵以待。
那些龙舟可漂亮了,船头都雕刻着龙头的模样,张着大口像是要吞下江里的一切。
队员们身材健壮,穿着整齐的队服,个个都精神抖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的风俗习惯作文
重庆的风俗习惯作文
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
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
骁勇善战的苗族人,则对唱歌情有独钟。
一年一度的“赶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
青年男女还可以在“赶秋”节上,借歌声互表衷情。
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
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
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
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
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
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
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
【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
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
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
据大量史籍所载,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江州涂山。
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
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
渝鄂交界处,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京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
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
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重庆土家年夜饭】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
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
许文旭说,“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许文旭告诉记者,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以前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糯米也是稀罕东西,因此家家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年夜饭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犒劳辛劳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带还曾一度成为土家年夜饭的主菜。
因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区吃盐巴都困难,医疗条件也差,经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
为了给家人补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饭上一道海带,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
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带对土家人来说,真可谓“山珍海味”,经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好菜。
如今,海带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
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客家人的坚强纽带。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
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
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
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