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七上《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合集下载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特点,并用文字进行描绘。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景物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景物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印象。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情况,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2.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并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增加了合作意识。

但在分享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课后作业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和描写,提高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

2. 培养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如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景物,以及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

2.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3. 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

4.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

5. 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以及运用生动语言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并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作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指导反馈。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片美在哪里?我们是怎样观察到的?2. 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3. 讲解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

4. 讲解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选词炼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5.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体会优秀作品的表达技巧。

6. 布置景物描写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

7.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8.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0.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和完善景物描写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景物描写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的生动性、观察的独特性和作品的完整性。

3.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优秀景物描写文学作品。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景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授如何用词语和句子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利用多媒体和实地考察等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教案、景物描写范文、实地考察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时间安排章节总时长:45分钟导入:5分钟讲解:10分钟示范:10分钟练习:15分钟展示: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PPT:提供教学内容和实例,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5.2 景物描写范文:提供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5.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供真实的观察和描写素材。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6.1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景物描写内容。

6.2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设计,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第七章:教学拓展与提升7.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更多景物,拓宽观察和描写的范围。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层次感
注意景物的远近、主次, 形成空间感。
景物的特点与表现
自然景物
山、水、花、木等,表现 其自然美。
人文景观
建筑、园林、雕塑等,反 映文化与历史。
情感表达
通过景物寄托情感,表达 个人感悟。
03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04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写 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 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人文 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 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02
写作实践
01
总结词:写作指导
02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转化为文字,教授他们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03
总结词:写作练习
04
详细描述: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景物进行描写,要 求他们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与反馈
总结词:作品展示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老师 给予评价和建议。
课程主题,激发他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词:回顾知识
详细描述:回顾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为新课做准备。
观察与讨论
总结词:指导观察 总结词:小组讨论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如色彩、形 态、声音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和感受,互相启发和补充。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写景物的技巧。

3. 欣赏名篇佳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3. 教授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修辞手法等丰富语言。

4. 欣赏名篇佳句:分享一些经典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6. 展示成果: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短文。

2. 收集一些描写景物的诗句或佳句,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丽的风景图片。

2. 经典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3.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第二课时:欣赏名篇佳句,进行实践练习。

3.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

4. 第四课时: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1、明白选景要有典型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2、掌握如何使写景文章“美”的方法——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了解如何使写景文章更有“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课前配乐播放虹桥二中的图片)同学们,你们对这些图片熟悉吗?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校园介绍给大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校园。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绘虹桥校园美景,展二中学子风采。

”2、请你来做校园小导游请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你对校园独特风景的介绍:亲爱的朋友:来虹桥二中吧,这里有的,这里有的,……3、写景锦囊一:给你一双慧眼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明确:最有典型性,最能代表学校的特色⑵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明确:这是景物的特点⑶什么是景物的特点?明确:即这个景物区别于其它景物的标志。

⑷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请自读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寻找答案。

(两分钟后回答)明确:方法一、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如何多方面感知?你能以我们已学过的课文《春》为例吗?明确:例:“春花图”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嗅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听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方法二、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景物的特点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

(苏轼)4、写作练习:拿起你手中的笔,选择你校园最美的景,用你动人的语言把它们描绘出来吧!(写作时间5分钟,字数80-100)学生写作时可间隔播放校园图片幻灯习作交流、同学推荐、评价(预设:学生的评价应该主要集中在用词准确、修辞手法生动等方面)4、写景锦囊二:送你一枝神笔过渡语: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那样,这几位同学的语句之所以得到推荐,就是因为他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注意了用准确的词语、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语言就会变得美起来。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

3. 欣赏法: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如顺序观察、特征观察等,以及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如运用形容词、动词、比喻等。

3. 实践:让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选取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观察并描写出身边景物的特点。

2.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主动关注并描绘景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景物描写的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2. 准备景物观察和描写的素材,如校园、公园等。

3. 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便于学生记录和练习。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作家或诗人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景物描写的经验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十、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一个进行详细描写。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第一章: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语言表达景物特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好处。

2.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及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观察并尝试描写景物。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景物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意义。

2.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好处:如提高观察力、培养表达能力等。

3.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观察的角度、观察的顺序等。

4. 讲解如何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要素等。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观察教室内的景物,并尝试进行描写。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景物,并尝试进行描写。

第二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四、教学步骤1. 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2.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法、分类观察法等。

3. 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学到的基本方法观察和描写家中的景物。

第三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语言表达景物特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运用细节描写景物。

《观察和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2、把握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把握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

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使用感官来观察景物。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写一个景物。

第二章:观察景物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物的基本要素,如地点、时间和氛围。

2.2 教学内容介绍景物的基本要素。

讨论如何观察和描述这些要素。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描述其基本要素。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观察景物的细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景物的细节。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观察和描述景物的细节。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描述其细节。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细节。

第四章:观察景物的动态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

4.2 教学内容介绍景物的动态变化。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观察其随时间的变化。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动态变化。

第五章:综合观察和描写景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创作一段描写景物的文段。

5.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综合观察和描写景物。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综合观察和描写。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综合观察和描写一个景物。

这五个章节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景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丰富描写景物的语言。

6.2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和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中的作用。

讨论如何创造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一个景物。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观察的基本方法。

2. 景物描写的技巧。

3.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运用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做到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观察景物,并进行描绘。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描写的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景物观察的基本方法,如顺序观察、对比观察等。

3. 实例分析:欣赏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中的描写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或家庭附近的景物,进行描绘。

5. 讨论交流:分组分享观察和描写的心得,讨论如何使描写更生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景物,并进行描写。

8. 板书设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1. 观察方法:顺序观察、对比观察等。

2. 描写技巧:运用生动的语言,注意细节描绘。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综合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内容:观察方法的运用、描写技巧的运用、作品的艺术性。

3. 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一个进行详细描写。

2. 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力求作品生动、形象。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学会提炼景物的特点,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如何写景。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授课方法自主预习阅读感知讨论归纳练习巩固五.学法指导了解散文笔法。

六.教学过程【亮标明学】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合作互学1.朗读并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来感知景物的特征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2.讨论交流总结:①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②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③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④发挥联想想像(虚实结合、动静相生)3.请大家自由品读,用心领悟这些方法的妙处。

【释疑助学】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的描写。

描写景物,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要写出特色,就要注意观察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令特色,包括春夏秋冬、晨昏昼夜不同的景色,传统节日不同的景观;二是地域特征,南北东西、山川湖海、城镇乡村、风景名胜,都有其各自的风光特色。

写出景物特色的诀窍为十个字:细节、形象、特色、感受、体验。

细节:“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

”(屠格涅夫)形象:“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袁鹰)特色:“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

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老舍)感受:“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

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碧野)体验:“写景最好是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经历些个风晨雨夕,寒往暑来,一句话,得在认识上下一番功夫。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景物的技巧,运用语言描绘景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2. 实践指导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描写景物的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优秀作文、景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准备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3. 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中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

4. 户外观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心得体会,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够运用所学观察方法,全面、准确地观察景物。

(2)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点。

(3)作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富有创意。

2.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观察。

2. 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

3. 实例分析:欣赏名篇佳作,分析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描写景物,学生跟随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写心得。

4. 欣赏法:分析名篇佳作,学习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兴趣。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观察,强调观察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 讲解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4. 实例分析:欣赏名篇佳作,分析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写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6.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描写一个景物,学生跟随练习。

7. 学生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观察和描写景物。

8. 作业点评:课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10. 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观察方法的运用:是否能够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全面观察景物。

(2)描写技巧的运用:是否能够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3)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观察和描写景物,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和案例分 析,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描写景 物的技巧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写作 练习,提高观察和描写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比较 ,互相学习和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不同景物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小组间的比较和竞赛,激发 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观察和描
写的水平。
教师示范与指导
教师亲自示范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提供具体的技巧和指导。
在学生观察和描写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 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秀之处,激励 学生不断进步。
注意语言节奏的把握,使景物 描绘更具韵律感和音乐性。
修辞手法的运用
运用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 等,丰富景物的表现形式和语
言风格。
景物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情景交融
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通过景 物描绘表达情感和意境。
寓情于景
借助景物描绘,隐喻情感和思 想,使读者在感受景物的同时 ,领悟深层含义。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 ,使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和表 达方式。
教师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 有助于提高观察和描写能力的建议, 如多观察、多练习、多阅读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
教学改进
教师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不断学习和借鉴更好的教 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

3. 优秀景物描写文段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景物描写文段。

3. 实践法:学生练习观察和描写景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观察。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景物描写文段,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和描写家中或身边的景物,提高描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是否正确、全面。

2. 评价学生描写景物的语言是否生动、形象。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景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课堂演示和练习。

2. 收集一些优秀景物描写文段,用于分析和欣赏。

3. 准备练习纸和书写工具,供学生课堂练习使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实地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

2. 引导学生尝试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3. 组织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观察景物的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2. 如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景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写。

2. 准备一些关于景物描写的示例文章,供学生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物,注意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特征,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新课导入:介绍景物描写的概念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景物描写是通过观察和描写自然或人造景物的外貌、特征、氛围等方面,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示例讲解: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景物描写的示例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并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并尝试用语言进行描写。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提出建议,以提高描写的能力。

5. 个人创作: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并进行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7.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观察和描写景物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并将作品交给老师。

9.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描写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景物特点。

10.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体验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景物的观察方法景物描写的技巧实际操作:观察并描写校园景物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的特点。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描写景物,提高写作能力。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描写的心得。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第二步:讲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等。

第三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进行景物观察,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描写。

第四步: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描写作品,互相评价、指导。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描写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描写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2 评价指标观察的全面性:是否注意到景物的各个方面的特点。

描写的准确性: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

写作的条理性:是否能够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

语言的丰富性:是否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校园景物图片景物描写范文写作指导资料4.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书写工具第五章:教学时间与安排5.1 教学时间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景物观察,开始动手描写。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分享描写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课时:教师点评,总结评价,学生反思。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摄影比赛,鼓励他们用镜头捕捉美丽的景物。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第一章:了解景物描写的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景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解释景物描写对故事背景和氛围的营造作用。

2. 探讨景物描写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景物,培养对景物的敏感度。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

3.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景物描写文段,让学生分析和模仿。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二章:观察景物的技巧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感官观察景物。

2.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观察景物。

2. 强调观察景物时要关注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景物的图片,学生通过感官观察并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的技巧和心得。

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运用感官观察并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三章:描写景物的语言表达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2.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描写效果。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使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来描写景物。

2. 介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活动:1. 学生练习使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描写景物。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描写景物时的语言表达技巧。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运用生动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四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教学目标:1. 学会将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2. 提高写作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将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融入到短文写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
二次备课
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No.4
第1、2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课 型
作文




1、懂得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描写所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方 法
示例分析、讨论、质疑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
分析




一、导入激趣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 “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二次备课
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
(a)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 时间顺序 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小组讨论交Βιβλιοθήκη 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次备课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三、赏析品评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