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简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从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产生气体、水和其他物质。

本课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观察铁钉生锈的变化过程以及更多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最终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

那么,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物质变化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比如,铁钉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抓住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依据证据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实践: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态度责任]尊重证据,当结论不一致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加以关注,知道人们能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物质的变化,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断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铁钉生锈阅读资料;牛奶、白醋、红墨水、清水、搅拌棒、静置的泥水。

[学生]白醋、牛奶、“铁钉生锈过程”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注:我只做了老师要求做的)第三章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2.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当电极反应速率为0,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无极化现象,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可用作参比电极。

3.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答: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

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4.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

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零电荷电位,若小于0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5.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就越小。

)6.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平台”?7.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型以解释。

8.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9.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线的原理。

10.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答:静电作用和热运动。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ppt课件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ppt课件

A.形状的改变 B.产生气体
C.产生沉淀
课堂总结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铁钉的颜色和溶液的 颜色都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物质所发 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 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所发生的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有些化学变化并不一定有这些现象 出现;有这些现象出现时也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 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新知讲解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新知讲解
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拓展提高
蛋壳上的图案
实验材料:红壳鸡蛋、棉签、烧杯、石棉网、小刀、白蜡、 食用醋或醋精、筷子。
实验步骤: (1)取一只红壳鸡蛋(颜色偏红的鸡蛋壳比较硬),洗去表面脏物,再把水擦干。 (2)取适量的白蜡(可用平时照明用的蜡烛),压成碎屑放入一个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 石棉网上,用微火使白蜡熔化。 (3)用棉签蘸取上述白蜡液,在洗净的蛋壳上画上自己所需的图案。 (4)画完后将鸡蛋静置,使所画的笔迹干燥至不再黏手为止。
注意观察硫酸铜溶液 和铁钉颜色的变化。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硫 酸铜溶液。
注意铁钉不要全部浸 入硫酸铜溶液,以便 进行对比观察。
新知导入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现象:与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铁钉表面会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在空气中放
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
实验记录:
铁钉
硫酸铜溶液
变化前 灰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新知讲解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 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从铁钉和硫酸钢溶液的反应, 可以知道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结构决定,而物质的结构又可以 通过它的化学性质反映出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学生自主实验和小组合作交流的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意识。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讨论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小组准备实验所需的物质和仪器。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物质变化现象。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伴随现象的兴趣。

例如,教师展示一个颜色变化的实验,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接着,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研讨
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变化都有哪些? 能不能将他们列举出来吗?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米饭和碘酒
铁钉生锈
白醋和小苏打
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物质的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 淀粉与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钉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发光发热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颜色变化 产生沉淀 颜色变化
我所观察到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
铁钉 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
探究活动观察现象
研讨
思考一下: 这是化学变化吗? 你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探究活动分析结果
证据1:有新的物质产生
• 可能已经不是硫酸铜溶液 • 硫酸铜的含量可能减少
探究活动分析结果
证据2:有新的物质产生
红褐色物质
• 红色物质可能是溶液 中析出来产生的沉淀
本质特征 产生新的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产生气体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产生沉淀
总结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 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确定是否是化学变化,仍然需要在实验观察中寻 找证据,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置换反应
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 所以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后,会 把单质铜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上, 同时一部分铁溶解到溶液中,生成 硫酸亚铁。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总结

考点0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021年考点全解析(人教版,含答案)

考点0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021年考点全解析(人教版,含答案)

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实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矿石粉碎3.形式:A.状态上的改变: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B.形状上的改变:木材制成桌椅、铁杵磨成针C.位置上的改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瓣从枝头落到地面)千凿万击出深山(石灰石从山里运到山外)D.能量形式改变: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水力发电(势能→动能→机械能→电能)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

1.概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实例: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3.注意: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可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

例如:4.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5.相互关系: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生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6.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判断化学变化口诀化学变化,颇有特征;其他物质,伴随而生;发光放热,沉淀生成;产生气体,颜色变更;现象各异,五彩纷呈;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注意:原子弹爆炸、核反应堆发电等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它们属于核物理变化。

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的发生;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4.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小学六年级科学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的四大现象,知道可根据变化产生的现象判断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
知道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了解沉淀的概念,认识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仔细观察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学会使用观察法仔细观察。
第四大现象是目前所没有接触过,产生沉淀物。在今天的学习中,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学习。
2、新课学习
在通过视频观察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现象前,我们先来观察今天所要用到的硫酸铜晶体以及碳酸氢钠晶体。
通过屏幕上硫酸铜晶体的图片可观察到硫酸铜晶体的颜色为蓝色,存在形态颗粒状,与食盐晶体的颗粒类似。
下一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
今天的课程到这结束了,谢谢大家。
1、复习回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复习回顾。
化学变化伴随的四大现象,其中三大现象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吧。
第一大现象,源自我们做过的一个实验淀粉与碘酒的实验,在实验中碘酒与淀粉相遇后,其颜色会由棕褐色变为深蓝色。而改变颜色是诸多化学变化中较常出现的实验现象。所以第一大现象就是改变颜色。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知识点来源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科学
□所属章节:下册 物质的变化 第二小节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录制工具和方法
Camtasia Stu化学变化常见的四大现象中的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但是对于产生沉淀物这一现象,学生没有观察过其完整过程。因此在本节微课中,学生除了将有机会观察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之外,还能通过小游戏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现象学习制作密信,加深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初中化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 人教版

[初中化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 人教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能力目标: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确立难点的依据: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镊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

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的什么现象出现?生: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

(板书:淀粉和碘酒颜色改变)师:颜色改变改变又说明了什么?生: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生: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师:请一位同学说说铁生锈了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铁生锈了是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

(板书:铁生锈颜色改变)师: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生:产生了新的物质。

(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

(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在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杯液体是下面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

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

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

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教研员张老师首先肯定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她表示很满意。

接下来,她细致地进行了点评:一、科学课的整体思路把握的比较准确,科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导入简洁有效,短时间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活动可操作性强。

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而“活动”的核心是让学生“动手”。

重视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亲自去观察、记录、整理、讨论交流……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建议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或共同讨论得出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欠准确,语言表述欠严密,解释也欠科学,但只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研员还说学生的求知精神源于身边的生活。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返回到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生活中更有趣的知识。

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

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

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来。

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船营区第九小学校杨春艳。

区级教研课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区级教研课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让学生在亦步亦趋式的教师引导下,通过寻找证据到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趣味性。
两个步骤两个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普遍性。
提醒学生要断定一种物质必须具有确凿的证据。
及时小结和练习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知识拓展,破除迷信,科学教学向课外延伸。

3、碘酒、面粉、氢氧化钠的实验。
碘酒溶液的颜色是色的,面粉是色的。把面粉放入碘酒溶液之后,我发现碘酒溶液马上变成了色的物质产生。当氢氧化钠溶液滴一滴进入碘酒溶液之后,振荡后溶液马上发生了变化,颜色变成了色。
实验(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物理化学)变化,其中伴随的现象

4、点燃打火机。
当打火机点燃后,在打火机上产生的火焰会,用铁汤匙在火焰中部阻断后,我能发现在铁汤匙上留下了色的物质,汤匙罩在火焰上部后,此时汤匙上(有没有)留下这种物质。
六、考验你的观察力:
播放录像《膨糖》,让学生从中找出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伴随着什么现象?
七、拓展激趣:
教师表演斩妖剑,神秘信件等“魔术”,还可以对个别学生与老师配合表演“血手印”,并再次进行神奇的杯子的变色反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有趣的魔术,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探究化学的情景之中。




分组实验记录表第小组
注意:表格中的横线填写文字描述,括号内用打“√”选择。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1、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色的,铁钉是色的。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一会儿之后,我发现铁钉浸入硫酸铜中的部分表面上出现了色的物质产生,而没浸入的部分(有没有)发生变化。过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我还发现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②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设计一个前后对比实验,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后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寻找到证据证明这个反应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我们就知道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了。

③实验注意事项:补充硫酸铜溶液的特点,提醒实验注意安全。

3、指导开展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研究:①实验步骤一:跟随指导视频,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②实验步骤二: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度、状态等方面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并将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③整理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特点。

④实验步骤三:跟随实验指导视频,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⑤观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1小时发生的变化视频,补充实验证据。

4、寻找证据,证明猜想: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①整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②验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跟随实验指导视频操作方法用磁铁验证铁丝表面产生的棕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5、整理证据,得出结论:结合实验结论和查阅的资料,得出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产生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新物质----金属铜。

这个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观察、描述、记录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的外观特征。

跟随指导视频,完成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观看视频,补充实验记录。

整理观察到的现象,跟随视频检验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倾听,检验自己的记录结果,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明确本节课探究的思路与操作方法。

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对比反应前后溶液与铁丝的变化来说明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2、读题,出示答案并讲解。

课堂评价七、课堂评价1、出示本节课自我评价量表请学生仔细阅读评价标准并对今天这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提醒:非常符合打三颗星,把获得的星星数量记录在课本中。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性教案:市周浦小学周文平【教材分析】本课是六上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活动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仍延续“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的思维方法,学习“置换”类型的化学变化,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

活动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化学变化,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还处于表层的认知状态,对于从化学变化的现象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确认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确认“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等方法研究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梳理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利用原有所学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的研究,辩证看待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产生新物质的关系。

【器材准备】教师教具:绿矾(硫酸亚铁)、草酸、茶水;硫酸铜溶液、铁钉、玻璃棒、镊子;氢氧化钠、稀盐酸、酚酞分组材料:硫酸铜一小包,玻璃棒、铁钉、镊子各一,澄清石灰水、吸管,烧杯,水,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小魔术:茶水—墨水—茶水)教师表演魔术:黄色的茶水,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填空题1.硫酸铜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溶液。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打火机打火后,里面的液化气便燃烧变成了无色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打火机打火后伴随的现象是(______),属于(______)变化。

4.在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中,铁钉的变化是铁钉的表面有(______)色的物质附着,溶液的变化是颜色慢慢(______);我们的结论是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_)变化,因为(______)。

5.蜡烛燃烧的时候(如图),既有物理变化又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有(____________)。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物等。

7.崭新的铁钉是(______)色的,硫酸铜溶液是(______)色透明的液体。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反应,这个过程中(______)新物质,属于(______)变化。

8.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9.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米饭变馊C.蜡烛燃烧D.铜钱变绿10.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

A.产生大量气体B.溶液变白色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11.将打磨洁净的铁钉三分之一插入到新配制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了几分钟取出铁钉,()。

A.铁钉在溶液中的部分出现了绿色B.铁钉在溶液中的部分出现了紫铜色C.溶液中出现了黄绿色沉淀物12.把铁钉侵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C.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D.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教师工作总结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

教师工作总结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

教师工作总结六年科学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评课记录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科学下册中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且对化学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如颜色的改变、产生气体、状态的变化等,从而加深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具备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还不够清晰。

因此,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提高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如颜色的改变、产生气体、状态的变化等;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如颜色的改变、产生气体、状态的变化等;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法、讲解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通过观察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现象。

六、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四种最常见现象,并认识到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历“提问—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实验准备和课堂教学中改进措施;(4)亮点特色
环节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4
1.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2.归纳整理:将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和它们伴随的现象列举出来并填写在表格中。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3.交流讨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几种常见现象。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并和小组组员说一说。
环节五:课末练习(指向目标1,2,3)
1.填一填: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连一连
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
烧水过程中冒泡 物理变化
面粉放入水中变浑浊
教师活动6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不同的物质在进行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是()。

A.一样的B.各种各样的C.只有一种现象比较明显【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

【解答】不同的物质在进行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是不同的。

2.【答题】()不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形状的改变B.产生气体C.产生沉淀【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

【解答】产生了新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

3.【答题】化学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B.是否产生了水C.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产生新的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4.【答题】铁生锈的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包括()。

A.体积的改变B.物质存在状态的改变C.颜色的改变【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实验现象。

【解答】铁生锈伴随的现象,体积发生了改变,颜色发生了改变。

5.【答题】进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中,不能用手直接拿铁钉,需要使用______。

【答案】镊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

【解答】操作规范不允许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在实验中,用手去拿,有些东西会腐蚀伤手,对实验来言,手并不干净会给实验带入杂志。

6.【答题】崭新的铁钉是______色的,硫酸铜溶液是______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银白蓝【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物理性质。

【解答】崭新的铁钉是灰白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7.【答题】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反应,这个过程中______(选填“产生了”或“没产生’’)新物质,属于______变化。

【答案】产生了化学【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

【解答】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8.【答题】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中,铁钉不要完全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以便进行对比观察。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

【解答】有对比实验,是为了实验的科学性和精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质特征
产生 新的物质
阅读教科书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变化在进行着。 你能判断哪些是化学变化吗?(发光发热、 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可 以帮助我们辨别。) • 师强调:有时物理变化中也会伴随这些现 象:如发光(电灯)、发热(摩擦)、放 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 气变成液氧)等,看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 最主要看是不是生成新的物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凤鸣学校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会发生什么变化
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 硫酸铜溶液(见37页图片):蓝色溶液颜色变淡,有沉淀物产生
思考:这红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什么?
硫酸铜+铁=铜+硫酸铁
你们说,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 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问题。学生指板书回答问题。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
改变颜色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这个单元,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哪些物质的化学变化, 用表格的形式一起整理好吗?
物质的化学变 化
蜡烛燃烧 淀粉与碘酒 铁钉生锈 小苏打和白醋 白糖加热 硫酸铜溶液和铁 钉
伴随的主要现 象
发光发热、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颜色变化 产生沉淀、颜色 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