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铁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和维护技术设备的完好状态,减少事故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所有从事铁路通信技术维护工作的人员,包括技术维护工程师、技术员和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技术维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确保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条技术维护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持续提高。
第五条技术维护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通信行业的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和违纪行为。
第二章设备维护第六条技术维护人员应定期对铁路通信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七条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技术维护人员应及时排查和修复,并填写相应的维修记录,确保故障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使用。
第八条技术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保养手册的要求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得随意更换设备部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技术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将测试和检查结果记录在相关文件中。
第十条技术维护人员应及时关注设备的技术更新和升级信息,适时进行设备升级和改造工作,以提升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第三章工作管理第十一条技术维护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保证安排合理,及时完成工作。
第十二条技术维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改变工作流程和操作方式,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技术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应着装整洁,佩戴工作证件和安全防护用具,并严禁饮酒等不良嗜好影响工作和职务执行。
第十四条技术维护人员应做好工作记录和工作报告的填写,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并保存相关证据和文件资料,以备查证。
第十五条技术维护人员应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维护水平。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技术维护工作涉及到设备和电源操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害和设备故障。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一、前言对于铁路来说,通信技术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列车的安全、正常行驶和各点间信息传输是否畅通等方面。
科学有效的通信技术维护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铁路运输事业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通信设备分类铁路通信设备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通信车,另一类是通信基地。
其中,通信车指的是移动通信设备,可以进入各种地形和环境,如通信列车、巡检车等;通信基地则指的是固定通信设备,包括信号机、电话机、广播机、监视器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通信车和通信基地的维护规则。
三、通信车维护规则1、车辆保养要做好。
通信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因此需要做好保养。
定期检查车辆质量,加注润滑油、冷却液等物品,加强清洁、消毒和防虫害等措施。
同时,及时更换破损、老化的零件,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通讯效果。
2、设备检查要细致。
通信车设备集成度较高,检查时需要谨慎、认真,以排除故障。
检查时应按照设备表格和工作记录表要求,对各项设备执行定期的维护、清洁和保养,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通信车端口、信道以及通信质量等检查,以保障通讯质量。
3、积极提高维修和应急能力。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但是在铁路通信车运输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状况。
因此,司机及时进行设备快速修复或转发任务包,确保指令传递效率和工作顺利展开。
四、通信基地维护规则1、定期检测维修。
对于通信基地,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检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检查标准,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测试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减少故障率。
同时,还可以制定维修计划,定期更换设备零部件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2、注意设备安全。
任何时候,设备的运行安全都是首要考虑,需要注意设备的温度、电源是否正常,防止意外火灾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还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存放和运输环境,远离有害气体、潮湿等。
3、加强追踪运行。
(通信企业管理)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

(通信企业管理)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〇一〇年十月TG/DW102-2010前言为适应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满足专用通信系统划归铁路管理后的工作需要,推进铁路通信专业化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专用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水平,铁道部组织对《铁路专用无线通信设备维护规则》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结合当前铁路通信维护体制,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原有无线维规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分别形成了技术管理篇和设备维护篇,为今后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维护章节预留了空间。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维护规则(专用无线通信)》(铁运〔2000〕57号)同时废止。
各铁路局要积极组织相关通信维护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马芳、姜永富、张朝华、朱惠忠、王铨、常青、赵武元、蒋笑冰、么亮、欧阳朔、杨锐、刘清涛。
二○一○年十月总目录1总则2技术管理2.1机构和职责2.2维护管理2.3质量管理2.4故障及障碍管理2.5安全管理3设备维护3.1无线列调通信设备3.1.1设备管理3.1.2设备维护3.1.3质量标准3.2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3.2.1设备管理3.2.2设备维护3.2.3质量标准3.3列车防护报警设备(LBJ)3.3.1设备维护3.3.2质量标准3.4列尾司机控制盒3.4.1设备维护3.4.2质量标准附件:铁路无线通信维护相关报表(共15张)1总则1.1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简称无线通信)是铁路运输指挥的重要基础设施,对铁路运输与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维护管理,统一维护标准,确保系统运用安全,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铁路各单位专用无线通信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准则。
1.3铁路专用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简称无线列调,含承载的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调度命令无线传送)、列车无线防护报警通信、列尾通信等。
铁路专用通信维护规程(有线)4第四篇电视电话会议运行管理办法试运用

第四篇铁路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第一章一般规定第4-1条铁路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是专为铁路运输生产和管理服务的,由会议电视系统和音频电话会议系统组成。
第4-2条会议电视系统是利用会议电视设备和数字传输电路在两点或多点间传送活动图像,语音,应用数据(电子白板、静图)信息,为参加会议的各部门提供召开交互式会议的业务。
第4-3条音频电话会议系统由多级会议总机、分机,经音频电路连接组成。
其汇接方式应满足铁路用户:部,局,办事处,基层站段分别或同时召开会议的需要。
第4-4条铁路电视会议系统采用两层星型网络结构:1、铁道部到各铁路局使用高清会议电视系统,MPEG-2制式。
铁道部多点控制设备(MCU)通过4个2Mbit/s专用数字传输通道,与各局高清会议电视终端设备连接;2、铁路局至各办事处、站段的局内会议电视系统,各路局MCU通过1个2Mbit/s专用数字传输通道,与管内各会议电视终端设备连接。
3、各级MCU间原则上采用主、从级联方式连接。
在不具备条件时,采用背对背连接方式。
4、铁道部到各铁路局之间采用音频带内传输方式,音频会议设备作为备用;铁路局到各办事处、站段之间在不具备音视合一条件时,音频可采用带外传输方式。
第二章电路管理第4-5条会议电路:从会议室的会议终端设备至对端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终端设备。
第4-6条会议设备与传输间的分界:1、数字电路以数字配线架DDF上的2Mb/s接口为界,用户侧的传输线由会议电视电话会议机房负责维护;传输侧(含2Mb/s接口)由传输部门维护。
2、模拟电路以引入室内第一连接处为分界点,用户侧的传输线由电视电话会议机房负责维护;外线侧由相关部门维护。
3、数字复用设备由传输部门负责维护,对于与会议电视设备置于同一机房的数字复用设备可以由所在电视电话会议机房负责维护。
第4-7条会议电视系统的数字传输通道应具有不同路由的迂回保护功能。
第4-8条铁道部至各路局、各路局至各办事处、各办事处至各站段须有主、备用的数字传输通道或音频通道。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铁路信号是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而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则是保障信号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信号维护规则的基本要求、维护作业流程、维护作业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
1.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2. 维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工作防护用具,并严禁酒后维护。
3. 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维护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信号设备的设置参数。
二、维护作业流程。
1. 日常巡检,维护人员每天对信号设备进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2. 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周期对信号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信号设备出现故障,维护人员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三、维护作业注意事项。
1. 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确保列车行车安全,严禁因维护作业导致列车运行受到影响。
2. 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信号设备的设置参数。
3. 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严禁操作过程中出现违章行为。
4. 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以及维护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只有严格遵守规定,确保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地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希望广大维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共同维护好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行。
铁路通信管理制度

铁路通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铁路通信管理工作,提高通信设备的利用效率,保障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铁路通信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铁路部门的通信管理工作,包括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铁路通信管理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铁路通信管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
第五条铁路通信管理应当遵守服务质量标准,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效率。
第六条铁路通信管理应当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通信信息的安全。
第七条铁路通信管理应当保证通信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铁路通信管理应当建立健全通信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制度,确保通信设备的长久运行。
第二章通信设备的安装第九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遵守有关规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一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按照计划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二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安装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第十三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确保日后维护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技术方案,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确保安装质量合格。
第十六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通信设备的维护第十七条铁路通信设备的维护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保养维护等。
第十八条铁路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铁路通信设备的定期维护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二十条铁路通信设备的保养维护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寿命。
第二十一条铁路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确保日后维护管理的顺利进行。
铁路有线通信维护实施规则

肃宁分公司铁路无线通信维护实施细则1 总则1.1 铁路有线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指挥、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维护管理,统一维护标准,确保系统运用安全,制定本细则。
1。
2 本细则是分公司管内各单位铁路有线通信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准则.1.3 铁路有线通信包括:通信线路、传输网与接入网、数据通信网、调度通信、会议通信、广播与站场通信、电话通信、应急通信、综合视频监控、通信电源、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等。
1。
4 铁路有线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由肃宁分公司统一规划.1.5 铁路有线通信必须执行国家通信保密和信息安全等有关规定.1.6 本规则解释权属于朔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肃宁分公司。
2 技术管理2。
1 机构与职责2。
1。
1 铁路有线通信维护工作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司、分公司、工队三级管理维护的模式.2。
1。
2 肃宁分公司运输生产部负责分公司通信管理工作,网管中心协助分公司通信主管部门工作。
2.1.3 肃宁分公司运输生产部是分公司铁路通信专业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提出通信网和设备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议,参与制定通信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程;(2)拟定通信设备修程修制、维修技术标准和维护管理办法;拟定通信系统和设备总体技术方案、装备标准,并指导实施;(3)掌握通信网和设备的主要技术现状和运用状态,指导通信设备的维护和运用管理工作。
制定通信专业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标准、制度,检查、指导通信安全管理工作;(4)承担通信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上道技术审查工作;承担铁路通信对外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的有关工作;(5)提出通信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铁路建设大中型项目设计文件审查及竣工验收意见;2.1。
4网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1)协助肃宁分公司运输生产部做好铁路通信系统运用管理工作,对公司主要通信网络、设备的运用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统计和运用分析;(2)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公司通信网络优化及规划方案建议;(3)对公司通信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处理技术问题,推广科学的维修方式;(4)负责做好新建铁路、既有线改扩建等公司重点工程的配合、通信维护接管的技术支持工作;(5)负责通信全网运用质量的测试,参与相关通信工程、网络验收测试工作;(6)负责骨干传输网、数据网等核心节点的设备和相关网络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7)负责公司铁路骨干传输网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故障指挥处理、业务疏通及运行质量统计分析工作;(8)负责网管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为工队网络维护及故障处理提供技术支持;(9)负责骨干传输网网络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定期对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提出网络优化、更改和扩容建议;(10)负责公司骨干通信网关键备品备件管理工作;(11)负责组织通信网络、电路和相关业务的配置、调整等工作;(12)承担分公司通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2。
铁路通信维护规则

维护规则:1铁路数据通信网是铁路IP数据业务室综合承载网络,是铁路通信系统及(信息系统)共用的数据基础平台。
2.数据网由(全路骨干网络)局域网络构成。
3.网络安全管理上,严格执行各级管理员口令制度。
做到(分级管理)定期修改。
4.在通信线路中,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试验联系制度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5.各通信段电务段批准的应急储配定额,储配好通信线路抢修配用器材,工具。
抢修动用后,应立即(整理补齐),并定期检查、试验,保持完好。
、5。
线路发生故障,工区人员应服从(调度)和有关机械室(网管)的统一指挥。
6.数据网由全路骨干网络和(区域网络)构成。
7数据网设配包括(网络设备)和配套设备8网络管理采用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和分级维护的方式、10.通信设备维护方式包括日常维修、集中检修、(重点整治)。
11.故障处理要做到(五清)。
12.保护地线接地的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
13.通信技术中心职责对全路通信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4.局线路是(铁路局)管内的长途电路。
15.局线路资源由铁路局(电务处)负责。
16.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分中心))、监控站及监控数据通信通道组成。
17.电源及机房监控能够实时反映被监控机房的烟雾、根湿度、水浸、门禁、(空调)等状态18.交流电缆(线):零线:(天蓝)色或黑色;保护地线:黄绿双色。
19.地方阀控制式蓄电池在深度放电后,应采取(低电压衡压充电)法进行恢复性充电,一般数值采用0.1C10A。
20.逆变器和UPS交流输入和输出均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项三线)制供电。
21.油机发电机组应保持清洁,保证无“四漏”即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22直流电源供电标准:24V的电压波动范围在(22.8~25.5)V23.直流电源供电标准:48V的电压波动范围在(43.2~57.6)V24.通信设备电源设备维护中直流钳形表规格程式为(三位半)。
25.蓄电池电池容量中,C10指的是(10)小时率容量。
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

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〇一〇年十月TG/DW102-2010前言为适应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满足专用通信系统划归铁路管理后的工作需要,推进铁路通信专业化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专用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水平,铁道部组织对《铁路专用无线通信设备维护规则》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结合当前铁路通信维护体制,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原有无线维规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分别形成了技术管理篇和设备维护篇,为今后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维护章节预留了空间。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维护规则(专用无线通信)》(铁运〔2000〕57号)同时废止。
各铁路局要积极组织相关通信维护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马芳、姜永富、张朝华、朱惠忠、王铨、常青、赵武元、蒋笑冰、么亮、欧阳朔、杨锐、刘清涛。
二○一○年十月总目录1 总则2 技术管理2.1 机构和职责2.2 维护管理2.3 质量管理2.4 故障及障碍管理2.5 安全管理3 设备维护3.1 无线列调通信设备3.1.1 设备管理3.1.2 设备维护3.1.3 质量标准3.2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3.2.1 设备管理3.2.2 设备维护3.2.3 质量标准3.3 列车防护报警设备(LBJ)3.3.1 设备维护3.3.2 质量标准3.4 列尾司机控制盒3.4.1 设备维护3.4.2 质量标准附件:铁路无线通信维护相关报表(共15张)1 总则1.1 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简称无线通信)是铁路运输指挥的重要基础设施,对铁路运输与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维护管理,统一维护标准,确保系统运用安全,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是铁路各单位专用无线通信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准则。
1.3 铁路专用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简称无线列调,含承载的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调度命令无线传送)、列车无线防护报警通信、列尾通信等。
铁路有线通信维规

(7)制定管内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组织实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8)制定应急抢险预案,建立应急抢修组织并定期进行演练,组织指挥事故抢险及故障处理,及时排除大通道中断障碍;
3.5.5设备维护
3.5.6质量标准
3.5.7会议机房与会议室环境要求
3.6广播与站场通信
3.6.1一般规定
3.6.2设备管理
3.6.3设备维护
3.6.4质量标准
3.7电报及电话通信
3.7.1一般规定
3.7.2电路管理
3.7.3设备管理
3.7.4设备维护
3.7.5质量标准
3.8应急通信
3.8.1一般规定
(11)负责铁路骨干通信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工作;受理、审批和安排骨干通信网的停机要点并监督执行情况;在通信网络出现障碍时,协调相关铁路局应急抢修工作并向部电务调度汇报进展;
(12)负责骨干传输网网络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定期对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提出网络优化、更改和扩容建议;
(13)负责全国骨干通信网备品备件管理工作;
1.6 各铁路局(含铁路公司,下同)应根据本规则要求,结合本局情况制定有线通信设备维护工作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
1.7 本规则解释权属于铁道部运输局。
2 技术管理
2.1 机构与职责
2.1.1 铁路通信维护工作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通信(电务)段三级管理以及段、车间、工区(班组)三级维护的模式。
3.3数据通信网
3.3.1一般规定
铁路GSM-R系统维护规则讲稿

一.技术管理篇
2.维修管理
2.1.2 设备大修: (1)超过使用年限; (2)使用年限以内,但设备容量达不到业务要求。 (3)使用年限以内,但由于设备制式淘汰、元器件及 配线老化、机械强度不足、电气性能指标劣化,以致造 系统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运输生产需要,而正常维修又 无法解决时,应进行大修。 (4)使用年限以内,国家和铁道部通信主管部门明令 禁止使用的制式、频率; (5)使用年限以内,设备陈旧,维修配件没有来源, 而又没有替代器件,不能保证使用,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一.技术管理篇
2 .维修管理
2.4 备品备件管理
1.移动交换子系统、智能网子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子系统设备、基站控制器的重要板件如主控板、电源板、 业务处理板等板卡每套设备至少应有1块备板。已经1+1 热备份的板卡备用数量可适当减少。
2.BTS重要板卡如载频板、主控板、合路器等备份板卡、 直放站近端机重要板卡应不少于实际运用数量的10%, 系统设备中已冗余备份的板卡,其备份比例可以适当降 低;直放站远端机备机数量不少于本线路配置数量的 10%,不足一台按一台配备。
一.技术管理篇
2 .维修管理
2.1.7GSM-R设备维修包括日常维护、集中检修、 重点整治。
日常维护:是预防和消除故障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快速处理的经常性维护作业,包括定期对GSM-R系统 进行巡检、网络质量分析和数据备份等日常操作,通过 性能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网络隐患,随时排除故障,确 保通信畅通。 集中检修:指恢复、改善与提高设备强度和性能,且技 术性较强的专业维护作业,包括重要设备的主备用倒换 测试,系统性能测试调整等。 重点整治:指对网络和设备存在的重大隐患(如大范围 运行指标劣化等)进行专题解决,或通过重点整治,解决 重大网络隐患,确保运输安全。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pdf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颁布单位】铁道部【颁布日期】 1987【实施日期】 1987【文号】铁电务(1987)401号总则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
通信部门各单位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用户服务的方针,做到通信联络迅速、正确、保密、稳定。
通信工作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全面安排,认真完成大、中、维修计划,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经常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铁路通信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集中使用的特点。
维护管理必须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
加强基层建设,搞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应用先进技术,掌握技术业务,密切协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是铁路通信维护工作的准则。
各单位必须遵照本规则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铁道部。
总—1条凡为铁路运营所设置的通信设备,均由电务部门负责维护。
铁路各工厂、院、校、工程部门设置的通信设备,纳入铁路通信网时,均应符合本规则的标准,并实行统一调度管理。
总—2条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的通信设备,均应按照有关制造、设计、施工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接管、维修、运用。
总—3条固定资产的调拨、移设、封存、启用和报废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
调拨的固定资产应保持完整,有关附属设备、备件及技术资料应一并调拨。
总—4条铁路通信设备原则上不租给路外单位使用。
路外单位需租借时,应按铁道部有关规定办理;当铁路需用时,应予收回。
总—5条铁路通信网的构成、运用和调整,由铁道部统一安排管理。
日常分工:干线通信由铁道部管理;局线通信由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分别管理。
总—6条铁路通信网是国家通信网的一部分,铁路通信必须按照国家关于通信保密的规定执行。
凡在通信中涉及国家机密的,应采取保密措施。
总—7条各种战备通信设备(包括迂回线路和移动通信车)的运用管理由电务部门负责。
铁路通信维护的规章制度

铁路通信维护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列车正常通行,维护铁路通信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铁路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
第三条铁路通信维护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修及时、质量为重”的原则,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确保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服从铁路通信设备的管理和指挥。
第五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第七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做好协调沟通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维护任务。
第二章维护要求第八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铁路通信设备进行巡检和检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做好设备日常的清洁和简单维护,确保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第十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第十一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时处理故障。
第十二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做到维修及时、质量可靠。
第十三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做好维修记录,记录维修的过程和结果,为设备的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第十四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和可靠。
第三章安全保障第十五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护过程的安全。
第十六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应当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铁路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高空、边坡等危险作业时,应当穿着符合相关要求的安全带和安全帽,确保安全。
《铁路通信维护规则》的创新与编写实践

路通信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运行、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铁路运输经营对通信业务需求快速增长,通信设备大量增加,高速铁路对通信安全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通信维护人员短缺,使得铁路通信的运行维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铁路通信维护规则》(简称维规)作为我国铁路通信维护管理的基本准则,自2010年发行暂行版以来,已逐渐落后于新形势下的铁路通信维护需求。
只有修改编写新维规,才能更好地借鉴国内外铁路通信维护管理经验,创新维修体制,完善维修手段,提高铁路通信维护管理水平,使其适应新时期铁路通信的发展和需求。
1 新形势下维规修编的重点与挑战1.1 演进与传承20世纪90年代初,维规的主要专业包括长途明线和电缆、载波电话、步进/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电报、调度电话、无线列调等,反映了当时的通信技术状况,其管理内容严谨,经过反复研究,是多年经验的积累。
2000年底,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先后组织编写了13个专业维规单行本和2本《铁路专用有线/无线通信维护规程》。
铁路通信管理回归铁路部门后,2010年原铁道部运输局组织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先后编写了《铁路有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铁路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维护暂行规则》。
3本规则包含了主要的铁路通信专业,但缺少同步、铁塔等内容。
纵观几代维规的发展,铁路通信在不同时期、不同管理体制下,重心不同、视角不同,维规所侧重的篇幅、内容及关注方向也有所不同,但是历代维规中较典型的维护管理、维护方法等内容,都有着一定的继承和演进。
铁路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通信运维管理的需求《铁路通信维护规则》的创新与编写实践王铨: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38摘 要:分析新形势下铁路通信维护的需求,阐述《铁路通信维护规则》编写的总体框架、思路和基本原则;结合实例,论述在编写过程中如何创新维护管理体制、完善维修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铁路通信的维护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1987年铁电务(1987)401号总则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
通信部门各单位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用户服务的方针,做到通信联络迅速、正确、保密、稳定。
通信工作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全面安排,认真完成大、中、维修计划,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经常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铁路通信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集中使用的特点。
维护管理必须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
加强基层建设,搞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应用先进技术,掌握技术业务,密切协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是铁路通信维护工作的准则。
各单位必须遵照本规则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铁道部。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1987年铁电务(1987)401号总则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
通信部门各单位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用户服务的方针,做到通信联络迅速、正确、保密、稳定。
通信工作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全面安排,认真完成大、中、维修计划,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经常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铁路通信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集中使用的特点。
维护管理必须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
加强基层建设,搞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应用先进技术,掌握技术业务,密切协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是铁路通信维护工作的准则。
各单位必须遵照本规则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铁道部。
总—1条凡为铁路运营所设置的通信设备,均由电务部门负责维护。
铁路各工厂、院、校、工程部门设置的通信设备,纳入铁路通信网时,均应符合本规则的标准,并实行统一调度管理。
总—2条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的通信设备,均应按照有关制造、设计、施工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接管、维修、运用。
总—3条固定资产的调拨、移设、封存、启用和报废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
调拨的固定资产应保持完整,有关附属设备、备件及技术资料应一并调拨。
总—4条铁路通信设备原则上不租给路外单位使用。
路外单位需租借时,应按铁道部有关规定办理;当铁路需用时,应予收回。
总—5条铁路通信网的构成、运用和调整,由铁道部统一安排管理。
日常分工:干线通信由铁道部管理;局线通信由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分别管理。
总—6条铁路通信网是国家通信网的一部分,铁路通信必须按照国家关于通信保密的规定执行。
凡在通信中涉及国家机密的,应采取保密措施。
总—7条各种战备通信设备(包括迂回线路和移动通信车)的运用管理由电务部门负责。
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设备维护,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总—8条为保证通信不间断运用,应有计划地提高通信设备交流供电的可靠程度。
凡设在信号专用电源区段的通信设备,应设分路保险丝共用交流电源。
总—9条铁路通信维护工作实行铁路局、铁路分局、电务段(包括通信段,以下同)三级管理。
铁路局为加强通信的全程全网的管理,在局、分局所在地设置通信段,区间设电务段。
总—10条电务段根据维修工作需要设置有线通信检修所、无线通信检修所、中修队、领工区、通信机械室、电务试验室、工区等专业维修单位。
总—11条铁路局应配备电务试验车;电务段、电务大修队需备轨道车、检修测试车等相应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维修车辆。
总—12条通信设备实行大、中、维修三个修程。
维修工作包括:日常检修、定期轮修、重点整修。
日常检修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故障因素,确保通信畅通的经常性生产活动,包括日、旬、月、季、半年检修测试工作。
定期轮修是恢复、改善与提高设备强度和性能的修理测试工作,故修周期可根据设备使用频繁、重要程度而定,一般为一年及其以上,应逐台、逐段、逐电路的进行。
定期轮修中,凡能替换的设备,实行入所轮换修,不能替换的设备,应组织专业班组集中修。
重点整修是工作量较大,无固定周期,一次性的设备整修工作。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各维修单位均应实行检修负责制和质量检验制等科学管理方法。
检修周期如须变更,应按通信网管理分工原则,履行审批手续。
总—13条电务段应根据本规则规定和上级要求,结合设备质量状况,编制年(月)维修工作计划及质量提高计划,内容包括定期轮修和重点整修工作项目。
各工区、室、所根据维修工作计划内容、周期,编制通信设备维修工作计划表。
计划表是通信部门贯彻检修负责制,进行计划维修的基本制度,必须认真编制,严肃执行。
总—14条电务段应按本规则规定,做好维修质量管理工作。
努力提高设备质量、工作质量、运用质量。
总—15条通信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或超过大修期,如通过维修和中修达不到质量标准时,要安排大修。
通信设备大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鉴定,确认需要大修时,由电务段编制“大修任务申请书”,内容包括:大修理由、范围、方案和估算等,报上级审批。
通信设备大修,允许整机、整组更换或更新制式,适当增容。
通信线路大修包括电缆和架空明线大修,明线也可更换电缆。
总—16条为及时掌握大、中、维修工作进度及质量状况,电务各单位应认真做好日常统计分析工作,并根据本规则统计报告办法的规定,填写报表,按时上报。
总—17条为加强通信技术管理,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电务段应备有完整、正确的通信设备技术履历簿,并妥善保管。
在设备变动时,除办理有关设备变动手续外,应及时修订,每年全面核对一次。
对各种技术、测试资料应建立技术档案,定期分析,指导维修工作。
总—18条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有重点、有步骤地采用自动化检测、统计、分析、诊断等现代化手段,改革维修方式,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和运用管理水平,为逐步实现“状态修”创造条件。
总—19条为提高职工科学技术水平和保证设备、人身安全,各级领导必须加强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新工人及改职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独立担当工作。
多次考试不合格者,应适当调整其工作。
总—20条通信工作人员应认真搞好设备维护工作,预防故障的发生。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按本规则规定处理,缩短故障延长时间。
总—21条通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保密观念,遵守下列守则:1、严禁在机上私人通话或通报;2、严禁窃听电话;3、不得在公共场所、私人通信中及与无关人员谈论工作情况;4、未经批准,通信机房不得拍照,不得带引无关人员进入机房;5、妥善保管好通信文件和资料。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1条通信线路是构成铁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工作应保证线路强度、性能经常良好,为传递各种信息提供安全畅通、稳定可靠的通路。
第1—2条本规则所称的通信线路,包括明线线路和电缆线路。
明线线路有长途、地区、站场线路、引入线和线路附属设备等;电缆线路有长途、进局、介入、地区、站场电缆线路,无人、中间、终端增音机、再生中继器,线路附属设备和电缆充气维护设备等。
第1—3条通信线路的等级,一般相同于铁路等级规定,按铁路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如遇有特殊情况,可由铁道部按需要指定该通信线路的等级。
第1—4条通信线路维护工作分大修、中修和维修。
大、中修为按规定周期进行的定期维护工作,由部、局、分局、段分别掌握;维修为电务段的经常生产活动,其类别应包括日常检修、定期轮修和重点整修。
第1—5条通信线路已到大修年限,在一个中修修程内,计划新建或改建为地下电缆线路时,不再安排大修,应进行中修和维修。
第1—6条为预防自然条件和外界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必须重点加强可能发生灾害区段和薄弱环节的维护工作,加强季节性检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以增强抗灾和抗干扰能力。
第1—7条当发生损坏通信线路,危及通信安全时,应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处理。
关联资料:行政法规共1部第1—8条电务大修队、电务工程队、通信中修队应做为灾害抢修的主要力量,并应在完成大、中修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情况,补充维修劳力之不足,但大修工作一般不得占用维修劳力。
第1—9条在通信线路维护工作中,必须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制、试验联系制和质量检查验收制。
第1—10条通信线路中严禁设置影响通信传输质量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非通信回线。
在遇有不影响通信质量、不危及安全的条件下接入时,必须经过全面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但在电缆内不得造成两个车站间的死线对。
第1—11条载波基线上不准搭挂电话机。
第1—12条不同方向的长途线路,引入12路载波增音站时,应将全部回线分方向引入,不得跨越增音站架设明线或电缆。
第1—13条通信线路在运用中,遇有迁移、改设时,除按本规则标准执行外,还应参照铁道部有关通信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一节管理范围第1—14条通信线路和通信机械设备的维护分界,以引入室内的第一连结处为分界点,并作如下原则规定:1、保安器、分线箱(盒)、总配线架,以外线端子为分界点,其外线端子属于室内设备;2、高频分线盒,以内线端子为分界点,其连接塞子属于室内设备;3、尾巴电缆,以连接机械设备的接插件为分界点,其接插件属于室内设备。
对于引入室内的成端电缆、配线的日常清扫、整理和其裸露端子配线焊接、根据强度的检查等工作,均由所在室负责。
第1—15条在通信线路中的非通信部门回线及其引入设备的维护分工规定如下:1、通信线路上的非通信部门回线由通信部门负责;2、在通信线路上单独分歧或引入的非通信回线,由有关部门负责。
明线线路以分歧、引入与明线的接头处分界;电缆线路以分线箱(盒)进线端子分界;其接头与端子均由有关部门负责;3、与通信回线集中引入的非通信部门回线的引入设备,凡保安器安装在通信设备中,由通信部门负责,以保安器出线端子分界。
第1—16条各维护单位应根据线路维护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工具、仪表、便携式无线电台,并建立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经常保持良好。
主要仪表名称有:振荡器、电平表、频率计、串音衰减测量仪、交、直流电桥、可变衰减器、杂音测试器、兆欧表、线障脉冲测试器、同轴脉冲测试器、击穿装置、接地电阻测量仪、导纳电桥、气压表、查漏仪、电缆障碍探测器,以及相应的数字、光纤通信仪表等。
第1—17条备用通信线路应加强维护管理,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第1—18条各电务段应根据铁路分局批准的应急储备定额,储备好通信线路抢修备用器材,抢修动用后,应立即补齐,并经常保持完好。
第二节设备变更的批准权限第1—19条变更通信线路下列主要技术条件及运用方式时,属于Ⅰ级线路的由铁道部批准,属于Ⅱ、Ⅲ级线路的由铁路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