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项目2设置会计账薄和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教案:项目二设置会计账户
项目二设置会计账户任务一理解会计对象教学内容:1、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会计对象;2.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及各自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奕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经济业务。
例如,筹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购买物资,销售产品等。
那么会计要对哪些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奕力公司发生的哪些业务可以作为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新课讲授:一、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1.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或年末)考察资金运动的2.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主要有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耗费与收回、资金的退出等形式。
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商品流通企业也称流通企业,是指通过商品购进、销售、调拨、储存等经营活动实现商品流转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任务二理解会计要素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2.六大会计要素教学目标:1.明确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各会计要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导入新课:通过对上一任务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奕力公司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其中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都可以作为会计的对象。
但是如何进一步对经济业务信息进行核算监督呢?新课讲授: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内容和特征所进行的基本分类,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单元,是会计对象的具体组成部分。
二、资产1.资产的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3)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资产的分类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中职基础会计(立信版)电子教案:账户和复式记账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一)资产
1、概念: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存货;长期投资,包括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其它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但并不是企业所有的支出都归入费用。如用银行存款清偿债务。
3、分类
(六)利润
1、概念: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2、利润的构成
40分钟讲授
40分钟讲授
课
外
作
业
什么是会计的要素?分别表述各项会计要素的概念。
教
学
后
记
“基础会计”是会计与实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而讲述会计要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不可照本宣科。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会计与实务基础”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会计与实务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4学时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
第二节会计科目
一 会计科目的概念与级次2学时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三节账户与复式记账4学时
一账户及账户结构
二复式记账
三借贷记账法
实训练习2学时
第一节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指对会计对象的个体内容所做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2024年版《基础会计》完整教案最新版x
在产品与产成品的核算
核算在产品的数量、成本以及产成品的入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等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01
核算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计量方法以及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03
辅助资源
除了教材外,还提供课件、案例、习题等辅助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023
PART 02
会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REPORTING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 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 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与特点
01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02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不仅 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全部经济业务都登记入账以后, 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03
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 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基础会计》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 理、方法和应用,涉及会计要素、会 计科目、账户、凭证、账簿、报表等 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 本的会计理论、方法和技能,为进一 步学习专业会计课程打下基础。
会计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简要回顾会计法规的历史沿革,以及当前国际国内 会计法规的最新动态。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 让学生熟悉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账户分类和判断。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
2. 教案:本教案。
3. 课件: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等。
4. 案例:企业会计实务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引出复式记账的概念和原则。
2. 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解释什么是复式记账,为什么要采用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何进行记账。
4. 讲解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账户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区分和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实务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应用。
6.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总结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知识点,形成读书笔记。
六、教学内容6. 复习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回顾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7. 深入探讨账户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各类账户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8. 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9.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10.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试算平衡的检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的分类和特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的检查。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一、教案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以及账户结构。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熟悉各类账户的结构,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账户结构。
3. 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三、教学内容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方和贷方为基本记账方向,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的记录。
3.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进行记账。
4. 账户结构: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部分,借方表示增加的金额,贷方表示减少的金额。
根据账户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生熟悉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账户结构,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六、教学内容5.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和金额的记录。
按照借贷记账法,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编制会计分录,分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会计科目及金额。
6. 账务处理流程:账务处理流程是指从经济业务发生到会计信息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整个处理过程。
包括确认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等环节。
7. 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检查会计等式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
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记账是否正确,发现记账过程中的错误。
8.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9.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等。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教案:账户和复式记账一、教学目标1.理解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常见的账户类型和复式记账的操作方法。
3.能够正确地使用账户和复式记账记录和分析交易。
二、教学内容1.账户的定义和作用-账户是用来记录和管理经济业务的工具。
-账户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分类,如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等。
2.复式记账的原理和方式-复式记账是一种记录交易和业务的方法,每个交易都同时涉及两个账户:借方和贷方。
-借方和贷方同时增减相等的金额,保持资产负债平衡。
3.常见的账户类型-资产账户:记录企业拥有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账户:记录企业欠债的金额,如应付账款、贷款等。
-所有者权益账户:记录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收益。
-收入账户:记录企业从业务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费用账户:记录企业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4.账户的操作方法-记账分录:每个交易需要记录一笔或多笔分录,明确借方和贷方账户以及金额。
-借贷方的增减规则: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增加记在借方,负债、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在贷方。
-余额计算和平衡:每个账户根据借贷方交易的金额计算余额,并保持资产负债平衡。
三、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账户和交易场景,引发学生对账户和记账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讲解账户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复式记账的原理和方式。
3.实例演示:给出常见的交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复式记账的操作练习,包括记账分录、借贷方的增减规则和余额计算。
4.练习与讨论:提供更多的交易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复式记账练习,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5.总结归纳:总结和复习账户和复式记账的要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拓展应用:提供更复杂的交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7.综合应用:结合实际场景或企业案例,让学生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8.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理解。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教案:账户和复式记账一、教学目标:1.了解账户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账户和进行复式记账。
二、教学准备:1.教材:《财务会计教程》;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记账现象,简要介绍记账的作用和意义,并激发学生对记账的兴趣。
2.讲解账户(15分钟)2.1账户的定义和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讲解账户的概念和作用,即记录和控制个体及其环境的经济活动,用于反映经济活动的结果和财务状况。
2.2账户的分类根据教材内容,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账户,并给出各类账户的定义和特点。
3.讲解复式记账(20分钟)3.1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即每一个经济事项都应该至少涉及两个账户,借贷都有。
3.2复式记账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介绍复式记账的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数额交换法,并给出相关案例进行演示。
4.练习(30分钟)4.1练习题一老师出示练习题一,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经济事项,进行复式记账。
学生使用笔和纸进行练习,解答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解答疑问。
4.2练习题二老师出示练习题二,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经济事项,进行复式记账,并进一步进行核算。
学生使用笔和纸进行练习,解答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解答疑问。
5.小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总结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针对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事项进行练习,学生对复式记账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进行部分案例演示,对于一些复杂的记账问题,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还不够。
因此,下一节课可以继续对复杂的记账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
基础会计(高教版)教案:第3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doc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会计分录的三要素及列示方式。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对会计分录的运用。
课堂练习、作业:
背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登记。
课后小结: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的熟练应用。
第 页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一、复式记账
二、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课题(章节)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运用(练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规定,企业会计科目共分六大类,相应地,会计账户也分六大类。每类只举一个典型账户。
教学重点、难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编制会计分录。
目
课堂练习、作业:
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9. 以银行存款购入机床一台,买价65000元,机床交有关部门验收使用(暂不考虑固定资产增值税问题)。
10. 购入办公用品,金额150元,以现金付讫,交管理部门使用。
11. 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应付账款45000元;偿还前欠应付票据60000元。
12. 厂长持结算凭证向财务科报销,批准报销差旅费740元,交回现金余款260元,结清以前预借款项。
课题(章节)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含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能说出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的要点
课堂练习、作业:
练习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2.17
45分钟
45分钟
课后小结:
基础会计(高教版)授课教案:账户和复式记账
基础会计(高教版)授课教案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内容:1、会计科目2、账户3、账户的分类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
2、能说出会计科目的分类。
3、理解账户的概念。
4、根据账户的设置原则,熟练的设置账户。
5、正确识别账户的基本结构。
6、明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导入新课:带领大家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该如何分?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讲授新课:一、会计科目(重点)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
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
二、账户(重点)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就像每个家庭户口簿中的一页页卡片,每个家庭成员有一页卡片,每页卡片按规定的格式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第一章:账户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账户的定义与作用掌握账户的分类方法理解各类账户的特点1.2 教学内容账户的定义与作用账户的分类方法各类账户的特点1.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账户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账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账户的分类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类账户的特点。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复式记账原理2.1 教学目标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了解会计等式2.2 教学内容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等式2.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借贷记账法和会计等式,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方法。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账户的运用3.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学会运用账户进行日常记账理解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账户的日常记账方法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3.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账户的日常记账方法和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账户的运用方法。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复式记账的应用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日常记账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理解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借贷记账法在日常记账中的应用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4.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借贷记账法在日常记账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应用。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学会试算平衡的检查方法理解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试算平衡的检查方法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5.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复式记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账户的概念和分类2.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3. 复式记账的步骤4. 典型账户的运用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的概念、分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账户的分类;复式记账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账户的概念、分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复式记账的知识。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会计实例,引出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
2. 讲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
3. 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
4. 讲解复式记账的步骤: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要素;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
5. 典型账户的运用:讲解常用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的运用。
6.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式记账知识解决问题。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账户和复式记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典型账户运用和实际案例分析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账户和复式记账的理论知识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会计记账方法,如单式记账,让学生了解其与复式记账的区别。
2. 讲解会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信息化发展。
基础会计教案
项目一初识会计【教学目标】本项目是对会计的总括说明,是学习会计的起点。
通过教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该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重点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学及其体系。
【教学任务】任务一认识会计及其职能任务二明确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核算基础任务三明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任务四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任务五了解会计学及其体系任务一认识会计及其职能一、会计的性质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
从时间上看,一般是从会计的产生到复式簿记的应用这样一段过程,在我国大约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
早期会计多数以实物、少数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尚未完全固定为货币;需要会计的单位以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会计方法主要是单式记账法,核算方法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
从时间上看,可以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oca Pacioli)的著作《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的出版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末。
这一时期,复式记账法应运而生,大多数的会计单位开始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从生产职能中分离了出来,需要会计的单位逐渐以企业会计为主,会计核算方法大多数采用复式记账法,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为满足内部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管理会计逐渐与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了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是近代会计发展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会计成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二)会计的性质会计的性质即会计的本质属性,亦即其所归属的范畴。
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即通过会计核算后所达到的结果。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二
【本节课题】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二节复式记账(1)【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学习本次教学,使学生能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能说出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明确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含义;能熟练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教具】账页、凭证等【教学重点与难点】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等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建议】本节是以后各章学习的基础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讲授借贷记账法为主,以培养学生编制会计分录的技能为主线,讲授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复式记账。
应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原理和借贷记帐法。
【复习内容】实训3.1,学生回答。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举三个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1.以现金500元支付办公费。
2.企业销售商品10 000元,未收到货款。
3. 企业销售商品10 000元,收到现金5 000元,其余货款暂欠。
这几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项目发生增减变动,即……。
这种数量上的变动应当在账户中加以记录。
请同学思考,怎么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记账方法→引出复式记账。
第三章复式记账(板书)第二节复式记账(板书)3.2.1复式记账法概述(板书)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3.2.1.1单式记账法(板书)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不完整的记账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现金及债权债务账户的记录。
3.2.1.2复式记账法(板书)复式记账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如,以现金500元购入生产用材料。
在复式记账法下,在“现金”账户中登记减少500元,同时在“原材料”账户中登记增加500元,这就说明“现金”减少500元,同时“原材料”增加500元,“现金”减少的原因是用于购买了“原材料”。
3.2.1.3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一项经济业务,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分析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2.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3.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4.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5. 借贷记账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借贷记账法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练习题及答案。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经济业务案例,引发学生对复式记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
3. 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借贷记账法应用,让学生理解借贷记账法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分析经济业务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延伸:1. 讲解其他记账方法:如单式记账法,让学生了解各种记账方法的优缺点。
2. 探讨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如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
3. 介绍会计软件:让学生了解现代会计工作中会计软件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1. 让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
3. 让学生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内容1. 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3. 会计账户的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式记账的概念、原则,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会计账户的结构。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会计账户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原则,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会计账户的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教材。
2. 课件: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等相关内容。
3. 案例:选取相关的会计案例进行分析。
4.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会计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概念。
2. 讲解复式记账的原则:解释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有借有贷,借贷金额相等的原则。
3. 讲解借贷记账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如何分别记录在借方和贷方。
4. 分析案例: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应用借贷记账方法进行记账。
5. 讲解会计账户的结构:介绍账户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部分。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简单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方法进行记账。
2. 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会计账户的结构,找出其中的借方、贷方和余额。
八、课堂小结1. 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
3. 会计账户的结构。
九、课后作业1. 复习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复习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
3. 练习分析一些会计账户的结构。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借贷记账的方法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会计账户的结构的熟悉程度。
4.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基础会计教案项目2:设置会计账薄和复式记账
授课时间2015 年10 月13 日第7 周星期二第3、4节教学过程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时间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总结复习上次课介绍的内容。
(1)会计六大要素及各自的特征、分类?2.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项目。
【提问】按照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会计数据的归类整理吗?【总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那么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变化的结果是什么?这是我们会计需要记录和核算的对象。
但是,如果只按照六大会计要素作为会计数据的归类标准,就过于笼统、概括,不能完整地提供管理上所需的资料。
因此,需要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即设置会计科目。
3.介绍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复习回顾、提问启发式教学55计讲解 3一、什么是会计科目1.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业务内容和经营管理需要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是以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同时,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每个会计科目都有一定的名称,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举例】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应归为固定资产类。
掌握会计科目就必须明确各个空间科目所含经济内容的界限,决不能相互混淆。
2.作用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登记账簿,从而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变化,分析和考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讲解、举例讲解7及其结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5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总则(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稳定性原则3.统一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合规性原则此外,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对每一个会计科目应有固定编码,以便分类排列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时间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总结复习上次课介绍的内容。
(1)会计六大要素及各自的特征、分类?2.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项目。
【提问】按照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会计数据的归类整理吗?【总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那么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变化的结果是什么?这是我们会计需要记录和核算的对象。
但是,如果只按照六大会计要素作为会计数据的归类标准,就过于笼统、概括,不能完整地提供管理上所需的资料。
因此,需要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即设置会计科目。
3.介绍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复习回顾、提问启发式教学讲解553 一、什么是会计科目1.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业务内容和经营管理需要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是以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同时,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每个会计科目都有一定的名称,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举例】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应归为固定资产类。
掌握会计科目就必须明确各个空间科目所含经济内容的界限,决不能相互混淆。
2.作用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讲解、举例7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登记账簿,从而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变化,分析和考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及其结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讲解 5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总则(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稳定性原则3.统一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合规性原则此外,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对每一个会计科目应有固定编码,以便分类排列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
讲授7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经济内容分类——这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分类。
1.资产类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全部资产的状况。
(1)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
按流动资产的类别,又可细分为:反映货币资金的科目;反映存货的科目;反映债权的科目。
(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承担并应偿还的全部负债的状况(1)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
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
(2)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如长期借款等讲授+举例分析】353.共同类科目曾在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出现过。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一般企业和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作了统一规定,共同类科目的特点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5.成本类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和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6.损益类科目根据企业经营损益形成的内容又可分为两类:(1)反映收入的科目。
【举例】“主营业务收入”(2)反映费用的科目。
【举例】“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
(二)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的总括分类,是反映会计核算资料总括指标的项目。
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经济内容所做的进一步分类四、具体的科目名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重点讲授25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发出商品、工程物资、在建工程、预计负债及学生提出的疑难项目总结及布置作业:讲解8为编制报表提供数据。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一)会计工作中账户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内容;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增加栏和减少栏及余额栏,即所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金额及变动后的金额。
账户(三栏式)账户名称(会计科目):一个账户,所记录的金额提供四项核算指标,即: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二)会计账户的简化结构为了会计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我们将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为左右两方的“T”形账户,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账户的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
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
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账户(丁字式)【讲授+图示】25左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三、账户的具体结构首先让学生按照“T”形账的总体结构开设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然后进行总结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增加栏方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增加栏方3.损益类账户(1)收入类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2)费用类账户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讲授+实训】40账户(丁字式)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左方右方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损益支出类增加损益支出类减少损益收入类减少损益收入类增加【注意】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项目总结及布置作业:10讲解学过程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总结复习上次课介绍的内容。
(1)会计工作中账户的基本结构(2)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账户的具体结构2.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从案例引入新项目。
美国会计学家哈特菲尔德在《近代会计学》中说:“会计学的本质在于,第一表示某一时期的财产物资状态,其次表明某一时期经常活动之结果。
”所以在会计学中,就有分别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日期财务状况和一定会计期间财务成果的相关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也就是本学习任务所讲的会计等式。
【案例】以学生在大学城开一个门面为例3.介绍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案例教学法、讲解20一、会计要素平衡关系(一)静态会计等式(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举例】某企业现金 20万——借来的 20万(负债)【讲授+举例分析】30设备 30万——自己投入 30万(所有者权益)存款 25万——自己投入 25万(所有者权益)1.表达式静态会计等式是指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等式。
其表达式为: 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注意】所有者权益也称净资产,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务以后剩余给所有者的权益。
因为负债是优先于所有者权益的,所以上述等式不可改写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这样的改写意味着企业所有的资产要先满足所有者的权益,剩余的才是债权人权益——负债,这正好颠倒了两者的先后顺序。
2.表达式的推导(1)资产=权益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必然会有相等数量的权益,两者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
权益:企业资产提供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如上例资产 75万=权益75万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金的存在形态=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存在形态(资产)=资金来源渠道(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举例验证企业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会计恒等式。
【举例】汇源公司经批准于20××年7月1日设立,其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6个发起人共投入现金300 000元作为实收资本存入银行,则该公司20××年7月1日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关系如: 资产(300 000)=负债(0)+所有者权益(300 000)【举例】汇源公司于20××年7月2日向银行借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50 000元购入一辆微型面包汽车。
【举例】汇源公司于20××年8月3日用银行存款20 000元归还银行借款。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经济业务发生的记录均未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动态会计等式(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举例】汇源公司在20××年开业后,全年共取得业务收入10 000元;发生职员工资3 500元,办公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其他费用1 500元。
那么,该公司本年获得利润5 000元。
收入(10 000)-费用(3 500+1 500)=利润(5 000)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收入、费用、利润所列示的数据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累计的实际发生数,是收入、费用、利润在这一年的动态状况。
(三)扩展(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从产权关系上分析,企业实现的利润应该归属于企业投资者,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资产额也等额增加,如果企业发生亏损,也应该由投资者承担,使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时资产也等额减少。
但利润经过分配,其中一部分又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概念经济业务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
具体分为:1.交易:会计主体与外界一切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往来。
如,购买原料、销售产品等。
2.事项:会计主体内部之间发生的资金活动。
如,领用材料、分配费用等。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前面说过,会计等式又叫会计恒等式,是否这样?经济业务发生后会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呢?(举例 P54)【举例】恒通公司20××年9月30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如下所示:资产 40万=负债20万+所有者权益20万该公司10月份发生下列部分经济业务:①3日,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8 000元备用资产内一项增加,另一项减少。
②5日,向银行取得临时借款15 000元偿还前欠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