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一、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 1 1→2 23~10 2 1→8 811~18 3 1→8 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10号元素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半径/pm152 89 82 77 75 74 71 -―――――→逐渐减小11~18号元素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半径/pm186 160 143 117 110 102 99 -变化趋势―――――→逐渐减小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的变化1~2 +1―→03~10+1―→+5-4―→-1―→011~18+1―→+7-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钠、镁与水的反应钠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反应原理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3(1)实验探究: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②将①实验得到的沉淀分装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现象为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_06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_06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微观角度探索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识了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通过研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逐步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教师: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元素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教师提问: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后,人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更加完善。

那么,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问题进行思考。

引出本节课内容。

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原子结构教师: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记录笔记,认真倾听。

通过书写和口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

【新课讲解】质量数【新课讲解】原子结构教师: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力,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有人把这种电子层模型比拟为洋葱式结构)。

分别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新课讲解】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思考讨论】教师: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那么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答案:根据Na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可以发现,K层最多可以排布2个电子,L层最多可以排布8个电子。

记录笔记,认真倾听。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通过书写和口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思考讨论】下表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完美课件(共71张)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完美课件(共71张)

双 基



预 习

性逐渐减弱
·
标 随

关 键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检 测
能 力

性质 性、还原性
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心 突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科 素
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层 作 业








·
32
·
·

备 知 识
(3)Na 、 Mg 、 Al

H2O
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为由易到难。
课 时


( )层
学 科 素 养
(4)HClO、H2SO3、H3PO4、H2SiO3 的酸性依次减弱。 (

)业
应 用
[答案] (1)× (2)× (3)√ (4)×





·
23
·
·


知 识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6
·
·


知 识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双 基


主 预
3~10 号

·
标 随
Li Be B C N O F Ne


元素

检 测


核 心
原子半径 152 89
82
77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1.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少一个电子层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电子层数相同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F的电子式:B.O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球棍模型:C.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答案】B【解析】A、HF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O为8号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其中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故B正确;C、S为16号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为甲烷的比例模型,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答案选B。

2、明确几个量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可近似地代替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阴离子N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

2.某物质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中子。

【答案】x-26 A-x+26【分析】根据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和等于总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计算。

【详解】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根据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可得该物质分子中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x-1)×2-8×3=x-26;由于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26,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也等于x-26,其质量数为A,故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x-26)= A-x+26。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解析】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是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 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核电 荷数越小,金属性越强。(1)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2)金属性 最强的是Na。(3)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氯的非金属性最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 氧酸是HClO4。(4)非金属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Si的气态氢化 物最不稳定。(5)金属性最强的Na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
(3)写出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__H__C_l_、__H__2S__,比较其稳
定性强弱:__H__C_l_>_H__2S___。 【解析】因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 等,
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 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则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 为钙元素。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能形成离子,排除氩元素, 则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4.(1)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产生 的原因。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吗?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是逐渐 递增的吗? (4)你能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H3PO4、H2SO4、HClO4的
酸 性强弱以及P3-、S2-、Cl-的还原性强弱吗?
1.“三看”法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
2.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B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i D.Cs<Rb<K<Na

高中必修第一册化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获奖说课课件

高中必修第一册化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获奖说课课件

2.Si、P、S、Cl非金属性的比较
非金属元素
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 (含氧酸)
名称 化学式
酸性 强弱
Si 硅酸 H2SiO3
弱酸
P 磷酸 H3PO4
中强酸
S 硫酸 H2SO4
强酸
Cl 高氯酸
HClO4 强酸 (酸性比 H2SO4 强)
结论: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单质氧化性与还原性
还减弱,氧增强
还增强,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生成与 稳定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生成由难渐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生成由易渐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 ) (2)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 ) (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 × ) (4)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与氨水、盐酸均可反应。 ( × ) (5)AlCl3溶液中加足量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 ( √ )
白色沉淀不溶解
结论:a.NaOH是强碱,Mg(OH)2是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金属性:
Na_>____Mg__>___Al
氢氧化铝的两性 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溶液反 应生成盐和水,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分别为Al(OH)3+3H+=Al3++3H2O、Al(OH)3+OH-=Al O2-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河北沧州高一检测)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相同条件下,单质铍与酸反应比单质锂与酸反应剧烈C.氢氧化铍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项,Be、B同周期,根据“序大径小”可知原子半径:Be>B;B项,金属性:Li>Be,故单质锂与酸反应比单质铍与酸反应剧烈;C项,金属性:Ca>Be,故碱性:Ca(OH)2>Be(OH)2;D项,活泼性:Mg>Be,Mg与冷水不反应,故Be与冷水不反应。

2.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Al O2-B.Al2O3Al(OH)3C.Al Al O2-D.Al3+Al(OH)3解析Al(OH)3+OH-Al O2-+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Al3++3NH3·H2OAl(OH)3↓+3N H4+,只有B项不能一步实现。

3.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酸性:H2CO3>H2SiO3C.碱性:NaOH>LiOHD.热稳定性:HF>HBr项,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A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B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D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4.(双选)(2020天津耀华中学高一期末)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d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W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c<d<b<a;质子数=原子序数,a则质子数:c<d,A正确;非金属性:Y<Z,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Y2->Z-,B正确;非金属性:Y<Z,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错误;原子序数:b<a,且X、W为同一周期,则原子半径:X>W,D错误。

部编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34张)课堂习题 作业 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34张)课堂习题 作业 课件

答案D
解析钠的熔点只有97.8 ℃,受热时先熔化,它是一种很活泼的金
属,受热时与O2化合生成Na2O2,呈淡黄色。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钠与氧气的反应 问题探究 下面的图示简单展示了我们探究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操作:
(1)从以上实验中,你能总结出有关金属钠的哪些性质? 提示物理性质:银白色、质软、硬度小;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 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易被氧气氧化 为过氧化钠。
(2)铁与稀盐酸:Fe+2HCl=FeCl2+H2↑。
(3)铁与稀硫酸:Fe+H2SO4=FeSO4+H2↑。
(4)铁与硫酸铜溶液:Fe+CuSO4=FeSO4+Cu。 在上述四个反应中,铁的共同之处是失电子、被氧化。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钠元素的存在及钠原子结构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 Na2SO4等。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两大类。常见的金属有铁、 铝、铜、锌、银、金、钠、镁等。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与氧气:3Fe+2O2
Fe3O4。
(2)2Na+2H2O=2NaOH+H2↑,NaOH+NaHCO3=Na2CO3+H2O 解析遇到钠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时,在注意钠与水反应的同时, 还要考虑生成的NaOH是否与溶液中原有的溶质反应。钠与(1)中 四种溶液反应都生成氢气,在硫酸铜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只 有在氯化镁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一课时原子结构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一课时原子结构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F-:

[名师点拨]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 8 个(He 为 2 个)形成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 质稳定。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或应用其 中一部分。如 M 层不是最外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18 个,当 M 层为最外 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8 个。 (3)原子形成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发生变化,但核内质子数不变。
提示:Na+
与稀有气体 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
与稀有气
体 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
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较低的,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核素
[素养发展目标]
1.从微观视角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 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
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解析:4200Ca 和4220Ca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不 属于同素异形体。
答案:B
3.(1)下列原子:162C、174N、11H、2113Na、21H、4200Ca、4109K、31H、164C 中,元素有________ 种,核素有__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 (2)18O2 与 16O2,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填“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或 “属于同一种物质”)。 解析:(1)题目提供的 9 种原子共 9 种核素,6 种元素,其中11H、21H、31H,126C、164C 分别互为同位素。 (2)18O2 和 16O2 是分子,属于同一种物质。 答案:(1)6 9 11H、21H、31H;126C、146C (2)属于同一种物质

高中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高中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活动二 探究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
出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第 三 周 期 元 素 电 子 层 数 _相__同__ , 由 左 向 右 元 素 的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_逐___渐__增__加_,原子半径依次__减__小_,失电子的能力依次__减___弱,得电子的能力 依次____增_,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原子序数
活动一 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稀有气体除外)
周期序号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nm)
结论
1→2 3→9 11→17
…… 0.152→0.071_大__→__小__ 0.186→0.099_大__→__小__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学业质量水平
Academic quality level
1. 能结合有关数据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 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 律并理解其实质。 2. 能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为 例,设计实验并根据相关实验事实探究同周期元素 性质的变化规律。 3. 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促进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阳离子的氧化性。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 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课时原子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课时原子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A.C>D>B>A B.D>B>A>C C.A>D>C>B D.B>A>C>D
答案:A
解析:A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4,A的原子序数 为6;B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6,B的原子序数为8;C元 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L层必有8个电子,M层有4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为14;D 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即O2-)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Na,原子序数为11;故原子 序数:C>D>B>A。
阳离子(Rm+) 阴离子(Rm-)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m 质子数=电子数-m
(3)数量关系。 原子序数=质子数
目标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应用 例2表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的原子只能为Ne B.表示的金属阳离子有3种 C.表示的微粒对应的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D.表示的微粒有2个电子层
2.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 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稀有气体原子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存在倍数关系的情况 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③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 ④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Ne。 ⑤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Li、Si。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PPT-完美课件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PPT-完美课件
答案 D
答案
解析 从第二周期开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从 1 到 8 重复出现,但在第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是从 1 到 2,A 错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B 错误;元素的最 低化合价是-4 价,最高化合价是+7 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一般情 况下同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价从-4 到-1 重 复出现,C 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 化的必然结果,D 正确。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 版-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 版-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实用版 )
11.A、B、C、D 4 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 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A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与 K、M 层电子数之和 相等,D 原子的 K、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 弱,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A、 B、C、D、E 是同周期元素,A、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呈 碱性,且 B 比 A 的碱性强,所以原子序数 B<A;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是酸,且 C 比 D 的酸性强,则元素的原子序数 D<C;E 是这五种 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 E 的原子序数最小。故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 大的顺序为 E<B<A<D<C。

元素周期律 课时1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元素周期律 课时1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是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最高价含 氧酸)的酸性强弱来判断的;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最 外层电子数I>O,但非金属性I<O。
最初产生的沉淀在盐酸中
⑥ ⑦
溶解 不溶解
, 在 NaOH 溶 液
最初产生的沉淀在盐酸和NaOH
中 溶液中均⑧
溶解
Mg(OH)2+2H+===Mg2++2H2O
结论
NaOH是强碱
Mg(OH)2是中强碱 金属性:Na⑨ >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Mg⑩ > Al
问题2.探究第三周期元素Si、P、S、Cl非金属性的强弱。 (1)科学猜想:从Si到Cl,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原 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 增强 ,非金属性逐 渐 增强 。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非金属单质与 氢气 化合的难易程度来 判断,也可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酸性 来判断。
氢氧化物 的碱性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反应 方程式
向试管中加入2 mL 1 mol·L-1AlCl3溶液(或MgCl2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不再 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将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 mol·L-1盐酸,
边滴加边振荡,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问题7.请根据教材第101页中表4-5的数据,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为 纵坐标,在坐标系中绘出1~17号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并总结变化规律。 【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元素周期律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从左到右,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从左到右,简单离子的半径减小2.(2023重庆南岸联考)硒(34Se)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砷(33As)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金属性:S>Se>AsB.酸性:H2SO4>H2SeO4>H3AsO4C.热稳定性:HCl>H2Se>HBrD.还原性:H2Se>HBr>HCl3.(2023江西上饶期末)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1A.已知Cl的非金属性比P强,故HClO的酸性比H3PO4的强B.已知I是第五周期第ⅦA族元素,故HI的热稳定性比HF的热稳定性弱C.已知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故Rb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Ba是第六周期第ⅡA族元素,故B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题组二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4.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原子半径:Na>S>ClC.离子半径:S2-<Cl-<K+<Ca2+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阳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5.(2022福建厦门一中月考)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X n+、Y n-、Z(n+1)-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XB.原子半径:Y>Z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 n+1Z>H n YD.离子半径:Y n->X n+23题组三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比较6.(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末)X 、Y 分别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 比Y 强的是 ( )A.X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B.Y -的还原性强于X -C.单质X 2能将Y -氧化为Y 2D.X 、Y 的单质分别与H 2化合,生成的简单氢化物中,前者的稳定性比后者强7.已知:H 2SiO 3是一种胶状沉淀。

高中化学 4.2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高一第一册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 4.2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高一第一册化学课件

12/8/2021
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 化学方程式
加热前,镁条表面附 镁与冷水几乎不反 着了少量无色气泡, 应,能与热水反应。 加热至沸腾后,有较 化学方程式为 Mg+ 多的无色气泡冒出, 2H2O==△===H2↑+ 溶液变为粉红色 Mg(OH)2↓ 结论:金属性 Na___>__Mg
__=_=_=__M__g_2+_+__2_H__2O_____
白色 Mg(OH)2 沉淀为止。将 Mg(OH)2 沉淀分装 在两支试管中
向另一支试管 中滴加 2mol/L 氢氧化钠溶液, 边滴加边振荡
白色沉淀不溶解
结论:a.NaOH 是强碱,Mg(OH)2 是中强碱,Al(OH)3 是两性氢 氧化物;b.金属性:Na__>___Mg__>___Al
第四章 物质(wùzhì)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 周期律 (yuán sù)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2/8/2021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jiégòu) 元素周期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 原子结构视角说明元素的性质
12/8/2021
第六页,共四十一页。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四同”
12/8/2021
第七页,共四十一页。
1.对于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2/8/2021
NO Si P S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原子半径 r(Si)>r(P)>r(S),故磷原子的半 径可能是 1.10×10-1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 1 到 8 重复出 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稀有 气体元素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 价从-7 到-1 重复出现 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 合价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容易程度:X>Y>Z
答案 A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解析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7.已知 A+、B2+、C-、D2-为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离子,则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答案 D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答案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解析 四种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则离子半径:F->Na+>Mg2+>Al3+,故 A 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 简 单 气 态 氢 化 物 的 热 稳 定 性 越 强 , 非 金 属 性 : F>O>S , 则 热 稳 定 性 : HF>H2O>H2S,故 B 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非金属性:F>Cl>I,则还原性:F-<Cl-<I-,故 C 正确;金属性:Na<K<Cs,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KOH<CsOH,故 D 错误。
答案 D
答案
解析 从第二周期开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从 1 到 8 重复出现,但在第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是从 1 到 2,A 错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B 错误;元素的最 低化合价是-4 价,最高化合价是+7 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一般情 况下同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价从-4 到-1 重 复出现,C 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 化的必然结果,D 正确。
A.离子半径:D>C>B>A 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C>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B,酸性:C>D
答案 D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答案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解析
4.2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教版 (2019 )高中 化学必 修第一 册习题 课件( 共31张PPT)
6.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F-> Na+>Mg2+>Al3+ B.热稳定性:HF>H2O>H2S C.还原性:F-<Cl-<I- D.碱性:NaOH>KOH>CsOH
答案
解析 同一周期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X>Y>Z,元素的原子序数:X>Y>Z。同一周 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Y<Z, A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B 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获 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所以原子得电子能力:X>Y>Z,C 正确;元素的非金属 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容易程度:X>Y>Z, D 正确。
解析
3.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稳定性:CH4>NH3 B.碱性:NaOH>Mg(OH)2 C.氧化性:F2>O2 D.酸性:HClO4>H2SO4
答案 A
答案
解析 C 和 N 都是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 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 N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A 错误;Na 和 Mg 都是第三周期的金属元 素,Na 的金属性较强,所以 N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B 正确;F 和 O 都是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F 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 F2 的氧 化性强于 O2,C 正确;Cl 和 S 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Cl 的非金属性 较强,所以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D 正确。
解析
5.已知 N、O、Si、S 四种元素原子的半径数据如下表: 原子 N S O Si 半径 70 104 66 117 /pm
根据以上数据,试估计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80 pm B.110 pm C.120 pm D.70 pm
答案 B
答案
解析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 S<P<Si,则 P 原子半径可能是 110 pm。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元素的下列性质不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 B.化合价 C.原子半径 D.金属性
答案 A
答案
解析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但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原子 的质子数、中子数及同一元素的各种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所以相对 原子质量不呈周期性变化,A 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