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摘要预应力钢结构学科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历程。最近20年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发展迅猛,且倍受国内建筑界重视和关注,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技术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不断发展。,预应力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几乎已覆盖了全部钢结构领域。本文以综述的形式概述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关键词预应力钢结构结构体系节点设计

引言钢结构在设计、制造、施工、加固工程中,与外荷载应力符号相反的预应力被人为地在承重结构体系内引入,用来改善结构的承载特性,尽量利用材料强度幅值或者在主承重结构中引入预张力以使全部构件能够抗压或成型的,称为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结构。

预应力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可大致分为预应力平面结构体系和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预应力平面结构体系包括预应力梁及楼盖系统、预应力钢桁架、预应力拱架、预应力框架结构、吊挂结构以及索绳结构体系。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包括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张弦结构、索穹顶结构、索膜(张拉膜)结构等等。

空间结构体系模型

一预应力钢结构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

1.1 预应力钢结构的工作机理

传统的钢结构引入预应力后受力机制受到改善,因为预应力调整为外部荷载与结构的内部抗力的关系,充分的挖掘了材料弹性强度的潜力,所以预应力钢结构的静,动力性能得到改善,刚度得到加强,众所皆知,在预应力作用下,任何结构的内力体系都是自相平衡的,预应力荷载及内力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0X ∑= 0Y ∑= 0Z ∑=

0X M ∑= 0y M ∑= 0Z M ∑=

从预应力自平衡体系概念出发,除非结构的预应力体系与荷载作用系统完全吻合一致,否则在结构体系内总会产生杆件的卸载效应与增载效应,即某些杆件因预应力卸载的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些杆件的增载。因此,预应力的机理不是降低外部荷载力度,改变其作用状态或加固结构本身,而是利用材料弹性强度幅值的重复使用,内力的改性及转移来提高结构整体和杆件本身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预应力效应的几种主要的机制

图1-1 结构的承载力比较

a-非预应力结构 b-单次预应力结构 c-多次预应力结构

力的重复

图1-2 预应2.力梁的内力质变示意图

图1-3 最佳受力杆件示意图

1.2 预应力钢结构的加载方案

图1-4 三种加载方案承载力比较(F3>F2>F1)

a-先张法 b-中张法 c-多张法

1.3施加预应力的几种方法:a 拉索法 b 位移法 c-弹性变形法

1.4 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计算原则

设计计算原则应按照与《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规程》为依据并因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有关其他的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预应力钢结构的平面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预应力平面结构体系只考虑在二维空间承受荷载的结构。其中有些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只在结构平面内受力,不承受平面荷载。而多数结构在实际中是可能三维受力的,但其侧向

刚度小或简化计算方法等原因,不考虑其平面外的承载功能,视作平面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和计算。

预应力平面结构体系包括预应力梁(预应力轴心受压,受拉构件),及楼盖系统、预应力钢桁架、预应力拱架、预应力框架结构、吊挂结构以及索绳结构体系。

2.1 预应力轴心受拉压杆件体系

图2-1 预应力拉杆图

预应力轴心受拉杆件一般由刚性杆件和柔性杆件组成。

拉杆的受力和强度计算

预应力轴心拉杆的最大承载力计算是以荷载作用下刚性杆与拉索中的应力同时达到各自材料的强度设计值为准则的。

图2-2 预应力拉杆分步受力曲线图

先张法与中张法的区别

先张法根据内力平衡原则可列出各阶段方程式:

预应力阶段:022011x A A σσ==

荷载阶段:0111()(202)21122F f A f A f A f a σσ=++-=+

式中 12120102A A f f x F σσ-----刚性杆和拉索截面积

刚性杆和拉索的强度设计值

刚性杆和拉索预应力力度计入分项系数的拉索预应力

计入分项系数的外加荷载值

从荷载作用下刚性杆与拉索的变形量相等条件,可得协调方程式:

从上面三式中可以得出满足设计准则的刚性杆及拉索的截面积公式:

式中m=2

21,211

,,E f k E E E f =为刚性杆和拉锁的弹性模量 中张法中先令刚性杆首先承受部分荷载FP,然后施加预应力,最后刚性杆与拉索共同承受其余荷载Fq 至各自的强度设计值。这种方法可使材料的强度幅值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经济效益比先张法好。

根据力的平衡方程与变形协调方程同样得到中张法时所需的刚性杆及拉索截面积公式:

2.2 预应力实腹梁

预应力实腹梁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都比较久远与普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拉索预应力梁,二是变形预应力梁,三是支座位移预应力梁。

单跨简直梁的拉索布置都在受拉的下翼缘一侧,连续梁原理类似,拉索虽不一定布置在下翼缘,但必须是布置在受拉翼缘一侧。拉索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线形,最常用;二是折线形,用在梁需要较大卸载弯矩时;三是曲线形,用在支座反力较大时;一般情况下可直线布索,索锚头置于梁端,构造简单方便。跨度较大时为节省材料也可只在跨中布索,同时锚头也移向跨中,锚头构造容易对翼缘及腹板产生应力集中降低耐久性,尤其对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不利。考虑引入较大卸载弯矩时可以加大预应力力臂而在下翼缘下部增设撑杆,预应力索从梁端及撑杆端通过形成折线。当支座反力较大时可以考虑提高预应力效应亦可沿全跨曲线布置,梁端拉索的方向与主拉应力方向一致,对卸载有利。梁跨较长时可在跨中区段重叠布索,拉索根数随梁跨弯矩大小变化,可节约材料。

拉索预应力简支梁形式

关于拉索预应力梁的节点设计根据受力力度可选用钢缆、钢绞线、高强钢丝束作拉索。力度较小时可采用高强圆钢借助螺帽拧紧,力度较大时也可采用环形钢丝束用顶推法张拉。在锚头连接处拉索的巨大集中荷载传至梁上。在梁的腹板及翼缘处引起很大局部应力,应在相应位置设置辅助加劲肋。以保证腹板的稳定性及均匀受力。为了保证张拉过程中下翼缘的稳定性,应设定位板沿索长方向将拉索与下翼缘相连以保证索与下翼缘共同工作。这些带有过索孔的定位隔板允许索在纵向自由位移而阻止翼缘在梁平面外翘曲。定位隔板的间距可由下翼缘受压时稳定性的近似验算公式确定:

2T E T E x X

X

f A W γγσ?=+≤

其中? -----梁下翼缘板对垂直轴长细比而确定的抗压稳定系数,所取翼板的自由长度即为定位隔板间距。

X------拉索预应力

e------ 拉索至梁截面重心距离

A 2W ------为梁截面面积及下翼缘抵抗矩

t γ为张拉系数

另外根据下式还可以确定保证翼缘稳定时拉索的最大允许张拉应力为:

X=

22()t fAW r w Ae ?+

拉索的锚固节点构造图

2.3预应力平面桁架体系

平面的桁架是预应力钢筋领域中研究的最早的,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因此在许多工程领域都得到应用。其中尤以简支桁架、连续桁架、悬臂桁架、拱式桁架和立体桁架研究和应用较多。绝大多数是借助张拉锚固于支座和节点间的拉索而引入预应力的, 所以又称其为拉索预应力桁架。

平面结构体系中预应力钢桁架的类型多种多样如钢混凝土混合钢桁架、钢索桁架、弹性变形钢桁架、张弦梁式钢桁架及拉索钢桁架等。他们都是利用各种手段在承受全部荷载之前单次或多次地引入预应力以对多数杆件卸载、降低内力峰值或提高结构刚度。目前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当属后者。

桁架的形式取决于跨度、荷载及功能的要求外, 还要考虑预应力的经济效益与工艺可能。

一般单跨时采用平行弦桁架, 制造安装方便(图, a、b) 。

预应力钢桁架的拉索一般布置在拉杆范围内,如悬臂桁架布置于桁架上弦,简支桁架布置于下弦,连续桁架布置于跨中下弦和支座处上弦。当弦杆的内力差异较大时,可按受力大小相应重叠布索以节约索材。也可以用不贯穿全跨长的整体布索方案改善部分杆件的受力条件,尽量减少增载杆的出现。预应力桁架的高度理应不大于非预应力桁架高度,一般不大于1/10~1/12 跨长。廓外布索时宜取拉索至跨中上弦高度为1/6~1/8 跨长。如下图所示。

桁架的构造要根据杆件的内力大小选择合适的型钢截面,般可选用成对热轧角钢组成的截面, 但条件允许时采用封闭截面更为合适, 如圆管、方管或对焊角钢截面,不仅便于拉索

的维护,而且减少拉索锚头的数量。并且这种对称封闭截面,具有等稳定性, 能承受较大的预压应力。轻型钢结构可选用单角钢或冷弯薄壁型钢,重型桁架时则选用工字钢和槽钢组成的截面,便于拉索的设置和监护。双腹板的焊接封闭截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适于较大内力的受压构件。

杆件截面的各种形式

为保证杆件与拉索的共同工作, 要每问隔40 一50 倍截面最小回转半径的距离用隔板将拉索与杆件相连。隔板沿接触边与杆肢焊牢, 隔板上设孔洞允许拉索穿越。孔与索的间隙尽可能小些(1 一Z m m )既可允许拉索在幅孔中纵向自由伸缩, 又可保证拉索与杆件横向共同工作。也可用圆管段或角钢段代替隔板, 构造简单, 但其加固效果不如隔板。局部预应力的拉索沿杆长布置时应位于杆件截面的重心或轴对称位置以保证施加预应力时杆件轴向受力。整体预应力的拉索布置要考虑在桁架中产生最大的预应力效益, 即其布索方案可以产生最多数量的卸载杆, 最少数量的增载杆和中性杆。其拉索穿越杆件截面时仍应遵守轴对称布置原则, 以防止张拉时在桁架平面外失稳。

拉索预应力钢桁架结构的节点设计关键在于拉索的锚固处的节点设计和转折处的节点设计。在一般工程中是将预应力平面桁架的锚固节点和转折节点分开设计,因为这样可以使节点构造简化,便于节点设计以及施工。拉索预应力钢桁架属于平面桁架结构,其节点处受力处于桁架平面内,故依然可按普通平面桁架采用节点板进行节点连接设计。但由于预应力的引入,使得节点板上的应力分布比较复杂。其分布不是按线性分布的,但只要在设计时能保证节点板上的最大应力不大于材料强度即可保证结构安全。对于节点设计上来说,受压节点要比受拉节点容易设计,因此应尽量将桁架节点设计为受压节点而非受拉节点。节点的构造以及节点处焊缝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地传递拉索张力,并且节点板尺寸选取及布置要考虑各杆件合力能通过节点板重心。此外,在转折处节点设计中,还应考虑拉索强度的折减以及构件之间的摩阻力影响。

钢结构桁架中还有一种错列桁架,该体系由WiIIiam LeMessurier 的研究小组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提出,目的是为高层公寓建筑提供更经济的结构形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将其开发成功。错列桁架体系中,对节点采用何种方案设计,刚性连接还是柔性连接(铰接)。许多文献中都少有提及。由于节点的做法直接影响到结构内力的分析,比如,能准确建立结构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明确了结构中节点做法,再明确是刚性、半刚性节点还是柔性节点后,程序才能够准确模拟。

2.4 预应力大跨平面结构

2.4.1 预应力拱架结构

拱是有侧推力的结构,拱脚处往往产生较大的横向力H 。以两铰拱为例,H 的大小与荷载的力度q 和作用方式及拱轴的几何尺寸

2

8ql H f

如果将一个拱脚支座换成可滑动的并以拉索将两拱脚相连,则此结构是有拉杆的两脚拱,拉杆中的拉力H 相当于无索两脚拱的拱铰侧推力,与预应力无关。在拉索中引进一个人为张力,索中的拉力为H+,由于作用而改变了原结构的内力分布,此时结构可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图 两铰拱结构内力分布变化

拱截面承受弯矩力、轴压力及其剪切力,有时设计中主要考虑弯矩与轴力的影响。在弯矩较大,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时,引用预应力卸载,对节约用材明显有效。

在特定荷载作用下使拱截面弯矩为零(M=0)的拱轴曲线称为合理拱轴线。如果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在轴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是倒悬链线;在法向均布荷

载作用下是圆曲线等。在荷载作用下为合理拱轴线的拱架采用预应力时经济效益极微,因为拱截面上只有轴压力。实际上多种荷载组合下的拱截面总会存在力度不同的弯矩,此时采用预应力技术调整内力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4.2 预应力框架结构

预应力框架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及主要承受恒载的结构物中,框架结构常用的有格构式和实腹式两种。后者在近些年来多用于轻型钢结构工业厂房门式刚架中。在框架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三:一是拉索法,或局部或整体布索,二是支座位移法,强迫支座水平或垂直位移以调整内力,三是两法联合应用。在松软的地基环境下不宜采用支座位移法,以免过分增加基础成本。根据前面已经描述过的关于卸载杆以及增载杆的定义可知,应用内力平衡准则总是在改善主要杆件受力状态的同时会加大部分杆件的负荷力度。即在结构中预应力效应对杆件的卸载与增载是同时并存的。因此,预应力布索与力度的合理性应以卸载节约量与增载消耗量间的比例为准。

拉索预应力钢架弯矩示意图

图1示出预应力支座拉杆对横梁和基础都产生卸载效果,但却加大立柱的受力负担。这种方案只有在结构跨度大、高度小、基础地质差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图2的拉索连于立柱上端外侧,偏心张拉后的预应力效应对横梁跨中及立柱均可卸载,只是略增加了横梁梁端的内力值。所以当结构高跨比较小,尤其利用外墙挂重于拉索系统进行张拉并省去墙下基础构造时,经济效益明显。图3是水平布索于梁柱连接节点处,张拉索的预应力效应对横梁立柱双双卸载,且此时拉索的张拉力度十分可观。上述三种布索方案在大跨度、垂直荷载较大情况下对横梁卸载均十分有效,但在柱高度水平荷载大的情况下,布索方案应重新考虑。

采用支座位移法进行卸载有时可能更经济有效,通常的做法是使一侧或者两侧支座强迫进行水平内移,采用此种方法还可省去拉索及锚头钢材,但对基础条件要求较高。因为基础此时需要承受较大的横向力,需要增大基础的相关加固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岩石或其他坚固地基,采用支座位移法进行卸载可能比拉索法更要经济、简捷。

下面来说明几种多层钢框架结构常用梁柱节点连接的几种方案

实际工程中。除了铰接节点外,一般大都采用刚接节点。刚接节点通常有下列几种形式:(1)梁与柱丁字形连接,柱上柱上焊有安装用支托,柱的腹板用横向加劲肋加强。这种连接刚度较大,但梁的长度必须制造精确,安装焊缝有仰焊缝,施工操作难度增大,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2)梁与柱通过宽翼缘T形钢连接如图所示,T形钢起竖向加劲肋作用,特别适合于十字形横梁的连接。T形钢可用工字钢在腹板上裁开而得,接头长度需大于横梁高度,可使柱的抗扭刚度得到加强,但节点耗钢量加大。梁与柱通过盖板和角钢连接,在柱的东西方向,通过盖板

(3)与梁翼缘连接,以传递弯矩。通过竖直角钢与梁腹板连接,以传递剪力。柱上焊有安装用支托,为避免仰焊,上部水平板应小于梁翼缘,下部水平板应大于梁翼缘。在柱的南北方向,盖板兼肋板与柱翼缘和腹板焊接,为避免仰焊,可在卜-部水平板中问开槽进行焊接。下部水平板下有竖向肋板作为支托承受剪力。梁与柱焊接前均有安装螺栓定位。

型加劲件

型连接件

梁柱丁字形节点连接有T形加劲肋的梁柱节点连接

柱铰接节点连接

三预应力钢结构的空间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

3.1 预应力结构体系的力学特点

(1) 可以单次地引入与内力峰值符号相反的预应力以抵消或者削减内力峰值,降低设计内力水平;

(2)将荷载与预应力分批次地相间施加,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内力值,并多次反复地利用材料弹性强度幅值;

(3)可将荷载不利内力形态转换成有利内力形态,组成以轴拉,轴压杆件为主的先进结构体系

(4)可大量采用力价比打的刚强度材料和钢索,在结构中大量的引入零刚度的预应力柔索,进一步降低结构的自重。

(5)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挠度,调整结构的自珍频率,改善结构静.动力性能;(6)可以利用新材料,新结构组建新体系,创造出先进的崭新的结构类型。

3.2 预应力网架结构

预应力网架结构体系使用的是丝扣拧张法施加预应力,即采用端头带有正反扣的钢管作为单元中的压杆,压杆的伸长或缩短可通过旋转钢管来实现,施工中采用钢管转动圈数来控制预应力,钢管被旋出节点,相当于加长了钢管,将单元撑起,拉紧了单元中的钢绞线,同时使钢管获得压力,即单元中的预拉应力与预压应力是同时产生的,通过节点的传递统一在同一个单元中,在单元内部相互抵消,达到了自身的平衡。整个结构由若干个这样的自平衡预应力单元拼装形成,.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结构中的单元施加预应力,这样就在结构体系中建立了预应力。结构未施加预应时没有刚度,整个体系不能承受荷载的作用。但是在施加预

应力之后,结构变成了一个有多余约束的超静定体系,结构获得了很大的刚度:预应力的施加是对称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平衡于中心节点处,所以结构可以承受任意方向上的荷载;在对结构施加预应力过程中,可以控制结构的形状不发生变化,只是在结构的体积上发生变化,整个结构是一个无外力的作用的自平衡超静定体系,此时结构已获得了足够的刚度。

网架结构示意图

在网架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主要有支座位移法和拉索法。

支座位移法预应力网架通过在支座处垫入不同厚度的金属垫块施加压力使网架产生预应力,并将挠度曲率保持定值以获得荷载下不同节间弦杆内具有相同的内力值,是杆件截面尺寸规格大为减少。其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只需附设垫块钢材就能完成。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简捷方便的卸载方法。国内外这类已建工程的节约钢材幅度一般在5%-12%之间。

拉索法预应力网架:通过对优化布置在网架结构上的高强钢索的张拉,使网架获得一组自平衡力系。在网架体系中建立一种与荷载下符号相反的预应力。致使部分部分或大部分抵消外荷载作用引起的网架杆件内力和结构变形。从而改善内力分布 大结构刚度。减小网架高度,提高抗震性能,节省钢材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可调可控,施加预应力的方法简单、可靠、有效。比支座位移法省钢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特别适合重载、大跨的屋盖结构采用。

预应力网架结构按网架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双层预应力网架、三层预应力网架以及多层预应力网架。仅双层预应力网架,目前常用的就有平面桁架体系网架、四角锥体系网架和三角锥体系网架等三大类计13 种形式

拉索法预应力网架结构合理的布索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是:布索应选择在网架受力的敏感区域,使以较小的索力换取较大的杆力,以卸载量最大、挠度合适、杆力峰值不致过大、用

钢量最省为目标,经过多方案优选,试算后确定。

几种预应力拉索类型

几种平面布索方式

拉索法预应力网架的布索方案按拉索类型分为直线配索和折线配索。按拉索所处剖面位置分为廓(桁)内布索和廓(桁)外布索。按拉索平面布置分,常见的布置方案有对角线布索、平行边布索、井字式布索、多重井字式布索、四角放射布索以及自由式布索等。总之,当网架形式确定后,布索方案及合理的预应力取值等问题。应经多方案优选后确定并做好相关的节点设计。

预应力网架结构节点设计:

(1)螺栓球节点设计:单元拼装式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的基本单元内,通过螺栓使带有丝扣的钢管与节点相连,并以此来控制压杆的伸长与缩短,所以必须保证螺栓不发生强度破坏,可按承载力通过计算确定螺栓截面面积。

螺栓球节点适用于连接管杆件,连接螺栓球和杆件所采用的螺栓直径的大小、螺栓拧入球体的长度及相邻圆钢管杆件轴线夹角的大小等因素决定了螺栓球的直径。确定螺栓直径后,再确定螺栓球的直径。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螺栓和圆钢管杆件,并且其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规定的性能等级为8.8级或10.9级的要求,但为了构

造的需要和转动的方便,高强度螺栓的大六角头应制成圆头。长形六角套筒主要是拧紧高强度螺栓,并且承受圆钢管杆件传来的压力,设计时其端部要保持平整,外形尺寸应符合搬手开口尺寸系列,套筒孔径一般比高强度螺栓直径大 1.0mm,并按被连接圆钢管杆件的轴心压力计算确定套筒的壁厚,同时还要验算紧固螺孔处以及端部有效截面的承压应力。

(2)支座节点的设计:空间网架的支座通常都按铰接设计,并且大多支撑于柱、梁或墙上。网架支座节点,根据其受力状态可分为压力支座节点和拉力支座节点两大类,应根据网架的类型、跨度的大小、网架杆件的截面形状及加工和安装方法等方面来进行空间网架的支座节点的设计,采用传力可靠、连接简单的构造形式。要尽可能地使网架的实际内力和变形符合计算的假定值,以防止差异过大而危及结构的安全。

3.3预应力网壳结构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名:田英鹏 学1 指导教师:钱宏亮 二零一五年七月 土木工程系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厂房内工作平台,平面尺寸为18×9m 2(平台板无开洞),台顶面标 高为 +,平台上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2kN/m 2,设计全钢工作平台。 二、结构形式 平面布置,主梁跨度9000mm ,次梁跨度6000mm ,次梁间距1500mm ,铺 板宽600mm ,长度1500mm ,铺板下设加劲肋,间距600mm 。共设8根柱。 图1 全钢平台结构布置图 三、铺板及其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1、铺板设计与计算 (1)铺板的设计 铺板采用mm 6厚带肋花纹钢板,钢材牌号为Q235,手工焊,选用E43 型焊条,钢材弹性模量25N/mm 102.06E ?=,钢材密度 33kg/mm 1085.7?=ρ。 (2)荷载计算 平台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12q m kN LK =

6mm 厚花纹钢板自重: 2D 0.46q m kN K =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均布荷载标准值: 2121246.0q m kN k =+= 均布荷载设计值: 235.174.1122.146.0q m kN k =?+?= (3)强度计算 花纹钢板0.25.26001500a b >==,取0.100α=,平台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4)挠度计算 取520.110, 2.0610/E N mm β==? 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图2 加劲肋计算简图 (1)型号及尺寸选择 选用钢板尺寸680?—,钢材为Q235。加劲肋与铺板采用单面角焊缝,焊角尺寸6mm ,每焊150mm 长 度后跳开50mm 。此连接构造满足铺板与加 劲肋作为整体计算的条件。加劲肋的计算截面为图所示的T 形截面,铺板计算宽度为15t=180mm ,跨度为。 (2)荷载计算 加劲肋自重: m kN 003768.05.7866.008.0=?? 均布荷载标准值: m kN k 51.7003768.06.05.12q =+?= 均布荷载设计值: m kN d 455.1003768.02.16.035.17q =?+?= (3)内力计算 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支座处最大剪力设计值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 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 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 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 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 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 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 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 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 20C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 C 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 20 C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 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 C采用。 第2.0.3 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 t的中级工作制焊 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 C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2.0.4 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 、ZG270-500 或ZG310-570 号钢。 第2.0.5 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

d e f 钢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大体来看,有以下几种: 焊接——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对几何形体适应性强,构造简单,省材省工,易于自动化,工效高;但是焊接属于热加工过程,对材质要求高,对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高,焊接程序严格,质量检验工作量大。 铆接——该方法传力可靠,韧性和塑性好,质量易于检查,抗动力荷载好;但是由于铆接时必须进行钢板的搭接,相对来讲费钢、费工。 普通螺栓连接——这种方式装卸便利,设备简单,工人易于操作;但是对于该方法,螺栓精度低时不宜受剪,螺栓精度高时加工和安装难度较大。 高强螺栓连接——此法加工方便,对结构削弱少,可拆换,能承受动力荷载,耐疲劳,塑性、韧性好摩擦面处理,安装工艺略为复杂,造价略高 射钉、自攻螺栓连接——较为灵活,安装方便,构件无须预先处理,适用于轻钢、薄板结构不能受较大集中力。 焊接连接 焊接是钢结构较为常见的连接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的连接方式,在众多的钢结构中,焊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根据焊接的形式,焊缝可以分为对接(平接)焊 缝、角焊缝、和顶接焊缝三大类。 对接焊缝 对接焊缝按受力与焊缝方向分直缝——作用力方 向与焊缝方向正交;斜缝——作用力方向与焊缝方向 斜交两类。从直观来看,直缝受拉,斜缝受拉与剪的同时作用。 对接焊缝在焊接上有以下处理形式: a )直边缝:适合板厚t 10mm b )单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 c )双边V 形:适合板厚t =10~20mm d )U 形:适合板厚t > 20mm e )K 形:适合板厚t > 20mm f )X 形:适合板厚t > 20mm 对接焊缝的优点是用料经济、传力均匀、无明 显的应力集中1[1],利于承受动力荷载;但也有缺点,需剖口,焊件长度要精确。 对接焊缝需要做以下构造处理:首先,在施焊过程中,起落弧处易有焊接缺陷,所以用引弧板;但采用引弧板施工复杂,除承受动力荷载外,一般不用,计算时将焊缝长度两端各减去5mm 。其次, 变厚度板对接,在板的一面或两面切成坡度不大于1:4的斜面,避 免应力集中。 另外,变宽度板对接,在板的一侧或两侧切成坡度不大于1:4 的斜边,避免应力集中。对于对接焊缝的强度,有引弧板的对接焊 缝在受压时与母材等强,但焊缝的抗拉强度与焊缝质量等级有关。 对接焊缝的应力分布认为与焊件原来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计 算时,焊缝中最大应力(或折算应力)不能超过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对接焊缝的计算包括:轴心受力的对接焊缝、斜向受力的对接焊缝、 钢梁的对接焊缝、牛腿与翼缘的对接焊缝。 a b c 斜缝 直缝

钢结构平台设计概要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 2013-2014学年第II学期《钢结构设计原理》 开课分院:土木建筑工程分院 课程设计名称:L=9.6/l=7.2钢平台设计 学生姓名:潘丽东3110621100 指导教师:王建新 完成日期:2014-5-30

目录 1.设计内容与设计参数...........................................................................................................- 1 - 1.1设计内容...................................................................................................................- 1 - 1.2设计参数...................................................................................................................- 2 - 2.次梁LL-1设计 ......................................................................................................................- 2 - 2.1荷载汇集与计算简图...............................................................................................- 2 - 2.2梁截面选择...............................................................................................................- 3 - 2.3截面复核...................................................................................................................- 3 - 3.主梁L-1设计........................................................................................................................- 3 - 3.1荷载汇集与计算简图...............................................................................................- 3 - 3.2截面选择...................................................................................................................- 6 - 3.3强度及挠度验算.......................................................................................................- 6 - 3.4整体稳定验算...........................................................................................................- 8 - 3.5加劲肋设置与局部稳定验算...................................................................................- 8 - 4.柱Z3设计.......................................................................................................................... - 10 - 4.1荷载汇集与计算简图............................................................................................ - 10 - 4.2截面选择................................................................................................................ - 10 - 4.3强度、刚度与整体稳定验算................................................................................ - 11 - 4.4局部稳定验算........................................................................................................ - 11 - 5.主次梁螺栓连接计算与节点图........................................................................................ - 11 - 5.1确定节点荷载与螺栓布置.................................................................................... - 11 - 5.2螺栓连接验算........................................................................................................ - 13 -1.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 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建筑结构丨16G101全系列深度解读

建筑结构丨收藏:16G101全系列深度解读 总说明和制图规则部分 一、绪论 11G101自2011年9月1日实行,16G101自2016年9月1日实行,正好5年一个周期。 当初11G101的推出变化挺大的,因为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混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进行了重大修订,因为G101是以规范为依据,所以,11G101相对于03G有很大变化,加之,11G101的体系也作了重大调整,进行了一些合并,从原6本图集压缩了3本图集。 那么,16G101相对于11G101有哪些变化呢?无重大变化,相似度约90%。但即使10%的差异也是需要研读。 平面表示法及平法制图规则不会有变化,规则有稳定性,不可能一直变来变去,但可以局部修正和完善。 其次,原规范依据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是新增的。 同时,16G101-1总说明3:“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原图集无此说明,这条说明有多重含义,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三、当规范修订,图集不符部分视为无效;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使用。 本次图集修订必要性不大。 首先是因为规范还没修订,图集的修订应与规范的修订保持同步。 其次是平法图集本身也没有重大理论发现和科研成果。不论是规范和图集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可频繁变更与升版。 复次,图集标准体系没有作出重大调整,笔者在点评03G101和 11G101时曾建议G101整合成一本。图集一分为三,每本图集都有相同内容,如一些通用性说明和规定,可以合而为一,避免重复,减少容量。同时合而为一便于随带、翻阅和查询,如竖向构件柱墙的上部构造做法要到11G101-1上去查,柱墙在基础内构造要到11G101-3上去查,把一种构件进行人为的割裂。钢筋工程是一个系统,拆分三个图集反而是影响整体性,不符合平法的哲学思想。

平法图集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知识讲解

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 1、总说明取消了原101图集中总说明第2条的平法系列图集包括的内容。 2、总说明增加了第3条中的设计依据的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调整了2本规范依据的版本,新增了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规范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3、总说明第5条调整了图集的适用范围。取消了原11G101-1图集中的非抗震设计。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盖板和无梁盖板)、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的设计。 4、平面整体标示方法制图规则中第1.0.2条图集制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这句话。(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有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 5、第1.0.9条,取消了第3款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调整了第5款中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在第5款的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分的内容。第8款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的内容。(现第3款内容为“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图集”;现第5款内容为“当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可选择的构造做法时写明在何部位选用何种构造做法。当未注明时,则为设计人员自动授权施工人员可以任选一种构造做法进行施工,例如:框架顶层端节点配筋构造(本

钢结构平台设计

《刚结构课程设计》 平面尺寸: 1.总体设计 ①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布置形式 通过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主梁采用一跨;次梁采用两跨。 主梁计算跨度8.2m,次梁计算跨度4.45m。主次梁连接采用等高焊接,主梁与柱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②平台结构的平面布置及柱、主梁和次梁的平面位置。 ③平面布置的理由 根据主次梁的经济跨度和平台结构的安全性,采用如上布置方式。

2.平台次梁设计 平台次梁与主梁铰接连接,安单跨简支梁计算梁的内力分布。计算简 图如右图所示,去中间次梁进行计算。 ①次梁内力计算(暂不考虑次梁自重) 恒荷载标准值为 活荷载标准值为 则次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②次梁的截面选择() 由抗弯条件的次梁所需的净截面抵抗矩: 初步拟定次梁采用工字钢型号为,截面参数: ③次梁截面强度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考虑次梁自重后,跨中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作用于次梁上的荷载为静力荷载,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得截面最大应力为: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次梁最大剪力设计值为: 截面最大剪应力为: 满足要求。 ④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次梁的受压翼缘与铺板牢固连接,不会出现整体失稳破坏,因此次梁整体稳定性不必验算。 5)次梁的刚度验算 次梁的跨中最大挠度

次梁允许挠度: 因此刚度满足。 3平台主梁的设计 次梁以集中力的方式传给主梁,次梁中心间距为1.025m,主梁的跨度为8.2m.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1)主梁的内力计算(暂不考虑自重)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由荷载设计值计算主梁与支座反力: 则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主梁最大剪力设计值: 2)主梁截面选择 (1)确定主梁截面高度 最小高度由主梁刚度要求决定,即当平台主梁相对容许挠度时,由Q345焊接工字钢板梁 经济高度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或 综上考虑,取腹板高度 (2)确定腹板厚度

钢结构各个构件和做法(上)

钢结构各个构件和做法-钢结构加工(上) 1、建筑体系 1-1、门式刚架体系 1-1-1、基本构件图 1-1-2、说明 力学原理 门式刚架结构以柱、梁组成的横向刚架为主受力结构,刚架为平面受力体系。为保证纵向稳定,设置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刚架 刚架柱和梁均采用截面H型钢制作,各种荷载通过柱和梁传给基础。 支撑、系杆 刚性支撑采用热轧型钢制作,一般为角钢。柔性支撑为圆钢。系杆为受压圆钢管,与支撑组成受力封闭体系。(钢结构加工) 屋面檩条、墙梁

一般为C型钢、Z型钢。承受屋面板和墙面板上传递来的力,并将该力传递给柱和梁。 1-1-3、门式刚架的基本形式 a.典型门式刚架 c.带局部二层的门式刚架

1-1-4、基本节点 a.柱脚节点 找接柱脚刚接柱脚一刚接柱脚二. b.梁、柱节点

柱头节点一柱头节点二梁间连接竹点 吊车梁牛腿节点 抗风柱连接节点丄 ■局部二层节点参照多层框架体系。(钢结构加工) 1-1-5、刚架衍生形式

1-1^则架衍生形式 九单亠坡单跨 ■吊车和局部二层可在衍生形式刚架中布置 ■山墙刚架其本质也是多连跨刚架,不过中间柱与刚架柱比截面旋转了 90度。 1-2、多层框架体系 1-2-1、框架图示 r 1」 r —^一 ___—( I r / -? * - - _, 」1 - ■—? ---------------------- ---------------------------------------- I F ii y z J 星而 i r 2 1 i ! Ei t 况山墙刚架 d.连跨单用脊 化单坡连跨

梁配筋详解

梁配筋详解 一、框架梁 框架梁和次梁,按照是否和竖向构件构成抗侧力体系为标准区分 1、跨数的确定 可由SATWE计算结构确定; 2、提供延性的配筋(上下纵筋和箍筋)需要遵循的规范:《抗规》和《混规》 A、《抗震规范》要求: 6.2章节是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要求,内力的调整由PKPM程序完成,无须人工干预;重点是6.3章节的抗震构造措施: 6.2.9条同《混规》11.3.3条是剪压比限值的要求,是极容易超筋的一项指标; 剪压比(梁柱截面上的名义剪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梁塑性铰区的截面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的时候,梁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用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梁柱的截面尺寸有所要求。 6.3.1和6.3.2确定梁的外观,耗能构件和扁梁的优缺点; 6.3.3-1和6.3.3-2是确定受压区高度;控制受压区高度的目的是控制梁端塑性铰有较大的塑性转动能力,在确定受压区高度时,可计入受压钢筋。水平力往复作用下,梁端弯矩方向改变。 6.3.3-3是受力构件体量的协调;注意此条极容易忽略; 6.3.4-1简述为四分之一贯通;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至少是搭接,且两端需受拉锚固的直线钢筋。 6.3.4-2一般不会有问题; 6.3.4-3应该与《混规》11.3.8条和11.3.9条和9.2.10条共同考虑;面积配箍率公式: ρsv=Asv/(bs)=(n×Asv1)/(b×s) 《混规》除11.3.9条外与《抗规》相同。 箍筋的配筋方法: 配筋要点:1、计算要求;2、面积配箍率;3、肢距要求 检验纵向钢筋配筋率有没有大于2%的,如有查看箍筋是否需要增大直径

钢结构节点

1.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1)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连接节点计算时,主要验算以下内容: ①梁与柱连接的承载力 ②柱腹板的局部抗压承载力和柱翼缘板的刚度 ③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 (3)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①框架梁与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框架梁与柱刚性连接 ②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 柱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

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围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4)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 ①骨形连接 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骨形连接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5)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 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围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铰接连接

(1)梁与柱的铰接连接分为: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 相连 (2)柱在弱轴与梁铰接连接分为: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相连 柱的拼接节点一般都是刚接节点,柱拼接接头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一般宜在框架梁上方1.3m左右。考虑运输方便及吊装条件等因素,柱的安装单元一般采用三层一根,长度10~12m 左右。根据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条件,柱的拼接可采取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 按非抗震设计的轴心受压柱或压弯柱,当柱的弯矩较小且不产生拉力的情况下,柱的上下端应铣平顶紧,并与柱轴线垂直。柱的25%的轴力和弯矩可通过铣平端传递,此时柱的拼接节点可按75%的轴力和弯矩及全部剪力设计。抗震设计时,柱的拼接节点按与柱截面等强度原则设计。 非抗震设计时的焊缝连接,可采用部分熔透焊缝,坡口焊缝的有效深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 1/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焊缝连接,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钢结构设计规范》2017最新版对抗震更高要求

两章,“构造要求(原第 8 章)” 中与柱设计相关的内容移入 钢结构设计规范》 2017 最新版— —对抗震更高要求 导读】 目前市面上通用最基础的钢结构设计规范是 GB50017-2003 ,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软件的更新及近年来频发的自然 灾害,尤其是自汶川地震以来,对建筑防灾减灾,尤其是抗 震有更高的要求,基于重重原因,新版《钢结构设计规范》 的修订出台是设计师一直很期待的。 12017 最新版《钢结构 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01 术语和符号(第 2 章) 删除了原规范中关于强度的术语 ,增加了本次规范新增内容 的术语。 02 基本设计规定(第 3 章)增加了“结构体系”和“截面板件 宽厚比等级”;“材料选用”及“设计指标”内容移入新章节“材料 第 4 章)”;关于结构计算内容移入新章节“结构分析及稳 定性设计(第 5 章)”;“构造要求(原第8 章)” 输及安装的原则性规定并入本章。 03 受弯构件的计算 (原第 4 章)改为“受弯构件(第 6 章)” 移入本章。 04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原第 5 章)改 为“轴心受力构件(第 7 章)”及“拉弯、压弯构件(第 8 章)” 中制作、运 增加了腹板开孔的内容,“构造要求” 中与梁设计相关的内容

第7 章。 05 疲劳计算(原第6 章)改为“疲劳计算及防脆断设计(第 16 章)”增加了简便快速验算疲劳强度的方法,“构造要求(原第8 章)”中“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移入本章,并增加了抗脆断设计的补充规定。 06 连接计算(原第7章)改为“连接(第11章)”及“节(点第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讲义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 2011-10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的编制起源于1977年,当时编号为CG329,我院负责 编制民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负责砖墙房屋、局部框架砖房、砖排架房屋、钢筋混凝土排架房屋.本图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规范不断更新,CG329图集也不断更新,历次版本号为1977年CG329、1984年CG329、1994年94G329、1997年97G329 、2003年03G329及本次2011年的11G329, 2.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编号为 11G329-1,本图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聘请了国内部分抗震、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方面的专家对本图集进行审查; 3. 本图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 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包括民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及筒体结构。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按页次1-4表3确定。 4. 本图集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中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图集不包含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构造。 对于超过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也可结合有关超限措施,按不同抗震等级参照本图集使用。 5. 在本图集的编制过程中,基本保留了03G329-1图集的格式及内容,取消了原 图集中整浇装配式梁柱构造及内浇外挂复合外墙板的构造,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内容(如框架梁加腋做法、剪力墙结构的部分构造); 6. 本图集编制的依据是新版《抗规》、《砼规范》及《高规》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勘误 第1-2页表1注5. 甲、乙类建筑或及Ⅲ、Ⅳ类场地且设计基本烈度为0.15g和 0.3g的丙。。。。。。 第1-58页 6.1 柱轴压比(见表4、表5) 6.2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见表5)、表编号应移至表名前 第2-5页左边柱纵筋在基础的锚固标注中,取消150标注。2-6~8页同 第2-7页图中间节点≥Labe应为≥Lae 第3-5页图左下的“注”中的到数第二行第一个字“当”字应删掉 第3-6页第8.7条取消()内的内容; 可增加

钢结构隔层做法分析

阁楼楼板吊法 1.吊阁楼楼板,有三种做法,槽钢、工子钢、现浇钢筋水泥。 2.槽钢非常便宜,好搭. 3.工字钢造价最贵,工艺麻烦,但无须设计院出图纸。 4.现浇钢筋水泥,如果原设计允许,是可以的。 一、搭建阁楼的前提 1、首先得查阅原始建筑土建资料,看看原建筑设计时是考虑何种类型的。如果在建筑设计时特别要求避免的隔层方案得首先放弃。 2、你的房子必须有足够的层高。一般来说,复式房的新建阁楼的楼板的下缘与原一层的楼板下缘相平。单层的阁楼楼板的下缘不低于2.6米。阁楼楼板与屋顶的内净高不低于2.4米,最低不低于2.2米。这是以有人员居住为前提的,如果你的阁楼是不住人的,那么你自己可以随意定夺高度。 3、阁楼的最短的两边的跨度不得太大。在使用槽钢搭建的情况下,一般不宜超过4米,最大不得超过6米。 二、如何搭建顶楼的阁楼楼板 ①确定功能:阁楼的搭建,肯定是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满足原有

建筑物格局无法满足的功能需要。因此,首先应明确阁楼的未来使用,不同的功能对空间有不同的要求,这对于确定阁楼搭建的范围及标高有直接的影响。同时阁楼因为拆除不方便和浪费巨大,建议在做阁楼之前有一个完备的设计方案。 ②确定面积:根据墙体受力和承重情况可以明确阁楼搭建的大致范围。没有必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面积。有一些楼层较高,或者复式房带中空客厅的朋友,也许他们会有搭建阁楼的需要,而搭建阁楼又涉及到一些较深的相关知识 三、阁楼的搭建类型及各种方案比较 目前常用的隔层楼板施工方案有:钢结构、现浇钢筋水泥、钢混结构、轻质楼板结构等多种方案,各方案都有他相应的优缺点。选择方案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原建筑情况 1. 槽钢或工字钢搭建。一般情况下,用槽钢就行了,但用工字钢的抗弯强度会更高,当然造价也会更高,而且工字钢占用的空间层高也更大。槽钢搭建的优点是速度快,即搭即用,不需要等待。缺点是槽钢做的阁楼当人在上面走动时,会有一定的晃动声,槽钢规格越小,晃动声越大。采用槽钢的做法属于推荐做法。讲讲做钢架的好处和弊病:好处: 1、荷载轻,就是自身的重量轻,而且足够承担起家里的摆设和平时的人员的活动。 2、施工工期短,施工时干净。 3、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不高,

钢结构节点图

钢结构节点图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 (图),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a) 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 刚架连接节点 图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 GB50017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 图 吊车梁连接节点 (a) 吊车梁与上柱连接 (b) 吊车梁与牛腿连接 图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设计涉及规范最新

最近审查的钢结构图纸较多,发现施工图钢结构设计说明和计算书中依据的许多规范已废止,原因大概有二种,一是采用的计算软件版本过低,软件本身采用旧规范,二是钢结构说明直接套用别人的旧说明,设计人员未及时更新。现把常用的一些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列于下面,给出的均为国家已经颁布的最新版本(更新至2013年6月)。对目前尚在编制阶段的相关规范,待正式颁布后,再及时更新。 1.钢结构设计依据标准 【通用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高层高耸钢结构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CJ99-199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2008《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199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注:代替《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和《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1991 《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2004 【轻型钢结构标准】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JG144-2002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 《拱形波纹钢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67-2004 【组合结构标准】 1.《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1990) 2.《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CECS 159-2004) 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4.《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 5.《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2006) 6.《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73-2010) 7.《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54-2009)

钢结构节点计算

“梁梁拼接全螺栓刚接”节点计算书==================================================================== 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3.5.0.0 计算时间:2012年12月02日16:53:51 ==================================================================== H1100梁梁拼接全螺栓刚接 一. 节点基本资料 节点类型为:梁梁拼接全螺栓刚接 梁截面:H-1100*400*20*34,材料:Q235 左边梁截面:H-1100*400*20*34,材料:Q235 腹板螺栓群:10.9级-M20 螺栓群并列布置:10行;行间距70mm;2列;列间距70mm; 螺栓群列边距:50 mm,行边距50 mm 翼缘螺栓群:10.9级-M20 螺栓群并列布置:2行;行间距70mm;4列;列间距70mm; 螺栓群列边距:45 mm,行边距50 mm 腹板连接板:730 mm×345 mm,厚:16 mm 翼缘上部连接板:605 mm×400 mm,厚:22 mm 翼缘下部连接板:605 mm×170 mm,厚:24 mm 梁梁腹板间距为:a=5mm 节点前视图如下: 节点下视图如下:

二. 荷载信息 设计内力:组合工况内力设计值 工况N(kN) Vx(kN) My(kN·m) 抗震 组合工况1 0.0 115.4 152.3 否组合工况2 0.0 135.4 172.3 是 三. 验算结果一览 验算项数值限值结果 承担剪力(kN) 6.77 最大126 满足 列边距(mm) 50 最小33 满足 列边距(mm) 50 最大88 满足 外排列间距(mm) 70 最大176 满足中排列间距(mm) 70 最大352 满足列间距(mm) 70 最小66 满足 行边距(mm) 50 最小44 满足 行边距(mm) 50 最大88 满足 外排行间距(mm) 70 最大176 满足中排行间距(mm) 70 最大352 满足行间距(mm) 70 最小66 满足 净截面剪应力比0.066 1 满足净截面正应力比0.000 1 满足净面积(cm^2) 163 最小162 满足 承担剪力(kN) 8.93 最大140 满足 极限受剪(kN·m) 9450 最小7670 满足列边距(mm) 45 最小44 满足 列边距(mm) 45 最大88 满足

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钢结构平台设计 一.设计题目 某车间工作平台 二.设计目的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设计和应用能力。通过基本的设计训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内力计算、构件和节点设计及绘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理论和设计知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计资料 不考虑水平向荷载。柱间支撑按构造设置。平台上三个有直径1m检修洞口,位置不限。平台顶面标高为6m,平台下净空至少4m,梁柱铰接连接。平台平面内不考虑楼梯设置。 2. 参考资料: 1)钢结构设计教材 2)钢结构设计规范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钢结构设计手册 四.设计内容 1. 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布置形式 依题意并经综合比较,平台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2. 平台铺板设计 1.某冶炼车间检修平台,平台使用钢材材质、平面尺寸为15*15、活荷载为2 3 kN/m 。 a) c) 主梁 4m 主梁 次梁 次J 梁、 5x 3.6=18 H=

(1) 确定有关尺寸 铺板采用有肋铺板,板格尺寸为1000mm< 1500mm根据结构要求及荷载作用情况,取铺板厚6mm板肋尺寸为6mm< 60mm (2) 验算铺板的承载力和钢度 ①承载力验算计算铺板和钢肋的跨中最大弯矩 铺板自重标准值:q 7850 9.8 6 10 30.462kN / m2 板肋自重标准值:q 7850 9.8 6 60 10 60.0277kN/m 板面活荷载标准值:3kN/m 2 计算铺板跨中最大弯矩,铺板按四边简支平板计算: b/a 1500/1000 1.5 2.0 查表得:10.0812 2 铺板面荷载设计值q 1.2 0.462 1.4 3 4.7 54 kN /m 铺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为M x 1qa30.0812 4.754 130.386kN ?m 因为b a,所以M x M y,那么M max M x 计算板肋的跨中最大 其中 2弯矩,可按两端只承在平台梁上的简支梁计算加劲肋承受的线荷载, 恒荷载标准值为: 0.462 1 0.0277 0.4897kN /m 活荷载标准值为: 3kN /m 加劲肋的跨中最大弯矩为: 1 2 8ql 1(1.2 0.4897 1.4 3) 1.52 1.347kN?m 8 验算铺板和加劲肋的计算强度 铺板截面的最大应力为s 6M max t2h 6 6210 6 0.38664.33MPa 2 215N /mm 加劲肋可考虑铺板30倍厚度的宽度参与截面共同工作,计算截面如图截面 面积 3-2所示。 6 A (90 2 6 60 6) 10 2 1440mm 截面形心轴到铺板的距离:y 180 6 3 60 6 36 11.25mm 180 8 60 6 0.01125m 截面对形心轴x的截面惯性矩: 632 l x 180 180 6 8.25 8 12 加劲肋截面最大应力为曲8 60 12 2 5 24.75 4.0527 10 mm 4 7 4 4.0527 1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