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最新版)

合集下载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职业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受害的一种疾病。

因此,为了保证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1. 了解职业有害因素首先,了解职业有害因素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基础。

雇主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有害因素,并与相关专家合作进行评估。

职工也应积极了解自身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并参与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中毒的风险。

2. 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设计或改变工作环境来降低职业有害因素的浓度、减少职工暴露的措施。

这些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隔离:通过隔离有害物质或有害过程,减少职工的接触机会。

例如,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化学柜或闭式系统来隔离有害物质。

•更换:将有害物质替换为无害或较少有害的物质。

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通风: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有害物质从工作环境中排除。

通风系统必须经过定期维修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封闭系统:通过使用封闭系统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扩散。

这可以减少职工直接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

3. 个体防护措施除了工程控制措施外,个体防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戴上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洗手、洗脸和洗头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洗,尤其是接触到有害物质之后。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职工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中毒问题。

及早治疗可以降低受害程度。

•接种疫苗:对于一些有风险职业,适当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些职业中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4. 培训教育培训教育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环节。

雇主有责任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使职工了解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防中毒安全制度范本

防中毒安全制度范本

防中毒安全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1.1 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预防和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2.1 公司负责人的责任公司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事务,并给予其必要的权力和资源。

2.2 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中毒防护措施。

他们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中毒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中毒防护措施3.1 化学物品管理3.1.1 确保所有化学品都有明确的标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等。

3.1.2 确保化学品的存放位置固定和有序,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存放区域。

3.1.3 确保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存储量合理,避免过量使用或存储。

3.2 通风管理3.2.1 确保所有作业区域都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2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3.2.3 对于需要进行有害气体作业的员工,要配备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

3.3 个人防护措施3.3.1 员工在进行有中毒风险的工作时,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3.2 确保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3.3.3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更换和维修。

3.4 废物处理3.4.1 确保废物的分类和储存符合相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废物的泄漏和污染。

3.4.2 对于有中毒风险的废物,要按照规定进行专门处理,并确保处理过程无中毒风险。

第四章应急措施4.1 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4.2 中毒事故的报告和记录对发生的中毒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调查分析。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二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二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暴露、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这些危害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职业危害预防措施是雇主和政府的责任。

首先,建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的制度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雇主需要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根据危害类型和程度来制定。

一种预防危害的方式是通过工程控制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源。

工程控制包括对工作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减少可能产生的危害或降低危害的程度。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化学通风系统来控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以减少员工的暴露。

另一种预防危害的方式是通过行政控制来管理工作场所。

行政控制包括制定和实施安全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有关职业危害的认识和应对方法,设置工作时间和安排休息时间以减少员工的工作负荷等。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员工了解并能够遵守职业危害预防的要求。

除了工程和行政控制外,还需要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来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的侵害。

防护用品包括各种类型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头盔、眼镜、口罩、耳塞、手套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特殊需求来选择和使用。

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

首先,雇主需要确保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防护用品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而员工必须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他们应了解如何正确戴上和取下防护设备,以及何时该使用特定的防护设备。

此外,员工需要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防护设备。

防护用品的使用还需要进行监管和检查。

雇主应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同时,员工应在使用防护用品时保持警惕,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维护。

总而言之,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是必要的。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和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病防护、安全生产、危险源控制、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的规范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岗位工人、办公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和培训a. 新员工入职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基本安全知识、岗位操作安全措施、危险性等方面。

b.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危险源控制a. 实行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的特征、危害程度以及控制措施。

b. 使用安全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c.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3. 环境监测和治理a.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辐射等,确保工作环境达标。

b. 对超标的环境因素进行治理,确保员工的健康。

四、防护用品使用的规范1. 防护用品的选择a. 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危害源的特征,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品。

b. 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标。

2. 防护用品的使用a. 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防护用品的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b. 根据防护用品的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和使用。

c. 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摘取或搬移防护用品。

3. 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a.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防护用品的洁净和消毒。

b.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损坏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c. 防护用品的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环境,确保其质量和寿命。

五、责任与处罚1. 全体员工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规定者将被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2. 管理人员应对本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整改。

3. 员工发现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进行处理。

六、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本制度由公司领导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职业中毒预防控制策略

职业中毒预防控制策略

职业中毒预防控制策略一、加强职业卫生培训1.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2.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毒物特性和危害。

3. 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素养。

二、完善职业健康监测1.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

2. 建立健全员工健康档案,实时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3. 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及时给予治疗和康复,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优化工作环境1.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监管,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 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减少员工接触机会。

3. 加强通风设施建设,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

四、规范化学品管理1. 建立健全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2. 对有毒有害化学品进行标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

3. 定期对化学品储存设施进行检查,防止化学品泄漏、溢出等事故发生。

五、提高应急救援能力1. 制定完善的职业中毒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应急流程和应急措施。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配备齐全的应急救援设备,确保在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六、强化法律法规意识1.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要求。

2.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进行整改,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

我要强调的是,职业中毒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我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我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毒物特性和危害。

我还要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素养。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三篇)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三篇)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2000字生产性毒物危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的情况。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

正确的控制生产性毒物危害对于保护工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要控制生产性毒物危害,首先需要了解有害物质的特性和危害程度。

对于不同的有害物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和措施:1. 替代有害物质:有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替代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选择更安全的替代品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2. 封装和隔离:将有害物质封装或隔离起来,以防止其泄漏或扩散。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有害化学品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并放置在专门设计的贮存室中。

3. 通风: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

通风系统应能够将有害物质排除到室外,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4. 工程控制:采用工程控制方法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在化工厂中,可以采取合适的管道和设备设计,防止有害物质泄漏。

5. 个人防护装备:在无法避免或控制有害物质的情况下,应向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工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装备。

6. 培训和教育:对工人进行有害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需要了解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这些物质,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另外,在控制生产性毒物危害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法规和标准: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是控制生产性毒物危害的基本要求。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保护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2. 监测和评估:监测和评估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水平对于控制危害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应急准备:应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有害物质泄漏和事故。

应急预案应包括适当的应急措施和培训。

4. 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谈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谈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谈职业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工作场所,职业中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职业中毒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职业中毒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首先,安排定期的职业病防治检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

应着重检查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气体、噪音等。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职业中毒的发生。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此外,加强职业卫生教育,让员工了解职业病危害的知识和职业卫生保护措施。

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到职业病的概念,还要向员工传授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查询相关资料的方法。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为了提高安全保护水平,需要支持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这样做可以保护员工免受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例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企业应确保这些个人防护设备适合员工的使用,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

控制危害因素除此之外,控制危害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控制一般污染和噪声,而且还需要控制有毒、易感、易蒸发、易扩散的气体、蒸汽的气体、粉尘和其他危险物质的排放和蒸发。

必要时,公司应该采购前沿技术的工具来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量。

疏散预案在紧急情况下,公司需要做好相应的疏散预案。

应明确危险区域,并为工人分配必要的防护设备。

此外,公司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疏散系统,包括紧急灭火、紧急救援等,以期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序地度过难关。

构建安全文化最后,公司应致力于构建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不是一项短期的活动,而应成为长期的制度。

通过加强对职业健康问题的关注,倡导和推广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推进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对于减少职业中毒风险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保障,毕竟这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公司应该坚定不移地为员工和设施提供必要的卫生保护,以确保员工在安全环境下工作。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现在工业越来越发达,而工作环境中生产毒物也越来越多。

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人患上了职业中毒的职业病。

为了让广大的劳动者尽量少受到职业中毒的侵害,下面小编来说几种预防职业中毒的方式,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组织管理措施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该重视职业中毒,制定预防措施,经常宣传职业中毒的危害,并且要让工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严格监测、健康检查
生产环境要定期检测器空气浓度,将生产毒物控制在合理的浓度范围。

定期为工人安排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后要积极处理。

3、做好个人防护
个人的防护很重要。

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必须要穿防护服。

同时,该佩戴的防护用品一定要佩戴。

并且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

下班后要立即洗澡,不要将工作服和平常穿的衣服放在一起。

4、增强体质
强大的身体可以抵御病毒的侵害。

因此,在工作之余,要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而企业也可以组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业余活动。

5、降低毒物浓度
降低生产毒物的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最好不要让毒物扩散在空气中,控制毒物的接触范围肯重要。

而降低毒物浓度可以通过改善工艺、多安装通风装置、合理的布局、安全的管理来实现。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最新版)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最新版)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且必须符合国标或行标规定。

劳动条件作为重要条件因素,他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存在许多有害因素。

如: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噪音、振动、辐射;劳动强度、不良体位、劳动作息、人体器官过度紧张;季节特性,环境布置、缺乏隔离措施和安全防护设备及用品等。

因此对于不同的危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杜绝有害因素损害人体,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一、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1、加强管理。

领导重视,健全防毒组织机构,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的同时,抓好防毒工作。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合法经营、守法生产。

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和工业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针对企业实际搞好防治工作。

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认证工作,坚持持续改进。

对施工产生的“三废”和噪音按规定排放,有处理措施,监测手段,杜绝污染。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预防生产性毒物引发的职业中毒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预防生产性毒物引发的职业中毒

预防生产性毒物引发的职业中毒一、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常以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因此,职业中毒大多是由于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毒物所致。

有些毒物易被皮肤吸收,故经皮肤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中毒现象也较常见。

在生产条件下,经口腔中毒较少见。

经口腔中毒往往是由于忽视了个人卫生(用污染的手取食或吸烟)或发生意外事故时,毒物直接入口而引起的。

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常用的有7万余种。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

有些化合物本身毒性虽不大,但可能混有毒性较大的杂质。

生产性毒物可按其化学结构、用途、毒性等进行分类。

按其主要致病作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等毒物。

按毒物所损害的主要器官系统则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肝脏毒、肾脏毒等。

毒物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进入到人的体内。

除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毒物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等接触部位外,一般毒物须经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其所损害的器官和部位后,才能产生毒作用。

毒物的吸收和分布都必须透过生物膜。

固态毒物一般是在溶解状态下被吸收的,故溶解度愈高,潜在的危险性愈大。

脂溶性毒物能透过皮肤吸收,易于通过细胞膜。

气态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易溶于水的气体多为上呼吸道粘膜所吸收;难溶于水的毒物可进入肺泡。

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淋巴系统分布到全身。

有些毒物在血液中就直接与血液成份起反应而产生毒作用,例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等。

大多数毒物在肝脏内经生物转化后再进入大循环。

有些毒物因易溶于脂肪或与组织中某些成份结合而积聚于体内某些部位。

毒物积聚的部位可能是毒作用的主要部位。

一般说来,易于透过细胞膜的毒物可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而不易透过细胞膜的毒物则分布范围较小。

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

分子较大、脂溶性低的物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组织中贮存的毒物与血液中游离的毒物保持着动态平衡,当血液中毒物浓度下降时,组织中贮存的毒物又可逐步释放到血液中。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合理设置和使用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职业危害的岗位。

3.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 了解风险:在从事可能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前,员工必须了解相关职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风险等级,并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必要的培训。

(2) 风险评估:公司将对各岗位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职业危害,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预防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施、远离危险源、个人防护措施等。

4. 防护用品使用(1) 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眼镜、口罩、呼吸器、耳塞、手套等。

(2) 正确佩戴和使用: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地阻挡职业危害物质的侵害。

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3) 定期检查和更换:公司将定期检查员工使用的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更换老化或受损的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 存放和维护:员工应妥善存放防护用品,放置在指定的地方,避免受潮、磨损等。

员工也应定期维护清洁,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5. 管理要求(1) 培训和教育:公司应向员工提供相关职业危害预防的培训和教育,包括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监督和检查:公司将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消除潜在的职业危害。

(3) 处罚和奖励:对于违反使用防护用品规定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对于积极遵守规定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6. 相关责任(1) 公司负责:公司负责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职业中毒、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1、急性铅中毒:多由经口摄入大量铅化合物引起,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少数出现中毒性脑病。

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已少见,职业性中毒多为慢性中毒。

2、慢性铅中毒: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口有金属味、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重者可出现腹绞痛(注意与阑尾炎鉴别),中毒性肝炎。

血液和造血系统: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等。

其它:齿龈边铅线(Pb+H2S PbS+H2 ),Fanconi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多种重吸收功能障碍,临床突出表现为氨基酸尿、肾性糖尿、磷酸盐尿。

对生殖系统的损伤。

诊断要根据职业史,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疾病进行综合判断。

①铅吸收:有密切铅接触史,尚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尿铅≥0.39μmol/L,或0.48μmol/24h;血铅≥2.40μmol/L。

②轻度中毒:常有轻度类神经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尿铅或血铅值增高。

尿ALA ≥23.8μmol/L或35.7μmol/24h;经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4μmol/L或4.8μmol/24h。

③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有下列一项表现者: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④重度中毒:有下列一项表现者:铅麻痹;铅脑病。

处理原则1、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

2、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

3、中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

4、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给予治疗和休息。

治疗方法1、驱铅疗法: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 0.5g~1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4 天为一疗程。

间隔3~4天重复用药。

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静注;二巯基丁二酸(DMSA),可口服。

2、对症疗法:如有类神经征者给以镇静剂,腹绞痛发作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是保障工人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下面将详细讨论几个关键措施,以降低生产性毒物危害对工人的影响。

1. 推行替代原则替代原则是防治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首要措施之一。

通过替代有害物质为无害或较低有害性的替代品,可以有效减少工作环境中的毒物危害。

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的选择时,应优先选择无毒、低毒的替代品,或者采用更安全的工艺来替代有危害的工艺。

这将显著减少工人暴露于毒物的风险。

2. 加强工作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工作环境监测系统对于及时掌握工作环境中毒物浓度的变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空气和水样的采样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毒物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监测结果还可以为工人提供关于个体防护措施的科学依据,以避免毒物暴露。

3. 强化工人教育和培训工人教育和培训是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的基础。

工人需要了解毒物的特性、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等知识。

培训还应包括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提高工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通过提供全面的培训,可以提高工人对毒物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降低毒物危害的发生率。

4. 严格执行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降低工人暴露于毒物的关键。

工人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服等,以降低对毒物的接触和吸入。

此外,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及时更换磨损或污染的设备。

5.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的前提条件。

此管理体系应包括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同时,应建立监测和评估制度,以及应急预案,以迅速应对突发事故。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测和健康档案,定期对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总之,预防生产性毒物危害是保障工人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任务。

通过推行替代原则、加强工作环境监测、强化工人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性毒物危害对工人的影响。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哪些职业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接触或短期接触高浓度有毒物质后出现的一种损害。

对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来说,预防职业中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预防职业中毒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职业卫生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保障职业健康和事故预防的重要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工人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应制定职业健康控制成本,包括工作场所卫生环境卫生检测、职工健康体检、卫生用品的配备、职工心理健康等要求,并不断推行日常作业规范化、标准化,致力于消除有害因素的侵害。

2. 安排合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或者超时工作是导致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以降低职业中毒的发生率。

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人员,在休息时间应当给予必要的休息和康复。

3. 降低有害物质浓度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而有害物质高浓度是导致职业中毒的重要原因。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如通风换气、排风装置、隔离措施等,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4. 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企业需要给职工配备安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具。

职业中毒的种类不同,需要配备不同的防护用品,例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安全鞋、耳塞、手套等。

5. 开展职业健康培训职工不了解有害物质的危害和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容易造成职业中毒的发生。

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让他们知道有害物质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职业中毒,让职工增强对职业健康的保护意识。

6. 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用于预防和发现职业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企业需要针对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计划,并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病变,给予必要的防治和处理和康复。

7. 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排查隐患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开展生产活动,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

员工防中毒防护措施

员工防中毒防护措施

员工防中毒防护措施引言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它们可能对员工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雇主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员工中毒。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员工防中毒防护措施。

培训与意识提升首先,为了提高员工的防中毒意识和能力,雇主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危险物质的辨识:培训员工判断不同物质的有害性质和危险程度,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培训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 应急处理措施:培训员工在发生中毒事件时应该如何应对,包括紧急救护和报警程序等。

工作环境管理除了培训,雇主还应该采取一系列工作环境管理措施来防止员工中毒。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控制危险物质的使用:尽量减少或替代有害物质的使用,选择更安全的替代品。

- 增加通风系统:改善工作环境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物质的积聚。

- 建立清洁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定期清理积尘和化学物质残留。

防护装备的使用正确使用防护装备是防止员工中毒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装备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 口罩:根据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选择适当的口罩类型。

无论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都应该正确地佩戴,且经过有效的密封。

- 手套:使用适合工作环境的手套材质,根据具体工作任务选择合适的手套类型。

使用手套前要确保手部干燥,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并定期更换。

- 护目镜:根据工作环境中的飞溅物选择适当的护目镜类型。

护目镜应该全面遮盖眼睛,并保持清洁。

健康监测与体检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体检是发现员工中毒风险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健康监测和体检项目: - 肺功能测试:对于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员工,应定期检查肺功能,以及进行胸部X线检查。

- 血液检测:通过抽取员工的血液样本进行化学物质残留的检测,可及早发现中毒风险。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高放射性等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某种疾病或异常反应的现象。

职业中毒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成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科学地评估工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职业中毒预防原则的几个重点。

第一,认识危害: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尘埃、辐射等,明确危害程度和暴露途径,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第二,风险评估:通过对工作岗位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确定职业中毒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减少职工的职业病发生率。

第三,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替代有毒有害物质、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减少危害物的产生;工程控制可以通过通风、隔离、封闭等措施来降低危害物的浓度和暴露时间;行政管理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监测职业病发生情况等;个体防护措施则是在控制措施无法完全消除危害物的情况下,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四,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对有毒有害物质接触较高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检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第五,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危害和防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第六,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和材料审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生产性毒物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生产性毒物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生产性毒物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故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毒物对职工的危害。

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做好“前期预防”。

具体控制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根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可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例如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用无汞仪表代替汞仪表,使用苯作为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其稀料改为二甲苯等。

但替代物不能影响产品质量,并需经毒理学评价,其实际危害性较小方可应用。

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实行特殊管理。

降低毒物浓度减少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证不对接触者产生明显健康危害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

其中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和通风排毒措施,将环境中毒物浓度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技术革新: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应尽可能采取密闭生产,清楚毒物逸散的条件。

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尽可能采取遥控或程序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操作者接触毒物的机会。

通风排毒:在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如密闭不严或条件不许可,仍有毒物逸散入作业环境空气中时,应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将毒物排出。

其中最常用的为局部抽出式通风。

工艺、建筑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

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侧;如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结构表面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

个体防护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辅助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

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注意其防护特性和效能。

在使用时,应对使用者加以培训;平时经常保持良好的维护,才能很好发挥效用。

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最新版)

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最新版)

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最新版)生产性毒物种类繁多,影响面大,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

预防职业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企业领导必须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2)消除毒物。

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

(3)降低毒物浓度。

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及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

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作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

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1)改革工艺。

尽理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

2)通风排毒。

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

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3)合理布局。

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

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

4)安全管理。

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职业中毒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职业中毒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吸入、皮肤接触、摄入有害物质等原因,引起中毒反应。

职业中毒通常是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中导致发生的,而且可能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累积作用。

虽然企业在控制和管理职业卫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个人职业防护措施也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帮助职工避免和降低职业中毒的风险。

1. 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在职业环境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粉尘、有机溶剂、重金属、活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职工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场所,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可能卫生、环境因素有哪些,特别是有害物质的名称、化学性质、来源、危害程度,读懂安全标志和标签,掌握物质的安全使用方法。

2. 戴好应急呼吸器应急呼吸器是一种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防护设备,当职业环境突发事故,需要呼吸有毒气体和粉尘时,应立即佩戴。

就算在正常情况下,也应戴好应急呼吸器。

为避免应急情况发生,职工可以事先训练反应速度。

工作场所里应该储备足够的应急呼吸器,随身携带常备应急呼吸器,以防早期的症状被忽视。

3. 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不同职业环境需要佩戴不同的防护用品,例如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服等。

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工作条件选择和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对于防护职业中毒意义重大。

佩戴前需要注意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方式和使用方法,不能存在漏洞。

4. 维护好工作环境卫生各类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影响职业中毒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维护好工作环境的卫生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一环。

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将有毒性的废弃物妥善处理,以减少职业中毒的可能性。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职工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体检制度,按照规定将职工送往卫生检查机构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

6. 定期培训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培训,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工对危害因素的认识,让职工树立和普及预防职业中毒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
(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6
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最新版)
工业毒物的种类繁多,影响面大,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

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为预防职业中毒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对职业中毒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十分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2.消除毒物
在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

3.降低毒物浓度
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或者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

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到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第三,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的人数。

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
(1)改革工艺。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

如用真空灌装代替热灌法生产水银温度计,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干洗衣物,用静电喷漆代替人工喷漆等。

(2)通风排毒。

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

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3)合理布局。

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

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

(4)安全管理。

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职业中毒虽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许多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

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还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

如接触强碱、强酸应有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对某些毒物作业要有防毒口罩与防毒面具等。

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

5.增强体质
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发体育锻炼,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重要的意义。

6.严格进行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
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证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

坚持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问题并及时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