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各种简答论述题

合集下载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1.教导:解释之一:教导是培植人的一种社会运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接洽。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的运动,都是教导。

狭义的教导,首要指学校教导,其含义是教导者根据必然社会(或阶级)的请求,有目标、有企图、有组织地对受教导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植成为必然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运动。

解释之二:教导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转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运动,这是广义的教导;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导构成现代教导的首要情势,而学校教导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行的有目标、有企图、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运动。

2.教导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必然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导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导根基政策的总概括,是断定教导事业发展方向,领导全部教导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举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质教导,是教导者遵守必然社会的请求,有目标、有企图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必然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导。

德育包孕政治教导、思想教导和道德品德教导三个方面。

4.课外运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导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行多种影响的正规教导运动。

5.教导科学:是以教导现象和教导规律为共同钻研对象的各门教导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导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1.科技发展对教导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导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导的首要内容;(3)科学技巧转变了教导技巧。

2.为什么学校教导工作必须要维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导工作的特性所抉择的;(2)教学是实现教导目标的根基道路;(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性抉择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导实践能阐明这一点。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

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

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2006-10名词解释1、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资料。

2、技能:是通过练习儿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具有自动化水平。

这种技能水平也称之为熟练技巧。

3、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人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练习过程。

即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4、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5、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

它的具体可操作性还表现在:对教学系统的各方面的分析与设计都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简答题一、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1、价值性标准。

是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地位目标对于高位目标的意义,价值分为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

2、可能性标准。

即可能达到、可能实现。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即内容丰富的,能带来更多好处的。

5、就高性标准。

由于大小目标的地位不同,一般的趋向是地位目标决定于高位目标。

二、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1、知识,指再认与回忆的能力,具体的教学中记忆特殊与一般知识即处理知识的方法与手段。

2、理解,包括转换(翻译)、解释和推断三个子项。

3、应用,把复杂情境中使用抽象观念、原理、法则、理论、概念和方法的能力4、分析,包括要素关系与组织原则的分析,培养学生将整体分解成各种因素的能力5、综合6、评价,包括依据内在标准和依据外在标准评价,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质量作出判断的能力。

三、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1、四、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的认识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三大问题”。

A.学习问题、思维问题、行为问题B.发展问题、学习问题、教育实践问题C.儿童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成人心理问题D.教育问题、管理问题、政策问题答案:B2.以下哪个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教育阶段性特点B.学习障碍C.智力测评D.全部正确答案:D3.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的哪些成长阶段的特点,是教育学心理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A.错B.对答案:B4.在知识的获取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并抑制其他干扰信息的能力,是指:A.感觉B.知觉C.关注D.记忆答案:C5.以下哪个不属于知觉的成分和环节。

A.注意力B.感觉C.记忆D.思维答案:D6.在社会化过程中得到的,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性意图称为:A.价值观B.信念C.习惯D.意向答案:D7.用以表示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有名人物说法是“触发”“爆发”“衰减”这三个术语,这三个术语分别代表人类发展的哪三个重要阶段。

A.发育阶段,学习阶段、逆境阶段B.儿童阶段、青春期阶段、成年阶段C.出生阶段,幼儿阶段,高龄阶段D.新生阶段、学龄前阶段、青少年阶段答案:B8.在指定的学科领域中,使用手头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情境下解决难题并调整本身的行为的能力称为:A.批判性思维B.反思能力C.创造性思维D.智力答案:A9.下列哪个是Bloom智能分类中最重要的类别。

A.宏观B.情感C.认知D.个性答案:C10.在预制的标准测试中,将测试者答题正确率与总受试者的正确率相比较,考察测试者的得分区别并作为评价因素,这种比较方法称为:A.标准分B.百分位数C.百分等级D.等级分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教师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的专门学问。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因为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人,他们往往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并且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真正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大纲

教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大纲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大纲1、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朔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则,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者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

教育心理学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的问题的具体模式,而是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2、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有着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2、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性格的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与外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生心理答案:B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7至11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但仅限于具体情境。

3. 以下哪项不属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素?A. 学习是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B. 学习者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C. 教师应直接传授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发现D. 学习者应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答案:C解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探索和发现来构建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非直接传授。

二、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系统)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育应考虑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利用“最近发展区”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认知过程的深刻见解,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涉及到评估和干预策略,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和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心理学在理解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教育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学及心理学简答及案例

教育学及心理学简答及案例

第一章习题:五、实例分析1.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其意是说心理的不可知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此话妥否?为什么?2.在生活中,当人们知道你是学过心理学的,有人便会进一步问道:“那你一定能猜到别人的心理,我现在正想什么?你知道吗?”对此情形,你作何评说?3.有人说,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并不一定要学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没学过心理学而成为优秀教师的大有人在;而有的学了心理学却仍然教不好书。

可见,学不学心理学无所谓。

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六、简答题1.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心理学有哪些重要分支?3.列出对世界心理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流派。

4.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七、讨论题1.学习心理学对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何意义?2.你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什么问题?八、图表题请在图1-1中标有数字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内容。

第二章习题:五、辨析题1、科学的心理观就是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2、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反射。

3、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兴奋点。

4、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没有什么不同。

5、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的划分是相对的。

6、动物不具备思维活动。

六、实例分析1.马戏团里教小狗做算术是用什么原理训练的?2.有的同学在参加重大考试前显得非常兴奋,但拿到试卷时却好像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3.美国学者丹尼曾做过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

他从孤儿院里选了40名婴儿,将其分别放入被严格控制隔离的笼内,不与任何人交往,经过几年的喂养,这40名婴儿全部变痴。

后来这个实验被透露出来,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丹尼不得不停止实验。

实验虽然停了,但是被害的40名儿童虽经社会多方资助,极力挽救,收效甚微。

40名儿童中除少数儿童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外,大部分儿童终生痴呆。

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4.同看一部电影,人们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有的人认为非常精彩,有的人认为一般,有的人却认为不怎么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5.食物进入嘴里就会分泌唾液,看到食物也分泌唾液,听到关于某种食物的词语时也会分泌唾液。

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已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铺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

4.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

5.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6.动力定型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

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反应。

7.相互诱导是在大恼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8.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

9.差别感觉阈限是人们把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10.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反应的心理过程。

12.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

13.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就是遗忘。

14.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后摄抑制。

15.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

16.想象(1)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根据某种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

17.功能固着是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

18.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一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映,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愿用习惯程序问题。

19.原型启发是以类似事物为原形,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21.注意策略是指对自己有意注意的认知和调控。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山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一、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答: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三)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

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大大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二关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答: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因素对问题的解决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自信心、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认知方式、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原型启发、迁移作用、定势作用、功能固着等等都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因此要使问题得到解决维持一种紧张而又有秩序的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一)是提高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问题解决的效果。

(二)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地运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某种具有的与自己面临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上电化教育基础课为学生讲摄影机。

照相机工作原理我们就运用了原型启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迁移作用也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我们在讲投影片制作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按着小学教材进行投影片制作要求他们自己构思、自己设计、绘画制作通过学生新自动手操作,即学到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又在动手制作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总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说明了。

三、试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独立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视。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D.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生发展D. 教师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动机B. 认知C. 情感D. 遗传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篇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他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即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儿童在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认知能力。

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教育应关注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从而促进儿童能力的提升。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可能设定挑战性目标,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以便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再次,应用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教学材料的设计,避免信息过载;最后,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教育学: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

1)研究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研究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4)研究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应正确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9、中国教师角色行动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小我本位。

(3)自我涵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孕: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根据。

小度写范文[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模板

小度写范文[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模板

[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汇总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P7,需举例子)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比如中学生英语阅读活动表现出困难,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上表现出的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和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2)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比如,在了解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后,要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有利其潜能发挥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性矫正措施,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进步。

(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普遍是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性的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学中。

可以观摩特级教师的光盘来钻研。

(4)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比如,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辑、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适合学习者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措施,促进迁移的发生。

还可根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

综上,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教师和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和学习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尤其对一线教师来说,掌握并且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影响当内容,但不能超出学生当时的认实际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知结构。

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工作中(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尽快成长和成熟。

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换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9)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答: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8.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9.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10.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2.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3.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14.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15.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6.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通过观察他人(范(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简答题及论述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简答题及论述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措施;特点: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或以攻击作为“防卫性”手段等;教育措施:特设教室计划;生活空间会谈法;2、简述学生认知性格的主要差异;1场依存和场独立性;2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3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4冲动性思维与反省性思维3、试述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教育目标:1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以便获得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交经验;2学习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在生计上独立自主;3学习安逸而独立的情绪反应,以便在校与在家均能有适当的情绪经验;4学习良好的清洁、保健习惯,以维护健康的体格;5学习基本课程,以获得必要的基本“工具”;6学习正当娱乐的能力,以求闲暇的充分利用;7学习如何成为家庭成员,以便在家充分扮演其应有的角色;8学习如何成为社会的成员,以期能在社会上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教学原则:1设法让儿童不再遭受失败;2让儿童立即获得其学习或工作的结果;3尽量做即刻性增强,以激励其正确的学习动机;4寻求儿童能做最佳表现的学习难度;5将教材做有系统的组织与提示;6尽量使进度作小幅度的跟进;7注意学以致用,尽量运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8做必要的重复与练习,必要使使用过度学习;9将学习安排做适当分配,避免集中学习;10避免同时学习过多概念,防止概念混淆现象;11经常做提纲挈领式的整理学习,以存精;12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13尽量采用个别化教学法;4、试述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特征:1不能就席端坐;2端坐不动;3显现其他症候;教育措施: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仍以个别处理为主,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新的教学法的实验探索,最常用的方法是行为修正法;5、什么是加速制教学策略、充实制教学策略和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加速制:禀赋优异儿童所学与一般儿童相同,只是加速其速度,缩短其修业年限;充实制:禀赋优异儿童的学习效率高,而在当前教学体制的限制下,只能保持与一般儿童相同的教学进度;特殊班级制:集中禀赋优异儿童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6、简述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1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之间;2可训练者智商25—49之间;3保护对象智商在25以下;7、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1动机来源: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2内容和性质:正确和错误的动机;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划分,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好,效果好;9、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组织良好的适度的学习竞赛,可诱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但应明确,学习竞赛可能有消极作用;奖惩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10、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动机结构中居于重要的地位;2学生个人必须对学习任务胜任;3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应减少到可控制的程度;4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11、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教学;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的组织活动,使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12、直观教学有哪些类型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不同类型;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语言直观;运用: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越精确;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口号内;每小题1分,共28分第1题衡量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考试成绩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第2题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A.2006B.2007C.2008D.2009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略第3题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第4题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这三个基本特征;第5题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识结构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命题网络;一个命题就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是我们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第6题“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第7题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更为重要;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第8题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策略;第9题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第10题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第11题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课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第12题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A.对象相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它和问题行为的概念是不同的;第13题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第14题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有固定的逻辑和系统;第15题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第16题年,科举制被废除;A.1904B.1905C.1911D.1912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第17题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第18题在学生中流传的俏皮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其中体现的效应是A.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B.皮格马利翁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晕轮效应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选项A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是关于任务难度和动机水平的理论;B项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关于期待影响学生成绩的理论;C项罗森塔尔效应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另一种表达方式;D项晕轮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中的一种现象;本题中,“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三种不同难度的情境,对应三种不同的动机激发水平,这其中所体现的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第19题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着名的教育学着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20题用一个测验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A.信度B.效度C.常模D.标准分数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属性或特点,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第21题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小学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本题考生只要在题干中抓住“活动效果”一词,就能选出正确答案;第22题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的观点;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第23题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效果的;第24题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A.自我认识B.自信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该同学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显然是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属于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属于自我监控,也称为自我调控;第25题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得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第26题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A.位置记忆法B.死记硬背C.缩简和编歌诀D.语义联想法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就记忆术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几种: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和语义联想法;第27题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只有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第28题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中学教育目的B.中学教育目标C.中学教育原则D.中学教育内容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第29题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认知者的经验B.认知者的性格C.认知者的品质D.认知者的需要参考答案A,B,D试题解析: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会影响社会知觉,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第30题“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A.禀赋B.家庭环境C.社会环境D.教育环境参考答案B,C,D试题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第31题学生评价的功能有A.诊断功能B.导向功能C.发展功能D.管理功能参考答案A,B,C,D试题解析:略第32题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选择作用参考答案A,B,C,D试题解析: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第33题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为A.中心B.学生中心C.课堂中心D.书本中心参考答案A,C,D试题解析: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课本,通过课堂讲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第34题最近发展区参考答案: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第35题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原则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第36题教育民主化参考答案:教育民主化就是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制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第37题精细加工策略参考答案: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第38题简述情感对人的影响;参考答案:情感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态度;情感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喜怒哀乐等情绪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其次,情感能调节人的行为活动;积极的、愉快的情感能提升有机体活动的效能,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并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则降低有机体活动的效能,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甚至成为产生精神疾病的诱因;最后,人的情感表现也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人的情感通过语言、姿势和面部表情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察言观色”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别人的思想和态度;第39题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参考答案: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40题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参考答案:1维持功能;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学习上;2促进功能;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主要是指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3发展功能;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逐步走向成熟;第41题简述老师的观察力特征;参考答案:教师的观察力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客观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时,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行为;2敏锐性;要求教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洞察学生的思维,从转瞬即逝的变化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精细性;要求教师能够洞察秋毫、见微知着,能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特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五、论述题10分第42题试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参考答案:为了更好地和教学实际结合,加涅在八类学习层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它们分别是:1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程度依次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的学习,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等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3言语信息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4动作技能的学习,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5态度的学习,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加涅认为,这五类以结果分类的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到达教学目标铺平道路;六、材料分析题第43题新课改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一些中老年,对新课改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在教学岗位上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教了几十年,突然说要课改,几十年的习惯一下子扭转不过来;针对以上材料,请给这些教师完成角色转变提出建议;参考答案:不同的课程对教师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生变化——由使学生适应学校要求变为适应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合作;课程资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扩大至社区;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由于背景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学过程中更多履行多样化职责,更多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资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间合作广泛;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密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教师要实现这些角色变化,可尝试制订角色发展规划;制订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第44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内学生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恐慌;请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参考答案:校园暴力是学生的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除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解决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作业法2.按照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其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3.智力的群体差异不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4.下列不属于组织策略的是A.列提纲B.做笔记C.利用图示D.利用表格5.学生学习了“四边形”的知识以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二、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选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在校内外或校外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选A解析能力的高低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靠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3.选D解析智商分数差异属于个体差异;4.选B解析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5.选B解析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的知识,所以是下位学习;二、简答题1.解析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

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简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答: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答: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4.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答:(1)类属同化;(2)总括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个性的性格特征。

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答:(1)教师的表达能力;(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教育机智;(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8.简述竞争和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答:1、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3、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4、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

5、对自尊的影响。

6、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形式有哪些?答:(1)合理化(2)投射(3)否认(4)压抑(5)反向作用(6)转移(7)认同(8)抵消(9)补偿(10)升华☆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答:(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10.鲁滨逊的SQ3R五步阅读方法。

答: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11.简述个性心理倾向性。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练习题(有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练习题(有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练习题(有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1分(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1分(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1分(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1分(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1分2.简述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全民教育(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答(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1分(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1分(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1分(4)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1分(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1分4.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2分(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1分(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1分(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1分5.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6.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答、(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分(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1分(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教师招聘经典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案的内容。

2.你如何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3.简述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4.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策略有哪些?1.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2.(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指教学不仅要面向好学生,也要面向差学生。

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

3.(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这堂课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一些理念: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反映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老师及时地化解矛盾,转变教学策略,科学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老师将科学课上成一场生动有趣的爱心教育课,取得了比上科学课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书育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2.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1.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教育阐述1)学校萌芽夏代已经有学校的设置,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序,一类是校。

序设置于国度是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校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努力进行教育。

商代已经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大学,小学,,序。

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教育上的要求划分了不用的教育阶段。

2)西周的教育,周王朝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为学术官守。

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当时的学校教育史轻视体力劳动的。

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微衰,私学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教育的对象有贵族扩大到平民。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4)两汉时期的教育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文化策略。

汉武帝设立的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学校设置上的新举措—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设立专门的学校,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6)隋唐时期的教育唐朝时期采用重振儒术,三教(儒道佛)并重的文化政策。

六学(国子学,太学,律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和二馆(崇文馆,弘文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

、7)宋元明清的教育。

宋代时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发展成为了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时期的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直至1905年,光绪废除科举制度。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 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 教育全球化 7 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a,论教育对象b 论教育作用c论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d论教育内容e论教育原则和方法。

2 墨家的教育思想。

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3 道家的教育思想。

到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

4《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步教育专著。

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于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要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 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我国现在学制的沿革:A)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902 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颁布,但未实行,1903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1912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者六三三学制。

B)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8年的学制改革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答题:现在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的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时间,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老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A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C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D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A政治理论修养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A语言表达能力B教育教学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素养: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积极的创新品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和成年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第三,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 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简述教师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 入职培训,3 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论述题:如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根本上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1,了解和研究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4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发扬民主鹏平等,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增强法制意识。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应该做的努力是: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

此外还要做的努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风建设。

教科书编写基本原则与要求◆1 科学性与思想统一性,2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适应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5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克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简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

◆◆教学过程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

教学过程的步骤: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简答:什么事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性原则,8量力性原则。

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程序: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论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是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 探究个别化教学。

◆◆结合实际实际谈谈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性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尊重新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借个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学习生活,学习生活管理。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9个别教育工作,10班会活动的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