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 总复习资料 精品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8 精品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8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7204e26a45177232f60a25e.png)
202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8)一、(22分)1.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3分)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篡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2.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
(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改为:3.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6分)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
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
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
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基础知识总结汇编(全册)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基础知识总结汇编(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c407b58844769eae009eded.png)
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一、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二、字音识记窦dòu娥桃杌wù哥哥行háng鼓三通tòng罪愆qiān 错勘kān 盗跖zhí前合后偃yǎn 瀽jiǎn半碗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湛zhàn三、词语成语积累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亢旱:大旱。
亢,极。
四、写作素材1、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冤情之深可见旧社会的黑暗。
2、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可见其尊老爱老之孝心。
第2课雷雨(节选)一、文学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剧作家。
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
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二、字音识记沉吟chényín 无锡xī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g 哭哭啼啼tí谛dì听江堤dī混账hùn zhàng 昧mèi心财三、词语成语积累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②形容天色阴沉。
③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
昧mèi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第3课哈姆莱特一、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ec96bfb2cc58bd63186bdda.png)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文学常识: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7f142f7e21af45b307a87a.png)
2020年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全)语句扩展考点简述“扩展语句”是XX年新增的高考内容。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1.着力于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完成这样的考题,应该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
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考题分析XX年全国考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解题思路:此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
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无疑会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解答此类考题既要注意题目对扩展内容的要求,又要以此要求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完成题目要求。
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二是人物(“同学们”“我”),三是主体内容(歌声)。
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
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有些考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 精品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fef9893a6c30c2258019e83.png)
202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乘.法惩.罚成.法城.下之盟承.先启后B.累.世劳累.累.卵果实累累..罪行累累..C.盼.望叛.逆湖畔.判.若鸿沟心广体胖.D.申.明声.明妊娠.深.思熟虑身.外之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星辰寥若晨星是非惹事生非B.挺拔铤而走险行迹形迹无定C.涣发焕然冰释原型原形毕露D.淹没湮没无闻颜色察言观色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①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②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③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④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⑤(姜夔《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北京的故宫,平时北京市民就很少去看,因为看过了,就不想再去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B.当一群伊拉克人冲进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实施抢劫时,正在这里执勤的美国土兵竟然在一旁充耳不闻....。
C.在采访中一位读者胸有成竹....地提出,如果他在买书时碰到要验证身份的情况,他会告书店歧视他。
D.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部分旅游地区发现了“非典”病例,这让许多准备出游的人心有..余悸..,纷纷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D.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上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83)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83)](https://img.taocdn.com/s3/m/d63b9e87f121dd36a32d8252.png)
[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针对训练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解析] (1)“唯”易与同音字“惟”混;(2)“常、作”易与 同音字“长、做”混;(3)“辩”易与同音字“辨”混。其实这些 同音字的字形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解析] (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2)“雁”易与同音 字“燕”混。其实这些同音字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 就可以区别开来。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区分同音异形字 读音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屡见不鲜,是 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 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病的惆怅之情的 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萧”易与“箫”“潇”混淆;(2)“阙”易与 “阕”混淆;(3)“沧”易与“苍”混淆。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留心语句的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 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例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 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23)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23)](https://img.taocdn.com/s3/m/003dc8b7cc22bcd127ff0c0a.png)
⑥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再有一个多月就进考 场了,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届时心.有.余.悸.。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题示范]
[答案] C
针对训练
第
一 部
语言文字应用
分
专
题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第1讲成语使用正误识别
课时 2
成语正误判断题——答题 2 步骤
【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十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
共襄,玉.成.其.事.,凝聚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渗透着编 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
②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 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③邪教往往具有伪装性和隐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和种种神秘力量的渲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④船儿随波逐流,江面上时而惊涛拍岸,时而豁然开朗。当 清凉的水花,出其不意地扑面而来,清凉舒爽的感觉,令人呼.之. 欲.出.。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全册汇编(精华版)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全册汇编(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46f1f4844769eae109ed8b.png)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全册汇编(精华版)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重点说明:本单元有诗歌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中对普通妇女的歌颂之情。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要多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 “波光”“水草” “星辉” “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 “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也称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学习要点:第1课沁园春•长沙一、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 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背诵〈〈沁园春?^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三、写作素材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第2课诗两首雨巷戴望舒_、课文再现背诵重点语段:撑着油纸伞,独白/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44)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44)](https://img.taocdn.com/s3/m/5c060a3a16fc700abb68fc70.png)
题型二 压缩语段 3.(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 (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 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 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保持增长势头。
[答案] 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 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课时 1
扩展语句4题型
扩展语句是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 (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它一般是以所 提供的情景或词语为基础,要求运用想象、联想等方式,借助 一定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丰富句子的内容,做到中心明 确、结构完整、文句通顺。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首先,阅读首尾段的材 料,明确答题的内容,说的是女娲补天解救苍生的故事;第 二,合理想象女娲补天,突出其历经坎坷的经历和无私奉献精 神,注意有创意的要求;第三,整合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这是一道补写续写型扩展语句题,实际填入的应该是具体 事件的展开,注意段首和段尾的句子,段首说的是“苍生有 苦”,“女娲挺身而出”,结尾是一派美好的景象,中间应该 插入“女娲补天”拯救苍生的具体细节,注意使用联想想象的 方法。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 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 题,应先总结每段内容所写木构房屋的特点,然后抓住关键词 句进行提炼概括。①写古代木构房屋的两个外部特点:高出地 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可概括为“台基高,出檐大”。 ②写内部空间的两个处理方式:可以全部打通,也可以分隔, 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可概括为“内部可通可隔”。③写房屋构 件的加工,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 亮美观,可概括为“构件艺术美观”。④写建成后的木构房屋 被涂上油漆,以防止腐烂,可概括为“涂有油漆以防腐”。
北京2020高考语文经典总复习
![北京2020高考语文经典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289f82202d276a201292e58.png)
• C.佩约维奇团队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内白细胞 介素-6的炎症反应水平与睡眠时间相关。
• D.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 病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脊液的沉积。
• 1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的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3分)
• (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评分标准
• ①“守黑”保留了“守墨”的特点(1分) ,暗示 了涂弦夫的书法家身份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1 分)
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 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 批评意见。 ⑷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 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 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 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⑴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 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 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⑵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
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 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⑶ 从直
•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60分)
•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 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 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 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 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 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 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仿写句式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仿写句式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3e0d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仿写句式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热点五] 仿写句式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包括字数、结构类型(单句、复句)等;修辞手法相同;语言表达顺畅,有文采;格调内容相关,风格相似;等等。
句式仿写题核心是句子的内容和句式特点,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技能。
Z知识建构hishijiangou句式一致试题给出示例句式,句式一般特点分明,要求考生要仔细审题,辨析清楚所给示例的句式特点,使仿的新句与所给例句的句子形式、句式特点保持高度一致。
内容一致考场上要求考生仿写出的语句要和所示例的句子内容上密切相关。
内容要积极健康,意义要丰富或话题要一致。
考生审题要缜密,要明确辨清所给例句所蕴含的意义,特别是隐含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含义。
这样所仿出的句子就不会内容单薄,做到仿写的句意与例句的句意连贯,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
主体一致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主体。
考生仿句前要注意审清所给出的例句主体,所仿写出的句子的陈述主体应与例句基本保持一致。
否则,所仿出的语句就会与示例的句子前后衔接脱节,风马牛不相及或前言不搭后语,会导致语势也不连贯,从而影响整个语段的语言表达效果。
修辞一致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不单独命题,往往结合诗词鉴赏或仿句考查。
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这就增加了试题难度,做题时一定要保持修辞一致,不可顾此失彼。
情感基调一致高考仿句要求所仿出的句子表情达意要准确,要与例句所包含的褒贬情感基调尽可能保持一致。
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审清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雄浑、清新、沉郁、豪爽、明快、凄凉、幽怨、激愤、寂寞、悠闲、恬淡、豪迈。
另外也要注意个别词语的雅俗语体风格或褒贬感情色彩,特別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等特殊情况,尽可能保持一致。
J解题流程ietiliucheng(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建精神。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100)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100)](https://img.taocdn.com/s3/m/d3176553af1ffc4ffe47ac62.png)
我从梦中惊醒了。没有海,没有阿优婆,我躺在宾馆的床上,远 处传来几声狗叫。我再也无法入睡,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梦, 但那个蹒跚的背影让我久久难忘。我想,若我带着一大帮时尚的男男 女女,打破这个岛的平静,对于阿优婆这样的老人会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我和阿龙来到阿优婆家。把我们在这个岛上想做的事, 说给阿优婆听。我想,即使阿优婆不能理解,让她狠狠地骂我一顿, 也能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
环岛一周,我欣喜异常,这正是我想要的岛。可是走得人都快虚 脱了。阿龙说:“我带你找个地方喝口茶坐一会儿。”就这样,我见 到了阿优婆,老人 70 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我夸她屋子里的那 些旧家具、院子里的大瓦缸……我确实从内心里喜欢这些老东西,怀 旧又精致。她很健谈。一只小黑狗乖巧地伏在她脚边打瞌睡。阿龙告 诉我,阿优婆的儿子在大岛上买了房子,但她死活不肯搬。阿龙指了 指脑袋说:“阿婆一辈子没出过岛,有点固执,是个老脑筋。”儿子 带来的新玩意儿全被她扔在一边。媳妇有一次烫了头发来看她,也被
C.阿优婆生活在一个原本热闹但已日渐冷清的蜈蚣岛,尽管外 部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她仍固执地想重复原来的生活方式。 然而变化是趋势,谁都得面对。 D.阿优婆生活的蜈蚣岛是处在飞速发展环境中的很多海岛的缩 影。它们曾经人丁兴旺,但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改变着它们的曾 经和未来,小说的主题令人深思。
我驾驶越野车在海边疾驶,放下车窗,打开音乐,海风扑面而来。 副驾驶座坐着阿优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她说:“真的很快 啊,像飞一样。” (选自《小小说选刊》 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小说中的“我”是线索人物,由于“我”的寻找和考察,才 引出阿优婆这一人物,情节才得以发展;同时,小说还用“我”的时 尚来衬托阿优婆的传统。 B.阿龙在小说中不可或缺,没有他,“我”找不到蜈蚣岛并且 不会决定把荒岛求生的项目建在岛上;没有他,我见不到阿优婆。总 之,没有他,故事根本就无法展开。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74)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74)](https://img.taocdn.com/s3/m/60f0ede926fff705cd170a0f.png)
(3)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答。 需 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诗(词)句使用的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要 尽量回答全面。
【例】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 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 莫也愁人苦。
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题干还要求指出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 果 ), 说明在指出修辞手法的同时还要指出词句如何体现了这种修 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本词上片描绘的是,词人透过窗 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绵悱恻地伸手想牵挽 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略做停留,却还 是冷漠地走了。而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它要尾随春天而去, 查看春的归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答题时注意分析修辞手 法的效果、表达的情感。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 (词 )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 (词 )句分析其 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3)诗(词)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 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2.审题要点 (1)审准题干要求鉴赏的是修辞手法还是其他表达技巧, 是一 种还是多种。 (2)看诗(词)句中具体运用的情况和表达效果。 3.答题要点 (1) 准确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其表达效 果。这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前提。 (2)准确捕捉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比 较隐蔽, 要善于从只言片语中发现, 并准确判定是何种修辞手法。
[答案] 拟人。(步骤 1)将杨柳和春人格化,(步骤 2)表现了 词人对春的依恋不舍。(步骤 3)
针对训练Biblioteka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词的上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95)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95)](https://img.taocdn.com/s3/m/8b02ef5c783e0912a2162a66.png)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 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 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审题指导]
类型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自然 环境 特点 概括 题型
自然环境特点概括题即 (2010·安徽卷)请
对自然景观特点的概 对小说画线处景
括,题干中往往有“概 物描写的特点和
括”“分析”等作答动 作用作简要分析。
词和“景物”“特点” (《芒种》)
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类型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社会环境特点概括题即 (1)(2014·重庆卷)文中第②段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 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 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 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 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 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 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分)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示范] 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 从题干中“小城生活”可知,这是一道社会环境特点概括 题。 第二步:依类型,找角度 从本文看,概括“小城生活”要注意从“场所、人际关系、 工作生活”三个角度入手。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32)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知识积累+专题跟踪训练) (32)](https://img.taocdn.com/s3/m/0df20d87c77da26925c5b06b.png)
【例】 (2016·全国卷Ⅲ)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 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 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 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 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 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 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 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 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着 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点及优点分别从 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句承接上句, 总说算盘的结构,第④句紧接第②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 ⑥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第③句紧接第⑥句说明口诀的作 用;第①句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第⑤句描述珠算可 以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故选 D。
第三步:遵循简明、连贯、关联词搭配的原则,代入初步选 择的答案,确定最终答案。
最后把选项 B 代入文段中,通读文段,最终选 B。
[答案] B
针对训练
[答案] A
题型三 语句排序题 4.(2014·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 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 年 12 月 4 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_课标版全书word-2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_课标版全书word-2](https://img.taocdn.com/s3/m/aa282b6126fff705cc170abf.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弄懂句子意思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注意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本题的重点字;埃土、黄、疲弊、胥、赢、仓皇、顾等。
[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题型二上下句式默写【例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5个)(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8)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解析]本题是8选5的选做型默写题。
对于这种题型,考生选择空间大,答题时应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够规定数量的题目就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知识积累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408b5d52011ca300a6c390f6.png)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积累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财物·财务]二者都与财有关,都是名词。
不同的是:“财物”指钱财和物资,如“老人死后,留下了很多财物”;“财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采用采取采纳]“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
“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运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
“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
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诚实守信16. [原文]不忠不信,何立于天地之间?[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求忠义诚信,那么怎能在世上立足呢?17.[原文] 凡出信,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 说话办事,诚心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18.[原文]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口头上给人以恩惠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怨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19.[原文]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唐)王梵志《全唐诗补逸》卷二[译文]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金银财富。
20. [原文]梦中许人,觉且不背.——(汉)贾谊《新书•匈奴》[译文](人的诚信程度应该达到折中境界:)即使睡梦中答应过别人,醒来后也不失信。
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30个人物事件素材,记住了!1、湖南长沙县的张晓勇年考上清华大学,1996年毕业后被知名外企录用,2001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又辞去外企管理工作,回到长沙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内勤。
“保安哥”不高高在上,放下身段尽显亲情的举动值得我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版块:作文(60分)高分口诀: 审准题有亮点卷面美一.高考作文的基本类型:(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题意作文(4)材料作文二.高考作文的写作要领:第一: 审题与立意---------口诀: 抱着话题打滚第二: 定体与构篇---------口诀: 选择最擅长的文体第三: 突破与升格---------口诀: 要有若干亮点●第一步审题,确定写作的重点与范围。
(一) 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
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特别强调: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特殊意义。
深入准确地挖掘这些含义,往往会适使文章立意深远深刻。
(二)命题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
有些命题本身就是话题,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谈意气”(06湖南)等等,这样的命题与话题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
而有些命题就不能仅仅把它看作话题,因为它已经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了,如“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今年花胜去年红”(05年辽宁)等,这样的命题作文,立意必须严格服从题目的指向(作文的标题也不得改变)。
值得指出的是,如以“一枝一叶一世界”(05年浙江),“雕琢心中的天使”(06广东)为话题作文,尽管话题即观点,但也可以反过来立意,“一枝一叶未必一世界”“心中的天使不需雕琢”(保持人的本真美)。
广东省作文评分标准中对这样的立意是认可的(05年“纪念”也可以立意为“无须纪念”),因为它符合“在话题范围内”的要求。
(三)材料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请比较下面两则材料并加以区别:材料1:“一只老鸟指着开着门的鸟笼对它的几个孩子说“进去吧,我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家。
" “不,我们要上天!"它的孩子回答说。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2: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带有个性的脸颊,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请你结合成长中的亲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话题,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于材料的“功用”不同,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前一则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学们必须找准材料的“焦点”,审清“自立”这个题旨后才能构思写作;而后一则材料,仅仅为我们提示了一个内容指向,其写作范围也要比前者大得多。
在写法上,以往的材料作文很容易套用“三段论”、“四步法”。
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联系材料、归结材料几乎成了这类作文固定的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2::2000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
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③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
2。
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1: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的,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
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1: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炼: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前提,可以去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结果)。
这样我们可以想到: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风格的多样、创作方法的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多彩;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例2: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④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4.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谓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 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5.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提炼:将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一代大家辛弃疾雕琢心中的天使。
然后对宾语“天使”具体化,即得到分论点:⑴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国家危难时);⑵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乐观的天使(受贬时)⑶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词坛的天使(文学上)。
例2:《拒绝窝囊废》文题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
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分论点的表述:1.“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3.“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第三步确定文体与构篇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文体要固定;文体特征要鲜明,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
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
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
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
(如何确定文体体和如何选择全文结构见后面10篇例文)。
●第四步扣住话题(题目),写出亮点1、美化标题——绚丽彩虹亮人眼:切忌无标题或以话题为标题。
题目要出新: 1.揭示主题;2.反映内容;3. 巧用修辞;4.化用名句;5.借用歌曲;6.妙用符号;7.呼告抒情2、巧妙开头——入目即感满眼春:切忌抄原材料。
入题要快。
要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入为主。
3、注重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写好每一段的首句,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4、扮靓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多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要用情感。
5、扣住话题——任你东南西北风:话题出现频率要高。
话题在正文中要经常出现,尤其是开头结尾,以免有套题、偏题、脱题的嫌疑。
不要擅自将话题改变为其近义词,,如将”纪念”改为”怀念”.将”感动”变为”激动”或感激”,将”困扰乱”变为”困难”或”困境”。
在写作的过程中,至始至终要回视话题,以免走题。
如果.写了一半甚至写完了,发现自己走题了一般不要重来(时间不够,又影响卷面),加一些含有话题中词语的句子即可,特别是在结尾一段。
记住:高考作文得分高,审准文题最重要。
立意前后加词语,开篇点题是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