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
前言
种子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生产种子和售卖种子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种子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种子市场有不同的业务模式,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供应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全面了解种子市场,我们做了一项调查,了解种子市场的消费者
人群、消费习惯、品牌受众等情况。
1、种子市场消费者类型
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调查,我们发现种子市场中主要有三类消费者:
(1)农民类消费者:农民类是种子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他们主要
购买抗性较强的多年生作物种子,以及施用肥料的种子。
(2)商业类消费者:这类消费者主要购买品种齐全的一季作物种子,如油菜、小麦、水稻等,以及一些品种较罕见的种子。
(3)个人类消费者:这类消费者主要用于家庭合作社、社区园艺、
小型基地种植和面向市场的种植,他们主要购买一些稀有品种和优质种子。
2.种子市场的消费习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种子市场消费者具有较高的信任度,他们更加注
重种子的品质,乐于重复购买,并且更乐意购买品牌知名度较高的种子。
种子购买时,消费者考虑的因素包括:种子品质、售后服务、价格实惠、
便捷配送等。
种子行业分析解析
种子行业分析和解析种子行业是指以种子繁育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产业的行业,其商业模式特征在于生产高品质、高产量、高耐性和适应性强的种子,以满足现代化、高效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今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总体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从作物种类看,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包括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大概在15.1亿公斤,全国的需求量大概在8.5亿公斤,供大于求。
其中,高产优质的品种供应量有所增加。
去年,国家级审定的水稻品种当中,优质品种首次超过了60%,也就是占到了六成以上。
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
在耕地使用效率基本超过100%的严重饱和情况下,我国的种业正面临着创新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子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在当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种子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等活动完全由政府主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全封闭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种业发展的新形势,自 20 世纪 90年代我国一系列种子行业改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以及《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推动农业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肩负新使命新任务;二是以基因组学、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种业科技革命和以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链全程服务为特征的产业变革迅速推进;三是我国种业开放进一步扩大,本土种子企业还面临全球化竞争、交流与合作;四是行业低迷,同质化严重,库存压力突出,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等,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下,未来我国本土种子企业将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从封闭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推荐3篇)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第1篇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
现在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并且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很少做家务,从而养成了不自己洗衣服的习惯,大一新生需要熟悉环境努力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二的学生是校园各种活动的主力,而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写论文找工作更是无暇顾及洗衣小事。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想到了在大学校园开洗衣店的想法,并针对这一想法做了一次调查。
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是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调研地,我们小组多次在中午和晚上学生自由的时间里在操场或食堂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在问卷发放回收后,我们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我们这次调查结果。
我们在校内展开了以洗衣店能否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周边开办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洗衣店在我校的需求状况,还有我们洗衣店开办所需着重注意的问题,如价目、服务等,通过调查的有效问卷,结果显示,我们在这一地区开洗衣店确实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们以前期的市场调研资料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的分析中环院学生对洗衣市场基本的需求。
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使顾客能方便的送衣、取衣、除了干洗和湿洗以外,还可以经营衣物的护理和熨烫服务。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第2篇为全面掌握全市农资市场情况,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市供销社于* *年**月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20xx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种子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种子市场调查报告种子市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是以种子市场及农资市场相联系的方面为对象,种子作为农业种植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处于农产品产业上游,种子市场竞争优势将决定着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了解其市场。
二.调查地点:新疆昌吉州地区三.调查时间:2014 年4 月——2014 年9月四.调查方法:(一)文献调查:包括二手资料及其初步认识1.内部资料:生产经营活动资料、市场环境资料2。
外部资料:传统来源、互联网(二)实地调查:1。
访问调查法:口头询问方法收集相关信息2。
实地观察法:对该地区实地进行观察搜集资料3.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五.调查方案:(一)目标确定:针对昌吉州地区种子销售现状的确定,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采取的措施.确定重点在销售点及购买者行为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昌吉州各大农资销售网点(新疆昌吉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康地种业、新疆昌吉绿巨人开发有限公司)、种子批发代理商、产品购买者(三)调查内容:近年来,种子市场获得了快速的成长,种子经销商不只是谈产品价格,而是开始关注经营理念、模式和创新。
经销商的发展状态在根本上决定着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问卷调查:通过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农资的关注方向、关注重点,统计分析结果,掌握农民动态,促进农资销售。
(五)结果分析:昌吉农资市场存在问题,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
今年市场供求形势好于已往年度,价格略有上升,总体销售量增加。
为有更好的发展趋势,需结合市场实际情况。
但现阶段农资市场中也有以下问题存在:1。
产品多渠道、多层次经营,造成终端销售市场混乱。
造成同一区域,价格不一致,使得销售价格混乱.2。
种子经营不规范、价格监管措施乏力,致使农资类价格上涨。
致使农民的购买力有所影响。
3。
不管优劣,农药种子在同一个仓库贮藏,同一个柜面销售,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质量。
第二篇:2014-2014中国种子市场调查及盈利预测报告(精编版)2014-2014中国种子市场调查及盈利预测报告(精编版)报告链接:正文目录第一章2014-2014年种子产业市场基础1第一节种子产业基础特征1一、产业特点分析1二、种业地位分析3第二节产业发展历史5一、国外种业发展历程5二、国内种业发展历程7第三节种子产业特特征分析9一、行业特有经营模式9二、行业周期性、区域性11三、种子行业盈利水平12四、行业进入壁垒分析14五、行业与上下游关系17六、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19七、研发周期长、投入大20第二章2014—2014年种子产业发展背景24第一节2014-2014年农业生产24一、2014—2014年粮食种植24二、2014—2014年粮食产量26三、2014—2014年粮食价格29第二节2014—2014年人口发展32一、2014-2014年全球人口现状32二、2014-2014年国内人口分析34第三节2014-2014年产业政策38一、2014—2014年农业政策38二、种子相关产业政策41三、种子行业管理体系43第三章2014-2014年全球种业市场背景46第一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6一、世界各国种子市场容量46二、国外种子行业发展趋势49第二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52一、全球领先企业52二、世界种业技术竞争54第三节美国种子市场58一、美国种子管理58二、美国种子产业特点61第四节2014—2014年转基因作物64一、2014年全球转基因种植64二、2014年各国作物种植66第四章全球领先种子企业及中国布局71一、公司简介71二、中国布局72第二节美国孟山都75一、公司简介75二、中国布局76第三节先正达79一、公司简介79二、中国布局80第四节利马格兰83一、公司简介83二、中国布局84第五节bayer87一、公司简介87二、中国布局88第六节荷兰bejo91一、公司简介91二、中国布局92 第五章2014—2014年国内种子市场调研96第一节国内种子行业发展现状96一、国内行业发展历程96二、2014-2014年市场规模98三、种子品种结构格局分析101四、国内市场供需特征103七、2014年市场供需分析104第二节种业市场竞争格局107一、市场集中度分析107二、不同种类竞争格局108三、跨国种业公司布局110四、未来产业竞争趋势113第三节种子品种权管理116一、品种权的申请与受理116二、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118三、品种权的保护121第四节种子生产、经营管理124一、生产许可制度124二、经营许可制度126第五节生物育种国家产业政策130一、国内生物育种政策走向130二、转基因育种技术特征133 第六章2014—2014年种子细分市场分析137第一节玉米种子市场分析137一、2014—2014年玉米种子产量137二、2014—2014年玉米种子价格139三、2014—2014年种子品种竞争力140一、2014—2014年水稻种子供需143二、水稻种子品种竞争分析144三、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形势146 第七章2014—2014年国内种子上市企业151第一节隆平高科151一、企业概况151二、2014-2014年企业经营152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154四、企业竞争力分析157第二节登海种业160一、企业概况160二、2014-2014年企业经营162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165四、企业竞争力分析167第三节丰乐种业169一、企业概况169二、2014—2014年企业运营171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172四、企业竞争力分析174第四节敦煌种业178一、企业概况178二、2014—2014年企业运营181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183四、企业竞争力分析184第五节万向德农187一、企业概况187二、2014-2014年企业运营188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190四、企业竞争力分析193第六节荃银高科196一、企业概况196二、2014—2014年企业运营198三、2014—2014年种业盈利201四、企业竞争力分析203第八章2014年种子非上市企业运营分析第一节中国种子集团206一、企业概况206二、企业竞争力209第二节辽宁东亚种业212一、企业概况212二、企业竞争力214第三节北京奥瑞金种业218一、企业概况218二、企业竞争力221 206277一、企业概况224二、企业竞争力226第五节甘肃科隆农业230一、企业概况230二、企业竞争力233第六节襄樊正大农业开发公司236一、企业概况236二、企业竞争力238第七节临泽县屯玉绿源种业242一、企业概况242二、企业竞争力245第八节张掖市玉源种业248一、企业概况248二、企业竞争力250第七章2014—2014年发展前景及趋势255第一节行业机遇及风险255一、行业发展机遇255二、行业发展挑战256第二节种业企业发展战略分析259一、国际化259二、战略联盟260三、科技创新262四、差异化265第三节中小型种子企业发展思路268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1 中国种业20年大记事一览表图表:2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模式图表:3 玉米种子生产与经营的季节性示意图272图表:4 种业上市公司2014年毛利率水平对比图图表:5 种子生产工艺流程图表:6 2014—2014年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图表:7 2014-2014年中国农产品产量一览表万吨图表:8 2014年已经出台的重大农业政策图表:9 近些年国家出台的规范、发展种子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图表:10 未来国家种业政策预期图表:11 2014—2014年全球种子贸易市场规模图表:12 2014年全球各国种子市场容量一览表(usd million)图表:14 2014年全球各国种子进口规模一览表(usd million)图表:15 2014-2014年全球十大种子公司市场销售额及市场额图图表:16 全球主要种业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图图表:17 2014-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图表:18 2014年种植转基因作物国家图表:19 2014年世界转基因主要作物覆盖率万美元元万美元图表:21 2014年孟山都公司主营收入构成图图表:22 2014—2014年孟山都公司种子业务增长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图表:23 2014—2014年孟山都公司农业相关业务增长趋势图单位:百图表:24 孟山都公司的并购图表:25 国内种业发展的主要阶段表298(转载请注明来源)3033500家)318图表:26 2014—2014年我国种子市场销售额变化图图表:27 2014-2014年我国种子市场市场容量及商品化率图表:28 2014-2014年我国种子市场市场容量及商品化率预测图表:29 中国种子市场主要产品结构图表:30 2014—2014年全国制种面积趋势图单位:万亩、亿公斤图表:31 2014—2014年全国种子供需平衡变化图亿公斤图表:32 我国种子企业类型及在种子生产流通环节中的分工图表:33 2014年底全国共发放各类经营许可证8423个(涉及企业图表:34 2014年国内种子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图表:35 2014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种子公司图表:36 国内外种业公司市场营销模式图表:37 2014—2014年全国种子市场集中度图表:38 2014-2014年两杂种子市场集中度%图表:39 外资种子公司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事件图表:40 领先企业竞争优势对比一览表图表:41 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产必要性图表:42 中国生物育种政策演变图表:43 2014—2014年政府对生物育种的态度图表:44 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主要障碍图表:45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周期长、资金技术密集315 图表:46 常规育种技术流程简单、资金量小316 图表:47 2014-2014年玉米制种面积、产量及供种量万亩、亿千克图表:48 2014—2014年中国杂交玉米制种量单位:万公斤,万亩图表:49 全国部分玉米种子市场价格图表:50 2014—2014年玉米种子不同品种价格图表:51 2014年国内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52 玉米产业经济树型结构图图表:53 推荐国审玉米品种的指标参数图表:54 2014年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试验参试品种图表:55 2014年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品种图表:56 黑龙江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57 吉林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图表:59 内蒙古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0 河南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1 山东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2 河北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3 山西主要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4 先玉335与超级玉米优劣势一览表图表:65 国内杂交玉米种子主要优势品种盈利能力%图表:66 2014—2014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和产量一览表表千元元表千元千元图表:67 2014—2014年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量单位:万公斤,万亩图表:68 07年全国杂交水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69 07年全国常规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70江西省杂交水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71湖南省杂交水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72湖北省杂交水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73安徽省杂交水稻系列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图表:74 2014—2014年隆平高科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75 2014年隆平高科主营业务运行一览表图表:77 2014-2014年登海种业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78 2014—2014年登海种业先玉335生产经营预测图表:79 先锋公司先玉335成功模式图表:80 超试系列通过审定情况图表:81 2014年登海种业主营业务运行一览表图表:83 2014-2014年丰乐种业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84 2014年丰乐种业主营业务结构一览表图表:86 2014—2014年敦煌种业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87 2014年敦煌种业主营业务运行一览表图表:89 2014—2014年万向德农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90 2014年万向德农主营业务结构一览表图表:92 2014—2014年荃银高科财务运行一览表图表:93 2014年荃银高科主营业务结构一览表图表:95 2014年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张掖分公司财务运营一览表千元图表:97 2014年辽宁东亚种业有限甘临种子生产分公司财务运营一览图表:98 2014年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财务运营一览表千图表:99 2014年北京奥瑞金种业股有限公司临泽分公司财务运营一览图表:100 2014年长春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运营一览表第三篇:种子市场调查方案2014级水稻班学号:20142014002 王世超种子市场调查方案第一部分种子市场现状1、中国种子市场发展历程我国种业发展较迟、投入较少,与发达国家种子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关于种子调研报告
关于种子调研报告
《种子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种子市场
一、种子市场概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民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增加,种子市场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呈现出扩大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种子品种日益丰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二、关键问题分析
1. 品种丰富度不同等级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水平不一致,南方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而北方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2.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次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种子市场的监管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效果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对策建议
1. 加强技术支持,增加种质资源。
加强种子育种研究,提高种子品质和适应性,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子资源。
2. 完善市场监管,加强对种子市场的质量监管,打击低质次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3. 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对种子市场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引导农民选择优质的种子产品。
四、结语
我国种子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发展的机遇。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支持、完善监管、提高宣传教育,才能在保障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不断推进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种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种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种子产业始终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996年以来,国家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建设,推动了种子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种业巨头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冲击,提高我国种子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优秀种子企业做强做大,参与国际竞争,我国于2000年12月颁布《种子法》,2016年施行新种子法。
我国种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选育了大量优良农作物种子,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种子企业,为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国内种业形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每年种子总用量约在125亿公斤左右,其中商品化种子约50亿公斤,市场总规模超过500亿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总规模的20%。
中国种子市场化时间不长,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发展较快,种子企业规模和行业市场规模都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行业集中度低、育种研发能力弱、商品化比例低、法规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仍然低。
行业内拥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司最多时有8700多家,目前有所减少但仍有超过6000家,但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不到5%,行业前十名集中度CR10不到20%,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
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拥有育繁推一体化实力的公司不到100家,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
行业内公司过多会导致市场混乱,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11年颁布的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就大幅提高了资本、人才方面的准入门槛,新政策也支持和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未来种子行业的经营将逐渐趋向于规模化、集中化。
农业种业企业调研报告总结
农业种业企业调研报告总结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并分析农业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调研,我们希望深入了解农业种业企业的运营模式、产品创新、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访察、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
我们先根据行业研究报告筛选了数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种业企业,然后联系了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并通过实地访问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管理、市场销售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农业种业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结果和分析1. 市场需求:目前,农业种业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于高产优质种子的需求更为旺盛。
农业种业企业应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引入新的技术和品种,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 品质管理:农业种业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产品质量是种植业生产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产效益。
企业应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种业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种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 市场竞争:农业种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十分普遍。
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差异化策略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另外,加强渠道管理,完善销售网络,也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农业种业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种和技术创新,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应用新的科技成果。
4. 加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差异化策略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种子市场机会分析与目标市场选择研究
为方式 、行业平 均绩效水 平、行业竞争程度和利润潜力等进行
种子市场机会分析亦称种子市场 内外分析 、种子营销环境 分 析的过程 。种子行业环境对身处其 中的种子企业影响远大于 分析 ,就是 运用 市场营销理论分析种子市场上存在哪些 尚未满 总体环境影 响 ,因此 ,进行种子行业环境分析非常重要。种子 足或 尚未完 全满 足的显性或隐性的需求 ,以便种子企业能根据 行业环境分 析的主要 内容有 :分析种子行业 主要经济特征 、变 自己的实际情况 ,找到内外结合的最佳点 ,从而组织和配置资 革 因素 、种子行业总需求情况等。
2 . 1 . 1 宏 观环境 分析 他们所 处的区域和栽 培习惯不同 ,但是 ,优 良品种是他们 的根 宏观环境分析包括人 口统计分析 、政治法律 环境 分析、经 本 需求 。分 析种子用 户的需求 特点是每个种子企业 的必修课 , 济环境 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和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一般来 只有了解并 适应其 需求 特点 ,种子企业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 说 ,宏 观环境分析主要是宏观经济分析 。种业 的宏观环境分析 因此 ,种子 企业 的营销策 划必须 以市场 为出发点 ,首先考虑种 内容 主要包 括 :当地政府对种植业结构调整 的导 向;近几年各 子用户 的需求 和行 为特点 ,而不是首先考虑产 品本身 。种子企
类农作物播种 面积的变化 ;国家关于粮食及其它农产 品收购政 策 的导 向 ; 农 民种植 各类农 作物的收益情况 ;农作物栽培新技 术 的推广力度及农 民的掌握程度 ;居民对农 产品消费习惯 的变 化等 。通过宏观 环境 分析 ,掌握区域 内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 的 发展趋势 ,同一种类农作 物中各品种 占有份额 的发展趋势等 ,
2种子 市场 机会 分析 的内容
2024年蔬菜种子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蔬菜种子市场调研报告作者:智能助理日期:2022年10月1日1. 引言蔬菜种子市场是农业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对优质蔬菜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蔬菜种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以帮助种子生产商和农业从业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2.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蔬菜种子市场在过去五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蔬菜种子市场年均增长率为5%,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3. 市场竞争态势蔬菜种子市场存在着较高的竞争压力。
目前,该市场主要由少数大型种子企业垄断,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荷兰西恩塔种业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种子公司等。
这些企业凭借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先进的种子研发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另外,一些小规模的种子企业也在积极发展。
它们通常注重个性化服务和品种研发,面向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蔬菜品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4. 市场机遇与挑战虽然蔬菜种子市场前景可观,但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4.1 市场机遇•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对无污染、无药残的绿色农产品需求增加,对优质蔬菜种子的需求也将增长。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蔬菜种子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种子科技的应用,例如基因编辑和无性繁殖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4.2 市场挑战•法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种子的使用有不同的法规限制,这给跨国种子企业带来了挑战。
同时,对农药残留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种子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竞争压力:蔬菜种子市场竞争激烈,大型种子企业的垄断地位使得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困难,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和销售能力。
5. 发展建议鉴于蔬菜种子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向种子生产商和从业者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加强研发能力: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种子培育和改良,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种业行业调研考察总结报告
种业行业调研考察总结报告受公司领导委托,我们对国内有关种业公司进行了调研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总结如下:一、考察概况本次考察分两组,第一组一行于9月下旬赴北京、沈阳等地考察了中种集团、奥瑞金、等种子企业;第二组于11月中旬赴山东、安微、湖南考察了登海种业、合肥丰乐、隆平高科等种业上市公司。
考察通过参观、座谈、材料交流等方式对不同公司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生产经营现状、人员构成等进行了交流、学习和探讨。
本着节秦紧凑、务实节约、重点突出、目标性强的原则。
同时也受到考察单位的热情接待,整个过程充实且获益非浅,为种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供鉴和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二、种业行业发展及现状1、国内种业概况我国常年用种量300亿公斤,价值500亿元。
目前共注册种子企业8700多家,注册资本在3000万以上的不足200家,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不足80家,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100余家,经营不再分装种子代销店10万家,有效外资企业50余家,种业前十强在国内市场份额13%。
2000年,我国种业市场对外开放,美国杜邦、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等外资种业大举抢滩中国市场。
目前“洋品种”已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市场份额,占80%以上的利润。
基本主导了我国蔬菜、花卉、棉花种子市场。
近几年,借助先玉335、迪卡007等品种完成了对我国玉米市场的布局,目前正试图进入水稻种子市场。
2、国内种业上市公司发展及现状世界10强种业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占35%,而我国前10强种业占全球市场0.8%。
2006年,我国种业前10强销售总额48亿元,仅相当于全球十强企业的6%,且没有一家能达到市场总量的5%,前20强销售额相加也不如美国孟山都种子公司。
2000年种子行业市场化后,种业上市公司也受到严重冲击。
最早的四家上市公司只有丰乐、隆平最终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国内8家种业上市公司中,丰乐、登海、中种集团、隆平高科最具代表和借鉴意义。
有关种子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有关种子的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种子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一、引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植物的起始点,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种子的重要性、传统种子与转基因种子的比较、种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种子领域的优势和挑战。
二、种子的重要性1. 粮食安全保障: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种子优质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2. 农业生产提高:良好的种子品质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物种保护与遗传资源保存:种子是保护和保存植物遗传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保存种子的多样性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防止物种的灭绝。
三、传统种子与转基因种子的比较1. 传统种子:传统种子是指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选择出来的种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但受限于遗传多样性和产量的局限性。
2. 转基因种子:转基因种子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种子中,以赋予植物更好的抗病虫害性、适应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风险和伦理问题。
四、种子行业的发展趋势1. 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种子的育种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2. 智能化种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种植系统逐渐应用于种子生产中,提高了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益。
3.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对种子质量和品种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五、我国在种子领域的优势与挑战1. 种子资源丰富:中国是农作物起源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种子资源,对种子研究有自主创新能力。
2. 种子市场竞争激烈:在全球种子市场中,国际种子公司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种子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压力。
六、结论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核心,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加强种子研究的创新力,提高种子质量和种植技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保障农民的利益,并积极推动我国种子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种子市场的竞争力。
有关种子的调研报告
有关种子的调研报告种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种子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种子行业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战略。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种子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收集市场数据等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种子市场规模: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种子市场有着较大的规模。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种子市场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并且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 种子行业的发展趋势:(1)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使得种子在产量、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寒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种子行业也逐渐向着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种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种子具备了更多的抗病虫害等优势。
(3)有机农业: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有机农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有机种子市场也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3. 种子行业的挑战和问题:(1)法规和政策:不同国家对种子行业的监管法规和政策存在差异,这给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2)市场竞争:种子行业的竞争激烈,大型种子公司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3)知识产权保护:在种子行业,种子的研发和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调研结论1. 种子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2. 种子行业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健全的法规和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种子企业应加大科研力度,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4. 种子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供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种子产品。
五、参考文献[1] XX研究报告[2] XX报刊杂志[3] XX专家访谈录[4] 种子行业市场数据分析报告以上所述为本次种子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2022-2022年中国种子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2022年03月目录第一章种子产业市场基础 (1)第一节种子产业基础特征 (1)一、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1)二、种业地位分析 (1)第二节产业发展历史 (2)一、国外种业法制发展历程 (2)二、国内种业发展历程 (2)第二章全球种业市场背景 (5)第一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一、我国种子市场容量 (5)二、国外种子行业发展趋势 (6)第二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0)一、全球领先企业 (10)二、世界种业技术竞争 (11)第三节美国种子市场 (11)一、美国种子管理 (11)二、美国种子产业特点 (13)第四节国外领先企业分析 (14)一、杜邦 (14)二、美国孟山都 (14)三、荷兰BEJO种子有限公司 (15)第三章 2022-2022年国内种子市场调研 (16)第一节我国种业的背景分析 (16)一、种业发展的历程 (16)二、种业资源供给和资源的要求 (18)三、种业的区域分布 (18)四、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分析 (22)五、种业产业化演变分析 (22)第二节我国种业特征分析 (23)一、消费群体具有的特性分析 (23)二、土地资源和种业关联性 (23)三、产品具有周期和自然属性 (23)四、产业经营具有的风险 (24)五、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24)第三节我国行业发展现状 (24)一、国内行业发展阶段 (24)二、种子产业市场规模 (25)三、种子品种结构分析 (26)四、市场供需特征 (27)五、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27)六、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8)七、供大于求、产能过剩 (28)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28)第四节种业市场竞争格局 (29)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29)二、不同种类竞争格局 (29)三、跨国种业公司布局 (30)四、未来产业竞争趋势 (30)第五节、我国种业与世界种业发展的差异分析 (30)一、外部因素分析 (30)二、内部因素分析 (31)三、世界种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4)第六节 2022-2022年种子行业相关政策展望 (36)一、国家“十一五”产业政策发展态势 (36)二、种子相关行业政策发展态势 (36)第七节玉米种子市场分析 (37)一、玉米种子供需分析 (37)二、玉米种子品种竞争力 (38)第八节水稻种子市场分析 (40)一、水稻种子供需分析 (40)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形势 (41)第四章 2022-2022年种子上市企业 (44)第一节隆平高科 (44)一、企业概况............................................................................................................44 二、2022-2022年企业经营 (45)析 (47)第二节登海种业 (47)一、企业概况............................................................................................................47 二、2022-2022年企业经营 (49)三、2022-2022年种业盈利 (50)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51)第三节丰乐种业 (51)一、企业概况............................................................................................................51 二、2022-2022年企业运营 (53)三、2022-2022年种业盈利 (55)四、企业竞争力分析 (56)第四节敦煌种业 (57)一、企业概况............................................................................................................57 二、2022-2022年企业运营 (59)三、2022-2022年种业盈利 (61)第五节万向德农 (63)一、企业概况............................................................................................................63 二、2022-2022年企业运营 (64)三、2022-2022年种业盈利 (66)析 (67)第五章非上市种子企业分析 (68)第一节中国种子集团 (68)一、企业概况 (68)二、企业竞争力 (68)第二节辽宁东亚种业 (69)一、企业概况 (69)二、企业竞争力 (69)第三节北京奥瑞金种业 (70)一、企业概况 (70)二、企业竞争力 (71)第四节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 (71)一、企业概况 (71)二、企业竞争力 (72)第五节甘肃科隆农业 (73)一、企业概况 (73)二、企业竞争力 (73)第六节襄樊正大农业开发公司 (73)一、企业概况 (73)二、企业竞争力 (74)第七节临泽县屯玉绿源种业 (74)一、企业概况 (74)二、企业竞争力 (75)一、企业概况 (77)二、企业竞争力 (78)第六章 2022-2022年发展前景及趋势 (79)第一节行业机遇及风险 (79)一、行业发展机遇 (79)二、行业发展挑战 (79)第二节种业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80)一、国际化 (80)二、战略联盟 (82)三、科技创新 (83)四、差异化 (84)第三节中小型种子企业发展思路 (85)一、中小型种子企业发展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85)二、中小型种子企业发展对策以及建设重点 (86)第一章种子产业市场基础第一节种子产业基础特征一、产业发展特点分析自1742年法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种子公司以来,全球种业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种业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建立起自己的种业体系。
中国种子协会种子企业调研报告
[14]陈丽娟,黄从林,张秀海,吴忠义,杨德光.Csp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玉米自交系的研究.作物杂志,2011(3):70-74 [15]焦悦,韩宇,杨桥,黄耀辉,安吉翠,杨亚洲,叶纪明.全球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发展态势概述及启示.生物技术通报,2021,37(4):164-176[16]杨小艳,王云鹤,翁建峰,吴红,韩垚,雷开荣,谢树章.转cry1A.301基因玉米对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抗性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3342.S.20220518.1332.012.html[17]陈沼汀,董昭旭,刘双,孙国旭,李晖,魏晓禹,孙苏,关淑艳.转cry1Ab13基因玉米新种质的创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37(5):31-37[18]王建军,杨慧珍,刘佼.cryIAc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遗传规律及对抗虫性影响.生物技术通报,2015,31(1):122-130 [19]宋苗,汪海,张杰,何康来,梁革梅,朱莉,黄大昉,郎志宏.转Bt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的抗性评价.生物技术通报,2016,32(6):1-6[20]李国平,吴孔明.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策略.植物保护学报,2022,49(1):17-32[21]谢树章,杨小艳,林清,翁建峰,蒋晓英,李新海,雷开荣.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3):36-41 [22]余桂容,曹颖,杜文平,宋军,陈谦,徐利远.抗虫耐草甘膦双价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玉米转化.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475-479[23]刘苗苗,程家慧,林海燕,沈志成,王志勇,林朝阳.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AG16分子特征和抗性鉴定.草业科学,2017,34(9):1830-1837[24]韦正乙,张玉英,王云鹏,邢少辰.基因工程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玉米科学,2014,22(4):1-7[25]郑成忠,王丕武,吴楠,张卓,赵翠兰.转BADH基因玉米自交系的抗旱耐盐性分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3):266-273 [26]冷益丰,张彪,赵久然,杨俊品,刘亚,康继伟,陈洁,唐海涛,谭君,何文铸.转基因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1):177-182[27]邹俊杰,徐妙云,张兰,罗彦忠,刘源,郑红艳,王磊.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及品质改良复合性状玉米BBHTL8-1的分子特征及功能评价.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2):77-85 [28]阳丽,操志林.转基因玉米种子的PCR检测.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98-99[29]尹全,李忆,宋君,侯雪,王东,张富丽,刘文娟,常丽娟,雷绍荣,刘勇.多重PCR筛查检测进口转基因玉米.核农学报,2016,30(6):1045-1053[30]袁磊,孙红炜,李凡,李宁,赵蕾,路兴波.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8017.作物学报,2011,37(1):2117-2121(收稿日期:2022-05-27)中国种子协会种子企业调研报告王 磊 张 璐 孙立华 赵 帅 韩 奎 张文艳(中国种子协会,北京100125)摘要: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种业振兴中各地管理机构、科研单位、种业企业为企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剖析企业在政策、资源、科研、市场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种业企业做优做强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第一节 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 (5)第二节 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 (9)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5)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 (16)三、出口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18)四、未来种子价格及商品化率的提高将扩容我国水稻市场规模 (19)第三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 (20)一、玉米库存过高造成玉米种子短期受压 (20)二、种植结构调整,短期加速玉米种子去库存,中长期看好 (22)第四节 重点公司分析 (25)一、隆平高科 (25)二、登海种业 (2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 (5)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 (5)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5)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6)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 (7)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 (7)图表7:2014 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 (7)图表8:2014 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8)图表9:2014 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8)图表10:2014 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9)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0)图表12:2016 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 (10)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 (10)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 (11)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 (13)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 (13)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 (13)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 (14)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 (14)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 (15)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15)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 (16)图表23:两系水稻单产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4:两系水稻综合优米率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5:16 年各国水稻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18)图表26:2016 年各国大米产量和消费量 (18)图表2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19)图表28:水稻种子价格走势 (19)图表29:收储政策造成玉米库存巨大 (20)图表30:收储政策下农民有利可图 (20)图表31: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升高 (21)图表32: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1)图表33: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元/吨) (22)图表34:玉米种子制种面积 (22)图表35:玉米种子供给需求量(亿公斤) (23)图表36:单粒播与常规播种比较 (24)图表37:2016 年农业部主推玉米品种 (25)图表38:隆平历年研发投入比例高 (25)图表39:隆平研发投入远高于其他种子企业 (26)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2015 年,我国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780 亿,是全球的第二大种子市场。
从2007 年的300 亿元的市场规模至2015 年780 亿,我国农作物种子的8 年的复合增长速度为13%,玉米和水稻种子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0.4%和29.9%,占据种子行业的主导地位。
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种子行业是处于农业生产链条的上游行业,对稳定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行业起步较晚,商业化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库存过剩、集中度低、研发能力不足、种子定价机制不合理等。
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行业库存过剩:我国每年的可供种量远远大于所需求量,2016 年我国杂交玉米的可供种量为20 亿公斤,而需种量仅为11.5 亿公斤,仅为可供种量的一半左右;类似的,我国2016 年杂交水稻的可供种量为3.6 亿公斤,而需求量仅为2.45 亿公斤。
种子库存的高度过剩导致种子企业的业绩压力加大。
种子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但行业竞争有限,集中度仍较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种子行业的监管逐渐驱严,行业进入的壁垒升高,自2010 年起,我国种子企业的数量以每年一千多家的速度逐年减少,但行业总体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
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强的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了43%,其中种子前三强企业孟ft都、杜邦先锋和先正达分别占据了19.04%、12.57%和5.28%。
而国内前五强企业仅占据12.79%,前10 强企业仅占据了18.2%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比较分散。
图表7:2014 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图表8:2014 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研发能力有限,研发金额不足:我国种子行业虽然市场化已经有十多年,但是企业仍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研发投入不足,大部分的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在5% 以下,远低于国外10%以上的先进水平,此外,我国主要育种资源集中在高校院所,科研单位育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研发成果产业转化率较低。
种子定价机制不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定价偏低,与种子对农作物的贡献不匹配,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4 年我国种子费用在种植总成本的比例在5% 左右,而美国种子费用在种植成本中比例为15%左右,种子价值与其贡献的不匹配对于种业企业的研发和推广良种带来负面的影响。
图表9:2014 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图表10:2014 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其实是一部收购与兼并的发展史。
目前,在我国种子企业过剩,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且粮食库存过高,价格不景气的背景下,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整合和洗牌的大良机,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能力有限,种子不具备竞争力,将逐渐被淘汰,加上我国对种子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行业进入门槛提高,未来我国种子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龙头企业未来将不断的进行优秀标的的并购和整合,实现强强联手,以提升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占有率,并朝着世界一流种业进军。
第二节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口粮作物,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
我国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区域,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64% 和22%。
东北平原水稻种植区域一般全年只种一季水稻,生长周期长,水肥条件好,单产水平高出全国10%,而且主要是高品质的粳稻品种;长江流域种植面积最大,以籼稻为主,可以种植单季稻(中稻)或者双季稻(早晚稻),北部区域有少量粳稻,平均单产比全国高出4%;东南沿海种植的基本都是籼稻,可种植一到三季,由于生长周期较短,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水平9%。
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图表12:2016 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一品种推广面积远低于玉米,推广面积在500 万亩以上已经算大品种,而玉米大品种推广面积在千亩以上,主要原因:1)北方的地理环境和土地耕作梯度小,玉米单一品种影响和适应力较强;2)优质水稻种子的数量高于玉米,竞争激烈;3)水稻的品审和国审的门槛低于玉米。
以下是近年来推广面积排在前列的水稻种子: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从品种上看,2003 年以来,我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三名的品种经历了两轮轮换。
2007 年以前,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几乎稳居榜首,II 优838 和金优207 包揽第二、三名。
两优培九在2006 年推广面积达到最大后开始衰退。
2007-2009 年水稻种子新品种推陈出新,竞争激烈较为激烈,不同品种轮番坐庄。
2010 年至2013 年,Y 两优1 号从众多新品种中脱颖而出,推广面积一直维持全国第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育种技术的逐步提高,优质的水稻种子层出不穷,排在前列的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开始被其他品种所取代,推广面积大不如从前。
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常年稳定,每年上下波动幅度处于6%之间,2016 年播种面积约为4.5 亿亩,但由于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水稻单产量逐年提升。
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2016 年我国稻谷的总供给量为2.89 亿吨,国内消费量仅为1.64 亿吨,库存量高达1.2亿吨,占一年消费量的70%,库存消费比从11 年起开始直线上升,至2017 年库存消费比已高达86.6%,远高于17%的国际警戒水平。
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自2004 年起我国实行水稻最低保护价以来,已历经13 年的时间,2014 年最低保护价开始止涨起稳,至2016 年,仅有早籼稻下调0.02 元/斤,2017 年国家首次全面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每斤降低0.03 元,再加上2016 年已连续两年下调,累计下调0.05 元,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下调每斤0.02 元和0.05 元。
此次下调幅度不大,对粮食价格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短期来讲,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水稻保护价还会继续实施,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库存越来越高,国内外稻米的价差越拉越大,水稻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玉米。
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发展,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改进耕作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首要任务,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作为一种节水栽培和优质高产栽培集成的耕作技术,将成为我国水稻耕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水稻直播是不进行育秧、拔秧、移栽等繁琐环节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作为一种轻简栽培技术,因其用功少、效益高受到日益重视。
目前,世界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
其中欧美国家主要以直播机械化为主,直播稻已几乎占水稻面积的100%,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未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及设备、高效质量的整地机具、精密播种机具、播种监控装置及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水稻直播技术将成为我国的主要耕作方式。
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根据育种制种方法的不同,杂交水稻分为三系和两系。
三系法从70 年代开始推广,其原理是使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来配制杂交种。
两系法从90 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其原理是使用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用来与恢复系杂交制种;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可用于自交繁殖,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总量上还是三系稻占据优势,水稻种子的发展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过程,虽然两系水稻育种对光照温度的要求较高,但总体来看两系水稻相比三系水稻仍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具体优势体现在:1)两系水稻在产量和米质上均优于三系水稻;2)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制种程序简化许多,制种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