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的心得体会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b26c5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f.png)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 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教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况中以解决问题。
“让学引思”的教育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因此,这种方式重视学术研究以及大学生活中的个人探索和创新,以及实践经验从而获得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于学生,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如研究案例、参加讲座和实验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分析、思考和应用,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并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
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区别是,传统教育方式强调行为调整和知识获取,而“让学引思”的教育方式则强调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让学引思”中,教师不再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并为学生提供思维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应用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此外,除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参与到“让学引思”中,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个人潜力和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让学引思”强调的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思考能力,这种方式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更是涉及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拓展。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b7a18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本学引思是一门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学科,通过它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学习引思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思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每一堂课上,老师都会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讨论。
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展开思维的深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概括,找出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而得出解决的方法。
这让我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受益匪浅,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通用的。
其次,在学习引思的过程中,我对事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引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而思考的前提是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
在引思的课堂上,我们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通过观察、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原因,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这种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再次,在学习引思的过程中,我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引思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新颖的观点和创造性的想法。
在引思的课堂上,我们进行各种创意活动,如头脑风暴、构思故事等,这些活动都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表达,培养了我们的创造能力。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在学习引思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引思教育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倾听、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同时,在合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会分享和承担责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43df2867ec102de2bd8938.png)
没有参与,没有投入。
学生的思维水平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学习范建银,
用心抓教研,
融入备课组,
温暖教师心。
校长要在心、在位、在行。
1.如何备课?(五个找准)
找准学生的基础起点。 找准学科知识的切入口。 找准课堂的逻辑线索。 找准适合学生活动的方式。
找准课堂最终的达成目标。
把“让学引思”的架构搭建起来!
2.如何加强课堂监控?(五个关注) 关注学生课堂反应(专注程度、表情变化)。 关注学生思维状态(对错、深浅)。
3.及时了解学生学情,让课堂生成真正发生
善于倾听,能够耐心等待学生把话说完,搞清楚
他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善于捕捉,能够准确判定 学生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并纠住不放;善于点评,能够 对学生的表述作出专业的评价,而不是泛泛的表扬或 批评;善于追问,能够找准学生的思维线索,沿着学
生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教学效益的考量坚持“四以四 为”原则: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课堂起点,以学生学的 状态为课堂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课堂进度,以学 生学的效益为课堂效益。
展示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是“让学引思”
课堂中最值得“让”和“引”的环节。 时间要给足,机会要给足。要让学生通过展示矫正 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内化所学内容。
3.真诚交流。 交流是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它让学习因为
有了“意义的流淌”而真正发生。
交流能否有效发生,关键在教师能否坦诚地倾听 和科学地点评、理答和点拨。交流要不断激发学生的 自信心和勇气,让学生积极与人沟通,大胆表达观点。 真诚交流就是要鼓励学生讲真话,怎么想的就怎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872082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5.png)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育理念,指导学生通过引导而非灌输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己进
行思考和学习。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
能力的个体。
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
老师会在课堂
上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而学生则需要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并在考试中进行复述。
这种
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而“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则是要求老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老师需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再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
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沟通者。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将更注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实现“让学引思”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教育部门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训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学校需要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学生和家长也需要积极对教育理念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加
入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中。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得以推广和落实。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支持,成为有独
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53257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a.png)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勤于学习擅长思索的心得体会范文1前些日子,网络上的一句话引起网友热议:人活着,就得学习!初看过于肯定,细想的确如此。
人从呱呱坠地,先学爬,再学走路、说话。
随后上幼儿园到高校,甚至是博士都在学校度过。
走上工作岗位,又开头钻技术、练文笔、学交际,哪怕是退休了,还得看看新闻报纸,为的是和孩子们有点共同语言,带带孙子,更能预防老年痴呆。
总之,假如人生是一顿五味俱全的大餐,学习就是一道必不行少的主菜。
当然,学习是件难事,“十年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佐证。
大家应当有留意到,“学习不够”成为各类反思、总结、民主生活会最热门的一句话。
为什么呢?分析有这么几种心态:一是有些人越学越感到学习的博大精深,认为要学的东西太多,越觉得力量恐慌。
二是有些人在有意表现虚心。
三是由于工作忙,应酬多,不爱学,的确学习不够。
“学习不够是光荣的缺点”想必也是第三种人中广为流传的吧。
学习不够是由于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说明工作忙,工作忙说明特别敬业。
由此,学习不够成了光荣的缺点。
究其缘由,首先是对学习没有足够重视。
其次是怕吃苦,有懒散心情。
第三是没有发觉学习的妙处,没能把学习当作乐趣。
我认为读书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我们每个人从诞生就开头学,始终学到现在,每天不自觉地在反复学习中成长。
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是被动的,硬着头皮,甚至比较反感,还没有体会到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乐趣和妙处。
这是缺陷,缺什么呢?缺的是主动学习、缺的是系统性的学习、缺的是业务技能学习、缺的是哲学方面的学习。
尤其是学哲学,它会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有最直接的关心,一旦学进去会感觉到乐趣无穷。
可能有些人一听哲学就头大,其实很简洁,就是搞清晰马克思主义的那几个观点:冲突的观点、进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历史的观点。
把这几个观点弄通,无论做什么决策、分析什么问题,都将是手到擒来。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e380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5.png)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一理念强调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培养的是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引思”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提出的。
让学引思的实质是什么?
“让学引思”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思维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而“让学引思”则颠覆了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究,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这样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引思”如何去实现?
“让学引思”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教师还要注重课程的变革和创新,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学生方面,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敢于探求,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
在课堂的互动中,要能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d91b7b3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b.png)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词语。
它的意思是通过学习,启发思考,让
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对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中,学习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学习是通过获取知识和技
能来提高认知水平的过程。
但仅仅获取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如果不进行思考和反思,就
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因此,通过不断地思考,学生才能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和
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并且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为了实现“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教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建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尝试创造一个让学生感觉舒适和安心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
才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通过思考来提高自己的认知。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方式。
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
能较为发散,有些学生可能较为直线式。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习惯,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方式下学习,从而更
加容易地实现“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
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
应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摆脱纯理论的限制。
这样,学生们将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
“问-思-引-练课堂教学“四步法的实践与思考
![“问-思-引-练课堂教学“四步法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8d45a1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c.png)
“问-思-引-练课堂教学“四步法的实践与思考于海自从市教科院推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本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探索课堂教改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就必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本人积极探索“问-思-引-练”课堂教学四步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成绩得到了很大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学改革以“让学引思”为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阅读、讨论、训练以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和实践当前,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普遍不浓,更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学习效益低下;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强,缺乏长效的引导机制……此外,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几乎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两年来,本人尝试采用“问-思-引-练”课堂教学四步法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前,我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有探讨价值的具体问题;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体验、建构及内化等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两年的努力,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了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四步法”教学的宗旨“四步法”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思结合、打造“让学引思”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d59c7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7d.png)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精选10篇)让学引思心得体会一、“让学引思”的教学方法“让学引思”是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
“让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
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体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操作以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资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建构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要指导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思考习惯,增强思维品质,提升思想境界。
二、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精选10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1“让学引思”这一改革主题,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更加突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首先要构建学习的理解、体会,就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学习借鉴“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心得体会: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心得体会: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38f4fc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4.png)
心得体会: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现在的很多教学方式比较被动,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缺乏有效的互动。
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发挥。
而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思考。
启发式教学意味着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还能提高思维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答互动等方式来进行思考。
二、多用质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质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质疑式教学是一种启发性教学的方式,是通过提出一些或者让学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
在应用质疑式教学中,我通常会尝试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到问题的讨论当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集思广益的讨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方式和交流。
三、归纳总结与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归纳总结与交流讨论,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这种方式是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整理和总结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
在课堂上,我通常会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方式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了解知识点,从而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思考潜力。
总结起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一个方面。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多用质疑式教学和归纳总结与交流讨论等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这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在期望提高学生理解和思考水平的同时,实现优秀的教育效果。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4a79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f.png)
2024年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范文引思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 是对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审视与总结。
它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指标, 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显现。
在学习过程中, 引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基石。
以下是我对引思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 引思教会了我如何自我评估。
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 我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碰到困难时, 我会问自己: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我有什么不足之处?通过自我评估, 我能找到一些原因,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 我没有及时复习, 导致了成绩的下滑。
在引思过程中, 我意识到自己的懈怠态度才是问题的根源, 于是在下次考试前, 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引思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 引思让我明白了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问题看似复杂, 难以解决。
但是通过引思, 我懂得了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 在一次英语写作中, 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就是如何用英文描述一个复杂的事物。
刚开始, 我在纠结于如何用合适的单词和句子来叙述, 但是发现自己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
在引思过程中, 我发现问题的核心不是用英文叙述, 而是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物。
于是, 我开始重新思考, 从整体上构思文章结构, 并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观点, 最终取得了成功。
引思让我明白了问题的本质, 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再次, 引思教会了我如何从反馈中吸取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经常会给我们提供反馈, 告诉我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通过引思, 我懂得了如何正确对待反馈,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例如, 在一次语文作文中, 我写了一个描述人物的片段, 老师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引思过程中, 我仔细阅读了老师的评语, 发现自己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存在不足。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3篇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6ab4d73968011ca2009144.png)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一什么是“让学引思”?“让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
“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现在把我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通过学习,我不仅收获颇丰,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让学引思”究竟是指什么?一、“让学引思”是一种理念。
体现以人为本。
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学生身心进步的真实发生,追求学生学习状态的真诚回归,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养成。
体现以学定教。
以学生学习起点为课堂起点,以学生学习状态为课堂状态,以学生学习进度为课堂进度,以学生学习效率为课堂效率。
二、“让学引思”是一种方法。
“让学引思”是一种方法,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让”和“如何引”两个方面,追求“让”与“引”的最大效益。
那就是课堂上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只要是让得好、引得好的方法都是“让学引思”的教学方法。
“让学引思”是一种技术,要求教师把握好“让”的时机和“引”的技巧,充分且恰当地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当我们把“让学引思”当成一种“方法、技术”来看时,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反复的实践、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反复的实践反思---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到的“让学”方法,提炼出自己特有的“引思”技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放有度,提升有质。
三、如何真正让学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往往不高。
新的课堂形式应该体现以人为本。
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学生身心进步的真实发生,追求学生学习状态的真诚回归,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养成。
例如在新授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自己寻找答案,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https://img.taocdn.com/s3/m/fc9e97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4.png)
“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理念源自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旨在打破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探索发现,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让学引思”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我们来谈谈“让学引思”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这种模式下,学生容易陷入机械式的学习中,只注重应试,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让学引思”理念的提出,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探索发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让学引思”的理念。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乃至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
让学引思心得 (2)
![让学引思心得 (2)](https://img.taocdn.com/s3/m/35b797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a.png)
让学引思心得标题:让学引思心得——如何培养学生的思量能力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思量能力变得尤其重要。
学生的思量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量能力,并分享一些实践心得。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1.1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量欲望,教师需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思量的乐趣和重要性。
教师应该赋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量和表达观点。
1.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思量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和丰富,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文献、网络资源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广泛思量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2.1 提出挑战性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量。
这些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评价等方式进行思量。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批评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2 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辩论和讨论是培养学生思量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或者全班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量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辩论和讨论,学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批评性思维。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1 提供创造性的任务和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思量解决方案。
这些任务和项目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也可以是有限制的,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创造力。
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和项目,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并赋予积极的反馈。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这样才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量能力。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58d46b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5.png)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让学引思,即通过学习引导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训练。
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还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一篇关于“让学引思心得体会”的范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
通过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可以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思考,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我们不仅需要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和观点,还需要思考这些信息和观点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些信息和观点是否与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相符?它们是否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内容。
此外,让学引思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在学习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分析和评价信息,我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我们不应该只是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而应该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些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它们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
让学引思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学引思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筛选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让学引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在学习的道路上,让学引思是我们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泉。
它引导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前进,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让我们都成为让学引思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学引思学习总结教师个人
![让学引思学习总结教师个人](https://img.taocdn.com/s3/m/30f8fe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4.png)
让学引思学习总结教师个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习总结是帮助我不断成长和改进的重要工具。
通过不断反思,我能够发现自己的弱点,并找到提升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总结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学习总结帮助我认识到学生需求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体验,但有时候我可能会偏离了他们的需求。
通过学习总结,我能够了解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调整我的教学策略。
其次,学习总结让我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领域发展迅速,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变化。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找适合的学习机会来补充知识和技能。
我定期参加教育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保持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三,学习总结使我更加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都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需要灵活地适应这些变化。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能够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会从失败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学习总结帮助我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学生的互动,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我会思考我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我如何与学生建立联系。
通过反思,我能够找到改进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学习总结让我更加自信和有动力。
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我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这种认识使我更加自信,愿意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
我相信只要保持学习和反思的态度,我可以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总之,学习总结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认识学生需求、终身学习、适应变化、发展反思能力以及增强自信,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给学生。
在“让学”上下功夫,在“引思”上做文章
![在“让学”上下功夫,在“引思”上做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3dba18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6.png)
在“让学”上下功夫,在“引思”上做文章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育中,不仅要“让学”,更要在“引思”上下功夫。
“让学”,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引思”,是指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老师只注重“让学”,忽视了“引思”。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变得死记硬背,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要想把教育做好,就必须注重“让学”和“引思”两者结合。
要在“让学”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是教育的基础。
老师要善于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在传授知识的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写作技巧、计算技巧等。
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和方法,才能为下一步的“引思”打下基础。
要在“引思”上做文章。
在教育中,老师不仅要注重“让学”,更要在“引思”上下功夫。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散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设计、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在“引思”上做文章,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人才。
在“引思”上做文章,还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老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在“让学”和“引思”上下功夫,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教儿童学会思考心得体会
![教儿童学会思考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212b0e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5.png)
教儿童学会思考心得体会
孩子们其实都很愿意和大人一起交流,也愿意和大人一起完成一些事情,也喜欢在大人的引导下来完成思考,如果教会儿童学会思考?可以尝试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
1,细心去发现。
在很多游戏中,具有很大自由度的自主游戏,一直是幼儿的最爱,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充甘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玩乐,从中获取看自己需要的知识经验。
他们在其中不仅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还能一起用所得的知识解央实际中碰到的困难,其中有假设、有实践、有结论。
而这种发现,就能很好地帮助老师建立对孩子自身经验的认识,不断创设有利的环境.从而帮助孩子们在此其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可见,老师要具有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从而做好自己“支持者”均角色。
2,用心去引领。
老师在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兴趣点后,如何来进行引领,则又是一项关键.在这其中,老师首龙要进行分析选择,选取其中有价值的点,来进行进一步的生成活动。
因为孩子毕竞是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是非观念不清晰,盲目地随看幼儿走,就失去了老师的引领作用,也会让孩引门走入误区。
细心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与游戏,用心引领其中的价值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引思的心得体会
按照顾俊琪的解释,“让”首先就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引”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主动理解知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让学引思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让学引思的心得体会1 什么是“让学引思”?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有什么变化?带着一系列问题,昨天上午,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市教科院院长顾俊琪。
“简单一点说,‘让学引思’就是提倡转变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顾俊琪向盐城晚报记者介绍。
目前,课堂教学大多属于“满堂讲”的模式。
题目一出现,老师迅速讲解,学生狂记笔记。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
“一个好的教育,不应是提高学生模仿解题的能力,而是提高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核心素养。
”顾俊琪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市推出了“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行动。
按照顾俊琪的解释,“让”首先就要解放学生,让学生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引”则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主动理解知识。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对照《盐城市中小学“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20xx-2020年)》,今年是启动年,重点在理解“让学引思”的基本要求,并对照相关细则标准,寻找差距;XX年和2018年是推进年,重点在推动各学科教师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实践;2019年和2020年是提升年,重点进行品质提升,总结成功教学的经验,并进行推广。
“其实,最难的部分,还是在于教师如何理解和接受。
”顾俊琪说。
人都是有惯性的,习惯了一种教学模式后,教师所有的资料、备课等等,都是围绕着原有模式转的。
现在新一轮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们就需要做出改变。
“理想的模式,老师上课给出一道题,首先要引领学生读懂并理解这道题,随后引导学生对这道题的求解方法进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和讨论是重点。
”顾俊琪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教师重点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看得远一点,“让学引思”有什么好处呢?顾俊琪认为,如果实施得比较成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
素养上去了,学习成绩自然会有一个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不同和差距。
“让学引思”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让学引思的心得体会2 语文课如何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迈入“让学引思”的教学轨道?9月20日,富安镇富东学校语文组一至九年级全体老师结合对桂会老师二年级语文公开课的点评,集中探讨了这个问题。
桂会老师介绍了公开课的构思和上课体会之后,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发言,紧扣“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学习心得。
周善兰老师肯定了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就桂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指导之后再朗读提出了恳切的意见。
杨小丽老师侧重就写字指导环节的“让学引思”步骤做了自己的解读;吴秀珍老师则结合朗读指导侃侃而谈,指出面对低年级学生“让学引思”需要爱心、耐心、苦心;杭庆萍主任则对桂老师与学生的互相致礼影响深刻,她着重谈到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认为这是“让学引思”的情感基础。
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言,点评气氛热烈,大家对“让学引思”的教学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齐心协力,
真正迈向“让学引思”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