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的读书笔记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_应用文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_应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52ff19a5e9856a561260a9.png)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来看看绿色蝈蝈的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解题能力。
下面是橙子精心为你整理绿色蝈蝈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篇一《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首先是个执着于追求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大科学家。
以卖房子去买荒园并在荒园中观察各色昆虫来度过残年,不正说明了上面的情形了吗?然而如果作者在《绿色蝈蝈》文中将绿色蝈蝈描述成阴险的、凶残的、灰暗的小昆虫,那么可读性势必大打折扣。
换一句话说,就是法布尔很有文采地从声音、颜色、口味、动态、个性等方面来对绿色蝈蝈进行描写,是让我们喜爱阅读该文的主要原因。
写声音,即写绿色蝈蝈“窃窃私语”、“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称之为“歌声、乐段”是文采飞扬,是悦人听觉。
写颜色,即写蝈蝈的“绿色”,而不写蝈蝈的“灰色、褐色”,这“绿色”是实写又是选写,写得阅人眼目,让人乐见。
写口味,即写蝈蝈的喜欢甜食。
吃蝉则吃蝉的甜肚子,吃植物则吃“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等,写得独特,是悦人味觉。
写动态,即写蝈蝈唱歌、拉琴,“猛地一跳”将蝉从树上攻下来,“有时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用“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等,是文笔老练,写得富有生趣,悦人想象,让人喜欢。
写个性,即写绿色蝈蝈的机警、勇敢、1 / 5悠闲、暴烈等。
其中,机警如捕到蝉而蝉不知,勇敢如“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悠闲如唱歌、拉琴,暴烈如蝉吃已逝同类。
从一篇短文中读出了小小昆虫的个性,是文采斐然,是让人适意。
应该可以这样说《绿色蝈蝈》一文较有文采,故而耐读。
从文学性角度来看。
倘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等美文作比较,我们总觉得法布尔《绿色蝈蝈》还是不如它们写得美。
要说法布尔文采在课文中表现得并不比以上几篇文章逊色,然而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法布尔是科学家,他理智、冷静,文章撰写就平均用力、平铺直叙、详略不当,是其症结所在。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cdeac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b.png)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昆虫记:绿色蝈蝈》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儿童科普读物,通过讲述绿色蝈蝈的故事,为读者带来了许多人文方面的启示与反思。
1. 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代表了什么?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代表了坚持和勇气。
它生活在一个遭受环境破坏的草地上,但没有屈服于困境。
相反,它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保护了家园并带领其他昆虫一起努力。
绿色蝈蝈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逆境,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
2. 绿色蝈蝈与其他昆虫的关系如何展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绿色蝈蝈在故事中与其他昆虫建立了互助和团结的关系。
面对环境的恶化,它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保护自己的家园。
这种关系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
正如绿色蝈蝈与其他昆虫一起合作,人类社会也需要通过合作与团结,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3. 这本书通过绿色蝈蝈的故事传递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昆虫记:绿色蝈蝈》传递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如环保意识、责任感和关爱他人。
绿色蝈蝈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园,也努力唤醒其他昆虫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这向读者传达了环保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了大家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同时,绿色蝈蝈的团结与互助也教育我们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
4. 这本书如何培养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通过描述绿色蝈蝈和其他昆虫的生活,故事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读者可以通过故事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多样的昆虫形象和活泼的情节,更深入地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这本书可以在儿童心灵中埋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他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5. 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阅读《昆虫记:绿色蝈蝈》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并为保护家园做出努力。
这本书也教会我要有坚持和勇气,即使面对困境也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此外,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只有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5篇)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8b66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1.png)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5篇)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5篇)《昆虫记》是一本优先的著作,在法布尔的眼中,每一个小虫,都有如同人类一样的珍贵品质。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篇1)今天我偶然读到了《昆虫记》这本书,刚读完第一个故事,我立刻被书中各种各样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昆虫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惊叹:“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无穷啊”!在法布尔的笔下,勤劳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蝈蝈,凶猛的狼蛛……这些昆虫仿佛都活了过来。
在你面前嬉戏、捕食,让你身临其境,留恋忘返。
粪金龟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关于他的故事法布尔费了不少心思,当粪金龟搬运它的圆球时,作者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与出色的观察力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它用后腿抓紧这个圆球,再用前腿行走,倒退着前进,每次他都选择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
他一步一步艰苦的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一不小心,努力便成为泡影。
此时一个固执勤劳的形象,跃然纸上,我钦佩不已。
我不禁想到,作者能用笔将昆虫们的一举一动记录的如此详细,难道不是依靠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吗?看来《昆虫记》不仅教会了我众多的昆虫知识,还有发现昆虫的秘密的诀窍———耐心和观察。
当你对昆虫看久了,再回忆起来昆虫的样子,名称、生活习性都已烂熟于心,水到渠成了。
我又想到,昆虫记这本名著,是建立在“有昆虫”这一层面上的,如果人类肆意破坏森林、河流、田地,那么昆虫变成了化石,往昔一切不复存在,那还怎么观察昆虫?《昆虫记》中各式各样的昆虫,包括法布尔在内,他们都不想让这部著作消失吧!昆虫记用那奇幻的语言带我走进昆虫们的世界,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生机勃勃的昆虫,让我懂得珍惜自然的可贵;他记述了昆虫复杂多变的生活习性,使我学到了知识、明白耐心观察的重要性。
读到它,真是我的幸运。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精选篇2)今天我偶然读到了《昆虫记》这本书,刚读完第一个故事,我立刻被书中各种各样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昆虫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惊叹:“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无穷啊”!在法布尔的笔下,勤劳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蝈蝈,凶猛的狼蛛……这些昆虫仿佛都活了过来。
法布尔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
![法布尔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72f6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8.png)
法布尔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
读完法布尔写的绿色蝈蝈那部分,就像跟着他做了一场奇妙的昆虫探险。
法布尔可真是个超酷的昆虫探险家。
他笔下的绿色蝈蝈,就像是昆虫世界里的小明星。
以前我看到蝈蝈,也就觉得是一种会叫的小虫子,可在法布尔眼里,它们简直就是神秘又有趣的小生灵。
绿色蝈蝈长得就很有特点,就像穿着一身绿色的精致铠甲,在草丛里肯定是个时尚的小武士。
而且它们的叫声,那可不是简单的“吱吱吱”,在法布尔的描述里,这叫声好像有着特殊的含义,也许是蝈蝈们在互相聊天,谈论着今天哪片叶子最鲜嫩呢。
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蝈蝈的饮食习惯。
它们可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只吃露水和小草,竟然还会捕捉其他小昆虫,简直就是小小的肉食爱好者。
法布尔把它们捕食的过程写得像一场激烈的战斗,蝈蝈像个聪明的小猎手,悄悄靠近猎物,然后突然发动攻击,那场面就像迷你版的丛林战争。
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像个小蝈蝈一样紧张起来了。
而且呀,法布尔观察蝈蝈的时候特别有耐心。
他能发现蝈蝈那些细小的生活习惯,就像他知道蝈蝈在什么时候最活跃,什么时候喜欢躲起来休息。
我想,他肯定是趴在草丛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了好久好久,才能知道这么多秘密的。
我要是像他一样有耐心,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昆虫观察家呢。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昆虫的世界一点也不比我们人类的世界单调。
绿色蝈蝈就像一个小小的宝藏,藏着无数有趣的秘密。
法布尔让我知道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哪怕是小小的蝈蝈,也能带给我们大大的惊喜。
我以后再看到蝈蝈,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随便看一眼就走了,而是会想起法布尔写的这些有趣的事儿,然后好好地再观察观察这个小家伙。
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精选9篇)
![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c49be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f.png)
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精选9篇)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精选9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篇1】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
这都要归功于法布尔的细致描写。
如:蜣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
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得懂。
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微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蜣螂是怎样滚粪球,是草原上的“清洁工”﹔小小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能将蝉辛辛苦苦寻觅的食物一抢而光;被管虫用极微小的圆球为宝宝制作漂亮的衣服,是昆虫界“聪明的裁缝”等等。
《昆虫记》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无数的启发,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勇于探索、勇于追求。
以后在生活学习中,我要学习法布尔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昆虫记绿蝈蝈儿读后感【篇2】《昆虫之书》是法国散文家和昆虫学家费伯写的。
1910年,寓言晚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对于这部举世闻名的作品,我认为没有必要介绍太多。
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了解。
每个人对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
然后,我来谈谈昆虫的整体感觉。
《昆虫》不仅是一本关于昆虫的科普读物,也是一部关于昆虫的文学名著。
这是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相遇和完美结合。
乍一看,这本书的标题可能很难理解。
但是,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这本书是一本具有一定理性学术知识的科普书,但它的语言并不像一些小学生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
相反,这本书的作者寓言运用了文学的写作方法和文学的理解,所以在阅读时,就像寓言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非常有趣。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精选6篇600字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精选6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a08bb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a.png)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精选6篇600字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绿色蝈蝈》。
它是《昆虫记》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资料。
别人说:“课本上的资料精简易懂,让读者更能明白。
与课本资料相比,则显得原文嗦复杂,资料较为枯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1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一部皇皇巨着,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部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法国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以前这样称赞法布尔:“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
”是啊!只因为他观察时的细心、他对昆虫那不灭的的热情,才会写出这么一部皇皇巨着。
著名作家巴金则曾这样评价法布尔这部惊世之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世界上第一本《昆虫记》出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
当时的《昆虫记》全书共十卷,长达二三百万字。
在《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性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即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被人们冠以“昆虫的史诗”之美称,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等桂冠,并因此书于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2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范文5篇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dae8e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0.png)
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范文5篇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范文5篇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本书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文学经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虫史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篇1)有一本书在昆虫学界和文学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力,它描述了昆虫世界的形形_,并以文字的方式带领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虫趣”吧。
书的开头就讲述作者是如何迈入昆虫世界的,讲述了他从小到大的对于昆虫的喜爱和对于昆虫学的贡献。
往后,作者先后介绍了蝉.泥水匠蜂.螳螂.萤.两种稀奇的蚱蜢.蟋蟀.娇小的赤条蜂.寄生虫.条纹蜘蛛.蛛网的建筑和蜘蛛的几何学。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是一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他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对待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昆虫学上创造出这样的丰功伟绩。
法布尔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充满智慧的头脑和一颗对万物怀有好奇的心,创造出了一个属于昆虫的天地,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工作着,天天以昆虫为伴,活得既孤独,又快乐,这种快乐,并不是一般的获得物质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伟大——为事业奉献出生命的很多时间,但我们可以像他一样,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世界,去改造世界。
让世人们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受益,仍世界因我而精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只要我们去用心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的,让我们不要光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灵去感受它们,去保护它们,去热爱它们。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吧!昆虫记读后感绿色蝈蝈(篇2)我记得小时候我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
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过。
但读了《昆虫记》后,我不再昆虫们那么反感了,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
他写的《昆虫记》里面,有好多昆虫的名字,有很多是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马蜂,但没听说过什么采棉蜂、采脂蜂……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处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
2024年绿色蝈蝈读后感
![2024年绿色蝈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1fe5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a.png)
2024年绿色蝈蝈读后感《绿色蝈蝈》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绿色蝈蝈的成长故事,深刻探讨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思考。
在2024年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绿色蝈蝈》,我深深地被故事中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触动。
故事中的绿色蝈蝈是一个具有智慧和情感的生命体,它在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中成长,最终意识到自己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我们所面对的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等,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
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小的蝈蝈,向人们呼吁保护自然环境,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____年的巴黎气候大会后,全球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实际行动仍然不够。
阅读《绿色蝈蝈》后,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故事中还揭示了生命的宝贵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绿色蝈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它在一次次生死边缘的抉择中成长,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人们往往只看重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我们常常看到众多的物种灭绝、自然生态被破坏,这都是因为人类过度追求利益,无视其他生命的权益所导致的。
通过阅读《绿色蝈蝈》,我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在2024年的时代背景下,阅读《绿色蝈蝈》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忽视。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相信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并采取更多行动。
阅读《绿色蝈蝈》给予了我信心,让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能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地球。
总而言之,《绿色蝈蝈》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一个绿色蝈蝈的成长故事,探讨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重视生态平衡。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5篇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b53f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5篇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5篇《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著名佳作,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篇1)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本书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
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在书中,我了解到昆虫世界里最傻最笨的是蝉,最无情的是螳螂,在蝉产卵的时候,有一种比蚂蚁还要小的虫子,当蝉产下它的卵,这些小虫子就把蝉卵作为食物,可是蝉看见了虫子就在脚边上,却没有一点儿危机感,假如蝉一脚把虫子踩死了,那样蝉卵也不会被虫子吃掉。
螳螂是个“坏家伙”,为了产卵,它会吞了自己亲人,更可恶的是,它在一个地方产下卵后就走掉,也不会去关心自己的儿女生活健康。
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与人类截然不同的。
打我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都很爱我,我家还有一个疼爱我的姐姐。
不仅如此,人间总有真情在,就算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我们也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去帮助他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暖心的新闻:几天前的一个中午,一位老伯推着一辆四轮手推车,推车上坐着一个老阿姨。
天突降大雨,老伯疾步走过,一个正准备去吃午饭的七中学生看见了急忙走向那对老人,用遮雨的布盖着老阿婆,把自己的雨伞给老伯遮雨,而自己的背后却湿透了。
他把俩位老人送到一处可挡雨的地方,让老伯在此等候雨小点再离开,可是他没走几步就看见老伯准备要冒雨离开,他怕老伯淋雨受寒,就让他在这里等着,自己去附近买啦把新雨伞,把这把新买的雨伞递给了老伯,看着老伯撑着伞走了,他才安心回去和同学吃饭。
正是因为人人都有爱,我们的生活里才有亲情、友情……我多么希望昆虫的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一份暖心的爱。
我还是希望螳螂一家能够团团圆圆地生活在一起。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后感(精选篇2)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仅仅翻开了《昆虫记》的第一页,我就被这本有趣的书迷住了。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ca556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蝉在夏天的统治,再说到蝉的鸣叫,然后引出作者对蝉最好的朋友——绿色蝈蝈的介绍。
读到这里,我不禁对绿色蝈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作者通过详细、生动地描述绿色蝈蝈的外形、习性、鸣叫等,让读者对绿色蝈蝈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关于绿色蝈蝈的外形,作者这样写道:“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一个漂亮的绿色蝈蝈形象跃然纸上。
其次,关于绿色蝈蝈的习性,作者通过描述它的食性、活动和叫声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
在食性方面,绿色蝈蝈能够吃蝉或其他小虫,而且食量很大,这一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活动方面,作者通过对比法、比较法等方法,让我们知道了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范围。
在叫声方面,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蝈蝈的叫声。
最后,关于绿色蝈蝈的鸣叫,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比喻句来形容它的叫声。
这些形容词和比喻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绿色蝈蝈的叫声之美,还让读者对这种昆虫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绿色蝈蝈的外形、习性、鸣叫等方面的知识,还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种昆虫的热爱和关注。
这种热爱和关注让我对绿色蝈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有关绿色蝈蝈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写作方法不仅适用于文章写作,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和沟通。
总之,《绿色蝈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有关绿色蝈蝈的知识,还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种昆虫的热爱和关注。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知识上的收获,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色蝈蝈》读后感
![《绿色蝈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97253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8.png)
《绿色蝈蝈》读后感《绿色蝈蝈》读后感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绿色蝈蝈》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色蝈蝈》读后感1不知不觉地,“绿色蝈蝈”闯进了我的世界……“夜间狂热的狩猎者”“夜晚的艺术家”“歌手”……这些词语无不透露出蝈蝈的特性。
当人们读起这篇文章时,他们了解了蝈蝈,他们喜爱蝈蝈。
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看见这篇文章背后法布尔的勤奋努力呢?法布尔用他毕生精力研究昆虫,他喜爱昆虫,以至于一生都与它们相伴。
法布尔穷尽一生写下了《昆虫记》,让无数读者认识昆虫、接触昆虫、喜爱昆虫,让无数人对昆虫事业感兴趣,给人类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昆虫世界。
回到课文,法布尔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巨著,实力不看他的探索精神的,这一点单从他描写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原因中就能体现。
法布尔能够坚持他的梦想,为了他的梦想拼尽全力,所以他成功了。
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具有法布尔一般的精神与品质呢?就拿那一次跑步测试来说吧。
老师一声令下,我就如同离弦的箭般飞奔了出去——这都是由于争强好胜的心理。
不一会儿,全体同学就纷纷冲上了他们长达一千米的旅程。
不知是缺乏锻炼,还是跑步时气息没有协调好,刚跑完四分之一的路程时,我便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后面几个穷追不舍的同学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一举超越了我。
眼看着自己被其他人无情的丢下,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跑至四分之三处,我顿感一空,眼前一黑,身体就顺势而倒了。
漆黑的世界里,我感觉好像躺在了一张温暖暖舒适的大床上又好像置身于赛马场中,几匹野马从我身边呼啸而过。
不一会儿,又响起了一阵欢呼声,指不定又是什么比赛哪一个队赢了。
紧接着,欢呼声越来越响,我猛的一惊,竟发现自己还在跑道上。
原来之前已经有同学冲线了,后来居上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一咬牙,又重返了比赛。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摘抄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744048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b.png)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摘抄
以下是《昆虫记》中关于绿蝈蝈的读书笔记摘抄:
1. “绿蝈蝈是一只年轻而活力充沛的昆虫,它拥有美丽的翅膀和敏捷的身体。
”这段描述展现了绿蝈蝈的外貌特征和活泼的个性。
2. “绿蝈蝈喜欢在青草丛中跳跃,它的跳跃能力非常出色,可以轻松地跳过许多障碍物。
”这表明绿蝈蝈具有强大的跳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绿蝈蝈通过双翅迅速地飞翔,它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并觅食各种植物。
”这段描写强调了绿蝈蝈的飞行能力和在空中觅食的能力。
4. “绿蝈蝈以青草为食,它们喜欢在草叶上啃咬,将草汁吸取到体内。
”这说明绿蝈蝈的食性和对青草的依赖。
5. “绿蝈蝈会用它独特的鸣叫声来吸引配偶和进行交流,每只绿蝈蝈都有一种独特的鸣叫音调。
”这段描述强调了绿蝈蝈用声音来传达信息和吸引伴侣的行为。
6. “绿蝈蝈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它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甚至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这段摘抄展示了绿蝈蝈的适应能力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这些摘抄可以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绿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也反映了作者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和描写。
绿蝈蝈读书笔记
![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3a75a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7.png)
绿蝈蝈读书笔记我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昆虫记》。
里面讲到了好多好多有趣的小虫子,不过最让我着迷的,还得是那绿蝈蝈。
书里对绿蝈蝈的描写那叫一个细致,仿佛这小家伙就活灵活现地在我眼前蹦跶。
绿蝈蝈,听名字就知道,它的颜色是那种充满生机的绿。
可不是那种死板的绿哦,而是带着光泽,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像翡翠一样。
它的翅膀也是绿色的,但比身子的绿要稍微淡一些,薄薄的、透明的,像是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绿蝈蝈的腿又细又长,上面还有好多小刺刺。
这些小刺刺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能帮助它在草丛里行动自如,抓牢每一根草茎,不至于一个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
它的眼睛特别亮,黑溜溜的,就像两颗小珠子,骨碌碌地转着,仿佛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说到绿蝈蝈的叫声,那可真是一绝。
“唧唧唧”,清脆又响亮。
尤其是在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它的叫声能传得老远老远。
有时候我都在想,它是不是在开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呢,唱得那么投入,那么起劲。
不过,这叫声也不是随便就来的。
当它高兴的时候,叫声短促而欢快,好像在说:“哇,今天的食物太美味啦!”;当它受到惊吓或者感觉到危险的时候,叫声就会变得急促而尖锐,仿佛在喊:“救命啊,快跑啊!”书里还提到绿蝈蝈特别贪吃。
它的食谱那叫一个丰富,什么水果啦、蔬菜啦、昆虫啦,它都来者不拒。
我仿佛能看到它蹲在一片叶子上,大口大口地啃着一颗新鲜的果子,汁水都顺着它的嘴角流下来,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有一次,作者给它放了一块西瓜,这小家伙一下子就扑了上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西瓜就被它啃出了一个大坑,它的肚子也变得圆滚滚的,像个小皮球。
绿蝈蝈吃东西的样子也特别有趣。
它先用自己的触角探一探食物,好像在检查这个东西能不能吃。
然后,它会用那锋利的牙齿咬上一口,细细地咀嚼。
有时候,它还会把食物抱在怀里,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
看着它那小心翼翼又贪吃的样子,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还有啊,绿蝈蝈可聪明啦。
它知道怎么给自己找一个舒适的家。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306d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4.png)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二、绿蝈蝈的特点和习性
三、绿蝈蝈的生活环境
四、绿蝈蝈的捕食方式
五、绿蝈蝈的繁殖方式
六、绿蝈蝈的叫声
七、总结
正文
【引言】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本作品讲述了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是作者对昆虫研究的总结,也是他无私奉献、热衷于科学的精神的体现。
其中,绿蝈蝈是作者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本文将对绿蝈蝈进行详细的解读。
【绿蝈蝈的特点和习性】
绿蝈蝈,学名“螽斯”,是一种常见的昆虫。
它们体型较小,身长通常在 3-12 厘米之间,身体呈绿色或褐色,有细长的触角和强壮的后腿,善于跳跃。
绿蝈蝈的食性多样,既吃植物,也吃小昆虫,是典型的杂食性昆虫。
【绿蝈蝈的生活环境】
绿蝈蝈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活。
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树林、田野等地,特别是那些有丰富植被的地方。
【绿蝈蝈的捕食方式】
绿蝈蝈是捕食性昆虫,它们捕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强壮的后腿抓住猎物,然后用锋利的大颚咬碎猎物;另一种是用触角捕捉猎物,然后吞下。
【绿蝈蝈的繁殖方式】
绿蝈蝈的繁殖方式是通过卵生。
每年春夏之际,绿蝈蝈会产下大量的卵,然后等待卵孵化。
【绿蝈蝈的叫声】
绿蝈蝈的叫声非常有特色,通常是在求偶期间发出。
它们的叫声清脆响亮,可以很远就能听到。
【总结】
通过对《昆虫记》中绿蝈蝈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昆虫的特点、习性、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繁殖方式和叫声。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390d9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1.png)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摘要:1.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概述2.昆虫记绿蝈蝈的主要内容3.昆虫记绿蝈蝈的读后感正文:【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概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Jean-Henri Fabre)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它记录了作者对昆虫的研究和观察,以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繁殖方式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旨在揭示昆虫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以《昆虫记》中关于绿蝈蝈的描述为例,进行读书笔记的撰写。
【昆虫记绿蝈蝈的主要内容】绿蝈蝈,学名“螽斯”,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的一种昆虫。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对绿蝈蝈的描述极为详细。
从绿蝈蝈的外形特征、食性、繁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1.外形特征:绿蝈蝈体型较小,成年个体长度约为3-5 厘米。
身体呈绿色,有细长的触角和发达的后腿,适于跳跃。
2.食性:绿蝈蝈为植食性昆虫,主要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
3.繁殖方式:绿蝈蝈的繁殖能力较强,每年春夏季节为繁殖高峰期。
雌雄蝈蝈交配后,雌虫将在植物叶片上产卵,每枚卵块约有20-30 粒卵。
孵化出的幼虫以植物为食,经过数次蜕皮后,最终成为成虫。
【昆虫记绿蝈蝈的读后感】阅读《昆虫记》绿蝈蝈部分,让我对这种昆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法布尔对绿蝈蝈的描述,体现了他对昆虫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作为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不仅关注昆虫的科学价值,还关注昆虫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这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昆虫记》中对绿蝈蝈的描绘,让我感受到科普文学的魅力。
法布尔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昆虫的生活呈现得栩栩如生。
这种文学风格使得《昆虫记》既是一部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阅读这部作品,既能增长科学知识,又能领略文学之美,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综上所述,《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让我对昆虫有了更多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视自然、热爱生活。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d998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9.png)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绿色蝈蝈》这一篇生动的文章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蝈蝈,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绿色蝈蝈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篇1《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首先是个执着于追求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大科学家。
以卖房子去买荒园并在荒园中观察各色昆虫来度过残年,不正说明了上面的情形了吗?然而如果作者在《绿色蝈蝈》文中将绿色蝈蝈描述成阴险的、凶残的、灰暗的小昆虫,那么可读性势必大打折扣。
换一句话说,就是法布尔很有文采地从声音、颜色、口味、动态、个性等方面来对绿色蝈蝈进行描写,是让我们喜爱阅读该文的主要原因。
写声音,即写绿色蝈蝈窃窃私语、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称之为歌声、乐段是文采飞扬,是悦人听觉。
写颜色,即写蝈蝈的绿色,而不写蝈蝈的灰色、褐色,这绿色是实写又是选写,写得阅人眼目,让人乐见。
写口味,即写蝈蝈的喜欢甜食。
吃蝉则吃蝉的甜肚子,吃植物则吃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等,写得独特,是悦人味觉。
写动态,即写蝈蝈唱歌、拉琴,猛地一跳将蝉从树上攻下来,有时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用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等,是文笔老练,写得富有生趣,悦人想象,让人喜欢。
写个性,即写绿色蝈蝈的机警、勇敢、悠闲、暴烈等。
其中,机警如捕到蝉而蝉不知,勇敢如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悠闲如唱歌、拉琴,暴烈如蝉吃已逝同类。
从一篇短文中读出了小小昆虫的个性,是文采斐然,是让人适意。
应该可以这样说《绿色蝈蝈》一文较有文采,故而耐读。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篇2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色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1bed3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3.png)
《昆虫记》中的《绿色蝈蝈》读书笔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其中,在《绿色蝈蝈》这一篇章中,法布尔以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一只充满活力的绿色蝈蝈。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将从背景介绍、主题分析、人物分析、写作手法、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展开。
一、背景介绍《昆虫记》是法布尔在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中完成的,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昆虫的生态习性、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在《绿色蝈蝈》这一篇章中,他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活泼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蝈蝈世界。
二、主题分析《绿色蝈蝈》的主题是描述和探索昆虫世界中的绿色蝈蝈。
法布尔从蝈蝈的外观、生活习性、食性、繁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观察。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感受到法布尔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三、人物分析在《绿色蝈蝈》中,法布尔作为主角,展现了他的科学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
他不仅对昆虫有深厚的了解,还对它们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他还以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自己的观察,这充分展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
四、写作手法法布尔在《绿色蝈蝈》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包括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细致的描绘等。
他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昆虫世界之中。
此外,他还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如将蝈蝈的歌声比喻为“夏日的乐章”,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昆虫的音乐天赋。
五、个人观点在阅读《绿色蝈蝈》的过程中,我深深被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生命观念所打动。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虫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对待自然要保持敬畏之心。
这篇文章让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六、结尾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法布尔在《昆虫记》中的《绿色蝈蝈》一章中,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af289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f.png)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如下:《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该书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
在书中,绿蝈蝈是一种重要的昆虫角色,它以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绿蝈蝈是一种外表鲜艳、善于鸣叫的昆虫。
它有着绿色的身体和黑色的触角,身材优美,线条流畅。
它们通常生活在草丛和树林中,以植物和昆虫为食。
在《昆虫记》中,绿蝈蝈被描述为是一种非常有活力、好动的昆虫,它们总是在不停地移动和跳跃。
绿蝈蝈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
它们非常善于鸣叫,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它们非常敏捷和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移动。
绿蝈蝈还表现出一种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它们不喜欢被限制和束缚,更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昆虫记》中,绿蝈蝈也体现出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喜悦、愤怒、惊恐等不同的情感。
例如,当绿蝈蝈感到惊恐时,它们会发出尖锐的叫声并快速逃跑。
此外,绿蝈蝈还有一定的社交性,它们可以通过互相触碰触角来进行交流,建立起一定的社交关系。
在书中,绿蝈蝈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也非常丰富。
它们可以与其他的昆虫建立盟友关系,共同抵御敌人。
同时,绿蝈蝈也会与一些昆虫产生竞争关系,争夺食物和资源。
这些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反映了昆虫世界中复杂而多样的生态关系。
通过绿蝈蝈的形象,《昆虫记》呈现出了许多主题和价值。
书中强调了昆虫的独立性和自由精神,呼吁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书中也揭示了昆虫世界中复杂而多样的生态关系,呼吁人们关注和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绿蝈蝈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行为,书中也反映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呼吁人们尊重和珍视每一个生命。
在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绿蝈蝈的形象让我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和维护生态平衡,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66174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8.png)
昆虫记绿蝈蝈读书笔记【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绿蝈蝈的特点和习性三、绿蝈蝈的饲养和观察四、绿蝈蝈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五、读《昆虫记》的感悟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一部关于昆虫的史诗级著作。
这部书通过昆虫的生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让我们从中得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界的尊重。
在《昆虫记》中,绿蝈蝈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昆虫,本文将结合绿蝈蝈的习性、饲养和观察,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谈谈读《昆虫记》的感悟。
二、绿蝈蝈的特点和习性绿蝈蝈,学名“中华大刀螂”,属于螳螂科。
它们身体呈绿色,体型修长,头部呈三角形,有一对细长的触角。
绿蝈蝈的前翅较短,呈革质,后翅则非常发达,呈薄膜状,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
绿蝈蝈的食性较为复杂,既吃植物,也吃动物。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详细描绘了绿蝈蝈捕食蝗虫的过程,展示了它们出色的捕食能力。
三、绿蝈蝈的饲养和观察绿蝈蝈的饲养相对简单,只需提供一个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即可。
首先,要为绿蝈蝈准备一个较大的玻璃箱,底部铺上一层泥土,并种植一些植物,以模拟它们的自然生活环境。
其次,要保持箱内的湿度适中,以保证绿蝈蝈的身体不受损害。
最后,要定期喂食,以保证它们的营养需求。
通过观察绿蝈蝈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昆虫,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昆虫记》中关于昆虫的描绘。
四、绿蝈蝈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在《昆虫记》中,绿蝈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
法布尔通过对绿蝈蝈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技巧。
绿蝈蝈在《昆虫记》中的呈现,不仅仅是一种昆虫的科学研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五、读《昆虫记》的感悟阅读《昆虫记》,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可贵。
作为一部关于昆虫的科学著作,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昆虫的生活,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正如法布尔所说:“我们应当尊重昆虫,因为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我们的伙伴。
绿蝈蝈读书笔记
![绿蝈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fec1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4.png)
绿蝈蝈读书笔记前阵子,我偶然读到了一本关于昆虫的书,书里提到了一种特别有趣的昆虫——绿蝈蝈。
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沉浸在了绿蝈蝈的奇妙世界里。
书里对绿蝈蝈的描写那叫一个细致,仿佛作者拿着放大镜在一点点地给我们展示绿蝈蝈的每一个细节。
我仿佛能看到那翠绿色的身躯在草丛中一闪而过,听到它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在夏日的夜晚回荡。
说起绿蝈蝈,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一到夏天,整个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交响乐团,而绿蝈蝈就是其中的高音歌唱家。
每到夜晚,我总会跟着爷爷去田间地头溜达。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田间的小路上,杂草丛生,时不时会有一些小虫子从脚边快速爬过。
爷爷总是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那束光在黑暗中晃来晃去。
突然,一阵清脆的叫声传入我的耳朵,“唧唧唧”,那声音又响亮又有节奏。
爷爷一听,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他小声对我说:“娃呀,这八成是只绿蝈蝈。
”我们顺着声音慢慢靠近,爷爷小心翼翼地用手电筒照着,终于在一片草丛里发现了它。
那绿蝈蝈可真漂亮啊!它的身体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在月光下闪着幽幽的光。
两条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摆动着,像是在探测周围的情况。
它的翅膀薄薄的,上面有着细密的纹路,当它鸣叫的时候,翅膀就快速地振动起来。
爷爷慢慢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地拨开草丛。
那绿蝈蝈好像感觉到了危险,一下子停止了叫声。
但爷爷可是个抓蝈蝈的老手,他的手迅速地一扣,就把绿蝈蝈抓在了手里。
我兴奋地凑过去看,只见爷爷把绿蝈蝈放进了提前准备好的小竹笼里。
回到家,我把小竹笼挂在窗户上,就躺在床上,伴着绿蝈蝈的叫声进入了梦乡。
那叫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急促一会儿缓慢,就像一首美妙的摇篮曲。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爬起来去看绿蝈蝈。
它在笼子里蹦来蹦去,好像在抗议被关起来。
我从地里摘了一根新鲜的黄瓜,掰下一小块放进笼子里。
绿蝈蝈先是警惕地看了看,然后慢慢地靠近,用它那强有力的大颚咬了一口。
看着它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蝈蝈的读书笔记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篇一
《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首先是个执着于追求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大科学家。
以卖房子去买荒园并在荒园中观察各色昆虫来度过残年,不正说明了上面的情形了吗?然而如果作者在《绿色蝈蝈》文中将绿色蝈蝈描述成阴险的、凶残的、灰暗的小昆虫,那么可读性势必大打折扣。
换一句话说,就是法布尔很有文采地从声音、颜色、口味、动态、个性等方面来对绿色蝈蝈进行描写,是让我们喜爱阅读该文的主要原因。
写声音,即写绿色蝈蝈“窃窃私语”、“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称之为“歌声、乐段”是文采飞扬,是悦人听觉。
写颜色,即写蝈蝈的“绿色”,而不写蝈蝈的“灰色、褐色”,这“绿色”是实写又是选写,写得阅人眼目,让人乐见。
写口味,即写蝈蝈的喜欢甜食。
吃蝉则吃蝉的甜肚子,吃植物则吃“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等,写得独特,是悦人味觉。
写动态,即写蝈蝈唱歌、拉琴,“猛地一跳”将蝉从树上攻下来,“有时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用“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等,是文笔老练,写得富有生趣,悦人想象,让人喜欢。
写个性,即写绿色蝈蝈的机警、勇敢、悠闲、暴烈等。
其中,机警如捕到蝉而蝉不知,勇敢如“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悠闲如唱歌、拉琴,暴烈如蝉
吃已逝同类。
从一篇短文中读出了小小昆虫的个性,是文采斐然,是让人适意。
应该可以这样说《绿色蝈蝈》一文较有文采,故而耐读。
从文学性角度来看。
倘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等美文作比较,我们总觉得法布尔《绿色蝈蝈》还是不如它们写得美。
要说法布尔文采在课文中表现得并不比以上几篇文章逊色,然而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法布尔是科学家,他理智、冷静,文章撰写就平均用力、平铺直叙、详略不当,是其症结所在。
而鲁文等饱含激情、张弛有度,始终能引着读者往下边走边读。
也即纯粹从文采角度作比较,法布尔的文章并不能与鲁文等相比肩。
再从科学角度来看。
法文的科学性只介绍了捕食情况,还不如纯粹从多侧面介绍绿色蝈蝈的捕食习性、身体结构、本领用途等的说明性文章。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文本中不难解读得出来。
那么读了法布尔该文,我们觉得它又确实不错,该又是什么原因呢?文采比不过纯文学家,科学性比不过一般的杰出科学家,而法布尔成功之处正在于将文采与科学融于一身,铸成一文。
这是笔者的最深切感受。
联系现实生活来看。
篮球场上,最精彩的自然是获得三分的空心球,这真得要凭实力,也不排除运气成分;而获胜球队主要靠那些众多的擦边球。
再如一个教师执教过数学,后来改教语文又当上了班主任,在抓各科平衡工作上比只会教一门数学功课的教师更出色。
反之亦然。
港、澳等地区的语、数教师必得兼教历史或地理等,固然是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需要,但让教师知道文理学习各有特点也是一
层因素。
对我们学生而言,任何形式的文理偏科从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方面来说都是欠妥当的,除非文或理某一方面特别优秀需要加强,否则文理并重对全人发展似乎更适合。
在文学上比不过人家,在科学上比不过人家;而在两者结合部结合出成绩或者说杰出成就,是法布尔《绿色蝈蝈》一文给我们的启示。
这也是创新的真谛所在——世界上本没有无基础的创新,所谓创新只不过是将几个旧有事物的重新整合联系,从而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
法布尔《绿色蝈蝈》文章中“文采与科学”的完美结合,给我们如何打好人生擦边球并发挥出其最大价值启发很大。
说近一点是运用这种方式、举措去搞好学习,最应肯定。
绿色蝈蝈读书笔记篇二
那节《绿色蝈蝈》练兵课,虽相去一周,但课后校长高一语惊人,“听这样的课是一种享受”定格在记忆中。
反观多年来说明文课堂教学说明对象、特征、顺序、结构、方法、语言等一统老师的定式,想起自己尝试的散文化教学探索,相比代建丽老师相去盛远,从课堂师生双边活动、智慧的碰撞,我意识到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是语文素养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更甚。
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绿色蝈蝈》一课从夏日知了鸣叫引入,潜移默化学生要关注自然、关心生活、关爱人类的朋友——生物;读文章标注生字词、勾画动情的句子,引导学生习字,更学会做人要动情。
素养,比知识更重要。
《绿色蝈蝈》一课设计“蝈蝈名片”,变换角度多元化了解蝈蝈的别称,歌手、囚犯、艺术家、屠夫、美食家等,品味说明文语言在无声无息中,如此喜闻乐见的活动于学生是情有所钟的,淡化了单调地语言品析的教学活动。
“求职简历”,提醒关注姓名、美誉、特长、主要事迹、自我评价、所求职业等思考角度,简约而不简化,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文中绿色蝈蝈的介绍,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实现了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学生的汇报:歌手、保镖、模特、美食家、猎人等求职意向,相信学生生存生活能力在那一瞬间生成了,知识也在那一刻升华了。
我想语文课活不活,灵动不灵动,关键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观,更在于我们关于教材的解读,教材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一味地在乎学生学了多少语文知识,能否应对我们的考试,何况现在的自主招生趋向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成功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