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城乡规划的学校 学制四年

合集下载

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排名第一名:同济大学, 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

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

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

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

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

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2004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

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

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江苏省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

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7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7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70702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 Resource Management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地理学理论和“3S”技术,从事有关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及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地图制图、区域规划、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资源环境与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3S”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区域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评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资源环境与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具有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能力、遥感应用分析能力和地图制图能力;4.具有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5.具有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的基本能力;6.具有生态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150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平台课程: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数字测图与GPS、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其他主干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设计与编绘、自然资源学、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规划设计、资源环境遥感分析。

七、双语课程遥感技术及其应用(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数字测图与GPS实习2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2周地理综合实习2周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设计2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实习1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习2周土地资源规划设计实习3周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设计2周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4周毕业论文14周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条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理理数资资资测资资资资资资资资资资文资资资资资资资测资资资资资资资资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2资源环境遥感分析22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2水生态与水环境2景观生态学2中国地理2世界地理2毕业论文必作,不计学分总计学生必须修满25学分学生必须修满45学分。

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城乡规划专业介绍1.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简史于2002年在建筑学专业下开始招收城市规划方向的五年制本科生,2003年正式开始兴办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制五年。

华侨大学是福建省最早兴办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本科的学校。

我院自开办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我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简史。

●2003年,华侨大学在建筑系下正式兴办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并于同年招收首届本科生。

建筑系下设城市规划教研室,负责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活动组织。

●2006年,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评优(社会调查报告作业)中获佳作奖1项,开启了城市规划专业在全国获得奖项的首例。

此后的2008年、2009年、2010年,每年均有1-2项学生作业在全国得奖,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办学初现成效。

●2011年,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下属正式成立城乡规划系。

既有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调改为“城乡规划”专业。

同年,建筑学院获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取得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的新突破,为将来逐步走向研究型的办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同年,城乡规划系本科生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评优中再获得三等奖2项,佳作奖3项,教学论文奖1项。

●2012年,城乡规划学科获评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同年,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正式招收第一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012年,城乡规划系本科生作业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评优中又得三等奖2项,佳作奖2项。

● 2013年7月,经多年本科办学准备,决定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首次提出本科评估的申请,并获得申请批准。

2013年9月,城乡规划系本科生作业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评优中又得佳作奖4项。

● 2014年,城乡规划专业以全票的优异成绩,正式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专业评估。

同年,城乡规划系本科生作业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评优中获得一等奖1份,二等奖4份,在获奖数量和获奖级别上位列全国近百所参赛高校的前列。

政审个人总结范文

政审个人总结范文

政审个人总结范文我叫xxx,女,于xxx年x月出生在重庆市渝中区,汉族。

xxx 年x月考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习,20xx年7月毕业,学制四年,大学本科学历,共青团员,现在,开县事业单位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为了能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让组织对我有更深的了解,我把自己过去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做一个小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思想上,我积极上进,从小我就受到外公这位老党员的熏陶,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

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道德品质方面大学期间,我接受到学校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深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首先对自己严格自律,勤俭节约,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助学金,在国家、在社会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表现来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社会建设的主人翁,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标尺衡量我的所作所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资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资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关键字】资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代码:070502),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70702),是于2005年正式获批招生的,一直以来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4.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设置1.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从事地质调查、资源勘查与评价、勘查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地矿、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交通、水电、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主要课程:结晶矿物学、岩石学与晶体光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矿床矿相学、矿产勘查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学、矿产资源经济学、GIS原理及在地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地质等。

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2. 地质学(本科,学制四年)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能从事地质研究、资源勘查与评价、勘查工程设计等工作的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地质研究、地矿、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交通、水电、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研究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结晶矿物学、岩石学与晶体光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矿床矿相学、矿产勘查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学、矿产资源经济学、GIS原理及在地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地质等。

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3、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等方面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能从事地球物理勘查、工程物探、建筑工程检测、管网探测、地球化学勘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环境地球物理和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的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施工、管理等生产与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地质、矿山、水电、冶金、建材、石油、能源、环保、化工、城建、交通、大专院校等行业或部门从事生产、科研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近年来供不应求。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设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2个专业方向。

资环专业

资环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The Specialty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 UrbanPlanning Management一、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能适应信息化、市场化及现代化的时代发展趋势需要,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并且使学生受到城市规划、城镇设计以及计算机应用及辅助设计等的基本训练,因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是培养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或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规划设计部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园林部门与旅游景区、相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范围:1、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旅游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4、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6、具有较强的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三、就业方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与企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单位。

四、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遥感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地图与测量、GIS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原理、环境及资源规划与评价、城市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可持续发展导论、旅游规划原理等。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全国代码)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办学性质、层次及类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由教育部2005年批准设立,主管单位为四川省教育厅,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二、办学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三、招生对象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

四、学制四年(建筑学、城乡规划为五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

五、录取规则1.录取原则: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录取相关原则从其规定。

2.调档比例:在各省(区、市)划定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我校依据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认的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调档。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进档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且服从专业调剂者,我校原则上不退档。

3.招生专业及计划:我校招生专业(方向)及招生计划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学校将根据生源情况,经省级主管部门同意,调减生源不足省的招生计划,增投到生源好的省份。

同时,根据教育部规定编制预留计划用于调节各省生源不平。

4.专业安排:学校对普通类专业进档考生实行“专业清”的方式安排专业,根据分数优先原则,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安排和录取,原则上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当第一志愿无法满足时,将满足考生所填报的其他专业志愿。

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专业安排原则从其规定。

5.加分政策:对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

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6.外语语种:除特殊注明的专业语种外,学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外语安排教学,请其他语种考生慎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503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的培训,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2. 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3. 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六、专业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

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计划

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计划

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能在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源环境保护、开发与规划,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开展规划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业务根本要求
1、掌握数学、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城乡规划、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根本理论与根本知识;
2、掌握城市总体及根底设施规划与管理,小城镇开展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分析、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3、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旅游资源等评价、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4、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开发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5、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技能。

五、主干课程
地质与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生态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
境规划与管理、测量与地图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旅游区规划与管理。

六、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注:“*〞为课外学时〔包含讲座及实践等〕。

七、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
1、公共根底课
注:〔1〕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各页同
2.专业根底课
3.专业课程〔课群组〕
注:※代表双语教学课程,以下各页同.
4、任意选修课
〔2〕跨学科/跨专业/院选修课
5、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代表分散安排在理论教学期间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一、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专业技能素质:本专业要求了解地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以及规划类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系统地掌握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地图和制图、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课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收集、归纳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处理公共关系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二、培养途径与手段(一)培养途径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注重城乡、国土资源、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园林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按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三、四年级加强专业应用技术的培养,以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丰富专业内涵。

2022年教资招考《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

2022年教资招考《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

2022年教资招考《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1.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A历史继承性B选择性C相互制约性D.协调性【答案】C【解析】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这种相互之间的制约性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C2.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民主化B.终身化C.全民化D.多元化【答案】A【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3.当代教育系统中核心是()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民俗教育【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是当代教育系统的核心。

4.下列关于学校的表述,正确的是()A.现代学校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B.中世纪学校是有系统的、连贯的C.现代基础教育是义务的D.中世纪学校建立了学期、年【答案】C【解析】与中世纪的学校相比,中世纪的基础教育是自愿的,而现代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5.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最为典型的是雅典和()A.斯巴达B.埃及C.波斯D.罗马【答案】A【解析】斯巴达和雅典各自创立了比较完整又各具特色的教育制度,成为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典型。

6.不属于张之洞的活动的是()A."中体西用”B.《劝学篇》C.废科挙D.制定新学制【答案】C【解析】张之洞不曾提出废科举,只是希望改造科举制度,维护封建统治。

7.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是()A.正蒙书院B.岳麓书院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外院【答案】D【解析】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其中外院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范文学生学籍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和支持。

以下是常见的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1. 学生入学条件:学校对学生的入学条件会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学历要求、考试成绩要求、政治面貌等。

2. 入学报到:在录取之后,学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办理入学手续,进行报到注册。

3. 学籍档案: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等会被记录在学籍档案中,该档案是学生学习期间的重要依据。

4. 学分管理: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学校会规定学生需要完成的学分要求,并对学分的获取和认定进行管理。

5. 学业警告与退学:学生在学业上出现较大困难或有违规行为时,学校有权对其进行学业警告、退学等处理,并记录在学籍档案中。

6. 休学与复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原因申请休学,但需要经过学校批准。

休学期满后,学生必须按时复学,未按时复学者将被取消学籍。

7.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完成学业要求后,可以申请毕业。

学校会审查学生的毕业申请,并进行学位授予。

8. 学籍变更: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会发生学籍变更情况,如转专业、转学、双学位等,这些变更需要经过学校的审核和批准。

9. 学籍证明与学生证:学校会提供学生学籍证明,以及发放学生证,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证明进行个人信息的证明和使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不同学校和地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和调整。

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保证自己的学籍和学业正常进行。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范文(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行学分制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入学、报到与注册第二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事先向学校请假,请假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例

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例

知识文库 第14期38 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例张城芳 徐亚琪城乡规划专业源自建筑学、城市设计和市政工程学科。

1950年代,城乡规划专业逐步引入了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科等;1960年代,导入了数理统计、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方法;1990年代,开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进入21世纪,深化了公共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融合,并导入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拓城市文化创意与创新的研究方向。

1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现状城乡规划学科有以下特点:1)是一门多层次多方位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2)注重整体性;3)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4)是一个注重分析的动态过程。

目前全国设置城乡规划类本科专业的高校约260所,分布不均。

以学科背景来划分大致分为四类:建筑工程类、理学类、林学类、公共管理类。

不同类型学校在积累城乡规划办学经验上,主要是依附自己的优势学科,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对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办学和应该培养什么样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概况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于2008年创办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为四年,隶属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省是高校大省,设置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就达24所,居全国之最,其中约80%的高校是基于建筑学背景。

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美丽乡村建设、海绵城市建设、3S 技术的应用等,都给城乡规划专业带来了更广阔的选择。

本科阶段的教育特点是“泛”,因此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应该基于专业,同时提供多视野,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以及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

3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学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针下,华夏学院城规专业通过近十年培养人才的摸索,以及对历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市场的调研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

3.1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面向中小城市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出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基础理论,较强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城乡规划、建筑学等领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立城乡规划的学校学制四年
原因:现行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要求是在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的。


有五年制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才能参加评估申请。

此举是为了适应城市规划理念和教育方
向的转变,有利于提升这个专业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学制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人才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
市发展更加需要从区域的环境中去协调与定位。

城市规划从宏观的区域到某一局部地段的
微观设计,跨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全部胜任的。

所以,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是多层
次的。

学制的延长有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强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劳动力方向: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
1、各级规划管理部门。

例如在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园林局等专门从
事经济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研发及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

2、各级规划设计院。

如在城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风景园林设计院等单位从事城
市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区域项目规划设计及研究等工作。

3、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研发咨询机构,专门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有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

4、还有很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报考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城乡规划专业自学内容:主要自学城乡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维护,城乡交通,城乡
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毕业生能够在城市规划设计,城
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专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积极开展城乡
道路交通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休憩系统规划,城乡研发等工作,以及有关政策法规
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