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

[

思维导图

]

1.自然灾害概况

(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

①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 ②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2.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主因)

①气象因素: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性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②地形、地势因素:地势低洼。 ③河湖因素⎩⎪⎨⎪

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堤坝溃决

④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⑤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快。 (2)人为原因(诱因)

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

拓展延伸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气候原因

(1)原因: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冬、夏季风强弱、进退异常,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故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

(2)正常年份,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强降水集中地区

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3.危害

(1)危害生产: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经济损失。

(2)危害生活:给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带来不便,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3)危害生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危害生态:洪涝引发河道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5)危害程度:灾害强度和范围越大,灾害越严重;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4.防御措施

(1)工程措施

①构建预报、预警系统。

②植树种草,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③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加快泄洪速度。

(2)非工程措施

①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②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③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

④加强监测预报。

⑤保护植被。

⑥设置防洪保险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5.避灾措施

(1)灾前

①学会游泳。

②预备防洪的装备,如救生圈(衣)等。

③积极参加防灾和避灾演习。

④设计好合理的逃生路线和避灾场所。

⑤及时收听(看)相关预报和预警信息。

(2)灾中

①能逃: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②不能逃:在洪水中可抓住有浮力的物体,如泡沫、树干、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暂避;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不爬到泥坯房屋顶;设法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考向一结合实例,考查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1.(全国文综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结合图示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2.(全国文综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解析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城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灾害严重。

考向二结合实例,考查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3.(全国文综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指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有预报、管理、保险、宣传教育等。

1.概念

(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旱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异常少或蒸发异常旺盛。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

3.危害

(1)危害生产: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绝收;影响牧草生长和牲畜饮水困难,危害畜牧业发展。

(2)危害生活:水资源短缺,饮用水不足;食物短缺,生活艰难;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3)危害生命:影响人们健康,甚至可能造成人员死亡。

(4)危害生态: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生存环境恶化;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拓展延伸我国的旱灾及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