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职工培训教材 推荐
汽车喷蜡新员工培训教材
工段:班组:一、目的为了建立一套适合各班组特点的新员工培训教材,让到岗新员工能尽快的适应车间/工段/班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深入的学习涂装工艺知识,迅速的提升岗位操作技能水平,特编制本教材。
二、范围:适用于轿车一厂涂装车间所有到岗的新员工。
三、教材目录:班组组织机构、班组业绩、班组考核细则、班组安全、现场、成本、质量、班组重要设备、班组工艺岗位设置、车间通用知识;1、班组组织机构、班组业绩内容包括班组组织机构图、班组职责描述、班组取得的各项活动奖励及班组优秀员工事迹简介;2、班组安全内容包括班组“三点”(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控制介绍、班组应急逃生预案、班组安全操作规范、班组区域内消防设施布置(简易布置图);3、班组现场内容包括班组现场标准布置(可采用图解对照)、班组现场5S标准;4、班组成本包括班组成本消耗内容、成本控制要素及控制措施;5、班组质量包括班组工位质量控制要点、班组质量影响要素及控制措施;6、班组重要设备包括班组设备基本维护保养、使用知识;7、班组工艺岗位设置内容包括班组各工位设置原理、工位设置作用及其合理性;四、详细教材内容:第一章班组简介第一节班组职责班组组织机构图一、班组职责:喷蜡是整车工序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分为交检、上件、喷蜡三部分。
PVC班组组织机构:二、班组岗位设置:喷蜡主要岗位有:上件、喷蜡。
第二节班组业绩简介优秀员工事迹:铿锵玫瑰――——―记喷蜡五班何丽平凡的岗位创就不平凡的价值,用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为奇瑞、为涂装、为班组奉献着点滴汗水,拥有如此精神的人在奇瑞随处可见。
然而,巾帼不让须眉,在奇瑞公司,这样的女员工亦在不断的产生着,她们的付出也是可圈可点的。
何丽,来自轿车一公司轿车一厂涂装一车间整车A线喷蜡班组的一名普通ERP扫描员。
和其他优秀的奇瑞员工一样,每天辛勤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记得刚来奇瑞时,她被分到整车四工段PVC线贴沥青板工位,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她,第一次接触到工作,第一次辛苦的工作,给她带来了诸多的压力。
涂装车间安全培训教材
涂装车间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涂装车间安全意识的培养涂装车间是个极具潜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为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涂装车间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将介绍如何培养涂装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确保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1.1 培养涂装车间员工对危险品的认识涂装车间常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和易燃物质,员工必须清楚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潜在风险。
我们应当向员工提供详细的物质安全数据单,同时进行安全标识和标签的培训,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并遵守有关法规和操作指南。
1.2 强调涂装车间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每个员工在进入涂装车间之前,都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尘口罩等。
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种个人防护装备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更换周期的注意事项。
1.3 安全标识和紧急救援措施的认知涂装车间内应当明确标示出应急疏散通道、灭火设备、急救箱等位置,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以应对潜在的火灾、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识别不同的安全标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报告紧急救援设备。
第二章:涂装车间操作规范涂装车间的操作规范对于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章将重点介绍涂装车间常见操作规范和流程,以及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2.1 喷涂操作规范喷涂是涂装车间的核心工艺,也是潜藏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
本节将详细介绍喷涂操作的关键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涂料配方、设备操作和安全措施等,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2.2 清洗和维护设备的操作规范涂装车间的设备维护对于延长设备寿命、保障操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喷涂设备、通风系统和废液处理设备,以及定期检查和保养的事项和安全措施。
2.3 废液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废液处理和废弃物管理是涂装车间中的重要环节,不当处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本节将介绍正确的废液处理方法、废弃物分类和储存要求,以及如何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涂料与涂装参考书目
油漆工工艺学(初级本)_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人技术培训教材编.pdf油漆工工工艺学(初级本)_1982年08月第1版.pdf油漆工必读_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主编.pdf油漆工_孙兰新李永林等编.pdf油漆车间设备设计_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主编.pdf油墨制造工艺_油墨制造工艺》编写组.pdf英汉涂料技术词汇:英汉对照_中国化工学会涂料专业委员会组织编.pdf印刷油墨_周震.pdf印刷油墨、涂料、色漆紫外光和电子束固化配方_英]R·霍尔曼P·奥尔德林著徐茂.pdf 学油漆涂装油漆涂装技师点津_周长庚主编.pdf新型涂装前处理应用手册_伍泽涌卢鸿琏肖泽星编著.pdf新型涂料手册:多彩涂料_赵石林段予忠.pdf新型特种涂料投产指要_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国家化工技.pdf新型聚氨酯树脂料生产技术与应用_盛茂桂邓桂琴编著.pdf新涂料辞典_松本十九.pdf现代印刷油墨知识与制造法_陈正维.pdf现代涂料与涂装技术_刘国杰主编.pdf现代涂料配方设计_武利民李丹等编著.pdf现代涂料及应用_王世泰王淑仁编.pdf现代涂料工艺新技术_刘国杰.pdf现代涂料的生产及应用_李肇强.pdf西德涂料工业.pdf无机涂料与涂装技术_徐峰编著.pdf涂料与涂法.pdf涂装作业安全技术_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上海涂料公司统.pdf涂装技术第二册交通运输工具、机电产品涂装_王锡春何鼎蔡云露.pdf 涂装技术第一册总论_王锡春姜英涛主编.pdf涂装工艺与设备_孙兰新宋文章王善勤等.pdf涂装工艺学_李春渠主编.pdf涂装工实用技术问答_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北京市技术交流.pdf涂装病态防治手册_陈民桥编著.pdf涂料助剂--品种和性能手册_钱逢麟竺玉书.pdf涂料助剂大全_美]焦可伯编著王泳厚等译.pdf涂料知识_朱大中编.pdf涂料与涂装技术_王光彬.pdf涂料应用科学与工艺学_刘国杰耿耀宗.pdf涂料新产品与新技术_朱广军等编著.pdf涂料添加剂的制法、配方及开发_陈国权王亦云等译.pdf涂料树脂化学及应用_耿耀宗.pdf涂料树脂合成与配方原理_童身毅吴譬耀编.pdf涂料使用手册_徐秉恺等编著.pdf涂料使用技术第一分册涂料品种_甘肃油漆厂涂料工业研究所.pdf涂料实用生产技术与配方_穆锐.pdf涂料配方与工艺_王善勤孙兰新等编著.pdf涂料配方手册_沈春林主编.pdf涂料配方原理和实例_徐宗器编.pdf涂料流动和颜料分散流变学方法探讨涂料及油墨工艺学第二版_美)T.C.巴顿.pdf 涂料结构学_黄子勋.pdf涂料技术基础_武利民.pdf涂料基础_姜英涛.pdf涂料化学入门_英]G.P.A.特纳著徐宗器等译.pdf涂料化学_洪啸吟冯汉保.pdf涂料和胶粘剂中有毒物质及其监测技术_李建主编.pdf涂料工艺(第三版)(下册)_涂料工艺编委会编2.pdf涂料工艺(第三版)(下册)_涂料工艺编委会编1.pdf涂料工艺(增订本)第二分册_虞兆年.pdf涂料工艺增订本第一分册_陈士杰.pdf涂料工艺增订本第五分册_姜英涛.pdf涂料工艺增订本第三分册_王树强.pdf涂料工艺增订本第六分册_马庆林.pdf涂料工艺第四分册_居滋善主编.pdf涂料工艺第三分册_原燃料化学工业部涂料技术训练班组.pdf涂料工艺(第三版)(上册)_涂料工艺编委会编.pdf涂料工业_北京市油漆厂编.pdf涂料工人必读_中国化工学会涂料学会科普委员会编.pdf涂料工厂设备第三版_苏联]N·A·戈尔洛夫斯基H·A·科.pdf涂料_1972年.pdf特种涂料的制造与应用_胡宁先胡小菁汪锡安.pdf特种涂料_高南华家栋俞善庆夏继余编著.pdf特种功能性涂料_刘国杰.pdf塑料用涂料_邓舜扬李寄陶编.pdf水基涂料--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_张兴华.pdf实用铸造耐火涂料_蔡震升戎豫编著.pdf实用油漆涂装技术_刘友朝彭菊花主编.pdf实用油漆涂饰技巧第二版_华人?编著.pdf实用油漆施工手册_周长庚主编.pdf实用涂装基础及技巧_曹京宜付大海编著.pdf实用涂料及涂装_山岸寿治著.pdf生漆工艺_龚厚杰编写.pdf乳胶漆译文集_工部涂料科技情报中心站编.pdf日英汉涂料技术词汇_孙承文.pdf染料、涂料(一九八五年第四辑)_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中国专利局文.pdf 漆工经验介绍(增订三版)_何巨扌著.pdf喷漆施工常识(增订版)_季沛宏编著.pdf喷漆施工常识(性质、用途、规格、检验和施工方法)_季沛鋐编著.pdf木器家具及装饰用漆实用配方100例_梁赞流主编.pdf美术涂料_刘廷栋刘京张林编.pdf聚酰胺_彭治汉施祖培主编.pdf静电涂装_松谷守康谷文也著赖耿阳译著.pdf建筑涂料生产与施工_陆亨荣编.pdf简明涂装工手册_林鸣玉王路路编.pdf家用油漆_刘会元周绍绳.pdf家庭涂装问答_徐峰编著.pdf家具油漆技艺_杨子光钟菊英.pdf技工系列工具书油漆工实用技术手册_朱庆红等编著.pdf工业产品着色与配色技术_张红鸣等编著.pdf高压无气喷涂_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上海涂料公司.pdf高级涂装工艺学(高级油漆工适用)_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统编.pdf 钢锨电泳涂漆_铁制农具生产技术丛书》编写组编写.pdf粉体涂装_松谷守康谷文也著赖耿阳译著.pdf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_南仁植编著.pdf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_陈振发主编.pdf防腐蚀涂料和涂装_虞兆年编著.pdf电镀与油漆工艺手册_瓦依聂尔.pdf带锈涂料与应用_陈民桥编著.pdf带锈涂料的性能及应用(70型)_陈克忠著.pdf常用喷漆工艺_徐庆庆编.pdf最新涂料品种配方和工艺集_谢芳诚刘国杰.pdf专用涂料_战凤昌李悦良.pdf重防腐涂料_李国莱等编著.pdf中国涂料产品标准手册_全国涂料产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编.pdf 中国漆史话_西北林学院王性炎编.pdf油漆制造概说_1974年08月新1版.pdf油漆应用知识问答_本书编写组.pdf油漆手工涂饰技艺_王海松编著.pdf油漆喷涂手册_刘友朝主编.pdf油漆结构学与施工(上册)_天津油漆厂、北京航空学院合编.pdf 油漆工艺_赵明桂编.pdf油漆工业_马庆麟编著.pdf油漆工技巧问答_付大海曹京宜主编.pdf油漆工工艺学(中级本)_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统编.pdf 油漆工基本技术_徐庆庆编著.pdf醇酸清漆和磁漆的应用_王锡春译.pdf家具油漆_康宏胡叔樵编著.pdf巧手油漆工_李川生编著.pdf家具油漆技巧_周长庚编.pdf大漆施工经验_杨和永编.pdf冶金工业热喷涂(焊)工艺卡_崔鸿顺编.pdf漆工经验介绍增订四版_何巨才著.pdf实用印刷油墨配方集_美]E.W.弗利克著李忠译.pdf轻工产品涂装技术_韩熙麟姜英涛编.pdf漆工入门_陈晋甫主编.pdf树脂及漆_平野茂著.pdf涂料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名称表_1975年09月第1版.pdf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涂装工技师技能高级技师技能_劳动和社会保障部.pdf部颁标准及部颁暂行标准涂料检验方法_1960年07月第1版.pdf油漆工考工试题库_机械电子工业部技术工人教育研究中.pdf《油漆作业通风与废气治理》成果汇编第2分册油漆作业现有防毒设备器材参考图册.pdf 油漆涂饰技艺_周长庚编.pdf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应用_姜洪泉.pdf油漆工业手册_程学达.pdf涂料及涂装_石桥正树著.pdf油漆工艺问答_赵明桂编著.pdf油漆配方集锦_王喜昌著.pdf油漆制造法_沈慈辉编.pdf现代木器家具漆生产技术与实用配方_耿耀宗编著.pdf涂装工实用手册_王梓禹.pdf工农技术人员手册油漆工业手册_程学达编.pdf涂装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_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pdf工业喷漆技术_赵国英编著.pdf油漆的检验与施工_徐步云编著.pdf喷漆技术处理_赵国英编译.pdf苏联油漆工业产品标准和技术条件选编二_茹科娃等合编盛景祥选译.pdf家具涂装(全册)_叶祺源编著.pdf家具生产制作实用教材油漆涂装及工艺流程_瑞丰木业(深圳)有限公司职业技术.pdf 中级涂装工技术_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pdf油漆工基本操作技能(初级工适用)_机械电子工业部统编.pdf高级涂装工技术_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pdf清漆、熟油与油漆的生产_阿巴什基娜著吴鹏鸣蒋宪清张玑.pdf中等专业学校试用教材涂漆工艺学(上册)_邢贵臣李春渠编.pdf油漆装饰工艺入门_俞磊朱牧编写.pdf涂料制造配方_梁复中编著.pdf精细化学品系列丛书涂料_虞兆年主编.pdf油漆工基本技术_黄瑞先编著.pdf油漆工_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服务中.pdf功能涂料及其应用_童忠良.pdf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_陈安迪陈振发主编.pdf建筑涂料一本通_梁秋生编著.pdf油漆涂装技术_金狮等编.pdf油漆工操作技巧_雍传德雍世海编著.pdf涂料使用技术第2分册涂料施工_甘肃油漆厂涂料工业研究所主编.pdf涂料配方原理及应用_王厚编.pdf防腐涂料配方设计与制造技术_刘栋.pdf苏联油漆工业产品标准和技术条件选编一_茹科娃等合编盛景祥选译.pdf油漆技法_傅光远刘国怀编著.pdf实用涂装工手册_司春波主编.pdf水基型喷墨打印墨水_朱谱新.pdf涂料制造和应用概论_W·M·摩根斯著王泳厚陈良恕毛.pdf涂装工中级_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pdf屋面卷材工厂设备_奇基达著何铭羣茅舍等译.pdf涂装工必读_天津市机电工业总公司主编.pdf漆工实用技艺_周长庚主编.pdf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料及应用_张鹏王兆华编著.pdf实用油漆涂装速查手册_周长庚编.pdf国际涂料应用学术讨论会交流资料集_中国纺织工程学会.pdf有机涂层的性能与评价_美国]菲利克期·康斯坦特著陈士杰.pdf塑料用涂料与涂装_梁增田主编.pdf涂料涂装半生缘:方震文集_方震著.pdf涂装工艺学_张学敏编著.pdf国际涂料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df成膜物质工艺学(下册)_德林别尔格著沈阳油漆厂等译.pdf现代涂装新技术--静电喷涂_吴祥华等编著.pdf涂料配方_黄玉媛.pdf水性建筑涂料生产技术_陈泽森.pdf涂料配方精选2000-2007_刘栋.pdf成膜物质工艺学(上册)_德林别尔格著沈阳油漆厂等译.pdf涂料工业生产技术经验(一)_化学工业部华北化工设计研究分院编.pdf 油漆制造概说_徐步云许家华合编.pdf氟碳树脂涂料及施工应用_刘国杰夏正斌雷智斌编著.pdf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油漆工工艺学_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编.pdf环境友好涂料配方与制造工艺_耿耀宗主编.pdf油漆工入门_周松盛主编.pdf涂料技术名词辞典_黄金仙.pdf涂料使用技术第1分册涂料品种(第2版)_化学工业部涂料工业研究所主编.pdf 实用油漆涂饰技艺_华玉?编著.pdf粉末涂料与涂装实用技术问答_南仁植编著.pdf中国涂料手册_温元凯主编.pdf铁艺油漆工艺指导大全_李宗炳编.pdf有机涂料配方学_许道立译.pdf涂装技术第三册建筑、石油化工、轻工产品涂装_徐小洪王泳厚姜英涛主编.pdf油漆检验法(油漆材料及涂膜的试验方法)_C·B·亚库博维奇著天津市油漆颜.pdf 解说涂料学增补改订版_日本)三原一幸著.pdf油漆工技能手册_俞磊主编.pdf高固体分涂料_李桂林编.pdf现代水性涂料工艺·配方·应用_耿耀宗主编.pdf涂料、涂层、颜料、溶剂及其原材料标准(第一册)_化工部标准化研究所译编.pdf 涂料、涂层、颜料、溶剂及其原材料标准(第二册)_化工部标准化研究所译编.pdf 涂料调制与配色技术_孙道兴2.pdf有机涂料科学和技术_美]Zeno W.威克斯等著经桴良.姜英.pdf实用涂料手册_徐秉恺徐赢钰虞红强编著.pdf喷丸(砂)、喷涂技术及装备_周良编著.pdf油漆涂装技术1000问_俞磊周永祥编.pdf普通油漆工艺学_化学工业部油漆技术训练班编.pdf涂料调制与配色技术_孙道兴1.pdf防水涂料配方设计与制造技术_沈春林.pdf英汉·汉英涂料技术词汇_谢凯成主编.pdf涂料与涂装疵病分析_陈素平.pdf防腐蚀涂料与涂装_高瑾.pdf家具涂料与涂饰工艺_王双科.pdf活页技术资料第15号交流电泳涂漆_第一机械工业部情报所编.pdf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建筑工业馆技术资料石棉布油毡与麻布油毡_北京油毡厂张树培编.pdf油漆工作先进经验_全国铁路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选编.pdf工农生产知识便览油漆调制法_张四维编.pdf电泳涂漆工艺总结_第一机械工业部情报所编.pdf皮鞋油简易制造法_华东化学厂编.pdf鉴定材料一Ⅱ拒水型亲水复合聚硅氧烷整理剂的研究_1991年12月.pdf油印油墨制造_上海油墨厂编.pdf酚醛清漆试验研究报告_北京化工研究院沈阳分院编.pdf漆布和油布的制造_吴国贞主编.pdf热喷漆_天津油漆颜料总厂编.pdf耐腐蚀材料阿尔扎米特油灰与冷硬性清漆_斯米尔诺夫等著.pdf油漆工基本知识_徐庆庆编.pdf中级涂装工艺学(中级油漆工适用)_国家机械委技工培训教材编审组编.pdf 油毡及油布_小林良之助著.pdf苏联油漆工业产品标准和技术条件选编Ⅲ_苏联]A ·茹科娃B ·伊沃宁合.pdf 油漆实用技术_高圣志编著.pdf初级涂装工艺学(初级油漆工适用)_国家机械委技工培训教材编审组编.pdf。
涂装行业培训资料目录
涂装行业培训资料目录涂装行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工业领域,其技术和知识体系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更新。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获取专业培训资料无疑是提升技能水平和扩展知识广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涂装行业培训资料,以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1. 涂料及相关材料涂装过程中,涂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了解涂料的种类、性能、施工要求以及存储和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从业人员选择合适的涂料并正确使用。
常见的涂料培训资料包括:- 涂料分类与特性:介绍不同类型涂料的成分、特点和适用范围,如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粉末涂料等。
- 涂料施工要求:详细介绍涂料的施工厚度、干燥时间、喷涂技术等要求,确保涂料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性能。
- 涂料储存与保养:涂料的贮存和保养是确保涂料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培训资料会介绍涂料的贮存条件、寿命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等。
2. 表面处理技术良好的表面处理技术是涂装行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除锈、清洗、预处理等环节,在涂装前的表面处理质量直接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相关培训资料主题包括:- 除锈与清洗技术:介绍常用的除锈方法,如机械除锈、化学除锈等,以及表面清洗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 预处理工艺:涂装前的表面预处理工艺非常重要,培训资料会讲解如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如磷化、阳极氧化等。
- 表面缺陷处理:表面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比如锈斑、漏涂等,培训资料会指导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问题。
3. 涂装设备与工艺涂装设备和工艺的选择对涂装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涂装设备及其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可以提高涂装工作的效果,并避免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培训资料内容主要包括:- 喷涂设备与技术:喷涂是涂装过程中最常用的工艺,培训资料会介绍涂料的喷涂方法、喷枪选择和操作技巧等。
- 烤漆工艺与设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涂装后需要进行烤漆处理,因此烤漆工艺和设备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培训资料会介绍不同类型的烘烤炉和烘烤参数的设定。
涂装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材
---------------------------------------------------------------最新资料推荐------------------------------------------------------涂装基础理论培训课件教材目录第一章涂装品质检验 8.5.1 海格客车涂层品质要求车身颜色和图案符合客户的指定要求漆膜光泽(60。
) 90 硬度 HB 附着力 1 级耐腐蚀性(中性盐雾试验)168 小时单边腐蚀不大于 2mm 耐水性 240 小时不起泡漆膜总厚度95m 漆膜外观无明显的涂装缺陷,表面平整防腐层满足工艺要求或客户的特殊要求 8.5.2 涂装表面前处理应达到的要求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是直接影响涂层使用寿命和装饰效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去除被涂件构成物之外的所有异物,提供适合于涂装要求的良好基底,以保证涂层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
涂装前处理完成后,被涂件表面应打磨均匀,无氧化皮,无油污无锈蚀,焊接部位无焊渣无残胶,用擦拭纸进行检查时,擦拭纸应无明显污迹。
8.5.3 检查工作及检验人员素质有哪些要求涂装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检验和产品品质检验。
原材料检验是指与涂装生产过程相关的原辅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按照相关的原材料检查标准进行检查,检查方式根据需要采用抽检、全检。
检查项目有:外包装检查(材料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的完好性等),材料的外观品质检查、使用性能品质检查等。
1 / 15涂装过程检验工作主要包括:过程巡检、关键工序检验、转序检验。
过程巡检:检查生产过程中作业方式、使用的量器具、原辅材料、工具是否符合工艺规范要求,纠正不正确的作业方式,抽查过程产品的品质是否符合相关技术工艺要求,关键工序检查:对工艺规定和特殊设定的工序按照要求进行检查。
转序检查:接制造部报检后,过程检验员按《涂装过程检验指导书》对每台在制产品进行检验,检出缺陷记录于《产品品质缺陷记录表》,同时根据《产品分类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并按对应的分值扣分;所有项目检查完毕后,汇总扣分值,判定是否合格。
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 第32
一、什么是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是专门针对涂装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的资格培训教材。
它旨在帮助涂装检查员提高专业技能,掌握涂装工艺和质量管理知识,提升涂装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的内容和要求1. 深度和广度要求: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涵盖涂装工艺、涂装材料、表面处理、涂装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员全面掌握涂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具备全面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2. 详细介绍: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详细介绍了涂装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涂装质量管理的要点和技巧。
3. 实践操作: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要求学员参与实际操作,掌握涂装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熟悉涂装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三、价值和意义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对于提升涂装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有效帮助从业人员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减少涂装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涂装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整个涂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我认为它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员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提高。
它还可以提供涂装行业标准化的培训模式,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总结回顾: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是涂装行业重要的培训教材,它的内容全面丰富,要求学员全面掌握涂装工艺和质量管理知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员可以提升专业能力,推动涂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涂装行业从业人员通过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的学习,为涂装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字数:超过3000字)NACE 二级涂装检查员培训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是非常严格和全面的。
在这本教材中,涂装工艺、涂装材料、表面处理和涂装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涂装培训教材
2.9 表调
调整微碱性,活化形成膜核,涂表装培面训教调材整,为磷化膜提供结晶核,使磷化 膜均匀致密。
2 前处理简述 2.10 磷化
白车身与磷化液反应生成致密、均匀、表面粗糙、具有防腐性能的磷化 膜,提提高车身防腐及增加电泳底漆与车身的结合力(附着力);干燥的 磷化膜不导电,在漆膜破损时它具有拟制腐蚀的作用。
☆ 保护作用 在物体表面上涂装形成具有一定耐水性、 耐候性和耐化学品等性能的涂膜,可获得保护物体.延 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 装饰作用 涂装可使被涂物具有色彩、光泽、鲜映性、 平滑性、立体感和标志等,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 ☆ 特种功能 涂装能调节热、电等能量的传导性,防止 微生物的附着(杀菌),示温,控制声波的散发、反射 和吸收,产生夜光等。
5.3 细密封
涂装培训教材
5 涂胶工艺介绍
车体大顶、车门包边、机舱包边焊缝等部位涂焊缝密封胶,增加车身密 封性;密封外观质量,胶面流畅、平整,涂严涂实,不漏涂、全部覆盖 焊缝、非打胶部位无残留胶渣。具有装饰外观作用。
5.4 车身底部焊缝密封
密封外观质量胶面流畅、平整,涂严涂实,不漏涂、全部覆盖焊缝、非 打胶部位无残留胶渣。主要作用是抗石击。
车架涂装工艺流程示意图
二次 水洗
磷化
表面 调整
一次 水洗
脱脂
预脱脂
人工 预清理
压滤机 沉淀槽
热水槽 换热器
硝酸槽
冷水槽
循环 纯水洗
沥水 工位
阴极 电泳
极液槽
UF水洗
纯水洗
涂装培训教材
下线
烘干
4 电泳简述 4.1 电泳
在车体(工件)表面形成电泳漆膜,有电泳、电解、电沉积、电渗四个过 程,主要作用是提高整车的耐腐蚀性,延缓腐蚀;根据车身带电极性分阴极 电泳和阳极电泳,我公司电泳线为阴极电泳,车身在电泳涂料中作为阴极; 在车身上沉积一种均匀的、水不溶的涂膜,膜厚一般控制大约在18~25μm左 右, 漆膜外观漆膜完整、连续、光滑平整,无返溶、生锈、粗糙、密集缩 孔、针孔等现象。
喷漆工艺工程师必看的书
喷漆工艺工程师必看的书
喷漆工艺工程师可以参考以下几本书籍:
1. 《喷涂技术与应用》:该书全面介绍了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选择、工艺参数调整、涂料选择等方面的知识,是一本初学者必备的教材。
2. 《表面处理技术与实践》:该书主要介绍了表面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的设计与控制等内容,对于喷漆工艺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3. 《喷漆工艺与应用实践》:该书系统介绍了喷漆工艺的基本理论、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喷涂工艺的控制与调整、喷涂质量的检验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喷漆工艺工程师的专业提升非常有帮助。
4. 《喷漆技术与装饰图案设计》:该书介绍了喷漆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代应用,还提供了喷漆装饰图案的设计实例,对于提高喷漆工艺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喷漆工艺工程师必看的书籍,可以帮助工程师全面了解喷涂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
油漆工培训教材(081010修订)
油漆工培训教材(081010修订)油漆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涂层质量检验和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1 涂料基本知识 1 涂层质量检验1.1 涂料定义 1.1 外观1.2 涂料分类 1.2 涂层厚度1.3 涂料主要组成 1.3 附着力1.4 辅助材料 2 检验程序2 防腐蚀涂料 2.1 岗位自检2.1 腐蚀与防腐蚀 2.2 专检2.2 防腐蚀涂料品种 3 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3 涂料性能指标 3.1 脱皮4 涂料用量估算 3.2 流挂4.1 理论用量 3.3 皱纹4.2 实际用量 3.4 裂纹5 涂层设计 3.5 粉化5.1 选择涂料品种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3.6 起泡5.2 几种常用防腐蚀设计体系 3.7 失光第二部分涂装施工3.8 咬色1 表面净化 3.9 发粘2 表面处理 3.10 发笑2.1 钢材锈蚀等级 3.11 针孔2.2 钢材除锈方法 3.12 显刷痕2.3 除锈等级 3.13 涂层粗糙2.4 不同涂料对表面处理的质量要求第四部分安全生产2.5 表面粗糙度2.6 表面处理质量检验3 涂料涂装3.1 涂装前的准备3.2 涂装环境要求3.3 涂装施工3.4 高压无气喷涂机操作及维护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涂料基本知识1.1 涂料定义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导电、隐身等)的固态涂层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
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统称为“涂料”。
在具体的涂料品种名称中可用“漆”字表示“涂料”,如调合漆、厚漆等。
1.2 涂料分类1.2.1 按涂料包装组份可分为单组份涂料、双组份涂料和多组份涂料。
1.2.2 按涂料介质性质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
溶剂型涂料: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
水性涂料: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
水溶性涂料:以水溶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粉末涂料: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书籍
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书籍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涂装方式。
粉末涂料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耐用的涂料形式,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相关的书籍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1. 《粉末涂料工艺与技术》这本书是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领域的经典著作,由国内知名专家编写。
其中详细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制备、性能、应用以及涂装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粉末涂料的基本知识和涂装技术的基本要点。
2. 《粉末涂料技术手册》这本手册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籍,主要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各种工艺技术和实际应用。
其中包括了粉末涂料的分类、制备方法、涂装设备的选择与调整、涂装工艺的优化等内容。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人来说,这本手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粉末涂料,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 《现代涂料技术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涂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其中也包括了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的相关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粉末涂料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涂装技术。
4. 《粉末涂料的制备与应用》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其中包括了粉末涂料的成分、制备工艺、性能测试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粉末涂料的制备过程和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5. 《涂装技术手册》这本手册是一本涂装技术的综合性参考书,其中也包括了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的相关内容。
这本书涵盖了涂装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涂装工艺与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不同行业的涂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总结起来,粉末涂料与涂装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涂装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书籍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书籍
以下是一些有关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的书籍推荐:
1.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作者:张俊秀、黄克顺
这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粉末涂料研究室编写的教材,系统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制备、应用技术、设备选型和工艺控制等内容。
2. 《粉末涂料技术与应用》作者:刘富康、匡迎春
该书主要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基本概念、制备技术及涂装工艺,同时还包括对粉末涂料特点和优势的详细分析,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学习粉末涂料的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粉体涂料应用与实践》作者:陈兴元、梁一中、汪焕明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粉末涂料的应用领域和工艺实践,包括金属表面预处理、涂装设备、粉末涂装技术和涂装质量控制等内容。
4.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作者:吴敬安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粉末涂料涂装的工艺、设备、材料和质量控制等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的相关知识。
这些书籍都是较权威和经典的粉末涂料涂装工艺学研究资料,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和参考。
涂装工人安全培训教材
涂装工人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涂装工人的职责和责任涂装工人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责任,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自身安全和完成工作任务。
本章将介绍涂装工人的职责和责任,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
第一节:涂装工人的职责涂装工人的主要职责是为建筑物、设备或产品进行涂装,以保护和美化表面。
他们需要根据工作指示和图纸,选择适当的涂料和工具,进行涂装操作。
涂装工人还负责检查和准备工作表面,以确保涂料能够附着牢固。
第二节:涂装工人的责任1. 自身安全责任:涂装工人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他们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使用损坏的工具或设备,确保自己的工作环境安全。
2. 他人安全责任:涂装工人需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在涂装过程中,他们应使用适当的视觉和声音警示,以提醒他人注意。
同时,他们应遵守组织和工地的安全规定,不擅自改变工作流程或操作方式。
3. 资源保护责任:涂装工人应善用和保护工具和资源,合理使用涂料和清洗剂,减少浪费,节约能源。
他们还要注意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确保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4. 质量保证责任:涂装工人要确保涂装的质量符合要求,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他们应注意涂料的质量和储存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工艺要求。
保证涂装效果均匀、牢固,并且能够经受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第二章:涂装工人的安全培训为了确保涂装工人的安全和提高工作质量,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
本章将介绍涂装工人的安全培训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安全培训内容1. 工作场所安全:涂装工人需要了解涂装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出入和紧急疏散措施。
他们应掌握火灾、电击、滑倒等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及使用灭火器和急救设备的技能。
2. 个人防护和化学品安全:涂装工人需要了解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涂料和清洗剂的危害性和安全操作。
他们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并了解相关标识和说明。
喷涂工技能培训教材
汽车喷涂工技能培训湖北佳美涂料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汽车涂装概况 (1)第一节汽车涂装简介 (1)一. 汽车涂装的定义 (1)二. 汽车涂装的作用 (1)三. 汽车涂装的目的 (1)四. 汽车涂装的特点 (1)第二节汽车涂装工艺基础知识 (2)一. 涂装工艺设计概况 (2)二. 汽车涂装工艺文件 (2)第三节生产节拍、生产能力、工时计算方式 (3)第二章汽车涂装工位名细及工作内容 (4)第一节调漆工位 (4)一. 油漆粘度的调整 (4)二. 油漆助剂的添加 (4)三. 油漆调色基础 (4)第二节刮灰工位 (5)一. 刮腻子的作用 (5)二. 刮灰工艺流程 (5)三. 刮灰工作内容 (5)第三节喷涂工位 (6)一. 喷涂技术的重要性 (6)二. 喷涂工艺流程 (6)三. 喷涂工作内容 (6)四. 喷涂技术的要求 (7)第四节抛光工位 (7)一. 汽车涂膜抛光的作用 (7)二. 抛光工艺流程 (7)三. 抛光工作内容 (7)第五节修补工位 (8)面漆局部修补 (8)第三章涂装关键工序工艺质量标准 (9)第一节喷涂操作流程图 (9)第二节关键工序工艺质量标准 (9)一. 调漆 (9)二. 刮灰 (10)三. 喷涂 (10)四. 抛光 (12)五. 修补 (12)第四章常见涂装弊病及防治方法 (14)一.常见涂膜弊病 (14)二. 补救方法: (15)第五章涂料的检测 (16)第一节涂料物理性能的测试 (16)第二节涂料的力学性能 (16)第六章常用涂装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19)第一节刮涂工具 (19)一. 刮具的选择 (19)二. 刮涂腻子的方式 (19)三. 刮具的维护 (20)第二节喷涂工具 (20)一. 喷枪的介绍 (20)二. 喷枪的使用 (20)三. 喷枪的维护 (22)第三节抛光机 (22)第七章喷涂中的安全技术 (23)一. 防火安全措施 (23)二. 卫生安全要求 (23)第一章汽车涂装概况第一节汽车涂装简介一.汽车涂装的定义涂装是指将涂料以不同的方式涂布在物体表面上,干燥固化后形成一层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工艺,俗称“涂漆”或“油漆”。
涂装工艺培训教材
防腐蚀性 涂层的3.1涂层的透过性源自透氧性2透水性
1
3
涂层的
透过性
6
4
颜料的影响
5
玻璃转化温度
透离子性 吸水性
3.1.1透水性
钢铁的腐蚀可简单地以下式表示: 4Fe +O2+2H2O =2Fe2O3 ·H2O
3.1.1透水性
裸钢铁在不同自然下的腐蚀速率及相应需水量
3.1.1透水性
涂层越厚则透水率越低:
3.1.3透离子性
实验证明,水和氧的透过率均远远超过计 算所需值,而离子透过漆膜的迁移率则是漆膜 阴极脱层的决定因素。所以漆膜对离子运动的 高度屏蔽性,降低了腐蚀电流,使涂料能防止 腐蚀。
3.1.4吸水性
漆膜的吸水会引起肿胀,降低附着力,此 外,漆膜的吸水量也与氧、离子等的渗透有关 ,因为氧可溶入水中而透入(25℃时每升蒸馏 水中可溶解氧约5ml)。吸水量与漆膜树脂的 极性、所含颜料等有关。离子透过漆膜中水的 渠道而透入。漆膜含水量高则透氧量高,水使 漆膜增塑,增大了自由体积。
膜厚25~100μm 透水率90~1150g/(cm2·d) ×10-5
膜厚70~150μm 透水率33~653 g/(cm2·d) ×10-6
所以重防腐蚀涂料都是厚膜型。对于完整无缺 陷小孔的漆膜,水是通过漆膜的自由体积的空穴 在膜内穿行,但是实际的漆膜难免有小孔,这种 微观的缺陷比自由体积的空穴大,使水、氧、离 子容易透入。若是多道涂装,漆膜厚达400μm, 缺陷小孔不会延伸到底板,则渗透必须通过自由 体积的空穴,阻缓了渗透和腐蚀。
介质渗透涂层接触到金属表面下就会 形成膜下的电化学腐蚀。在涂料中使用活 性比铁高的金属做填料,如锌等,会起到 牺牲阳极的保护作用,而且锌的腐蚀产物 是盐基性的氯化锌、碳酸锌,它填满膜的 空隙,使膜致密,而使腐蚀大大降低。
涂装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涂装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根据原劳动部、机械工业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编写的。
编写原则是以高级涂装工的专业知识为主,兼顾中级工的要求,并另有一部分提高内容以充分考虑到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知识要求。
内容包括:涂装表面预处理、涂料的分类及其组成、涂料的调制与配色、涂料与涂装、涂装工艺方法、涂膜的干燥、涂膜的病态与防治、机械设备及电工产品的涂装工艺、涂料及涂膜的质量检查、涂装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涂装工艺及管理。
为便于技师复习考试、晋升,书末还附有试题库、答案、考核试卷样例及技师论文写作与答辩要点。
本书可供高级涂装工、技师及本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考工培训部门作为培训教材和出题使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涂装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ISBN7-111-08853-0Ⅰ.涂...Ⅱ.机...Ⅲ.涂料—技术培训—教材Ⅳ.TQ63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1)第18664号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7)责任编辑:何月秋版式设计:张世琴责任校对:李汝庚封面设计:方芬责任印刷:郭景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200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890mm×1240m m/A5·印张·365千字0001—4000册定价:元本社购书热线电话(010)、-2527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名单主任:郝广发苏泽民副主任:施斌李超群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登云边萌王兆山王听讲朱华朱卫国刘亚琴江学卫何月秋张乐福余茂祚卓炜季连海荆宏智姜明龙徐从顺技术顾问:杨溥泉本书主编:瞿云才参编:朱福祥本书主审:赵征祥参审:陈瑞彬前言技师是技术工人队伍中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涂装的本意是指将涂料涂布到洁净的物面上,干燥成膜的工艺。
汽车涂装就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为汽车提供良好的装饰性并提高汽车整体的抗腐蚀能力。
我公司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前处理→电泳→密封→中涂→面漆→修正。
在以上的工序中,面漆和修正是为汽车提供装饰性的主要工序,而几乎所有的工序都涉及到汽车的防腐性问题。
良好的汽车涂装不仅可以为汽车提供赏心悦目的外观并保持长久,而且也是提高我公司汽车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实现良好的汽车涂装,需要加强汽车涂装的各工序质量控制。
因为汽车涂装各工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一道工序是下一道工序的工作准备,是为下一道工序服务的。
只有每一道工序都能按照工艺要求精心操作,才能保证汽车涂装整体质量的提高。
因此希望涂装车间的职工要加强涂装方面的技术理论学习,培养并提高涂装方面的操作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精心施工,为我公司汽车生产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便于涂装车间全体职工的学习培训,我们涂装工程技术组编写了本培训教材,希望对涂装车间职工的学习有所帮助。
由于理论水平和经验不足,教材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诚请大家指正。
本教材由李金如主编,夏继祥主审。
涂装车间工程技术组2001年9月18日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金属腐蚀及防护一、金属腐蚀金属和它周围介质相接触时,由于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破坏,叫做金属腐蚀。
如钢铁生锈、银器发黑、铜线发绿等,这些都是金属腐蚀的事例。
金属腐蚀按反应的类型分两类,一类是化学腐蚀,另一类是电化学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氧化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如金属在干燥的气体和非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又如金属在高温下发生的腐蚀作用。
2.电化学腐蚀:当金属和液态介质(如水溶液、潮湿气体、电解质等)接触时,就产生原电池作用(即电化学作用)。
由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防护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面保护层,二类是电化学保护,三类是改变金属的组成。
(一)、表面保护层的防护原理是用表面保护层将金属与周围介质隔离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它既起保护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表面保护层分为:金属保护层、化学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三大类。
1.金属保护层:也就是在被保护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达到防腐装饰的目的。
如在钢板上镀锌制成白铁,镀锡制成马口铁,镀铬、镀铜、镀镍等等。
2.化学保护层:如钢铁氧化处理(又称发蓝),磷化处理,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钝化处理等等。
3.非金属保护层:用涂料、塑料、搪瓷等非金属将金属表面保护起来,不使金属直接和周围介质相接触,以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二)、电化学保护是用直流电将被保护的金属进行极化从而使腐蚀减缓或停止的保护方法,叫电化学保护。
这类保护方法有外电源阴极保护法、保护器保护法、阳极保护法。
1.外电源阴极保护法:利用直流电源对被保护金属进行阴极极化,从而达到保护目的方法叫做外电源保护法。
例如地下石油管道和大型船舶外壳常用此方法保护。
2.保护器保护法:利用牺牲阳极对被保护金属进行阴极极化,从而达到保护目的的方法叫保护器保护法。
即在被保护的金属上铆接一种比它活泼的金属。
如在海轮靠近螺旋桨的舵上,以及船壳上镶入锌块,在蒸汽锅炉的内壁上装上锌块,这样腐蚀发生在锌块上,使被保护的金属得到保护。
3.阳极保护法:与保护器的原理相同,如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比被保护金属电极电位负的金属,也就是阳极性镀层。
当镀层表面不完整或具有孔隙而形成腐蚀电池时镀层金属起着阳极作用,自身腐蚀而保护了金属。
如钢铁上镀锌。
(三)、改变金属组成的保护方法:是将金属制成耐腐蚀合金。
如在钢中加入铬、镍、钛等金属元素而制成不锈钢。
金属防护的种类、方法很多,选择何种方法则要根据金属的性质、对防护的要求、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等全面加以考虑。
往往可以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第二节涂料的基本知识一、涂料及涂料的作用涂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胶体混合物溶液,学名叫“有机涂料”。
将其涂布在物面上能干燥成膜,俗称油漆。
涂料只有通过涂装形成涂膜以后才能表现出其作用。
涂料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保护作用物件暴露在大气之中,受到氧气、水份等浸蚀造成金属锈蚀、木材的腐朽、水泥风化等破坏现象。
在物件表面涂以涂料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阻止或延迟这些破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使各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
因此保护作用是涂料一个主要作用。
2、装饰作用不同材料的物件涂上涂料,可得到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起到美化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作用。
3、特殊动能作用随着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涂料能够提供特定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涂料具有特殊功能的作用而使涂料在现代发展成为功能性工程材料的一种。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
如:电绝缘导电、屏蔽电磁波、防静电等作用;防霉、杀菌、杀虫、防海洋生物粘附等生物化学方面的作用;耐高温、保温示温和温度标记等热能方面的作用;反射光、发光,吸收和反射红外线、吸收太阳能、屏蔽射线、标志颜色等光学性能方面的作用;防滑、自润滑、防碎裂飞溅等机械性能方面的作用;还有防噪声、减振、卫生消毒、防结露、防结冰等各种不同的作用。
涂料能广泛应用在各种不同材质的表面。
如金属材料、水泥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纸制品、纺织品等;涂料又能适应不同性能的要求;再加之涂料使用方便、经济,涂膜容易维护和更新,因此涂料得到长期和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二、涂料的组成涂料要经过施工形成涂膜,因而涂料的组成中就包含了为完成施工过程和组成涂膜所需的组分。
涂料组成有成膜物质:主要组分;颜料:重要组分;溶剂:施工过程要求;助剂:施工和涂膜性能要求。
(一)、成膜物质成膜物质是组成涂料的基础,它具有粘接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它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因而涂料中成膜物质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1、能经过施工形成薄层涂膜。
2、为涂膜提供所需的各种性能。
3、能与涂料中加入的其它组分混溶,形成均匀分散体。
4、形态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
现代成膜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非转化型成膜物质;另一类称为转化型成膜物质。
1、成膜物质在涂料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不发生变化。
即成膜物质与涂膜的组成结构相同,在涂膜中可以检查出成膜物质的原有结构,这类物质称为非转化型成膜物质。
它们具有热塑性、受热软化、冷却后变硬、多具有可溶解性。
2、成膜物质在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即成膜物质形成与其原来组成结构完全不同的涂膜,这类物质称为转化型成膜物质。
它们都具有能起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在热、氧或其它物质作用下能够聚合成与原有组成结构不同的不溶、不熔的网状高聚物,即热固性高聚物。
成膜物质品种分类:干性油油料主要成膜物质未干性油天然树脂树脂合成树脂(二)、颜料1、定义:颜料是一种微细的粉未状有色粒状物。
不溶于它所分散的介质中,而且颜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上不因分散介质而变。
颜料的粒度范围大概在(0.01—100)μm之间。
2、颜料的作用颜料是色漆的一个主要组分。
颜料使涂膜呈现色彩和装饰性。
颜料使涂膜具有一定的遮盖力。
颜料能增强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
颜料还能为涂膜提供某种特定功能。
3、颜料的分类按来源分:天然颜料,合成颜料按化学成分分: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按在涂料中所起作用分:着色颜料、体质颜料、防锈颜料、特殊颜料、功能颜料。
着色颜料是涂料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颜料。
(三)、溶剂1、在涂料工业中,溶剂一词的广泛涵义是指那些用来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质,形成便于施工的溶液,并在涂膜形成过程中挥发掉的液体。
习惯上称作挥发分。
溶剂多采用混合性溶剂,单一溶剂一般得不到较好的溶解性能、施工性能、经济性能。
2、溶剂组分包括:真溶剂、助溶剂、稀释剂、分散剂。
能溶解成膜物质的溶剂称为真溶剂能增进溶剂溶解能力的溶剂称为助溶剂能稀释成膜物质的溶剂称为稀释剂能分散成膜物质的溶剂称为分散剂在溶剂型色漆产品中,作为溶剂组分的皆为有机化合物,包括萜烯化合物、脂肪烃、芳香烃、醇、酯、酮、醇醚、醚酯和取代烃等,统称为有机溶剂。
为获得满意的溶解及挥发成膜效果,在产品中往往采用混合溶剂,很少采用单一溶剂。
3、溶剂的主要特性溶剂的主要特性有:溶解力、粘度、挥发速率、表面张力、电阻率、毒性和安全性。
现分述如下:溶解力溶剂的溶解力是指溶剂溶解成膜物质而形成均匀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的能力。
主要包括溶剂将高聚物分散成小颗粒,形成均匀溶液的能力;一定浓度的树脂溶液形成的速度;一定浓度溶液的粘度以及溶剂之间的互溶性。
粘度在涂料工业中我们不仅关心树脂能否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同时也关心形成的树脂溶液粘度,即希望相同浓度(或固体含量)的树脂溶液粘度越低越好。
这样,当达到相同施工粘度时漆液的固体含量较高,从而使施工效率提高,而挥发到大气中的溶剂量较少,对环境污染较轻。
溶剂通常是以如下两种方式影响着树脂溶液的粘度:1.溶剂对高聚物的溶解力。
即溶剂的溶解力越强,所形成的树脂溶液的粘度越低。
2.溶剂自身的粘度。
溶剂自身的粘度对树脂溶液的粘度影响十分显著,溶剂自身粘度相差不大于1mpa.s时,会使树脂溶液的粘度相差几百甚至上千mpa.s。
所以在选择溶剂时要同时考虑上述两个指标。
挥发速率干燥的涂膜是在溶剂挥发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溶剂的作用是控制涂膜形成时的流动特性的。
如溶剂挥发太快,那么涂膜既不会流平也不会对基材有足够的湿润,因而不能产生很好的附着力。
挥发过于迅速的溶剂还会导致由于迅速冷却而使湿膜表面的水蒸气冷凝而形成涂膜发白。
如果溶剂挥发太慢,不仅会延缓干燥时间,同时涂膜会流挂而变得很薄。
如果溶剂组成在挥发过程中发生不理想变化,就会产生树脂的沉淀和涂膜的缺陷。
因此溶剂挥发速率是影响涂料及涂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面强力所谓“表面张力”应用于液体时指的是在液相与气相之间形成一个单位面积表面所需要的功,或者定义为,在液体表面上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线段上的紧缩力。
所以表面张力是以J.m-2或N.m-1来表示的。
在涂料中表面张力是一个重要指标,低的树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低的液体涂料的表面张力,无疑是有益的,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低表面张力的树脂溶液(漆料)有利于对颜料的湿润,便于颜料在漆料中分散,提高色漆制造研磨分散效率,并有利于漆浆的稳定。
2、低表面张力的液体涂料有利于涂膜对底材的湿润,因此便于涂膜的流平和提高其对底材的附着力。
3、高固体分涂料的表面强力对其喷涂雾化性能的影响比涂料粘度的影响更为重要。
由于表面强力低的液体涂料喷涂时容易断裂雾化。
所以低表面强力的高固体分涂料容易获得满意的喷涂效果。
某些涂膜病态也与表面张力有关。
例如陷穴和镜框效应,由于污物、油污等的表面张力比周围表面低,涂料向表面张力高的地方流即形成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