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

合集下载

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

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

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上游,被誉为“仙境之乡”,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而在武当山的深处,隐藏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武当山长明灯。

长明灯,又称“万寿灯”,是道教庙观中必备的照明器具。

在武当山,长明灯被视为神明的象征,是人们祈福、求愿的重要工具。

而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源于一段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武当山有一位叫做张三丰的修道者。

他虽然生活简朴,但道行高深,一心向道,夜以继日地修炼。

有一天晚上,张三丰在修炼时突然听到一声鸡鸣,随即看到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在他的面前。

这道金光化作一位仙人对他说:“张三丰,你虽然刻苦修行,但还缺乏一件本命法宝。

只有点燃一盏长明灯,才能真正领悟道的真谛。

”张三丰听了仙人的话,便开始寻找制作长明灯的材料。

他采集了山中的灵草、寻找到珍贵的仙鹤油,又用玉石制作了灯座和灯罩。

最终,他用自己的道袍点燃了这盏长明灯。

这盏灯不仅照亮了他的修炼之路,还驱散了四周的黑暗和邪恶。

从此以后,张三丰更加刻苦修行,最终成为了一代宗师。

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在世代传承中逐渐成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相信,只要点燃这盏长明灯,就能获得神的庇佑,消灾解难。

而每一位来武当山朝拜的信徒,都会在庙观中点燃一盏长明灯,寄寓着他们的祈愿和希望。

在现代社会中,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武当山,为了亲身体验这个古老的故事,为了在长明灯的照耀下寻找自己的内心答案。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道的追求和信仰如何与生活紧密相连。

同时,它也传递出了人们对光明、善良和勇气的赞美。

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和困惑的时代,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结起来,武当山长明灯的故事是一段深具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传说。

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道教的信仰和对光的崇敬,更传递出了追求真理、善良和勇气的价值观。

这个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

那你知道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第一山宋朝时候,大书法家米芾到武当山游玩,看见朝阳洞风景很好,提笔在石崖上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

他刚写成,旁边走来一个提竹篮的大嫂,对着字冷笑。

米芾问:“嫂子,我的字好吗?”“好。

”妇人说:“可惜不会出气。

”米芾对妇人这句含而不露的话整整琢磨了一夜。

第二天,才想出个头绪:原来是大嫂笑他写的字不“活”呵!从这天起,米芾就在朝阳洞天天练字。

眼一宿蒙,那个山村大嫂就站在面前,她的头发最惹人见爱,米芾便想:我的字能够写到这个地步就好了。

一天傍晚,米芾写字写闷了,到河边散步。

看见水里一条花蛇,那摇头摆尾的劲儿,多么自由自在,他想:我的笔锋要能如此自如,那就好了。

深夜,米芾在道院里赏月。

透过窗户,看见老道士正坐在那里修真养性,盘着腿,眯着眼,神态自若,稳如泰山。

他想:我的字要能写到如此泰然,那就好了。

米芾就耐心地锤炼。

许多个日日夜夜以后,再到山崖上写“第一山”几个字。

说也凑巧,“第”字刚写起,那个大嫂提着篮子正好又从这里经过。

她抿嘴一笑,不好意思地低头走了。

原来米芾的这个“第”字,真象她头上美丽的发髻哩!后世的人们赞扬这“第一山”写得好,编了一道顺口溜:美人绾髻不用簪,“第”字好象青丝盘。

游龙戏水“一”最好,仙人打坐写成“山”。

今天看来,米芾的“一”字,真象蛇在水里游戏,而“山”字确象老道士稳稳重重坐在那里修炼。

关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武当日出武当日出,天下奇观,闻名于世。

传说,这和后羿有关。

古时候,天上有十个红彤彤的太阳。

太阳一多,地下就象被火烤着,江河干涸了,禾苗焦枯了,人们都快热死啦,根本没法过日子。

于是,都一齐找到后羿,要他想法治服太阳。

后羿力大无穷,有一匹宝马,还有一张神弓。

他满口答应说:“好,这事我包下了”飞身走出大门,拉开神弓,“嗖嗖嗖”朝天射了十箭。

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

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

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武当道教的发祥地。

那你知道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武当山的民间故事:永乐皇帝塑神像武当山的各宫、观中,都供奉着真武大帝的神像,他高大身材,慈祥的面孔,披发赤足,象活生生的人。

原来那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的,被称为“真武神,永乐像”。

这里有个传说。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起兵夺了他侄儿的皇位,自立永乐皇帝。

皇亲贵族心里不服,又不敢明着反对。

他们大都信奉道教,便暗暗祈祷真武大帝,惩治永乐皇帝。

永乐皇帝听到了风声,心里也明白,只靠刀枪难征服人心,便就梯子下楼,在武当山大兴土木,营建宫观庙宇,到处塑造神像,拼命捧他。

心想:你们信神,我就造神,还来当神,不愁不都跪在我的脚下,服服贴贴听我的。

他找来了天下的能工巧匠,对他们说:“真武是天神,长像英俊,你们一定塑得逼真才行。

”工匠们谁也没有见过神仙,从哪里塑起呢?大伙想:反正是捕风捉影,不妨捏着鼻子哄眼睛。

都拿出最好的手艺,尽量把真武神塑成美男子,或高、或壮、或严肃、或亲切、或正襟危坐、或仗剑直立,无不非常神气,一表人才。

不料皇帝全看不上眼,说工匠们是闭着眼睛瞎造,故意糟塌神仙。

杀头的杀头,坐牢的坐牢,充军的充军,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高丽族有个姓姬的塑像师傅,艺高技绝,名声在外。

皇帝听说了,便召他来武当山塑像。

圣旨传到以后,姬师傅的一家人都知道,他有去无回,禁不住抱头痛哭。

姬师傅心里琢磨:皇帝杀害了那多工匠,一定是都没对准他的心思。

可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只要认真察看,多动脑子,想是能够找到开锁的钥匙来的。

于是他心里踏实了,告辞了亲人,从从容容地进京去见皇帝。

皇帝正在洗澡,听说姬师傅进宫,就叫他到浴堂来见。

姬师傅跪在地下,不敢抬头,却注意着皇帝的一举一动。

“天上的真武神,我从来没见过;地上的人这么多,又能照着谁的样子塑呢?实在难办啊!”姬师傅对皇帝说。

武当山的故事

武当山的故事

武当山的故事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武当山的故事,源远流长。

相传在远古时代,武当山曾是众多神仙和道士修炼的圣地。

传说中,武当山是由伏羲和女娲所开,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武当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当山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山上奇峰秀水,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耸立云天,山下的太子坡、金顶、紫霄宫等景点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在武当山,不仅可以领略自然之美,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外,武当山还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文化遗产。

武当山的建筑群始建于东汉,历经多次修缮,包括紫霄宫、紫霄殿、石经坊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此外,武当山还有大量的石刻、石碑、石经等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武当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武当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武术、医学、哲学等多种元素,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深受世人喜爱。

在武当山,可以看到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他们在这片圣地上感悟武术的魅力,修炼身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武当山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它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武当山的故事,如同一部历史的长卷,记录着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也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当山,感受其独特的魅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当山历史文化典故

武当山历史文化典故

武当山历史文化典故武当山,这座仙气缭绕的灵山,自古以来就是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说起它的历史文化典故,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感受一下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话说武当山啊,那可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你听说过张三丰吗?这位传说中的高人,据说就在武当山上修炼成仙,还创立了武当派武术,太极拳、剑术都是他的杰作。

现在很多人去武当山,都想着能遇上个高人,学几招功夫呢。

再来说说朱元璋和武当山的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就跟武当山有缘。

那时候他还是个穷小子,有一次跑到武当山烧香,结果遇到了一帮子追兵。

他急中生智,躲进了一个小草庙里,还跟庙里的道士打了个赌:“如果我能逃出去,将来一定给你修个金殿!”结果朱元璋真的逃出去了,还当上了皇帝。

他果然没忘本,让自己的儿子朱棣在武当山上建了个金光闪闪的金殿,那场面,简直了!武当山的景色也是一绝。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云海翻腾,群山连绵,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那些古建筑群,什么紫霄宫、南岩宫,都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美得让人心醉。

走在这些古老的宫殿里,你能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好像能听到古代道士们的诵经声,看到他们打坐修行的身影。

除了这些,武当山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比如说乌鸦和喜鹊的故事,它们本来是好兄弟,结果因为性格不合成了对头。

后来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修行,它们还争着给他引路呢。

结果喜鹊只会说好话,关键时刻却溜之大吉;而乌鸦虽然嘴笨,但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救了真武大帝一命。

从那以后,武当山的乌鸦就成了吉祥的象征,人们都说听到乌鸦叫是好事。

还有啊,武当山的武术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太极拳、剑术这些武术套路,不仅强身健体,还蕴含着深厚的道家哲学思想。

很多武术爱好者都慕名而来,想要在这里学上一招半式。

总之啊,武当山这座灵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传说故事。

无论你是来寻仙问道的,还是来赏景游玩的,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关于武当山的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武当山的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武当山的历史人物故事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无数历史人物故事。

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教在形成的过程中,奉老子为太清道德天尊,将其学说中道、自然无为等内容加以引申发展,形成了以“道”为根本信仰的宗教。

据传,老子曾多次来到武当山,并在此传授道法。

其中最为著名的的一次是老子在武当山顶的一块石头上讲授道德经。

这块石头被称为“讲经石”,至今仍保留在山顶。

吕洞宾吕洞宾是唐末著名道士,曾住紫盖峰修炼,著有《九真玉书》。

现武当山紫霄宫朝拜殿供有其像。

陈抟陈抟,五代末宋初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道教奉其为“陈抟老祖”。

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

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

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武当山南岩皇经堂墙壁上刻有他亲书“寿福”二大字。

磨针井内供奉有明代木雕陈抟坐像,头戴太山冠,身着道袍,端庄挺坐。

张三丰曾写有一副赞赏陈抟“福寿”二字的对联:上联是“福伏白鹤踏芝田”,下联是“寿状青龙蟠玉柱”。

张三丰张三丰,据《明史》本传,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名全一,一名君实,字玄玄,三丰乃其号。

相传其人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目圆,须髯如戟,他不修边幅,不论寒暑,只穿一衲一蓑,破衣烂衫,人称“张邋遢”。

他读书过目不忘,通晓天文地理,才华横溢,且武艺高超,行踪不定,来无踪,去无影。

张三丰在武当,通过对宇宙五行的运行规律和身体五行器官结构理解的对应关系的求索感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了全新的突破性认识。

相传,他因看到喜鹊和蛇嬉斗的场景,认真领悟,创造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武当武术,因此成为太极宗师。

米芾米芾是北宋书画家,曾游武当山,题“第一山”三个大字。

徐霞客徐霞客是明地理学家,作有《游太和山日记》,云: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孙思邈孙思邈是初唐著名道士、医学家,世称“药王”。

杨立志:武当山背后的故事

杨立志:武当山背后的故事

杨立志:武当山背后的故事*导读:一、朱元璋与武当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武当山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信奉玄天上帝?张三丰是否真有其人,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大兴……一、朱元璋与武当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武当山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信奉玄天上帝?张三丰是否真有其人,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大兴武当?《武当瑞应图录》记载了哪些祥瑞故事,玄帝显灵又是怎么回事呢?武当山金殿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建造的,但是在民间的传说中,认为朱元璋和武当山也有关系。

《古今图书集成》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朱元璋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武当山烧香,返回途中遇到滁州人陈也先在武当山下设擂台。

朱元璋上台,三拳两脚,把陈也先打到台下。

陈也先不服气,就带领几百人,追赶朱元璋。

朱元璋的好朋友徐达、汤和、邓愈等人,为朱元璋拼死抵挡,把陈也先的手下抵挡住了。

朱元璋就跑到了武当山下一个叫草殿的地方,在殿后面睡觉,这时他听到很多人进到这个殿里。

其中有陈也先的声音,他想要是再跑的话,又会被发现,于是他一把火把这个殿烧了。

朱元璋在回家的路上,武当山的玄天上帝给他托梦,说你为什么把我的殿给烧了。

朱元璋也觉得自己不该烧这个殿,但是为了躲避追兵,也没有办法。

他说将来天下太平了,我赔偿给你一个金殿。

从一些历史记载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朱元璋的家庭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朱元璋的祖父是一个农民,信奉道教,传说有一天他在村口杨家墩的一个地窝里睡觉,听到两个道士的谈话,一个说这个地方风水很好,要是有人埋在这里,儿孙将来要出天子。

另一个不信,于是打赌。

第一个道士说,我在这个地方插一个柳树枝,明天发芽了我赢。

朱元璋的爷爷听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一看,柳树枝果然发出了新芽。

他把发芽的柳树枝拿走,换了一根枯树枝插在那里。

后来他交代自己死后就要葬在那个地方。

这也可能是朱元璋为了说明他是真命天子,用道士看风水这个故事来演绎君权神授。

朱元璋家里很穷,他不可能请道士看风水,用偷听到的事情,来诠释他是真命天子。

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

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

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武当山地区地质遗迹和人文史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那你知道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武当地区的传说故事:财神庙武当山有座财神庙,庙的周围放着石马鞍、石桌子、石椅子、石印把和石鸭子窝等等。

传说,它们过去都是银的、金的。

古时候,这里来了一个老头,叫赵公明。

他在十八盘上的岩壳里,搭了个窝棚住下来。

不管刮风下雨,他天天都提个旧竹篮,到处拣破烂,乞讨残汤剩饭。

他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穿的破破烂烂,却养着一条无精打采的黑狗和一只不下蛋的麻鸭子。

黑狗和麻鸭子,看主人穷,也很俭省。

狗一天只吃一口饭,鸭子只吃一撮谷。

奇怪的是,它两个从来不屙屎,也不跑不叫;从早到晚,乖乖地瞪着眼睛守大门。

附近有个钱员外。

他家大业大,花钱象流水,吃不完的饭菜,往沟里倒;半旧的衣服,往垃圾堆上扔。

赵公明好心劝他莫作孽,要省吃俭用。

他倒把好心当成驴肝肺,说赵公明是“狗咬老鼠─多管闲事。

”赵公明讨了没趣,不在乎,常常把钱员外扔的衣服,一件件拣了给穷哥们穿;把他倒的饭菜挑回去喂癞皮黑狗和麻鸭子。

黑狗和麻鸭子也怪,钱员外倒一盆,它们吃一盆;倒一桶,它们吃一桶。

一天早晨,太阳特别亮,天上挂满五彩云,山花儿全开啦,满山遍野香得醉人。

忽然,麻鸭子“嘎嘎”叫,生了十个金蛋蛋;大黑狗“汪汪”咬,屙了十个银锭锭。

从此,天天照常,从不间断。

赵公明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却把金银分给穷人,叫他们安家立业,好好过日子。

可是,金蛋蛋、银锭锭还是越来越多,用不完,没地方放。

赵公明把它们铸成马鞍、桌子、椅子等等。

这时候赵公明依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天天提着篮子拾破烂。

钱员外坐吃山空,一步步把万贯家产荡光卖尽了。

只好也去讨米要饭。

一天,他在半路上遇到了赵公明,心里渐愧,躲不开,只好去躬身作楫,道:“赵老爷,您有那么多金银财宝,该坐享清福了,怎么还拾破烂呢?”“常将有时思无时,细水长流光景好啊!”赵公明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

那你知道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金殿的来历传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有一次和元军交锋,吃了败仗,全军溃散。

他的拜把兄弟张大虎,背起朱元璋落荒逃跑。

元军跟着步步紧追,越逼越近。

到了小中南山,眼看就要被抓住了。

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只见漫天飞沙走石,日月暗淡无光,使追兵不辨东西南北,迷了去路。

朱元璋这才喘过一口气来,想吃点东西,找个地方休息休息。

这时又听到人叫马嘶,分明元兵又追来了。

前边有一棵大柏树,树旁有一座小茅庵,里边有个老道,披发赤足,凝神静坐,正在喃喃念经哩。

朱元璋已无处躲了,便过去倒头跪下,苦苦哀求道士救命。

“贫道有心救你,就怕你以后出了头会忘记同生共死的穷弟兄。

”朱元璋赌咒说:“过河拆桥,不会善终。

我决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

”“救了你,追兵烧掉我的茅庵,怎么办呢?”朱元璋说:“真要烧了你的茅庵,我就赔你一座金殿。

”那道士点点头,就叫他俩站到柏树下,立刻便隐住了身子。

元军就在身边来来往往,可他们就是看不见朱元璋和张大虎。

后来,那柏树开满了金花,又香又好看。

为这,人们就把小中南山的柏树改名为“金花树”。

追兵左找右找,不见朱元璋和张大虎,估计是被老道藏起来了,就里里外外搜查,一遍遍地盘问。

道士一直装痴作呆,一问三不知,元兵气急败坏,便放火烧着了茅庵,随后又追向前边去了。

朱元璋和张大虎从大柏树底下出来,看茅庵已成灰烬,却一不见老道的人,二不见老道的尸。

这才恍然大悟:一定是真武大帝显灵,救出了自己。

于是扑地跪倒,千恩万谢,然后扬长远去了。

以后,朱元璋又到处招兵买马,重整旗鼓,终于推翻了元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忘记了过去的难兄难弟,担心他们功高权重,会和自己争着当皇帝。

成天疑神疑鬼,听到难入耳的话,看到不顺眼的人,眼一眨就关,嘴一歪就杀。

就这样还不放心,又定了一条毒计:盖了一座“庆功楼”,把有功的大臣都请来喝庆功酒。

酒过三巡,都有了几分醉意,模模糊糊,他让人放了一把大火,把功臣们全都烧死了。

只是跑出了一个张大虎。

张大虎看朱元璋这样狠毒,气愤地对他说:“你这真是过河拆桥!当年对着真武大帝赌咒发誓,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呢?”朱元璋又羞又恼,明白张大虎最摸他的底细,生怕他到处乱说,索性也把他杀了。

杀的人越多,朱元璋的疑心越重,觉着活人都不可靠了,死人要来报仇。

终于变得精神恍恍惚惚,见到梁上的老鼠跑,他会惊叫:“刺客,刺客!”听到风吹窗纸响,他又呼喊:“敌人,敌人!”医治无效,眼看是活不久了。

有一天,朱元璋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见有人进来,仔细看时,竟是张大虎引着真武神。

真武神怒斥道:“朱元璋,你上欺天,下瞒地,犯下大罪,天理难容啊!”伸手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快还我茅庵来。

”说罢化成清风。

朱元璋吓得魂不附体,一身冷汗。

半天才醒转来,把大臣和子孙喊到床前,嘱咐道“快赔真武神的茅庵!快为真武神造金殿!”说罢就死了。

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抢了皇位,便在天柱峰上,为真武神建造了一座金殿。

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好汉坡武当山玉虚宫后面,是座又高又陡的大山,蓝天就搁在它的山尖上,这里便是有名的好汉坡。

有人说:“上了好汉坡,就把干粮摸。

”意思是山高坡陡,就是好汉上山,也要累得筋疲力尽。

其实,好汉坡的得名,却另有一个故事。

从前,武当山有个员外,员外请了个精明能干的放牛娃。

这天,放牛娃睡在陡岩头上,迷迷糊糊,听到岩下有女子啼哭,他睁眼一瞅,没有人,只见一只獐子被猎人的绊马索缚住了。

他一蹦,跳在岩下,解了绳子。

一眨眼,獐子变成一个美貌的大姑娘,满身芳香,笑咪咪站在面前,说:“救命恩人,我愿意和你成亲。

我给你一个宝贝,你先置点家业。

我进山给爹妈说一声,就来和你一起种庄稼。

”放牛娃从姑娘手里接过一个很好看的香袋。

他欢欢喜喜装在身上,赶着牛回家了。

吃饭的时候,放牛娃端着饭碗,站在员外面前,只听员外吩咐伙计们说:“放牛娃哪里去了?晌午不准喊他吃饭,饿死他个穷小子!”放牛娃虽然挨了骂,还是满心欢喜:香袋会隐身哩,真太好了!但是,他自己也难相信,便再试一遍。

他将香袋掏出来放在身后,这时,员外果然看见他了,生气地说:“真是活见鬼,放牛娃从哪儿又冒出来啦?怎么一下子就站在我面前!”放牛娃有了这个宝贝,不给员外放牛了。

回家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照着姑娘的话办,买了房子和地,自己种庄稼。

放牛娃发财了。

员外奶奶对员外爷咕噜:“叫化子眨眼走了红运,必定有个缘故。

”“是嘛,”员外爷说。

“穷人常常能得宝贝,我要喊他来打听打听。

”员外把放牛娃喊到家里来。

他半真半假地说:“你在我家放牛,我把你当亲人看待;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反把我当做外人!你背地里得了宝贝,也不对我说一声。

”放牛娃是老实人,禁不住讹诈,就把得香袋的事,给员外说了。

员外用指头捣着放牛娃:“你呀!你呀!你太糊涂了!你没仔细想想,世界上哪有人和兽成亲的道理?你若想接媳妇,我家千金小姐,生得美貌,长得端正,我把她嫁给你。

从今天起,就招你在我家当女婿。

”千金小姐把放牛娃接在绣楼上,摆了十大碗的筵席,一声哥哥,一声妹妹,把个放牛娃喊得滴溜转。

她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恩爱如海深。

我俩成了两口子,我家的万贯家业都是你的了。

你有什么好东西,也让我看看。

”放牛娃见千金小姐嘴甜心善,就把那个香袋拿了出来。

千金小姐接了香袋,突然变了脸,大声吆喝:“不得了啦!快来人哟!绣楼上出了贼子!”几个打手涌上绣楼,把放牛娃五花大绑拴了。

员外爷圆睁两眼骂起来:“大胆奴才!竟敢老虎头上抓痒!你不明不白跑上我家绣楼,想干什么?我定要把你送到均州衙门,问成死罪,叫你知道老爷的厉害!”放牛娃被绑着送下武当山了。

员外骑着枣红大马,员外妈妈和千金小姐都坐了花轿跟在后面,一行人吆吆喝喝,正走到玉虚宫后的山顶上,看见山下上来几顶八抬大官轿。

轿前响着对子锣,敲敲打打,好不威风。

员外爷不知是什么官,正要回避,官轿前突然飞出几员家将,跃马扬鞭,奔来喝问:“干什么的?”“告状的。

”员外不敢抬头。

“什么冤枉?还不快快跪下!”员外一家三个人都跪在地上,说:“好汉听禀,这个放牛的奴才,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跑上我家小姐绣楼,干那不正经的事。

”“胡说!”几员家将发气了:“你员外府上,里一层,外一层,家人丫环来来往往,难道都是瞎子,怎么能让他个放牛娃闯上绣楼?”“好汉不知,他有个香袋,装在身上,谁也看不见。

”“我就不信,天下哪有这种怪事,拿来我看!”千金小姐将香袋献给了家将。

家将喊:“呈上状子来。

”员外爷呈上状子。

几员家将不看则已,一看怒气冲天:“大胆刁民!我家老爷是八府巡按,钦差大臣。

你有眼无珠,不来投状,竟去抱均州县衙的粗腿!看你们穿的妖里妖气,打扮的古里古怪,都不是好东西。

拉下去每人重打四十大板!”员外两口和千金小姐被打得呼爹喊娘,爬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好汉爷,饶我一家人的狗命。

”这时,放牛娃被解开了,几员家将把香袋送还了他。

放牛娃正要感谢,眨眼间,山下的官桥不见了,面前忽然出现了那个大姑娘,依然是满身芳香。

她笑眯眯地拉住放牛娃的手,和放牛娃膀靠膀,亲亲热热站在一起。

“饶了你们,你们走吧!”那姑娘说。

说也奇怪,员外两口子和千金小姐却看不见这个姑娘。

他们身上筛糠,两腿发抖,迈不动步,只是死猪般地爬在地上磕头,嘴里依旧不住声地哀求:“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后世的人们为了嘲笑这个草包员外,就故意把他磕头求饶的地方,叫做“好汉坡”。

武当山的历史传说故事:武当拳北宋时,武当山上,狮子老虎多,草寇强人也多。

道士们常常受害,提心吊胆过日子。

有个上百岁的老道士,名叫张三丰,很想找一个对付强人、猛兽,防身护庙的办法,好让道士们安心修炼。

可是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想出什么门路。

一天,张三丰坐在院里休息,忽见桂花树上闪着两道光圈,一道白,一道花,闪闪烁烁,美极了。

细看时,原来是白蛇和喜鹊在嬉戏撩斗。

白蛇缠在树上,头伸出去一大截,摇来摆去,两眼发着亮光,虽然悄无声息,却气势如龙,使人感觉到它有无比的力量;喜鹊站在不远的树枝上,倾着身子,注视那条蛇,想拢去,又不敢去;张嘴要啄,又不敢啄,只是扑楞扇动着一双美丽的翅膀,那姿态很象欲飞的凤凰。

龙凤相戏,各显奇姿,均逞妙态,静防动,柔制刚,有来有往,变化无穷,到底谁也把谁没办法。

张三丰越看越入迷,忽听白蛇和喜鹊同时叫道:“来呀!来呀!”腾空跑远了。

张三丰很奇怪,飞步去追赶,追啊追,赶啊赶,不觉追到深山里,只见山是黄金铸的,树是白玉雕的,河里流着玉液琼浆,山上跑着金牛金马。

有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河边打拳,那白蛇和喜鹊一下子飞到了他的怀里,变成了他黄袍上的锦绣龙凤。

原来,他是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打拳的姿势,和龙凤相戏的姿势很想象,静如泰山,柔如春柳,但却柔中有刚,静中有动,含而不露,千变万化,越看越觉得有功夫、有力量,能劈山倒海,擒龙伏虎。

张三丰上前求教。

太乙真人很高兴,告诉他说,这种拳,是他八百年前,参照华陀的“五禽戏”创造的,名叫“武当山太乙五行拳”,能防身健身,避除百病,延年增寿,希望张三丰好好学,好好练。

张三丰点头答应,立刻练起拳来,一套又一套,终于学会了。

醒来时,原来是做了个梦。

张三丰因梦受拳法,从此便天天教道士学拳,自己也是拳不离手,直练得寒冬不知冷,炎夏不知热,渐渐练得霜发银须变黑,脸上的皱纹没有了,还长出了一口新牙齿,能够驯服狮子、老虎,真的返老还童了。

武当山因此平静下来了。

后来,武当拳越传越远,学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成了中国武林中一大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