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教历史的简单介绍
武当山的故事

武当山的故事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
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武当山以其悠久的历史、雄奇的
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武当派武术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武术之源”。
武当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
相传武当山是武帝舜的太
和山,也是道教始祖张陵修炼成仙的地方。
在武当山,有着许多关
于张陵、太和山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为武当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在历史长河中,武当山也曾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在三国时期,武当山曾是蜀汉和东吴两大势力争夺的对象。
而在明清时期,武当
山更是成为了武当派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武当派的武术和文化也
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武当山还以其雄奇的自
然景观而著称。
山上有七十二峰,其中天柱峰、朝阳峰、南岳峰等
峰峦巍峨,气势雄伟。
山下有九十九涧,其中太子涧、龙泉涧、玉
女涧等水流清澈,飞瀑流泉,美不胜收。
此外,武当山还有许多古
建筑群,如紫霄宫、太和宫、神宫等,这些古建筑不仅是道教信仰
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武当山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座山的故事,更是中国道教文化、
武当派武术、自然景观的结合体。
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也展示了雄奇的自然风光。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登山
观景,感受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武当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
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的故事将永远传承下去,让世人永远铭记。
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

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湖北武当山,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省,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圣地。
武当山处于大巴山脉腹地,地势险峻,山峰环抱,景色秀丽。
自古以来,武当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道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以武当山作为湖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为主题,通过对其历史背景、道教文化及其发展的探讨,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神奇的地方。
一、历史背景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末期,武当山上曾有一个名为“武当”的部落。
随着道教的兴起和发展,武当山逐渐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中心。
东汉末年,张角等道教先贤在此开创了张天师派,为后世道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唐朝时期,武当山更是因为道士张三丰的修炼而声名大噪,他被尊为武当派创派祖师,并开创了太极拳等武术。
二、道教文化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文化在这里得以全面展现。
道教文化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
武当山作为道教文化的代表地之一,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体系。
1. 山水文化:武当山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被誉为“华中第一山”。
这里山青水秀,景色秀丽,不仅有令人陶醉的山峰、瀑布,还有名胜古迹如紫霄宫、神女峰等。
这些山水景观,使武当山成为了人们追随自然和守护生态的圣地。
2. 历史文化:武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寺庙、古建筑、石刻等古迹遍布,如二十八宿石刻、东坡尤氏墓碑等。
这些历史文化的遗迹,见证了武当山千年的风雨沧桑,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之旅。
3. 道教修炼:武当山是道家修炼的重要场所之一。
自古以来,有许多道教洞府、道观在这里建立。
道教修行主张内外调养,注重修身养性,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在武当山,修道者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静心修炼,追求真我融合于自然的愿景。
三、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当山道教文化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武当山道教教派

武当山道教教派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
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
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自南宋和金元对峙之时开始。
分属全真、正一两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龙派、正一派、清微派等,长期在武当山传道授徒。
这些道教派别虽然教义有别,但在尊崇真武这一点上是共同认可的,而且不同程度的融合是其主流。
全真派,亦称全真教、全真道。
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金大定七年(1167年)陕西咸阳人王喆,即王重阳创立。
主张三教合一。
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 ,“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
该派主要典籍有《道德清净经》、《船若心经》、《孝径》等。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汪思真来武当山五龙观开山传宗,授徒百余人。
正一派亦称正一道,是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
原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张陵所创,后尊张陵为天师,故亦称“天师道” 。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合流。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裔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即龙虎山、阁皂山、茅山。
此后凡是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
主要奉持《正一经》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
该派汉末后传入武当山,明代曾为武当山的主要道派。
上清派,东晋时创立。
起初流传于江南一带。
自陶弘景以后,该派主要在江苏茅山地区活动,故亦称“茅山宗”。
上清派以《黄庭经》为主要内修理论,称《大洞经》、《雌一五老宝经》和《太上素灵大有妙经》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
北宋时,武当山就有上清玉仙观,但由于典籍湮没,北宋以前上清派在武当山的传承情况,无可考。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茅山清真观道士孙寂然登武当山,兴复五龙诸观庙宇,以上清五雷诸法传授弟子,擅长符箓驱邪,遂形成“五龙之派” ,该派以武当山五龙观为主要传授活动场所,所以也叫“上清五龙派。
介绍武当山口语交际50字

介绍武当山口语交际50字
(一)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
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
(二)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
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三)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
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四)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境内。
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内家拳发祥地,她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举世罕见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道教理想的、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
(五)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武术之乡、国家4A级旅游区、世界文化遗产”殊荣。
(六)武当山,绵延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
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七)武当是道教信众心目中的神山,在建筑规模上,甚至超过了五岳。
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就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
武当山的道教。
敬奉“玄天真武上帝”。
据说,武当山是因“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
武当山南岩宫 道教圣地 历史悠久

武当山南岩宫道教圣地历史悠久武当山南岩宫,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武当山脉中,是中国传统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南岩宫建于唐朝,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观”、“道教文化之枕”,是道教信仰的重要象征和文化遗产。
南岩宫背靠蜿蜒的群山,面临清澈的悬崖峭壁,地势险要独特。
宫内山洞纷繁巧妙,石阶曲折盘旋,道路崎岖难行。
一旦踏入南岩宫,仿佛步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
殿宇之间,林木葱茏,千姿百态的岩石洞穴,以及奇妙的瀑布溪流,构成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南岩宫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传汉代张楚景创立了神奇太上老君法门,使南岩宫成为南派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唐代张三丰则在南岩宫实行丹道炼丹术,奠定了武当派道教的基础。
南岩宫内承袭了自古以来的道教传统,保存了大量重要的道教文物和文化遗迹。
南岩宫主要由殿堂、宫室、台阶、平台、祭坛、亭台等建筑组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岩宫大殿,殿内供奉着张三丰太上老君的金身,被誉为“万仙之祖”。
南岩宫还有八仙殿、道德殿、紫云洞等,这些殿宇保存完好,仍然展现着古代道士们虔诚崇拜的场景。
除了建筑之外,南岩宫还以其独特的自然地貌和道教文化景观而闻名遐迩。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飞瀑、奇峰、峭壁、峡谷等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崇高。
在南岩宫的山洞内,游客可以寻觅到幽静的巨岩、玲珑剔透的钟乳石,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南岩宫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道教修炼氛围,观赏到宫内的道教书籍、画像、石刻等,了解到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式。
许多香客和游客都会在南岩宫内举行祈福仪式,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保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南岩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了保护南岩宫的独特风貌和道教文化,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和保护自然环境等。
此举既能保护南岩宫的独特性,也能提供游客一个安静、清净的旅游环境。
总结起来,武当山南岩宫作为道教圣地,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当山的故事

武当山的故事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武当山的故事,源远流长。
相传在远古时代,武当山曾是众多神仙和道士修炼的圣地。
传说中,武当山是由伏羲和女娲所开,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武当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当山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山上奇峰秀水,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耸立云天,山下的太子坡、金顶、紫霄宫等景点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在武当山,不仅可以领略自然之美,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外,武当山还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文化遗产。
武当山的建筑群始建于东汉,历经多次修缮,包括紫霄宫、紫霄殿、石经坊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此外,武当山还有大量的石刻、石碑、石经等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武当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武当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武术、医学、哲学等多种元素,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深受世人喜爱。
在武当山,可以看到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他们在这片圣地上感悟武术的魅力,修炼身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武当山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它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武当山的故事,如同一部历史的长卷,记录着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也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当山,感受其独特的魅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当山简介介绍

武当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 均气温12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
武当山的住宿和餐饮
住宿
武当山有多家酒店和客栈,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服务,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餐饮
武当山特色菜肴丰富,包括道家养生菜、地方特色菜等,同时还有各种小吃和 夜市供游客品尝。
武当山的交通方式
飞机
01
地理位置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 北部的丹江之畔,是秦岭 山脉的余脉。
地形地貌
武当山以峰峦叠嶂、气势 磅礴而著称,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被誉为“万 象天柱”。
气候条件
武当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约15℃。
武当山的主要景点和特色景观
主要景点
包括紫霄宫、南岩宫、太子坡等 著名宫观和景点。
武当山简介介绍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5
目录
• 武当山的历史背景 • 武当山的文化价值 •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 • 武当山的旅游信息 • 武当山的社会经济影响
01
武当山的历史背景
武当山的历史起源
01
02
03
04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位于 湖北省西北部的丹江之畔,被
誉为“仙境之乡”。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10世纪左右,当时周武王 封神农氏后裔于武当,称为“
从武汉天河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至武当山景区。
火车
02
从武汉火车站乘坐高铁至武当山西站,然后乘坐景区大巴至武
当山景区。
自驾
03
从武汉出发,沿福银高速至武当山出口下高速,经过十堰市区
后到达武当山景区。
05
武当山的社会经济影响
武当山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武当山

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的丹江口市,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宗教圣地。
自古以来,武当山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道教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寻求心灵安宁。
一、历史渊源武当山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传,武当山是伏羲氏为了炼制五色石而创造的,后经神农氏、黄帝等多位古代先贤的修炼和开发,成为了道家修炼的圣地。
同时,武当山也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武林圣地”。
二、文化遗产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道教圣地”。
这里保存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武当山的三宫六观。
三宫指的是南岳庙、谢宴庙和广成庙,六观则指的是五龙观、神门观、紫霄观、南天门观、兜率仙观和金顶观。
除了宏伟的建筑群,武当山还有众多的文化胜地,如神仙洞、太子洞、紫霄宫等,吸引着无数的信众和游客。
三、自然景观武当山地处大别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这里山峰险峻,峡谷幽深,石林奇特,瀑布飞泻,溪水潺流。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道教信仰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金顶、紫霄宫、神女峰等。
登上金顶,可以俯瞰整个武当山脉的壮丽景色;参观紫霄宫,可以体验道教文化的庄严神秘;攀登神女峰,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四、文化影响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中华武术的发源地,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对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武当山的武术文化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遗产,塑造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
五、旅游资源作为著名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点,武当山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不仅中国游客络绎不绝,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而来。
游客们可以在武当山感受到宗教氛围的洗礼,领略到道教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
武当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有美丽的山水景观,还有传统的民俗文化、道家养生文化等,使游客在一次旅行中可以全面感受到武当山的魅力。
湖北省武当山导游词

湖北省武当山导游词湖北省武当山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武当山。
武当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也是道教的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领略武当山的美丽景色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
一、武当山的历史渊源武当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武帝年间,就有了建寺修道的活动。
到了唐代,武当山的道教文化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和推广。
宋代,武当山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道教中心之一。
明清两代,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更是达到了巅峰,不仅吸引了大批信徒前来朝拜,还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
二、武当山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山区,群山环绕、云雾缭绕,风景秀丽。
山中有72峰,每一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和传说,其中的五指山(海拔1612米)是最高的一座。
武当山的名胜古迹也是数不胜数,有金顶、悬空寺、紫霄宫、南岳庙等。
另外,武当山的天气变化多端,世称“一日武当山,四季风景变”。
三、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圣地,自古就有“武当天下第一山,天下武当一绝”的美誉。
武当道教注重生命之源的修炼和大道至简的追求,具有独特的道家思想和文化内涵。
武当山的道教建筑和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金殿、石窟、碑刻、香火、文化等是重要的道教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不妨到武当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武当山的旅游项目武当山的旅游项目多种多样,有登山、求签、祈福、薰香、道家养生、道家武术等。
值得一提的是,武当山的武术文化世界闻名,武当太极拳和内家拳更是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游客在武当山可以参加各种武术体验课程,感受道教文化与武术文化的交融。
以上就是武当山的简介,各位游客不妨稍作停留,品味一下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五、武当山的历史名人武当山历史上有着许多知名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教创始人张陵和道教宗师张三丰。
张陵创立了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基础,他的哲学思想被誉为“地才天启”。
武当山历史文化典故

武当山历史文化典故武当山,这座仙气缭绕的灵山,自古以来就是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说起它的历史文化典故,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感受一下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话说武当山啊,那可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你听说过张三丰吗?这位传说中的高人,据说就在武当山上修炼成仙,还创立了武当派武术,太极拳、剑术都是他的杰作。
现在很多人去武当山,都想着能遇上个高人,学几招功夫呢。
再来说说朱元璋和武当山的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就跟武当山有缘。
那时候他还是个穷小子,有一次跑到武当山烧香,结果遇到了一帮子追兵。
他急中生智,躲进了一个小草庙里,还跟庙里的道士打了个赌:“如果我能逃出去,将来一定给你修个金殿!”结果朱元璋真的逃出去了,还当上了皇帝。
他果然没忘本,让自己的儿子朱棣在武当山上建了个金光闪闪的金殿,那场面,简直了!武当山的景色也是一绝。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云海翻腾,群山连绵,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那些古建筑群,什么紫霄宫、南岩宫,都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美得让人心醉。
走在这些古老的宫殿里,你能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好像能听到古代道士们的诵经声,看到他们打坐修行的身影。
除了这些,武当山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比如说乌鸦和喜鹊的故事,它们本来是好兄弟,结果因为性格不合成了对头。
后来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修行,它们还争着给他引路呢。
结果喜鹊只会说好话,关键时刻却溜之大吉;而乌鸦虽然嘴笨,但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救了真武大帝一命。
从那以后,武当山的乌鸦就成了吉祥的象征,人们都说听到乌鸦叫是好事。
还有啊,武当山的武术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太极拳、剑术这些武术套路,不仅强身健体,还蕴含着深厚的道家哲学思想。
很多武术爱好者都慕名而来,想要在这里学上一招半式。
总之啊,武当山这座灵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传说故事。
无论你是来寻仙问道的,还是来赏景游玩的,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武当山道教历史的简单介绍

武当山道教历史的简单介绍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
武当山道教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吧。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山道教的简介。
武当山道教的简介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山峦群峰犹如大海的波涛起伏在静止的瞬间。
峰岩兀立,涧水长流,树密林深,空空蒙蒙。
这大自然的神妙造化正是道士们断绝俗缘世虑,修真炼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虚清环境。
武当山是玄帝的发祥圣地,道教尊奉他为"玄天真武上帝,他又使武当山成为我国道教名山而名扬九州。
武当山道教发祥地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
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
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
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当山一直是中国道教的传播重镇,历史上有很多宗派在这流传,但现今而言的话主要是全真派,武当山最大宫观紫霄宫(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就是作为全真教的子孙庙形式存在的,尊奉全真戒规,由此可知武当道教应属全真教之列,以内丹为主,符箓为辅。
武当山道教道德天尊道教,这个以神仙崇拜为信仰,在我国封建社会土壤中产生出的传统宗教,始终被一层层玄虚和神秘笼罩着……在我国历史上有位老者,道教尊奉他为"道德天尊",他还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太上老君。
他姓李名耳,后人尊称他老子。
老子以无上的智慧写下一篇五千字的文章--《道德经》。
正是这位伟大哲学家思想涵盖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容量和他的哲学的深远玄博,历史上,无论兵家,法家,纵横家,还是武侠击技家,星相卜筮家,都在《道德经》里寻根探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根基和行为准则。
道教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对"道"与"德"的概念范畴从宗教角度加以阐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派生、演绎出教理教义。
武当山传奇

武当山传奇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它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山被誉为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同时也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多年。
相传,武当山是伏羲与女娲共同创造了人类后,女娲在此炼制石头补天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太上老君,曾在武当山修炼仙术。
也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故事,使得武当山成为道家信仰的重要之地。
武当山不仅仅是道家的圣地,同时也是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山以其特有的太极拳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家拳法,注重用意志去控制呼吸和身体的动作,强调以柔克刚、以柔制敌。
许多武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希望能在武当山学习真正的太极拳。
除了武术,武当山还以其秀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山势雄伟,景色如画。
在武当山的山脉之间,有数条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山的林木茂盛,石洞和岩缝中,隐藏着许多奇特的景观。
尤其是仙人洞,被誉为武当山的第一奇观,其洞底湧出的雪白泉水,奇峰错落之间,使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另外,武当山还有许多道观和寺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体,即武当山大道教建筑群。
这个建筑群由数十座建筑组成,包括武当山的主要宫观、殿堂、经堂、道观、香庑等。
这些建筑既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和精华,又显示出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和平衡的精神。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遗产,武当山都吸引着无数游客。
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武当山,领略其独特之美。
除了游客,还有很多人慕名来到武当山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修行的氛围。
武当山成为了一个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心灵和谐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说,武当山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山脉,它连接着历史、文化、自然和武术。
它不仅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
其秀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仰者。
无论是对武术爱好者、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寻求内心宁静的人来说,武当山都是一个让人陶醉的地方。
武当山现状的介绍资料

武当山现状的介绍资料
一、武当山的历史概述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文化名山。
历史上,武当山曾经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中心,吸引了许多道士和信徒前来学习和参拜。
在明清时期,武当山还曾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武术之根”。
二、武当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武汉与十堰之间,距离武汉市约120公里。
整个山脉有72峰,最高峰为天柱峰,海拔为1612米。
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武当山被誉为“山中奇迹,天下名山”。
三、武当山的文化遗产和建筑景观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代表之一,因此在武当山上可以看到许多与道教相关的文化遗产和建筑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当山道观,包括了紫霄宫、南岳宫、太和殿等。
此外,还有名列中国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大殿和太极宫等建筑景观。
四、武当山的现状和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为了保护武当山的环境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限制游客数量和开展文化保护活动等。
总的来说,武当山是一个既有着丰富文化遗产又有着美丽自然景观的地方。
未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武当山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完整版)武当山

金殿
三、 武 当 山 著 名 景 点
三、武当山——著名景点
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 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 “太元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 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
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 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 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真武大帝特征:为北方之神、为水神、为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 为戈之事的主持者、为司命之神
北宋时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龟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传说开始 日益繁盛。
一、武当山概况——景区特色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 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
“5A级旅游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
一、武当山概况——自然风光
武当山山势奇特,雄浑壮阔。有72峰、36 岩、24涧、3潭、9泉、构成了“七十二峰 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秀丽画境。主 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 之奇秀、雁荡之幽雅。
三、 武 当 山 著 名 景 点
三、武当山——著名景点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占地
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 600 多平方米。 太和宫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时有殿堂道 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 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 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 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
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 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 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 拳术闻名天下)、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湖北武当山的神秘

湖北武当山的神秘湖北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的丹江口市,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这座山峰雄伟壮观,风景秀丽,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除了其自然美景之外,武当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神秘的传说,给这座山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一、道教的起源武当山被誉为道教的发源地,始建于汉朝。
相传,汉武帝在位时,王贵人梦见了龙腾九子,之后便怀孕,生下了李姓九子。
这九子后来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承下来的道教思想在武当山得到了发扬光大。
因此,武当山被视为道教的圣地,吸引了大量的道士和修行者前来寻求真理与灵感。
二、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武当山不仅仅是道教的发源地,也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道家强调身心合一、自然和谐,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
在武当山的修行过程中,修行者可以参与道教的仪式,学习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修炼方法。
武当山的宗师们也会给予修行者指导和启示,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道教的精髓。
三、武当山和武当太极武当山和武当太极是紧密相连的。
武当山以其雄伟壮观的山峰和清幽宁静的氛围吸引了无数太极爱好者。
武当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武当山上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在清晨,人们可以看到武当山上的道士们在山顶上练习太极拳,这一景象更增添了武当山神秘的气息。
四、传说和神秘的故事武当山也有着许多传说和神秘的故事。
其中一个著名的传说是关于紫金宫的。
相传,紫金宫是武当山上最重要的道观之一,被认为是天帝的庙宇。
据传,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山间的神秘地下宫中,会出现神秘的女子舞剑,人们称之为“剑舞仙女”。
这一传说使得紫金宫更加神秘和神圣。
除此之外,武当山上还有许多与仙人、神话和传说有关的景点和故事,如神女峰、蓬莱观、太子谷等等。
这些景点和故事为武当山增添了浓厚的神秘氛围,吸引了无数探秘者和爱好者。
综上所述,湖北武当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山脉,还是道教的发源地和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富有神秘色彩的传说和故事更为这座山脉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武当山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

武当山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武当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学习。
一、历史渊源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时期。
相传,当时的秦始皇曾派遣大将蒙恬率军攻打巴蜀地区,蒙恬在攻打巴蜀的过程中发现了武当山的神奇之处。
据说,蒙恬在攀登武当山时,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向他传授了武当山的道教修炼方法,并告诉他武当山是道教的圣地。
蒙恬深受启发,放弃了攻打巴蜀的计划,选择留在武当山修炼道法。
从此,武当山成为了道教的发源地。
二、道教文化的传承自秦朝以来,武当山一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道士和信徒来到武当山修炼和学习道教的教义和修炼方法。
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武当道教文化体系。
1. 武当山的道观武当山拥有众多的道观,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当山大道观。
大道观是武当山的主要道观,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大道观建于唐朝,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道观之一。
大道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教的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武当山的道教修炼方法武当山是道教修炼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的修炼者前来学习和修炼。
武当山的道教修炼方法主要包括内丹修炼和外丹修炼两种。
内丹修炼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外丹修炼则是通过药物和功法的修炼来提升自身的修为。
这些修炼方法在武当山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传承,成为了中国道教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武当山的影响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武当山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遗产的保护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武当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道观等重要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 旅游业的发展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的圣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武当山的解说词50字左右

武当山的解说词50字左右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殊地质景区内,是我国著名
的道教名山。
峰峦叠翠,林木葱茏,自古就是修道者修炼修身养性的
圣地。
它不仅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武当山的名字来源于钟山、桐柏山等七座山峰,以及山体内的金
顶和蝶泉。
据说,在汉代,有一位名叫张杰的士人闻名于世,他带领
士人们来到此地修炼武艺,从而使武当山逐渐成为了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山以其独特的道教文化而闻名,这里有中国道教的圣地——
武当道观,而武当文化也渗透到了这里的各个角落。
观庙宇、闻香炉,登金顶、指云松,都能感受到武当山的磅礴气势与清净宁静。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武当山,来此一游的游人络绎不绝。
登山健身、观赏风光、修身养性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
爬山,体验着
身体的挑战与心灵的升华;观山,领略着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武当山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
人前来探索。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武当文化的魅力,体验到武当山
的奇妙与神秘。
因此,在武当山,不仅可以探寻武术的精髓,更可以
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之,武当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道家哲学、武术文化于一体的
圣地,它教会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追求内
外修真的和谐与平衡。
无论你是武术爱好者,还是追求内功修炼的人,都能在武当山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介绍湖北武当山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湖北武当山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神秘而美丽的武当山。
我是你们的导游,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领略这座道教圣地的独特魅力。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它绵亘 800 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
咱们先来聊聊武当山的历史。
武当山的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自唐代开始,武当山逐渐受到皇家的重视。
特别是在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使武当山的地位达到了巅峰。
当时动用了 30 万民工,历时 12 年,建成了 9 宫、9 观、36 庵堂、72 岩庙等 33 处建筑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壮观景象。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周围的山水完美融合,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海拔 1612 米。
登上天柱峰,您可以俯瞰到整个武当山的壮丽景色。
在这里,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金殿。
金殿坐落在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上,全部为铜铸鎏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金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的铜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而且,金殿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每当雷雨交加时,金殿四周会有光球闪烁,这就是被称为“雷火炼殿”的奇观。
从天柱峰下来,咱们再去紫霄宫看看。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较完整的宫殿之一,它背依展旗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就坐落于这把宝椅之中,风水极佳。
这里的建筑气势恢宏,红墙绿瓦,飞檐斗拱,彰显着皇家气派。
南岩宫也是武当山的一处重要景点。
它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建筑巧妙利用地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龙头香”,它从悬崖伸出,下临深渊,敬香者需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其惊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这些著名的宫殿,武当山还有太子坡、逍遥谷等景点。
太子坡的九曲黄河墙,红墙绿瓦,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
武当山是什么教派

武当山是什么教派武当山是什么教派:道教武当派: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故称武当派、武当道。
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
武当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动圣地。
汉魏以前就传说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此隐居修炼。
南朝刘宋时的刘虬解官辟谷于武当。
晋太康中(280—290)有谢道通辞官入道,西上武当于石室中结茅修炼。
唐太宗时姚简曾为武当节度,后隐居武当。
五代宋初的陈抟曾隐居武当,诵《易》于武当五龙观,又隐居武当九室岩服气辟谷20余年之久。
元代有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等任武当提点(即道官)。
元末,武当山遭兵燹。
至明,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崇奉“真武”之神,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30余万人,费银计百万,历时7年,大修武当山宫殿,共建成八宫二观及金殿、紫禁城等,并赐名“太和太岳山”。
成祖朱棣问张三丰:“吾欲学道,谁最乐者?”三丰对答:“食美嗜,遗通利,极乐事。
”后又为成祖疗病,深得成祖信服,由此张三丰声名大振,武当山由此大兴,并不断。
创始人: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又号玄玄子。
因衣裳褛褛,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
相传元时曾于河南鹿邑太清宫学道,熟读经书, 曾至陕西宝鸡金台观学得养生延命之术, 明洪武后又至湖北均县武当山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修炼,修炼内丹大法,如武当内家拳、内丹睡功、阴阳调息功、筑基功等,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当派的特点:一、以“真武大帝”为主神。
“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讳而改称“真武”,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的合称,以其形似龟蛇,故名“玄武”。
其地位崇高,为我国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为道教所供奉,更为武当派崇拜。
二、重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
张三丰内家拳取道家以静制动,融合道教内丹炼养、无为、虚静、柔弱、自然于武术中,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实为内丹气功与武术的融合。
三、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
认为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并强调: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
介绍湖北武当山的导游词

介绍湖北武当山的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武当山!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为您述说武当山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武当山的悠久历史。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总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道教和武术圣地,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据传,武当山的名字来源于“武当禅师殿”,是唐代道教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地方。
张三丰是中国武术和道教的杰出代表,他的“真诀”和“太极养生法”对中国武术、道家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武当山不仅是道教圣地,也被誉为武术之乡。
其次,让我们来欣赏武当山的壮丽景色。
武当山景区分为三大部分:南岳宗师山、三苏祠和紫霄宫。
其中,南岳宗师山是最高的山峰,海拔达到1612.4米,被誉为“武当屋脊”。
从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武当山景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而三苏祠是为纪念唐代三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和苏辙而建的,这三位苏氏兄弟都曾在武当山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紫霄宫是武当山最重要的道教建筑之一,是道教正一派的总部,也是武当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紫霄宫有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是游客们了解道教文化的最佳地点。
在武当山,你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漫山遍野的松柏、清澈的溪流和瀑布,以及壮丽的峡谷和奇特的岩石。
这些美景不仅给人以视觉享受,也为武当山赋予了神秘和灵气。
同时,武当山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提供了广阔的自然栖息地。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丰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
除了自然风光,武当山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在武当山,您可以参观到许多古建筑,如观音阁、紫霄宫和张家湾村等。
观音阁是一座用木材建造的古老建筑,以色彩艳丽的壁画和精美的木雕装饰而著称。
紫霄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其建筑风格独特,观赏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张家湾村是武当山的一个古村落,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是了解中国传统农村文化的好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山道教历史的简单介绍推荐文章道教之音的简介大全热度:道教的简介主要历史介绍热度:道教辟谷是什么的简单介绍资料热度:武当道教功夫学院的简单介绍热度:道教符咒法术主要介绍资料热度: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
武当山道教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吧。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山道教的简介。
武当山道教的简介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山峦群峰犹如大海的波涛起伏在静止的瞬间。
峰岩兀立,涧水长流,树密林深,空空蒙蒙。
这大自然的神妙造化正是道士们断绝俗缘世虑,修真炼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虚清环境。
武当山是玄帝的发祥圣地,道教尊奉他为"玄天真武上帝,他又使武当山成为我国道教名山而名扬九州。
武当山道教发祥地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
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
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
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当山一直是中国道教的传播重镇,历史上有很多宗派在这流传,但现今而言的话主要是全真派,武当山最大宫观紫霄宫(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就是作为全真教的子孙庙形式存在的,尊奉全真戒规,由此可知武当道教应属全真教之列,以内丹为主,符箓为辅。
武当山道教道德天尊道教,这个以神仙崇拜为信仰,在我国封建社会土壤中产生出的传统宗教,始终被一层层玄虚和神秘笼罩着……在我国历史上有位老者,道教尊奉他为"道德天尊",他还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太上老君。
他姓李名耳,后人尊称他老子。
老子以无上的智慧写下一篇五千字的文章--《道德经》。
正是这位伟大哲学家思想涵盖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容量和他的哲学的深远玄博,历史上,无论兵家,法家,纵横家,还是武侠击技家,星相卜筮家,都在《道德经》里寻根探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根基和行为准则。
道教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对"道"与"德"的概念范畴从宗教角度加以阐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派生、演绎出教理教义。
经过道教徒长期的多方面的神化增饰,最终老子从一个人、一个哲学家而被推崇为创世纪的宇宙至尊天神。
道教不仅使老子变成了神,而且几乎继承了汉民族原始崇拜中的所有鬼神,同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神魔鬼仙。
武当山的宫观中,道教崇拜的神济济一堂。
一尊尊按照道教传说塑造的神、仙祀像,造型上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在这里,人们在以看出他们地位的尊卑,神职的大小,以至他们的职能、性格和心态。
武当山道教玄天真武上帝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
武当道教在崇奉的众多神灵中,最高天神的"三清",最高天帝的"四御"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上帝。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
真武是镇守北方的神。
古人把北方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
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武当山道教之圣地武当山道教之圣地据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为真武,黄帝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产母左胁降临人间。
王太子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
在绝壁的岩洞里,太子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非真武不足当之",太和山由此改名武当山。
相传,真武被五条龙捧拥着升天的时刻,天上散下的花朵象下雨一样弥漫山谷,树林一起摇动奏出天国仙乐。
如此仙天盛况,李白在一首神仙诗中是这样描绘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真武被人格化的一个典型情节是"铁杵磨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激励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真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气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
在宋代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真武从人到神的塑造。
到了宋代,武当山本山的和传入的许多教派在长期共处中,相互尊重,交参传道,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崇奉真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
据史料记载,宋、元两代,武当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道教团体。
元代前期的太和真人张守清就在武当授徒四千人。
而每在真武出生和升天的纪念日,来朝山进香的民间信徒"骈阗辐辏",就是说,在这天向武当山聚集的善男信女们象车轮的辐条一样从四面八方向轴心汇拢。
那时的武当道教建筑也己是"广殿大庭,高堂飞阁,宫宇巍峨"了。
可惜,宋元两代的道教建筑大都毁于战乱兵火,人们只能从幸存下来的一隅来遥想当年了。
武当山道教扶植道教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真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
要说历朝各代皇帝推崇真武的原因,则需要讲讲真武升天后的作为。
真武升天后,道教传说中的彼岸世界-天界里,魔妖迭起,打斗厮杀。
元始天尊在天宫中说法传道时,黑毒血光秽杂之气都冲进了南天门。
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真武镇魔除妖。
真武以其勇猛,率三十万天兵天将一夜之间降伏了妖魔。
"始判六天"就是对他那次出征战绩的评价。
打那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真武镇守北方,并要经常下降到人间"普福生灵,操扶社稷"。
这位维护天界秩序的猛将下降到人间自然也应该是保皇权、扶社稷的灵应之神。
考察历代封建皇帝对真武的封号,几乎都少不了"保祚佑圣、护国定乱、社稷家神"等内容,这无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真武在皇帝心目中的真正价值。
没有皇帝的推崇,真武有如此高的地位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皇室的扶持,武当道教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走上兴盛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真武经》开篇第一句是"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以忠君为鲜明特征的武当道教就是这样从民间进入皇室。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武当道教推上了顶峰。
这位皇帝从营建武当道场的勘测设计,遣功臣贵戚现场督工,到武当道人如何修持等都亲下圣旨。
明永乐年间,通往武当天柱峰的一百四十华里的神道两旁丹墙翠瓦,布满了建筑。
宫观庙宇,经堂道房多达两万间。
皇帝还派官达四品的内臣太监提督管理武当山的一切事务。
武当山以"治世玄岳"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武当山道教法事活动明朝,武当山做为皇室家庙,经常奉皇帝的旨意,在各大宫中设坛建醮,祭祀神灵,以求风调雨顺,保帝业永固。
这种称做"醮"的法事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式,首先要设坛,而后上香、鸣鼓、迎驾、祝神、唱神等等。
整个过程伴随着念咒颂经,步罡踏斗等规定仪式,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氛。
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神沟通的仪式。
道教认为祈福禳灾,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人力所不及的事情都能通过这种形式求得神的威力而得以实现。
据记载,武当山专为皇帝举行的"金篆大醮"时间长达四十九天,皇帝的命臣及武当山的法师、高功、经师等上千人参加。
在斋醮等法事活动中,音乐贯穿始终。
明成祖朱棣营建了武当道场后,从全国各大道教名山钦选四百名精通经典和道乐的高功道人来武当山办道,使武当山道教音乐荟萃了全国道乐精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嘎玉撞金,鸣丝吹竹,击金鼓镗*,鸣玉*琅琅……"这段来自古人的描写,是说武当山道教音乐美妙得象是从仙国云端飘来的天籁之音。
抒咏性的诵唱是武当道教音乐的一个组成,保持了最纯、最古老的道乐本色。
每日清晨和黄昏诵颂经文真诰,是武当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被视为升仙者的阶梯。
每次诵唱时间约一个小时,其目的是陶淑性情、虔诚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
在飞梁绕柱的钟磬之声中,出家人的心灵在净化,尘缘俗虑也在渐渐消淡。
然而,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出家道人在住行坐卧、一思一念上都要遵行道教的清规戒律。
武当山道教影响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
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道教也走向衰微。
但是,这个有着汉民族古宗教意识特点,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宗教仍然影响着人们。
在民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对福、禄、寿、财等等利益的欲望渴求,仍在通过烧香、许愿、布施等等途径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
不知有多少虔诚的信徒在武当山南岩宫两米多长的龙头上烧香时跌下悬崖,也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飞升台上效仿真武升天而坠下深渊。
血渍斑斑,目不惨睹,以至到了清朝,地方官员不得不明令禁止这种狂热的宗教行为。
上武当山朝山进香早已是民间信士的宗教习俗,他们或组成进香团,或者以家庭为单位个体进香。
但不管怎样,他们把朝山进香当做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斋戒沐浴,神情肃穆,沿途遇庙烧香,见神叩头。
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一直沿袭至今。
在武当山,信徒朝拜真武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苦行进香。
进香人用五寸长的金属剑从肋颊或锁骨对穿,然后忍着巨大的疼痛,攀爬过百里神道,到金殿求得神的怜悯和保佑。
当然,现在这种实行自我戕害的烧大香的人己绝迹,但像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的进香人还是经常可见的。
信仰者满怀着宗教热情,到这里寻求信仰的果实。
在他们眼里,神是善良的,只要心诚,便有求必应;同时神也是威严的,只有匍匐着,叩拜着,才能接近。
这种信仰是深沉的,甚至也是残酷的。
在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度里,叩也好,拜也罢,都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心怀狡诈叩破头皮也无宜。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在道教。
那么,重要的是在道教的历史积淀中去发掘出民族智慧的金砂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