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案

6.2.2隔 离封锁 病 猪群 发现 腹 泻后 尤 其 是具 有 流 行性 、传 染性 的腹 泻 要 及时 的 隔离 病猪 或 者 封锁 某一 生 产 阶段 发病 猪群 ,尽 量 把疫 情 控制 在 最小 范 围内封 闭性隔 离治疗 。改变 常规 消毒 方案 为临 时性 消毒 方案 ,尤 其是排 泄物 的处 理 。
vvv .zgxmzs.com E-mail:jrxmsy@ 1 26.com
规 模 养猪
猪传 染性 胃肠 炎 的治疗 方案
潘耀 荣 ,邹 崇均 ,黎 日新 (广 西健 龙 动物 药业 有限公 司技 术部 专 家组 ,广 西北流 537400)
对本 病 的治 疗还 没有 特 效 的药 物 (西药 ),一 般 采取 对症疗法 。
菌性腹 泻 。如传 染性 胃肠炎 严 重 的病 猪呈 喷射 状排 出水 样 粪便 ;轮 状 病毒 感 染 的猪 下 痢 ,粪 便 呈 暗黑 或 黄 白色 ,较 腥臭 ;大肠 杆 菌一 般可 引起 出生后 1 周 内的 乳 猪发 生 糊 状 黄 色 或 白色稀 粪 等 等 一 些 症 状 来 定 性疫 病 ,有 条 件 猪场 最 好 要 结 合 实 验 室 诊 断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以及防控建议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以及防控建议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兽病,如果不及时遏制,会给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基于此,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病的病因,并围绕着病因提出防控建议,希望对我国广大养殖户群体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建议;病因分析前言:自1946年,在美国第一次发现猪传染性胃肠炎后,该病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单就我国而言,猪传染性胃肠炎就带来了数亿元的经济损失。
故此,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和相关防控策略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 TGE)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生猪患病之后,会出现呕吐、发热、脱水和腹泻等情况[1]。
传染性肠胃炎可以发生在各种年龄的猪身上,对于仔猪的影响尤其严重。
十日内的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死亡率高达100%,而成年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则几乎没有死亡的案例,但却很容易造成母猪流产。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的特征,猪舍内如果发生病例后,迅速传播,生猪相继发病,营养吸收受阻、造成脱水,使机体抗病能力明显下降,造成消化机能的紊乱,对免疫等应激抵抗力差,若是猪舍没有在第一时间内使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就会使病猪发育迟缓,增加较大用药成本,减少养殖户经济收益。
三、发病原因(一)饲养因素就目前而言,部分养猪场的领导和饲养员严重缺乏科学饲养意识,为了节约饲料成本,其往往会将一些廉价的、低质的草料混入饲料中,这种草料进入猪体内后,会干扰猪肠道的正常活动,最后引起猪的胃肠炎症。
(二)环境因素除了饲料原因之外,猪场环境也是引起传染性肠胃炎的一大原因。
在寒冷的冬春两季,猪场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持猪舍温度,往往采取封闭管理,长此以往,有害气体容易在猪舍中堆积,同时,猪舍内部湿气较大,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猪传染性肠胃炎。
除此之外,部分养猪场资金少,规模小,在冬天时难以负担猪舍的保温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作者:李叙涟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3年第06期作者简介:李叙涟(1988-),女,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动物产地检疫等工作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该病导致感染猪出现严重的腹泻,最终因脱水、身体衰竭而死亡;仔猪比成年猪更易感,死亡率更高。
猪传染性胃肠炎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预防需加强猪舍保暖通风,做好免疫接种;治疗可采用痢菌净注射液+小檗碱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猪传染性肠胃炎;診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3)06-0044-04猪传染性胃肠炎在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短时间内可传播整个猪群。
仔猪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给猪场造成较大的损失。
因此,猪场应加强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的探索,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推动养猪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1 病原学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引起。
该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属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
根据基因组学划分标准,冠状病毒可分为“α、β、γ、δ”4个属。
目前已发现6种冠状病毒能够感染猪,其中4种为α属(包括TGE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一种为β属(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一种为δ属(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TGEV与其他冠状病毒属成员在形态特征方面基本保持一致,病毒直径85~200 nm,是一种多形性包膜病毒[1]。
形状以椭圆形、圆形为主。
在病毒的包膜表面,有一种类似花瓣样突起,长度为13~25 nm。
在低温环境中,TGEV可长期存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的肠道组织中,病毒半年内仍存活。
然而,猪粪中的TGEV在4 ℃环境下能够存活2个月,且具有传染性。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因分析及治疗

哺乳仔猪在养殖管理期间,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 响猪的抵抗能力,是造成像传染性肠胃炎这类病毒性疾 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寒冷季节圈舍的防 寒保暖性,一定程度上对腹泻类疾病有直接的影响。很 多养殖户在冬春季节采用封闭化、密闭化的养殖管理模 式,保证了猪舍温度适宜,但是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 圈舍中的空气质量很容易恶化,使空气当中蓄积大量有 毒有害气体,再加上圈舍当中的湿度相对较大,会使得 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从而造成传染性肠胃炎的传播。 部分养殖场在规划建造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 圈舍规模相对较小,冬春季节没有能力做好圈舍的防寒 保暖工作,圈舍通风透光不良,仔猪很容易受到寒冷空 气的刺激,引发感冒降低身体抵抗力,抗病毒病能力也 逐渐下降。还有不少的养殖场,卫生清洁不合理,消毒 不恰当,导致整个养殖环境恶劣。对生猪养殖业来说, 猪舍是否干燥整洁,通风是否良好,空气是否顺畅,这 些都会对猪的健康生长存在直接的影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鉴别与防治

3、加强饲养管理 (1),保持栏舍良好的卫生环境,制定消毒计划,定时对栏舍及产房内外、饲养工具进行全面严 格的消毒杀虫,及时清理粪便和更换垫草,并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猪场,对进出人员、车辆等进 行消毒。 (2),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春冬季节,定期检修栏舍水电气等设备,提供温暖、干燥、通风、 适宜的养殖环境,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3),需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和干净的饮用水,合理科学饲喂,对于仔猪,保证其尽早吃上母乳, 而临产母猪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以满足母猪营养需求。 (4),做好检疫工作,尽量坚持自繁自养,若引种,需对引种地进行考察调研,没有疫病方可引 入,引入后需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保无病后合群饲养,并实时观察猪群健康动态,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隔离,并对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处理。
二、发病时间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最多,夏秋季节发病较少。这是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 病毒易于存活和散播,此时也是仔猪生产的旺季,易感动物较多,极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 病还常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而导致哺乳仔猪和断奶猪的死亡率增加。
三、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极短,一般为12~18h,最长也不超过3天。该病传染迅速,数日内可使 猪群大部分受感染。仔猪发病突然,先呕吐,继而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极度口渴,迅速脱水,常 在发病后27天内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亡率越高。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轻重 不一,通常仅有一至数日的不食,流泪,剧烈腹泻,有时可见呕吐。5至8天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 死亡。有些哺乳的母猪,其仔猪染病,而其本身则无可见症状。该病毒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特 殊的亲和力,故病毒进入机体后主要侵害胃肠黏膜上皮,而不侵害其他器官和组织。
4、猪传染性肠胃炎传染力强,死亡率高,严重制约着生猪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人员需提高对 该病的预防意识,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并提供干净、通风、干燥卫生的饲养环境,确保营养均 衡,科学饲喂,加强检疫,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减少疫病的蔓延与传播,从而保 障猪群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严重猪病,具有急性、高死亡率、易于传播等特点。
PED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在环境中较为稳定,能在猪场中长时间存在。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PED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猪传染性肠胃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1.临床表现(1)出现持续性腹泻,粪便质地水样,排便频率增多。
(2)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生长缓慢。
(3)猪一般出现轻度或中度脱水,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
2.病理特征(1)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剥脱、变性、坏死,肠腔内积聚液体较多。
(2)小肠黏膜上的肠绒毛短缩,并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或消失。
肠上皮细胞核变形、消失,肠腺器结构破坏。
二、PED的诊断方法根据猪的临床症状,PED的确诊通常是比较准确的。
例如,症状包括水样便、脱水、食欲下降等。
肝脏、脾脏、淋巴结等器官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PED的确诊,需要通过对组织样品进行病理学检查。
3.病毒学检测一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正常猪便便的结果是阴性,而感染PED病毒的猪的便便样本则为阳性。
三、PED的防治措施1.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环境,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定期检测和消毒猪棚等,降低猪传染病的发生率。
2.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猪场要坚持科学合理的饲养和营养管理方针,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并定期为猪接种PED疫苗。
3.隔离治疗对于 PED病毒感染猪,应及时隔离治疗,使用抗生素和营养药物进行治疗。
四、结语猪传染性肠胃炎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一旦爆发容易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预防和控制PED,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猪场管理者要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及时隔离治疗来控制PED的发生。
同时,对于PED的医学工作者也需要密切关注PED 病毒的变异和流行趋势,这有助于更准确、及时地预测PED的发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缩写为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毒主要影响幼猪,尤其是出生后不久的幼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母猪产仔期间和幼猪的健康和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干预控制病毒的传播,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1. 控制传染病毒传播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防止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场应该遵循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限制外部人员、车辆和设备进入养殖场,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对于患有PED病毒的猪只,应该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继续传播。
2. 给予患者充分的饮食和水源患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幼猪往往会出现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患者有充分的饮食和水源供给。
可以通过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以刺激幼猪的食欲,同时要确保水源的清洁和新鲜。
3. 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中,抗生素通常被用于控制并发的细菌性感染。
根据兽医的指导,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氧氟沙星等。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根据抗生素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并遵循兽医的指导和监督。
4. 支持性治疗在治疗中,支持性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使用电解质补液、止泻药物、止吐药物等对症治疗。
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确保其正常的生命体征和行为活动。
5. 提高日常管理水平除了治疗方法,日常的管理也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饲养密度,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等,都会影响猪只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工作,确保猪只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和适宜的环境中。
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合理的控制传染病毒传播、充足的饮食和水源供给、支持性治疗以及良好的日常管理都是非常关键的。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在猪群饲养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可感染各种日龄的猪,尤其是10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且死亡率很高,几乎能够达到100%的死亡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越来越低,5周龄以后的猪只感染本病后死亡率会很低,架子猪和成年猪感染后几乎不会发生死亡情况。
发病猪或康复后的带毒猪只会通过粪便或分泌物向环境中排放病原体,成为传播本病的重要传染源[1]。
本病于1946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此后流行于世界各养猪国家和地区。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病的疫区不断扩大,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本病的发生还具有季节性,通常寒冷季节或产仔多的季节发病率较高。
随着饲养规模化发展,如果预防措施不利,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机理猪群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会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逐渐延长,一般仔猪发病的潜伏期仅仅12~24h ,大龄猪只的潜伏期为2~4d 。
健康猪只可以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毒,无论病毒侵入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最后都可以进入血液,定居在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损害肠道绒毛,致使绒毛缩短或萎缩,甚至上皮脱落,造成肠道分解或吸收营养的功能受到障碍或完全丧失,最终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症状[1]。
2症状与病变由于本病具有病程短、发病快的特点,通常仔猪会发生突然呕吐,在吃完奶之后就呕吐出来,随后出现严重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有的粪便中有没有消化的凝乳块,粪便颜色呈灰白色或黄绿色。
体温在短时间内开始升高,随着腹泻的发生体温有所下降,整个病程为2~4d 时间,刚出生的仔猪死亡率很高,即使治愈后的仔猪生长速度很慢,发育不良,饲料报酬较低,明显降低养殖效益,也常常被管理者所淘汰。
后备猪、架子猪和成年猪感染本病后因体质差异表现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通常发生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停止采食,极少数病猪发生呕吐和腹泻症状,有的急性腹泻呈喷状,粪便中携带有没有消化的饲料,颜色呈浅黄色。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肠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猪的粪便、尿液、血液、胎盘、胎儿等进行传播,且肠道是其主要感染部位。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急性水样腹泻,呈大量水样便、宿便和至少3天的食欲不振。
猪体温可升高,严重的病例可导致呕吐、腹痛和腹胀。
便样的外观呈黄色或灰白色,质地稀薄,呈中到重度脱水情况。
比较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猪的死亡,特别是仔猪和育种母猪。
为了确诊猪传染性肠胃炎,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PCR(聚合酶链反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分离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从猪的粪便样本、病死猪的组织和病毒株中检测到PEDV。
在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隔离:对于有症状的猪,应及时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
隔离期一般为1-2周,期间要进行密切观察,确保猪的恢复情况。
2. 消毒:对于受感染的场地、设备和人员,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杀灭病毒。
如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场地和设备进行喷洒和浸泡,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
3. 疫苗接种: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猪传染性肠胃炎疫苗,但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
经批准的疫苗可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接种,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4. 控制传播途径:注意控制粪便和尿液的传播途径,避免与受感染的猪接触。
加强清洁和卫生管理,定期清除粪便和保持干燥的环境。
5. 加强免疫力:为了增强猪的免疫力,可以适当添加预防性抗生素和矿物质等,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增加猪的消化能力。
对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猪的感染风险,并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为了防控这种潜伏期较短、传染速度快的病症,应该结合发病原因、症状、病原特性等因素,来制定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从而使养猪户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本文探讨了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标签: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治疗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高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或严重腹泻和脱水,对各种品种和年龄段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10 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他年龄段的猪发病症状较轻。
该病多爆发于寒冷的冬天或早春季节,一旦发病即会大面积传播。
一、流行病学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寒冷的季节。
在新疫区,本病可呈急性爆发、传播迅速,在老疫区虽然不断有易感猪出生,但发病率低。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感染本病毒的母猪所产出的活胎、死胎猪仔以及子宫分泌物中都含有该病毒,而且可经交配、人工授精和胎盘感染外还可以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经被污染的食物环境感染。
它的发病情况还与猪舍的环境温度有关,该病毒在8~12℃的环境中比30~35℃的环境中更适宜病毒的繁殖。
该病毒不耐热,在56℃加热45min,65℃加热10min,该病毒就会死亡。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病程一般缓慢,约经1~3个月才出现明显症状。
病初表现发育迟滞,精神不振,消化不良,严重异食(舔食土墙、煤块、砖头、粪便以及自身或他畜的身体),喜卧而不愿站立或走动,强行站立和运动时表现紧张,肢体软弱,甚至呻吟痛苦,心跳和呼吸增数。
站立时,肢体交叉,弯腕或向外展开,顽固性胃肠卡他。
嗜睡,步态蹒跚,突然卧地和短时间的痉挛等神经症状。
进而骨骼明显变形,主要表现为管骨和扁平骨逐渐变形、关节肿胀、骨端粗厚,尤以肋骨和肋软骨的连接处明显,出现佝偻性念珠状物。
骨膨隆部初有痛感。
四肢管骨由于松软而负重,致使两前肢腕关节向外侧凸出而呈内弧圈状弯曲(O形)或两后肢跗关节内收而呈“八”字形分开(X形),以前肢显著。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简称PED)是一种病原体通过肠道感染的猪病,主要特征是急性水样便、腹泻。
它是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简称PEDV)引起的。
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单股正链RNA病毒。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婴猪死亡率升高、水样便、消化道不适、食欲减退等。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病原易通过直接接触、饲料、水源、装运工具等途径传播,因此高密度养殖场易发生病毒的传播,导致疫情扩散。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对于发生水样便的猪群,应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
通常可以使用直接免疫荧光、PCR以及病毒分离等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
而对于临床症状典型的水样便,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对病因进行初步判定。
预防与控制猪传染性肠胃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养殖场环境和设备,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其次是对新入栏猪进行隔离检疫,防止病毒的输入。
合理调控饲料,增加饲养密度,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也是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关键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养殖场,应该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病毒不会进一步传播。
可以使用灭活疫苗和强化免疫来保护猪群免受病毒感染。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种严重影响猪养殖业的疾病。
及早发现疫情,加强病原学检测和实验室检验,做好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场要加强卫生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以减少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
养殖技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养殖技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一旦发生,在猪群中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未免疫猪群大部分猪受感染。
危害程度与病猪的日龄、母猪抗体状况和流行强度有关。
在临床上,该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度死亡为特征;仔猪先是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并含有凝乳块。
病猪迅速脱水,体重明显下降,精神委顿,采食减少或停止,死亡率高达50%~100%。
5周龄以上猪感染死亡率极低,较大或成年猪几乎不死亡。
剖检死亡猪,可见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可见有小点状或弥散出血;小肠扩张变薄,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
架子猪、肥猪发病率也较高,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灰褐色,发生一日至数日后减食、无力,体重迅速减轻;有时出现呕吐,病程约l周,但很少发生死亡。
哺乳母猪常与仔猪一起发病,且初产母猪多发,表现食欲不振,有的呕吐,体温升高,严重腹泻,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3天~7天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怀孕母猪和成年公猪感染后常不表现症状,少数的仅表现轻度水样腹泻,一般3日~10日痊愈。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式,常采取下列措施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春季防寒保温以及卫生消毒。
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
规模养猪场要实行“全进全出”管理,才能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对冬春季产仔的母猪,在分娩前30天,用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注射3毫升,用高免血清和康复猪的抗凝血给新生仔猪皮下注射5毫升~10毫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配合使用抗菌药物补液,以防止脱水与继发感染。
猪发病期间,要适当停食或减食,及时补液。
母猪全群可添加利诺+抗病毒I号饲喂;病猪(尤其是仔猪)在患病期间大量补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供给大量清水配合维多利饮水,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PED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诊断1. 临床症状:PED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病猪在感染后往往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粪便呈黄白色水样便,且有恶臭。
同时病猪还会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2. 实验室检测:病猪的粪便样品可用于PED病毒的检测,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反转录PCR(RT-PCR)技术。
还可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等方法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PED。
3. 病理学观察:病死猪的组织标本检查是确定PED的重要手段之一。
病理学观察可以发现肠道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和脱落,以及小肠黏膜的炎症和水肿等特征性改变。
二、防治1. 疫苗预防:疫苗接种是预防PED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PED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等。
猪场主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PED的爆发风险。
2. 环境消毒:PEDV对常规消毒剂比较敏感,因此猪场应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定期对猪场的地面、墙壁、饲料槽等设施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PEDV的传播。
3. 强化管理:猪场应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避免外部病原菌的输入。
在猪场内部,应加强对猪群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定期进行疫病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隔离与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营养支持:在猪群发生PED时,要给予病猪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
可以通过饲料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帮助病猪恢复健康。
5. 药物治疗:目前针对PED的特效药物尚未出现,但可以根据病情给病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减轻病害程度。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及防制

一
传染病 , 本病 以呕吐 、 水样腹泻 、 脱水为特 征。发病急 、 传染 快、 各种 年龄 的猪都 可 以感染 ,仔猪 病死 率高 ,一般 死 亡 率在
1 0 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 原因。 0 %,
般 情况 下猪轮状病 毒主要发 生于 8周龄 以பைடு நூலகம் 的仔 猪 。
虽然也表现为呕吐 , 没有 猪传染性 胃肠炎严重。病死率也较 但
3 病理 变化
病死猪 消瘦 , 眼结膜苍 白, 严重脱水 。主要病变在 消化道 , 尤 其是 胃和小 肠 , 胃黏膜 充血或 出血 , 胃大弯 黏膜淤 血 , 胃臌 胀, 内充满未 消化 的凝 乳块 。胃底部黏膜轻度 出血 , 黏膜下有 出血斑 。小肠肠 管扩张 , 肠壁弛缓、 菲薄 、 呈半透明状。肠绒毛
萎缩, 小肠 内有黄 色泡 沫状 液体和未 消化 的凝乳块 , 黏膜严 肠
重 出血 , 淋巴结肿胀 。回肠 、 空肠 黏膜 面肠绒 毛萎缩 、 变短是本 病特征性病变 。
为排焦黑 色粪便或血痢并 突然死亡 。 慢性病例常见于 6 2 - 0周
龄的育肥 猪 , 病死 猪一般低于 5 %。下 痢呈糊状 , 棕色或水样 ,
时 左 右 即 突 然 发 病 , 始 有 12头 发 病 , 后 相 继 发 生 腹 泻 。 开 - 以
染 ,0日龄 以内的哺乳仔 猪发 病率 和死 亡率 都很 高 , 1 常因严重 的腹 泻、 脱水而 引起衰竭死 亡 , 断奶猪与育 肥猪 和成年猪 的症
状较 轻 , 一般 多数 能 自然康 复。潮 湿阴冷 、 小 、 闭猪舍 , 狭 密 卫
经 3 7天腹泻后 , ~ 可逐渐康复 , 但体质虚弱 , 影响生长发育 , 有
的会形 成 僵 猪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探讨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由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病毒性的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哺乳仔猪养殖管理期间发生流行率最高的一类消化道疾病,从当前生猪养殖领域发展情况来看,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的发生流行率最高,并且呈现地方性流行和周期性流行的态势。
患病猪感染之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呕吐和水样腹泻,机体严重脱水,年龄越小的猪群感染该种疾病之后死亡率越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传染性胃肠炎划归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划归为三类动物疫病。
本次研究探讨了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降低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的胃肠道疾病,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接触传播特征,一旦在一窝猪群当中出现个别患病猪,就会通过污染周围环境等方式实现病毒的快速传播蔓延,一般经1~2天,整个仔猪群都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与大多数冠状病毒相同,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就传播速度较快的特征,感染之后不同年龄的猪群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对10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大多数患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突然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机体严重脱水消瘦。
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猪还会表现为严重的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养殖周期变长,上市时间推迟,增加了养殖成本,会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损失。
饲养管理人员在开展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流行与日常的不科学养殖管理,尤其是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不当,卫生环境不良密切相关,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认真解决饲养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防治的针对合理。
一、流行特点1、发病原因从当前中传染性肠胃炎的发生流行现状来看,主要以哺乳阶段的仔猪发病流行最为严重造成的死亡率最高。
新生仔猪出生之后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功能,养殖环境是否良好,会对猪群的身体抗病能力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作者:曾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2期曾毅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养殖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爆发后会在猪群中迅速感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治疗的话很可能导致大量病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难以预估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减小猪传染性胃肠炎所带来的危害,有必要加强防控,落实相应的诊断与治疗工作。
一、发病情况2018年2月初,云南省某养猪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疾病,尤其以仔猪受影响最为严重。
在疾病爆发后,大量仔猪被感染,发病率高达70%,同时有不少仔猪死亡。
发病仔猪有体温高、下痢、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饮水量减少等症状。
另外部分母猪、育肥猪也感染该疾病,出现腹泻、少食、粪便恶臭等病状。
养殖户发现问题后立即对饮水及饲料进行控制,同时向病猪注射抗生素药物,不过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之后养殖户向当地畜牧兽医工作站求助,后者着手对病猪临床症状进行研究。
二、临床症状对病猪进行观察,发现猪仔在感染该疾病后体温会迅速升高,通常体温会达到40℃。
之后猪仔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消退等不良症状,同时伴随有流泪、呕吐、腹胀的情况。
再然后病猪会剧烈腹泻,粪便恶臭,一段时间后便呈水样便,其中还含有气泡。
不同病猪粪便颜色略有不同,主要包括黄色、淡绿色、灰色等。
取病猪水样便进行pH值检测,结果呈酸性。
再之后病猪会逐渐消瘦,皮毛变得粗乱,脱水严重,最终死亡。
对发病猪群进行观察,发现病猪日龄越小,其病程往往越短,同时死亡率往往更高,仔猪在发病后2~7d内便可能死亡。
而3周龄以上病猪死亡率虽然要小得多,但其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对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三、病理变化对病死猪进行解剖,解剖过程中发现其皮肤已经失去不少弹性,同时存在明显结膜发绀现象。
解剖后发现病猪脱水严重,同时胃内剩余食物极少,充满凝乳块或绿色黏液,其中前者为病程2~3d后死亡的病猪,后者为病程4~5d后死亡的病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仔猪, 大猪为隐性感染 , 症状与病理变化较轻微 , 病死率低 。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以寒 冷季节多发 , 多发于 8 周 龄以下的
常发生 于 1 0~3 0日龄内的仔 猪。呈地方性
脱水 , 减轻酸 中毒 , 维持 体内酸碱平衡 , 改善体液循 环 , 缓解 症状和注射抗 菌素 , 防止继发感染 。 补足适量的电解 质溶液 ,
各种 年龄 的猪均 有易感性 , 1 0日龄 以 内的仔
的仔猪 , 1 周龄以上很 少发病 。 病程 为最急性或急性 , 偶有呕吐 , 排红 色 粘稠粪便。小肠 出血 、 坏死 , 肠 内容
猪发病 率和病死率较 高 , 断奶猪 、 肥育猪 和成年猪 的症状较 轻, 大多数 能 自然康复 。 病猪 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 本病多
对症治疗 , 减少死亡 , 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 保持仔猪舍的温 度和干燥 。可让仔猪 自由饮服下列配方溶液 : 氯化钠 3 . 5 g , 氯 化钾 1 . 5 g , 碳 酸氢 钠 2 . 5 g , 葡萄糖 2 0 g , 水 1 0 0 0 mL 。为防止继
流行 , 季节性不 明显 , 发病率 中等 , 病死率不高 。病程为急性
或亚急性 , 排 白色糊状 稀粪 。 小肠呈卡他性炎症 , 空肠绒毛无
萎缩或局部性萎缩病 变 , 能分离 出致病性 大肠 杆菌 。抗生素
和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有较好 的疗效 。
发感 染 , 对 2周龄 以下 的仔猪 , 可适 当应用抗 生素及其 它抗 菌药物 , 如庆大霉素注射液肌 肉注射 。
2 鉴 别 诊 断
一 黑龙 江省 讷河市 城镇动 物检 疫所 ,讷 河猪群整个 1 6 1 3 0 发病 0 — , 应立 即采取封锁措施 。隔离病猪 , 对病猪
浅析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

国畜禽业中种2020.1浅析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侯志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644011)摘要:本文主要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理变化和症状分析作为依据,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详细论述,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出现,防止疾病隐患的蔓延。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治疗效果作者简介:侯志强(1967.10-),男,四川省宜宾市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禽疫病防控与产业发展。
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来说,作为急性猪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主要由病毒所致,其传染性特点比较显著,严重威胁仔猪生长健康,一旦发病,极易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出现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要加强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将猪传染性肠胃炎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给予养猪行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1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相关概述分析1.1病理变化在猪胃部和小肠中得到充分体现,仔猪胃部会迅速膨胀,解剖后并无乳块,胃底部黏膜出血现象比较严重,小肠中液状物主要呈现黄绿色和白色。
小肠肠壁比较薄,最后导致肠管、周围的淋巴结增大,炎症由此产生。
在肠管淋巴管处乳糜尚未出现,肾部肿胀现象明显。
1.2症状分析猪传染性肠胃炎疾病的一大特点是潜伏期可高达一周以上,其病发比较迅速,不同年龄的猪在患病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同,猪患病后毛色比较暗沉,食欲不振,体温严重超出正常温度,其症状主要包括呕吐和腹泻等,而且脱水现象比较明显,在短期内迅速掉秤。
在病猪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肠胃蠕动的流水声比较明显,在粪便中也会发现血液。
对于哺乳母猪来说,患病后身体机能迅速下降,乳房收缩比较明显,甚至会传染给仔猪。
泌乳量降低迅速,同时经常出现不泌乳现象,在乳汁中难免会携带病毒,这对仔猪生长产生严重影响[1]。
此外,对于种猪和怀孕母猪来说,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一个周便可恢复,但母猪也会出现流产现象。
通过对病死猪进行尸检,胃部和小肠等是病变的主要位置,黏膜充血症状明显,而且肠内携带白色或黄绿色的液体。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肠炎症,该病最初在英国发现,后经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广泛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到了猪的养殖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和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泻,甚至轻度呕吐和食欲下降。
一般病变时间不长,病程较短。
严重的病例中,病猪容易出现脱水,同时可导致其他呼吸方面问题等一系列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该病不会传染给人类,因此不会产生威胁。
1. 病毒检测: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是以病毒检测为主,目前常用的是RT-PCR技术,因为它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优点。
2. 检测病原体抗体:在靠近病菌的体表检测病原体抗体的浓度,可以判断染病的程度和病理进行性,以及病情是否治愈等细节信息。
3. 组织学检查:将感染后的明显组织部位借助显微镜或其他仪器切片,对细胞、组织发生的形态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
4. 症状检查:如上所述,病猪出现的病征会影响营养消化、水平衡等方面,因此上述病征的出现也是诊断该病的可能指标。
1. 锁定感染区域:病症发生地轻易形成传染病毒污染区,对生物界造成严重的累及,化繁为简建议清除感染区域,以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2. 确定病猪:病猪不应该留在养殖场里生活,建议将其划分到特定的隔离板块定向治疗,并根据情况预见治疗方案。
3. 注重临床诊断和细节化病理管理:应注重病毒检测和病原体抗体检测,对感染率高的猪群更需要关注病理管理和检测。
4. 引入预防和控制技术:预防和控制技术是治疗传染性肠炎的有效措施,建议通过给病猪接上对该病病毒较为敏感的F4菌株,或使用铜催化剂、多种酸等特殊材料进行预防。
总结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种引起猪肠胃炎症的病毒性疾病,其症状轻微,病程较短,但是会使猪群的生长情况受到严重影响。
为避免此类病毒的爆发,养殖者们需要严格实行隔离、病毒检测和病原体抗体检测等措施。
当然,建议采用预防和控制技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此类疾病的感染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肠胃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简称PED)是由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简称PEDV)引起的猪类急性传染性肠胃炎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的特点。
PEDV病毒主要侵犯幼猪,呈急性传染性,常引起高病死率,严重危害猪类养殖业。
它主要通过病毒粒子在变形病毒基因组特有的包膜蛋白的参与下,进入肠上皮细胞并复制繁殖,导致猪肠道感染性疾病。
目前PED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得到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对PED的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PED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一、PED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1)幼猪普遍表现为急性水样大便,甚至出现血样大便,伴有腹泻、脱水、消瘦、食欲下降等症状。
(2)乳猪和非断奶仔猪感染PED后,临床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而断奶仔猪可表现出腹泻、脱水,但较不明显。
(3)母猪和育肥猪可出现轻微或无明显症状,但可通过症状轻微病毒携带者继续传染的特点,造成猪场内的PED传播。
2. 病理学
(1)病理学表现为肠粘膜出现糜烂、水肿,肠长增厚,肠腔充满黏液和血性分泌物。
(2)在肠上皮细胞中,可见到典型的小凸起病变,绒毛膜破坏、充血、水肿和出血。
3. 实验室检测
(1)采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RNA检测,是目前诊断PED的首选方法。
(2)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PEDV 抗体水平,通过对比感染前后抗体滴度变化,可以判断PEDV的感染情况。
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1)加强猪场内的卫生管理,做好猪场的日常消毒工作,保持猪场内的卫生环境。
(2)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定期检查猪场疫情,对于疑似感染PED的猪立即隔离处理。
(3)在猪舍门口放置消毒液,对进出猪舍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的传播。
2. 加强疫苗研发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PED的方法,因此将疫苗防疫作为PED的主要预防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研发了PEDV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多种疫苗,为PED的预防提供了前提条件。
PED疫苗接种是预防PED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猪对PEDV的抵抗力,降低PED的传播风险。
3. 加强免疫管理
(1)对于幼猪,要加强对母猪的免疫管理,保证生产的仔猪吸取充足的初乳,提高抗体水平。
(2)对于生产猪场,要加强对成年猪的免疫管理,提高对PEDV的免疫力,减少传染风险。
4. 临床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PED的猪,采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对症治疗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
抗生素能够减轻继发性细菌感染,对症治疗则能够减轻猪的痛苦,提高病猪的存活率。
PED的诊断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生物安全措施、疫苗研发、免疫管理和临床治疗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加强对PEDV的监测,加强对猪场的管理,研发有效的PED疫苗,提高猪对PEDV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PED的传播和感染问题,减少PED 给猪类养殖业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