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的贡献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五节 第五节 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第五章第五节  第五节 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会引起国际形势的紧张,实际上由于它们的影响,一些地区 性热点问题难以得到和平解决。 世界各地存在着一批热点问题,而且不时发生新的冲突。可 能波及到更大的范围,造成局势的动荡不安。
4
一、中国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确认
搞好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 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 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大小,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就会大”
9
四、中国对外政策总目标的新内容和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提出
1986年3月25日,中国总理在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的报告中, 提出“中国从本国人民而后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 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总目标。” 。
1988年底,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两件事要同时 做。”“应该提出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理论。”
8
三、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中国明确宣布核出口的三项原则: ➢ 保证用于和平目的, ➢ 保证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实施保障监督, ➢ 保证此项出口不转让到第三国。
5、中国积极同各种国际经济机构建立联系,多方 争取资金和技术援助。
➢ 1984年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 1986年加入亚洲开发银行,1987年成为董事国。 ➢ 80年代开始接受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援助。
2
1985年3月,邓小平 在北京会见由会长 五岛升率领的日本 商工会议所访华团。 他在谈话中指出和 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的两大主题。
一、中国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确认
80年代存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美苏之间核军备竞赛没有停止,裁减军备的谈判尚未见到任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应发挥的作用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应发挥的作用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应发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该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应发挥的三个角色:积极参与者、平衡者和引领者。

首先,中国应该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参与者。

积极参与意味着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并为制定新的规则和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例如,中国可以扩大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和代表性,通过这些渠道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平和包容。

其次,中国还应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平衡者。

秩序的平衡对于维持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至关重要。

中国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位置来平衡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例如,中国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起到积极的桥梁作用,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等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

最后,中国还应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引领者。

引领意味着中国应该推动和提供全球经济的方向和动力。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向更加公正和可持续。

此外,中国还可以在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变革和创新。

实现这些角色的发挥,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中国应加强自身经济实力和。

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才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设中更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

其次,中国应积极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多边主义的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最后,中国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发展。

中国在国际秩序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秩序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秩序的演变过程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20世纪至今,中国扮演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从被迫遵守者的角色,变成了秩序的参与者,再到秩序的重要参与者,发展到今天的新秩序的塑造者之一。

在1941年珍珠港事变之前,中国是国际秩序的被迫执行者(这种被迫执行在很多时候,是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因为清朝灭亡后国内连年内战,中国的国力损耗过巨,全世界主要的强国几乎都要求虚弱的中国遵守其自清朝以来其为中国制定的国际秩序准则。

1941年珍珠港事变之后,中国的国际作用开始凸显。

为了牵制日本的力量,英国、美国、前苏联开始重视中国的作用。

中国开始在国际秩序中,扮演重要参与者的角色:抵抗了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陆上军事力量。

这时候的中国,担任了秩序参与者的角色。

1957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开始在东亚、东南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在越南战场先后同法国、美国交手之后,中国开始成为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之后,这一角色的作用,愈发凸显。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尤其是亚洲开发银行的建立,中国从规则的重要参与者,完成了向规则制定者角色的转变。

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是中国开始主导某一层面的地区经济事务的开始,也是中国成为世界秩序的制定者的角色之一的标志。

当前所实行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下开展,具有浓厚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迫切要求建立起国际新秩序,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了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一)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关系民主化众所周知,国际旧秩序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下建立的,本质就是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上升,世界上很多热点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协调,我们也正越来越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在地区和国际经济事务中所扮演的积极和建设性角色不可或缺。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贸易、国际发展和减债、金融稳定、能源等国际重大经济问题上与各方进行了坦诚对话和交流,积极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并通过自身努力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发挥了中国作为南北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经济危机时刻大力购买美国国债,对稳定经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起到了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

中国在对伊朗核问题和朝韩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对事态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肯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保护带动了世界文化保护风潮。

国际经济新秩序,要认识这个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下国际秩序这个概念。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

国际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由少数大国按照发达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

它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所谓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为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对反映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现行国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所形成的、能真正体现公平互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机制。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当前的国际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式确立的,其突出标志是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其对国际事务的长期管理,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有归属感,既是其创建者之一,也是获益者和贡献者,同时还是改革的参与者,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秩序变革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中国是战后秩序基本原则的积极维护者,坚定捍卫有关二战的正确历史观,坚决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另一方面,中国又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担负着推动国际秩序不断优化完善的历史责任。

中国新时期的对外战略全面展开,基本形成以“中国梦”为统领,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根基,以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等原则为基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正确义利观”等理念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形成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目标的系统战略布局。

在这一布局下,中国同主要大国的战略合作与对话进一步拓展。

中国提议与美国共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通过“庄园会晤”和“瀛台夜话”两次“习奥会”深化战略互信,力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签署两军规避冲突谅解备忘录。

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高水平推进,签订《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及西线天然气管道供气协议,确立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发表10年来第二份对欧政策文件,规划未来5-10年中欧合作蓝图,全面推进务实合作迈向创新合作;同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中国则力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加强战略合作。

在这一布局下,中国同亚非拉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倡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亚洲理念引领地区发展,以亚洲智慧化解安全难题;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构想,强化与周边各国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沿线多国群起响应;“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两年来,已有沿线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在新的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以特定的国际格局为基础的。

国际格局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世界上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具有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特点。

现行的国际秩序,即旧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与当时的国家政治、经济关系会世界格局相适应的,其基本特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旧的国际政治秩序严重危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安全。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极端不公正、不合理,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会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超级大国凭借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优势垄断国际事务,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压迫、奴役和掠夺,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南北问题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纠纷与冲突的频率日益增高。

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一种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第二,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反对凭借军事优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

第三,世界各国主权平等。

所有国家不论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世界事务的权利。

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

第四,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

每个国家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苏联的解体后,两极格局彻底终结,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共产党敏锐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世界政治多极化中国地位作用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二战后,世界大国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从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 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

早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实力地位的相对削弱,西欧、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增长,以及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壮大,两极格局的基础已逐步动摇,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然而,多极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多极格局仍未定型,世界格局还处在变化调整之中。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各主要力量间的实力对比很不平衡,差距很大。

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各方面实力均居各国之首。

其试图凭借其目前的"超强"实力,构建一个由它来主导的"单极世界"。

用美国领导人的话来说,就是要"领导世界"。

以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

但其他大国则不会听任美国的所谓"领导",他们正在不断地发展自身,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如今世界已形成多股力量与美国抗衡:1;欧盟,随着其内部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人口超过美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政治经济实体,其无疑要在当今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专题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新中国建立的意义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一、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从此,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济、政治、国防沙交、科技等各条战线,建国以后也取得了辉煌的、灿烂的成就。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力量不断增强,作用不断扩大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增长。

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落实;2008年奥运的成功举办,都显示了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有效的扶贫措施,提前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3.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5.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3年恢复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日益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获金牌榜第一名。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

7.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和发展,为维护第三世界的正当权益和支持第三世界的正义斗争,为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为解决地区争端、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为保持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国际政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国际秩序的建立是各国综合国力长期角力的必然结果。

而国际秩序的建立维持,多由国际社会中的主要大国决定。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建立了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由美苏争霸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旧有的国际秩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国力衰颓,遭人欺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实施,中国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大。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他的崛起是必然的结果。

那么中国在面对现如今的国际秩序应该有怎样的应对策略呢?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程在会上就表示,中国崛起是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前由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已经容纳不下中国的体量,中国所发挥的作用也受到限制。

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主张,同时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要求增加话语权的诉求,这对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形成冲击。

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提升自己的实力是最为重要的策略。

现如今世界虽然小摩擦不断,但是总体环境还是和平的。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势必不能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以参与争霸或称霸,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从而发展自己。

其次,与其他国家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中国在与他国外交时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而面对如今的国际社会,中国要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作为后起的大国,想要和平崛起必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以减少阻力,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

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让国际社会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9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1框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9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1框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逻辑脉络:从宏观上看,客观实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党和国家在遵守国际社会变动和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全面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制定的;从微观上看,关注国际形势,树立世界眼光,是公民提高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重要条件。

知识结构:第九课主要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决定性因素,在国际交往中捍卫国家利益。

第十课主要从动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趋势,并在这一基础上讲述我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当今时代的主题及其主要障碍,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的努力,世界多极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我国对外政策的内容与作用。

素养要求:政治认同:通过比较体会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和外交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同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明确联合国需要通过改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精神:领会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变动的规律,正确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发展趋势。

公共参与:善于运用国际规则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通过大国外交、多边外交、主场外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国际组织的分类。

2.解释与论证:全面认识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辨析与评价:评析“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在捍卫国家主权方面的政策。

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联合国的作用,明确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3.法治意识:从国际法的角度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

4.公共参与:通过关注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体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一、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1.主权国家(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中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的角色担当

中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的角色担当

中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的角色担当作者:王巧荣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25期[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依据时代特点,为应对当今世界复杂严峻的局势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推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目标追求,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和”文化的当代延伸,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表现了中国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兼爱互利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理念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目标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各国及其相互关系都发展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与之同步,世界也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国际冲突、强权政治等传统安全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威胁,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危机、信息安全、非法移民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对国际社会的威胁日益加重。

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权力、身份、地位变化,必然也会带来责任和战略目标的变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依据时代特点,为应对当今世界复杂严峻的局势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推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目标追求。

“命运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亚洲各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先后提出过“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讲话,首次谈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一、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思想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贯通,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包含的国际政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或者叫联合和合作。

”[1](P415)这三句话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的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国际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

据此,我们把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冷战时代结束以后,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但国际局势依旧动荡,地区性冲突与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强,而心的矛盾和冲突都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需要。

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

”[2]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在许多国家煽动动乱,实际上是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2]推行强权政治的一些国家,往往借口“人权”、“民主”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对发展中国家说三道四。

邓小平认为,就民主而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不需要民主,“民主是我们的目标。

”[2]但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

世界上那末多伊斯兰国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穆斯林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2]就人权而言,“真正说起来国权必人权中要得多。

”[2]“西方的一些国家拿什么人权、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实际上是要损害我们的国权。

搞强权政治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资格讲人权,他们上海世界上多少人的人权!从鸦片战争心略中国开始,他们伤害了多少中国人的人权!”[2]在邓小平看来,谈人权离不开国权,人权首先由国权保障的人的生存权、发展权。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选择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选择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选择
一、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和平与发展对世界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以自己的实际力量,对解决地区争端、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中国的选择
中国的选择是,“开大门、走大路”,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一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理性,以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一直倡导用互利共赢取代零和博弈。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跟其他国家争夺地区和全球霸权,而是为了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同时,中国坚定地希望,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让中国的发展也能惠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社会越是有人鼓噪“脱钩”,越是有人煽动打“新冷战”,中国越是坚定地选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用

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用

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用专业:13环境设计姓名:名冲班级:环境设计2班学号:13104167摘要:21世纪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物价上涨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国民综合素质下降,城乡经济水平的停滞不前,政治与经济诸多方面没有完善,中国需要加强在国际中经济秩序提高。

关键词:中国社会经济形势,政治与经济,中国当前政治经济情况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1世界经济体制壁垒逐步明确。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经济管制的放松管制,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下降,就形成了“无国界的市场”。

2科技继续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与传统的“起源”和“消费”已经失去了意义,商品、服务的地域界限,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比过去更有效。

3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

以其独特的优势,借助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跨国企业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办事处遍布全球,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建立,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主张经济政策在80年代中期,中国明确提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有效的,它反映了新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新的国际秩序主要是两个方面: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

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如下:所有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所有国家都有权采取它的资源和发展的有效控制;所有的国家都有权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重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提供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使货物的主要领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贸易、金融、债务、货币、金融等。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包括: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并讨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解决方案;根据自己的国情,国家的权利,他们的社会自主选择,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国家边界的不可侵犯的国家之间的争端的原则;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不得使用武力威胁或在国际关系。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30年后,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变。

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参与者。

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这是角色的转换。

角色定位很重要,定位不好则会自缚手脚,有碍发展。

所以,当前处于关键期的中国,其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

自从二战以后,形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级格局的国际秩序随即形成,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大国沙文主义造成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

在冷战格局下,美苏两国不断进行政治对抗与军事竞争,他们都以各自阵营的领导者自居,对别国内政强行干涉,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

这一时期国际秩序的基本特点是:大国推行强权政治,支配国际事务,插手地区事务、干涉他国内政。

经济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和货币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大国欲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和有力工具。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格局的结束,大国都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并从中获益,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在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谋求自身地位;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在通过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方式突破旧有秩序。

21世纪,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中首先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不平等的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有了主张同样要有所作为,中国还需要正确定位积极推动新秩序的建设。

1.要遵守并改革国际秩序邓小平于1974年参加联大会议时,曾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后来一直坚持这个主张。

【经济类论文】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讨

【经济类论文】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讨

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长期以来遭受国际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因此,一贯主张改变这一状况。

不过,真正形成全面、明确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并使之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

一、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冷战结束前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率先提出了建立包括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在内的国际新秩序主张。

1988年9月21日,邓小平在同斯里兰卡总统谈话时首次公开提出:当今世界“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也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同年10月4日,邓小平对来访的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现在要研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他明确指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现和平共处与友好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就是要解决南北问题,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又说,“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这五项原则非常明确,干净利落,清清楚楚。

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来指导国际关系。

”在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的空前变化刚刚开始,许多走向尚未完全显露的情况下,邓小平的这些见解和主张充分反映了他的魄力和远见卓识。

明确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

1989年10月,他又重申,“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我特别推荐五十年代由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新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

新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

新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摘要:一、前言二、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三、新中国对联合国各项工作的贡献1.和平与安全领域2.发展领域3.社会与文化领域四、新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五、结论正文:一、前言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在联合国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在联合国各项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

二、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一直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在联合国中,新中国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新中国对联合国各项工作的贡献1.和平与安全领域新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各项工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地区冲突中,新中国坚定支持各国民族解放事业,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发展领域新中国重视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新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新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专门机构的工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社会与文化领域新中国支持联合国在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务,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新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专门机构的工作,促进全球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新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中国重视与联合国各会员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新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全球性环境协议的谈判与实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

五、结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的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推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在一系列多边机制中,中国积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推动各方平等参与和协商一致达成共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努力。

其次,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互联互通的丝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了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体系的建设,为维护国际法治和全球治理作出了努力。

同时,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全球治理方案,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

总的来说,中国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不断为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世界和平作出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