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系统产生生物粘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系统产生生物粘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循环水系统产生生物粘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自从2007年6—9月,生产系统常出现工艺介质泄漏,水体发黑、浊度上升、发生恶臭,污染环境,冷却效率下降等现象。水质恶化常表现在:①氧化性杀菌剂投加数量增加,但余氯仍检测不到;②加入的锌盐发生沉淀,起不到加速成膜、修复破损膜的作用;③塔板、填料、换热器微生物粘泥严重超标,影响换热效果;④因微生物酶的作用,聚磷的分解率达到90%以上。
1 生物粘泥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微生物粘泥是指由于水中溶解的营养源而引起细菌、丝状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群的繁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有泥沙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附着的或堆积的软泥性沉积物。在日常运行中,换热器不及时反冲,导致杀菌处理过的高浊度水流经管道时,因流速慢,导致粘泥在此沉积,加速设备腐蚀。其次,由于介质泄漏,如:硫化氢、油等,为微生物粘泥提供了条件,粘附度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其的生长,还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大量有机营养源,加剧其在粘泥表面的繁殖,从而导致粘泥量的增加。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粘泥不仅会降低换热器和冷却塔的冷却作用,恶化水质,而且会加速设备腐蚀,隔绝药剂对金属的作用,使药剂不能发挥应有的缓蚀阻垢作用,降低杀菌效果,使设备不能长周期运转,影响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粘泥对金属设备的危害尤为严重。一方面加速垢下腐蚀,另外,有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分泌物还会直接对金属构成腐蚀。藻类在日光的照射下会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及重碳酸根等碳源起光合作用,吸收碳源作营养而放出氧,因此,当藻类大量繁殖时,会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氧的去极化作用,腐蚀过程因此而加速。
2 控制粘泥措施
(1)排查工艺介质泄漏源,及时查漏消漏,阻止粘泥继续生长,破坏其生存环境和条件。
(2)强化加氯杀菌,将药剂投加浓度增至150 mg/L,且加药1 h后分析循环水中的余氯,使水中的余氯质量浓度稳定在0.3~0.8 mg/L。待循环水运行24 h 后,开始置换,使水中浊度下降至20 FTU。
(3)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异噻唑啉酮,运行24 h后置换,使浊度降为20 FTu。
(4)加剥离剂(由季氨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消泡剂,运行一段时间后置换,使浊度降为20 FTU。
(5)进行预膜,加大缓蚀剂用量,提高预膜效果。
(6)联系后用水工段开反冲阀进行排放置换。
3 加强管理,重视监测
为了在此后能更好地控制粘泥的生长,需遵循如下原则。
(1)平时,注重观察凉水塔、填料、塔壁及各个出水孔,是否有粘泥或菌胶团出现。
(2)应认真对待浊度、余氯、COD含量的分析,并增加监测次数,以便及时分析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3)水质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配合后序工段积极参与查漏,进行调查分析。
(4)针对水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处理方案,搞好化学清洗工作,及时将危害降至最低。
(5)建立加药台帐,加强药剂管理,适时适地投加氧化性与非氧化性杀菌剂。
(6)建立水质异常情况台帐,及时分析原因,提高专业水平。
(7)进行挂片试验,通过观察挂片了解水中微生物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