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3

合集下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今天,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

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

专题6 第16课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答案

专题6 第16课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 秦始皇本纪1.通假字(1)寡人以眇眇..之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为置王,毋以填.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万世世不轶.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1)下⎩⎪⎨⎪⎧王翦将上地,下.井陉: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率群下.以造谤: 下.外羡门: (2)复⎩⎨⎧ 五帝不相复.: 乃并复.丰,比沛: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3)并⎩⎨⎧ 并.阴山至辽东: 及并.天下:(4)面⎩⎨⎧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3.古今异义词(1)昔者五帝地方..千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降.越君,置会稽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法度衡石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博士七十人前.为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树.草木以象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面的句子。

山西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苏教选修《<史记>选读》山西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苏教选修《<史记>选读》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属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④勃九岁,善属文。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事不师古而能长者,非所闻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二、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吞并B.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致力于C。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全部D。

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

祭祀三、下面句中加点字用法,判断正确一项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②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④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四、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句〔〕例句: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古之人不余欺也。

微斯人也,吾谁与归?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D。

秦军破燕军易水西。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人诗歌,请结合全诗从思想内容和章法布局上谈谈你对最后一句的认识.焚书坑 (唐) 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

〞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

〞六、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苏教版选修-史记-16.《秦始皇本纪》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16.《秦始皇本纪》练习(附答案)

《秦始皇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3.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4.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辨证的看待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整个华夏大地,使社会稳定下来。

于是,赢政出现了,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终于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仅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检查预习,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井陉(xíng)王贲(bēn)雨(yù)雪眇眇(miǎo) 谥(shì)朕(zhèn)辟(bì)禁黥(qíng)3学生自主梳理课文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1)通假字彗星见东方“见”通“现”寡人以眇眇之身“眇”通“渺”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填”通“镇”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拂”通“弼”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取”通“趋”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臧”通“藏”闭中羡,下外羡门“羡”通“埏”虽万世世不轶毁“轶”通“迭”(2)古今异义昔者王帝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古义:不超过今义:表示转折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古义:在家今义:主持家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古义:到了今义:另起一事(3)词类活用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名词作动词,坑杀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名词作状语,向东降越君,置会稽郡使动用法,使……投降一法度衡石丈尺数词作动词,统一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名词作动词,上前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意动用法,认为……是好的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使动用法,使……满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名词作状语,当面;形容词作动词,加重树草木以象山名词作动词,栽树(4)特殊句式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状语后置非死云阳省略句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何以相救?宾语前置尽闭工匠臧者定语后置(5)多义词初:初令男子书年开始初大人以臣无赖当初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当初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将军使王贲将做将军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率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将要兵:燕太子患秦兵至国军队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战争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兵器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军:东与燕和兵,军上谷驻扎破荆军军队晋军汜南驻扎面: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脸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背向发: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派遣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发沛中小儿得百二十人征发使:韩非使秦出使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派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指使人皆得以隶使之驱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下王翦将上地,下井陉攻占始皇下其议下交率群下以造谤在下位的人下外羡门放下(6)重点实词虚词:王之河南到秦用李斯谋,留非扣留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代理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捕获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命名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示众乃益发卒诣王翦军增加王翦谢病老归辞别寡人以眇眇之身凭借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显扬,称颂群臣皆以为便有利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希望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用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并阴山至辽东沿着吾闻殷周之王千岁统治所置凡七庙共道古以非今,饰虚言以乱实来以古非今者族用4课后作业:整理学习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思考课后阅读与探讨第二课时一..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翻译句子: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二.复读全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附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附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国家统一B.疆土辽阔C.喜庆丰收D.威声远播2.以下是考古发掘的秦朝的几方印章,据此判断秦朝()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D.地方推行了分封制3.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文物中多有发现。

下图所示阳陵虎符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等铭文,十分精美。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A.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B.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掌军权C.当时的君主与将领相互制约D.这是枢密院调兵的凭证4.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权力运行机制()A.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表明民主观念渗入政治体制5.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批儒家士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一大批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

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儒家力争恢复独尊地位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6.“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民心和民力。

”下面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A.制定《秦律》,称皇帝B.设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平南越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A.确立皇帝制度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8.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秦朝中央官制的历史记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丞相权力很大并得到皇帝信任B.丞相为百官之首并独揽大权C.御史大夫位尊权重等同于丞相D.御史大夫拥有一定的司法权9.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毋以填之B .虽万世世不轶毁C .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D .异取以为高C [A 项,“填”同“镇”;B 项,“轶”同“迭”;D 项,“取”同“趣”。

]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之.河南②秦王觉之.⎩⎪⎨⎪⎧③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④赵高为.郎中令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之:①动词,到;②代词,代这件事。

为:③介词,给;④动词,担任。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 B .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 C .群臣皆以为便.便:方便 D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 机:机关C [便:有利,适宜。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王翦将.上地 B .大雨.雪 C .以古非今者族.D .东.与燕合兵,军上谷 D [D 项为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率领”“下(雪)”“灭族”。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昔者五帝地方..千里B.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C.死而以行为..谥D.甚无谓..,朕弗取焉D[D项“无谓”古今义相同,均为“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意思。

A项“地方”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地”和“方”,地,土地;方,方圆。

指“土地方圆”。

B项“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

C项“行为”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行”和“为”,行,品行;为,确定,命名。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即御史大夫,秦汉三公之一,在君主左右掌管文书档案记录等事,又负责监察执法讨奸治狱,地位仅次于左右丞相。

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秦始皇本纪》出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作者司马迁。

《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秦始皇本纪》出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作者司马迁。

《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秦始皇本纪》阅读材料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嫪毐封为长信侯。

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

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

事无小大皆决于毐。

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

攻魏垣、蒲阳。

四月,上宿雍。

己酉,王冠,带剑。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毐等败走。

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尽得毐等。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车裂以徇,灭其宗。

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

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是月寒冻,有死者。

杨端和攻衍氏。

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桓齮为。

齐、赵来置酒。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臣等以死守之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改正朔,易服色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

彧年少时,南阳何顒异之,曰:“王佐才也。

”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

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

布既至,邈乃使刘翊告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

”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

又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

《秦始皇本纪》课堂练习一、加点字注音桓齮扈辄井陉颍川羌瘣王贲诣蓟城强起之郢大酺王绾著“皇”谥号仇雠黔首钟鐻千石暨黥卜筮郦山椁弩矢二、找出通假字并释义1、彗星见东方2、寡人以眇眇之身3、毋以填之4、无辅拂5、异取以为高6、奇器珍怪徙臧满之7、闭中羡8、虽万世世不轶毁三、加点字解释1、王之河南2、屯中山3、皆坑之4、体解轲以徇5、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6、王翦谢病老归7、大雨雪8、昔者五帝地方千里9、去“泰”,著“皇”10、唯上幸许11、群臣皆以为便12、又复立国,是树兵也13、廷尉议是14、一法度衡石丈尺15、地东至海暨朝鲜16、并阴山至辽东17、博士七十人前为寿18、他时秦地不过千里19、日月所照,莫不宾服20、臣闻殷周之王千岁21、自为枝辅22、而子弟为匹夫23、面谀以重陛下之过24、五帝不相复,各以治25、以非当世,惑乱黔首26、百家语27、悉诣守、尉杂烧之28、度不灭者久之29、四海之内献贡职30、增牺牲31、所置凡七庙32、群臣以礼进祠四、翻译句子1、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益发卒诣王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朕弗取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六章秦始皇本纪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六章秦始皇本纪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为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
(2)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车轮宽度统一。文字统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
B.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
C.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假:假装
D.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机:机关
解析:选C。假:代理。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选C。A项,都是动词“到”。B项,都是介词“用”。C项,连词,“然后”/连词,“却”。D项,都是连词,“就”。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同步练习一、秦始皇开创大一统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哪项功绩()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 修筑万里长城D. 书同文,车同轨2.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的货币,它的标准样式是()A. 圆形方孔铜钱B. 刀币C. 五铢钱D. 铲币3.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秦统一货币B. 秦统一车轨距离C. 秦统一文字D. 秦统一度量衡4.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 )A. 建立中央集权制B. 推行郡县制C. 确立丞相制D. 书同文,车同轨5.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官学读书③我每天早上都会打一套五禽戏④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秦王扫六台,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A. AB. BC. CD. D7.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重要纽带的是()A. 大修驰道B. 统一文字C. “焚书坑儒”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8.公元前350年,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 魏国B. 楚国C. 秦国D. 齐国9.《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统一文字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秦皇”的功绩是()A.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B.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D. 设立行省制度11.某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高中语文 专题六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六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秦始皇本纪(时间:40分钟总分值:56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臣皆以为便.便:适宜B.然后属.疏远属:连续不断C.车同.轨,书同文字同:统一D.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树兵:引起战争解析:选B B项,属:族属,同族的人。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六卿之臣,无辅拂B.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C.不为置王,毋以填之D.五月,天下大酺解析:选D A、B、C三项都有通假字。

A项,“拂〞同“弼〞,B项,“取〞同“趣〞,C项,“填〞同“镇〞。

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人善.其所私学A.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C.博士七十人前.为寿D.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解析:选B 例句和B项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项,形容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状语。

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之.河南秦王之.邯郸B.魏献地于.秦昌平君徙于.郢C.体解轲以.徇死而以.行为谥D.其.议帝号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解析:选A A项,动词,到。

B项,介词,向/介词,到。

C项,连词,来/介词,按照。

D项,表希望语气/代词,他的。

5.以下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斯反对这种做法。

B.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天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C.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尺寸和全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

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车辆的尺寸和文字等措施,对社会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始皇本纪参考答案

秦始皇本纪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1、王之.河南:往,到……去2、彗星见.东方:同“现”出现3、秦用李斯谋,留.非:采纳/羁留,扣留4、非博士官所职.:主宰,掌管5、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代理6、厚.招游学..:多,广。

游说之士7、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担心8、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示众9、乃益.发卒,诣.王翦军:增加。

诣:往,到10、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在那里称王11、王翦谢病老...归.:推说有病告老还乡。

谢,推辞12、大雨.雪:下雪13、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qiǎng勉强起用他。

14、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种植15、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学习16、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往日,以前17、六王咸伏.其辜.:都。

伏:受到(应有的惩罚)。

辜:罪。

18、无以称.成功:称扬,显扬19、其.议帝号:表示祈使,命令20、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zhuó附着,这里有留下、保留的意思。

21、死而以行为谥...:品行,事迹/名作动,封谥号22、甚无谓...:没有意义。

23、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同“镇”。

镇压,安定。

24、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希望,敬词。

幸:也是表示希望的敬词,可译为络予宠幸。

25、始皇下.其议.于群臣:交下。

议:建议26、群臣皆以为便.:有利,合适27、穿.治郦山:打通,凿穿28、悉诣守、尉杂.烧之:共,全都。

29、诸侯更相..诛伐:互相30、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方法,手段。

31、以非.当世:以为非,非难,否定。

32、廷尉议是.:对,正确33、更名民曰“黔首..”:也称“黎首”,指百姓。

黔,黑色。

34、虽万世世不轶毁..:dié更迭废除。

轶,通“迭”。

这里“轶毁”即指毁庙。

35、而子弟为匹夫..:指平民,一般的人36、书.同文字:书写37、赵高为郎中令,任用事...:掌握大权38、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努力,致力于。

39、并.阴山至辽东:傍,沿着40、树.草木以象山:种植41、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偶语:相对私语。

《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1-2-3

《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1-2-3

《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韩厥告赵朔趣亡B .故见龟策C .而怫学者D .而卒世不见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 距:拦截B .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 弑:杀(古代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C .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非:不是D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 袭:仿效★3.(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叔带持要而哭B.⎩⎪⎨⎪⎧ 赵宗灭乎,若号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C.⎩⎪⎨⎪⎧ 臣固闻王之胡服也遂之代,北至无穷D.⎩⎪⎨⎪⎧ 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以长南藩之地B .子必不绝赵祀C .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D .穷乡多异,曲学多辩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衣以文葆A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B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C .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D .小人哉程婴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5~9段,完成6~9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 祝:祝福B .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对待C .与我谋匿赵氏孤儿 谋:谋划D .谬谓诸将军曰 谬:假装7.下列关于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幸而男②即不灭,若无声⎩⎪⎨⎪⎧ ③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④然赵氏真孤乃反在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8.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屠岸贾杀死赵朔全家,而程婴隐忍不死,主要是因为赵朔的妻子有可能生下男孩,程婴要奉养他成人。

B .屠岸贾到赵朔家搜查时,赵朔妻子对儿子祷告,儿子“竟无声”这件事,未必真实,但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仍令人觉得可信。

C .“搜孤救孤”的故事,作者热情地歌颂了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鞭挞了屠岸贾的奸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感。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火掉六国,完成统一。

秦火六国的主要条件有①秦国实力的强大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贏政的維才大略④各民族的初步融合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2.据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共有右本相12人,左承相9 人,貝中非秦国人占到承相总数的6%以上。

此材料可说明扎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榄人才D.旧贵族势力严重削弱3.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而受传统和文化影响,齐国的君主奉行“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上,以劳王爵,正之体也”的原则,使齐难以实现霸权统一。

这说明A.齐国仍严'‘格遵守分封制度B.客观环境影响了文明程度C.文化差异决泄了称霸胜败D.独特国情有利于秦的统一4.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四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珈台。

”这主要反映出李白A.对秦始皇炫耀武力不满B.认为秦朝统一不利于思想解放C.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充满赞叹D.认为秦朝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5.火六国后,秦王贏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认为自己“徳兼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标榜君权神授B.宜扬先帝功徳C.强化个人权力D.突出个人功绩6.秦朝规立:皇帝自称联、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 嫡妻曰皇后。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

这些规泄的目的是扎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中国古代某一时7.期形成了“中央一郡一县一乡一亭一里一什一伍一户”的国家治理体系。

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左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1.秦始皇五次出巡、颁布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巨大变革。

这些政策反映出秦朝的时代特点是①皇帝具有无上权威①种植业注重精耕细作①各地文化认同感增强①诸子思想渐趋合流A.①①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2.秦统一后,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继承上古传统B.尊崇儒家思想C.突出个人功绩D.制造暴政依据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无论是在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它大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于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的……这个成就并没有被反秦的农民政权所转移。

它才是古代中国真正的革命。

”这个革命()A.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极大地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D.有效的解决了专制政治的决策弊端4.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说明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法律严谨完善B.皇权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制相互制约D.丞相独揽大权5.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

这一划分A.侧重于军事和边防管理B.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据C.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D.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材料反映了秦始皇旨在A.改革前代的历法及服色B.极力丰富皇帝制度内涵C.炮制一整套的繁文缛节D.赋予秦朝建立的合法性7.秦始皇设立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直接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统治B.直接管理全国军队C.加强京畿地区治安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8.《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谚。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

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一做法A. 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B. 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C. 是分封制发展的必然趋势D. 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 从官僚政治到世袭政治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3.《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

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

由此可见()A. 《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B. 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C. 《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D. 《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4.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但基本上差别不大;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各国文字也出现了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C. 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封闭性D.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5.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

”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A. 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B. 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C. 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D. 肯定了秦废分封制的作用6.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人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据《史记》载,最初周王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

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

在北京出土的克盉和克罍两件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这件事。

下列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有克盉克罍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了佐证②说明受封者须在都城辅助天子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A.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2.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荀子·王霸》)B.“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孟子·万章》)C.“大人世及(袭)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

”(《礼记·礼运》)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3.“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系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打击贵族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4.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过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5.《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单选题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这表明,秦朝的统一()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统治B.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为人们生产提供安定环境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周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封建的统一”是指“大一统”的形成C.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制度基础3.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4.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为此,秦王创立()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三公九卿D.军功爵制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有利于合理决策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降低了行政效率6.秦汉时期管理和维护水利设施的是水行政官吏,比如秦汉时期的河是谒者、大司空等,他们或从三公九卿制的官僚体系中分化而来,或从属于国家的官僚体系。

这表明A.官僚体系趋于完善B.统治者独占水利资源C.政府重视水利建设D.中原地区生态状况良好7.《汉书·主父偃传》称颂某位帝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该帝王在位期间()A.实行内外服制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推行商鞅变法D.积极推崇儒家思想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寡人以眇眇之身B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C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D .五月,天下大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秦用李斯谋,留非 留:挽留。

B .引兵欲攻燕,屯中山 屯:驻扎。

C .体解轲以徇 徇:示众。

D .六王咸伏其辜 辜: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愿大王少假借之B .华阳太后卒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C .引兵欲攻燕 复夜引兵D .并阴山至辽东 秦初并天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王之河南秦王觉之B ⎩⎪⎨⎪⎧ 体解轲以徇寡人以眇眇之身C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赵高为郎中令 D ⎩⎪⎨⎪⎧ 甚无谓,朕弗取焉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B .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C.死而以行为谥D.甚无谓,朕弗取焉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王翦将上地B.大雨雪C.以古非今者族D.东与燕合兵,军上谷7.下列各句不属于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A.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B.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C.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D.秦军破燕易水之西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皆以为便便:使合适。

B.然后属疏远属:连续不断。

C.车同轨同:统一。

D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树兵:树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唯上幸许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 然后属疏远不然,籍何以至此D ⎩⎪⎨⎪⎧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斯反对这种做法。

B .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天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C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尺寸和全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

D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 衡、车辆的尺寸和文字等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至秦,说秦王曰:“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

李斯乃上书谏秦王,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官至廷尉。

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王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始皇三十七年,行出游,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书及玺皆在赵高所。

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赵高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帝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

赵高乃见丞相李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与将军恬皆死。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

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

”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

二世怒,乃使人案验三川守①与盗通状。

是时二世在甘泉,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二世已前信赵高,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赵高案治李斯,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②,以辅始皇,卒成帝业。

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

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改动)【注】 ①三川守:时三川守李由为李斯长子。

②瑕衅:可乘之机。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阴:暗中B .秦之乘胜役诸侯 役:役使C .论腰斩咸阳市 论:判罪D .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案:案卷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B ⎩⎪⎨⎪⎧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乃使其从者衣褐C ⎩⎪⎨⎪⎧与丧会咸阳而葬蜩与学鸠笑之曰 D ⎩⎪⎨⎪⎧ 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斯“有功于秦”和“有过于秦”的一组是( ) A ⎩⎪⎨⎪⎧ 李斯乃上书谏秦王,秦王乃除逐客之令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B ⎩⎪⎨⎪⎧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C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听高邪说,废適立庶D ⎩⎪⎨⎪⎧ 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的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斯是个有功有过的悲剧人物,“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是其功,“听高邪说,废適立庶”是其过。

B .流俗认为:李斯为秦尽了忠心而被杀害是冤屈的,太史公认为他是罪有应得。

C.当皇帝行苛政时,李斯作为丞相就应该谏争,到诸侯都已叛变,再谏争,已经太晚了。

D.李斯有性格的缺陷,为了保全高官厚禄,阿谀顺从,是造成自身悲剧的原因之一。

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解析A“眇”同“渺”;B“取”同“趣”;C“填”同“镇”。

答案 D2.解析A.留:羁留、扣留。

答案 A3.解析C均为率领,带领。

A分别为代理/宽容;B分别为死/结束,终结;D分别为沿着/兼并,并吞。

答案 C4.解析均为助词,可不译。

A项动词,到/代词,代这件事;B项目的连词,来/介词,凭借;C项介词,替/动词,担任。

答案 D5.解析A指“土地方圆”,B指“祭祀用的牲畜”,C指“品行事迹”、“封给”。

答案 D6.解析D为名词作状语,ABC均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 D7.解析B为定语后置句,C为宾语前置句,D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8.解析B项,属:族属,同族的人。

答案 B9.解析C分别为表转折/代词。

A均为表希望,B均为表原因,D均为表转折。

答案 C10.解析“李斯向秦始皇建议”文中无根据。

答案 C11.答案(1)诸侯之间又相互征战,周天子不能阻止。

(2)天下人没有异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

(3)迁徙天下富豪人家十二万户到咸阳(居住)。

12.解析“案”应为“考察”的意思。

答案 D13.解析A项,助词,的。

B项,副词,于是、就。

C项,前“与”,动词,参加;后“与”,连词,和。

D项,动词,遭受。

答案 C14.解析上句说李斯劝说秦王,“有功于秦”;下句说李斯参与“沙丘之谋”,“有过于秦”。

A项上句说“有功”尚可,下句“言赵高之短”是为了自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